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保健-孩子扁平足 7歲前矯正黃金期
作者魏怡嘉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11月22日 上午5:50中國時報【魏怡嘉】
扁平足是小朋友常見的腳部問題之一,其發生機率有一點與體型遺傳有關,就像是每個人的臉型不同、骨骼不同、五官不同一樣,扁平足並不是什麼疾病,而是某一群骨架排列不同所致。
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建成表示,小朋友韌帶及骨骼的成熟,會經過扁平足、O型腿、X型腿及內八等幾個生理的歷程,其骨骼排列組合一直到5∼7歲左右,才會較為穩定,如果在這段時間內復健矯正,會有較好的效果。
扁平足可以透過X光機檢查,陳建成指出,如果骨骼已經產生嚴重不對稱,才要開刀治療,多數通常都是經由矯正,但即便不矯正,有些人一輩子也只是站久了、路走多了,腳容易酸而已。
由於孩子到醫院時多穿著鞋子,所以醫師臨床不易主動發現孩子是否有扁平足,還是要依賴家長的觀察,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到醫院,主述孩子容易跌倒或是腳容易扭傷,一經檢查才發現這些問題,都是因為孩子是扁平足所引起。
陳建成表示,扁平足的復健治療可以輔以足弓墊,也就是利用腳墊把足弓的形狀塑造出來,藉以矯正骨骼的位置,另外就是透過運動,不少家長認為,孩子都扁平足了,走路、跑步都容易跌倒,會要求孩子儘量減少運動;但在復健上,卻剛好相反,反而希望孩子能多藉由運動,訓練小腿肌肉及足弓肌肉群,肌肉訓練強壯了,可以輔佐骨骼,增加穩定度。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蔡世瑩表示,有些小朋友腳掌的肉較多,看來腳掌貼地,但足底的舟狀骨並沒有太低,如果是這種情形,並不是扁平足;另外,有些小朋友因為腳跟外翻,使得前面腳掌肉貼地,看起來像是扁平足,但卻是因為腳跟外翻所引起,並非真的是扁平足。有些長短腿也會引起扁平足,主要因為長短腳代償效應所引起。
蔡世瑩指出,雖然7歲之前,是扁平足治療的黃金期,但超過7歲之後,並不代表就什麼復健都不能做,仍可以藉由足部肌肉的訓練,來增加穩定性,另外,鞋墊的訂製,也可以改變原來踩地的方式,久站也較不會酸,會比較舒適。
鄭醫師補充:
十多年前,我在金門支援當地的醫療服務時,遇到一位大學的學弟,當時他跑來我的診所和我討論一些他的職涯規劃,也聊到一些平常保健訣竅。
期間他提到自己之前不耐久站,也十分討厭跑步,後來遇到一位復健專業,經評估發現問題出現在他的足弓上。原來他從小就是扁平足,但父母本身不是醫療專業,也沒有帶他去做專業評估以及矯正,以至於這麼多年下來,養成他不喜歡運動的陋習。
經過量身訂作的足弓墊矯正,他經驗的發現自己原來可以輕鬆站很久,也喜歡跑步這件事,而且有了足弓墊,鞋子的使用手命也延長一倍以上,因為鞋底的磨損比較均勻。
足弓墊的功用在於恢復腳弓支撐的自然角度,幫助身體整體結構回到自然的支撐點,因此,因為骨盆不症引起的功能性長短腳以及姿勢不正(例如喜歡彎腰駝背等等),也都有幫助。我在臨床上看到不少實證效果,自己也是足弓墊使用的受益者,讓我不僅可以輕鬆運動,綁護膝,輕鬆做好結構保健。
是否真為扁平足,可以透過腳印檢測來確認,只要兩分鐘,既簡單又省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