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錦囊-嬰兒夜啼 安撫靠技巧
作者: 陳文和╱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0月16日 上午5:30中國時報【陳文和╱綜合報導】
許多父母親一聽到嬰兒哭泣就會衝過去探視撫慰,但最新研究發現,其實讓小寶貝哭一會兒再去安撫,並不會對他們日後的情緒發展、精神健康、處理壓力能力以及與父母的關係造成長期負面效應,且藉由漸進式行為訓練,小孩會學習停止哭泣重新入眠,讓嬰兒與父母的夜間睡眠品質都獲得改善。
研究發現,運用「有節制的安撫」技巧,以及等小孩入睡後再緩慢地悄悄離開嬰兒房等方法,能改善嬰兒夜啼問題,也有助於母親克服產後憂鬱症狀。
有節制的安撫係指,父母親先讓嬰兒哭約5分鐘,再去安撫,而下一次小孩再哭時則延長到10分鐘再進嬰兒房,再下一次則再多延後10分鐘。
研究報告刊於《兒科》(Pediatrics)期刊,主撰人是在澳洲維多利亞省「皇家兒童醫院」從事博士後研究的普萊斯女士。
鄭醫師補充:
有一派育兒說法,可以減少新手父母許多負擔:
讓寶寶從出生後就睡自己的床,訓練自然入睡。 在寶寶六週大時,就能夠一覺到天明。 餵奶按照固定的作息時間表,切忌一哭鬧就餵。 努力遵循「餵奶-玩耍-睡覺」的模式,勿讓寶寶吃奶吃到睡著。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這本書。其中提到,小朋友夜哭,不要緊張而急著安撫,讓小孩哭一下可以訓練肺活量,根據研究,小孩往往還是可以入睡,而且根據最新研究發現也不會因此造成對小孩的身心造成陰影。
這項澳洲墨爾本的學者追蹤五年研究發現,讓寶寶夜哭,用有節制式的安撫方式來處理,小孩的夜哭其實會慢慢減少,也可以讓父母晚上獲得充分休息,減少母親產後憂鬱的罹患率,更重要的小孩日後長大也不會有心靈上負面的影響,甚至在情緒以及行為問題的發生率更少。
相關研究原文摘要可以參閱: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30/4/643.abstract
Five-Year Follow-up of Harms and Benefits of Behavioral Infant Sleep Intervention: Randomized Trial
Anna M.H. Price, BA(Hons), PhD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10, 2012 Pediatrics Vol. 130 No. 4 October 1, 2012
pp. 643 -651
(doi: 10.1542/peds.2011-346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