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跟動物有何不同?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寶寶能夠分辨對錯,也能夠了解公平與不公平,甚至也願意去分享他們的東西。


所以不要說小寶寶什麼都不懂,如同這個研究的領導人Jessica Sommerville提到:「我們的研究顯示這些公平的觀念及利他的概念的產生比我們一般的概念還更早獲得。這些研究也顯示嬰兒的公平概念及利他的連結,因此寶寶能夠對於食物的公平分配較敏感,也更容易去分享他們喜歡的玩具。」


這項研究有兩段15個月大的研究短片,第一部分把一碗的餅乾分配給兩個人,第一次讓兩個人有一樣分量的餅乾,接下來有一個人的份量比另外一個人多。第二段影片呈現的是一壺牛奶的分配,分配方式跟餅乾的分配類似。


研究人員測量每一個寶寶在分配食物時他們花多長的時間去注視,如同嬰兒當他們感到驚訝時會花更多的注意力在上面。觀察結果發現假使有一個人分到較多的食物,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去注視。


Jessica Sommerville說:「嬰兒希望食物能夠被平均分配,因此他們很驚訝一個人的食物比另一個人多。」


之前已有報告證實兩歲大的孩童能夠幫助其他人,這被視為利他的現象,而公平概念的發展是介於六到七歲。透過這個新研究發現15個月的寶寶已經有公平與不公平的概念了。


研究的另一部分,研究人員紀錄是否寶寶願意跟一個陌生人分享玩具。對食物不平均分配感到驚訝的寶寶跟對食物分配平均感到驚訝的寶寶相比,他們更願意去分享他們的最愛的玩具。


Jessica Sommerville補充:「分享實驗的結果顯示利他主義在生命的早期就存在個別的差異,這些願意分享心愛玩具的寶寶,對於食物分配是否違反公平原則更敏感。」


對研究全文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參考: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2322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之前我曾寫過一篇如何誇獎小孩的文章,最近又有一篇研究證實類似的說法,這篇研究指出,如果對低自尊的小孩誇他的人格特質,反而容易發生反效果,因為當小孩面臨失敗時,小孩馬上會否定自己受誇獎的稱讚詞爾感到羞愧,反而更糟。如果是誇獎小孩的努力,那麼即使後來遭遇失敗,小孩也會認為是自己努力不夠,而非自己不好。


一般對於小孩,尤其是缺乏自信的小孩,父母常會因為想要鼓勵小孩,讓小孩好過些,而對小孩說出人格的稱讚語,例如你好聰明,你是很棒的音樂家或者藝術家等等,但這樣做往往造成反效果。研究發現,低自尊的小孩經常受到的稱讚是屬於人格特質的話,一旦遭到失敗的打擊,小孩往往會因為失敗而去質疑之前所受到的稱讚,引發更多羞愧感,認為自己不夠聰明或者不夠有天分,進而直接減損其自我價值。


這項研究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找了357位為人父母者,發現許多父母都認為誇讚小孩的特質可以幫助幫助小孩提升自尊,另一部分是招募313位8-13歲的孩童,讓他們在做某些線上測試之前,先給他們自尊評估以及不同的稱讚詞。結果發現,低自尊的小孩一旦發現自己失敗,之前又是給人格的稱讚語,羞愧感增加最劇烈。


提醒為人父母者,誇小孩務必具體的指出他們哪邊很努力,所以成功了。下次他們失敗時,只會提醒自己要更努力,也不會因此灰心喪志而一蹶不振。


結論:對小孩說你很棒,不如說你做得很好!


相關參考文獻:


Eddie Brummelman, Sander Thomaes, Geertjan Overbeek, Bram Orobio de Castro, Marcel A. van den Hout, Brad J. Bushman. On Feeding Those Hungry for Praise: Person Praise Backfires in Children With Low Self-Estee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13; DOI: 10.1037/a003191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發現,跟一般孩童相較,自閉症孩童身上有更高的重金屬累積量,不管是血液或者是尿液檢測。這項研究蒐集了55位年紀5-16歲的自閉症患者與44位與他們年齡相仿的一般孩童來做為控制組的比對實驗。


結果發現,自閉症患者的紅血球鉛濃度高出41%,尿液檢測更高出74%,尿液檢測已發現鉈高出77%,錫高出115%以及鎢高出44%。這些毒性金屬會影響他們腦部的正常發育還有身體器官及系統的功能被擾亂。


研究還發現,重金屬濃度越高的孩童,自閉程度就更嚴重,尤其是汞和鎘的部分的關聯性最高(38-47%相關)。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找到自閉症患者與重金屬的累積與曝露有關,移除體內重金屬對於減輕自閉症患者的症狀應該有幫助,因為之前研究人員做過相關臨床測試證實。


提醒大家,這些檢測,不管是紅血球或者是尿液檢測都是功能性醫學實驗室才能提供的客觀檢測,尤其是尿液檢測,絕非單純蒐集尿液而已,必須先透過口服螯合劑,接下來蒐集6-8小時的尿液來做檢測,才能真正看出體內是否有過多的重金屬殘留。


參考文獻:


James B. Adams, Tapan Audhya, Sharon McDonough-Means, Robert A. Rubin, David Quig, Elizabeth Geis, Eva Gehn, Melissa Loresto, Jessica Mitchell, Sharon Atwood, Suzanne Barnhouse, Wondra Lee. Toxicological Statu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vs. Neurotypical Children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Autism Severity.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2012; 151 (2): 171 DOI: 10.1007/s12011-012-9551-1


之前相關文獻還可以參閱:


http://www.hindawi.com/journals/jt/2009/532640/


http://autismtreatmentclinics.com/uploads/Porphyrins_in_Autistic_Disorders1.pdf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食鐵鋅 經前少症狀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2月28日 上午12:52





有些女性月經來之前會出現「經前症候群」(PMS),不但情緒出現變化,身體也會非常不舒服。美國研究發現,飲食含有豐富的植物性鐵質、鋅等營養素,有助預防經前症候群,以鐵來說,可減少三、四成經前症候群發生機率。另外,研究也發現,食用過多鉀,可能引起肢體腫脹等不適症狀。


美國麻州大學艾姆赫斯特分校、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在「美國流行病學期刊」發表研究指出,非血基質鐵、鋅等礦物質營養素可預防經前症候群。非血基質鐵多半來自植物,像乾燥豆類食物、綠色葉菜類蔬菜、鐵劑都含有非血基質鐵。蚵仔、牡蠣等則含有鋅。


研究團隊分析「第二次護理師健康研究」資料,以三千多名女性為研究對象,而得到上述結論。這些女性剛開始參與研究計畫時都沒有經前症候群,研究追蹤十年,其中一千零五十七人產生經前症候群,一千九百六十八人沒得經前症候群,研究人員分析她們的飲食習慣。


研究結果顯示,攝取較多非血基質鐵的女性得經前症候群風險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研究人員還發現,攝取較多鋅也可降低經前症候群風險。另外,如果攝取較多鉀,則較容易產生經前症候群。研究中多數人是透過食物攝取這些礦物質營養素,較少人服用補充劑。


研究發現,女性一天攝取二十毫克的鐵,可減少經前症候群風險,這份量比每日建議標準還高,大約是一天一到一點五份含鐵穀類食物或鐵劑。研究人員提醒,一般人一天鐵攝取量最好別超過四十五毫克,攝取過多鐵可能會傷害健康。


研究作者分析,鐵與血清素製造有關,血清素這種神經傳導物質可調節情緒,可能是因為這樣,才能預防經前症候群。至於鉀為何會增加症狀風險,可能是因為鉀會調節體內液體平衡,一旦攝取過多,容易造成水份滯留、肢體腫脹症狀。


研究人員提醒,民眾若想服用鐵劑、鋅補充劑,最好事先諮詢醫師,以免攝取過量、不當攝取,對身體造成傷害。


鄭醫師補充:


幫助血清素調控可以到改善經前症候群的效果,因此當事人若嚴重的經前症候群到醫院求診,得到的處方建議幾乎都是荷爾蒙以及抗憂鬱劑之類的藥物,擔心藥物副作用以及藥物成癮的人可以考慮用自然的方式來幫助經前症候群改善,一般人可透過例行性的有氧運動、補充纖維、減少咖啡因、糖以及鹽的攝取,多休息來改善。或者考慮其他非藥物改善研究,例如之前我曾在部落格提到的色胺酸、B6和鎂的補充,對經前症候群的患者而言就能達到不錯的療效:


 "Controversial vitamin may beat PMS", BBC News. Friday, May 21, 1999.


"familydoctor.org: PMS: What you can do to ease your symptoms?". familydoctor.org. 2005. http://familydoctor.org/141.xml. Retrieved 2007-02-02.


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的維他命E和鈣的補充也能達到緩解效果:


Dickerson, Lori M.; Mazyck, Pamela J.; Hunter, Melissa H. (2003). "Premenstrual Syndrome".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67 (8): 1743–52. PMID 12725453. http://www.aafp.org/afp/20030415/1743.html.


可以幫助情緒提升的聖約翰草 (St Johnʼs Wort),2010年的一項研究證實可以改善:


Canning, Sarah; Waterman, Mitch; Orsi, Nic; Ayres, Julie; Simpson, Nigel; Dye, Louise (2010). "The Efficacy of Hypericum perforatum (St Johnʼs Wort) for the Treatment of Premenstrual Syndrome". CNS Drugs 24 (3): 207–25. doi:10.2165/11530120-000000000-00000. PMID 20155996.


另一種草藥聖潔莓(Chestberry)也有研究發現可以透過調控腦下垂體的荷爾蒙分泌來改善經前症候群:


 "NCCAM Herbs at a Glance: Chasteberry".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005. http://nccam.nih.gov/health/chasteberry. Retrieved 2009-08-28.


有研究則發現消旋苯丙胺酸也對某些經前不悅的患者有效:


Giannini, A James; Sternberg, David E; Martin, David M; Tipton, Kyle F (1989). "Prevention of Late Luteal Phase Dysphoric Disorder Symptoms with DL-Phenylalanine in Women with Abrupt β-Endorphin Decline: A Pilot Study". Annals of Clinical Psychiatry 1 (4): 259–63. doi:10.3109/10401238909149993.


含鐵量較豐富的食物有海帶、髮菜、紫菜、木耳、香菇、動物肝、肉類、血、豆類等。穀類和大多數水果、蔬菜中含鐵量較低,母乳含鐵量極低。動物食物中的鐵約10-25%能被吸收,而植物中的鐵能被吸收者僅約1%。動物食物中肌紅蛋白或血紅蛋白中的血紅素可以完整的分子直接被腸道吸收,但大多數其他形式的的含鐵物質,例如植物中的鐵、必須先在胃及十二指腸內轉變成遊離的二價鐵後方能被吸收。維生素C和許多還原劑能使高鐵還原成亞鐵,遊離的亞鐵比高鐵易被吸收。


來自動物性食品的鋅利用率高於植物產品。含鋅的食物有肉類、海產品(牡蠣、魚、貝等),肝臟、蛋、各種豆類、堅果及各種種子也是含鋅較多的食物。


上述報導的參考文獻來源:


Patricia O. Chocano-Bedoya, JoAnn E. Manson, Susan E. Hankinson,Susan R. Johnson, Lisa Chasan-Taber, Alayne G. Ronnenberg, Carol Bigelow, and Elizabeth R. Bertone-Johnson


Intake of Selected Minerals and Risk of Premenstrual Syndrome Am. J. Epidemiol. kws363 first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6, 2013 doi:10.1093/aje/kws363


http://aje.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3/02/23/aje.kws363.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在某些媒體上看到一個名詞,這在一般的精神科診斷上比較少用,在此提出來說明,其實這種因為壓力過大,不由自主想吃東西,使得體重急速增加的狀況是一種現象,這是當事人找不到其他紓解壓力的方式,只能透過偏差的飲食來幫助自己提升神經傳導物質,試圖減壓的結果。以下我把功能性醫學的觀念及解釋整理給大家參考:


許多人在提不起勁或者心情不好時,透過吃甜食來改善,一些甜食的廣告,也以幸福快樂的感覺來吸引大家多食用,這並非無稽之談,但也潛藏更多的危險。在無力、壓力或者處於輕微憂鬱時,增加腦內血清素最快的方式,就是攝取醣類,甜食、米飯、麵包之類的來源,血糖就會上升,身體為了降低血糖,胰島素就會開始分泌,接下來對於血清素的增加會有幫助,所以胰島素不只在平衡血糖,還能製造身體的蛋白質。


但是若是沒有補充胺基酸來源,一直靠甜食來增加血清素的合成,只會導致身體的胺基酸越來越少,因此甜食只能算是一種興奮劑,往往只有短暫的效果,改善憂鬱效果難以持續。因此,想根本改善憂鬱,要充分攝取完全蛋白質,配合優質的醣類來源,這才能讓血清素進入大腦的狀況,效率更高且持久。


很多人並不瞭解,低血糖是最容易誤診成精神疾病的身體功能失衡,低血糖經常出現的症狀像是突然感到焦慮不安、突如其來的不安全感、注意力衰退、晚上常醒來,這些症狀在精神科門診往往會被當成焦慮症、憂鬱症甚至是心因性過食症,直接服用抗焦慮及抗憂鬱劑來處理。殊不知這樣做法不但沒有根本改善狀況,還容易形成藥物的依賴以及發生藥物副作用的風險。


常常會想吃甜食的人,可能體內的血糖濃度都是上上下下極不穩定的,對甜食的渴望就在提醒一件事:低血糖,因此在正餐之間長覺得餓想吃東西,或者半夜醒來就會想吃東西,體重起伏不定,一旦變胖就很難瘦回來,極可能是血糖代謝異常引發。


血糖在體內影響的不只是胰島素而已,也就是說,一旦血糖過高,胰島素分泌來降低血糖,但如果血糖過低,體內的壓力系統就會啟動,所以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皮質醇)就會開始作用,來幫助血糖上升,因此,血糖值穩定,身體能供應充分的葡萄糖給大腦,精神、注意力、心情及思考等等就會維持在高檔,為了要達到這樣的狀況,應該設法讓自己的血糖保持在穩定的狀況,也就是用過餐後,血糖緩慢上升,在飯後三到四小時,血糖仍維持與空腹血糖的值相當,胰島素的分泌才會正常。


反之,血糖維持不穩定,尤其是血糖經常處於過低時,大腦及身體不時感到恐慌,此時跟壓力有關的荷爾蒙不只會分泌,甚至傾巢而出,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身心症狀於焉產生。這些症狀會因為荷爾蒙釋放的優先釋出而症狀有所不同,有人是焦慮不安加劇、有人則是睏倦想睡、或者手麻、心悸、頭痛等等,甚至有人會易怒或者無法控制的一直想吃甜食或者澱粉。


這些資料,許多專業人員的相關認知並不充分,因此,對那些幾乎每天吃甜食、零食點心、清涼飲料,常常感到飢餓,常半夜醒來吃東西、傍晚容易感到疲憊、想睡,體重增加瘦不下來,靠甜食減緩壓力、頭痛、心悸或發麻等狀況的患者,即使服用抗焦慮或者抗憂鬱等藥物改善有限。提醒大家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本身若經常發生類似焦慮不安、憂鬱、易怒甚至強迫思考、行為等等症狀,最好從血糖與胰島素的穩定處理起,而不是給自己貼上精神科診斷而直接服藥控制,本末倒置。


我並非否定這樣的個案不能靠提高血清素的方式來改善,然而跟藥物相比,提高血清素有更直接及安全的營養補充作法,建議大家可以多留意及了解相關的作法為何。相關資料可以參閱部落格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5421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1985&prev=22820&next=21607&l=f&fid=33


以下擷取自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的表格給大家參考,這些都是胰島素作用不佳,代謝異常經常出現的狀況:


胰島素測驗*


我嗜吃甜食,在剛吃完之後會有短暫的活力與好心情,之後就如洩氣的皮球。


我有糖尿病、血糖過低或酗酒的家族史。


我暴躁易怒、焦慮、疲倦與緊張不安,或是有斷斷續續的頭痛,但是吃過飯後會有暫時覺得好一點。


突然站起來時會感到暈眩。


在用餐後的二至三小時,我會感到顫抖。


我吃的是低脂飲食,可是體重依然如故。


在誤餐的情況下,我會覺得暴躁不安與易怒、衰弱或疲倦。


如果吃了碳水化合物(鬆餅、硬麵包、麥片、煎餅等),好像一整天就無法控制地一直吃。


一開始吃甜食或碳水化合物之後,就無法停止。


如果吃魚或肉類與蔬菜,感覺比較好,但是在吃麵食、麵包、馬鈴薯與甜點的大餐之後,我會覺得昏昏欲睡或「茫茫然」。I


餐廳的麵包籃是我的最愛。


在吃完甜食之後,我會感覺心悸。


我對鹽分敏感(我會水腫)


如果沒有吃早餐,下午會有恐慌的症狀。


如果早上沒有喝咖啡,就提不起精神。


我經常感覺悶悶不樂、不耐煩或焦慮。


我記憶力不佳,也無法集中精神。


吃東西可以讓我冷靜下來。


在吃過東西之後的幾小時,我會覺得疲倦。


晚上會盜汗。


我經常感到口渴。


我好像經常受到感染。


我大部分的時間都覺得很疲倦。


我的腰圍過重(腰臀比>0.8—肚臍四周的腹部與臀部頂端骨頭隆突處四周的比率)


我的毛髮在應濃密處稀薄,又長在不應該生長之處。


我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不孕。


我有高血壓。


我有心臟疾病。


我有第2型糖尿病 (曾被稱為成年發病型糖尿病)


我有慢性的黴菌感染(鼠蹊搔癢、陰道酵母菌感染、或是皮膚有塊狀乾燥脫皮)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地中海式飲食 防心臟病

作者: 【中央社馬德里26日路透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2月27日 上午12:05






根據西班牙大型研究,富含橄欖油、堅果、魚肉與新鮮蔬果的地中海式飲食,可能有助於預防心臟病與中風。


過去研究曾表示,攝取這種飲食的民眾,心臟比較健康,但這些研究無法排除,是其他健康或生活型態的差異造成這種不同。


不過,為了進行這項新試驗,研究人員隨機分配有心臟病風險的自願參與研究者,讓他們食用地中海式飲食或標準低脂飲食5年,使研究團隊可以特別專注在飲食的效應上。研究報告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 and Journal of Medicine)。


西班牙班普羅納的納瓦拉大學(Universidadde Navarra)研究人員龔薩雷茲(Miguel Angel Martinez Gonzalez)說:「這是好消息,因為我們知道如何利用良好飲食來預防主要死因,也就是心血管疾病。」


龔薩雷茲與來自西班牙各地的同事,把近7500名有糖尿病或其他心臟風險的年長成人,分配到3個組別中。


研究人員指示兩個組別攝取地中海式飲食,一組補充特級初榨橄欖油,另一組補充堅果,並加上個別指導與團體會議的協助。第3個組別食用「控制」飲食,著重在低脂乳製品、穀類與蔬果。


接下來5年,有288名參與研究者得到心臟病或中風,或死於任何類型的心血管疾病。


不過,研究人員說,攝取地中海式飲食的民眾,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食用一般低脂飲食的民眾低了28到30%。








地中海飲食 核桃可減心血管疾病

作者: PTS | 公共電視 – 2013年2月26日 下午8:00






西班牙政府進行一項長達五年的研究顯示,地中海式的飲食,每天攝取多種堅果,特別是核桃,對健康特別有好處,平均可以減少三成心血管疾病,以及五成中風的機率。


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出這項長達五年的追蹤研究結果,顯示地中海飲食對人體健康最有幫助。


志願者採取三種飲食方法,一部分的人進行地中海式的飲食,每天吃50毫升的初榨橄欖油,第二種也吃地中海飲食,每天多吃30公克綜合堅果,其中包括15克的核桃,第三組則是吃美國心臟協會推薦的低脂飲食,五年後比較起來,多吃堅果核桃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三成,中風機率降低了五成。多吃初榨橄欖油的一組,心血管疾病機率也降低三成。


研究者 羅斯:


高植物性油脂飲食


對心血管健康有好處


比低脂飲食還要好


如果你每天吃堅果


特別是核桃


可以降低五成中風機率


這項研究由西班牙衛生部出資進行,參加者包括7500名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的中老年人,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長期飲食介入追蹤實驗。他們遵循上述的飲食原則乖乖吃了將近五年,得到的結果非常具有參考價值。心血管疾病仍然是目前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醫師表示,核桃特殊的營養成分,能幫助降低膽固醇,減少發炎反應,增強血管內皮功能,讓它成為有效的護心尖兵。


記者 施慧中 報導



鄭醫師補充:


橄欖油是優質Omega-6脂肪酸來源,核桃則有Omega-3和Omega-9,現代人攝取的脂肪酸來源大多以Omega-6為主,Omega-3明顯不足,建議大家除了攝取優質的Omega-6植物油外,務必額外補充Omega-3,根據這項長達五年的研究發現,規律攝取均衡優質的脂肪酸的確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結論是不要怕油脂,真正要留意的是油夠不夠好。


相關參考文獻: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a Mediterranean Diet


Ramón Estruch, M.D., Ph.D., Emilio Ros, M.D., Ph.D., Jordi Salas-Salvadó, M.D., Ph.D., Maria-Isabel Covas, D.Pharm., Ph.D., Dolores Corella, D.Pharm., Ph.D., Fernando Arós, M.D., Ph.D., Enrique Gómez-Gracia, M.D., Ph.D., Valentina Ruiz-Gutiérrez, Ph.D., Miquel Fiol, M.D., Ph.D., José Lapetra, M.D., Ph.D., Rosa Maria Lamuela-Raventos, D.Pharm., Ph.D., Lluís Serra-Majem, M.D., Ph.D., Xavier Pintó, M.D., Ph.D., Josep Basora, M.D., Ph.D., Miguel Angel Muñoz, M.D., Ph.D., José V. Sorlí, M.D., Ph.D., José Alfredo Martínez, D.Pharm, M.D., Ph.D., and Miguel Angel Martínez-González, M.D., Ph.D. for the PREDIMED Study Investigators


February 25, 2013DOI: 10.1056/NEJMoa1200303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200303?query=featured_home#t=article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批準首個治療女性膀胱過動症新藥上市



2013年02月26日 15:06:49
來源: 中國科學報


     本報訊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日前批準由默沙東公司研發的全球首個可用于治療女性膀胱過動症的非處方藥“奧昔布寧透皮貼劑”上市。

    女性膀胱過動症發病年齡多在45至60歲,因身體疲勞和情緒激動而引起排尿,包括尿頻、尿急和淋漓不盡。來自美國國家尿控協會的資料顯示:美國有2000多萬女性患有膀胱過動症。雖然膀胱過動症是一種可治愈的疾病,但80%的患者不會主動就醫,而是把症狀當做年齡增大的正常表現。


    哈佛醫學院臨床講師、Mount Auburn醫院波士頓婦科泌尿學會理事Eman Elkadry博士說,奧昔布寧透皮貼劑作為非處方藥物獲準上市,為女性提供了一個能夠獨立管理自身狀況的選擇,並建立新的控制意識;同時也表明膀胱過動症是一種可以被治愈的疾病。(潘鋒)


鄭醫師補充:


這種藥物早有口服劑型,學名為Oxybutynin,中文翻譯為奧昔布寧,這是一種抗膽鹼藥物,長效緩釋型與經皮吸收劑型效果沒有差別:


Baldwin C, Keating GM.Drugs 2009;69 (3):327-337. doi:10.2165/00003495-200969030-00008.


一般而言,有抗膽鹼作用的藥物的副作用就是排尿困難,此外還包含口乾、視力模糊、便秘、視力模糊、頭暈等等:


Mehta D (Ed.) 2006. British National Formulary 51. Pharmaceutical Press. ISBN 0-85369-668-3


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譫妄,譫妄在高劑量使用時機率提高:


Andreasen NC and Black DW, "Introductory Textbook of Psychiatry."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Inc. 2006


這種抗膽鹼藥物使用的禁忌症包含閉鎖型青光眼(angle closure glaucoma )患者、胃食道逆流患者、虛弱的長者、腸道阻塞、大腸炎以及巨腸症患者,幾個月前,我曾在門診診治過一位疑似膀胱過動症的女性長者,但對藥物副作用反應極為敏感,由於他長期茹素而且飲食嚴重失衡,很多東西不敢吃,導致精神也出狀況,包含容易激動、極度頻尿、失眠以及憂鬱等等,甚至有輕生意念。所幸透過相關檢測,找出身體營養缺乏的原因,再配合相關治療穩定睡眠,現在依賴眠藥物藥物的劑量極低,頻尿狀況已明顯改善,尤其是睡眠穩定,症狀更穩定,這個案例儘管未施用胖胱過動症藥物,但也逐漸康復,足見其過度頻尿與精神緊張有關,而精神緊張又是長期營養失衡導致。


因此提醒大家,膀胱過動症,也可能是其他身體功能失衡原因引發的症狀,若能針對原因做根本處理,還是可以擺脫藥物依賴,迎向新生!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憂鬱藥可能影響妊娠中嬰兒

作者: 【記者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2月26日 上午12:22

抗憂鬱藥物是否影響妊娠中的孩兒,到目前還是沒有定論。許多人都認為,懷孕中的女性大多都能感到期待與快樂,但是確有百分之十四的孕婦,卻因此感到憂鬱,懷孕時期被醫學專家認為,是很容易罹患精神疾病的高危險期,然而抗憂鬱藥物是否對小嬰兒有所影響,或者孕婦是否該服用抗憂鬱藥物,到目前還沒有定論。


一項研究中指出,大約有百分之十三的女性,在懷孕時期服用了抗憂鬱藥物,但是這些抗憂鬱藥物可能對於嬰兒有可能的傷害風險,但是也有類似的研究則另外表示,懷孕時期不治療憂鬱症狀,可能嬰兒出生後,母親因照顧新生兒,可能會感到更大的壓力,可能導致照顧困難,並且母親與孩子的互相影響是長期且顯著。


許多專家都建議女性,懷孕的時間相當長,並且產後的心理健康也必須保持,當懷孕時感到憂鬱的情緒,必須與醫生討論哪一種治療方法最合適,評估服用藥物所需要承擔的風險,或者非藥物治療也是種非常好的選擇,家庭和社會的支持,也是非常的重要,尋求身旁人的協助,也能助於改善憂鬱情緒。


鄭醫師補充:


母親若是懷孕時服用抗憂鬱劑,胎兒健康風險增加,這是開藥的醫師很少知會當事人的事實。根據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的學者一項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儘管畸形比例不高,但最常見的狀況新生兒適應症候群(Neonatal Adaptation Syndromes)比例缺高達30%,主要是出生後,寶寶容易出現失眠、躁動、神經敏感、食慾差、體溫調控失衡、愛哭鬧甚至是發抖等等症狀。


參考文獻:


Acta Psychiatr Scand. 2013 Feb;127(2):94-114. doi: 10.1111/acps.12042. Epub 2012 Dec 14.

Antidepressant use in pregnancy: a critical review focused on risks and controversie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240634


過去研究也發現,孕婦於懷孕期間服用抗憂鬱劑,小孩自閉症風險、心臟畸形、體重過輕、頭圍較小(影響智力)以及肺動脈高壓(有致命風險)的比例會提高,美國婦產科年會曾於2009年提出專文警告,之前我在部落格都曾專文討論過,提醒大家留意:


http://www.acog.org/About%20ACOG/News%20Room/News%20Releases/2009/Depression%20During%20Pregnancy.aspx


對於有憂鬱症病史或者懷孕期間出現憂鬱症狀的孕婦,可以考慮非藥物方式來協助憂鬱症狀穩定,效果不比抗憂鬱劑差。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這本書的相關內容。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mega-3脂肪酸 抑乳癌生長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2月25日 上午12:10






加拿大最新動物研究發現,飲食中攝取充足Omega-3脂肪酸,可抑制乳癌腫瘤生長,乳癌腫瘤尺寸可縮小約三成之多,乳癌腫瘤數目也大幅降低。


加拿大基芙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在「營養生物化學」期刊發表研究指出,Omega-3脂肪酸似乎可以降低乳癌風險,這是首次研究發現Omega-3脂肪酸攝取量與乳癌發生率有關。


研究作者基芙大學人類健康與營養科學教授馬大衛(David Ma,音譯)表示,。這項研究結果非常重要,研究顯示,長時間攝取Omega-3脂肪酸有助預防乳癌等疾病。


台灣女性癌症當中,乳癌發生率最高。在全世界,乳癌也是女性常見癌症,癌症死亡率占第二名。


馬教授表示,許多人認為透過飲食可以預防癌症,不過目前缺乏流行病學、實驗證據證實乳癌與飲食之間的關聯性,人類臨床研究也還沒有定論。


由於飲食營養素與癌症風險相關研究變數頗多,所以進行研究往往面臨很大挑戰。


研究人員以特殊基因老鼠做實驗,發現有乳癌體質的老鼠若攝取充足Omega-3脂肪酸,乳癌腫瘤數為控制組老鼠的三分之二,且腫瘤尺寸也減少約百分之三十。


研究作者指出,食物營養素或許在乳癌生長、乳癌預防扮演重要角色。


希望這項研究可以拋磚引玉,引起更多人興趣,並鼓勵更多人深入研究、了解如何透過飲食達到防癌功效。


鄭醫師補充:


上述報導的參考文獻來源為:


Mammary tumor development is directly inhibited by lifelong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Mira B. MacLennan, Shannon E. Clarke, Kate Perez, Geoffrey A. Wood, William J. Muller, Jing X. Kang, David W.L. Ma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 - January 2013 (Vol. 24, Issue 1, Pages 388-395, DOI: 10.1016/j.jnutbio.2012.08.002)


全文可以連結參閱:


http://www.jnutbio.com/article/S0955-2863(12)00209-4/fulltext


有些癌症患者飲食建議,食用油最好只用亞麻仁油,這是植物性的Omega-3脂肪酸來源。


過去類似的研究,例如2011年發表於臨床腫瘤學期刊的報告也指出,乳癌患者若是補充Omega-3脂肪酸,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疲憊感,增加存活率。2010年的研究也證實可以明顯改善乳癌患者預後:


http://jn.nutrition.org/content/early/2010/12/22/jn.110.128777.abstract


http://cebp.aacrjournals.org/content/19/7/1696.abstract?sid=ef749c8f-6347-408c-85e1-c9e509c43226


有些研究發現,這樣的保護效果與Omega-3可以幫助黃體素活性增加,平衡動情激素對乳癌細胞的刺激作用。


不管是乳癌患者保健或者是乳癌預防,都可以透過Omega-3脂肪酸持續補充來協助。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成人愛運動 可增壽5年

作者: 莊瑞萌 | 台灣醒報 – 2012年12月14日 下午3:43







加拿大皇后大學分析「美國國民健康與營養檢驗調查」,與美國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資料發現,自1990年到2006年的資料中,發現成人每周花至少150分鐘運動,不僅活得較久,20歲的男子平均可以增壽2.4年,同年齡女性則可延長3年壽命,80歲民眾維持運動習慣者,平均也可以多活1.6歲。由於調查是針對美國民眾,因此,對運動帶來延年益壽效果最明顯的是黑人女性,平均延壽5.5年。


研究者杰森表示,「研究顯示,以越簡單的方式讓民眾了解攸關自己健康的資訊效果最好,例如以正面角度說明或是增加多少等方式。」


對於杰森的看法,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布拉琦也予以肯定,她表示,「以增加多少歲來顯示運動的效果,而非減少幾歲,就像胡蘿蔔與棍子理論;論到節制飲食及戒菸等牽涉改變行為,以及改變後可以獲得多少的方式來鼓勵民眾,的確比較有效。」


對於加拿大的研究報告,長期研究運動與健康的台灣衛生研究院客座教授華偉士(Mark Wahlqvist)表示,去年台灣公布的一份報告也指出,一天只要花短短15分鐘運動,其效果還是會影響到壽命的長短。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期刊。


鄭醫師補充:


每天運動30分以上,一周五天,或者一周三次,一次五十分鐘以上,可以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參考文獻來源:


Years of Life Gained Due to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U.S.
Ian Janssen, PhD, Valerie Carson, PhD, I-Min Lee, ScD,
Peter T. Katzmarzyk, PhD, Steven N. Blair, PED


http://www.ajpmonline.org/webfiles/images/journals/amepre/AMEPRE_3638[3]-stamped.pdf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動物實驗 白藜蘆醇防聽力退化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編譯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2月23日 下午2:02






該研究計畫目標著重在瞭解「白藜蘆醇」是否會抑制體內發炎反應,研究指出,當老鼠暴露在噪音環境中時,體內會產生一種「環氧合酶-2」(COX-2)蛋白,表示身體正處於發炎狀態,因此研究主要就是依據老鼠體內「環氧合酶-2」蛋白的含量多寡,來判定白藜蘆醇是否能降低人體發炎反應情形。身體受到損害,就會產生發炎反應,例如阿茲海默症、癌症、老化與聽力喪失等多和發炎反應有所關聯。


此份研究發表於「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學期刊,此外,除了紅酒含有此種成份,它的原料來源葡萄以及堅果、核果類天然食物,也是「白藜蘆醇」的優良來源。去年台北榮總研究團隊也曾針對白藜蘆醇做過相關研究,發現其具有抑制癌幹細胞自我更新的能力,可達到預防癌症之效,民眾適量攝取對於身體好處多多。


鄭醫師補充:


「白藜蘆醇」(Resveratrol)可以從紅酒可萃取出來沒錯,但要從喝紅酒或取足夠抗發炎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劑量,實在是難如登天,之前也有老鼠的動物研究證實「白藜蘆醇」(Resveratrol)可以幫助身體抗老化,換算是人體的話,一天要喝1500瓶紅酒的量,才能達到抗老化的實際效果,若透過堅果以及核果攝取能夠吸收的劑量也極為有限。因此想要補充「白藜蘆醇」(Resveratrol),建議還是從營養補充品著手比較實際: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1595


參考文獻:



M. D. Seidman, W. Tang, V. U. Bai, N. Ahmad, H. Jiang, J. Media, N. Patel, C. J. Rubin, R. T. Standring. Resveratrol Decreases Noise-Induced Cyclooxygenase-2 Expression in the Rat Cochlea. Ot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3; DOI: 10.1177/019459981347577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海豹腦半睡半清醒 助解睡眠謎

法新社 – 2013年2月21日 下午4:50






研究人員表示,發現這項「獨特的生物現象」如何運作,可能有助解決飽受失眠或其他睡眠障礙所苦的數百萬名患者。估計北美40%人口有這種困擾。


研究共同作者、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Toronto)的皮維(John Peever)解釋,海豹「在某些生物構造上很不可思議...牠們的大腦左半部能在睡眠狀態的同時,右半腦卻維持清醒」。


皮維說,海豹以這個方式在水中睡覺,但上岸睡覺時和人類相同。


研究人員測量海豹睡眠與清醒側腦部的化學物質如何變化,發現在睡眠側的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濃度較低,清醒側的濃度較高,意味乙醯膽鹼可能使清醒側的大腦維持警醒。


研究人員也發現,另種重要化學物質血清素(serotonin),則是無論何時都在兩邊大腦維持同樣濃度。


皮維說,這個發現令人訝異,因為科學家長期以來都認為血清素會讓大腦保持清醒。(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鄭醫師補充:


一般而言,血清素是幫助一個人心情穩定,正向,也能穩定某些衝動控制,因此在神經傳導物質的研究中,憂鬱症與強迫症可能都與之有關。有趣的是白天血清素,到了夜晚會轉化為褪黑激素,因此血清素不足,到了該睡覺的時間,往往也有失眠困擾。想要提升血清素,一般是選擇含色胺酸濃度高的食物,例如像火雞肉、雞肉、芭樂、香蕉(皮更多)、腰果以及牛奶等等,現成營養補充品也不妨考慮。


至於乙醯膽鹼,負責記憶力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失智症被認為是大腦細胞的乙醯膽鹼不足,因此目前藥物控制,大多透過抑制乙醯膽鹼水解酶機制,來達到提升乙醯膽鹼的濃度的方式設法穩定症狀。在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裡面迷走神經(第十對腦神經),乙醯膽鹼是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一般是透過放鬆技巧或者一些靜坐冥想來提升副交感神經作用。想要提升乙醯膽鹼,營養來源經濟的作法就是補充卵磷脂,裡面含豐富的膽鹼,膽鹼是身體合成乙醯膽鹼的重要原料。


不管是血清素或者是乙醯膽鹼,最好都能充足,否則容易導致大腦功能以及睡眠受損。


上述報導參考文獻:


http://www.jneurosci.org/content/33/6/2555.abstract


Jennifer L. Lapierre, Peter O. Kosenko,Tohru Kodama, John H. Peever, Lev M. Mukhametov,Oleg I. Lyamin, and Jerome M. Siegel


Symmetrical Serotonin Release during Asymmetrical Slow-Wave Sleep: Implications for the Neurochemistry of Sleep–Waking State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6 February 2013, 33(6):2555-2561; doi:10.1523/JNEUROSCI.2603-12.201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壓力焦慮傷男生殖力

作者: 【中央社紐約廿一日路透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2月22日 上午12:11






義大利研究今天指出,男性的身心壓力狀態,恐影響製造精子的能力。這篇研究檢視短期與長期壓力對男性生殖力的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男性處在高壓與焦慮的情況下,無論時間長短,都會在射精時射出較少精子,並且精液濃度和精蟲數都較少。


此外,在研究對象中焦慮程度最高的男性,精子也較可能有缺陷或活動力不佳。


研究刊登於「生殖力與不孕」(Fertility and Sterility)期刊。


研究領導人、羅馬歐洲醫院(European Hospital)的維拉尼(Elisa Vellani)寫道:「研究結果強烈顯示,壓力與焦慮可能是影響男性生殖力的顯著因子。」


鄭醫師補充:


過大壓力會抑制免疫消化以及生殖系統的功能,這些都是我在門診衛教時,經常會跟求診的人提到的內容,原因很簡單,當身體感覺到壓力,會把所有資源拿來對抗壓力,次要的系統先擱在一邊,因此生殖系統功能降低不足為奇。


這項研究也提醒我們,若是女性身體健康卻不孕而男性有長期壓力導致不孕,最好能先評估是否為男性壓力過大,生殖系統受損所導致。針對身體做評估以及直接改善壓力影響才是根本處理之道。相關參考文獻:


Association of state and trait anxiety to semen quality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patients: a controlled study


Elisa Vellani, Alessandro Colasante, Luciana Mamazza, Maria Giulia Minasi, Ermanno Greco, Arturo Bevilacqua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 14 February 2013 (10.1016/j.fertnstert.2013.01.098)


http://www.fertstert.org/article/S0015-0282(13)00141-6/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喝牛奶、含糖飲 誘發青春痘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2月21日 上午12:17






如果常會長青春痘,最好不要喝牛奶、含糖飲料。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常喝含糖飲料、吃高升糖指數(GI)食物,或常喝牛奶,不但會讓青春痘惡化,還比較容易引起青春痘問題。


研究人員分析近五十年許多臨床研究報告,發現青春痘與飲食大有關聯,像高升糖指數食物會讓血糖升高、荷爾蒙出現變動,導致臉上、皮膚頻頻冒出青春痘。脫脂牛奶則會引起荷爾蒙作用,誘發青春痘。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營養飲食協會期刊」。


青春痘多半長在臉部、頸部、胸部、背部等部位。皮膚若產生過多油脂,加上死皮細胞堆積,堵塞毛孔,就可能造成局部感染,引起青春痘。醫界認為,皮膚之所以分泌過多油脂,可能與荷爾蒙變動有關,因此八成以上青少年都有青春痘困擾,青春痘困擾不但會影響生活品質,患者也可能出現焦慮、憂鬱、社交退縮等問題。在一八○○年代後期,有學者認為,巧克力、糖分、脂肪都可能引發青春痘問題,不過到了一九六○年代初期,有些研究開始持不同觀點,認為飲食與青春痘沒有關聯。


美國紐約大學文化、教育與人類發展學者珍妮佛‧芭莉絲表示,最近皮膚科醫師、營養師又開始重新審視青春痘與飲食之間的關聯性,認為透過營養治療,或可改善。


研究人員分析許多研究發現,食用高升糖指數食物時,食物很快就被吸收,糖分在短時間進入血流,會引起胰島素等荷爾蒙產生波動,導致青春痘惡化。喝脫脂牛奶,也會讓青春痘發生機率增加四成四。研究認為,皮膚科醫師、營養師應該合作找出方法,幫助青春痘患者解決青春痘煩惱。


鄭醫師補充:


2007年澳洲的研究發現年輕男性若是透過以低GI飲食來控制,他們青春痘的嚴重度明顯改善,2007年哈佛公衛學院的研究也發現,經常春春痘患者中,引用牛奶的比例較高。研究也發現春春痘患者若是飲用脫脂牛奶,嚴重程度平均增加44%。


不只是男性,年輕女性也有研究證實牛奶攝取與青春痘有關:


Dermatol Online . 2006 May 30;12(4):1.

Milk consumption and acne in adolescent girls.


Adebamowo CA, Spiegelman D, Berkey CS, Danby FW, Rockett HH, Colditz GA, Willett WC, Holmes MD.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7083856


2005年有研究認為牛奶導致青春痘可能和牛奶的荷爾蒙有關:


http://www.acnehelp.org.uk/papers/Article1.pdf


所以有春春痘困擾的人,不妨先從飲食控制開始,讓牛奶以及含糖食物從飲食清單中消失試試。


相關參考文獻:

http://adajournal.org/webfiles/images/journals/jand/jand_pr_113_2.pdf



“Acne: The Role of 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 Jennifer Burris, MS, RD, CDE, CNSC, CSSD; William Rietkerk,
MD, MBA; Kathleen Woolf, PhD, RD, FACSM.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Volume
113/Issue 3 (March 2013), DOI: 10.1016/j.jand.2012.11.01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孕期預防孩童過敏 益生菌和魚油有幫助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8日電)預防過敏從懷孕開始。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長徐世達今天說,孕婦減少接觸過敏原,多吃魚油和益生菌、水解蛋白奶粉,小孩出生後跟著吃,可以減少兒童過敏。



兒童保健協會今天舉辦「兒童過敏性鼻炎最新診療指引」研討會,徐世達在會中分析各種保健食品的文獻資料,歸納出減少接觸過敏原、適當補充某些保健食品,對預防及緩解過敏有幫助。



他說,人體對某些過敏原會產生慢性發炎發應,所以預防上策就是孕婦避免接觸二手菸、燒香、花粉等過敏原,懷孕或哺乳時食用不易引發過敏的水解蛋白奶粉,益生菌和魚油,可以調控或緩解發炎發應。小孩出生後在適當年齡,可以補充益生菌和魚油、水解蛋白奶粉當副食品。



他表示,文獻資料顯示,小朋友從娘胎到出生後的防範及食療,追蹤到上幼稚園時,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濕疹等過敏病的發生率,可以明顯降低。980328





過敏體質是會遺傳的,醫學研究統計,父母之中有一人過敏的話小孩過敏的機會是33%,父母兩位都有過敏的話,小孩有過敏的機會提高為48-67%(各種不同研究結果不盡相同),因此,有過敏體質的媽媽如果能從懷孕時就能減少過敏的發生,研究也發現能減少過敏兒的產生。


然而,很多準媽媽們,對於自己到底對什麼東西過敏,缺乏完整的資訊,一般醫院診所提供的急性過敏原檢測,檢出率只有1.5%左右,真正的過敏來源,往往是慢性食物過敏原所引發。懷孕的媽媽,在懷孕時通常會進食比較多,與急性過敏反應不同的是慢性食物過敏原,大都是當事人愛吃或者常吃的東西,沒有完整的慢性食物過敏原分析,過敏的媽媽可能一直在接觸過敏原而不自知。


當然,一些營養補充,諸如魚油(請選有純度認證,沒有污染的產品)可以抑制發炎反應、益生菌外,還可以考慮蘋果,過去有研究發現每天吃兩顆蘋果(產生過敏的機會不大),過敏兒的發生率呈現明顯的下降。


結論:避免一些吸入性或接觸性的環境污染源外,慢性食物過敏原的完整評估、相關飲食調整及營養補充,是減少過敏兒產生的重要關鍵。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