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失智症或者是巴金森症,都算是不可逆的腦細胞退化疾病,因此,只要能減緩退化,改善當事人的腦細胞功能的相關研究,都值得我們關注。


最新發表的研究發現用於治療患者肝昏迷的用藥sodium phenylbutyrate,商品名為Buphenyl ,原本其藥物機轉是透過幫助身體的氨代謝,但近期的研究發現,這種藥物也能增加腦細胞的生長因子,達到保護腦細胞進而增加記憶以及學習能力。


研究人員發現實際生理機轉是Buphenyl能夠增加腦部星狀細胞(astroglia)增加神經滋養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來刺激跟記憶力有關的蛋白質CREB (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的製造,這項研究對於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治療打開一項新的可能性:


G. Corbett, A. Roy, K. Pahan. Sodium phenylbutyrate enhances astrocytic neurotrophin synthesis via PKC-mediated activation of CREB: Implications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3; DOI: 10.1074/jbc.M112.426536


此外,巴金森症的應用治療,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研究人員研究發現這種藥物能夠保護中腦負責製造多巴胺的腦細胞,減緩死亡,因此可能協助改善:


http://www.denverpost.com/business/ci_18407428#ixzz1RFVzEItR


2002年的研究發現這種藥物能延長果蠅的壽命:


 Kang, H. L.; Benzer, S.; Min, K. T. (2002). "Life extension in Drosophila by feeding a drug".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9 (2): 838–843. doi:10.1073/pnas.022631999. PMC 117392. PMID 11792861.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17392/.


期待有更多相關的研究發表,這類治療原理能早日應用於實際臨床治療,造福患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鹽分 攻擊免疫系統

作者: 【記者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3月11日 上午12:20





過量鹽分攝取,可能打亂自體免疫系統。一項刊載於醫學期刊「Nature」的研究報告,鹽分可能讓免疫系統反過來攻打身體本身,這項防禦系統的失誤,可能導致多項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或者多發性硬化症,這類疾病已被證實與遺傳有關,但是隨著研究增加,證實外界影響也很大,吸菸或者維他命D缺乏,都可能讓病情加劇。


研究團隊的組成,來自布裡格姆、哈佛大學、以及麻省理工學院,他們想更進一步知道,免疫系統與免疫疾病的關連,尤其與發炎反應有關的T-helper17細胞,研究團隊經過動物實驗中得知,高鹽飲食可能讓普通細胞轉變為上述細胞,讓免疫系統誤判身體有發炎反應,而攻擊身體正常細胞,多項研究都證實,過多的鹽分,對身體健康確實有傷害。


耶魯大學免疫生物學教授表示,這次實驗讓人更瞭解,鹽分對於人體影響如何深遠,過量鹽分攝取,不但容易引起高血壓,更可能有免疫系統疾病的風險,而適當、低鹽的飲食,對於身體造成傷害的機率不大,這也讓醫事人員多了一項建議民眾低鹽飲食的憑據,也希望能夠讓少鹽攝取能夠更加落實。


劍橋大學阿拉斯泰爾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可信且意外,之前類似的研究從沒往免疫系統疾病方面著手,就像吸煙一般,鹽分可能也是引起疾病的因素,雖然相關的實驗還必須著手進行,才能夠找到更直接有力的證據,但是政府更應該建議民眾均衡與低鹽的飲食,來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鄭醫師補充:


相當重要而且清楚的重要健康資訊,請大家在生活中務必節制鹽的攝取,口味重的人,健康狀況往往不佳,這項研究就是清楚的說明。對過敏的小孩而言,口味太重,吃太多鹽也會讓免疫系統失衡更加重,提醒大家留意。


報導的原文網站報導連結:


http://www.nature.com/news/salt-linked-to-autoimmune-diseases-1.12555


上述報導引用的相關參考文獻:





  1. Yosef, N. et al. Natur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11981 (2013).


    Show context

  2. Wu, C. et al. Natur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11984 (2013).


    Show context

  3. Kleinewietfeld, M. et al. Natur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11868 (2013).


    Show context

  4. Shalek, A. K. et al. Nano Lett. 12, 64986504 (2012).


    Show contex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英國研究:小時候數學好 30歲後可賺大錢

NOWnews – 2013年3月11日 上午11:11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從小數學學得好的人到30歲的時候,將比他們的同齡人賺到更多的錢。


家長廣泛認同如果孩子在校期間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從事工作後獲取高收入的機會也就越高。但研究人員指出,在校期間數學技能的高低,對工作後收入多少的影響更大。


英國財政研究所的這項研究發現,10歲時數學很好的孩子,通常到30歲後,比其它情況相同孩子的收入平均高出7%。該報告撰寫人之一的克羅福德說:「我們的研究顯示,數學技能的增進能從小學一直到二、三十歲。」


他指出:「更為重要的是,數學技能似乎要比閱讀能力、或年輕人考的任何證書,對步入社會後的影響更大。這就越發證明越早對孩子進行投資技能的教育、特別是數學技能的教育的重要性。」


這項研究依據「英國同齡人群信息庫」所提供的信息進行。他們選擇1970年四月出生的大量人群,並比較了這類人群在10歲時閱讀能力、和數學技能的差異,以及他們在30歲、34歲和38歲時的收入。


課程大調整研究者稱,當他們將其它影響學術研究成果、收入和取得最高學歷等因素一併對照考量後,數學技能和收入之間的聯繫凸顯出來。


他們得出的明確結論顯示,儘管人在10歲時的閱讀能力也非常重要,但對未來收入的影響卻遠遜於數學技能。10歲時閱讀能力強的孩子比閱讀能力一般的孩子,在之後的收入對比中,僅高出2%。


但研究人員也表示,他們也不清楚其中的原因,但似乎用人單位能願意給數學技能高的人以更高的薪酬。


鄭醫師補充:


關心小孩的父母親,從小除了留意小孩能不能培養閱讀能力之外,還得留心小朋友的數學技能到底好不好。我發現小孩的數學能力還是可以培養,尤其是透過刺激以及啟發思考的系統,啟發小孩對數字的概念以及增加運算能力,還是有機會讓小孩的數學成績提升。


我的老大原本在校數學成績並不佳,即使父母花時間和她討論,成績仍是原地踏步。後來我有幸接觸了一套啟發刺激小孩思考的數學教育系統,試著讓小孩去學習以及應用,剛開始,小孩覺得很辛苦,但幾次陪小孩一起做課後習題以及討論,熬過適應期,已逐漸進入佳境,上學期還因數學而獲頒獎狀。


因此,不要因為小孩數學成績不佳就提早放棄。若能透過適當的引導,小孩數學技能仍能獲得一定程度提升,以上述報導來看,也是給小孩日後謀生的一層保障。


上述報導的原文報導可以連結參閱:


http://www.bbc.co.uk/news/education-2171464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消基會:吸管驗出含鉛 熱飲少用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電)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天仁表示,消基會繼去年抽檢41件免洗碗、免洗湯匙、攪拌棒及吸管發現6件含鉛,近期再抽檢80件吸管,10件含鉛,呼籲消費者喝熱飲不要用吸管。



謝天仁說,消基會去年11、12月,到早餐店及夜市飲料店(攤)取樣吸管,在大台北地區、桃園縣、台中縣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等地取得,共計80件樣品。



其中早餐店取得48件,包括大台北地區14件、台中縣市與台南市共26件,以及高雄市8件。另外夜市吸管共取得32件,在大台北地區及桃園縣有15件、台中市9件、高雄市8件。



他說,結果顯示,有10件樣品鉛含量不符合規定,超出標準值的100ppm以上,占總樣本的12.5%;鎘的含量則都合格。



依據「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中「塑膠類」的規定,材質重金屬鉛及鎘的含量,都應低於100ppm以下(百萬分之一毫克/公斤)。



「鉛」可藉由皮膚、口或鼻進入人體內,具有蓄積性,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慢性鉛中毒,鉛還會妨礙血液中的血紅素合成,引起貧血,更可怕的是對兒童具有高毒性,微量的鉛即會導致孩童智力發展遲緩、學習障礙等問題,其他症狀還包含腹痛、急性腎衰竭及神經腦部病變。



他並說,本次不合格的9件黃色樣品及1件綠色樣品,都來自早餐店的48件樣品中,但不表示所有早餐店的吸管都有問題;另外夜市樣本32件都合格。



他說,去年消基會檢測41件樣品(10件免洗碗、9件免洗湯匙、3件攪拌棒、19件吸管),結果6件鉛不合格的比率差不多,不合格率約14.63%;這次檢測不合格率12.5%,沒下降多少。



謝天仁表示,風險高的產品多落在黃、橙、綠顏色的吸管上,他呼籲衛生署依法要求不合格業者銷毀產品,否則開罰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台大環工系主任駱尚廉說,塑膠材質添加鉛通常為了讓表面看起來光滑,不過目前已經無需用鉛,就可做出一樣的結果;雖然黃、橙、綠色吸管驗出比例偏高,但含鉛量與顯色沒有直接關係。而本次結果值得肯定的是,合格者不是接近限值,而是幾乎沒有驗出。



他並說,這次檢測是材質含有總量,非溶出量,因此為了安全起見,他建議消費者,若是喝會燙的飲料,就不要用塑膠吸管。




我在門診時,常和小朋友的父母討論中金屬的來源,其中一點,有不少小朋友喜歡把吸管咬得扁扁地,這種狀況可能會小朋友接觸到鉛,過去幾年,消基會持續抽測吸管含重金屬的比例,發現抽測檢出鉛的比例,並沒有下降,在可能含鉛的吸管產品中,黃、橙、綠三種吸管是最被容易檢出有鉛的,提醒大家在吸管的使用上,儘量避開這些顏色或者使用無色的吸管,市面上也有以玉米纖維做成的吸管,雖然材質較脆,但可以完全避開重金屬的接觸,大家不妨參考選購。


在功能性醫學中,針對重金屬的過量及微量元素的不足,常以頭髮來做篩檢,有些人對此檢測有些疑慮,原因是單純透過頭髮檢測,無法確知當事人在螯合治療的前後,進一步檢測是否重金屬排乾淨了沒。其實針對這個部分,功能性醫學亦提供螯合後的尿液檢測,當事人透過螯合劑的服用,並收集接下來六小時或者二十四小時的尿液,去分析尿液中重金屬的含量是否在可接受範圍內,透過這樣的檢測,可以讓當事人知道自己的重金屬到底排到安全範圍沒有。很多人在作螯合治療時,常發現剛開始效果很好,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原本相關的狀況又回來的,其中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因為未做尿液後螯合檢測的人,只排除了身體一部份的重金屬,但並未排除完全,以致於重金屬後來在身體重新分佈,仍然對身體造成不穩定的影響。因此,要確認身體的重金屬到底排乾淨了沒,一定要透過尿液後螯合檢測來確認,許多口服的重金屬螯合療法,甚至要接近半年的時間才能排除完全,因此,有作頭髮的重金屬檢測的人,經螯合療法後,最好經尿液後螯合檢測來確認螯合療程是否可以結束。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天2片培根 死亡機率增加44%

華視 – 2013年3月8日 下午6:58







油油亮亮的大漢堡,27公斤的培根,閃閃發亮,看起來有夠美味。還有這個阿拉巴馬州出產的培根烘肉捲,跟這個西雅圖知名漢堡店製作的培根疊疊樂,別忘了還有培根火腿香腸,多美味呢,看大家吃的表情就知道,但吃的開心,你的身體卻不開心。


歐洲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每100個死亡的人當中,有三人是因為吃這些培根火腿加工肉的關係,提早離開人世的。這份研究發現,每天吃160公克以上,也就是大約4根中式香腸的人,比起吃半根中式香腸的人,死亡率高出44%。


去年也有另外一個研究顯示,每天吃50克加工肉品,大約是一根香腸份量,罹癌風險會上升20%。內湖國泰營養師張斯蘭建議,不管是培根臘肉還是香腸,最多一週一次,一次最多就是兩根手指頭的量就好,才保持健康又長壽。


鄭醫師補充:


歐洲大型研究參與者超過45萬人,所以研究結果的可信度極高,參考文獻:


Meat consumption and mortality - results from the 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Sabine Rohrmann*, Kim Overvad, H B Bueno-de-Mesquita, Marianne U Jakobsen, Rikke Egeberg, Anne Tjønneland, Laura Nailler, Marie-Christine Boutron-Ruault, Françoise Clavel-Chapelon, Vittorio Krogh, Domenico Palli, Salvatore Panico, Rosario Tumino, Fulvio Ricceri, Manuela M Bergmann, Heiner Boeing, Kuanrong Li, Rudolf Kaaks, Kay-Tee Khaw, Nicholas J Wareham, Francesca L Crowe, Timothy J Key, Androniki Naska, Antonia Trichopoulou, Dimitirios Trichopoulos, Max Leenders, Petra HM Peeters, Dagrun Engeset, Christine L Parr, Guri Skeie, Paula Jakszyn, María-José Sánchez, José M Huerta, M L Redondo, Aurelio Barricarte, Pilar Amiano, Isabel Drake, Emily Sonestedt, Göran Hallmans, Ingegerd Johansson, Veronika Fedirko, Isabelle Romieux, Pietro Ferrari, Teresa Norat, Anne C Vergnaud, Elio Riboli and and J Linseisen




BMC Medicine 2013, 11:63 doi:10.1186/1741-7015-11-63


http://www.biomedcentral.com/1741-7015/11/63/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療精神分裂症,最難處理的部分絕不是妄想或者是幻聽這一類所謂的正性症狀,而是負性症狀。負性症狀包含表情淡漠、社交畏縮、喪失情感表達以及認知功能障礙等等。而這是目前的抗精神病藥物最難改善的症狀。


最新研究發現,對於負性症狀難以改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補充B12以及葉酸可以協助改善。尤其是對那些負責葉酸代謝基因有障礙的患者而言,效果更佳。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對於精神分裂症的負性症狀開啟另一條通道。這項研究也針對患者的基因變異來做研究,因此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個別體質差異是否能提供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提供新的治療方向。


之前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以負性症狀來表現的患者,與葉酸缺乏有關,特別是那些對於調節葉酸功能的基因出現變異的人更明顯。這項研究透過140個非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補充B12和葉酸以及安慰劑,歷經16周的治療觀察與比較,這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儘管症狀穩定,但是負性症狀非常明顯,精神分裂症的正性以及負性症狀症狀評估(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簡稱PANSS)分數至少60分以上(越高代表症狀越差)。


實驗組的參與者每天服用2毫克的葉酸與400微克的B12,對照組服用安慰劑來做比較。參與者在實驗開始前,以及第2、4、8、12以及16周時做評估與檢查,除了作量表評估之外,還有抽血量測體內的B12、葉酸以及同半胱胺酸( homocysteine)濃度,同時有抽血做四個跟精神分裂症負性症狀有關的基因(包含 FOLH1, MTHFR, MTR以及COMT)。


儘管服用安慰劑參與者和服用B12和葉酸的患者在負性症狀評估上有改善,但統計數字差異不大,但如果把基因變異的變數考慮進來,患者負性症狀的改善非常明顯。之前研究發現患者帶有葉酸代謝功能不佳的基因FOLH1(484C),負性症狀表現較典型。若是葉酸代謝基因屬於高功能的 FOLH1 (484T),補充B12和葉酸治療效果會比較好。


相關參考文獻:


Roffman JL, Lamberti J, Achtyes E, et al. Randomized Multicenter Investigation of Folate Plus Vitamin B12 Supplementation in Schizophrenia. JAMA Psychiatry. 2013;():1-9.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13.900.


http://archpsyc.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66058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運動有助睡眠品質

作者: 莊瑞萌 | 台灣醒報 – 2013年3月8日 下午3:34







美國睡眠基金會針對一千名美國民眾進行調查發現,運動的確可以決定睡眠品質,因為67%受訪者表示,有了運動後,過去幾天都睡了好覺,83%的人表示,在前兩周由於有運動,自己睡眠品質也獲得提升。


執行調查的研究員荷斯克威茲表示,「沒有運動習慣的人,現在只要從每天走路十分鐘開始,來提高好眠的機率,先從小地方著手,慢慢進入跑步或游泳等運動,讓自己獲得一夜好眠。」


調查發現,最喜愛運動的人,出現「每晚都好睡」的比例是不運動者兩倍以上,發現有睡眠問題的比率也微乎其微,超過60%愛運動的人表示自己沒有失眠的困擾。


另外,14%不愛運動的人曾在開車或吃飯與社交活動時想睡覺,44%有出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的症狀;其比例相較有運動習慣的人,白天想打瞌睡為4%,出現睡眠中止相關症狀的比例則僅有19%。


研究者柯蘭表示,「結果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現象發生在運動者的機率,僅有不愛運動者的一半,研究過程不難看出,有這種現象的人大多身材肥胖,因此,運動絕對是最好的解藥之一。」


美國賓州大學睡眠研究專家,同時也是美國睡眠醫學會發言人葛南德表示,「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是要動,擁有正確的運動方式與付出時間,身體自然可以正常地運作,這當中就包括了睡眠。」


鄭醫師補充:


幾年前,我和一位會計師談到他為何始終堅持運動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實是幫助睡眠。他回憶有一段時間,諸事纏身,心情也受到明顯的攪擾,導致入睡困難。很多人以為睡不好,白天應該多休息,但這樣反而容易造成日夜顛倒或者生理時鐘大亂,結果可能更糟。


他選擇了繼續運動,不到一個禮拜,睡眠恢復正常。因此,即便是在報稅季節,工作最繁最重的時刻,他也始終堅持一周至少運動三次。對照上述研究,道理相同。因此我在門診時對失眠的衛教包含規律的運動,因為數不盡的文獻告訴我們,適度以及規律運動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提醒大家,睡眠前四個小時,最好避開激烈運動,因為運動導致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反而容易失眠。


美國睡眠基金會的原文資料可以連結參閱:


http://www.sleepfoundation.org/alert/national-sleep-foundation-poll-finds-exercise-key-good-sleep


http://www.sleepfoundation.org/sites/default/files/RPT336%20Summary%20of%20Findings%2002%2020%202013.pdf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刊登於美國知名權威期刊JAMA內科學期刊的報告指出,在安養院的長者,服用的非苯重氮基鹽類安眠藥物的前兩周,因為跌倒導致髖關節骨折的機率增加66%。主要原因就是服藥之後,半夜爬起來如廁,而藥效仍在,導致步態不穩。尤其是對那些行動需要協助或者輕微認知功能障礙的人來說,危險性更高。


這項研究蒐集15528位,每個人在長期照護機構至少待六個月以上,有髖關節骨折以及完整的藥物使用資料的人,平均年齡為81歲,有77.6%為女性。影響比較少的是那些嚴重失智或者是嚴重功能退化的人,因為他們半夜都不會醒來自己如廁,因此風險較低。


研究人員提醒服用這類藥物務必加強監測,預防跌倒以及髖關節骨折的危險。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原文研究摘要:


http://archinte.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657760


參考文獻:


Berry SD, Lee Y, Cai S, Dore DD. Nonbenzodiazepine Sleep Medication Use and Hip Fractures in Nursing Home Residents. JAMA Intern Med. 2013;():1-8.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3.379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目名稱:樂活在人間 (CH 7)



主 持 人:阿嬌



節目主題:用營養與運動,脫離憂鬱症的魔掌



 





節目大綱:一、什麼是憂鬱症?憂鬱症的症狀及成因



          二、營養的補充;哪些常見的營養素,我們一旦缺乏就會導致憂鬱症?



          三、不用藥物治療的方式



四、安頓身心的生活良方





3/14(四)18:00 首播


3/15(五)11:00 重播



 





跟大家談談 精神科醫師 除了開藥單 還能作什麼?


感謝大家支持並給我一些意見!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去年八月義大利學者研究發表,一種名為胞二磷膽鹼(citicoline)的營養補充品,對於中風引發的輕微失智症具有明顯的改善效果,而且無副作用。


這項義大利研究檢視349位義大利六個地區的年逾64歲的長者,他們都有記憶上的抱怨以及腦部中風的病史,但之前沒有阿茲海默症,換句話說,他們的記憶力問題與中風有關,並非來自阿茲海默症。


經過9個月的治療,服用者跟沒有服用的人相比,記憶力檢查結果顯示有明顯的差別,服用者除了沒有退化與進步之外,沒有服用的受試者同時出現明顯的退化現象。


胞二磷膽鹼在人體內方便身體合成腦細胞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腦細胞有足夠的乙醯膽鹼來源,就能減緩記憶力的功能退化。目前的失智藥物都是透過抑制乙醯膽鹼水解酶來設法提高乙醯膽鹼濃度,但來源增加部分建議還是透過適當營養補充才行。此外研究人員發現補充胞二磷膽鹼而有助於大腦合成正腎上腺及多巴胺,減少焦慮以及幫助心情提升。


參考文獻:


Antonino Maria Cotroneo, Alberto Castagna, Salvatore Putignano, Roberto Lacava,Fausto Fantò, Francesco Monteleone, Filomena Rocca, Alba Malara, Pietro Gareri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citicoline in mild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the IDEALE study



Published Date February 2013 Volume 2013:8 Pages 131 - 137


DOI: http://dx.doi.org/10.2147/CIA.S38420


主要研究領導人面談相關內容可以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uRBrMoGe-uk












 

 

Dr. Pietro Gareri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魚、多互動,讓孩子更聰明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3月6日 上午12:28




PanSci泛科學網


作者:黃秀美


孩子的智商,可以經由一些後天的努力得到提升?根據紐約大學2013年1月發表在發表在《心理科學透視期刊》(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中的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結果顯示:補充ω-3及增加人際互動,都可提升孩子的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IQ)。


研究指出,孕婦和新生兒補充富含ω-3的多元不飽合脂肪酸的食物,可提供神經細胞發育所需的營養素,讓孩子的IQ提高3.5。


對於經濟位於不利處境的孩子,給予早期的教育,則可讓其IQ提高4以上。研究人員推測,這些早期教育上的干預,可能增加孩子的認知刺激和回饋,因此,有助提高孩子的IQ。


若父母能與孩子作互動式的閱讀,則可讓孩子的IQ提高6以上,這可能是由於共讀可以促進語言的發展,使得IQ得以提升,但這類教育干預,似乎對4歲以上的兒童較沒有影響力。


送孩子去幼稚園可讓IQ提高4以上,這可能是因為幼稚園裡的情報及環境有助於增加語言的曝露及整體認知。


此外,準媽媽補充ω-3,不只對孩子的IQ有益。另一個由南安普敦大學所作的研究證實,懷孕期間體內有較高n-6多元不飽合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的孕婦,較容易生出胖的孩子。孕婦體內有較高n-3多元不飽合脂肪酸,也就是俗稱的ω-3和魚油,嬰兒也有比較多的肌肉跟骨骼,比較少的體脂肪。


酒精濫用對於青少年,則會造成大腦的功能性腦損傷,進而影響到視覺學習、記憶以及執行功能,這是因為大腦的海馬迴及額葉直到25歲左右,才會完全成熟,但年輕人的酒精濫用,卻會讓大腦萎縮和白質出現重大的變化。


鄭醫師補充:


上述報導提到的有三篇研究。


紐約大學提到和小孩共讀以及補充ω-3脂肪酸可以讓小孩IQ提升的參考文獻:


John Protzko,Joshua Aronson, and Clancy Blair


How to Make a Young Child Smarter: Evidence From the Database of Raising Intelligence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January 2013 8: 25-40, doi:10.1177/1745691612462585

http://pps.sagepub.com/content/8/1/25.abstract


孕婦體內n-6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生出胖小孩的機率較高,過多n-6脂肪酸,容易導致身體發炎,建議懷孕時應多補充n-3脂肪酸:


參考文獻:


Maternal Plasma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Status in Late Pregnancy Is Associated with Offspring Body Composition in Childhood


R. J. Moon, N. C. Harvey, S. M. Robinson, G. Ntani, J. H. Davies, H. M. Inskip, K. M. Godfrey,E. M. Dennison, P. C. Calder, C. Cooper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November 16, 2012 jc.2012-2482


 doi: 10.1210/jc.2012-2482



http://jcem.endojournals.org/content/98/1/299.abstract


青少年飲酒影響智力及認知功能的參考文獻:


Daniel F. Hermens, Jim Lagopoulos, Juliette Tobias-Webb, Tamara De Regt, Glenys Dore, Lisa Juckes, Noeline Latt, Ian B. Hickie. Pathways to alcohol-induced brain impairment in young people: A review. Cortex, 2013; 49 (1): 3 DOI: 10.1016/j.cortex.2012.05.02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退休後多煩事!? 鎮靜安眠藥用更多

作者: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 | 健康醫療網 – 2013年3月5日 上午8:01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退休是人生一個重大階段,可以含飴弄孫,但也可能惡夢的開始!國內一項研究發現,與同年齡、未退休者相較,已退休者使用較多的鎮靜安眠藥,顯示退休者可能有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

最新一期台灣公共衛生雜誌刊登「退休對心理健康之影響—以鎮定安眠藥之使用為指標」,重點在於探討退休者與未退休者在退休日期前後,鎮靜安眠藥使用的變化情形,結果引起不少公衛學者討論。


退休為人生重大的轉捩點,意味著個人離開職場、失去穩定的收入、生活作息也將失去約束。為此,個人運動習慣、社交活動及與家人的相處等在退休後出現的變化,這些都可能影響退休後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該項研究利用1999年至2009年的健康保險承保歸人檔資料,分析1萬149名50至64歲退休與未退休者,在退休者的退休日期前三年,以及後六年的鎮靜安眠藥每年定義日劑量的用量差異。


許多人都以為退休後,無事一身輕,領了退休金,可以輕鬆過活,其實不然,退休後反倒煩惱更多。這項研究發現,退休者的鎮靜安眠藥用量,在退休前後數年均顯著高於同年齡的未退休者。


另外,過去多項研究認為,睡眠問題可能導致民眾提早退休,且退休也被認為是失眠的高風險因子。這項研究則證實,退休者使用鎮靜安眠藥數量確實高於未退休者。


研究者推論,退休者可能有較大的心理健康問題而使用較多的鎮靜安眠藥,而退休本身並無法改善其心理健康而減少鎮靜安眠藥的用量。另外,退休後的抗憂鬱劑使用似有增加的趨勢,這意味著,退休對民眾心理健康的影響,並非完全正面、有益。


鄭醫師補充:


上述報導提到的研究參考文獻:


http://140.112.117.81/~tpha/Journal/Abstract/32-1/32-1-052-CA.pdf


http://www.airitilibrary.com/searchdetail.aspx?DocIDs=U0015-1302201210233900


我經常跟門診的失眠患者提到一件事:生活有重心,對於心理健康的維繫相當重要。相反地,生活缺乏重心,容易胡思亂想,失眠或者憂鬱往往會跟著來。


在精神科門診求診的患者中,不乏一些剛退休的人。我常開玩笑地說,儘管有些人經常抱怨工作的內容或者上司對於工作的要求太過嚴苛,但換個角度來說,我們還真得感謝工作。因為工作讓我們的注意力在外,不至於胡思亂想,。


有人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如果你要讓一個人瘋狂,方法很簡單,你只要讓一個人不必擔心錢,並且規定當事人什麼事都不能做就可以了!」退休不正是如此?


因此,不少人的感想都是:沒有準備好,最好不要退休!言之成理。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芬多精能安眠鎮痛 柳杉最多

 

現代人流行到森林散步,享受芬多精,但因採集技術困難,很少人能揭開芬多精面紗。中興大學森林系副教授王升陽、獸醫病理學研究所副教授廖俊旺,花四年時間,研究證實芬多精「類成分」檸檬烯,確具有安眠、抗焦慮及鎮痛的功效。樹木中,以柳杉林蘊藏的芬多精最多。



王升陽和廖俊旺獲林務局支持,研究芬多精的成分及功效,這項成果刊登在二月出刊的木材科學(Journal of Wood Science),由於採集技術困難,國內外少見芬多精研究報告,兩人突破性的研究已經引起學界關注。



王升陽說,為採集芬精常以森林為家,足跡遍及中興大學黑森林、惠蓀林場、奧萬大的楓香林及溪頭柳杉林;分析芬多精的方法,一種是用微固相萃取法,另一種是利用合成樹脂,配合可攜帶式的幫浦,採集林中的空氣。



王升陽、廖俊旺 花四年證實功效



再將採集到的空氣分離芬多精,利用氣相質譜分離,鑑定芬多精成分;王升陽和廖俊旺也發現芬多精,和利用水蒸氣蒸餾的柳杉精油成分類似,還以柳杉精油進行動物試驗,證實柳杉芬多精,能增加小鼠睡眠和鎮痛作用。



研究柳杉中的芬多精,主要類成分檸檬烯,對中樞神經系統有相當大的影響,還具有安眠、抗焦慮及鎮痛的功效,王升陽在實驗中獲知,小鼠即使服用濃度高的柳杉精油,也不會有毒性反應,安全性高。



興大芬多精研究團隊指出,柳杉林中芬多精濃度,常隨著溫度變化,氣溫卅度時濃度最高。因為柳杉精油和芬多精成分差不多,民眾平時較難接觸柳杉林,居家也可使用柳杉精油代替,享受芬多精



針對國內對於芬多精的研究發現:芬多精的確有助於睡眠、止痛、安眠及抗焦慮的效果,所以有機會到郊外,有芬多精的樹林裡走走,絕對有助於身心的鬆弛,幫助身體處於安全模式,減少交感神經作用,增加負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而達舒緩自律神經的效果。對於到郊外不方便的人,可以考慮使用柳杉精油替代,在營養品有類似類似效果的是鈣加鎂,一般而言,鈣能幫助自律神經舒緩、鎂能減少焦慮,鈣及鎂都能幫助睡眠,鈣也有止痛的效果。但提醒大家,鈣鎂產品應找比較好吸收的形式,比例最好是2:1,否則就是在吃安慰劑,效果有限。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高纖食物 顧心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3月4日 上午12:24






許多人都知道,多攝取膳食纖維有助腸胃道健康。不過美國最新研究顯示,攝取膳食纖維不只對腸胃道很好,也可提升心臟健康。


許多蔬菜、水果、全穀類與豆類食物都含有膳食纖維。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心臟與血管醫院護理師裘蒂‧吉爾克莉絲特在該校所發出的新聞稿中表示,研究顯示,膳食纖維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濃度。


膳食纖維主要分為水溶性膳食纖維與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吉爾克莉絲特分析,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食物體積,幫助預防便秘,對維持消化道健康非常重要。水溶性膳食纖維作用則是像海綿,可以讓人較快產生飽足感,並幫助控制食量,這樣較能維持健康體重。這次研究發現,水溶性膳食纖維會影響身體吸收膽固醇,進而降低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


全穀麵包、全穀類食物、甘藍菜、胡蘿蔔、花椰菜、蘋果皮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至於像燕麥片、燕麥麩、豆類、米糠、大麥、柑橘類食物、草莓與蘋果果肉則含有水溶性膳食纖維。


吉爾克莉絲特指出,多數營養學專家認為,想要均衡飲食,就要納入膳食纖維。每個人一天至少要攝取二十五公克膳食纖維。而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攝取一千卡路里,最好就食用十四公克膳食纖維,其中至少要有十公克是來自水溶性膳食纖維。


吉爾克莉絲特提醒,在購買食物前,民眾應仔細讀一下營養標示,有些食物雖然含有一些纖維質,但不見得對身體有好處。像有的鬆餅、蛋糕、糕點雖含有燕麥、麥麩成份,但所占比率極少,裡面倒可能含有許多鈉鹽、糖份、脂肪。


另外,攝取膳食纖維時,最好慢慢、循序漸進增加攝取量,且也要記得補充充足水份。


鄭醫師補充:


常吃高纖食物為何可以提升心臟健康?答案是水溶性的膳食纖維有利於身體降低低密度膽固醇,也就是導致心臟疾病,不好的膽固醇。上述報導的原文引用來源可以連結參閱:


http://www.uab.edu/news/news-you-can-use/heart-health/uab-expert-fiber-isnt-just-for-digestive-health


2011年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也有類似的研究發表:


http://www.northwestern.edu/newscenter/stories/2011/03/fiber-heart-disease.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閉症躁鬱症 發現相同變異基因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編譯】 2013年3月1日 16:32




自閉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躁鬱症、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過去被認為是沒有關聯性的精神疾病,且在表現特徵上也不盡相同。然而,這項認知可能需要重新改寫,近日發表於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研究發現,這些精神疾病在基因上都出現同樣的變異,為精神病醫學研究上的重要發現。


美國《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此項大規模研究共有6萬多人參與,包括3萬3千多名精神疾病患者,2萬7千多名做為對照組的民眾。研究從2007年就開始進行,針對參與實驗者的DNA做分析,在300億個DNA資訊中試圖找出精神疾病患者大腦中與一般人有無相異之處。


過去的類似研究中曾發現同卵雙胞胎中基因雖完全一樣,但其中之一罹患精神分裂症,另一名雙胞胎卻有可能是出現躁鬱症,而非一模一樣的精神疾病。研究主筆者哈佛醫學院和麻塞諸塞州總醫院的精神病學喬丹教授(Jordan Smoller)表示,研究中主要的重要發現在於DNA中有4個特定區塊與精神疾病都有關,其中有兩種基因已確定在部份的鈣離子通道(calcium channels)上,鈣離子通道為負責傳遞訊息到大腦的神經元。


研究人員認為目前拿來降血壓的藥物「鈣離子阻斷劑」,與此項研究中發現的基因缺陷部份有關聯,因此或許能用於治療躁鬱症,且目前麻塞諸塞州總醫院也已有使用鈣離子阻斷劑來治療10名躁鬱症患者的臨床試驗,未來將會擴大至大型臨床試驗。


鄭醫師補充:


兩三個月前,才有一篇研究證實自閉症與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一部分相同的基因變異,這次又發現自閉症與躁鬱症的某些基因變異是一致的。這部分與鈣離子傳導異常可能有關,研究人員目前正透過鈣離子阻斷劑來協助躁鬱症患者改善,也許過一陣子,可能有些報告會建議自閉症患者也同樣能用鈣粒子阻斷劑來協助症狀穩定也說不定。


鈣離子阻斷劑,通常用於心臟科的血壓控制穩定,改善心律不整以及偏頭痛等等,而對情緒穩定也有些幫助,然而其實際藥物作用機轉,目前還不清楚。這類藥物服用最常見的副作用便是頭痛,不過大部分的患者都會隨著時間增加而副作用減輕甚至消失,如果一直持續,最好和開藥的醫師討論換藥。此外,某些服用者容易出現牙齦的壓痛、腫脹以及流血等等。規律刷牙、使用牙線以及牙科護理也能減緩相關副作用,其他副作用包含心跳變慢或者心律不整、血壓下降、便秘、虛弱以及腿部腫脹等等。相對於其他藥物,這類藥物對於躁鬱症的控制效果較不明顯。


十年前開始有些研究發表:


Levy, N. A. and Janicak, P. G. (2000), Calcium channel antagonists for the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Bipolar Disorders, 2: 108–119. doi: 10.1034/j.1399-5618.2000.020204.x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34/j.1399-5618.2000.020204.x/abstract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for Bipolar Disorder: verapamil, isradipine (and nimodipine) 2006. 1/5/07.


Wisner, K.L., et al. Verapamil treatment for women with bipolar disorder. Biological Psychiatry 1 May 2002: 745-52. 1/5/07.

Goodnick, P.J. The use of nim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ood disorders. Bipolar Disorders 2 Sept 2000: 165-73. 1/5/07.

Silverstone, P.H., and L. Birkett. Diltiazem as augment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resistant bipolar disorder: a ret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Neuroscience May 2000: 276-280. 1/5/07.


至於上述報導的參考文獻可以連結參閱:



Identification of risk loci with shared effects on five major psychiatric disorders: a genome-wide analysis
Cross-Disorder Group of the 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
The Lancet - 28 February 2013
DOI: 10.1016/S0140-6736(12)62129-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