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每天喝幾杯酒就會患上晚期肝病,而其他喝同樣多酒的人卻不會呢?
根據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在《臨床胃腸病學和肝病學》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答案可能在於三種常見的潛在疾病。研究發現,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腰圍較大的重度飲酒者罹患晚期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 2.4 倍。
「研究結果發現,人群中存在極高風險的群體易患肝病,並證明先前存在的健康問題可能會對酒精對肝臟的影響產生很大影響,」凱克醫學院肝病學家和肝臟移植專家、這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 Brian P. Lee 醫學博士、MAS 說。
糖尿病、高血壓和與肥胖有關的大腰圍(女性 35 英吋;男性 40 英吋)屬於影響個人心臟病發作和中風風險的五種健康狀況,被稱為心臟代謝危險因子。
心臟代謝風險因素與肝臟脂肪堆積(也稱為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變性肝病)有關,這可能導致肝臟纖維化或疤痕形成。李表示,這些風險因素影響了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人口的心臟代謝健康狀況一直在惡化,尤其是 35 歲以下的人。
李說,酒精還會導致肝臟脂肪堆積,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酒精消費量一直在增加。由於美國普遍存在心臟代謝危險因子和飲酒現象,李和他的研究人員進行了這項研究,以調查哪些心臟代謝危險因子會導致肝臟受到酒精的損害。
他們分析了全國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的數據,這是一項有超過 40,000 名參與者的大型全國性調查,研究了酗酒、個體心臟代謝風險因素和嚴重肝纖維化發病率之間的交集。嚴重的肝纖維化是指肝臟瘢痕形成,可導致肝衰竭。
在這項研究中,重度飲酒的定義是女性每天飲酒 1.5 杯(20 克),男性每天飲酒 2 杯(30 克)。
研究人員發現,患有糖尿病或腰圍較大的重度飲酒者患晚期肝病的可能性高出 2.4 倍,患有高血壓的人患晚期肝病的可能性高出 1.8 倍。他們發現,另外兩個心臟代謝風險因子——高三酸甘油酯(血液中某種脂肪的含量升高)和低 HDL(高密度脂蛋白或「好」膽固醇)與肝病的相關性較不顯著。
雖然這項研究沒有分析為什麼這三種心臟代謝風險因素對肝臟更危險,但李推測這些情況有一個共同的途徑,即肝臟脂肪堆積,當與過量飲酒導致的肝臟多餘脂肪沉積相結合時,就會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害。
李強調,這項研究並不意味著沒有這三種心臟代謝風險的人大量飲酒是安全的。他說:“我們知道酒精對肝臟有毒,所有酗酒者都面臨晚期肝病的風險。”
李希望研究結果能鼓勵人們在決定飲酒時考慮個人的健康狀況和風險狀況。他也希望醫生為有心臟代謝風險的飲酒者提供更個人化的健康檢查和干預,以便儘早發現並治療這群高風險族群的肝損傷。
凱克醫學中心胃腸病學家、凱克醫學院胃腸病學和肝病科主任 Norah Terrault 醫學博士也是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
參考文獻:
- Brian P. Lee, Justene Molina, Steve Kim, Jennifer L. Dodge, Norah A. Terrault. Association of Alcohol and Incremental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with Liver Disease: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25; DOI: 10.1016/j.cgh.2025.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