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兒一心多用…不是不專心
【記者彭芸芳╱新竹報導】
 
「他不是不專心,他是同時可以專心很多事。」署立新竹醫院小兒科醫師張寶玲常在門診勸慰過動兒的家長,不要太擔心,也不一定要服藥。她能如此感同身受,因為她本身就是個過動兒,且妥善運用「不專心」的能力,常能「順便」幫病人檢查出其他的毛病。

家長見張寶玲忙於聽診、詢問、開處方或做檢查,不知道其實她「一心多用」,即使家長只主訴「小孩不停咳嗽」,她早已把小病童從頭到腳、從皮膚到內臟都全部檢查一遍了。她說:,「我的眼睛好像是照相式的記憶,在看到人的一剎那間,就先拍起來,然後再像翻相片一樣打開來看。」連家長沒注意到的大小毛病,她都一眼瀏覽到了。

曾經有個小男孩常鬧肚子痛,看了多次腸胃科,連難過的胃鏡也照了,都檢查不出毛病,但張寶玲發揮過動精神,順便做多樣檢查,判斷男童的根本原因是氣喘,夜間喘到橫隔膜都痛了,也因此解決了他的腹痛問題。

另有個小女孩,媽媽帶她要看感冒,張寶玲同樣從頭到腳看一遍,懷疑小孩有生長遲緩的問題,檢查結果證實她的細胞確實有缺陷。

台大醫學系畢業的張寶玲說,從小就發現自己沒辦法只專心做一件事,但家長和老師都要求小孩專心,所以她就想辦法讓自己可以同時做很多事,才不會覺得無聊而搗蛋,例如邊聽課、邊抄筆記、邊偷看教室裡的蚊子,老師說中文時,就用英文做筆記,說英文就記成中文;在家常邊做數學題、邊聽音樂、邊畫畫還邊吃零食,「不是我厲害,是必須這樣才能專心」。

因為把不專心妥善運用,轉化成能同時專心很多事,她考進台大電機系後,畫複雜的電路圖如魚得水,後來為陪同學插班醫學系,自己竟也考上了,「等唸到小兒科才知道,原來我是過動兒」。

她和另位同樣成績優異的女生是好友,兩人都很過動,一起聊天時的跳躍式談話,因主題變來變去,常讓旁人霧煞煞;她雖眼睛看著對方,手上的筆卻不時寫寫畫畫,「我不是不注意,是通通都很注意」。



 


這篇報導很有趣,一個醫師以自己的狀況為例提醒自己是如何利用自己這項天賦,換個角度思考:無法專注在一件事上的小朋友,可以是著順應他們這項天分:讓很多事同時進行,這樣的處理方式而言對他們是比較合理的,其實很多成功的名人小的時候都有疑似過動及注意力缺乏的狀況, 例如安徒生、貝多芬、邱吉爾、華特‧迪士尼、富蘭克林、萊特兄弟及發明加愛迪生等等都是。在他們的年代並無藥物治療,到底他們是如何成長的?甚至是如何利用這些天賦?這都值得大家去探討。至少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可以讓大家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