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靈的話題 (15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為錢煩惱損智商 研究顯示 越窮越易犯錯

自由時報 – 2013年8月31日 上午6:10

〔編譯俞智敏/綜合29日外電報導〕最新國際研究顯示,貧窮及隨之而來的各種煩心問題會消耗大量腦力,導致窮人沒有多餘的力氣關心生活其他面向,就連智商也可能暫時減少13分,更可能做出錯誤決策,使得原有的經濟困境更加惡化難以翻身。


決策錯誤 恐更難翻身


根據這項由哈佛、普林斯頓及其他北美大學與英國沃里克大學等研究人員共同 參與、發表在「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經濟困難對窮人在認知與邏輯測試的表現,會立即產生負面影響。實驗結果並非證明窮人較笨,而是顯示阮囊羞澀會造成 「有效腦力」,或研究人員所謂的「心智頻寬」(mental bandwidth),受到必須平衡收支的龐大壓力而大幅受限,經濟困難者的認知功能明顯下降,相當於整體智商減少13分,類似整晚失眠者的認知表現下降 結果。


研究人員研究了兩個迥異的群體,一個是美國新澤西州商場內的購物者,另一群則是印度鄉下的蔗農。在商場研究中,研究人員針對400名中低收入購物者 進行連串測試,以評估其智商與衝動控制能力,半數實驗者被問到假如汽車拋錨、修車費用達1500美元時該怎麼辦,結果這些實驗者的認知表現明顯較差,智商 成績下降40%。印度蔗農的認知能力則是在收成前後出現明顯差異,收成後農民口袋滿滿,智商成績增加達25%。


參與研究的哈佛大學經濟學者穆萊納坦表示,研究結果顯示,人窮的時候缺的不止是錢,連認知能力也會連帶受損。


口袋滿滿 智商成績揚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助教授趙佳英(Jiaying Zhao,譯音)也指出,過去經常認為貧窮都是個人失敗所導致,但研究結果卻與傳統的保守派經濟社會與政治理論相反,顯示缺乏財務資源本身就會導致認知功能受損。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暨公共事務系教授沙非爾則說,經濟壓力尤其是造成窮人無法做出良好決策的主因。他表示,窮人在專注處理急迫問題時其實效率很高, 但他們已沒有剩餘腦力來處理其他問題,「因此假如你生活貧困,就會較易犯錯,而這些錯誤又會讓你蒙受更大損失,你根本很難找到出路。」




鄭醫師補充:


在壓力緊張狀態下,人的本能就是放在壓力源上,因此沒有更多餘裕來思考其他問題,言之成理。因此,當經濟變成壓力源,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經濟壓力的處理上,自然影響智力判斷,參考文獻:


  • Anandi Mani,
  • Sendhil Mullainathan,
  • Eldar Shafir,
  • and Jiaying Zhao
Science 30 August 2013: 341 (6149), 976-980. [DOI:10.1126/science.1238041]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1/6149/97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與22個女人一起生活? 英國辣媽體內住有22個靈魂

NOWnews – 2013年8月19日 下午3:46
記者吳毓敏/台北報導

看過多重人格為主題的小說《24個比利》嗎?最近英國也出現一個人格多重分裂的案例,31歲的少婦泰勒(Dawn Taylor)與2個活潑可愛的兒子,母子三人旁人看起來他們和樂融融、共享天倫的畫面與一般年秘家庭沒有什麼不同,但這個媽媽不是普通的媽媽,因為她隨時可能會變成另一個人,且多達22種人格!


根據英國《每日鏡報》(The Mirror)報導,擁有靓麗臉蛋的前模特兒泰勒,牽著孩子走在街上看起來與一般母親沒什麼不同,但是多重人格卻讓她過著與眾不同的生活,甚至被其他人格掌控時無法記憶自己做過什麼事,這讓她身處恐懼之中,因為她害怕22種人格中,會有人傷害她的孩子。


泰勒說,這讓她感覺到大半輩子都處於喝醉的狀態,因為她記不起來自己做過什麼事。像是有一次她醒來後,發現自己全身都是血,手裡甚至握著剪刀,她的大腿上有一道很深的傷口,這讓她嚇壞了。且這些人格各自擁有獨特性格、年齡,也可以明顯地從性格落差分辨,一天可能會無預警的切換10次之多。


但這22個人格為她的生活帶來了不少麻煩,威脅到了她自己以及他人的人身安全,這22種人格年齡最小有5歲、青春期的叛逆少女、最老則是60歲的媽媽桑。


不過,幸好以目前來看,這22種人格都深愛著她的2個孩子。除了有一次泰勒騎著腳踏車載著2個兒子時,突然切換到5歲的人格,由於5歲並不會騎腳踏車,於是泰勒母子三人就摔車了。


還有個令人無法理解的人格德國人,由於泰勒並不太會德語,但是若切換到德國人,泰勒卻可以說出一口流利的德語。另外,泰勒的男友狄恩(Dean) 是泰勒18歲時認識,目前他與2位兒子以及泰勒一起生活。


事實上,泰勒各種古怪行為早在10年就開始了,那時她的大兒子出生不久後,泰勒罹患產後抑鬱症,進而逐漸演變成人格分裂症。目前泰勒必須每三個月見精神科醫師一次,平時以藥物治療控制。



然而,泰勒的22種眾多人格分別為叛逆青少女萊西絲(Lashes),其內心充滿憤怒,經常出言威脅狄恩,非常討厭Dean,常常說他沒用、恨他,甚至會傳簡訊告訴狄恩,不准回家否則要殺了他等話。一對姊妹泰格‧莉莉(Tiger-Lily)和泰格-露(Tiger-Lou),跟泰勒本人年紀接近,很難讓人發現,通常只有她的家人會察覺到,且分辨出來。


5歲小女孩黛絲(Daisy),喜歡用泰勒兒子們的蠟筆,花很多時間坐在地上塗鴉,小兒子很喜歡黛絲玩。在這個時候時泰勒的字跡就真的是小孩的樣子!還有一位6歲的孩子鳳凰(Phoenix),喜歡疊樂高和卡通海綿寶寶。


以及60歲的老婦瑪麗(Mary),從辦公用品店到電腦世界工作的老店員,她會在清晨5點起床準備要去上班,並對地方報紙上報導的分店倒閉感到難過,得知分店倒閉後瑪麗也就消失了。接著,一位有收割機的女性農場工人,她會和孩子們說農莊裡動物的故事。甚至一位老鴇泰勒女士(Taylor),經營妓院的老女人,她曾經開車到廢棄建築,說這是女孩們的完美工作場所。


富婆道妮女士(Dawny),性格闊氣且揮霍無度,有次孩子們利用她出現時帶她去買玩具,等泰勒醒來時發現客廳堆滿樂高和其他玩具。還有對旁人造成威脅的縱火狂薩菲爾(Sapphire),酷愛紅色打火機,曾在後院放火燒真鈔。


還有一位倫敦強調很重的女孩查芙(Chav),她稱呼每一個人為查茲(Chaz)。以及經營蘇格蘭三明治店的老闆,會在半夜把狄恩叫醒,叫他去送貨和拿食材趕著出貨。


接著是說著一口德語的德國女人,泰勒本人曾在求學時學過基礎德文,當家人不懂這位德國女人在說甚麼時,她會發火。其他還包括4個小孩,其中3個有暴力傾向。以及一位愛跳舞的啦啦隊青少女,一名幫派饒舌歌手等。


 


鄭醫師補充:


過去我在部落格解釋過多重人格(精神科的專業名詞為解離性疾患)與精神分裂症的不同,嚴重的多重人格,發作起來,完全是另外一個人上身,等當事人回神,也就是主要人格恢復掌控的時候,完全無法想起之前另外一個人格做的事情。但一般而言,多重人格的患者不會嚴重至此,不同人格之間也會相互溝通,甚至在一些狀況出現的時候,不同的人格還會彼此討論,看誰要上場,我在臨床上不時也會看到。上述報導提到的是極少數嚴重的個案。


以心理學的角度,這些人格在潛意識裡面。曾有一位資深的精神科醫師解釋過多重人格的作用機制,我覺得簡單易懂,提出來給大家參考:


當事人就像是家裡停放幾輛不同的車一樣,當天出門,如果是高速公路,可能是開跑車,如果是要到野外去探險,可能就是開越野車,若依般上班日,可能就開一般房車,也就是什麼狀況,就開什麼車。換句話說,何種狀況需派何種人格上場,會自動切換。


這些人格,不見得就是當事人喜歡的,甚至有的人格是當事人過去受虐經驗的縮影,也就是加害人的人格特質。對當事人來說,即使不喜歡這些厭惡的人格特質,但碰到一些不舒服或者艱難的狀況,這些厭惡的人格特質表現,反而會讓他們覺得安全。


 


探討這類個案,會發現當事人幾乎都有兒時比較嚴重的受虐或者創傷經驗,這些經驗導致當事人嚴重的不安,必須要靠不同人格來處理不同的狀況,才會覺得安全。但真正原因是導源於自己嚴重的不安所致。在治療上,唯有透過有效的心靈技術處理,讓當事人感到真正的安全與安心感,人格統整才會出現,多重人格才會慢慢消失。
參考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2&next=25434&l=f&fid=4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使用臉書 可能越不快樂

中央社 – 2013年8月15日 下午4:46

(中央社華盛頓1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顯示,使用臉書雖會增加網路社交能力,但是可能越不快樂。


研究發現,臉書上的朋友雖然較樂於給予所需的鼓勵跟慰問,然而,獲得一大堆熟悉的陌生人按讚,也比不過向好友訴苦時,獲得的真心回應與慰問。


針對年輕成年人的調查今天顯示,人們愈是使用臉書,隨後的心情愈差。


研究主要執筆者、密西根大學社會心理學家克羅斯(Ethan Kross)說:「表面上,臉書為實現人類社會連結基本需求,帶來寶貴資源。」


他說:「但我們發現,臉書不但無法讓人更快樂,反而減少幸福感。


研究人員找來有智慧手機和臉書帳號的82名年輕成年人,並在兩週時間中,每天隨機發5封簡訊,詢問他們的主觀幸福感。


研究人員說,他們認為這是第一份評估臉書對幸福和生活滿意度的研究報告。這份報告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另一名作者、密西根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家朱尼德斯(John Jonides)說:「報告結果非常重要,因為這在在證明社群網路可能影響人們生活。」


研究人員詢問受測者感受、是否煩惱或寂寞、使用臉書次數和時間,以及與其他人「直接」互動情況。


研究人員寫道:「受試者在某一時間點使用臉書後,在下一次回應研究人員簡訊時,心情愈糟糕。在兩週內愈頻繁使用臉書的使用者,生活滿意度也隨時間大幅降低。


研究人員說,相反地,親身互動讓人們心情更好。1020815




鄭醫師補充:


臉書這類社群網路工具,讓人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但是仍無法取代人們真實的互動。上述研究說明一切。我在臨床上的觀察亦是如此,大體來說,經常使用臉書的當事人,其實在實際生活上,與親朋好友的互動其實並不多。


參考文獻:


Kross E, Verduyn P, Demiralp E, Park J, Lee DS, et al. (2013) Facebook Use Predicts Decline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Young Adults. PLoS ONE 8(8): e69841. doi:10.1371/journal.pone.0069841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6984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瀕死經驗 美研究︰腦波活動造成

自由時報 – 2013年8月14日 上午6:11

〔編譯魏國金、記者湯佳玲、楊久瑩/綜合外電報導〕不管是穿越隧道通向亮光、或者目睹醫護人員對著自己的身體在做急救,這些瀕死經驗的成因或許不那麼神奇,美國的研究人員認為,該現象可能是垂死大腦的電子活動激增所致。


垂死前鼠腦 腦波訊號強8倍


密西根大學的科學家將九隻老鼠麻醉後,以人為方式使其心臟停止跳動,結果 在其心臟停跳後三十秒內,以腦電波儀(EEG)測量到稱為γ振盪(gamma oscillations)的高頻腦波遽增。研究發現,老鼠心臟停止後,高頻腦波的活動模式類似在完全有意識的動物上看到的,然而其訊號強度卻強上八倍。


該研究主要撰文者、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波吉金指出︰「許多人認為,大腦在臨床死亡後衰退或停止活動,研究顯示絕非如此。在死亡過程中,它甚至遠比清醒狀態時更活躍。」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波吉金指出,這為瀕死經驗提供一個科學性的解釋架構,瀕死經驗的現象本質上是物理性的而非靈性的;當某位從瀕死中活過來的人說看到光,或許是因大腦視覺皮質高度活躍,使其感受到鮮明的影像。


波吉金指出︰「這項研究揭示出,在心臟停跳過程中,氧氣或氧與葡萄糖兩者的減少可能刺激大腦活動,而這個活動是意識加工的特色。」但她也表示,必須對臨床死亡後復活的人進行相關實驗,才可驗證上述發現。


瀕死者 95%甦醒後對生命改觀


美國瀕死經驗研究權威、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醫學院的帕尼亞博士也說,波吉金的研究還無法解釋為何有些瀕死者在腦部停止活動,醫生展開搶救時,還能正確地回憶出當時的狀況。


針對美學者有關瀕死經驗的研究,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曾經成立「台灣瀕死研究中心」,調查發現,曾有瀕死經驗的人,高達九十五%甦醒後都會對生命改觀, 變得更有強烈求知慾與服務他人的想法;而有些瀕死者看到的東西,是不曾在生活經歷中所見過的往生親人或是未曾到過的地方,瀕死經驗有時很難用科學去解釋。


黃榮村曾瀕死 看見過強光


前教育部長黃榮村在年輕時吃麵中毒而有瀕死經驗,他曾透露「當時印象中就是見到刺眼的強光,似乎可以清楚地看見四周,甚至可以看見平躺著的自己,有清楚意識知道發生意外,但卻無法動彈、做任何改變…」。


台大前哲學系教授楊惠南說,佛教基於信仰,相信「臨終」會有阿彌陀佛接引西方;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張德謙表示,有許多基督徒有過瀕死經驗,他們看 到的是耶穌或天使來接引,讓人不害怕死亡。生死簿傳人吳晴月老師則說,人臨死時靈界會派來接引的守護靈(庫官),依照死者生前的信仰幻化身分來接引死者回 靈界,或幻化成已死的親友來接引。




鄭醫師補充:


瀕死經驗,在一些學術期刊上多次被提到過,但沒有人會在人瀕死時做這項實驗,原因很簡單,不是要搶救,不然就是讓當事人好好安息,唯有透過動物實驗才能做觀察。


看到瀕死的動物,腦波異常增加,就說這與靈性無關,這種實驗結論,靈性導向的人一定會認為有問題。若以動物體來說,大腦就整體運作的總指揮,身體都要沒了,大腦會不知道?大腦知道了,應該一切就結束了,腦波幹嘛還要多做工?除非有高於大腦的存在指揮大腦運作,這是靈性派觀點會提出的質疑。


換句話說,瀕死前的大腦異常活動,到底是結果?還是原因?大家可以深思一下!


參考文獻:




  • Jimo Borjigin,
  • UnCheol Lee,
  • Tiecheng Liu,
  • Dinesh Pal,
  • Sean Huff,
  • Daniel Klarr,
  • Jennifer Sloboda,
  • Jason Hernandez,
  • Michael M. Wang,
  • and George A. Mashour
Surge of neurophysiological coherence and connectivity in the dying brain PNAS 2013 ;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August 12, 2013, doi:10.1073/pnas.1308285110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3/08/08/1308285110.abstract



附註:這項研究不禁聯想到看過的電影。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墮胎少女 易患憂鬱症

作者: 【中央社台北15日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7月16日 上午12:00


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蕭美君在診間聽女人說心事,發現少女時期曾經墮胎者,日後容易憂鬱症、焦慮症,而且大多數曾經安過嬰靈。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青少女的生育率為8%,小媽媽比例居亞洲開發國家之冠,約為日本的2倍、韓國的3倍;然而,青少年生 理發育尚未成熟,未成年懷孕及墮胎容易產生危險的併發症。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蕭美君昨日表示,因社會輿論、宗教信仰的外在壓力,與自我譴責之罪惡 感的內在負面情緒總總因素交互造成的心理衝擊,更容易提高長期憂鬱症等身心疾病之罹患風險。


非預期懷孕,對任何成年人來說都是人生巨大且困難的議題,更何況是對未成年的孩子。未成年懷孕的青少女,擔心父母責罵,往往獨自尋求解決,而獨自解 決的過程中,因為缺乏自我保護、兩性關係的認識,部分青少女可能因一次又一次懷孕、流產,身心嚴重受創,加上沒有獲得妥善的輔導與照顧,日後發生的種種問 題將造成社會的負擔。


避孕不再只是依賴男性的避孕措施,已有性行為的未婚青少女應該加強自我做主的避孕措施,保護自己。台北婦女保健協會常務理事、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 師陳思銘表示,到目前為止沒有100%的避孕方法,想要有效避孕,就必須把避孕做得更完整周延,也就是運用「雙重避孕」的觀念,未婚的青少女也要做好自主 的避孕措施,不再把意外懷孕的風險,完全寄望在男方的準備之下。


安全的性行為,需由男方正確配戴保險套,配合由女方服用避孕藥,除確實降低性病傳染率,更能達到99%以上避孕效果。根據統計,未婚青少女意外懷孕或墮胎的比率,和避孕藥的使用比率呈反比,可見青少女自主的避孕措施的確可降低意外懷孕或是墮胎的機率。




鄭醫師補充:


根據2011年,發表於英國精神病學期刊的一篇大規模研究發現,年輕女性墮胎,跟沒有墮胎的年輕女性相較,精神困擾發生率倍增。


這項大規模的回溯性研究,總共分析877181位參與者,其中163831位女性曾有墮胎經驗。


分析發現:女性若是做過墮胎手術,精神困擾發生率增加81%,而其中將近10%的案例的精神困擾直接與墮胎有關。


詳細的分析數字,墮胎者罹患率焦慮症增加34%,憂鬱症提高37%酒精濫用率倍增,增加到110%,大麻濫用增加到220%而自殺企圖的危險性提高為155%。


因此,年輕女性還未有生兒育女計畫,務必做好避孕措施,男性更不應逞一時之快,致使女方因懷孕墮胎造成更進一步的身心煎熬。一旦發生墮胎後的身心性疾患,務必透過生活改善技術以及心靈處理技術來根本處,過渡期可以考慮相關營養療來協助穩定情緒。




參考文獻:


Priscilla K. Coleman


Abortion and mental health: quantitative synthesis and analysis of research published 1995–2009 BJP September 2011 199:180-186; doi:10.1192/bjp.bp.110.077230 http://bjp.rcpsych.org/content/199/3/180.full?sid=43aab506-be13-4634-bedb-927c3724113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命中注定? 研究發現基因會影響樂觀與否

 

 


 


(法新社巴黎25日電) 英國研究人員今天指出,生活方式到底是「只剩半杯水」的悲觀、還是「還有半杯水」的樂觀,可能都取決於調控特定荷爾蒙的單一基因。



「皇家學會學報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Society B)刊登的報告表示,換言之,有些人天生就比較會開心,其他人則容易憂慮。



先前的研究已經證明,神經傳導血清素在大腦中的作用是否正常,關鍵在於基因5-HTTLPR。



血清素是一種荷爾蒙,負責在神經細胞間傳遞化學訊息,同時也與情緒密切相關。幾種抗憂鬱藥物的功能都在調控血清素濃度。



研究人員同時也發現此基因具有3種亞型(variant或allele);2種被稱為「短版等位基因」的亞型會增加憂慮及自殺的風險。



與另1種「長版等位基因」不同,在壓力狀況下,短版等位基因被認為會引發過度的神經化學反應。



英國艾賽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的3位科學家在伊蓮.佛克斯(Elaine Fox)的率領下,開始比對帶有不同基因亞型的人,到底對壓力或快樂氛圍有什麼樣的反應。



研究者挑選出3類圖片,分別是負面、情慾或愉悅、及中性;然後要求97位受測者觀看一系列的圖片。



結果顯示,帶有長版等位基因的16位受測者「會明顯地迴避負面資訊,卻特別容易注意到正面訊息」。但帶有短版等位基因的人,行為模式卻剛好相反,不過程度並不強烈。



研究指出,「結果顯示,基因驅動的樂觀態度,是認知機制中對抗生活壓力的關鍵」;欠缺「保護性偏見」,可能更會受制於情緒失調及焦慮。



根據這篇英國的研究:帶有長版等位基因的人,天生樂觀,抗壓能力比短版等位基因的人好很多,而這些基因型的不同,也是決定血清素分泌是否正常的重要關鍵,因此,容易焦慮或心情不佳的人,必然事蹟因影響,幫助自己的方法最好靠藥物來幫助血清素提升改善心情?


首先,我們先搞清楚,在一般精神科門診大家很清楚,並無基因檢測的檢查來幫助一個人確定他是長版或者短版基因,同時,許多人想看病,是因為他原本是個樂觀開朗的人,但因遭逢一些變故或者生活上的困惑,狀況掉下來所致。


對天生樂觀的人來說,並不代表永遠不會焦慮或憂鬱,天生比較悲觀的人,也並不代表這一輩子都得在心靈的陰影下度日,重點在於基因只能決定一部份,其他一部份我們可以自己決定,包含是否要用藥物來幫助心情改善與否,因為,我們若把憂鬱與否完全以血清素的濃度高低,當成唯一原因,那麼藥物可能就會吃得沒完沒了,有機會應該看一下:是先遇到有壓力的事情心情不好而導致血清素不平衡?或者血清素先不平衡,導致遇到事情抗壓力不佳而產生憂鬱?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女童缺少父愛 長大易得憂鬱症

作者: 劉運 | 台灣醒報 – 2013年5月15日 下午2:58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缺乏父愛,對女孩的影響更大。英國的研究顯示,女生在5歲前少了父親的陪伴,在青少年展 現憂鬱症狀的機率,會較其他人高出50%;男孩則較不會受父母離異的影響。研究員指出,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因「負面個人經歷」而受傷,幼年缺少父親陪伴,未 來可能產生心理問題的風險較高。


研究指出,5歲前若沒有父親的陪伴,有近4分之1的女性在青少年時期會產生憂鬱症,23%的女性有難過、容易疲勞等症狀,發生心理問題的機率也較其 他人高出50%。這個研究再次重申之前的發現,亦即學齡前兒童比較無法適應父母的分離,因為他們比較缺乏朋友及其它親戚的支持。


5歲以上的女孩若經歷父母離異,在青少年時期展現心理問題的機率則下降至15%。研究顯示,男孩比較能夠適應父母的離異,若5歲前沒有父親陪伴,只有不到10%的男性在青少年時期會有憂鬱傾向。


領導研究的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教授克平說:「我們發現,1到5歲的女孩若經歷父母離婚或少了父親的陪伴,比較可能在長大後出現心理健康等問題。」她說,還有許多原因如社會或經濟因素,可能影響研究結果,但是在幼年缺少父親陪伴的女孩,未來產生心理問題的風險較高。


研究員訪問5,631名青少年,問他們在過2週是否感受到難過、缺少自我價值,或極度疲累。研究還指出,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因「負面的個人經歷」而受傷,雖然這不意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得憂鬱症。


這個研究發表在《心理醫學》期刊。


鄭醫師補充:


母愛很重要,但父愛對小孩的人格塑造影響也不容小覷,相關研究可以參閱:



作者: Khaleque, Abdul
來源: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卷: 22   期: 2   頁碼: 297-306   DOI: 10.1007/s10826-012-9579-z   出版日期: FEB 2013

http://psr.sagepub.com/content/16/2/103.abstract


上述報導的參考文獻:


Father absenc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ce: findings from a UK cohort

I. Culpin, J. Heron, R. Araya, R. Melotti and C. Joinson

Psychological Medicine

http://journals.cambridge.org/action/displayAbstract?fromPage=online&aid=891794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健康 別太早退


 


作者: 【中央社倫敦十六日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5月18日 上午12:00


英國智庫經濟事務研究所(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今天公布研究報告,指出退休會使健康情形即刻小幅提升,但中期與長期而言會「急遽下降」。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經濟事務研究所表示,研究顯示民眾應該為了健康與經濟因素,晚點退休。


英國政府已打算提高領取國家退休金的年齡。


這份與慈善組織老年奮進基金會(Age Endeavour Fellowship)共同發表的研究,將退休民眾與已過退休年齡、卻仍繼續工作的民眾相比較。


經濟事務研究所計畫主任布斯(Philip Booth)說,政府應該進一步鬆綁勞動市場,允許民眾晚點退休。布斯說:「晚點退休不只有經濟上的必要,也有助民眾活得更健康。」


研究說,退休後健康情況會立即小幅提升,之後會長期大幅下滑。


根據研究,退休會使罹患臨床憂鬱症風險增加四成,身體出狀況的風險增加六成。


研究顯示,男女風險相同,並且生病風險和退休時間成正比。


鄭醫師補充:


全世界最年長的公務人員工作超過百歲,他的座右銘就是:活著,就是要工作!所以在他退休的隔天便離開人世。


我常跟門診求助者討論到工作這一區塊時,不時提醒要感謝你的工作,因為某種程度來說,工作讓我們生活有重心與目標。的確,有人在退休前,身體以及心理健康無虞,退休後卻百病叢生,不少人巴望早點退休,但退休後卻發現失去工作為重心的生活反而更糟,因此我常說,沒有準備好,不要隨便退休!


相關原文報導可以連結參閱:


http://www.independent.co.uk/life-style/health-and-families/health-news/work-longer-live-healthier-how-retirement-can-seriously-damage-your-health-8618317.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研究顯示 人老了較快樂


 

 



【台灣醒報記者楊舒婷綜合報導】「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人越老越快樂?美研究顯示,年紀越大的人,越懂得珍惜時間,保持快樂心情。研究人員更提醒,年輕人應起而效之,趁早替老年社交生活作準備。再不到30年,老年人口將占台灣總人口數四分之一,你準備好了嗎?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吳素芬專員表示,目前台灣社會10人中就有一個是老人,比例很高。他們大多前半輩子為家人貢獻心力,在年老之後有了自己時間,很多人其實都想發展自己的興趣、追逐夢想。「只要激勵他們,讓他們動起來,老年人的學習力會超乎一般人的想像」,吳專員說。



她也提到世界衛生組織提倡「活躍老化」的概念,除了要讓年長者身心健康,也要多多參與社會。「待在家裡只會雙重老化」,她提醒。



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蘿拉‧卡斯坦森提出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發現縱使老年人身體狀況較差、沒辦法賺錢,社會地位也大大改變,他們還是能擁有黃金歲月。



卡斯坦森博士邀請18歲至90多歲的受試者,除了接受相關實驗,更需定期寫日記、紀錄心情。結果發現,年長者負面情緒持續時間,比年輕人短得多,也較能平心靜氣接受他人批評。顯然孔子說「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年紀越大,越能控制、平衡自己的情緒,是千真萬確的。



加州大學心理學家蘇珊‧圖克‧查爾斯回應此項研究,認為因為年長者大多知道自己所剩日子不多,因此會想善加利用、不願留下任何不愉快的回憶。許多人擔心人老了就一定貧病無依,過著悲慘的生活。這些專家則給了年輕人全然不同的視野。



英國慈善團體「Age Concern」與「Help the Aged」公共政策主任安德魯‧哈洛普表示,年紀大,不表示就對社會一點貢獻也沒有;許多年長者仍透過學習、體驗生活,過著健康且積極的人生。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也提醒,目前各縣市政府都有樂齡資源學習中心、內政部也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等資源,提供多元課程與交流活動,若家中有老長輩,可以鼓勵他們、陪同參與。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數據,目前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共有2,426,251人,佔總人口10.52%。若照目前人口老化速度,到民國120年,老年人口會超過總人口四分之一,達到5,874,000人;扶養比約為39%,意即每三人就得扶養一位老人。屆時,男性平均壽命為79.7歲,女性86.4歲。



這幾年來,老年醫學漸漸為人所重視,說穿了,主要是醫院及相關的醫療從業人員的努力不懈,其中有些專業人員會一再提醒大家正視老年憂鬱的問題,然而,人老了,一定會比較憂鬱嗎?答案是否定的,最近美國研究人員針對18到90歲的各個年齡階層的人作調查發現:年紀越大的人,負面情緒出現的時間相對較短,同時也較能平心靜氣接受他人的批評,顯見人老了,不見的比較憂鬱,反而更豁達。


不可否認的,人老了,面臨身體的狀況機率增加,真正會讓老年人情緒下降的關鍵,就是身體有難以治癒或者磨人的慢性疾病,這些若伴隨長年的藥物服用,除了藥物副作用影響之外,還可能因為多種藥物使用導致身體營養缺乏或者藥物在體內代謝時間延長而影響精神狀態。如果身體能減少病痛的發生率,那麼要保持心情的愉悅,相對來說就不是那麼難。這一區塊若想做好,也可以參考功能性醫學或者營養醫學的作法及調整方式,畢竟功能性醫學的終極目標是幫助身體功能回復,而且心情愉快,遠離疾病及藥物依賴的陰影。。


建議大家年輕時要善待身體,隨年紀增長要不斷自我成長、注意身體的鍛鍊及持續對社會的參與,到老才有機會經歷更豁達的年老心境。


參考文獻:


You never lose the ages you’ve been: Affective perspective taking in older adults.

Sullivan, Sarah J.; Mikels, Joseph A.; Carstensen, Laura L.

Psychology and Aging, Vol 25(1), Mar 2010, 229-234. doi: 10.1037/a0018383

http://psycnet.apa.org/index.cfm?fa=search.displayRecord&id=B5C77B8A-A99F-F624-7803-7E0794C33C6B&resultID=3&page=1&dbTab=pa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英研究:聽新歌 讓心情更加愉悅!

NOWnews – 2013年5月13日 下午2:58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你知道除了品嚐美食之外,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心情愉悅嗎?根據加拿大一項研究發現,當人們聽到從未聽過的「動聽歌曲」時,大腦所產生的快感,比品嚐美食所得的快感還要強烈。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心理學研究團隊,讓受試者欣賞60首過去從未聽過的動聽歌曲,並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核磁共振的掃描,結果顯示,大腦中負責快感、恐懼、成癮等情感功能的伏隔核越活躍,受試者就越想再聽一次這首曲子。


心理學家解釋,人的大腦內存在一套「獎賞迴路」,由伏隔核、尾狀核、殼核、丘腦等多個腦區形成,能夠「加工」與快感有關的外界刺激。這也解釋了為何動聽的音樂能讓人產生快感,讓人感到愉悅。




鄭醫師補充:


好聽的新歌總是有人會去買,因為聽到好聽的新歌,比吃美食所帶來快感更強烈,這項有趣的研究發表於前年11月,參考文獻:



Anatomically Distinct Dopamine Release during
Anticipation and Experience of Peak Emotion to Music
Valorie N. Salimpoor, Mitchel Benovoy, Kevin Larcher, Alain Dagher,Robert J. Zatorre
Nature Neuroscience14,257–262 (2011) doi:10.1038/nn.2726
Received 07 October 2010
Accepted 25 November 2010
Published online 09 January 2011

http://www.nature.com/neuro/journal/v14/n2/full/nn.2726.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別再爭吵了 寶寶易有負面情緒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羅詩樺/編譯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3月28日 下午3:46






發表於「心理科學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報告指出,沉睡的小寶寶對於環境中不同的語調聲音,大腦也會表現出不同的模式。相較於溫和語調的環境理,長期處於高壓、多爭吵聲家庭的嬰兒,在有關壓力與情緒管理的大腦區域,會對非常生氣的語調出現較大的反應;也會影響長大後對壓力、負面情緒上的應對方式。


過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獸醫系研究人員也曾發現,孕婦能經由胎盤傳送壓力等負面影響給胎兒,顯示嬰兒從尚未出生開始,就已能感受到外在情境,並對日後成長造成影響。


鄭醫師補充:


我在門診,有時和陪診的父母聊到自己的小孩脾氣控管不佳,容易發脾氣,回想起來,在懷孕期以其嬰兒時期,夫妻感情不睦,經常爭吵,父母也想了解是否因此對小孩造成影響?


看到上述報導的研究,就能清楚了解其因果關係,早在五十多年前就有人把胎兒時期接受到母親的負面情緒影響稱之為胎兒期印痕,與現在研究結果不謀而合。胎兒期印痕可以透過有效的心靈處理技術來處理,不必擔心。


參考文獻:


Alice M. Graham, Philip A. Fisher, and Jennifer H. Pfeifer


What Sleeping Babies Hear: A Functional MRI Study of 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Infants’ Emotion Process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0956797612458803, first published on March 28, 2013 doi:10.1177/0956797612458803


http://pss.sagepub.com/content/early/2013/03/27/0956797612458803.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錯事懲罰無益 應讓孩子學習負責任


作者: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 健康醫療網2013年2月2日 下午3:21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是否也會用懲罰的方式教導孩子呢?其實長期下來,處罰不但無幫助,恐會造成反效果;凱旋醫院臨床心理師林希陶指出,現今社會就不斷傳出因家長過於體罰,演變成兒童虐待的事件,反而導致孩子身心受損。
通常被懲罰的孩子常處於哭泣,甚至生氣的情緒中,大人若想藉此解釋或教導,效果恐折半,但到底該怎麼教導孩子呢?林希陶說,當孩子做錯事情,當下最重要的是要教導孩子負起責任,除了誠心道歉,也應讓孩子想辦法彌補做錯的事情,透過好好溝通來代替懲罰。
臨床心理師林希陶進一步說明,家長也可以透過讚美的方式鼓勵孩子,因長期使用體罰的大人,容易被孩子歸類為討厭甚至畏懼的人,相對家長叮囑的事情,孩子也不會想聽進去,若透過讚美等正向的方式,能使孩子更有意願接受教導和學習。
大部分受到體罰的孩子多只學到暴力這件事情,因此家長更需省思,在教導孩子時,什麼是不適當的行為,或是否由其他替代的方式;林希陶說,處罰並不能處理所有的過錯,尤其被體罰的孩子,更容易錯失學習機會,因此家長應讓孩子在做錯事情時,學習如何負起責任,可望有助於孩子在未來成長上的正確認知。

 


鄭醫師補充:

要負起責任,要先願意面對自己的作為造成什麼樣的傷害,然而,大部分的人選擇用辯解來迴避自己的過錯,因為怕被指責自己哪裡做錯,也怕被責罰。

接納的態度是幫助孩子面對的第一步,接納不是鼓勵或者同意孩子犯錯是好的或者不好,接納是提醒孩子,可以犯錯,但是犯錯產生的後果,如何面對自己作為產生的傷害去彌補。

重點來了,如何引導小孩願意承認哪裡錯?建議大家可以參考美國知名的教育學者羅恩‧賀伯特先生的觀點及作法,他認為一個人願意承認錯誤,必須基於他有足夠的「對」,才能去看自己哪裡有錯。因此,在討論時,可以採用「你可以是對的」的觀點來介入。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人格的完整與誠實這本書的相關內容。

只是用這句話詢問:「你覺得自己這樣做,在心理面自己覺得哪裡是對的?」不帶批判,只是示意對方的回答,當事人覺得有被同理,同時有足夠的「對」,自然而然會去看自己哪裡有問題,找出自己哪裡有問題時,直接補上這句話:那麼你可以為那件事做什麼?接下來便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

以上資料提供給大家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印度恆河聖浴有益健康

法新社 – 2013年1月19日 上午3:20







印度和英國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儘管面對寒冷天氣,無間斷的噪音,貧乏的飲食以及染病的風險,參與這類大型活動的印度教信眾,呈現了較高程度的心理和肉體健康。


這項名為「瞭解朝聖經驗」的研究報告說:「有些人可能真的因而生病,感覺變糟,但對大多數參與大壺節的群眾而言,這對他們的健康有益。」


每12年舉行一次的大壺節,14日起在印度北部阿拉哈巴德(Allahabad)展開,為期55天。當局說,約800萬人相互推擠,要浸入所謂神聖的恆河水中,據稱可以洗淨個人的罪孽。


印度每年也另外舉辦較小型的類似活動。


聯合4所英國大學和5所印度大學的社會科學家結論指出,忍受艱苦的共同團體經驗,以及分享同樣的活動,超過肉體上的不適。


研究報告說:「身為印度教朝聖團體的緊密一分子,以及感受其他朝聖者的支持,可以強化一個人更全面的感覺成為社群的一部分。」


這項結論是在2010和2011年進行的兩項調查結果,針對416名朝聖者,及127名沒有參加壺節民眾採樣所做的研究。研究報告刊登在科學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


鄭醫師補充:


恆河的水很髒,沒錯,但信仰力量的幫助早已超越這些可能造成健康負面的效應。報導的研究引用文獻:


Tewari S, Khan S, Hopkins N, Srinivasan N, Reicher S (2012) Participation in Mass Gatherings Can Benefit Well-Being: Longitudinal and Control Data from a North Indian Hindu Pilgrimage Event. PLoS ONE 7(10): e47291. doi:10.1371/journal.pone.0047291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47291


我曾聽過一位參與過媽祖遶境的女士,分享她遶境的經驗,即使很累很疲倦,腳都種了,但整個心靈卻很富足,回想起來,還是希望能夠有機會再去參與。


透過宗教適當的幫助,能幫助人們更健康,生活更有目標以及感覺更幸福,相關研究很多,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相關文獻:


Daniel E. Hall, MD, MDiv. Religious Attendance: More Cost-Effective Than Lipitor?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Family Medicine 19:103-109 (2006).

Eliezer Schnall; Sylvia Wassertheil-Smoller; Charles Swencionis; Vance Zemon; Lesley Tinker; Mary Jo O'Sullivan; Linda Van Horn; Mimi Goodw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Psychology and Health. 17 November 2008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4729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我喜歡跟周邊的朋友開玩笑:我今年過生日這件事,對許多擔心世界毀滅的人來說,是再重要也不過了。因為我的生日是12月22日!


我之前曾看到一幅畫,畫中是一家人在溫暖的燭光中享受晚餐,家人表情和樂而滿足,平靜地享受晚餐,自煙囪還冒出陣陣炊煙,這幅畫的標題是:世界末日的前一天。


如果今天是世界末日怎麼辦?這不禁讓我想到一位長壽者接受訪問時透露她長壽秘訣時說的話:


95%擔心的事情從沒發生過,剩下5%,擔心也沒用。


有人說,今天有可能是世界末日這件事,反而是一個禮物,因為再也沒有明天的事須要去擔心。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為現在的自己做什麼?


有些人看過周星馳的電影,在少林足球這部電影裡面,主角守門的隊友在面對威力足以讓自己毀滅的一球之前來襲,平靜地撥出電話,向自己喜愛的對象表白,然後再從容地面對強球來襲,正是在說這件事。


也許這是馬雅人送大家的一個大禮物。讓我們回歸現在時刻,面對自己,真正地做自己,不再有遺憾,珍惜自己活著的每一個當下。過去也有研究顯示:意識到自己快死亡這件事,反而會讓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更積極:


經常想到死亡,過去一直被認為會讓人變得消極負面,今年發表於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人格及社會心理學回顧)期刊的研究發現並非如此,經常想到死亡反而是件好事,除了有益生理健康之外,還可以幫我們 重新規劃目標與價值,即使不想到死亡,只是經過墓地,也能促使我們正向改變以及讓我們更能去幫助他人。研究論文可以參閱:


K. E. Vail, J. Juhl, J. Arndt, M. Vess, C. Routledge, B. T. Rutjens. When Death is Good for Life: Considering the Positive Trajectories of Terror Managemen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12; DOI: 10.1177/1088868312440046


上述新聞的報導就是很棒的例子。如同賈伯斯在一場演講中分享的心得:


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


不管如何,祝福大家!明天若是看到彼此,跟對方熱情地祝賀新生命的來到,生日快樂。有生之日天天都快樂!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美研究:人體在大事發生前約10秒有預感能力

NOWnews – 2012年11月13日 上午9:23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1月11日報導,美國西北大學神經學家最新研究發現,人的身體對於馬上要發生的大事有預感能力。


科學家已經發現,人的生理活動會在未來事件發生前10秒左右產生明顯變化,比如心跳加快、瞳孔縮放及腦部活動變化等。在大多數試驗中,一些令人恐懼的畫面會隨機出現在參與者面前,參與者會在10秒前感應到下一個畫面即將出現。


 


為了驗證人體是否真有預測未來的能力,西北大學神經學家茱莉亞‧莫斯布里奇(Julia Mossbridge)與其同事分析了24項研究,並將其中存在偏見或錯誤的研究剔除。他們隨後發現預感效應的確存在,人的生理活動的確會在大事件發生前幾秒出現變化。發現顯示,人類身體潛意識中能感覺到有重大事件即將發生,即使人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大事。


莫斯布里奇說,「人體可以在沒有任何線索的情況下預測一些大事件,有證據顯示這種功能是真實的,但問題是它如何工作?」莫斯布里奇等人認為這預感效應是真實存在的,這種無理效應符合自然法則,並非是超能力。但其他科學家懷疑莫斯布里奇的研究,他們認為是研究中的某些偏見發揮了作用。


鄭醫師補充:


我還記得小時候有一天晚上,看到屋外滿天蟑螂飛舞,接下來半小時內馬上發生有感地震好幾分鐘,過去許多報導提到昆蟲或者動物可能具有天災預知能力,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這方面的能力若是一點都不具備,未免也說不過去。


人有無預知能力,相關研究結論得討論很有趣,即使連學者也分成信跟不信兩派,上述報導的研究針對24項已經發表的研究分析發現,身體感覺能發揮預知能力提醒當事人即將發生的危險。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研究原文:


http://www.frontiersin.org/Perception_Science/10.3389/fpsyg.2012.00390/full


引用來源:


Predictive physiological anticipation preceding seemingly unpredictable stimuli: a meta-analysis


Julia Mossbridge, Patrizio Tressoldi and Jessica Utts

Front. Psychology, 17 October 2012 | doi: 10.3389/fpsyg.2012.0039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曾墮胎母親 對孩子施暴率增加



作者: 莊瑞萌 | 台灣醒報 – 2012年10月31日 下午3:08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根據美國一所大學研究發現,曾經墮胎的母親對孩子施暴的機會增加,是一般沒有墮胎過婦女的2.5倍。關懷與研究墮胎後母親的機構則表示,墮胎後的母親應該接受諮商,度過可能的心理憂傷時期。


美國寶林格林州立大學與伊利雅德協會(Elliot Institute)合作研究,共分析518位育有12歲以下孩子低收入美國婦女,並將研究對象分成非自願性流產與自願性墮胎兩組,結果發現流產過的母親對孩子施暴的機率較一般母親提高,曾墮胎的母親對孩子施暴的機率,更高於曾流產的母親。


研究者蔻曼表示,「失去孩子後心理上出現的障礙與憂愁,會影響到婦女的心理健康,容易導致出現不適當的管教行為。


對此,長期關懷墮胎照護工作的伊利雅德協會,則呼籲有類似遭遇的女性應該獲得諮商協助,該協會會長雷爾登表示,「一般人似乎認為墮胎是解決未預期懷孕最有效的方法,好像可以因此一勞永逸,但是越多研究則顯示,墮胎後的影響卻會長期困擾著婦女,甚至影響家庭。」


美國一年約有82萬女性進行墮胎,根據一份刊登在《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報告就指出,研究者觀察過87萬名婦女,其中有16萬人曾墮胎過後,發現後者會出現焦慮的機率增加34%,酗酒的機率提高1.1倍,沮喪的機率提高37%,而且其中近一成與墮胎有關。


美國心理協會則曾在2008年調查後發現,婦女墮胎後會出現悲傷、難過、沮喪與焦慮的反應,但並未證實這些反應與墮胎有關。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Acta Paediatrica》期刊。


鄭醫師補充:


本地對於墮胎的法令相當寬鬆,因此有墮胎經驗的女性不在少數,但鮮少有人關心墮胎對女性身心的影響何在,上述報導值得我們關注與深思。


第一篇研究發表於2005年:


Acta Paediatr. 2005 Oct;94(10):1476-83.

Associations between voluntary and involuntary forms of perinatal loss and child maltreatment among low-income mother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6299880


英國精神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的研究,分析534位婦女,追蹤長達30年的研究結果,引用來源:


Abortion and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evidence from a 30-year longitudinal stud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8) 193: 444-451 doi: 10.1192/bjp.bp.108.056499


研究原文全文請參閱:


http://bjp.rcpsych.org/content/193/6/444.ful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跡?!美國一腦科醫生昏迷後離魂 宣稱看到天堂

NOWnews – 2012年10月12日 下午1:06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著名腦外科專家埃本‧亞歷山大(Eben Alexander)近日發表文章稱,他2008年因腦膜炎陷入昏迷後曾有一段離魂經歷,並看到了天堂。


亞歷山大在為《新聞週刊》撰寫的文章中表示,2008年他曾因腦膜炎昏迷7天,在此期間他大腦中控制人類思想和情緒的部分關閉了,使他有了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經歷,令他相信來世的存在。



亞歷山大稱自己昏迷後來到一個充滿了白色和粉色雲彩的地方,見到一個有著藍眼睛的美麗女子,還看到許多閃光的生物。他寫道:鳥?天使?在回憶這段經歷的時候我才想起這些詞,但它們都不足以精確描述那些東西。他們與我所知的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不同,他們可能處於更高級的生命形式。



此外,亞歷山大還聽到從高處傳來歌聲,我懷疑是那些有翅膀的生物在唱歌。亞歷山大之前從不相信所謂來世的存在,他也曾聽說過病人昏迷後的離魂經歷,但認為那都是無稽之談。然而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使他徹底改變了想法。



死訊 孤獨 亮光… 人死前1秒14種感受

作者: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 鉅亨網 – 2012年8月19日 下午3:25






人在「死」前 1 秒會有什麼感覺?香港大公網報導,據曾經有過瀕臨死亡的人表示,截至目前所知,人在死前 1 秒大約有 14 種感受。


1、聽到自己的死訊


他們親耳聽到醫生或是在場的其他人明確宣告自己的死亡。他會感覺到生理的衰竭到達極限。


2、從未體驗過的舒服


瀕死體驗」的初期有一種平和安詳、令人愉悅的感受。首先會感到疼痛,但是這種疼痛感一閃而過,隨後會發覺自己懸浮在一個黑暗的維度中。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最舒服的感覺將他包圍。


3、聽到奇怪的聲音


在「瀕死」或者「死亡」的時候,有奇怪的聲音飄然而至。一位年輕女子說,她聽到一種類似樂曲的調子,那是一種美妙的曲調。


4、被拉入黑暗的空間


有人反映他們感到被突然拉入一個黑暗的空間。你會開始有所知覺,那就像一個沒有空氣的圓柱體,感覺上是一個過渡地帶,一邊是現世,一邊是異域。


5、自己看著自己的軀殼


發現自己站在了體外的某一處觀察自己的軀殼。一個落水的男人回憶說,他自己脫離了身體,獨自處在一個空間中,仿佛自己是一片羽毛。


6、你的話別人聽不到


他們竭力想告訴他人自身所處的困境,但沒有人聽到他們的話。有一名女子說,我試著跟他們說話,但是沒人能聽到。


7、不停出入自己肉體


脫體狀態下,對時間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憶說,那段時間裏,他曾不停地出入自己的肉體。(接下頁)


8、感官從未如此靈敏


視覺、聽覺比之前更加靈敏。一個男子說,他從未看得如此清楚過,視力水平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增強。


9、孤獨無助無法交流


在這之後,會出現強烈的孤立感和孤獨感。一位男子說,他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和別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單」。


10、周圍有他「人」陪伴


這時,周圍出現了別的「人」。這個「人」,要?是來協助他們安然過渡到亡者之國,要?是來告訴他們喪鐘尚未敲響,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時間。


11、最後的時刻出現亮光


在「瀕死體驗」最後的時刻,會出現亮光。這道光具有某種「人性」,非常明確的「人性」。


12、回望人生全程回顧


這個時候,當事人會對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顧。當親歷者用時間短語來描述它時,都是「一幕接著一幕,按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移動的,甚至伴隨著畫面,當時的一些感覺和情感都得以重新體驗」。


13、被「界限」阻隔


在這時,人會遇到一道可以被稱作是「邊緣」或者「界限」之類的東西,阻隔你到某個地方去,關於它的形態有多種表述:一攤水、一團煙霧、一扇門、一道曠野中的籬笆,或者是一條線。


14、生命歸來


如果有幸被救活了,在「瀕死體驗」進行到某種程度後,人們必須「回來」。在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想趕快回到身體中去,但是,隨著瀕死體驗的深入,他開始排斥回到原來的身體,如果遇上了光的存在,這種情緒就更?強烈。隨後,你就真的「回來」了。


人是一種相當依賴精神的生物,當人「瀕死」時,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讓死亡變得不那?可怕。人死的時候,整個一生都將被重新評價,這種評價完全不依賴於你是否腰纏萬貫,身份地位是否顯赫,而僅僅取決於在你一生裏與他人分享的愛和溫暖有多少。

鄭醫師補充:


那位腦外科醫師把自己腦膜炎時,靈魂離體的經驗寫成一本書Proof of Heaven,翻譯成中文為「天堂的證據」,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


http://www.lifebeyonddeath.net/


看到這兩則報導,我想到去年曾經看過名導演克林伊斯威特的電影「生死接觸」,原文片名為Hereafter,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1gAmZZqkHM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恐懼記憶 可從大腦移除

作者: 【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9月22日 上午12:02





消除記憶一直都是科幻電影主題,不過研究人員現在相信,在讓抹除記憶成真上,他們已經有了突破。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的開創性研究,可以協助研發出治療焦慮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的全新療法。


這項研究是第一次證明剛形成的情緒記憶可以從人類大腦移除。


這項研究是由烏普薩拉大學研究人員執行,新研究報告發表於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


研究領導人阿格倫(Thomas Agren)說:「這些研究結果可能是記憶與恐懼研究的突破。新研究結果最終可能可協助研發出改良療法,治療全球數以百萬計有焦慮問題的患者,像是恐懼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與恐慌發作。」


人在學習某種東西時,持久的長期記憶是在強化過程的協助下形成,是依據大腦蛋白質的生成。


當我們在記憶某種東西時,記憶有一陣子不穩定,在經過另一個強化過程後,才會再穩定下來。


研究人員說:「換句話說,這可以說,我們不是在記憶原本發生的事,而是在記憶上一次我們認為所發生的事。」


研究團隊發現,藉由中斷強化過程,他們可以改變之前記憶過的東西。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怎麼做的?研究人員先讓受試者看一中性的圖片但附帶電擊刺激,以這種制約方式讓受試者形成一項新的恐懼。為了活化這項恐懼記憶,接下來圖片再次給受試者看,但沒有伴隨電擊刺激,實驗組的方式,藉由反覆呈現相同圖片的幫助來擾亂原本記憶強化過程,至於控制組則在圖片反覆給受試者看之前,讓記憶再強化過程先完成。


實驗組則不讓恐懼記憶形成,也就是受試者之前跟圖片連結的恐懼感已經消除,換句話說,擾亂了記憶的強化過程,這個圖片再度被視為中性而不帶任何恐懼。同時研究人員用磁振造影來掃描來追蹤大腦存取恐懼記憶的的部位,也就是顳葉的杏仁核,確定恐懼已經消失。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解開記憶與恐懼的關係,並能對恐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以及恐慌等等狀況提供有效的治療方式,相關研究來源:


T. Agren, J. Engman, A. Frick, J. Bjorkstrand, E.-M. Larsson, T. Furmark, M. Fredrikson. Disruption of Reconsolidation Erases a Fear Memory Trace in the Human Amygdala. Science, 2012; 337 (6101): 1550 DOI: 10.1126/science.1223006


其實處理恐懼的技術早已存在,也且學習與操作也不複雜,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戴尼提這項技術的原理與執行方式,與上述研究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這是美國知名人道主義作家L. Ron Hubberd發明的技術。以下我把部落格相關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對那些經歷過天然、人為巨大傷害受害者,其他如性侵案被害人身上常會出現的身心不適現象,當同一創傷行為被再度體驗,反覆的痛苦回憶、夢境,會被類似情境引發,產生強烈心理痛苦與生理反應。當事人常常出現失眠、易怒、易受驚嚇,及注意力不集中,障礙持續、嚴重者會造成臨床上重大痛苦。舉例而言,在南亞大海嘯、各國的大地震甚至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的災後,歷劫餘生的人們經常會出現上述的反應,就可稱之為PTSD。主要的原因是當事人的注意力卡在事件發生的時刻,當時所出現生命威脅、恐懼、震驚或者巨大的失落感常藉由一些再刺激而引發不適、難以平復。


不管如何,這必然對當事人的壓力系統造成明顯的衝擊,包含大腦神經與壓力相關的荷爾蒙系統都會產生影響。會有PTSD狀況的人,短期可以藉由轉移注意力來協助當事人暫時隔離壓力事件,但追根究底,有機會,把事件經歷說出來就是種面對的最好治療,即便一些統計出來效果不錯的療法,也是要去描述或者去說,去接觸,再配合一些放鬆技巧的協助來達成效果。國內有經驗的治療師並不多。至於藥物的使用,建議有急性壓力困擾或者PTSD困擾的人,還是保守些為宜,就算要用,最好警惕自己時間不要過久,藥量避免越來越多。過去我在區域醫院看診時就有好幾個921的受災患者,因為當時難以平復,選擇用藥物來控制症狀與幫助睡眠,到頭來藥物不減反增,睡眠品質及心情越來越糟,成了長期服藥的慢性精神病患。


對沈浸於重大壓力事件的人,卻可能在不長的時間處理就能走出哀傷與驚恐。除了戴尼提這項技術之外,有一種簡單方式,仍是由美國知名人道主義作家L. Ron Hubberd提出來的,藉由反覆詢問當事人兩句話:那個時候你在哪裡?你現在在哪裡?藉由讓當事人反覆回想事件發生的經過,並口述出來,詢問者不必和對方討論,只要示意即可,當事人有嚴重的情緒反應,鼓勵當事人發洩出來,穿越這些有負荷的記憶,在記憶中隱含的負面情緒,會一點一滴被拿掉,帶當事人達到一個情緒比較穩定的點甚至有某些領悟被說出來時,即可停止。


補充一點:這項技術不只能處理新形成的恐懼記憶,對於過去時間較為久遠的恐懼記憶或者傷痛,也能處理。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別向命運低頭 澳洲研究發現:太「認命」對健康有害?

NOWnews – 2012年9月18日 下午9:55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正面的態度不僅讓你成功,更能讓你更健康!澳洲研究顯示,如果一個人抱著「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態度過生活或做任何事,會使健康狀態走下坡。


墨爾本應用經濟與社會學研究所(Melbourne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nomic and Social)分析7千人保持健康的方式,這些人將相當注重飲食,並有運動習慣,體態相當勻稱。主持該研究的教授Deborah Cobb-Clark表示,一個人對人生的態度,明顯影響一個人對健康的態度,因此易直接影響生理機能。如果一個人過度相信運氣或命運,意即太過認命,所作所為大多對身體無益。


Deborah Cobb-Clark表示,未來將研擬並建議配套措施,輔導這類人善待身體。「政府單位對肥胖的主要政策多是推廣與宣導,但這仍不足以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了解一個人為何要吃與運動,才能對症下藥。」


研究同時發現男女對於保持健康的態度差異。男性多為了體能狀況,女性則是為了能享受生活以保持健康。Deborah Cobb-Clark認為,對男性有效的宣導,對女性不一定適用,如能針對性別做推廣,肥胖防治工作將事半功倍。


研究數據來自澳洲家庭、收入與勞工動態研究(Household, Income and Labour Dynamics in Australia,HILDA)。


 鄭醫師補充:


態度與個人的觀念與想法大有關係,如果說個性決定命運,那麼如何塑造正向的個性將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態度,一點也不為過。正向的人相信自己可以藉由選擇來決定一些事情,負向悲觀的人則否,因此健康狀況呈現往往也大不相同。上述報導澳洲的研究就是一項明證。此外報導還有一項值得關注有趣的發現:


研究同時發現男女對於保持健康的態度差異。男性多為了體能狀況,女性則是為了能享受生活以保持健康。Deborah Cobb-Clark認為,對男性有效的宣導,對女性不一定適用,如能針對性別做推廣,肥胖防治工作將事半功倍。


要說服一個人,建議最好找到當事人在乎的事情,也就是個人的按鈕,一但找到按鈕,改變的動力與動機來自於當事人,旁人完全不須多費唇舌,即可水到渠成。相反地,若沒有找到當事人的真實性做基礎來幫助個人改變,則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相關原文報導:


http://newsroom.melbourne.edu/news/n-906


原文研究全文:


http://visions-download.unimelb.edu.au/MI_WP_15(2012).pdf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排隊,等人,相信這是大家多少都曾經歷過的枯燥的感覺,我們習慣用度日如年來形容。至於什麼時候,感覺時光飛逝?


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比較快,這是小朋友或者大家兒時一定會玩到忘了時間的共同經驗,最近有一篇研究直接證實了這樣現象的確存在,尤其是一個人在投入一項讓他必須全心處理或者看恐怖片等等,時間感會完全消失。研究人員指出,任何有目的性,會激起我們動機參與的活動,都會讓時間飛逝甚至時間感消失,當時間感消失時,有人稱之為永恆。


這項研究發表於心理學科學期刊( Psychological Science)上,透過三個實驗來驗證上述理論。第一項實驗讓受試者訓練去區別圖片顯示的短時間(400毫秒)以及長時間(1600毫秒)的差別,之後讓受試者去看幾何圖形的圖片,例如花的形狀,這屬於正面但沒有高度興趣的標的)以及他們有興趣想吃的甜點的圖片,每張圖片,他們必須指出圖片出現的時間是長或者短。


如同假設結論一般,即使出現的時間都一樣,甜點圖片都會讓受試者覺得出現時間短,而幾何圖形時間較長。如果受試者當天已經吃飽,對甜點圖片動機降低,甜點圖片的感覺時間時間就會拉長,因為缺乏飢餓感,失去吃的動機。


如何讓自己每天覺得時光飛逝而非度日如年,生活像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甜點,每天醒來等不及去大快朵頤,答案是找到能激起自己動機參與的活動,有目標的生活是身心健康維繫的重要關鍵!


上述研究來源:


P. A. Gable, B. D. Poole. Time Flies When You're Having Approach-Motivated Fun: Effects of Motivational Intensity on Time Percep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2; 23 (8): 879 DOI: 10.1177/095679761143581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