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服威而鋼 恐增皮膚癌風險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服用知名壯陽藥「威而鋼」,恐提高罹患「黑色素瘤」的風險。美國布朗大學團隊發表於線上版《美國醫學會期刊:內科醫學》的研究指出,威而鋼的作用與皮膚癌細胞擴散的機制相似,且據臨床統計,威而鋼使用者罹患黑色素瘤比例較正常人高出84%。研究人員強調,醫師面對有黑色素瘤家族病史的患者,須更謹慎評估是否開立威而鋼處方。

【威而鋼增罹癌風險】黑色素瘤罹患率不高,台灣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1,每年有2千餘名患者確診,但由於易轉移、接受化療或放療效果差,致死率偏高;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2014年迄今已有7萬6千人確診,其中9千7百人死亡,近6千5百人是男性,據悉可能與男性某些新陳代謝機制有關。

布朗大學附設羅德島醫院團隊分析2000至2010年間2千筆臨床報告、近2萬6千名平均65歲男性患者的就醫紀錄後發現,有6%的民眾曾服用過威而鋼,長期使用威而鋼者罹患黑色素瘤的風險,較「從未」使用者高出84%,而另2種皮膚癌「鱗狀細胞癌」及「基底細胞癌」,與是否服用威而鋼無關。

【擴散機制似威而鋼】威而鋼主成分「西地那非檸檬酸鹽」結構類似海綿體內的「環鳥苷酸」,一氧化碳會促使環鳥苷酸增加,使血管內壁的「平滑肌」鬆弛,血管擴張後就會造成海綿體充血。體內另一種酵素「第5型磷酸二酯酶」會分解環鳥苷酸,「不利」於海綿體充血,而威而鋼等於「代替」環鳥苷酸被第5型磷酸二酯酶分解,同時降低第5型磷酸二酯酶的數量,環鳥苷酸相對增加,達到所謂的壯陽效果。

羅德島醫院皮膚科教授亞伯拉庫雷西推論,威而鋼影響黑色素瘤的關鍵在於,人體內會促進癌細胞擴散的一套「蛋白酶活化途徑」,其作用類似威而鋼,都有抑制第5型磷酸二酯酶的效果,且第5型磷酸二酯酶作用減弱後,會「回過頭來」加強該蛋白酶活化途徑,因而加速黑色素瘤癌細胞的增生。

 

 

鄭醫師補充:

要提高性功能,藥物之外還有其他選項,尤其是功能醫學能針對當事人本身的體質缺陷,透過營養以及賀爾蒙療法來直接提升與改善,相較於藥物,副作用風險少很多。

參考文獻:

Li W, Qureshi AA, Robinson KC, Han J. Sildenafil Use and Increased Risk of Incident Melanoma in US Me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AMA Intern Med. 2014;():.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4.594.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4/04/08/viagra-skin-cancer-melanoma-_n_5107613.html

arrow
arrow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