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老體重沒變… 其實是胖了!

體重從年輕到老都維持不變,不見得不是胖!醫師表示,老年人肌肉量流失,取而代之的是脂肪,身上「肥油多、瘦肉少」,就是「肌少型肥胖」,不僅肌肉力量不足容易跌倒、骨折,罹患糖尿病的機率較一般肥胖者較高。

 

隨著老化過程,人體的肌肉量會漸漸流失,到了60歲以後流失更快,如果加上懶得動、活動量減低,更會加速肌肉量的減少。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說,肌少症會增加老人跌倒、骨折、失能,最後入住護理之家的機率,使得肌少症漸漸成為受到重視的老年病症候群。

 

相較於有些體型瘦弱、四肢纖細的老人,很容易被注意可能有肌少症,但有些老年人從年輕到老,體重、體型變化不大,屬於「肌少型肥胖」,很容易被忽略。

 

台大醫院家醫部主任黃國晉表示,有些人自豪從年輕到老體重都一樣,但同樣是70公斤,年輕時和老年時身體的組成比例卻大不相同,20歲男性的體脂肪率約14%,但70歲的男性體脂肪率卻可能增加到26%,相差將近一倍。

 

因此,光是看體重、計算BMI來觀察老年人的肥胖程度,很容易失準,測量腰圍是否過粗,反而更能看出老年人是否有脂肪堆積的問題。另外,也可以測量體脂肪率,瞭解肌肉量。

 

肌少症不僅是跌倒等意外的危險因子,黃國晉說,有研究指出,老年人肌少型肥胖比單純肥胖者,有較高的機率罹患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

 

要減少身上脂肪堆積、改變身體肌肉組成比例,就需要健康減重。黃國晉建議,老年人每周至少要從事兩次的快走等有氧運動,再搭配健身教練指導大腿、小腿、手臂的肌力訓練,例如舉啞鈴就是不錯的項目。

 

同時,有些老年人怕膽固醇過高不敢吃肉,黃國晉提醒,老年人應適量補充肌肉生成所需的蛋白質,例如豆漿、豆腐等豆製品,都是肉類之外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鄭醫師補充:

追根溯源,50年前的人們,體溫還有36.5℃左右,而近年來,人體體溫已驟降至35℃左右,因為生活習慣的改變,現代人喜歡吹冷氣,喝冷飲,並且鹽份攝取減少,都是造成體溫下降的原因。

低體溫將導致一連串的疾病,尤其是易形成水腫型的身材,並且使體內血液髒污,使白血球吞噬壞菌的能力降低,進而降低人體免疫力。因此,透過肌肉鍛鍊,維持體溫,是一項簡單又有效的保健方式。

醫學報告指出,體溫降低1℃,免疫力下降30%;但體溫上升1℃,免疫力則增加500~600%
由此可知提升體溫為健康之鑰,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肌力。
肌力的鍛鍊可以提升體溫,進而摧毀疾病的根源,可說是一種「萬能的健康法」。

減重不如練肌肉,練肌肉靠的重量訓練,真正幫助身體代謝又能保持體溫,維持免疫功能的方式,最好是訓練核心肌群以及訓練腿部肌肉。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不要一起做,不然效果大打折。

簡單的方式:

˙強化腿部肌力,改善手腳冰冷和過敏:可做一分鐘起立、蹲下運動。以30秒緩慢蹲下、30秒緩慢起立,一次做10~15次。
˙預防老年痴呆,鍛鍊頭腦到肌肉的神經通路:20公尺短跑衝刺,至少十趟;或快舉啞鈴,至少30下,速度減緩、喘息即停止。
˙鍛鍊背肌和肩關節靈活度,緩和肩頸痛:背脊挺直站立,吸氣提肩,吐氣順時鐘向後旋轉肩關節至少20下。
˙鍛鍊核心肌群,維持優美體態:有意識的挺直背脊、抬頭挺胸、提肛縮腹,集中意識在核心肌群上,感覺辛苦時才漸漸放鬆。隨時隨地、或坐或站立時都可以進行。
有興趣的人可參閱這本書: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78479

曼哈頓名醫的萬能健康法

 

 

arrow
arrow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