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靈的話題 (15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英調查:對病人好一點 病人好得快一點


中廣 更新日期:2011/01/06 14:35



英國研究發現,醫院對病人好一點,病人就會康復得快一點。



英國健保局的研究發現,醫護人員對病人好一點,病人就可以早一點出院。健保局說,不論是減輕病人的疼痛、降低聲響、維護病人的隱私,甚至跟病人聊聊天都能讓病人提早康復。



依照調查,有人傾聽,覺得舒服的病人比較不會出現併發症。



當然,對健保制度來說也有好處。病人早出院可以減輕病床不夠的壓力,也可以減少一些花費。



之前我剛畢業時,回老家跟家人談到一位在老家開業的學長,他的診所看診的人很多,有人分析他的秘訣,就是願意聽患者說話。國內也有教授級精神科醫師談到他看診的秘訣,就是利用短短五分鐘的時間,儘量讓患者說話,而他唯一做的只是點頭示意,待五分鐘時間到,他在結束時,還會非常慎重的詢問患者:下次什麼時間再過來看診,你說好不好?這些動作的原理在於這些患者,可能在家裡,沒有人有耐心從頭到尾聽他說五分鐘的話,因此醫師的傾聽會讓他覺得很舒服,同時,要不要再看病,也是醫師徵詢他的意思,表示醫師有尊重他的意願。


最近英國的健保局調查發現:醫護人員對患者好點,病人好得快,包含減輕患者疼痛、降低聲響、維護患者隱私甚至跟患者聊聊天,都人讓病人提早出院,而且有人傾聽,覺得舒服的患者比較不會出現併發症,以上這些例子,其實可以用過去我提到的安全模式與危險模式來解釋:


以危險模式來說,就是自律神經的交感神經的作用使然,交感神經是幫助人們應付壓力,專注甚至是戰鬥或者是逃命用的,當一個人處於危險模式,他所有的身體資源都會拿去對付壓力,因此沒有餘裕來做身體的重整與修復,在生病時,身體很不舒服了,還被醫護人員大呼小叫而感到緊張的話,身體當然就是處於危險模式,疾病當然好得慢。相反地,若是醫護人員耐心傾聽,放低音量,讓患者感覺安全且舒適,那麼就是打開安全模式,身體自然會進行重整與復原,病當然好得快。


我們在睡覺時,神經方面就是靠副交感系統的作用,才能讓身體進行修復,因此有人說負交感神經是身體的充電系統。


對於身心的調整方面,應該幫助身體儘量處於安全模式,也就是讓身體處於放鬆狀態,不需一直警備的狀態。當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常常讓身體處於自然的環境,所以,人喜歡到有清新空氣、森林、瀑布,大片土地、青草樹木很多的自然環境,對細胞的DNA而言,這就是一種安全模式。當身體接觸這些自然環境,開啟安全模式時,身體的修復功能就會打開,喚醒自癒力,各種身體的失衡自然容易回復。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家暴目睹兒 無照護易被忽略


台灣立報 更新日期:2010/12/28 00:07 史倩玲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台灣截至目前仍沒有家暴目睹兒的相關統計數字,而目前的家暴相關法令也沒有針對家暴目睹兒有明確的定義,台灣防暴聯盟理事長,警察專科學校專任副教授張錦麗表示,家暴目睹兒就成為最受忽略的一個族群。



張錦麗指出,以美國的情況而言,根據1992年的統計指出,美國每年至少有1千萬名家暴目睹兒,數量也有快速成長的趨勢。



1年7萬暴力目睹兒



而台灣雖然沒有暴力目睹兒的統計,但如果以2009年內政部的統計估算,當年婚姻暴力事件數為5萬2,121件,如果以每個家庭1.2名子女計算,光在2009年就有7萬多個暴力目睹兒。



由於暴力家庭有高變動而且隱密的特性,因此暴力目睹兒不容易進入政府的服務體系。另外,目前的家庭暴力防治法以及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對於暴力目睹兒缺乏明確的定義以及處遇。而且,目前的家暴防治體系也將受虐婦女與受虐兒童處遇分開。在這樣的情況下,暴力目睹兒成為被政府遺忘的一群人。



張錦麗分析,目前的法規內容仍以暴力行為的直接被害人為主,也就是說,暴力目睹兒只要沒有受到直接的暴力行為,就不是法律所認定需要保護的個案,最多只是將暴力目睹兒順便納入婦女保護或兒童保護的範圍,也弱化了以暴力目睹兒為主的服務。



目睹暴力 負面影響大



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的影響卻相當驚人。2009年時,就發生或一位57歲的江姓婦人因不滿丈夫長期外遇,瘋狂砍殺丈夫17刀的新聞事件,國小3年級的孫子全程目睹一切。



張錦麗表示,許多國內外的實證研究都提出,家庭暴力對於兒童的情緒、行為都有相當負面的影響,甚至加入加害者的行列,一同對母親施暴。而在生活上,更容易發生暴力以及破壞行為,長大結婚後更容易形成暴力代間循環,延續家庭暴力的模式。




在家暴的加害人評估中,其實有一項就是加害人小時候是否曾為家暴的目睹兒, 這是許多加害人的共同經驗。相關研究請參閱:


Doumas, Diana - Margolin, Gayla (1993).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aggression across three generations".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ut7687005951801n/fulltext.pdf. 


然而在家暴處遇上,對此能夠提供的處遇方式非常有限。根據研究,小時候曾目睹家暴的人,長大成為家暴的加害人比例不低,許多人對此都感到不解,因為小時候所遭受到的家暴經驗明明就是當事人所憎恨與排斥的,然而為何長大之後,反而自己成為自己內心身處最痛恨的家暴加害人?


讓我們參考創造生命的奇蹟這本書中的相關觀點:


當我們長大後,我們傾向於在創造出一個像小時候一樣的情緒情境。


這不是好壞對錯的問題;只是我們的內心對此有一份像「家」一般的熟悉感。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我們會傾向於創造出向我們與母親或者父親,或者像他們的關係一樣的模式。想想看你以前的愛人或是老闆,是不是「碰巧」像你的母親或是父親。


我們也會以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來看待自己,並以相同的方式指責和懲罰自己,你聽到的幾乎是相同的話。假如你小時候是被疼愛和被鼓勵的,你現在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愛和鼓勵自己。


「你從沒作對過一件事!」「都是你的錯!」你是不是經常對自己這樣說?


「你很棒!」「我很愛你!」你有多久沒這樣對自己說話了?


無論如何,我不會因此責備我們的父母。


我們都是受害者之下的犧牲品,況且他們也不可能將他們不懂的東西教給我們。如果你的母親或父親並不知道如何愛他們自己,他們當然也不可能教你如何愛自己。他們已經盡力做好他們所學的一切了。


如果你想要對父母親有更多的瞭解可以和他們談談他們的童年;若你耐心傾聽,你就會發現,他們的恐懼和僵化的模式是怎麼來的。那些傷害你的人,也曾和你一樣,曾被傷害和驚嚇過……


作者提醒我們,控訴父母「都是你們害我的。」這對自己的成長與改善毫無助益。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學會了屬於自己的價值系統。隨著生命的過程,我們不斷地創造出符合我們信念的經驗……不管我們被一個問題困擾了多久。不管它有多嚴重,也不論它對生命產生奪大的威脅,這些都不重要了……


我們唯一要面對的是我們的想法,而想法是可以改變的。


 


知名的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曾說過:「你沒有辦法面對的部分,會成為你的一部份。」若把這個理論用來解釋小時候曾是家暴目睹兒,長大後成為家暴加害人的機制,真是再精確也不過了。賀伯特先生把過去這些難以消彌的負面經驗解釋為反應式心靈,反應式心靈無法思考,只遵循刺激—反應的模式來運作。要處理反應式心靈,只要透過適當的心靈處理技術,往往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處理一個人深埋已久的痛苦情緒,當一個人擺脫過去這些反應式心靈的影響,他便停止繼續創造過去類似創傷的生命情境,這才是根本幫助家暴目睹兒,日後不會成為家暴加害人的真正有效方式。希望這些想幫助家暴目睹兒的專業人士,可以多瞭解甚至利用相關技術來幫助處理被害人(包含家暴目睹兒),相信有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可以得到真正的解決方式,讓日後可能發生悲劇的機率減到最低!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最近在讀彼得‧巴菲特所寫的「做你自己」,恰巧又翻閱到另一本書相關內容,覺得很有意思,所以擷取一些內容給大家分享:


人們常常忘了自己。他們活了一輩子卻不記得自己是誰。他們認識每一個人,但他就是忘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知道你是誰,那麼你的一切就會開始安定下來,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當他逐漸長大之後,就變成一群人的合體。你的頭腦裡充滿


了許多聲音,它們來自你的祖父、祖母、父親、母親、神父、老師、朋友……。所有的聲音混雜在一起,你幾乎不可能找到自己的聲音。如果你想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想擺脫內在不斷的衝突混亂,就必須向這些聲音道別,找到自己。


以上是印度靈修大師奧修在「改變」這本書的智慧洞見。


知名的哲人喬瑟夫‧坎伯曾說過:人一生最大的福氣,就是能作自己。


彼得‧巴菲特的最大福氣,並不是他當了股神巴菲特的兒子,而是股神巴菲特鼓勵他的小孩:瞭解自己是誰,成為他自己。也因為如此,股神的兒子在出生時含的金湯匙,永遠不會變成插在自己背上的匕首。如同彼得‧巴菲特自己所說的:


重點不是你的人生從哪裡開始,而是你後來到了哪裡。


祝大家都有這樣的幸運與幸福:做你自己!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這是今天我在網路上看到網友對股神巴菲特的音樂家兒子彼得‧巴菲特的問答內容,我覺得很值得大家參考與省思,特別摘錄下來給大家參考:


《父母唯一要我做的,就是真誠地面對自已》




網友「學承賴」問:彼得先生你好,我的問題很簡單,我想知道,你怎麼知道要做自己?


彼得: 從我很小的時候,我父母就一直讓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我們所有人皆如此!),還有我應該做自己──不論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我父母完全不認為我應該成為他們希望的樣子,他們唯一要的,就是我應該真誠地面對自我。




我們都有某種特別的東西,足以帶到這世上。人生的一個目標,應該就是瞭解自己有什麼特殊的天賦,然後跟著天賦走。



網友「Jacob-Lin」問:請問你,你覺得你成功了嗎?大家對你的認知是彼得巴菲特,還是你是股神巴菲特的兒子呢 ?彼得: 是的,我相信自己成功了。成功對我而言,就是每天都很期待起床後的事。




我享受生活中所做的──每一天對我來說,都是嶄新且有意思的日子。這個世界以兩種身分認識(定義)我:彼得‧巴菲特跟華倫‧巴菲特的兒子。




不過沒關係,我個人完成了許多事情,我也非常以父親為榮,所以我想,同時有這兩種認知是最棒的!


文章來源:http://tw.topic.yahoo.com/hottopic/article/tw-features.yahookimo.com.tw/twfeaturesyahookimocomtw_201011241823



這是我在門診常會遇到的問題:我不知道我以後要做什麼?我做什麼會對自己比較好?近日,我也遇到一位客戶,父母的經濟能力讓他毫不須擔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著落,然而也正因如此,他的人生方向讓他有更多的困惑。有個美國知名教育學者曾經說過:如果你要害一個人,你就讓他一直不需要為錢擔心,但他必須什麼事都不能做。這其實也是我這位客戶年紀輕輕就開始失眠的部分原因。這位客戶最近遇到生活規劃的兩個問題,他不知應該選擇家人幫他規劃的餐飲業(當然是當老闆)或者是父母的好友在證券業的建議他作的營業員。他問我: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我的回答很間單,重點不是我,而是你自己對這兩樣工作的產品,自己是否會感到高興甚至是興奮?你自己喜歡這兩項工作的內容嗎?


在希臘神殿柱子上,有一個對教育目的的精闢註解:教育就是幫助一個人瞭解他自己。無疑地,這就是股神巴非特奉行的教養原則,股神讓小孩覺得自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也就是每個人在某些領域上,都有其無法取代的位置。誠實地面對自己,瞭解自己的專長與興趣,就如同彼得‧巴菲特所提到的:


我們都有某種特別的東西,足以帶到這世上。人生的一個目標,應該就是瞭解自己有什麼特殊的天賦,然後跟著天賦走。


我記得有一位台大知名的數學系教授,曾戲謔地開過一個玩笑:我要把台大醫學院給拆了,因為那裡埋沒了許許多多的數學天才。過去我也曾在一位國文老師的課堂上聽過:我一定會尊重小孩自己想做什麼,例如一個小孩如果他很有哲學天分,但是你硬逼他學醫,結果會是什麼?結果就是這世界少了一個一流哲學家,多了一個三流醫師。父母可以給小孩的最大禮物到底是什麼?巴菲特做到了。這與他是不是股神沒有關係,他之所以成為成功的父母的關鍵之一,就是他允許小孩「成為他自己」。


類似的觀念在「讓天賦自由」這本書有更多的闡述及說明,有興趣的人也不妨參考我部落格的相關介紹文章: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1983


299.png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感受到愛 有止痛效果


台灣醒報 更新日期:2010/10/19 08:46 莊瑞萌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愛的力量無遠弗屆,有時甚至可以幫助減輕身體的疼痛感!根據美國一所大學研究發現,當人類感受到愛時,腦部主司獎勵感受的部位會更加活耀,另外研究人員也建議適度運動與分散注意力,也可以減少痛覺。



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邀請15名民眾觀看6張人物照片,其中3張是他們最愛的對象以及3張普通朋友的照片,當研究人員對受測者的左手掌施以外力造成中度與劇烈疼痛實驗時,同時請他們觀看照片,結果發現當民眾看著心愛的人照片時,疼痛感減少約45%,劇痛感可減少13%,看一般朋友的照片則無變化。



研究人員再經由核磁共振掃描受測者的腦部變化,結果發現當他們看另一半照片時,腦部主司「獎勵功能」的部位相當活躍,其反應如同與吸食古柯鹼產生的效果一致,至於主司痛覺的部位則活躍力相對降低。



研究人員麥坎表示,「我們感受的痛覺可以透過其他因素加以降低,感受到愛只是其中方式之一,」他說,包括運動或是分散注意力,都可以減少疼痛感。



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這次實驗結果,只證明了神經通路在減輕痛覺時的運作情形,由於實驗樣本不大,仍須大規模進行研究,才能真正有效解決醫界不依靠藥物,來解除人們所面對的疼痛的難題。



本次研究同時刊登在 《PLoS One》期刊。



最近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痛覺與愛發表有趣的實驗結果,研究中請15名研究對象觀看六張人物照片,三張是他們最愛的對象,及三張普通朋友的照片,當他們看照片的同時,同時給予痛覺刺激,記錄他們痛覺程度,結果發現:觀看心愛的人的照片時,疼痛感減少約45%,劇痛感減少約13%,看一般朋友照片則變化不大。


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員再以核磁共振掃瞄來觀察受試者的大腦活動變化,結果發現,腦部主管獎賞區域的部位非常活躍,就像是吸食古柯鹼的效果一樣。


研究結論:感受到愛,能夠減少痛覺感受。對這樣的研究,我提出我個人的一些觀點與看法:


第一,痛覺是非常主觀的感受,與心情非常有關,心情好則不容易感覺疼痛,心情不佳,對疼痛忍受度變差。這部份我們過去已經有詳細的討論: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9969


第二,有毒品濫用問題的人,是否比較沒有感覺到愛?一部份的毒品使用毒品使用個案是因為本身沒有感覺被愛所引發的?在戒毒過程中,讓當事人感受到愛,是否有幫助?過去我也曾聽一位基督教的傳道人分享其過往的戒毒經歷,他過去毒品濫用史超過十年,而且各式毒品是無所不用,戒毒卻是屢屢失敗,自己及家人幾乎已經放棄。最後讓他戒毒成功的關鍵,是他最後一次去戒毒,在戒毒機構中第一晚,自己因為毒品的戒斷反應,搞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渾身凌亂不堪。機構的工作人員看到他的戒斷反應,完全沒有嫌惡,悉心地幫他清理,並坐下來帶他禱告,這樣的處理讓他大受感動,因為他感覺與這些人非親非故,但這些人願意這樣幫助他,關懷他,剎時油然生起一種被接納及被愛的感覺,因此下定戒毒的決心,終於把毒戒斷。這位傳道人後來很忙,因為他常常到各地分享他的戒毒經驗,儘管藉由這樣戒毒的模式成功率並不高,但他的確是因為感受到愛而戒毒成功的個案。


第三,毒品越來越盛行,是否在提醒我們人間的愛不夠?真正有力量及持久的的愛來自於自我接納與自我贊同,很多人並不瞭解或者作不到。這裡的自我接納與自我贊同,並非一般所謂的「自我感覺良好」,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很怕承認錯誤,因為他們容易有一種錯覺:我承認作錯就是我不好,我有問題,這是他們完全無法面對的,因此我常說,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是一個自我感覺很糟的人,這是感受不到愛的人容易出現的狀況。如何作到自我接納與自我贊同,有一本書值得參考:創造生命的奇蹟,過去我也撰文推薦過,想瞭解可以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8846&prev=19348&next=18270&l=f&fid=3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研究發現/好友在身邊 體溫會上升


聯合 更新日期:2010/08/16 09:47 編譯王麗娟/報導



原來好朋友也可以是這樣的一種感覺。荷蘭科學家指出,站在親密朋友身旁,那種美好、溫暖的感受,彷彿裹覆著一床羽絨被。



人們常以幽默、忠心、機智形容朋友,現在科學家說,好朋友可以帶給你真正的溫暖。領導研究的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里澤曼等人指出,和情感上親密的人相隔約半公尺站著,最高可讓人感覺體溫上升攝氏2度,但對不具特別感情的人,體溫則感覺冷些。



理論之一為,人與人的親密感覺,從出生時就會以嬰兒與母親親近的溫暖感受開始發展,結果就是人們會將溫暖與快樂、友善、安全感掛鉤。里澤曼等人在「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發表報告,之前他們將人們放在較溫暖的房間,及使用與社會親近相關的語言,發現接受實驗者與發問者,感覺關係較親近。



最近荷蘭的科學家發現,站在親密朋友身旁,會讓人感到美好、溫暖、彷彿裹覆著一床羽絨被,根據研究觀察,和感情親密的人相隔半公尺站著,最高可讓體溫升高攝氏兩度,看來過去一直以來,被形容相處融洽,感情熱絡,的確其來有自。


美國知名的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把人和外界的關係以一個ARC三角來看待,A代表親和力(Affinity),R代表真實性(Reality),C代表溝通(Communication),這三個部分構成瞭解的三角形,把這個架構拿來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更簡單易懂。當我們遇到自己親密的好友,瞬間親和力會增加,因此也會讓彼此的真實性(共識)及溝通的感覺更棒,彼此瞭解也會隨之提升,也就是提升一個要素,另外兩個要素隨之提升,把一個要素減弱,另外兩個要素隨之下降這是為何對不具特別感情之人,導致體溫下降的可能原因。


對ARC理論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瞭解的構成這本書。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有網友的部落格詢問我一些問題,我想下面的內容應該有幫助,這是美國知名的靈性導師Louise L.Hay在創造生命的奇蹟(You Can Heal Your Life) 一書裡面,前幾頁她提出一些信念分享,我覺得很優美也很實用,請大家參考:


 我們的生命經歷都完全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我們的一思一念,都在創造我們的將來。


最有力量的是「現在」,不是過去,也不是將來。


每個人都因為自我憎恨和內疚,產生出很多痛苦。


很多人都認定自己「不夠好」,要知道這只是一個想法,想法是可以改變的。


對我們最有害的是憎恨、批評和內疚。


如果把憎恨融化,甚至可以使癌症痊癒。


如果我們真正地愛自己,我們的生命便有成救。


我們一定要將過去網開一面,寬恕所有的人。


我們一定要開始學習愛自己。


我們「現在」就應當接受自己,對自己滿意;這樣,我們便走向了積極的一面。


我們身體一切的疾病,也都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


 


的確,我在門診看到許多有心理困擾的人,與「自我接納困難」有非常直接的關係。自我接納困難,大部分源自於與至親過去互動的負面經驗,自我接納困難者對情緒往往難以察覺或者表達,遑論有效的處理。然而憤恨,自責,自我貶抑,不過是惡性循環而已。讓自己好過,不再當受害者,自己才能免於被自己加害。如同作者在書中提到的:


生命非常簡單,我們所貢獻出去的,轉眼間,就都會把它們收回來。


我們認為自己好,自己就會更好;認為自己壞,自己就會更壞……


早在我們還是小孩的時候,就受到我們身邊所有的成年人的影響,這影響和我們的生命有著很大的關係。


那時我們是依靠成年人,從他們那裡,學習怎樣看自己,怎樣看世界。假使和你一起生活的成年人非常不快樂,常常恐懼、內疚憤怒的話,你便會不知不覺地學到很多這種消極的處事態度,失去自信……


任何人都不必責備自己的家長什麼,因為我們的家長也曾是同樣的受害者,他們不可能以他們所不知道的是來教導我們。


有些母親和父親不明白自己應該如何愛自己,所以他們便不會教導他們的子女如何愛自己。他們只是盡全力,把他們在孩童時候學到的東西,依樣畫葫蘆地教導他們的孩子。


要瞭解我們的父母並不難,只要聽他們講述孩童時的經歷,那麼你就可以知道他們的恐懼和保守是從哪來的,當然,這要我們用高度的同理心才能瞭解。


 


祝福大家都能從怨恨的消除、寬恕及愛自己的過程中,讓自己過得更好,去除原本的困惑與不幸!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鬱卒嗎? 思路更清晰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6/09 00:07 【台北訊】



根據最新研究,心情不好別擔心,其實對你有好處。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報導,澳洲心理專家多年來研究情緒,結果發現脾氣暴躁讓人們思路更清晰。



他的實驗顯示,相對於那些討人厭的樂天派,壞脾氣的人較擅長決策,也較不容易受騙上當。



佛格斯(Joe Forgas)教授告訴澳洲「科學雜誌」(Science Magazine),愉悅可助長創意,陰鬱則造成專注與謹慎思考。



這名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South Wales)研究人員指出,脾氣暴躁者比快樂的人更能應付艱難狀況,因為大腦「促進訊息處理策略」的方式不同。



他要求受試者觀看不同的電影,接著回想人生中正面或負面的事件,設計目的在於讓他們進入好心情或壞心情。



然後他請受試者參與一連串任務,包括判斷都市傳說的真假,並提供事件的親眼描述。



處於壞心情的人表現優於那些開心的,他們錯誤較少,溝通也較佳。



佛格斯表示:「正向心情似乎可促進創意、合作及仰賴心理捷徑,負面心情則可刺激專注、小心思考,並更加注意外界。」



研究也發現,悲傷的人較擅長透過書寫的論述表明自己的情況,佛格斯指出,這顯示「輕微的負面情緒,或許實際上會促進更具體、更適應、最終更成功的溝通風格。」



他過去的研究顯示,天氣對我們也會有類似效果。潮濕陰鬱的日子讓記憶力更敏銳,大太陽的天氣則令人健忘。



當人遭受到威脅,全身的警戒會打開,因此思考通常會比較清楚,在遇到外來刺激時,交感神經興奮,或者腎上腺素分泌,此時戰或逃的機制打開,因此更加會專注應付眼前的危險與困境,澳洲最近有學者研究發現:脾氣暴躁會讓人思路更清晰,若是在實驗中,加入腎上腺的壓力荷爾蒙的測量,應該更有說服力。


據說,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在英國倫敦找不到任何一位精神失常的人,因為大家躲飛機的轟炸都來不及,以生於憂患來說,這倒是相通的道理。


國內知名的學者李家同先生提出:


絕大多數回家就去玩耍的孩子,雖然有個快樂的童年,但往往有不快樂的成年。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少地方道理相通。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瀕死經驗是腦子最後一次放電


中廣 更新日期:2010/05/31 16:05



美國一個醫生說,瀕死經驗實際上是腦子在死前最後一次放電。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附屬醫院加護病房醫生朝拉說,為了知道開給病人的止痛藥是不是管用,他監測了七名病重病人的腦波。他說,病人撒手人寰以前一個小時,原本微弱的腦波會有一段時間特別活躍。時間長短不一,最短的有三十秒,最長的有三分鐘。



朝拉說,他認為這種迴光返照應該是血流減少、氧氣量降低,死亡以前,腦子電波的最後一搏。他說,這股電波像瀑布一樣,從腦子的一個點發出,灑向不同的區域。他說,這股電波會讓瀕死的人看到清楚的景象也會有感覺。



朝拉說,瀕臨死亡後來又活過來的人,還記得這種感覺,這也就是所謂的瀕死經驗。以往的研究顯示,心臟病發後來被救回來的人裡面有五分之一有過瀕死經驗。他們描述的瀕死經驗包括靈魂出竅、愉悅、看到光、看到隧道或是看到過世的親人。



根據美國知名的蓋洛普調查,在美國有將近八百萬的人,宣稱他們曾經歷過頻死經驗,這些經驗一般包含他們主觀的經驗到離體(不在身體裡)、看到過世的親友、宗教的景象、自我的及時空界限的超然存在,研究學者Melvin Morse整理出 大家普遍會有的感覺:


1.感覺死掉2.感覺平和及沒有疼痛3.靈魂出竅4.隧道經驗(感覺通過狹長的黑暗,盡頭有光)5.遇到有光的人6.遇到一個光、力量或者是類似景象的存在7.經歷生命的回顧8.不願回來(因為感覺良好)9.頻死後效應(包含人格轉變、減少死亡的恐懼、更相信靈魂存在、更注重生態保育,這些經驗並不侷限於西方,不同種族的人都可以經歷類似的狀況。


我有兩個實際的例子可以提供大家參考:


我曾聽過一位年輕人談到他的瀕死經驗:他曾經發生過嚴重頭部撞擊的車禍,他發生撞擊的一剎那,他很確定的是大約三十秒,最長不會超過到一分鐘的時間,他的一生從小到大,像電影一般每幕歷歷在目,既清楚及快速的重放一遍,經過這樣的經驗,倖存的他對人生從此有不一樣的解讀。


另一個是騎重機的伯伯,他喜歡飆車的快感,在一次嚴重的車禍後,整個人撞得不成人型時,當他第一時間醒過來,他發現自己看到自己的身體跟著被撞爛的重機倒在路邊,也就是意識脫離了身體,這是他痊癒之後讓他印象深刻的回憶。


十幾年前之前還在醫學中心的內科實習時,查房時常會聽到家屬跟主治醫師報告患者最近常看到過世的親人來找他們,通常這樣的狀況,以醫學來說,是患者的身體變糟,產生的譫妄現象,然而也往往是患者本人不久於人世的可能性增加。如果不是重症無希望的病患,負責醫師通常會儘快找出讓病情惡化的原因,調整後,類似譫妄的現象就會消失。


在2008年9月17日,25個英國及美國服務於醫院的醫師一起聯合作一項瀕死現象的臨床研究,他們去檢查1500位心臟病突發的生還者,最後的研究結果發現:身體沒有心跳時或者腦部活動時,會有靈魂出竅的經驗。


參與研究的一位加護病房醫師Sam Parnia對研究的評論:假如你證實了當腦部停止時,意識仍然繼續存在,那麼意識極可能是獨立的存在。


以宗教的理論來看待這樣的議題,會簡單些,然而醫學的研究還是分成兩極,有些不相信意識是獨立的存在的人,會試圖說服人們瀕死經驗,不過是大腦最後放電的現象,對照2008年的研究,結果截然不同。我只想問:到底是什麼讓大腦作最後的放電?如果大腦細胞會放電,身體其他細胞為何不會自己放電?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犯案後再殺子女 醫師:精神症狀影響判斷

更新日期:2010/05/12 06:35

涉嫌殺害雙親的張姓男子,跑回桃園八德家中,想要再營造燒炭來殺害妻子和三名兒女,目前妻子和三名兒女中,以妻子和女兒狀況較為嚴重,還沒有脫離險境;對於張姓男子犯案行為,署立桃園療養院醫師(李仁欽)分析,一旦加害人在犯案後,會選擇帶走子女,這種行為在精神醫學上稱為慈悲殺害對方,就是不想讓子女等問題留給其他人承受。(李明朝報導)



 涉嫌犯下殺害雙親逆倫案主嫌張姓男子,想要再次營造燒炭自殺,對妻子和三名兒女殺害,目前妻子和三名兒女當中,又以妻子和女兒狀況比較嚴重,還沒有完全脫離險境。



 張姓男子這種行為,根據署立桃園療養院李仁欽醫師以心理學和精神醫學層面來看,認為以往部分案例,一旦加害人在犯案之後,也會選擇帶走子女,這種行為在精神醫學上是稱之為慈悲的殺害對方,李仁欽醫師說「他們認為可以減少在世者,所承受痛苦,這可能是一些加害人心態」。



 另外,台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副教授張錦麗認為加害人,人格特質可能有所偏差,一旦爆發就採取激烈手段。



 張姓男子相繼出重手,想讓雙親及妻兒死亡,最後再自行駕車南下,原本隨身手機,並沒有帶在身邊,警方在第一時間還無法掌握行蹤,相當擔心安危,正透過各種管道,希望能讓張姓男子出面投案,勇敢接受法律制裁。



十年前我還在當住院醫師受訓時,曾有一位精神科前輩提到他在美國曾出庭作證的案例。我記得這是一件轟動美國司法的亞裔人的犯罪案件,在那件刑案中,長期不堪受虐的婦女,除了殺害了對她長期家暴的先生以外,在嘗試自殺前,她還先勒斃他的小孩。這樣的案件驚動當時的美國社會,他們不瞭解,長期受到家暴,情緒崩潰而去殺害先生,這道理還說得過去,但是在自殺前,連小孩都不放過,這簡直是泯滅人性,應該處以極刑。


這位精神科前輩在審判過程中以其亞裔及專業醫師的身份出庭,他提出了慈悲殺害的說法:東方人的父母,自己無法繼續活下去,有人會選擇把子女一起帶走,是怕子女無法受到妥善的照顧,會被人欺負等等,故選擇先結束小孩的生命再自殺的作法。法官及陪審人員瞭解這樣的緣由,通常會減輕一些刑責。


如果安樂死到現在一直都遲遲無法通過立法,就表示法律保障生存權這件事上,完全不讓步。因此,所謂的慈悲殺害,在司法上頂多只能做為一種當事人犯罪動機的參考。至於最近這件對家人連環殺害的社會事件,當事人是否為慈悲殺害,大家自己可以再斟酌比對。


我認為本地這件刑案的當事人與之前美國的案件完全不同,要稱慈悲殺害實在太過牽強。未來有機會在輔導及矯正加害人時,應該去瞭解為加害人本身的人格與壓抑個性,是否導致偏差及在一些非品格事件之後的辯解所導致。在真正的犯罪預防及行為矯正上,若無法從有效的品格技術來協助加害人面對及明白其犯行所造成的傷害,並負起相關的責任,並以實際行動來彌補之前所犯的過錯,達到真正的改變的話,那麼死刑存廢的爭端只會一直延續而無法休止。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英科學家發現》無聊者易短命 中風機率多2.5倍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2/08 04:11



〔國際新聞中心、記者王昶閔/綜合報導〕英國「每日郵報」七日報導,倫敦大學學院流行病學暨公共衛生部門的專家研究發現,無聊會讓人短命。研究人員指出,抱怨無聊的人較可能英年早逝,特別是那些經歷過「高度無聊」者,比滿足於生活現況的人士,因心臟病或中風而早死的機率多出二.五倍以上。



這項調查的對象是七千五百二十四名三十五歲至五十五歲的公務員,他們在一九八五到一九八八年間接受訪談,並在去年四月追蹤他們的生存狀況。研究發現,在歷時二十五年的調查結束時,感到生活無趣者死亡的風險,比不會無聊者高出三十七%。



科學家認為,這恐怕是因為不開心的人可能養成抽菸喝酒的不健康習慣,導致預期壽命減低。這項研究發布在流行病學期刊,報告執筆人之一的希普利說:「這項發現顯示有足夠證據支持無聊與心臟病有關。」



在報告研究對象中,約十分之一公務員表示曾在上個月感到很無聊,其中女性比男性多出一倍;年輕或工作內容較低下的公務員,也比較會感到無聊。



避免無聊 應多開展興趣



希普利提醒,要避免無聊,應該主動發展興趣,而非轉向喝酒抽菸。



針對英國這項研究,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減重診所開業醫蕭敦仁表示,必須要先確認無聊者是否較容易染上吸菸、喝酒的壞習慣?無聊者是否較不喜歡運動、活動量較少、體重較容易增加,以致容易死於新陳代謝相關疾病?才能做進一步研究推論。



最近英國有研究指出,經常抱怨無聊的人死亡的風險比滿足於生活現況的人高出37%,而且他們因中風或心臟病而早死的機率多出2.5倍以上。究竟這是生理或者心理因素?研究者認為無聊的人,容易養成抽煙喝酒的習慣,因此可能與此有關,但研究中並未把這些變數納入分析,因此尚待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


在此,我謹提出美國知名人道主義作家L.羅恩 賀伯特先生的觀點給大家做參考:


將生命比喻為一場遊戲,是瞭解生命的最佳方法……


儘管生命中可能有許多痛苦、不幸、悲傷與磨難,但人存在的原因就跟玩遊戲一樣,是為了興趣、競爭、活動和佔有……


或許你曾經納悶,為何有人甘冒著受傷的危險,在運動場上衝鋒陷陣,純粹只為了「好玩」。你大概也會奇怪,怎麼大家居然僅僅為了「有事可做」,甘受悲傷、磨難與痛苦,繼續活下去,或下場參與「生命的遊戲」。很顯然,完全無所事事,才是最恐怖的詛咒。當然,人若持續玩著玩著他已經不感興趣的遊戲,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研究遊戲的要素,我們就掌握了生命的要素。


生命是一場遊戲。


遊戲包含自由、障礙和目的……


一旦自由和障礙過度失衡,人就會不快樂……


一個人若沒有足夠的問題,就會為問題所苦。有一句古老的諺語(格言)說:想把事情做好,就交給一個大忙人去作。同樣的,如果你想要找個快樂的伙伴,就要確定他是一個可以擁有很多問題的人。


由此我們看到一個怪現象:家境富裕的人罹患精神官能症的比率很高。這些人都沒有什麼事好做,問題也很少。食、衣、住、 行等基本問題都有人為他們解決;如果人的快樂只取決於自由,那麼這些人應該很快樂才對。然而,他們並不快樂。是什麼讓他們不快樂的呢?就是缺乏問題……


一心籌畫著如何「規避事情」的人,會過得很悲慘;而計畫著如何「投入事情」的人,快樂的機率就高多了。


當然,人也可能被迫去玩他不感興趣的遊戲。受了徵召去打仗,就是最佳例證。一個人對戰爭的目的並不感興趣,卻發現自己在打這場仗。因此遊戲一定還得要有一個附加的要素。這個要素就是選擇力。


所以,我們可以說,生命是一場遊戲,而玩遊戲的的能力包含對自由與各種障礙的容忍、對目的深刻的瞭解;再加上有權選擇參與或不參與。


這四個要素--自由、障礙、目的和選擇力--就是引導生命的要素。


 


更多的資料可以參閱生命新觀點這本書。祝福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生命中有趣的遊戲,而且樂此不疲!


股神巴菲特曾說:金錢對我來說,只是一個遊戲的計分牌。我和(已故)妻子五十年前就形成了這樣的想法:我們要終生積聚財富,這些財富要全部回報社會。


2006年6月,美國歷史上最大一筆個人慈善捐款誕生,記錄的創造者就是股神巴菲特,他宣布把85%的個人財產,也就是370億美金捐給慈善基金。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是嗎?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年前偷養樂多 童長大道歉還6千

 

TVBS 更新日期:2009/12/30 11:52 侯力元

新竹一家老字號餅店,老闆在耶誕節當天,收到一份神秘信件,信裡面說,她是20多年前的小女生,趁機偷了餅店外面冰箱的3瓶養樂多,多年來,她一直耿耿於懷,現在終於鼓起勇氣,寫了道歉信,還附上6千元,賠償老闆損失,讓老闆很感動,他接受道歉,但這6千元希望能還給她,如果真的找不到人,老闆打算再加碼,捐給慈善機構。

記者:「妳有看過這個女孩子嗎?」餅店老闆:「…。」

新竹一家糕餅店的老闆,拿著自己印的傳單,大街小巷的發送,就是為了找到傳單上這位聖誕節的天使。

餅店老闆(唸書信內容):「我竟然沒有付帳,拿了幾瓶養樂多就跑了,真的很對不起,請你一定要原諒,當時幼小無知的小女孩。」

20多年前,自稱是「雨果」的女生,趁亂偷了在餅店外賣的幾瓶養樂多,多年來一直耿耿於懷,終於鼓起勇氣,寫下這封給老闆的道歉信,還附上6千元,要賠償老闆的損失。餅店老闆:「我會把她抱起來,真的,我們很感動,當我自己的女兒來看待。」

對雨果知錯能改的勇氣,和掛念多年的心意,老闆很感動,還希望能給她一個鼓勵的擁抱,但找遍附近,都找不到這位身材苗條、留長髮的女生。餅店老闆娘:「照我現在推測,20幾年前,那應該是竹仁國小的學生。」

老闆娘說,以前的小學生放學後,都喜歡來店裡買麵包飲料,或許當初的雨果也是其中之一,老闆希望能找到她把錢退回,如果真的找不到人,老闆願意加碼成1萬2千元,捐給慈善機構,把這份意外的聖誕禮物,送給更多人。



最近國內有一則溫馨感人的故事:有人二十年前偷了幾瓶養樂多,多年來一直耿耿於懷,最近終於鼓起勇氣寫信向老闆認錯,並附上六千元賠償老闆的損失。上次我把一個英國婦人的故事提出來供大家參考,如果錯過的話可以再參考我之前的文章作個比對: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5238&prev=15575&next=15118&l=f&fid=34


這兩個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餅店的的老闆很難想像有人會因為二十年前偷了幾瓶養樂多而特別寫信道歉,並附上六千元來賠償老闆的損失。對老闆而言,老闆應該早已忘記被偷的那幾瓶養樂多,但對偷的人而言,內可是烙在心中多年的陰影,如果當事人住在附近可能每經過一次老闆店門口一次,就會提醒自己之前偷了幾瓶養樂多沒付錢而感到不安。六千塊除了真正賠償老闆的損失外,多出來的金錢是換回這二十年的不安,不管那是多小的事件,對當事人的品格而言,那就是大事。老闆可能不知道,六千塊其實不多,因為這筆錢可以一舉消除二十年來的不安,對當事人而言相當值得。


人們在面對自己的非品格行為,如果面對能力夠得話,常會發現,當初自己在之前做的非品格事件,往往當時感覺好像只是一顆不起眼的小石子,但後來卻變成障礙自己的大石頭,從以上的例子可以很清楚看到。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倒覺得換成舉頭三尺有品格也蠻貼切的,在此提出來讓大家參考。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8年前少付了六塊錢 老太太補足買良心

更新日期:2009/12/08 16:05

英國一位七十七歲的布賴皮老太太,三十八年前去百貨公司買了三床毯子,少付了六英鎊,大約三百多塊台幣。幾十年來一直良心難安,最近回到百貨公司,還了錢,終於可以安心的享受餘年了。



其實,這件事不怪布賴皮老太太。一九七一年,布老太太去當地的傑克森百貨公司,買了三床毯子,一床三英鎊。店員算錯了,給他算成了一床一英鎊,就收了他三英鎊。布太太回到家才發現店員算錯了。但是,卻一直沒有去把帳算清楚。這六英鎊在他心裡困擾了將近四十年。老太太最近連本帶利,還了二十英磅給百貨公司。百貨公司對這位誠實的老主顧相當敬佩,已經把這二十 英鎊捐給了慈善機構。


你是誰? 我是小偷! 笨賊說錯話 行竊被捕

更新日期:2009/12/07 16:05

一名失業男子,清晨侵入一家檳榔攤內行竊,結果被害人在檳榔攤後方房間內看電視,突然看到監視器畫面一名男子在翻箱倒櫃,還開了一瓶飲料喝了起來,被害人先打電話報警,並大聲喝斥「你是誰?」,這名小偷沒想到突然有人出現,情急之下居然回答「我是小偷」,警方正好趕到,把這名烏龍竊賊當場逮捕。



(彭清仁報導)



新竹市一名卅六歲的張姓男子,清晨獨自潛入市區經國路﹂yes檳榔攤」,先是翻箱倒櫃,竊取三百零五元的零錢,接著又在飲料櫃內開了一瓶保力達,悠閒的坐在椅子上飲用,而檳榔攤負責人正在後方的休息室內看電視,突然發現監視器銀幕有一名男子在喝飲料,再仔細看畫面,發現這名男子完全不認識,負責人先私下打電話報警,接著從後門進入檳榔攤內,大聲質問﹂你是誰」,可能聲音太大聲,而張姓男子在毫無防備之下,驚嚇也之餘脫口而出﹂我是小偷」,這時張姓男子才驚覺說錯話了,在奪門而出時,被趕抵的警方當場逮捕。



警方在偵訊時,這名張姓男子坦承因為欠錢才到檳榔攤行竊,至於為何會有這種無厘頭式的對白,張姓男子供稱,可能是一時心荒之下,才會脫口說自己是小偷,警方在偵訊後,則是依竊盜罪嫌,將張姓男子移送地檢署偵辦。而這句經典的對話,也很快成為警局內警察同仁茶餘飯後聊天的熱門話題。


 



最近在英國及台灣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被報導出來,英國的那一則是一個老婦人,於三十八年前到某百貨公司買了東西,少付六英鎊(相當於台幣三百多元),這個問題困擾了這位婦人近四十年,最近跑回這家百貨公司,連本帶利,還了二十英鎊,讓她放下心頭一塊大石。


國內這一則,是一位三十六歲的男子潛入檳榔攤內行竊,遭主人大聲質問「你是誰」時,竟脫口承認「我是小偷」。這個事件讓當地警察當為茶餘飯後的話題,當然,也有人會認為這賊很笨,怎會當場承認自己是小偷。


如果缺乏品格的資料,我們會把最近兩則故事當作新奇有趣的故事來看,而不知道背後的運作機制與我們每個人的生存品質息息相關。


讓我們先瞭解何謂品格?一般的字典定義為:學習道德的本質,以及學習個人與他人相處時所做的特定道德抉擇。而道德又是什麼呢?它是一個人為了要保證團體的生存,所同意去遵守的的一系列協定。道德與品格都是為確保生存之品質,不同的是,道德保障的是一群人的生存,品格,則是個人的生存品質。


因此,品格是由道德而來的,當一個人的品格高於道德標準,不會有任何問題,但當一個人的品格降到比道德標準還低時,他會想辦法來幫助自己有品格或是幫助自己減少對品格的破壞。以下讓我們參考品格與狀況(由羅恩‧賀伯特先生所著)的資料:


品格,是個人與生具有的,所以當它偏離軌道時,他總會想辦法克服他自己缺乏品格的狀況……


不論一個人犯多少罪,他還是會試著用各種方法讓自己有品格……


當一個人沒有讓自己有做到品格時,團體就會對他採取行動,這就是司法……


他造成不公義。他藉由企圖使別人把它們的品格落實……


由以上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品格完全是個自我回饋系統,當它偏離時,自己會想辦法導正,但如果缺乏技術時,相關的偏差錯亂便會隨之產生,之後在沒有品格技術下的協助,不但無法爬升,反而讓自己崩潰。唯一導正的方法,是瞭解品格的資料,瞭解相關的技術並應用它來幫助自己落實品格,國內目前在推動的品格教育,我認為若缺乏這部份的資料當基礎,效果恐怕有限,而且容易淪為有體無魂的空口號!建議大家若是重視品格教育,就不能不瞭解品格與狀況中的相關資料。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實驗發現:幫助他人是人的本性


更新日期:2009/12/01 11:32 陳怡竹



【台灣醒報記者陳怡竹綜合報導】究竟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這個歷史悠久的爭論到現今仍是無解。不過,一項新的實驗對人性有了更光明的發現,因為結果顯示,幫助別人可能是人性使然。



實驗將年紀相當的人類幼兒及黑猩猩寶寶做比較,發現人類小孩天生具有社交性,並會自發地幫助陌生人。



發展心理學家多瑪賽羅表示,18 個月大的幼兒看到陌生人手上拿滿東西,需要有人協助開門時,幼兒會立刻上前幫忙。



實驗並發現,幼兒的幫忙行為可能是提供資訊,也可能是實質伸出援手。12月大的小孩會指出大人假裝弄丟的東西在哪裡,但是黑猩猩寶寶卻從來不會互通資訊,儘管有,也是因為受於命令,而不是主動分享資訊。



多瑪賽羅的實驗認為幼兒伸出援手的行為並不是因為賞罰機制,即不是靠訓練而來的。並且,不同文化的教導時機也不相同,但不管何種文化背景的幼兒都有幫助他人的傾向。



不過隨著年紀漸長,孩童幫忙他人的行為會越來越具有選擇性。大約三歲後,孩童對於先前曾經善待過他們的人,會表現得比較慷慨。



最近有發展心理學家,研究觀察發現:和黑猩猩比起來,人類在十二個月到十八個月大時,已經會幫助大人,自發性地協助陌生人,很多父母也許會對此實驗結論感到懷疑,因為他們發現他們的小孩幾乎都不會幫忙,還會搗亂。兩者之間是否有衝突?


誠然,很多小孩不聽話,脾氣不佳,身體潛在有些問題是根本原因,但在心靈層面上還有一些值得大家瞭解的作用機制。讓我們參考一下美國知名的教育學者L.羅恩.賀伯特在他著作兒童所提到的觀點:


你的孩子有貢獻的權利,而你無權去拒絕他的貢獻。


只要一個人被與許去作的貢獻,和他得到的貢獻一樣多,或者是多於他得到的貢獻時,他就會覺得有能力而且能幹。


一個人可以在一個環境中過度貢獻而覺得安全。一旦他貢獻不夠時,也就是說,當他付出的少於他所得到的時,他就會覺得不安全。假如你不信的話,回想某次其他每個人都帶了東西去宴會,而你卻沒帶的時候,你感覺如何?


一個人會反抗,並且懷疑任何一個給他的貢獻遠大於他所能貢獻回去的人。


很自然地,父母對孩子的貢獻遠超過孩子所能回報的。當孩子發現這一點時,他就會變得不快樂。他會試著想提高他的貢獻程度。一旦他失敗了,他就會對這個提供貢獻的人感到生氣。他開始討厭他的父母,父母卻是著用更多的貢獻來平息孩子的反叛,孩子卻反叛得更厲害。這是一種不好的惡性循環,因為到最後這個孩子便會對這一切感到心灰意冷。


你必須讓孩子對你有所貢獻,你不能命令他去貢獻。你不能命令他去除草,然後認為那是他的貢獻。孩子必須要找出他能貢獻的並且貢獻出來。假如他沒有選擇這樣做,那就不是他的貢獻,只是加在他身上的更多控制……


孩子對你是有義務的。他必須要能夠照顧你,而不是幻想著能照顧你,而是真的做到。他一開始可能不懂該如何照顧你,你必須要有耐心允許自己被笨拙地照顧,直到他能真的好好照顧你--經由他自己不斷地學習經驗,而不是經由你的指揮……


父母們,你的孩子非常有可能是比你更理性,同時這個世界可會更明亮,他的價值觀以及對真相的感受也更敏銳。不要使他們變得灰暗、遲鈍。你的孩子會是一個良好、健康而成功的人。控制、佔有、管理和拒絕只會讓你得到有的對待--破壞性的反抗。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美研究/寂寞像感冒 女人更易傳染


更新日期:2009/12/02 04:09



〔編譯魏國金/綜合一日外電報導〕寂寞像疾病,更糟的是,它會傳染。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卡西歐波的研究發現,寂寞會人傳人,若你與寂寞的人有社交關聯,將增加寂寞感的發展機率五十二%。



這份研究由美國政府資助,發表在本月份的「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卡西歐波指出:「寂寞不僅是個人的特質,也能在人際間傳播,甚至會傳給沒有直接接觸的人。」



該研究資料來自「佛明罕心臟研究」的四千七百九十三名調查對象,於一九九一年至二○○一年每兩年受訪一次,結果發現,若你與一名寂寞者有社交關聯,將增加寂寞感機率五十二%;你的朋友機率為二十五%,朋友的朋友則為十五%。



研究也發現,寂寞較容易在女性間擴散,原因可能是女性比較能清楚表達情緒。此外,寂寞者最終會往其社交網絡邊緣進展,而越來越孤立,該趨勢又將加重其寂寞,進而影響人際關聯。換言之,寂寞的人不會「物以類聚」。研究並未檢視寂寞是如何散播,不過卡西歐波推測,寂寞的人傾向以負面方式與人打交道,因而使負面言行像漣漪般振盪下去。



研究顯示,寂寞者對人較無信任感,惡性循環下也難以形成友誼。寂寞與部分恐折壽的心理、精神疾病有關,因此專家建議,對寂寞者在社交邊緣化前伸手援助,十分重要。




最近美國研究發現,寂寞會傳染,與寂寞感接觸的人,自己發展出寂寞感的機率超過五成。我在門診時,不時會有人問我:鄭醫師,你一天到晚聽人們抱怨,對您會不會有影響?你需不需要也找人談談?你會不會覺得自己變得很怪?你會不會受影響?


我記得還在擔任住院醫師時,有一次幫一個部隊的義務役士兵看診,他從門口進來坐了下來,我還在寫上一位門診的紀錄,尚未開始開口談話時,我就感覺自己的情緒隨著他坐下來的動作,跟著往下拉,待我看到他的正面,是一個低著頭憂鬱、充滿困惑與無助的外表,那,肯定不是裝出來的。從那次,我才知道,在精神科看診,自己的狀況若不穩定,的確有機會被影響。敏感的人,在面對別人負向情緒的表達與吐露時常容易受影響,這也是事實。


我曾聽過一個大學剛畢業,第一年在精神科擔任社工員的人告訴我:我聽到我客戶在會談室為他傷心的事情失聲痛哭,我一直忍住不敢哭,我好羨慕他,其實我很想跟著一起大哭。看來,這類負面情緒似乎容易往四周散開。根據統計,在美國所有醫師的科別中,精神科醫師的自殺率最高,因此有幫人作心理治療的專業人員,被建議最好半年找另一個專業人員評估分析一下,確認沒有問題再繼續幫人,可能妥當些。


知名的印度靈修大師奧修,也曾被問過類似的問題:您常被人們問一些奇怪的問題,難道您都不會被影響嗎?奧修回答:如果你的問題,也是我的問題,那麼我就會跟著掉下去。如果那不是我的問題,一點也影響不到我。因此一點問題也沒有。


過去我還在區域醫院工作時,曾有一位資深的精神科醫師,建議我若要幫人作心理治療,最好慎重考慮,主要是因為很多作心理治療的醫師,到最後都怪怪的,若用奧修大師提到的觀點來看,的確有關。知名的人道主義作家教育學者羅恩‧賀伯特先生也說過:你沒有辦法面對的部分會成為你的一部份。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有些人在面對自己無法幫助的問題上,會讓自己成為那個問題。


當遇到人們倒心靈的垃圾,不願面對的人可能選擇貼標籤(精神科診斷是最快的捷徑),想面對又幫助不了的人,自己會成為那個問題。


根本解決之道,是瞭解自己,減少困惑,同時知道如何提供真正的幫助來提升一個人。如此才能持續地幫助人們,又不會成為問題的俘虜。相關的技術及方法,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全世界唯大陸 女性自殺率高於男性


中廣 更新日期:2009/11/19 10:05



美國國會人權委員會輪值主席史密斯指出,全世界只有中國大陸的女性自殺率高於男性,原因是許多婦女被政府強迫墮胎。(劉芳報導)?



史密斯(Chris Smith)選自新澤西州,已經做29年眾議員,是國會「蘭托斯人權委員會」主要成員。上星期,他主持委員會有關中國大陸婦女被強迫墮胎的聽證會,然後撰文投書給中、英文媒體,並發布新聞。



史密斯指出,在「一胎化」政策下,許多中國婦女即使即將臨盆,還會被拖進房間內強迫墮胎,像屠宰場的豬毫無反抗餘地。他表示,根據證詞,中國人並不是一味屈從這種暴行,例如廣西人民曾經大規模抗爭,結果中共動用軍隊逮捕農民,砸毀房舍,沒收家產。



史密斯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中國每天有五百位以上的婦女自殺,中國是全球唯一女性自殺率高於男性的國家,而且高出三倍。史密斯認為,強迫墮胎對婦女造成生理及心理的重大創傷,而大陸強迫婦女墮胎導致女性自殺率偏高。



(中廣記者劉芳美國華盛頓報導)


 


墮胎對女性會造成何種影響?尤其是強迫墮胎的影響會有哪些效應?我在門診大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遇到有女性客戶,因為墮胎(不管是基於何種考量)產生的心理困擾到門診求診尋求幫助。


墮胎會產生困擾,是因為無法面對自己破壞生存這件事,破壞生存的是大抵與道德有關,道德是為了人們的生存而制訂的行為法則,一般人作了違反道德守則的事情,必然會產生罪惡感,嚴重的罪惡感甚至會讓人產生自殺的想法。知名的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的研究發現,許多人的自殺念頭,源自於即將被揭露的越軌行為,而自己無法面對。越軌行為,是指一個人作了違反道德守則的事,有關越軌行為的相關資料、原理及修復方法,請參閱人格的完整與誠實這本書。


當初,我看到全世界的自殺成功率,只有大陸的女性高於男性,大陸和其他地方最大不同點就是一胎化政策。我認為其中大有關連,要降低當地的自殺率,我認為對於越軌行為相關的修復技術,才是解決女性高自殺率的關鍵。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打工教我做老闆「時薪不重要 學東西無價」


29歲開2棟美式餐廳


2009年10月30日蘋果日報



麥當勞、百視達、Friday餐廳,美式品牌店打工日記,他從16歲寫到26歲,耗去10年青春歲月,外人看他荒廢學業,事實上,他狂愛洋溢美國文化的工讀經驗,在此探索全球知名品牌生存之道。
現在,他只有29歲,他是2棟美式餐廳老闆,網友提醒要上他的店,記得事先訂位,
造就賓客滿座的秘密何在?
全反映在他10年樂在工讀裡,打工,有人賺時薪,他賺老闆經。
採訪╱潘怡靜 攝影╱林林




創業,要趁早;他說:「人生,一定要偷跑!」
Frank,69年次,今年29歲,經營2間獨棟餐廳、月營業額破400萬元,他的貳樓餐廳及小貳樓餐廳,以獨棟建築、美式風格聞名,曾吸引火紅劇「敗犬女王」前來取景。
沒含金湯匙出生、沒有名校背景、沒喝洋墨水取經,他經營出的美式風格,全賴16歲開始,在台灣「美國品牌」店、10年打工經驗淬鍊。



講究服務細節流程


16歲,他待麥當勞;20歲,他站百視達;創業前26歲,他跑Friday餐廳。
他熱愛打工,第1次捧著6000元月薪,「我在麥當勞,好希望天天都不要休假!」「上工作站前洗手20秒,連怎麼洗手都有規定。」他從麥當勞習得「每個流程都要規劃」,連帶影響現在對服務細節的講究。
「我在百視達學得:如何與客social。」Frank說,當時訓練「記客人名字」、「跟客人聊新片」,現在,走進他的餐廳,不論中年媽媽客、年輕小姐客,他很自然、也要求員工不造作與客寒喧。
「我在Friday學到:節省員工體力。」當時他待北市敦化店,地下室出菜到全店、有專責runner(跑菜員)做最佳效率上菜,「跑上跑下費時、費體力,我也學到用硬體省力。」現在他的2棟餐廳,開幕裝潢時,經驗告訴他,一定要先規劃有「菜梯」。



壓低租金省裝潢費


不起眼細節,往往就是開店成敗關鍵,他的10年工讀經,教會他趨吉避凶。
當年,為準備Friday餐廳Bartender調酒比賽,「學校老師台上上課,我在台下翻閱原文食譜。」技術學院大三沒念畢業,沒稟告父母就決定休學、直接跳讀社會餐飲大學。
「人生,一定要偷跑。」這是Frank少年有成學。
信奉「讀書無用論」,因僵直性脊椎炎免當兵,26歲,別人可能還在求學工作、或躊躇未來,他已決定開店。
獨棟,有2樓,是他決定的餐廳特色。
「貳樓餐廳前身:賣米粉湯。」3年前建設公司特助工作機會,讓他認識了地主,「敦化南路每坪土地200多萬,」他說服地主:「前半年每月先租我6萬元,一定把你的房子,弄得比賣米粉湯漂亮!」打動地主平價租給他。
「獨棟餐廳,不只裝潢成本高、營運成本高,梯間還佔去擺放座位空間,」但他精省房租、裝潢不重砸,同時找來廚房、財務等穩定店務朋友入股,同時又維持個人持股6成,保有主導權。



2年後內科展分店


這些細節,常是新手老闆踢鐵板細節,他因工讀閱歷,事先設想周到,獨棟餐廳一開就賺,從月賣90萬、一路攀上200萬,2年後再展分店-小貳樓。
小貳樓位居內湖科學園區,不少開店老闆在此敗北,因周一至周五晚間、周休二天乏客光顧,但他顛覆魔咒,把營業額做到「夜晚是白天2倍、周末是周間2倍」。
「當年是媽媽帶著我去麥當勞填履歷,因為只有麥當勞給16歲學生打工機會。」他打工時:「不是很在意『多少錢』,但我在意『學到什麼』、『看到什麼』。」
邊看邊學,他從小男生無邪雙眼,看到變成小老闆銳利鷹眼,從月薪6000元、看到日入10多萬元。
別小看打工經驗,它也可以是學當老闆的絕佳天梯!


今天在某日報看到一個年輕的老闆,不到三十歲就成功地開了兩家餐廳的成功故事,其中詳述他十六歲就開始打工,吸取日後開店的經驗。到底從這個故事,我們學到什麼?


儘管這個年輕的老闆,信奉讀書無用論,但在此我絕不是叫大家不要唸書,我們應該先搞清楚讀書與學習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我在門診常問客戶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學習?大部分給我的答案是不外乎是可以增加知識、必須應付考試、讀書才會有文憑、讀書是父母叫我去讀的等等,因此讀書到最後就是令人痛苦的一個苦差。


在韋伯字典中提到學習(Study)的定義:去用腦筋;為了學到知識和技巧和理解涵義而去閱讀和檢視。到底一個人為何要學習呢?在此我認為不妨參考由羅恩‧賀伯特先生所著的基本學習手冊的內容:


有的學生學完一門課程,最後卻無法把它應用出來。事實上,這是因為他學習課程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是為了應用裡面的資料。這就是為什麼這些人畢業後在生活上不會應用所學。


不要老想「這會不會考?」最好問問自己:「我如何去運用這些資料呢?」或者「我如何真正去應用這些呢?」


若能記住這一點,一個人將會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並且可以把所學應用於實際生活上。


 


對照以上的內容,我們可以確知,年輕老闆成功的關鍵完全在於他已經認清他自己要作什麼,因此在很早的時間,就自己決定把自己用不到的原本的學業中止,改學自己一定會用到的餐飲專門知識。故並非學習無用,而是我們自己清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哪?自己該學什麼?


之前我介紹過一本書:讓天賦自由就是在確立人生目標上,很好的一本參考書。


這樣的故事,背後有許多值得我們省思及參考的地方。在教育上,若沒有辦法讓我們的孩子瞭解他們自己,適性去學習與發展,教育的結果必然會失敗!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恐懼症--看到膝蓋皮皮剉 見到女人心驚驚


自由 更新日期:2009/10/12 04:09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倫敦報導〕人類的恐懼可以到什麼境地?英國最近有兩個新的案例可以告訴你:從膝蓋到女人,人類確實無所不懼。



案例之一是準新娘莎拉.里斯特小姐,她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的「膝蓋恐懼症」(Genuphobia)。從莎拉11歲時看到父親膝蓋脫臼後,現在已經25歲的她每當看到或碰到不管是誰的膝蓋,就會開始慌張、冒汗,甚至生氣,這種恐懼讓她很難出門找樂子。甚至在大喜之日即將到來之際,她去試婚紗禮服的時候,仍然非常害怕自己的膝蓋被觸碰。



莎拉說,夏天到海邊遊憩的時候,她會害怕看到別人只穿泳衣或短褲;而一想到有人可能碰到她的膝蓋,她就開始全身戰慄。這種情況在未婚夫、家人或友人陪伴時可能不存在,但要是有陌生人出現就不行了。莎拉很希望婚後能到海邊去度蜜月,因此從今年開始更密集接受治療,情況也有所改善,希望能在明年5月的婚禮前,達成對膝蓋無懼的目標。



案例之二是27歲的英國男士尼爾.丹杜,他恐懼的對象是女性。尼爾不但從未親吻過任何女性,甚至只要想到約一位心儀的女士外出,就會覺得很恐懼。專家認為,這是「愛羞症(Love-shyness)」的症狀。尼爾說,他一碰到女性就會出現極度憂慮,從挫折到生氣的情緒起伏極大。他曾經無數次假裝自己喜歡某個女性,嘗試是否可以克服恐懼,結果屢戰屢敗,腦袋裡的恐懼感始終揮之不去,甚至一句話都說不完整。



恐懼症,尤其是情境所觸發的特別狀況,如果要單從生理方面來找出原因,往往是徒勞無功。以最近英國報導的最新兩則案例,其中提到有人被疑似有膝蓋恐懼症,也有人完全無法接觸異性,被當作有愛羞症。到底這是如何來的?


心理學會說這來自於潛意識,如果想找出原因,必須花長久的時間,作心理治療甚至精神分析,也不一定能找出原因。我建議大家可以用直接有效的心靈技術的理論及方法來解決,這個技術的名稱叫戴尼提,由知名的美國學者羅恩‧賀伯特先生於五十多年前所研發,裡面清楚的說明人類的心靈分為分析式心靈與反應式心靈。分析式心靈能夠思考、判斷,反應式心靈只遵從刺激--反應的指令,無法思考。反應式心靈原本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生命而存在的,像是很多人見蛇就會害怕,這是原始的恐懼,提醒當事人應遠離可能會讓他喪命的東西。反應式心靈的產生是在當事人昏迷或者半昏迷時,心靈記錄下來的訊息,這方面的訊息提醒當事人是危險的訊號。反應式心靈太多時,則會對當事人造成困擾,甚至大大降低其生存之品質。


我曾幫一位年輕的學生,以戴尼提聽析方式來解決她的恐懼症。她的狀況是這樣的,她只要在人擠人的場合,就會覺得緊張、恐慌,難以呼吸等等。經過聽析之後,復返到她出生的時刻,她發現根源是來自於幫她接生的婦產科醫師的話語:怎麼都擠在一起了,與她出生時的難過(寶寶出生時,身體是很難過的)作連結,以致於只要人多擠在一起,她便開始覺得胸口悶,難以呼吸。這個聽析當時花了不到四個小時,困擾她已久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且不再發生。就任何人看來,都是高效率的心靈困擾解決之道。


戴尼提中提到的對反應式心靈有清楚且簡單的解決辦法,幾乎人人可學,有興趣的人不妨多瞭解及應用這個有效的助人技術。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王建煊:父母寵溺 造成尼特族


更新日期:2009/09/22 02:48 林如昕、朱芳瑤、唐鎮宇/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林如昕、朱芳瑤、唐鎮宇/台北報導】



根據學者估計,全台有四十二萬尼特族(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簡稱NEET),不就業,家裡蹲,監察院長王建煊昨天強調,這是相當嚴肅的社會課題,父母過於溺愛孩子,對雙方都造成傷害,奉勸尼特族的爸媽不要怨天尤人,鼓勵孩子出去工作。



但是為了避免尼特族問題惡化,勞委會宣布擴大辦理「立即上工」計畫,企業雇用初次尋職者,每人每月補助一萬元;這是政府首度將社會新鮮人納入薪資補助範圍。根據統計,今年七月初次尋職者平均失業周期為卅周,較一般平均失業周期廿六.八一周還要高。



王建煊出任監察院長之前,曾在中國大陸辦學,他說,中國因為一胎化政策,尼特族的問題早就出現,還更嚴重,一家三代六個大人對著一個孩子,把所有的資源全給這一個命根子,結果孩子長大沒受過挫折,「草莓的厲害!」書還沒念完就要求父母買電梯華廈,「未來主人翁這個鬼樣,國家還有什麼希望?」



王建煊分析,會出現尼特族,追根究底就是父母太過寵溺,存了點錢買了房子,全部留給小孩,「現在有多少年輕人,買房都是靠父母!」年輕人算盤撥一撥,覺得辛苦工作不划算,失去奮鬥目標。



王建煊說,在他們的年代出國唸書只有一張飛機票的錢,「有去無回」,家境好一點,父母會準備一點錢,有個媽媽拿存摺給孩子的時候說,「錢在這,沒出息就拿去用!」結果一家兄弟都很爭氣,沒有人動用一毛錢。



王建煊表示,四十二萬的苦難已經造成,就像水災過後需要復建,除了政府加強職業訓練,增加就業機會,父母心態更要轉換,他估計這四十二萬尼特族,只要願意工作,一定可以找到工作,也許並不如意,但絕對有機會。


 


國內目前失業率高居不下,除了有些人找不到工作之外,其中還有一部份的人是缺乏工作意願的。其中比較讓人關注的是年輕人的部分。這些族群,目前被稱為是尼特族(NEET是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簡稱)。到底造成這些族群的原因何在?


在此我認為可以參考美國教育學者羅恩‧賀伯特先生在「兒童」這本書所提到的觀念,他在「孩子貢獻的權利」段落中提到:


你的孩子有貢獻的權利,而你無權拒絕他的貢獻。


只要一個人被允許去作的貢獻,和他所得到的貢獻一樣多,或者是多於他所得到的貢獻時,他就會覺得有能力而且能幹。


一個人可以在一個環境中過渡貢獻而覺得安全。一旦他貢獻不夠時,也就是說,當他付出的少於他所得到時,他就會覺得不安全。假如你不信的話,回想某次其他人都帶了東西去宴會,而你沒帶的時候,你感覺如何?……


一個嬰兒試著以逗你笑的方式來貢獻。嬰兒耍笑、賣弄自己。再大的小孩會跳舞給你看,把樹枝撿來給你,當你工作時,他會試著模仿你的動作來幫助你。假如你不接受這些微笑、舞蹈、樹枝和這些模仿動作中想要幫忙你的心意,你就打斷了孩子的貢獻。然後,他會開始變得焦慮,他會對你作一些輕率又奇怪的事情,努力地想要讓你覺得這些東西變得「比較好」,你卻痛責他,而這也結束了他……


你所要作的就是去接受這些幼小嬰兒的笑容、舞蹈和樹枝,不需要作些什麼。但是當孩子開始有了瞭解事物的能力時,你就應該告訴他家庭的整個運作方式。


他的零用錢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有食物?有衣服?乾淨的家?車子?


因為爸爸工作。爸爸消耗腦力、體力、時間來賺取金錢。這些錢是拿來給商店,買食物用的。因為金錢的不足所以要好好照顧車子。給爸爸一個寧靜與關愛的家庭代表爸爸可以工作得更好,也就代表著食物、衣服和車子……


另外在「允許孩子工作」的段落中,他也提到:


其實大部分的孩子是願意工作的。我們常發現一個兩歲、三歲或四歲的孩子常會纏著父母,希望可以用他的玩具或髒兮兮的破布來幫父母做點事。愛孩子的父母會表現出理性且有耐心的方式讓孩子能真的幫忙。被允許幫忙的孩子漸漸地覺得他以及他所做的事是重要的,因此他能很沈穩地開始工作並確實做好它。


小時候不被允許去幫忙,長大後卻被迫要去從事某些職業工作的人,會認為其實沒有人需要他,而他也不屬於這個世界。然後他也會覺得工作是充滿困難的。


以上的內容,我認為是尼特族形成的主因,而這些過程,與父母對小孩教養觀念與態度大有關係。尤其是生育率節節下降,少子化的趨勢下,若父母們無穩定的資料來幫助自己的小孩,尼特族的問題恐怕會繼續存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美研究顯示 人老了較快樂


台灣醒報 更新日期:2009/08/10 13:50 楊舒婷



【台灣醒報記者楊舒婷綜合報導】「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人越老越快樂?美研究顯示,年紀越大的人,越懂得珍惜時間,保持快樂心情。研究人員更提醒,年輕人應起而效之,趁早替老年社交生活作準備。再不到30年,老年人口將占台灣總人口數四分之一,你準備好了嗎?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吳素芬專員表示,目前台灣社會10人中就有一個是老人,比例很高。他們大多前半輩子為家人貢獻心力,在年老之後有了自己時間,很多人其實都想發展自己的興趣、追逐夢想。「只要激勵他們,讓他們動起來,老年人的學習力會超乎一般人的想像」,吳專員說。



她也提到世界衛生組織提倡「活躍老化」的概念,除了要讓年長者身心健康,也要多多參與社會。「待在家裡只會雙重老化」,她提醒。



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蘿拉‧卡斯坦森提出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發現縱使老年人身體狀況較差、沒辦法賺錢,社會地位也大大改變,他們還是能擁有黃金歲月。



卡斯坦森博士邀請18歲至90多歲的受試者,除了接受相關實驗,更需定期寫日記、紀錄心情。結果發現,年長者負面情緒持續時間,比年輕人短得多,也較能平心靜氣接受他人批評。顯然孔子說「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年紀越大,越能控制、平衡自己的情緒,是千真萬確的。



加州大學心理學家蘇珊‧圖克‧查爾斯回應此項研究,認為因為年長者大多知道自己所剩日子不多,因此會想善加利用、不願留下任何不愉快的回憶。許多人擔心人老了就一定貧病無依,過著悲慘的生活。這些專家則給了年輕人全然不同的視野。



英國慈善團體「Age Concern」與「Help the Aged」公共政策主任安德魯‧哈洛普表示,年紀大,不表示就對社會一點貢獻也沒有;許多年長者仍透過學習、體驗生活,過著健康且積極的人生。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也提醒,目前各縣市政府都有樂齡資源學習中心、內政部也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等資源,提供多元課程與交流活動,若家中有老長輩,可以鼓勵他們、陪同參與。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數據,目前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共有2,426,251人,佔總人口10.52%。若照目前人口老化速度,到民國120年,老年人口會超過總人口四分之一,達到5,874,000人;扶養比約為39%,意即每三人就得扶養一位老人。屆時,男性平均壽命為79.7歲,女性86.4歲。


 


這幾年來,老年醫學漸漸為人所重視,說穿了,主要是醫院及相關的醫療從業人員的努力不懈,其中有些專業人員會一再提醒大家正視老年憂鬱的問題,然而,人老了,一定會比較憂鬱嗎?答案是否定的,最近美國研究人員針對18到90歲的各個年齡階層的人作調查發現:年紀越大的人,負面情緒出現的時間相對較短,同時也較能平心靜氣接受他人的批評,顯見人老了,不見的比較憂鬱,反而更豁達。


不可否認的,人老了,面臨身體的狀況機率增加,真正會讓老年人情緒下降的關鍵,就是身體有難以治癒或者磨人的慢性疾病,這些若伴隨長年的藥物服用,除了藥物副作用影響之外,還可能因為多種藥物使用導致身體營養缺乏或者藥物在體內代謝時間延長而影響精神狀態。如果身體能減少病痛的發生率,那麼要保持心情的愉悅,相對來說就不是那麼難。這一區塊若想做好,也可以參考功能性醫學或者營養醫學的作法及調整方式,畢竟功能性醫學的終極目標是幫助身體功能回復,而且心情愉快,遠離疾病及藥物依賴的陰影。。


建議大家年輕時要善待身體,隨年紀增長要不斷自我成長、注意身體的鍛鍊及持續對社會的參與,到老才有機會經歷更豁達的年老心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