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曾到精神科看診的人的共同經驗:只要告訴醫師自己哪裡還不舒服或者症狀沒改善,醫師的下一個步驟就是加藥。以憂鬱症治療來說,至少有三到四成的患者對抗憂鬱劑治療反應效果不佳,有些醫師往往會加上抗精神病藥物(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藥)來加強藥物的治療效果。


根據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這樣的治療方式,對患者憂鬱症狀改善大多只有輕微效果,少數可以達到中度,但抗精神病藥物導致的過度鎮靜以及肥胖風險卻隨之而來。研究人員綜合14項已經發表還有未發表的研究,針對那些只吃抗憂鬱劑但療效不佳的患者,分別以合併抗精神病藥物(例如大塚安立復、金普薩、理斯必妥以及思樂康)等藥物作為實驗組,服用安慰劑作為對照組,實驗時期為4-12周。結果發現憂鬱症狀改善有限,但在功能以及生活品質方面的評分卻微乎其微,甚至看不到進步。更嚴重是藥物產生的副作用像是坐立不安、鎮靜、代謝症候群引發的體重增加的情形更普遍。


研究人員總結這次的分析結果:憂鬱症狀些許改善,患者主觀的療效以及幸福感增加看不到或者不明顯,藥物隨之而來的副作用更多,讓患者不勝其擾。研究人員建議醫療專業人員對這類治療方式最好謹慎保守,否則可能得不償失!


參考文獻:


Glen I. Spielmans, Margit I. Berman, Eftihia Linardatos, Nicholas Z. Rosenlicht, Angela Perry, Alexander C. Tsai. Adjunctive Atypical Antipsychotic Treatment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of Depression, Quality of Life, and Safety Outcomes. PLoS Medicine, 2013; 10 (3): e1001403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14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