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媽媽:原諒他人 饒了自己


聯合 更新日期:2008/12/05 07:40 記者吳淑君/宜蘭縣報導



九年前的耶誕夜,單親媽媽游林美雲的獨子慘遭殺害,喪子之痛令她失神,洗米時不自覺把米倒進馬桶;買了四具展示模特兒回家,定時為「兒子」更衣換裝;出庭時,還在皮包裡藏水果刀和農藥,一心只想和凶手同歸於盡。



陷入強烈報復情緒的她,「讓家人都以為我起肖(瘋)了!」最後,癲癇纏身的游林美雲選擇原諒;她走出傷痛,現在把凶手小楊當兒子看待,鼓勵他讀大學洪曉慧假釋,游林美雲想告訴被害的許嘉真家人:「原諒他人,就是饒了自己!」



「叫她原諒殺子凶手,我說不出口,但她做到了!」宜蘭縣被害人保護協會志工邱松山從事志工多年,深知被害人的痛,只敢勸被害人放下仇恨,游林美雲的善良和寬恕讓他感動。



被寬恕的小楊希望游林美雲再給他一次機會,「彌補曾經犯下的錯」,「我會把她當自己母親一樣照顧」。



個頭嬌小的游林美雲,十年前喪夫,還未走出傷痛,又逢十七歲愛子「阿德」遇害。阿德當時到台北參加友人烤肉聚會,友人和隔鄰的青少年發生衝突,混亂中,阿德遭十五歲的小楊刺死。



接獲兒子被殺噩耗,游林美雲幾乎崩潰;回憶夜深人靜時,半夜聽到敲門聲,以為兒子回來了,開門一看,什麼也沒有。家人怕她想不開,把她接回娘家,但她每晚幾乎都哭著醒來。



「當時每天像行屍走肉」,思子心切,她跑去百貨公司童裝專櫃,買了四個展示童裝的娃娃,一一穿上阿德小時的衣帽,緊抱在懷裡,「我以為這樣會讓阿德還在我身邊」。



直到三年後,有天心裡突然有個聲音告訴她,「如果自己的孩子殺人,我們也會希望別人原諒吧?」



游林美雲驚醒過來,問邱松山「那個孩子過得好不好」,開始寫信給獄中的小楊,並去高雄探監,「游媽媽,我可以抱抱妳嗎?」面對殺兒凶手小楊的請求,游林美雲一怔,點點頭,淚眼擁抱小楊那一刻,她感覺兒子阿德回來了。



這幾年與小楊書信往返,要他學習忍耐好好做人;之前買的四具童裝娃娃模特兒,現在只保留一具「坐」在客廳,「阿德小時候的衣服都已送人,照片也收起來」。



去年,小楊假釋出獄,打電話告訴游林美雲要去工作,游林美雲鼓勵他讀大學,小楊要來看她,她心疼他長途奔波,回說「免啦!」要他多陪媽媽。



洪曉慧假釋出獄心繫贖罪,讓游林美雲感觸良深,她說,很想告訴許嘉真的母親:「放下,要很大的決心,但只有原諒別人,才能放過自己,過正常生活。」


 


不知道這樣的例子,大家看到什麼?但不是當事人的我們,很難體會當事人的感受與煎熬。很多事情對我們來說,不管是別人對我們作了什麼,情節輕者,原諒當然容易,然而,像游媽媽這般單親,唯一獨生子遭人殺害的案例,有誰作的到?


我也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幫最好的朋友作保,還借朋友許多錢,但突然有一天,朋友跑掉了(這樣故事好像屢見不鮮),還留下龐大的債務讓他背,他有半年的時間,夜夜無法成眠,他的心中充滿困惑與怨懟,甚至還常想到死亡,有一天,他一人外出,走到湖邊,思考許久,突然他有一個領悟:我一定要原諒他,不然我無法放過我自己,從此,他開始重拾原本的生活,原本的陰霾不再困擾他。


不管感情、親情或者友情,我們有機會遇到難以原諒的人或事,對我們而言,原諒最難的點,在於你必須同意一件你原本不同意的是,這是勉強自己的意願而為,所以很難做到。他是你的朋友、家人、情人或朋友嗎?你在乎對方狀況好不好嗎?如果是,那麼對方需要的不是我們的同情或原諒,因為單純的同情與原諒,除了勉強,也會讓我們的心情跟著往下,以本報導為例,游媽媽除了選擇原諒,更重要的她還去幫助對方,所以一個自認作錯事人,真正需要的不是同情、原諒(如果我們真正作了,往往會讓對方掉的更慘),他們真正需要的是幫助,當他們的狀況上來,不但可以面對他們自己原本的錯誤,同時可以確定對方不會再犯同樣的錯,這不是皆大歡喜嗎?而且我們的生存品質還會提高,不是嗎?


談到幫助,的確有些方法,當方式或方法用對,狀況往往迎刃而解,在生活上我們的確需要學習與瞭解有效的生活改善技術,幫助別人之餘,受益最大的往往是自己,當然有些人是作用與反作用力的結果,這又是屬於心靈話題的另一個範疇了。


有關幫助人的技術,我在臨床上也累積不少成功經驗,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