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失眠是老年人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大問題,65 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多達一半出現失眠症狀。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賓州州立大學健康與人類發展學院和台北醫學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老年人五年的數據。他們發現,失眠症狀和安眠藥使用程度越高,一年後殘疾的風險就越高。

研究人員表示,失眠症狀每年都會增加,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某些方面出現殘疾的風險就會增加 20%。增加安眠藥的使用也會導致類似程度的風險。經常出現失眠症狀並使用安眠藥的人發生影響日常活動的殘疾的風險最高。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了正確治療失眠的重要性,該研究最近發表在《睡眠》雜誌上。

「當我們評估殘疾、失眠和安眠藥使用之間的關係時,我們發現老年人使用更多的安眠藥或經歷更多的失眠症狀時,他們會更快地陷入更嚴重的殘疾,」賓州州立大學生物行為健康伊麗莎白芬頓蘇斯曼教授、社會科學研究所共同資助教師和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奧菲爾布克斯頓說。

研究人員分析了國家健康和老化趨勢研究(NHATS)中 6,722 名參與者的數據,該研究收集了全國 65 歲以上的醫療保險受益人樣本。該團隊使用了 2011 年至 2015 年間收集的前五波資料中的 22,000 多個個人觀察。

NHATS 數據包括使用經過驗證的問卷對殘疾數據進行的年度測量。問卷詢問了穿衣、吃飯、上廁所和淋浴等自我照顧活動。調查也詢問了活動狀況,包括起床、在室內走動和外出。

為了量化這些變數之間的關係,參與者的數據根據既定的殘疾數字量表進行測量。對於每項自我照顧活動,參與者被歸類為「完全有能力」自行完成該活動;如果他們使用便利設施、減少參與活動或在完成任務時遇到困難,則他們「容易」受到殘疾的影響;如果他們無法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完成某項活動,則需要「協助」。 「完全有能力」的分類得一分; 「脆弱」得2分; 「協助」得分為4分,分數越高,殘障程度越高。

根據其他研究人員先前的研究,一個人的總體得分增加兩分或以上,就代表與自我照顧或行動能力相關的具有臨床意義的殘疾程度。

NHATS 數據包括失眠症狀和睡眠藥物使用的五個頻率等級——從不、每週一次、某些晚上、大多數晚上和每晚。 「從不」記為一分,每增加一級加一分,「每晚」記為五分。

失眠症狀發生頻率每增加一級,第二年的失能分數平均就會增加 0.2。報告的睡眠藥物使用頻率每增加一級,第二年的失能分數就會平均增加 0.19。

這些結果證明,失眠和使用安眠藥都可能導致殘疾,」台灣台北醫科大學全球健康與衛生安全計畫助理教授、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陳拓宇「Tim」說。舉個平均的例子,這些數字說明,如果一位老年人在五年內將安眠藥的使用頻率從‘從不’增加到‘每晚’,就很可能出現臨床上顯著的殘疾。在個人層面上,我們無法如此具體地預測風險,但如果一位老年人長期有睡眠問題和/或長期使用安眠藥,他們很可能會出現殘疾。

根據同一研究團隊先前的研究,安眠藥會使老年人更容易跌倒。巴克斯頓說,他們懷疑跌倒是安眠藥與較高程度殘疾相關的重要原因。

研究人員表示,許多研究已經證明失眠會對身體、精神和情緒造成傷害。他們發現失眠症狀和殘疾之間的關聯證實了他們的假設。

賓州州立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副教授、研究的共同作者 Soomi Lee 表示,由於失眠和安眠藥都可能導致殘疾,老年人需要安全有效地控制失眠。

李說:「失眠會直接或間接地降低一個人的生活品質。」任何患有失眠或使用安眠藥的老年人都應該諮詢醫生,以了解他們的睡眠問題。醫生了解患者的睡眠問題後,可以審查患者的用藥情況,確保藥物交互作用不會引發失眠。醫生還可以幫助老年人獲得比藥物更安全的失眠治療方案。

 

研究人員表示,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幫助人們辨識和改變思考或行為模式,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失眠治療方法。

 

李解釋說:“許多老年人認為睡眠中斷是衰老的自然現象,但這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實際問題。” “除非人們諮詢醫生,否則這個問題不太可能得到改善。睡眠診所數量不足,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所以老年人可能需要自己爭取獲得適當的治療。”

 

台灣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協助支持了這項工作。

參考文獻:

  1. Tuo-Yu Chen, Soomi Lee, Orfeu M Buxton. Late-life Disability May Increase with More Frequent Insomnia Symptoms and Sleep Medications Use Over TimeSLEEP, 2025; DOI: 10.1093/sleep/zsaf0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的頭像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