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睡不著嗎? (2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請大家仔細看類似這樣的文章,隱含不少藥物推廣的行銷策略,之前我和教育電台的教育十方談節目主持人林文虎先生在他的節目中曾聊到,他也曾經一度覺得憂鬱症是一種病,一定要看醫師拿藥治療,而我昨天(96年3月20日)也分享了我曾經在花蓮參加憂鬱症防治協會所辦的訓練活動中的一段「有趣的」經歷。主要是中間有一名講師問台下的專業人員(當然包含至少二十個精神科專科醫師):「憂鬱症是否一定要服藥?」結果大家沈默至少一分鐘,最後有位資深的主任起來回答:「可以不用吃。」當講師詢問大家:「是否有反對意見?」你知道嗎?竟然一個也沒有。最後講師詢問這個主任他何以如此主張?他回答:「因為憂鬱症有它的病程,過了自然會好,所以不吃也沒關係。」

大家可以上教育廣播電台的網站點來重播。

我想提醒大家,有狀況絕對要處理,急性時期的作法不能拿來作為慢性的處理,而且應該要找到根源,使用有效且沒有傷害性的處理方式,否則為了一時的療效,反而造成更多的後遺症與藥物依賴,那真的得不償失。

造成睡不著的原因,我在部落格也多次提及像是:呼吸道問題、藥物影響、內分泌、腸道功能不佳、飲食不當、過敏、脊椎、困惑造成的心理壓力或者其他心理健康問題等等都會造成睡眠品質不佳,短期不得已,找助眠的藥物作一時控制無可厚非,但長期下來我們看到更多的遺憾是對於安眠藥物的依賴。

    而以「過渡時期」的作法而言,除了安眠藥物,其他營養方面,多注意鈣、鎂的補充,適時的補充褪黑激素,或是助眠的草藥,都有明顯的效果,從牛奶中提煉出來十胜肽由於可以和腦中的GABA結合,也就是助眠的細胞受體結合,在臨床的應用上效果不錯,鼓勵大家盡量使用一些「Do no harm」,也就是沒有傷害性的作法來解決問題。


之前我提過的散步援助法也是幫助失眠簡單又有效的方法。


您可以為自己的失眠做點事,而非讓安眠藥物持續控制您。


《醫療警訊》睡眠品質調查報告 480萬台灣人睡不好

更新日期: 2007/03/21 09:12 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台灣人不好睡!調查發現,480萬台灣人有睡眠問題,250萬國人罹患慢性失眠,而且女人比男人更難睡,年過半百的更年期女性,因賀爾蒙分泌與焦慮等情緒問題,兩個就有一個夜夜睜眼到天明。


許多失眠病人流浪在精神科、家醫科、心臟科或內科門診,台灣睡眠醫學會將公布一份「失眠問診指引」,讓各科醫師都能有所遵循。針對安眠藥的夢遊副作用,睡眠醫學會也發表正式聲明,建議安眠藥物仍可短期使用,絕大多數的助眠處方藥都是有效且安全的,民眾不需過度反應。


台灣睡眠醫學會針對全國15歲以上國人進行的「國人睡眠品質調查報告」顯示,超過480萬國人有睡眠問題,每10人就有1人罹患慢性失眠。林口長庚精神科主治醫師許世杰表示,失眠是身體健康訊,有失眠問題,應儘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以藥物治療配合認知行為及睡眠衛生等非藥物治療方式,才可有效治療失眠。


調查中發現,超過半數50到59歲女性因更年期而有睡眠問題。隨著身體老化,睡眠問題盛行率與年齡呈正比,女性本身就是罹患失眠的高危險群,進入更年期後,體內荷爾蒙導致熱潮紅以及情緒焦慮等生理和心理症狀都會影響睡眠品質。月經經期或懷孕也可能引起睡眠問題,但大多是短期失眠,不用過度緊張。


許世杰指出,失眠不會自己好轉,如果症狀每星期出現3天以上,持續超過1個月,就可能變成慢性失眠,需要找醫師協助,找出失眠原因,改善個人睡眠衛生教育知識,才能告別失眠。


新一代藥物經過改良後,藥效快,服用後15分鐘內一定要就寢,避免藥效發生作用時還在進行活動,釀成意外。服用安眠藥期間,不能喝酒及食用柚類,避免副作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今天跟大家討論:看電視為何會睡不著?其實不能全怪腦波興奮睡不著,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把注意力放到外面去。

大家是否注意到小朋友不管去外面逛街或者玩,不管玩得多野,上車很容易呼呼大睡,何以故?主要是因為小朋友在外面的時候注意力完全放在外面,他們玩的時候只是在看,每樣東西都很新鮮,所以完全不會想到自己一些不愉快的事,當他們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外面,這就是「外觀」,外觀時會完全處於現在時刻,整個人會非常放鬆。反之,我們在處理公文,打電腦,看報紙或者看電視時,這時距離縮短了,這很像我們在想事情的焦距,請大家回想一下,是否看過有人跟你講話時,偶爾會眼睛凝視某處,好像他在看什麼東西轉述一般,其實那個人正在看自己的想法,這也就是「內觀」。可以想見如果您白天都再以內觀的距離處理事情,晚上回家還看電視,打電腦以及看報紙,那麼就是讓自己持續處於內觀的狀態,除了容易精疲力竭,睡前很容易持續胡思亂想,當然睡眠品質不佳。

解決之道:建議大家不妨採用由羅恩.賀伯特先生提出來的「散步援助法」,每天利用大約半個小時到外面散步看東西,注意是看東西而非想事情,我曾建議許多人以此法來改善他們的睡眠,效果真的很不錯,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職場的利器」這本書。


 


三成會失眠 看完電視馬上睡 品質不好

更新日期: 2007/03/15 16:00

根據統計,台灣地區2-3成的成年人都有失眠問題,尤其女性失眠的比例又比男性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表示,如果發現自己一週失眠三次以上,持續一個月,就應該要就醫,而許多錯誤的生活習慣,例如看完電視、上過電腦後馬上上床,容易引起睡眠品質不良,而過去大家認為睡前一杯紅酒助眠,不過如果睡前超過一個小時前飲酒,反而有礙睡眠。(林麗玉報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卓雨青說,台灣地區每三成女性有失眠困擾,男性則是二成五,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人有失眠困擾,比例相當高,尤其台灣地區的失眠問題更居亞太地區之冠,而失眠的高危險群,包括帶孩子的女性及工作壓力大的族群。


而治療方式,醫師提醒,許多民眾習慣睡前看完電視、打完電腦馬上上床,這時候的腦波還處於興奮狀態,會影響睡眠品質,另外過去大家認為睡前一杯紅酒有助睡眠,醫師也提醒,如果飲酒超過一個小時,反而有礙睡眠。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我在對外演說有關睡眠的重要性時,我都會一再強調睡得好不好,與生長發育、免疫力、及記憶力和學習都有很大的關係,甚至早期的睡眠剝奪,還會導致腦細胞死亡,而且這是不可逆的變化,所以無論如何,儘量讓小孩睡飽。


當然,小孩無法給一些藥物,所以這篇文章所提供的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參考。因為這時候做檢測也不那麼方便,所以我的建議,還是先看看小朋友是否有身體的問題,像是過敏、腸阻塞或者便秘,或者甜食吃太多?


針對不同身體狀況的小朋友先處理他們的身體相關問題,再來討論如何補充營養。


發芽玄米麩富含GABA的營養,同時具有B群與膳食纖維,這是鈣鎂以外,非常好用的一種助眠的營養品,國外也有不少期刊提到GABA的作用就是減少神經系統的放電來達到放鬆的效果,包括孕婦也可以參考使用這種營養品來助眠。在此提供給大家做個參考。


 


入睡困難、夜間驚醒 分居嬰幼兒睡眠問題前兩名


Yahoo!奇摩 更新日期: 2007/03/16 11:12 記者:健康中心







一項最新研究數據顯示,北台灣有超過六成的寶寶有睡眠問題的困擾,睡眠問題所帶來的不良睡眠品質可能增加照護者壓力及同時造成照護者睡眠不足之外,也將造成寶寶生理及心理上的相關疾病。


進行該項研究的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助理教授,同時也是亞太地區兒童睡眠專家聯合會以及世界兒童睡眠醫學會成員之一的周怡宏醫師表示,嬰幼兒於睡眠時,尤其是在夜間10點至淩晨2點之間,所釋出的生長激素較清醒時高出三倍或以上。此外,良好睡眠能促進寶寶免疫力生成及腦細胞發育,要維持寶寶高人一等的成長及健康,充足良好的睡眠是不可或缺的首要元素。


研究顯示,嬰幼兒睡眠問題在北台灣相當常見,其中「入睡困難」和「夜間驚醒」分居一、二名


周怡宏醫師之這項最新研究發表於國際知名睡眠期刊「Sleep & Biological Rhythm」最近一期雜誌之中,調查顯示下列重要的臨床結果:(1)將近四成的嬰幼兒經常在半夜醒來;(2)超過七成的嬰幼兒需要三十分鐘或更久才能入睡;(3)三成五的嬰幼兒因為其他疾病而影響夜間睡眠品質;(4)將近六成五的照護者認知嬰幼兒有睡眠方面的問題。


周醫師之研究結果係針對506位於長庚健兒門診就診的0~6歲嬰幼兒睡眠調查所完成。由問卷調查結果可發現,北台灣最普遍之嬰幼兒睡眠問題為夜間驚醒(醒來次數大於一次)和入睡困難(超過三十分鐘方能入睡、於就寢時發生掙扎現象)。周醫師同時表示:「嬰幼兒睡眠問題不只在台灣,從一些跨文化的研究發現,嬰幼兒睡眠問題似乎是全球普遍的現象,例如在美國、中國、日本、韓國、泰國等等,我們皆觀察到類似的嬰幼兒睡眠問題。」


至於何謂夜間驚醒?何謂入睡困難?周醫師解釋:夜間驚醒為常見的小兒睡眠狀況,其發生原因主要為寶寶沒有從小培養自我舒緩入眠的能力,而每次夜間醒來後都需要父母再次撫慰入眠。入睡困難代表的則是寶寶經常在睡前掙扎抵抗、拒絕入睡,或是需要30分鐘以上才能入眠。長期的「夜間驚醒」及「入睡困難」皆會造成寶寶與照護者本身之不良睡眠品質,更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夜間驚醒」及「入睡困難」所帶來之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小兒睡眠對成長發育的重要性及未來成人時期重大疾病的影響


良好的睡眠品質幫助維持人體功能正常運作已是眾所皆知的訊息,然而對寶寶來說,良好睡眠品質更可促進生長、提昇免疫力及大腦細胞的積極發育。睡眠能加強釋放肌肉生長與修復的主要賀爾蒙,而嬰幼兒於睡眠時,尤其是在夜間10點至凌晨2點間,所釋出的生長激素較寶寶於非睡眠時期高出三倍或以上!此一生長激素能幫助嬰幼兒燃燒脂肪並轉化成肌肉能量、幫助身體強化韌帶與肌腱發展、加強蛋白質合成…等。在學習方面,認知功能的維持與記憶力的發展也與良好睡眠有直接的關係,而良好記憶力發展有助於寶寶學習能力的提升。睡眠同時也是一種發洩情緒與壓力的管道,有些寶寶晚上沒有睡好,一早起來就會有起床氣,容易發生注意力不集中或情緒焦躁不安的情形。


在疾病方面,睡眠減少會造成體內細胞異常分裂,引起低度發炎的C-反應蛋白增加,而C-反應蛋白質會破壞動脈內壁,進而導致心血管及心臟等相關疾病。此外,研究證實(Stapleton, 2001),睡眠減少與細胞免疫力的降低也有直接的關係。


良好睡眠習慣的養成有助於寶寶獲得優良的睡眠品質及增加親子之間的親密互動


面對這麼多的嬰幼兒睡眠問題,家長應該要怎麼照護及解決呢?周醫師表示,良好睡眠習慣的建立能有效提升寶寶的睡眠品質;至於良好睡眠習慣的養成可分為下列兩個部份:第一、培養規律的睡眠時間及步驟;第二、學習自我舒緩入眠。


協助寶寶培養規律睡眠時間及步驟有下列原則可循:(1)固定寶寶的睡眠時間。例如:每晚固定九點就讓寶寶上床睡覺,逐步制約、調整寶寶的生理時鐘,進而減少睡前哭鬧或因精力過於充沛而無法入睡的情況發生。(2)替寶寶於睡前執行數種舒適、安靜的活動,將有助於培養寶寶就寢情緒、同時減少入睡所需時間!周醫師表示:「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會在睡前幫寶寶讀個小故事、唱首輕柔的安眠曲,這樣的方式不只能讓寶寶獲得良好的睡眠品質,在建立睡眠習慣的過程中還可增加父母親與小寶貝之間的親密互動!可說是增進親子關係的好方法!」


執行以上步驟之後,在寶寶已產生睡意而尚未完全入睡時,將寶寶單獨置於床上,促使寶寶單獨入眠,以建立其自我安撫、睡眠的能力;這樣的概念就是「自我舒緩入眠」。如此一來,即使寶寶發生夜間驚醒的情況,也毋須父母立即起身安撫,非因尿布濕、疾病…等其他因素,寶寶就應該倚靠「自我舒緩入眠」再次獨自入眠。周怡宏醫師表示:「睡前充分建立跟寶寶的親密感、安全感、舒適感,就能加強寶寶自我舒緩入眠的能力。自我舒緩入眠能力的培養,不只能解決睡眠問題,更能幫助寶寶將來獨自面對問題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


周醫師最後補充:「嬰幼兒睡眠問題很常見,有可能是長期、慢性的!然而只要從小幫寶寶養成良好睡眠習慣,不只能讓寶寶一夜好睡,更有助於減輕父母照護壓力!我呼籲所有家長一同關心與重視嬰幼兒睡眠問題!」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