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療躁鬱症的病人時,鋰鹽治療被視為是相對有效地藥物;但,仍有三分之二的躁鬱症病人在服用鋰鹽治療後沒有明顯地症狀改善。台大與德國、美國等研究團隊合作,發現患者帶有某基因,治療反應較佳且有較低的復發率。
一項由國立台灣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其他十九國的研究人員合作的研究發現,第二十一對染色體上的數個位在長鏈非編碼轉錄體(long non-coding RNA)基因上的位點,與躁鬱症治療的常用藥物--鋰鹽的治療反應有顯著相關,帶有此位點的人,其治療反應較佳,經過一段時間的追蹤,病人也有較低的疾病復發率。研究成果於今年的三月在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上刊出。
躁鬱症為一嚴重精神疾病,在治療躁鬱症的病人時,一九六○年代中期發展出的鋰鹽治療,被視為是相對有效地藥物,在許多國家仍是第一線用藥的常見選項。
研究使用現今遺傳研究中常使用的全基因體掃描方式,進行人類染色體上超過六百萬個位點的分析。在二五六三位使用鋰鹽的躁鬱症病人中,發現影響鋰鹽治療反應的顯著位點。對於這個發現,研究團隊繼續在另一個大型的來自瑞典的獨立樣本中進行研究,同樣複製出此結果。研究團隊找來一群單線使用鋰鹽治療的病人,追蹤超過兩年之後,發現帶有此位點的人,治療反應較佳且有較低的復發率。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郭柏秀副教授表示,研究所發現的AL157359.3基因,與近來執行的一個關於躁症發作急性期與緩解期基因表現異同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此基因在急性期與緩解期有不同的表現量。這些證據顯示了此非編碼基因可能在躁症發作以及治療反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報導非常非常重要,提醒我們兩件事:
1.鋰鹽治療對三分之二得躁鬱症患者無效,且容易復發,也就是治療有效率只有三分之一。
2.吃鋰鹽前務必做基因檢測確認,基因符合治療原則採服用,否則就是誤開此藥。服用鋰鹽必須小心監控,過量產生中毒現象,不可輕忽。
我們想知道的是:「這樣的基因檢測確認體質再開藥的科學方式,何時可以落實於精神病學?」
參考文獻: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 to lithium treatment in bipolar disorder: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806518
此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增加精神科的看診恐懼。任何科的藥物治療,就如同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一般,如能先掌握可能出現的潛在不良反應,必然有利於醫病溝通,在最低的藥物種類及劑量下,達到治療最佳化,創造醫病雙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