罹乳癌、口腔癌 平均少活16年

衛福部今天〈17號〉公布最新的103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調查,順序與102年大致相同,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仍高居前三位。進一步分析發現,罹患乳癌 、口腔癌、子宮頸及子宮癌患者,以應活70年來推算,將少活15到16年。

(黃仲丘報導)

 

衛福部公佈最新的103年十大癌症死因調查,十大癌症死因順序依序是,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前列腺癌、胃癌、胰臟癌、食道癌、子宮頸癌,順位和再前一年相同。

 

進一步分析,如果以應活70歲來推算,罹患乳癌(少活16.1年) 、口腔癌(少活15.9年)、子宮頸及子宮癌(少活15年),將比一般人少活15到16年。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說:「肝癌、肺癌他們的死亡年齡都在60、70歲以上,但是例如像乳癌跟口腔癌,它的損失年數是比較多的,這兩個癌症它的損失年數是比較多的。」

 

根據103年的癌症死亡中位數,乳癌、口腔癌,死亡中位數為58歲,食道癌則是59歲。相較於肝癌69歲、肺癌72歲的死亡中位數,這三種癌症少活了十幾年。

 

吳建遠指出,乳癌如果排除荷爾蒙因素,與腸癌的發生,主要都與不健康飲食、不規律運動、吸菸、喝酒、吃檳榔有關。吳建遠表示,目前肝癌、子宮頸癌的標準化死亡率有明顯下降,乳癌跟腸癌仍在持續增加,口腔癌、胃癌、前列腺癌則是持平。

鄭醫師補充:

許多人癌症患者都是等身體出現不適,才去做檢查,發現罹癌之後,才開始改變生活型態。即便是癌症篩檢發現,意義與症狀出現相去不遠,因為許多癌症發現,都已經是病灶過大,甚至出現轉移的情形,甚至不感覺疼痛。

真正積極的做法,就是平時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包含戒菸,喝酒不過量,作息正常,吃健康的食物以及維持適當的運動,避免過度壓力等等,此外,若是家人有癌症的家族史,建議不妨透過基因檢測來看看自己的體質,是否是哪些癌症的高危險群。許多癌症患者疾病不菸不酒,生活也規律,但還是逃不了罹癌的結果,甚至在年紀輕時便罹癌,這些其實都跟基因組合有關係。

有罹癌傾向的基因,並不代表一定會罹癌,因為脆弱的基因型需要環境來配合才會發病。一旦確認自己是罹癌的高風險群,接下來除了積極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之外,很重要的,利用一些營養補充來補強基因的弱點,後天調控其實可以降低許多憾事的發生。

 

目前國健署也提供國人包括「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大腸直腸癌」四大癌症免費篩檢,鼓勵符合篩檢資格者多加利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