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根據西達斯-西奈史密斯心臟研究所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人類心臟細胞分泌的囊泡(外泌體)可以修復受損的組織並預防致命的心律不整。

這項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的研究可能會帶來一種治療稱為竇性心律不整的心律問題的新方法,竇性心律不整是心因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在隨附的社論中,專家們將這項研究描述為「準備徹底顛覆整個領域」

 

修復受損的心臟

 

心臟病發作損害組織後可能會發生竇性心律不整,導致心臟下腔出現混亂的電傳島模式。心臟最終跳動得太快,以至於無法支持循環,導致血液流動不足,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導致死亡。

目前針對心臟病引起的室性心律不整的治療方案遠非理想。其中包括具有嚴重副作用的藥物、提供內部電擊的植入裝置,以及一種稱為射頻電燒的手術,在該手術中,故意破壞心臟的某些部分以中斷破壞性的電信號。不幸的是,所有這些處置的復發率都很高。

 

「電燒(Ablation)是一種違反直覺的方法,因為你正在破壞已經衰弱的心臟中的心肌,」西達斯-西奈斯密特心臟研究所心臟遺傳學-家族性心律不整計畫主任、該研究的資深作者Eugenio Cingolani 醫學博士說。 “我們問自己,’如果我們不破壞受損的組織,而是嘗試修復它呢?’”

 

考慮到這一點,研究小組試圖在經歷心臟病發作的實驗豬身上嘗試不同的方法。他們給一些實驗豬注射了微小的、氣球狀的囊泡,稱為外泌體,由心臟衍生細胞(cardiosphere-derived cells,簡稱CDC)產生,CDC是源自人類心臟組織的祖(progenitor)細胞。外泌體是含有分子和製造各種蛋白質的分子指令的強韌顆粒,因此它們比親代細胞或 CDC 更容易處理和轉移。

CDC 最初由西達斯-西奈 Smidt 心臟研究所執行董事、Mark S. Siegel 家族基金會傑出教授 Eduardo Marbán 醫學博士、哲學博士開發和表徵。它們已用於多種疾病的多項臨床試驗,最近是針對遺傳疾病的杜氏肌肉營養不良症。

 

一組豬的心臟注射了 CDC 衍生的外泌體,另一組豬則注射了安慰劑。

 

該研究的合著者 Marbán 博士說:“外泌體治療減少了心臟受損區域形成的疤痕組織數量,使節律正常化,而不會使心臟衰弱。”

透過 MRI 和測試對動物進行評估,以評估心臟的電穩定性。注射後四到六週,接受外泌體治療的實驗豬的心律明顯改善,心臟疤痕減少

一種新穎的療法

在同一期《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的社論中,耶魯大學的 Marine Cacheux 博士和 Fadi G. Akar 博士總結了正在研究的各種基於基因和細胞的實驗方法的優缺點。 Cacheux 和 Akar 表示,Cedars-Sinai 的研究人員「似乎成功地將細胞和基因療法的最佳特性結合起來,以解決主要的未滿足的臨床需求」。作者指出,Cedars-Sinai 使用的方法在修復心臟疤痕方面是新穎的,並將這項研究描述為「一項範式轉移的工作」。

研究人員計劃進行更多研究。

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這項研究中觀察到的益處是否能在較長時間內持續存在有可能採用非破壞性替代方法來治療室性心律不整。」該研究的第一作者、Cedars-Sinai 的研究科學家 James F. Dawkins 博士說。

參考文獻:

  1. James F. Dawkins, Ashkan Ehdaie, Russell Rogers, Daniel Soetkamp, Jackelyn Valle, Kevin Holm, Lizbeth Sanchez, Ileana Tremmel, Asma Nawaz, Michael Shehata, Xunzhang Wang, Adityo Prakosa, Joseph Yu, Jennifer E. Van Eyk, Natalia Trayanova, Eduardo Marbán, Eugenio Cingolani. Biological substrate modification suppresses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 a porcine model of chronic ischaemic cardiomyopathy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2; DOI: 10.1093/eurheartj/ehac04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的頭像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