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靈的話題 (1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世紀專欄》研究證實:選擇原諒更容易忘記傷痛(上)

「原諒別人,就是拯救自己。」近期一項科學研究發現,這句話並非只是一粒華而不實的「寬心丸」,而是實實在在的健康秘訣。科學家們稱,原諒別人,會讓人更容易忘記痛苦的經歷,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恢復身心的平衡狀態。

選擇原諒較易遺忘傷痛

5月21日刊登在《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的一項科學研究發現,選擇原諒的人,比較容易忘記以往被傷害的細節。這是因為做出原諒動作後,會產生遺忘痛苦回憶的機制。

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讓30位受試者閱讀40種包括偷情、背後重傷他人及偷竊等情境的內容,然後讓每位受試者針對每種行為造成傷害程度評分,並試想,如果自己是受害者,那麼原諒對方的可能性會有多大。

兩週後,同一批受試者再閱讀相同內容,但內容已分別標注成紅色或綠色。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回想綠色部份的內容,不去想紅色部份的文字。

該論文的撰稿人諾琳(Saima Noreen)博士說,當受試者一開始就選擇「原諒」後,事後再回想事情細節時會出現困難。而那些一開始就選擇「不原諒」的人,即使實驗中被要求不要回想其細節,那些記憶仍相當深刻。

研究結果顯示,人做出「原諒」的決定後,大腦會啟動遺忘機制,讓人忘記那些曾對自己不利的痛苦記憶。即使一下子做到真正原諒仍有困難,但是,只要選擇原諒,遺忘那些記憶也會變得更容易。

諾琳表示:「原諒與遺忘的關係是雙向的,而且隨著時間越久會越加複雜。長期以來,我們知道學習原諒他人,會為個人健康帶來正面影響。」

「不原諒」帶來的人生災難

近些年來,研究人員對「原諒」與健康的關係做了大量的試驗,發現「原諒」這種心理活動能夠改善人體心血管功能、降低慢性疼痛、緩解壓力和提高生命質量,是保持健康的一劑「良藥」。

而一個對待矛盾耿耿於懷的人,他的心理往往處於緊張狀態,由於內心的衝突得不到解脫,就會導致大腦與神經高度興奮,引起神經緊張、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胃腸痙攣、消化液的分泌受抑制等,從而增加罹患心臟病、精神疾病和其它疾病的機率。

生活實踐也證明,一個遇事不冷靜、不能寬恕他人的人,往往會使小事釀成大事,矛盾激化,以致給自己帶來無窮後患。

在由真實病例集結而成的《醫山夜話》一書中,《破財傷身只因不忍》就講述了因「不原諒」造成的人生災難。

文中的患者名叫瑞,到中醫診所來治療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eseas)。帕金森症在中醫叫震顫麻痺。瑞這個病有近3年的歷史了,她雙手都顫抖,吃飯時常因顫抖得厲害,飯還沒送到嘴邊就掉在地上。她經過一段時間的中醫治療後,起色不大,症狀常常是好一陣又復發。中醫師迷惑不解,在詢問之下,瑞講起了她生活中發生的事情:

文中的患者名叫瑞,到中醫診所來治療柏金森症(Parkinson's Dieseas)。柏金森症在中醫叫震顫麻痺。瑞這個病有近3年的歷史了,她雙手都顫抖,吃飯時常常因顫抖得厲害,飯還沒送到嘴邊就掉在地上。她經過一段時間的中醫治療後,起色不大,症狀常常是好一陣又復發。中醫師迷惑不解,在詢問之下,瑞講起了她生活中發生的事情:

「我和先生經營一個船舶的集裝箱運輸公司,我們在一座島上有一棟別墅,與鄰居共用一條私人公路,島上面只有我們兩家。因路面失修,我們提議兩家出錢將路修好,可是鄰家反對,我們只好自己花錢修理。沒想到僱來的工人不注意,將修路的石頭倒在路中央,致使鄰居在交通上不便。他們懷疑我們是因為賭氣,故意這麼做的,就將一個屬於他們家領地、對我們回家又方便又近的一個門封上了,這使得我們回家比平時要多繞好幾英里的路。」

「我先生開始罵罵咧咧的,一氣之下把自來水總閘關了。水是我們先安裝的,為了省錢,他們從我們這兒再接出去。這一關把他們的水源給切斷了。斷了他們的水,他們幾乎氣瘋了,就在路上倒水泥堆石頭,把我們回家的車道徹底堵死了。就這樣,為了那二千元的修路費,我們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更令人不可忍受的是,我們雙方都找了律師,這樁訴訟案持續快3年了,律師費已經高達200萬。這3年中,我們不能回家,他們也無法居住。現在我們的矛盾已經快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了。房子因官司未解決不能出賣,又無法居住,且需要維修……」

在講述的過程中,瑞越來越激動,手開始顫抖,面發紅,情緒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中醫師知道了她的病反復發作不能改善的根源。

怒者,肝膽痛也,引肝氣提逆心火上衝,氣逆而不順,窒而不舒,傷氣,傷神,傷身。

在這個醫案中,中醫師運用了現代心理學稱為的「寬恕療法」,向患者講了「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忍,柳暗花明」的道理,引導患者對傷害過自己的人產生正面感受。當患者對醫生說「你把我這3年的悶氣和怨恨給理順了」的時候,她的手也停止了抖動。

學會原諒

鄰里不睦、夫妻不和、同事不諧等都會使人陷入感情沼澤,使人悲傷、痛苦、氣憤,甚至憎恨。要想擺脫情緒困境,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學會原諒。這會對人的情緒和生理產生長遠的好處。

當然,這不是在寬恕某些不道德行為或為某種不道德行為找藉口,而是要讓人拋開那些極端的負面情緒。

心理學家們建議,遇到矛盾時,不妨從下面四方面來想問題:

1、如果你能寬恕別人,你就能釋放掉許多負面情緒。

2、原諒別人,可以讓你變得更健康和更強壯。

3、想想看,對方當初為甚麼要那麼做。

4、如果我是對方,我會怎樣對待當時發生的事。

心理學家發現,當人們能夠從對方的角度再去看待所發生的衝突時,生理上會出現很大的變化,不管是心跳速度還是血壓都會變低,皺眉情形則會較少,而皮膚傳導速率(skinconductance)也會跟著降低──這些都是交感神經系統作用的良好指標。

「原諒」讓我們身心受益,那麼,如果某些不愉快的回憶,至今仍能讓你感到心跳加速、血液上湧、胃腸翻騰……現在就來試一試「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角度從新思考那些衝突,體諒對方的處境,真心地祝福對方。然後,忘記那些煩惱,在你的人生道路上繼續前行吧。

(責任編輯:李曉清)

鄭醫師補充: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幫最好的朋友作保,還借朋友許多錢,但突然有一天,朋友跑掉了(這樣故事好像屢見不鮮),還留下龐大的債務讓他背,他有半年的時間,夜夜無法成眠,他的心中充滿困惑與怨懟,甚至還常想到死亡,有一天,他一人外出,走到湖邊,看到湖面出現的倒影,他被自己憔悴的身影嚇了一大跳,突然他有一個領悟:我一定要原諒他,不然我無法放過我自己,從此,他開始重拾原本的生活,原本的陰霾不再困擾他。

原諒如何幫自己走出人生陰霾?原諒意味著放下,放下什麼呢?放下一個想法,這個想法就是誰害我過得不好,我現在不好,是誰害的,他得為我現在不好負責。

當我們堅持自己的悲慘是某人造成的,我們就會讓自己成為受害者,受害者堅持自己目前的不幸都是別人造成的,自己不必負責。

結果就是當事人失去對人生的主導權,一直受害。身體問題開始出現,周圍的不幸接踵而來,結果是自己也非常不快樂。

有人說: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道理相通。

參考文獻:

  • Saima Noreen,
  • Raynette N. Bierman,
  • and Malcolm D. MacLeod

Forgiving You Is Hard, but Forgetting Seems Easy: Can Forgiveness Facilitate Forgett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0956797614531602, first published on May 9, 2014 doi:10.1177/0956797614531602

http://pss.sagepub.com/content/early/2014/05/08/0956797614531602.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全球最有錢 卡達人卻不快樂

中國時報【楊明暐╱綜合報導】

中東小國卡達因出產大量石油和天然氣,成為全球最富裕的國家,富裕到能花2000億美元舉辦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然而龐大的財富是否為卡達購買到快樂?

不到1個世紀以前,卡達還是極度貧窮的國家,如今卡達人均收入超過10萬美元(約300萬台幣),世界排名第一。然而快速致富對卡達社會,也帶來不小衝擊。

在卡達首都杜哈就能感受到變化帶來的壓力。整個城市像建築工地,有些地區整片還在興建,或被拆毀重建。交通不斷阻塞,導致人們工時增加,也令他們感受到壓力並且失去耐性。

當地媒體報導,現今卡達的婚姻有40%以離婚收場。超過2/3的卡達人,包括成人和小孩,太過肥胖。卡達人享有免費教育、免費醫療,保證有工作,住房有補助,連水、電也免費,但富裕本身也造成問題。

卡達大學社會學教授阿爾加尼姆表示:「我們已變得都市化,我們的社會和經濟生活已改變,家庭分崩離析,消費文化取代了傳統。」

卡達美利堅大學一位學者說,這裡的學生畢業時,有20個工作機會等著他,真讓人眼花撩亂。他們為了做出正確抉擇,面臨巨大壓力。在卡達,本地人和外籍人士的比例為1:7,大學畢業生常被安排做一些尸位素餐的工作,最能滿足自我的職位則落到外國人手裡。

卡達人的家庭生活也在粉碎,卡達小孩幾乎都由菲律賓、尼泊爾或印尼來的保姆帶大,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間出現文化和觀念的代溝。60多歲的卡達婦人哈拉芙嘆道,她年輕時的生活簡單而美好,生活自給自足,而今失去那種家庭的親密感覺,令人難過。

農夫阿爾杰哈尼說,過去努力就能致富,不努力就不行,那時比現在好多了。如今政府嘗試幫大家,可是事情變化太過快速。

對於8年後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卡達人沒有心理準備。大學新聞系畢業的達蘿婕說:「卡達人很擔心,突然全世界都來看著我們。我們是封閉的社會,他們要來,勢必也把差異性帶來。我們要怎樣展現我們的價值?」杜哈一位美國人類學家認為,卡達人值得同情,他們幾乎已失去所有重要的東西。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不需要補充,但我們可以看看自己的生活,到底是平靜喜樂?或者急於追逐外在條件或者財富,忘了自己身在身處,到底要什麼?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走路 助激發創造力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走路可以幫助激發創造力、激發靈感,大約百分之六十的人是在走路的時候想到好點子。

美國史丹佛大學教育系研究所教授丹尼爾‧史奇瓦茲與瑪爾莉‧歐培索博士在「實驗心理學│學習、記憶與認知期刊」發表研究指出,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在室外走路,走路這動作本身似乎可以激發創造力、激發靈感。

研究人員進行一項實驗,實驗包含坐下來、在跑步機上面對牆壁走路、在戶外走路等動作,比較哪些動作可以激發創造力,結果顯示,在室內、室外走路所激發出的創造力是單純坐下來的兩倍之多。

研究人員招募一百七十六名大學生、成年人參與實驗,讓他們接受一些測試,以了解其創造力好壞。然後讓這些人進行坐下、在室內走路、在室外走路等動作,此外這些人也需要交叉進行走路、坐下等動作,接著,他們要再做一次創造力測試。

歐培索博士表示,從研究結果來看,不只在戶外走路可激發潛能,在小房間裡面走跑步機也能達到一樣的效果。這項結果讓人很驚訝。

研究人員也發現,走路激發創造力效果會維持一段時間,就算一個人走一段路後短暫坐下,創意還是會繼續源源不絕冒出。

歐培索博士指出,研究分析發現,走路對發散性思維很有幫助,有助激發不同想法,但對於收斂性思維則幫助不大。史奇瓦茲教授表示,未來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了解是哪些原因造成這種現象,而這項證據證明,身體運動的確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思考能力,當一個人想要激發靈感、創造力,不妨走走路、散散步,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鄭醫師補充:

 

我知道有些大老闆日理萬機,但她最常做的事情之一便是去走路散步。

 

真正的創意不是靠想出來的,而是直覺思考作用的結果。直覺思考必須在邏輯思考(一般人慣用的思考模式)停下來時,才有機會發揮作用。

 

因此,去散步時,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感知系統上,感覺周圍的景物、溫度、聲音以及氣味等等,讓原本的思考慣性停下來,如此創意才能從直覺系統提供源源不絕的創意。我建議真要走路,還是走到室外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來源:

 

Oppezzo, M., & Schwartz, D. L. (2014, April 21). Give Your Ideas Some Leg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Walking on Creative Think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dx.doi.org/10.1037/a0036577

http://www.apa.org/pubs/journals/releases/xlm-a0036577.pdf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靠整形增加自信心 專家:幫助不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現代醫美市場發達,讓許多想讓自己變得更美、更年輕的人躍躍欲試,因為這些愛美人士普遍都認為可以透過整形手術,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自信;但根據英國心理學家指出,一些考慮整形手術的人以及已經接受過整形手術的人,但專家們發現經過心理諮詢,這些手術過的人缺乏自信心這個心理問題依然存在。

解決自信心問題才是首要

許多人都認為經由整形手術可改變自信心問題,但專家表示,因為不滿意自己外貌身材而缺乏自信心的人,並不會因為整形成自己想要的面貌就會有自信心,因為缺乏自信心是一個很複雜的心理問題。且研究顯示,缺乏自信心的人縱使接受過整形手術,經過長時間仍還是會有各種心理問題。

而英國美學整形協會也表示,年輕人較容易缺乏自信心。且據統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想要進行整形手術。因此,協會也建議,這些年輕人在考慮整形前,應該先嘗試解決自我自信心這個心理問題,而不是透過手術。

 

 

鄭醫師補充:

我曾和不只一位整形醫師討論過,在醫美診所不時會遇到一種客戶,不管如何整總是不滿意,其實他們需要的不是醫美手術,而是心靈重建。

一個人若是缺乏自信,老是渴求別人的肯定來填補自卑的黑洞,那麼不管再怎麼整,結果仍然一樣。

不是說不能整型,而是整型背後的動機到底是什麼?我們可否坦然面對如果說,要靠外在條件來吸引或者維持關係,那麼對方遇到外在條件更好或者自己外貌不再,又如何?

我們為何不願意真實面對自己的內在缺陷在哪?因為相對於整型這件事來說,面對內在的缺陷與傷痛的痛苦更大。

面對自己心裡的缺陷開刀,需要更大的勇氣與耐心和包容,若非生命的勇者恐怕做不到。

關於自信得議題,建議大家不妨透過創造生命的奇蹟這本書去找答案。

祝福大家心美人也美。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英研究:孩童時期遭霸凌 50歲時身心仍有創傷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有心理學者針對孩童遭受霸凌,對其未來在社會與身心理狀態造成的影響進行一項追蹤研究,結果發現,經常遭到欺負的孩童,所承受的焦慮症狀等負面影響,在40年後仍相當明顯,進而影響其生活品質。

根據英國BBC報導,研究團隊以7771名1958年出生的孩童為追蹤調查對象,並記錄其7歲至50歲的生活情況。研究結果發現,在孩童時期遭到霸凌的小孩,其負面影響可能會相當「持久且普遍」,甚至在40年後仍相當明顯。

研究指出,曾在孩童時期遭到霸凌的人,在50歲時身體狀況與心理健康情況較差,認知能力也相對較弱,且通常也更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等病狀,甚至還較易有自殺傾向。

而研究顯示,這些人的教育程度可能也會較差,且若是男性遭到霸凌者,則更容易失業,或是拿比較低的薪資。研究人員並指出,霸凌的影響在40年後仍明顯,對受害者未來的生活品質也會有影響。

目前此項研究也被刊登於《美國精神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鄭醫師補充:

這個議題可以從兩個觀點來看。

第一:被霸凌者本身的體質以及人格特質是否比一般沒有被霸凌者的人來得脆弱。因此,即便過了四十年,當事人的霸凌經驗仍然反應當事人原本的身心狀況。

第二:被霸凌的經驗一直沒有消失,只是被壓抑到潛意識中,一直影響當事人。

被霸凌的經驗帶來的心靈負荷,須要去根本處理,才會從潛意識中消失。而且被霸凌的經驗,必須從心理上根本去寬恕,否則自己會一直淪為霸凌經驗的受害者,無法走出昔日陰影。

參考文獻:

Adult Health Outcomes of Childhood Bullying Victimization: Evidence From a Five-Decade Longitudinal British Birth Cohort 

Ryu Takizawa, M.D., Ph.D.; Barbara Maughan, Ph.D.; Louise Arseneault, Ph.D.
Am J Psychiatry 2014;:. doi:10.1176/appi.ajp.2014.13101401

http://ajp.psychiatryonline.org/article.aspx?articleID=186383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面對生死大關 癌末一路玩到掛

 

3年前在澳洲進修安寧療護與哀傷諮商時,訪談了喪夫的年輕護理師Sue。她的丈夫Sam是製酒師,43歲時診斷出大腸癌第四期後,雖有意積極治療,但對治療反應不佳,化療副作用讓他非常痛苦。與醫師促膝長談後,Sam決定只保留有助症狀控制的緩和性化療與放射線治療,定期回門診,盡量不住院。

Sam保的防癌險在他得知診斷時,便給了他一大筆理賠金。他與Sue討論後,決定拿著這筆錢去環遊世界,回診時間到了,就搭飛機回澳洲,治療告一段落,再繼續下一趟旅程。

我聽著Sue的敘述,非常吃驚,因為在台灣,保險理賠金大概會全部投入保健食品、自費藥物治療、看護費用或單人房的病房差額等,他們怎能這麼灑脫的捨棄能讓Sam延命的治療?Sue告訴我,她曾在癌症病房工作,了解癌症末期病人持續治療會發生的事;而Sam的父親與叔叔、表哥都是癌症患者,他曾協助照顧他們,親眼目睹過癌症病程進展到死亡的歷程。

在這樣的經驗背景下,夫妻倆決定捨棄頻繁住院治療可能延長的半年到一年的預估生命期,因為在癌症末期,雖然積極接受化療、標靶治療等,可以延長生命,但也表示這段時間會被疾病、治療囚禁在醫院,既然如此,他們寧可將最後的生命活得如煙火般,短暫而精采。

他們遵照醫師囑咐,規律返回門診接受症狀控制的治療,同時也幾乎完成了環遊世界的壯遊(可惜缺了台灣跟南極)。在Sam過世前一周,辦了盛大的慶生會,所有的親朋好友們都來參加,Sam一一與他們道別,並將愛妻交託給他的好友們。

Sue流著淚,嘴角卻微笑著告訴我,Sam過世前一天,他們在屋後花園共舞,Sam還喝了一小杯他最愛的紅酒,兩個人一起躺臥在最熟悉的暝床上。隔天清晨,他在摯愛的妻子懷中過世。

疾病末期,生活品質與生命長度往往無法兼得。若對於死亡與臨終顯得懼怕、排斥,恐怕會為了求生存,錯失了可以圓夢的黃金時期。如果「臨終時的選擇」是一個日常中如「聚餐吃什麼?」的話題,我們便不會因為對誇大的死亡恐懼,或對於醫療科技有過高期待,而用盡努力想要逃避死亡,使臨終者難以善終。

讓死亡「如常」?您可以:

●每天訂個固定的時間(如晨起梳洗時、通車上班時)想一想:「若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什麼是我一定要完成的事?」在今天努力完成這個「心願」。

●在與家人、朋友聚餐時,試著提出這個話題:「當我病得很重,行動受限,只能依賴別人照顧時,我想得到怎樣的陪伴與照顧?」

●有機會到醫院探望生病的親友時,可以問問病人「住院的心情如何?」認真傾聽他的感受,也想想「如果生病的是我,我會…」

這些事情沒有標準答案,也不會讓人嚮往死亡,只是生活中的思考練習,讓人皆有之的死亡恐懼如實而不誇大的存在。

常常在腦中預演這些課題,並與家人、朋友分享交流,只要我們願意多了解、多接觸,就能在面對生死大關時,泰然處之,做出最好的決定。

 

 

鄭醫師補充:

我喜歡這篇文章,不是說我反對積極治療癌症,而是當癌症治療只是讓當事人痛苦不堪,看不到治療效果,損耗自己的生命力,幾無生活品質時,那麼透過副作用比較少的治療方式,保有自己身體抗癌的體力與資源,同時利用剩下僅有的日子,去實現自己的願望,反而是更樂觀與積極的面對方式。

癌末,也可能是一項祝福,教我們如何處於當下,從中體會當下的平靜與灑脫,當正了解生命存在的真諦就是當下,此外無他。這是許多癌症末期患者以及家屬共同的經驗,祝福大家每時每刻於當下找回自己,無畏無懼,怡然自在。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看卡通 改善慢性病痛

多慢性疾病患者長時間飽受疾病之苦,因而心情鬱悶,甚至出現很多負面想法,不知道該如何與疾病共處,也不知道該如何以正面心態面對疾病挑戰。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研究發現,運用卡通傳遞衛教資訊可幫助患者轉換心情,讓患者產生更多力量,這樣就更能面對慢性疾病挑戰,患者也較知道如何應付慢性病痛。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副教授安妮‧甘迺迪表示,多運用幽默力量可幫助慢性病患者調整心態,並讓患者更了解疾病狀況。這項研究顯示,卡通有助提振慢性病患者士氣,患者透過卡通可以知道如何面對各種情況,對於患者生活自主管理,也很有幫助。

研究所使用的衛教卡通內容來自專業醫療人員。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健康服務研究」期刊。研究人員依慢性腎臟病患者意見製作一系列衛教卡通影片,卡通內容呈現出患者一些共同經驗、苦惱,以及常見問題。研究人員讓這些患者定期觀賞衛教卡通影片,並詢問患者看法。

研究結果顯示,有些患者把觀賞卡通衛教影片當成娛樂,也有人對影片充滿敵意,還有一些患者認為卡通影片有助激勵人心。多數患者都認為卡通有助傳遞衛教資訊,讓患者進一步了解自己未來可能發生的種種狀況。

安妮‧甘迺迪指出,從研究結果來看,卡通衛教影片可以幫助患者調整心情,還能澄清錯誤迷思、錯誤想法,醫療人員可多運用卡通力量讓慢性病患者做好生活自主管理,如此患者較不會因慢性疾病折磨而失去鬥志。

   

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提到的卡通,不是一般小朋友或者成年人在電視上面看到的卡通,而是把希望患者能了解的疾病以及衛教資訊轉換成卡通的形式,讓本人換個角度或者保持一點距離來了解自己身體問題如何處理與面對,相對來說,就不會像原來那麼嚴肅與悲苦。

人生很多問題或者難關也是一樣,總會過去的。只有過不下去的心情,沒有過不去的事情。

參考文獻:

Anne Kennedy, Anne Rogers, Christian Blickem, Gavin Daker-White, Robert Bowen. Developing cartoons for long-term condition self-management information. 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2014; 14 (1): 60 DOI: 10.1186/1472-6963-14-6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話治療 能幫助大腦對付痛感

 

許多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飽受疼痛苦,英國最新研究發現,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之所以感覺疼痛,除了關節病變以外,大腦對疼痛的感覺特別強烈也是原因之一。若運用談話治療,或可幫助患者大腦有效對付疼痛,這樣就能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全部人口中約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有慢性疼痛問題,其中多數是關節炎引起。不少關節炎患者因為疼痛而失去行動能力,且疼痛也會干擾睡眠,影響日常生活行動。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人類疼痛研究小組教授安東尼‧瓊斯表示,許多關節炎患者將疼痛歸咎於關節受到損害。事實上,患者疼痛感覺與關節受損情況往往沒有多大關聯,有時疼痛感覺會延伸到身體其他部位,沒有證據顯示這種延伸性疼痛為關節炎所造成。這次研究就是希望找出這種疼痛背後的原因。

研究人員認為,有些關節炎患者疼痛情況可能與纖維肌痛症患者類似。過去有些研究顯示,纖維肌痛症疼痛症狀可能與大腦處理疼痛訊息功能異常息息相關。研究人員將會造成短暫疼痛的雷射波打在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纖維肌痛症患者皮膚表面,然後測量其腦波變化,再比較其他沒有疼痛症狀者的反應。結果發現,慢性疼痛患者接觸疼痛刺激時,大腦島葉皮質活動較為活躍,患者疼痛感覺也會比較劇烈。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歐洲神經科學期刊」。

研究人員指出,以前曾進行研究發現,如果針對慢性疼痛患者進行正向、談話治療,患者較能有效紓解疼痛,這種方法或可用來幫助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疼痛症狀。

 

鄭醫師補充:

我曾不只一次和復健科專科醫師談到所謂退化性關節炎或者肌肉關節或者肌膜疼痛的問題,他確定許多患者的疼痛,無法單單用生理性的發現來解釋當事人的疼痛程度,因此遇到這類患者,他直接了當說這是心理因素引發。

的確不少人的疼痛主述,不過是情緒失調表徵而已。

 

如何找出壓力根源,針對根源來面對以及舒壓,對於非生理性的關節不適或者是纖維肌痛症患者,應該是更根本的解決之道。

參考文獻:

When the brain expects pain: common neural responses to pain anticipation are related to clinical pain and distress in fibromyalgia and osteoarthritis

  1. Christopher A. Brown,
  2. Wael El-Deredy,
  3. Anthony K. P. Jones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online: 12 NOV 2013

DOI: 10.1111/ejn.12420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ejn.12420/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研究:名字簡單易讀 較易讓人信任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近期有項研究發現,對於英美語系國家的人而言,會較容易相信名字唸起來順口易讀的陌生人,若是名字讓人較難唸出口,則較難取得他人的信任。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加州大學研究人員進行一項實驗,虛構多組世界各地的姓名,包括中東、亞洲及歐洲等,每組都是有一個較為難讀、一個則簡單好唸,並設定不同的情境,以了解受測試者會選擇相信何者。

測試結果發現,受測試者較會相信姓名輕鬆好唸的陌生人說的話是實話,也被認為較親切、可靠、安全。研究人員指出,因為人們在接收新資訊時,會自動將其歸類成容易與困難兩類。

另外,研究人員表示,就好比食物添加劑,名稱較簡單的也會被認為較安全,名稱唸起來較困難的則會帶給人危險的感覺。此項研究也被刊登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上。

 

鄭醫師補充:

有趣的研究,給想改名或者準備幫小孩取名字的父母一個參考。當然,長期下來,能否取得別人的信任,仍在於行為的結果,不能單靠名字。

參考文獻:

 Newman EJ, Sanson M, Miller EK, Quigley-McBride A, Foster JL, et al. (2014) People with Easier to Pronounce Names Promote Truthiness of Claims. PLoS ONE 9(2): e88671. doi:10.1371/journal.pone.0088671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8867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傷男人自尊 研究:幫他開門

〔編譯詹立群/綜合報導〕心理學家宣稱,幫一個男人開門,會減損他的男子氣概,讓他「很洩氣」。

被開門者 看起來脆弱

美國印地安納州普渡大學博士凱莉與麥卡提在「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期刊發表論文,表示若一個男人想要撂倒他的敵人,只要幫他開門就行了;因為幫女性開門會被視為紳士,幫男人開門卻有損他的自尊,也暗示著被開門的人外觀看起來很脆弱、需要幫助。

研究找來221名男女接受實驗,在兩棟大學建築物入口處接受人家開門或幫人家開門,之後馬上接受問答,讓人分析他們自尊與自信心的高低。

研究指出,沒有證據顯示男人在幫女士開門時,女性心理會受到影響,而女性普遍較男性更喜歡人家幫忙開門,但文章未提及,若女性幫女性開門時有什麼影響,也尚未論及若開門者身為下屬、接受服務的上司心理變化;專家說,突如其來、有違傳統男女性別角色的幫助行動,確實會給人很大衝擊,原本看來微小而無害的行為,實際上是有殺傷力的。

去年布魯塞爾研究發現,一個簡單友善的拍肩膀動作,有時卻令受者感覺沒那麼友善,因為那會讓被拍者處於「臣服的地位」,而普渡大學是首度研究「幫人開門」行動對人類心理的影響。

 

鄭醫師補充:

反向思考一下:

如果已經知道其他人做這個動作的意圖何在,當事人也不為所動,想要挫人銳氣效果就有限了。

適當求助,並非弱者表現。硬撐,反而惹出一身腥,結果反而更糟!

參考文獻:

Megan McCarty and Janice R. Kelly (2014). When door holding harms: gender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non-normative help. Social Influence DOI: 10.1080/15534510.2013.86925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研究:人群中越受歡迎、朋友過多 可能越孤獨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朋友越多可能越孤獨?!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在人群中較為受歡迎,或是在現實生活、社群網路中擁有較多朋友的人,可能會變得更加內向孤獨。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美國科爾比學院(Colby College)研究人員以1萬6千多人為調查對象,並藉由問卷調查的方式追蹤受調查者狀況數年,以了解其性格特點和主觀幸福感。

研究人員並透過此調查來分析,受調查者最初的性格特點與未來的幸福指數,以及最初的幸福感與未來的性格變化是否有關聯。研究結果發現,在接受調查時,一開始較為外向、和藹可親的人,後來幸福感會逐漸增加。

不過,當人的幸福指數上升時,竟會變得較為內斂,研究人員指出,因為在現實生活或是網路世界中,較為受歡迎或擁有很多朋友,可能會讓人認為不需再結交新朋友,變得較無法與人交際,進而孤獨感、憂傷感增加。

而研究人員指出,此項研究中的關聯可能會隨著時間增長更加明顯。此研究也刊登於《個性研究》雜誌上。

 

 

鄭醫師補充:

一個人的幸福關鍵,在於能否安適地獨處。有獨處能力,和其他人的互動品質一定不差。

參考文獻:

Soto, C. J. (2014), Is Happiness Good for Your Personality? Concurrent and Prospective Relations of the Big Five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oi: 10.1111/jopy.12081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opy.12081/abstract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2562070/How-having-friends-makes-LESS-sociable-Study-finds-people-appear-popular-actually-withdrawn-sad.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NE症候群「已讀」不回… 她焦慮

看了,怎麼不回?LINE「已讀標示」功能已成了不少戀人、朋友心中的包袱。精神科醫師表示,已有不少人出現LINE症候群,回與不回都很焦慮、不安或困擾,臨床發現以女性,或較具強迫性格者最易發生,日前收治20歲女性,情緒易不穩定,更因在意LINE上留言「已讀不回」,以及臉書上有多少人按讚,而出現失眠、緊張症狀。

近來日本新聞評論節目、媒體熱烈討論「LINE」衍生的人際問題,熱度不亞於安倍經濟學,而台灣近來綜藝節目上中也邀請藝人大談因為LINE的已讀標示,經常遭女友質疑為何沒立即回簡訊,顯示LINE的已讀標示跟不回等議題,困擾許多人。例如「收到訊息、怎沒回」、「不回簡訊,對方會不會以為我很大牌」。

  

鄭醫師補充:

症候群很簡單,就是把生活中難以面對或者解決的問題,重新定義為一種疾病。這在精神科的診斷中是最常被慣用的一種疾病定義方式。

LINE的使用產生的焦慮很簡單,就是自己原本的狀況,在LINE的使用過程中被引發出來了。

我們發了訊息,對方到了沒有馬上回甚至不回,我們大腦的雜訊馬上跑出來這是原本我們和人溝通就會產生的問題。至於為何會這麼在意,與自我觀感有絕大的關聯。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擔心自己沒有被重視(例如有多少人按讚),源自於自我的不安,若不處理這部分的核心問題,談論再多都沒有用。

因此,沒有LINE症候群,只有自我觀感須要了解和面對。當我們能和自己好好相處,就能談然面對其他人,使用LINE或者其他社群網站軟體使用,就不會出現任何困擾。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天,我看了一部四十年多前的一部電影,看懂了,會覺得非常有趣,但看不懂會覺得很悶,老實說。

底下我把網路上的介紹資料找出來給大家參考:

這部經典電影以螢光幕上最不可能湊成對的男女所迸發的愛情火花為主軸。這部片將完全顛覆你看過或記憶中的螢幕情侶形象。巴德庫特飾演哈洛,一位對財富厭倦且熱衷於自殺的男子。露絲高登飾演茂德,一位眼裡只看得見世上善意的老婦人。本片由【榮歸】、【富貴逼人來】哈爾阿什比執導,劇本為【小迷糊闖七關】科林辛吉斯撰寫。這些元素搭配上由凱特史蒂芬斯創作的逗趣配樂,讓【哈洛與茂德】成為一部證明愛情沒有界線、令人捧腹且感人的作品。

為什麼想看?因為之前讀一本書的內容中,有提到這部有趣的電影。一個79歲的女性,何以吸引一位20出頭的小男生?這不單純是喜劇而已,其中有不少值得玩味的道理。

這兩位第一次蟹逅的地方,是和他們都不相干的人的葬禮,因為他們都喜歡參加別人的葬禮。仔細看就會知道,表面上,小男孩想死,但是他一點都不敢真的去死,這從他媽媽每次的反應就可以看得出。至於那位年長的女性,我們在片中完全看不出她想死的念頭,因為他是如此鮮活地活在每一個當下,這也是小男生深深為之著迷的地方。

導演和編劇,最後才會告訴我們答案:

活夠了,才能爽快地告別。小男生知道自己沒活過,即使他沒有她陪,自己得告別過去,開始真正地去生活。

未知生,焉知死?然朝聞道,夕死可矣!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男性會不自主認為 「妻子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老公,你好厲害喔,這麼快就升遷了!」當自己的另一半,如果升遷或是事業了得,通常女性大多會抱著驕傲的心態來看待,但若情況相反過來,情侶或夫妻之間,反而是女方較為成功,賺得錢比男方多的話,根據美國的研究指出,男方將會不由自主的認為,自己「很失敗」。

此研究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研究結果刊登在《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期刊,研究根據九百名受測者,進行的三項實驗所得出。

受文化、演化影響 男性難避免此種心態

第一項實驗中,找來了三十二對美國情侶,當男方得知女方在某些領域表現很優秀,例如,班上成績第一名,將會讓男性的自信指數降低;另外,荷蘭被稱為兩性關係最平等的國家,但夫妻之間,女方的成就較高,男方的自尊心還是會跟著降低。

鏡頭再回到美國,研究透過網路,邀請百對情侶、夫妻,來分享各自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當女性說到自己成功經驗後,男方會明顯感到「不舒服」,研究者認為,男性會有這些反應,都是與天生好勝的心態有關。

但相反的,研究者也指出,女性就不會有這些心態,當自己的另一半成就較高時,反而會因為男性成就高,對於家庭或婚姻較有貢獻,而顯得於有榮焉。

 

 

鄭醫師補充:

這則報導提醒男性,自己原本的自信建立在薄弱的外在成功經驗上,因此當聽聞另一半在類似的領域獲得進展或者外在成功經驗,就自然產生不如人的自卑情結。

內在充實感來自於對自我了解與接納,這部分對女性來說比較容易些,對男性來說則相當陌生。因此,如何在外在成功經驗之外,進一步了解自我價值並非建立在這些不穩固的基礎上,對有深度的男性來說,是自我提升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Gender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self-esteem following a romantic partner’s success or failure”: Correction to Ratliff and Oishi (2013).
Ratliff, Kate A.; Oishi, Shigehiro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105(5), Nov 2013, 889. doi: 10.1037/a003462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研究:搞笑諧星較具精神病人格特質…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諧星總是給人較為瘋狂的形象,不過英國近期有項研究發現,往往以搞笑來取悅他人的諧星,相較於非創造性工作者而言,具有較多的精神病患特質。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團隊以404名男性與119名女性喜劇演員為研究對象,並讓他們填寫問券以測試其是否擁有精神病患人格特質。

研究結果發現,這些擅長搞笑的人,精神病傾向明顯高過一般不需以創意為工作主軸的人。主導研究的牛津大學心理學專家克拉理奇(Gordon Claridge)則表示,在產生幽默的元素時,其實與部分精神病患的認知方式相似。

而這些精神病患特質,包括反社會傾向、較易衝動,或者是較與人疏離。不過,研究人員強調,這些特質並非等於「精神病」,而是在心理狀態及個性上,較為情緒化與擅長多面向思考等,也因此會更容易有新的發想或產生幽默感。

 

 

鄭醫師補充:

我一直以為之前聽過的故事是一個笑話,但其實不是:

有一天有一個滿面憂愁的人到心理醫師門診看診。談了一會,醫師大致了解患者的狀況,建議患者:你不妨去看看卓別林的電影,我昨晚看了,笑到現在,心情好到不行。

病人回答:沒用。

"為什麼?"醫師不解地問。

"因為,我就是卓別林!"

另一個故事,我實際目睹的狀況。五年前我受邀到參加一個討論健康的節目錄影,其中遇到一位知名的諧星。看他在描述一些事件時,情緒起伏之大,讓我直接聯想到躁鬱的傾向。後來報章媒體批露,他的確有這樣的困擾且服用過藥物治療。

這篇報導提到諧星的精神病人格,主要是躁鬱部分。提醒大家。

參考文獻:

 

 

  • Victoria Ando,
  • Gordon Claridge,
  • and Ken Clark

Psychotic traits in comedians BJP bjp.bp.113.134569;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January 16, 2014, doi:10.1192/bjp.bp.113.134569

http://bjp.rcpsych.org/content/early/2014/01/02/bjp.bp.113.134569.abstract

原文參考報導: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540275/Comedians-personalities-similar-mental-health-conditions.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已有新療法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團隊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研究指出,對部分處於青春期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患者來說,「延長暴露療法」可能比傳統以心理支持為主的諮商療法更有效,特別是因性侵害或性虐待導致PTSD的未成年少女,若透過專業輔導,再次面對受害當時的回憶、想法及情緒,確實有助於改善PTSD症狀。

研究顯示,PTSD患者會受到人物、場所、物體、聲音、氣味,甚至緊張情緒等因素刺激,回憶起創傷事件而感到恐懼;延長暴露療法最主要的目的,就在於使患者適應這些刺激,「習慣成自然」後就不再觸景傷懷。

延長暴露療法過去僅用於成人PTSD患者,由於患者必須不斷面對「創傷」,若用於心理抗壓力相對較低的青少年患者,恐反致病情加劇;賓州大學精神病學教授艾德納福爾表示,延長暴露療法未使用於未成年患者的另一個原因,是過去對PTSD的研究都以成人為主,對治療未成年患者著墨不深,但青春期少女心理狀態特殊,因此認為部分延長暴露療法的策略,應有助改善少女PTSD症狀。

研究人員自2006至2012年,比較61名遭受性侵的青春期女性PTSD患者,接受傳統諮商療法,以及改良自成人PTSD患者的延長暴露療法,第3、6、9個月的病情改善狀況;透過各式量表分析發現,接受延長暴露療法的患者不僅PTSD症狀減輕,包括憂鬱程度、自我狀態評估,以及社交能力等都有較明顯的進步。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統計,在美國有42.2%的女性性侵案件發生在未成年時期,這也意謂著因性侵導致的PTSD患者,或有此傾向者,恐怕比臨床統計的病例多。另一方面,過去研究也顯示,曾遭受性虐待的女性,其心臟病發、中風、膽固醇過高的比例,也較普通女性高;因此福爾等人的研究,不但可望治療受性侵的PTSD患者,或許也有助改善社會問題。

 

鄭醫師補充: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經常容易被心靈影像圖片裡面的感知(例如人物、場所、物體、聲音、氣味,甚至緊張情緒等)再刺激,引發不適反應而難以平復。

這裡提到的延長曝露法,是透過協助當事人直接面對事件當時的感知,減少相關感知的再刺激來達到治療效果,面對能力夠的人,這是非常直接有效且直接的方式。

面對並不意味著對抗,而是透過還原與觀照當時事件時記錄於心靈影像圖片裡面的感知,讓不適的感覺直接削弱,若透過有效的心靈技術處理,在不適的感覺沉澱的同時,甚至會出現頓悟或者新的領悟,完全不再為原本的受害事件所影像。

這方面的原理與操作技術並不複雜,有興趣的人歡迎和我討論。

參考文獻:

Perrin S. Prolonged Exposure Therapy for PTSD in Sexually Abused Adolescents. JAMA. 2013;310(24):2619-2620. doi:10.1001/jama.2013.283944.

http://jama.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79377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真假!?美研究:恐懼症是先天遺傳...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害怕蜘蛛的人,恐怕是因為您的父母也對蜘蛛有極大恐懼感!根據一項研究發現,一般認為童年經歷才是觸發對某種東西產生恐懼的主要因素,但透過研究發現,會害怕某樣東西,其實是因為您的父母也害怕,因此大部分恐懼症是先天遺傳。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恐懼症被普遍認為是童年經歷所造成,但美國艾默里大學 (Emory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恐怕顛覆這個觀念。

研究團隊透過外部刺激,使老鼠對櫻花的味道產生恐懼症,持續追蹤老鼠後代恐懼症情形,結果發現,這些後代竟然比父母更害怕櫻花的味道,且這些後代老鼠先前未聞過這個問到。

因此,證明恐懼症是先天遺傳。此外,報導指出研究顯示,父母在生育後代之前的經歷,會對後代的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造成了很大影響,這項研究被刊登在的《自然神經科學雜誌》。

 

 

鄭醫師補充:

看到這則報導,讓我想起之前曾在門診看診時,和一位求診者討論她怕老鼠的狀況。她從小就怕老鼠,不明原因,也沒被老鼠咬過或者真正嚇過,就有說不出來的害怕。有趣的是,她的母親也非常怕老鼠,跟她一樣。據說祖母也很怕老鼠。

有些研究認為這就是細胞記憶,細胞主要的遺傳訊息是跟著細胞核的DNA,本來刺激反應是為了幫助當事人躲避危險,但太多危險環伺,身體承受太多壓力,無法進行復原。有興趣了解的人可以參閱療癒密碼這本書。透過適當的處理技術,這類恐懼是可以消除的。

參考文獻:

Parental olfactory experience influences behavior and neural structure in subsequent generations

  • Brian G Dias
  • & Kerry J Ressler

Nature NeuroscienceYear published:(2013)DOI:doi:10.1038/nn.3594

http://www.nature.com/neuro/journal/vaop/ncurrent/full/nn.3594.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富家子 易患精神疾病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過度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很可能造成反效果。最新的研究指出,家境富裕的小孩,罹患精神疾 病的機率較其他人高。主要的原因在於收入高的父母,對小孩期望高,希望孩子成功,因此不斷施加壓力,讓孩子無法應付,喘不過氣來。此一新研究結果向富裕家 庭的父母傳達一個明確訊息:要求孩子也需要克制。

 

新的研究發現,富裕家庭的小孩較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他們罹患精神疾病後,也可能接續引發藥物濫用、犯罪行為或飲食失調等其它問題。學者指出,憂 鬱和焦慮是造成這些行為偏差的主要因素,而父母收入若超過10萬英鎊(約470萬台幣),其孩子患憂鬱症和焦慮症的機率是平均值的兩倍。

 

證據顯示,生活環境較佳的孩子比以往更容易受害。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路德教授已經研究此現象長達10年,對於富裕家庭兒童有精闢見解。路德教授說,「富裕家庭孩子期望在學校、課外活動,甚至社交生活都表現出色。他們感到一種不間斷的壓力感。」

 

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一個原因:盼望高成就的壓力。學者指出,父母期盼孩子成功因而持續施予的壓力,是造成此現象的主因。路德教授說,許多孩子無法應付持續要求他們的父母。路德教授的研究,向富裕家庭的父母發出一個明確訊息,對孩子不能一味的要求。

 

英國著名的心理醫師拜倫也支持此研究結果,她在倫敦的診所治療患有厭食症、抑鬱症及有自我傷害傾向的青少年。她說,一些明星學校的學生因害怕失敗,還產生了「學校恐懼症」。

 

路德教授強調,儘管富家子弟易罹患精神疾病,但貧困家庭小孩患精神疾病的風險仍然最高。一般人普遍認為,富裕家庭小孩生活條件舒適,因此患精神疾病的風險較低,但研究顯示,他們患精神疾病的機率比平均值還高。

 

除了父母外,整個社會包括學校、教師、教練和同儕,也可能不知不覺施加一種較高的預期在他們身上。

 

此研究最近發表在《發展和精神病理學雜誌》和《今日心理學》。

 

  

 

鄭醫師補充:

富裕家庭成長的小孩,父母的期望比較高?有可能。不過大家可以參考另一個說法。

如果你要讓一個人失去理智很簡單,只要做到兩件事就行了:

1.不必擔心錢的問題。

2.不用工作(或不能工作)

大家看到會嚇一跳,這不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錯了,不必擔心錢,不用工作,生活會失去重心。我們每天的活動,總有些障礙要排除,大部分的人是工作,突破障礙是生活有重心的關鍵,就像生活是一場競賽一般。當沒有外來障礙,當事人得自己找些障礙來玩,精神疾病不啻是一種障礙。

原文參考報導來源:

http://www.telegraph.co.uk/education/10439196/Children-of-rich-parents-suffering-increased-mental-health-problems.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孩常誇他們聰明,長大成就反而更糟?有聽過這樣的說法嗎?小孩不是要經常鼓勵嗎?為何誇他們聰明反而害他們?


有一個幾十年來專家們公認的現象,智力測驗的頂端的百分之十的的資優生,其中有很大比例,習於低估自己學習能力,對自己明明可以勝任的挑戰往往抱著我辦不到的的心態,他們對自己成就及期許反而就一般智力者為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很多人都認為誇小孩聰明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美國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就發現:高達85%的父母都認為誇小孩聰明很重要。但大部分的父母們都不瞭解,這樣的作法反而適得其反,甚至會害了他們,讓我們來看相關的研究方法及結果:


研究人員針對紐約市立二十所國小的小五生進行研究,每次只請一名小五生出來,讓他做一份簡單的IQ測驗,因為簡單,學生都考很好,研究人員便告訴他得分並誇獎一句話,誇獎的話語分兩種,一種是誇他們頭腦好:「不錯喔,你一定很聰明!」,另一組則誇他們用心:「不錯喔,你一定很用心!」


實驗第二輪,學生可挑自己要選擇做哪一種測驗。其中有一種比較難,但可以從解題中學到很多,研究人員跟學生說,另一種跟第一次的題目一樣簡單。那些被誇用心的人,高達九成會選擇較難的那種。被誇聰明的,則多數選擇較簡單的那種,也就是自以為聰明的小孩較不想迎向挑戰。


研究人員在研究摘要中提醒大家:誇小孩聰明,等於是告訴他,人跟人是比聰明,為了看起來比較聰明,就別去冒錯的險。也就是選擇看起來聰明,避免出糗的風險。


實驗第三輪,學生不能選,只能考同一種測驗,題目很難,其實是給七年級生考的,可想而知,大家都考很糟。但是被誇獎不同用語的學生反應大不同。被誇用心的那一組,認為自己一定是不夠投入,他們在做測驗中全神貫注,會變換各種不同方式去解題。有好幾位都不經提點,仍能自己說出: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次測驗。被誇聰明的那一組則完全相反,他們都覺得沒考好一定是自己不夠聰明,這在答題時,從他們答題時,額頭冒汗及愁容滿面的樣子就可以明顯看得出來。


實驗團隊的用意就是要讓學生在第三輪遇到挫折,再進行第四輪研究。這次題目跟第一輪一樣簡單,被誇用心的那一組,成績有大進步,比第一輪進步了30%。被誇聰明的那組則退步了約20%。研究人員最後結論:強調用功努力,等於給小孩一種他們可以控制的變數。他們會認為,成功是操之在我。強調天資,則會讓小孩覺得成功不是操之在我,也會讓小孩在面對挫折時無所適從。也就是天賦是成功的關鍵會讓小孩看輕努力的重要性,小孩一旦覺得「我很聰明」,會讓他們推理「我不必用功」。努力變得很沒面子,努力等於是告訴大家我不夠聰明。


實驗人員實驗多次,發現不分家庭貧富貴賤,都一樣禁不起誇聰明以後的挫折,男女皆然,而且功課最好女生最受不了打擊,挫折後的退步幅度最大,連幼稚園的小孩也一樣,誇他們聰明反而害他們。這我在看門診時,有太多太多的例子都告訴我們從小誇獎小孩聰明,反而埋下日後挫折忍受力不佳的地雷,這也是為何有些人到一個年級成績下滑以後便一蹶不振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們要誇獎小孩,絕非誇他們聰明,而是告訴他們我們看到他們在某件事的認真,最好每次的讚美都針對一件事,而非概括性的說法,像是「你英文很行。」是可以的,但從不去說:「你英文不行。」因此,要誇小孩對某件事的用心或者表現,或者直接跟他說某件事做得很好,這才是真正有鼓勵作用且能增加他們挫折忍受力的話語。


現在會稱新一代的年輕人,若自恃甚高且挫折容忍度低的人為草莓族,我認為當中有部分原因應該與此有關,所以不想養出草莓族的父母,請務必留意自己誇獎小孩的用語及方式。以上研究的詳細內容,有興趣深究的人可以參閱一本最近出版的教養書籍:「教養大震撼」,我認為極具參考價值,在此特別推薦。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為錢煩惱損智商 研究顯示 越窮越易犯錯

自由時報 – 2013年8月31日 上午6:10

〔編譯俞智敏/綜合29日外電報導〕最新國際研究顯示,貧窮及隨之而來的各種煩心問題會消耗大量腦力,導致窮人沒有多餘的力氣關心生活其他面向,就連智商也可能暫時減少13分,更可能做出錯誤決策,使得原有的經濟困境更加惡化難以翻身。


決策錯誤 恐更難翻身


根據這項由哈佛、普林斯頓及其他北美大學與英國沃里克大學等研究人員共同 參與、發表在「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經濟困難對窮人在認知與邏輯測試的表現,會立即產生負面影響。實驗結果並非證明窮人較笨,而是顯示阮囊羞澀會造成 「有效腦力」,或研究人員所謂的「心智頻寬」(mental bandwidth),受到必須平衡收支的龐大壓力而大幅受限,經濟困難者的認知功能明顯下降,相當於整體智商減少13分,類似整晚失眠者的認知表現下降 結果。


研究人員研究了兩個迥異的群體,一個是美國新澤西州商場內的購物者,另一群則是印度鄉下的蔗農。在商場研究中,研究人員針對400名中低收入購物者 進行連串測試,以評估其智商與衝動控制能力,半數實驗者被問到假如汽車拋錨、修車費用達1500美元時該怎麼辦,結果這些實驗者的認知表現明顯較差,智商 成績下降40%。印度蔗農的認知能力則是在收成前後出現明顯差異,收成後農民口袋滿滿,智商成績增加達25%。


參與研究的哈佛大學經濟學者穆萊納坦表示,研究結果顯示,人窮的時候缺的不止是錢,連認知能力也會連帶受損。


口袋滿滿 智商成績揚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助教授趙佳英(Jiaying Zhao,譯音)也指出,過去經常認為貧窮都是個人失敗所導致,但研究結果卻與傳統的保守派經濟社會與政治理論相反,顯示缺乏財務資源本身就會導致認知功能受損。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暨公共事務系教授沙非爾則說,經濟壓力尤其是造成窮人無法做出良好決策的主因。他表示,窮人在專注處理急迫問題時其實效率很高, 但他們已沒有剩餘腦力來處理其他問題,「因此假如你生活貧困,就會較易犯錯,而這些錯誤又會讓你蒙受更大損失,你根本很難找到出路。」




鄭醫師補充:


在壓力緊張狀態下,人的本能就是放在壓力源上,因此沒有更多餘裕來思考其他問題,言之成理。因此,當經濟變成壓力源,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經濟壓力的處理上,自然影響智力判斷,參考文獻:


  • Anandi Mani,
  • Sendhil Mullainathan,
  • Eldar Shafir,
  • and Jiaying Zhao
Science 30 August 2013: 341 (6149), 976-980. [DOI:10.1126/science.1238041]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1/6149/97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