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希望孩子不要宅在家,想要增加孩子運動量?那父母們自己必須多加運動才行。這是由發表於<身體活動與健康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的研究,此研究囊括了八十三個家庭,目的是協助年齡介於七到十四歲有過重或肥胖問題的孩子控制體重。鼓勵父母和孩子透過每天走路超過兩千步來增加運動量。整個過程皆以計步器追蹤。
整體而言,研究者發現,當母親多走一千步時則孩子們會多走一百九十六步。類似的結果也出現在父親和孩子之間。我們都知道父母和孩子的活動量是有關的,而本次研究證實了當父母的活動量增加,孩子的活動力也變強。這樣的影響在週末更是特別明顯。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要孩子多運動,不如就陪他一起,運動不管對我們的身體或心理都會有幫助,他以自己為例,有時候他會利用空閒的傍晚和孩子一起慢跑或是去游泳,共同設定一個目標,不管是跑3000公尺還是游1000公尺,讓兩人一起達成,甚至鼓勵孩子去超越自己,那種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感覺,其實就是增進親子間情感的好方式,而運動時的談天,更是改善家庭溝通問題的有效潤滑劑。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運動會幫助產生好心情已經有許多研究証實的,董氏基金會在2011年進行的「台灣五大都市國、高中學生運動狀況、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結果得知,當受訪學生的父母常運動者,受訪學生有運動習慣的比例高於沒有運動習慣者,且達顯著,這呼應了本研究,父母的運動習慣也會帶動孩子。另外,發現有17.3%的國高中生會因情緒不佳而運動,運動後有84.2%覺得心情會變好。也已証實運動會產生腦內啡,幫助人們產生愉悅感,這都提醒我們對於運動,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鄭醫師補充:
許多父母看小孩宅在家,身體狀況越來越糟,叫小孩去運動,似乎都叫不動,原因可能在於父母自己也缺乏運動,甫發表於<身體活動與健康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的研究,此研究囊括了八十三個家庭,目的是協助年齡介於七到十四歲有過重或肥胖問題的孩子控制體重。
當母親多走一千步時則孩子們會多走一百九十六步。類似的結果也出現在父親和孩子之間。我們都知道父母和孩子的活動量是有關的,而本次研究證實了當父母的活動量增加,孩子的活動力也變強。這樣的影響在週末更是特別明顯。對於不愛運動的小孩,父母運動量必須比小孩多,否則小孩也跟著不運動。
所以有人把親子關係比喻成像一本銀行存摺,現在存什麼,以後就會跑出什麼樣的數字來,親子互動,若能把一起運動也涵括進來,不僅親子關係更進一步,家人也會一起更健康!
相關研究的原文摘要可以連結參閱:
研究引用來源:
Parental Influence on Child Change in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a Family-Based Intervention for Child Weight Gain Prevention
2012, 9, 661 – 669 Authors: Kristen Holm, Holly Wyatt, James Murphy, James Hill, and Lorraine Odgen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