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較易怒易致心血管疾病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10/08/17 18:50 李建緯



(法新社華盛頓17日電) 美國研究報告今天指出,老愛跟人起衝突的人,尤其是好勝心強與侵略性格的人,是心臟病與中風的高風險族群。



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on Aging, NIA)研究員,對地中海義大利薩丁尼亞島(Sardinia)島4個村莊5614名居民進行調查。



研究發現,那些在個性測驗中把自己定義為侵略性格的人,比自認和藹可親或樂於助人的人來說,比較可能讓頸動脈血管壁增厚。



這項研究刊登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ournal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高血壓專欄。作者指出,心臟病與中風的危險因子就是頸動脈血管壁增厚。



這份追蹤3年的研究顯示,在高敵意或低隨和性得分較高的人,尤其是那些善於操弄、容易動怒的人,他們的頸動脈血管壁會持續增厚,且這種情況也預示心血管壁增厚。



在這些調查的人中,最有敵意的前10%有較厚動脈血管壁的機率比其他人高40%。。



該份研究主要作者蘇汀(Angelina Sutin)博士說:「好勝心強與更會爭取自己利益的人,會有較厚的動脈血管壁,而這正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蘇汀也說:「個性和靄的人比較願意相信別人、直率,也更會關心別人。相對的,敵意分數比較高的人比較不信任人與多疑,極端的例子甚至會憤世嫉俗、善於操弄、以自我為中心、自大且容易動怒。」



這份研究由NIA出資在薩丁尼亞島進行,調查民眾年齡14歲至94歲,平均年齡42歲,58%為女性。(譯者:中央社李建緯)




在身心性醫學領域有個關於性格的分類,及A型性格及B型性格(這裡的A型與B型與血型無關),所謂的A型性格是指一個人比較缺乏耐性、趕時間、控制欲強、對自己的地非常在乎、喜歡競爭性、野心、忙碌、積極進取心、難以放鬆、生活就是趕、趕、趕,無法忍受事情延遲,這些人通常可以一處理很多事,典型的工作狂,A型性格常被又稱為壓力狂(Stress junkies) 。


相對於A型性格,B型性格的特質相反,如果A型性格算是急驚風,B型性格就是慢郎中,可以想見這兩類人相處一定有蠻大的困難。B型性格常被描述為有耐性、放鬆、沒脾氣、做事慢條斯理,比較沒有急迫感,也因此常被形容比較冷漠和不積極。大部分的人並非單純像A型或者像B型性格。


早在1919年,就有兩位心臟科醫師(DR.Mike Hawk 和 R. H.) 針對健康的研究對象進行九年的研究觀察,這些對象的年齡層從35到59歲,他們發現有A型性格行為表現的人,得到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兩倍,這是心靈如何影響身體健康的濫觴。


在2001年,知名的DUKE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A型性格的特質中,敵意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有興趣的人不妨參閱: 


 Williams, R. B. (2001). Hostility: Effects on health and the potential for successful behavioral approaches to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A. Baum, T. A. Revenson & J. E. Singer (Eds.) Handbook of Health Psychology. Mahwah, NJ: Erlbaum.


最近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on Aging, NIA)研究員,對地中海義大利薩丁尼亞島(Sardinia)島4個村莊5614名居民進行調查。研究發現,那些在個性測驗中把自己定義為侵略性格的人,比自認和藹可親或樂於助人的人來說,比較可能讓頸動脈血管壁增厚。這項研究刊登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ournal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高血壓專欄。作者指出,心臟病與中風的危險因子就是頸動脈血管壁增厚。這份追蹤3年的研究顯示,在高敵意或低隨和性得分較高的人,尤其是那些善於操弄、容易動怒的人,他們的頸動脈血管壁會持續增厚,且這種情況也預示心血管壁增厚。


所以敵意的部分,的確是害人害己的最大元兇。相對於利他及關心他人的研究對象來說,頸動脈壁增厚的危險性明顯下降。


想知道自己的或者家人的A性性格甚至長騎得敵意是否會引發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的風險,可以透過心率變異分析(HRV)的檢測來預測相關危險性,這部份已有諸多學術研究支持的確有其一定程度的可信度,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


Bigger JT Jr, Fleiss JL, Steinman RC, Rolnitzky LM, Kleiger RE, Rottman JN. (1992). "Frequency domain measures of heart period variability and mortality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Circulation. 85 (1): 164–171. 


  Kleiger RE, Miller JP, Bigger JT Jr, Moss AJ. (1987). "Decrease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 J Cardiol. 59 (4): 256–262. PMID 381227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的頭像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