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特別撥時間觀賞由公共電視播放BBC製作的紀錄片:到底誰瘋了?之前已有簡介,錯過的人請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6277&prev=16278&next=16248
但在此我想談談裡面的內容所帶給我們的省思。
首先,十個志願受試者,有五個曾被診斷有精神疾病,三名專家經過一週的生活觀察(包含相關簡單的心理衡鑑但非一般精神科使用的診斷性量表),在五名中,找出了兩位,一為強迫症,一為神經性厭食症,另一個有憂鬱症病史的人,還被三位專家認為是最不可能有精神疾病的人,另外兩位則完全認不出來,甚至把兩位從未有精神病史的人找出來,但被當事人直接宣告:你們錯了!這的確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震撼。
首先,我要對這三位精神病理學家的勇氣感到敬佩,因為他們冒著砸自己招牌的風險來進行這個試驗,不過他們在影片中示範的,就是一般精神科診斷的過程,當然,他們的評估與討論,並非一般精神科的診斷性會談,但診斷的精髓就是如此,純粹是表象的觀察與當事人的主述,無法藉由其他實驗室診斷、影像學甚至是病理組織檢查來確立診斷。三位精神病理學家,辨識出的第一名患者是強迫症,儘管當事人如何努力掩飾自己重複洗手或者其他強迫行為,但他在團體中,一起執行工作所顯示出來的強迫行為與過於求完美的態度與其他人相較至為明顯,因此最容易被辨認出來,此外,飲食性疾患接受的自我形象的接納與評估,當事人目前儘管已完全無飲食問題,體重也正常,但對自己身體胖瘦的比例,誤差高達30%,其他人則明顯的在10%以下,因此這成了診斷的關鍵。其他個案,像是憂鬱、躁鬱(雙極性疾患)甚至是社交恐懼三名患者,完全無法被辨認出來。
精神科的診斷看的是外顯的現象,因此在不同時間點看到的臨床表現,可能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當事人在所謂疾病緩解期時,甚至完全無症狀,因此,要從穩定的個案身上找診斷,無異是緣木求魚。在節目中,三位精神病學家經過這樣的洗禮,也承認精神科診斷與正常人之間,其界線其實相當模糊,也就是正常人會被診斷有精神疾病,有精神疾病的人會被當作正常人,因此,他們也覺得自己應該要更謙虛,尤其是在作所謂的精神疾病診斷這件事上,建議大家以更保守及謹慎的態度來瞭解與面對。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些個人特質,在遭遇生活困難及困惑時,精神及情緒也因此受影響,但這些情緒及精神的失控導致的功能失衡與精神科診斷的標籤之間,我們是否有清楚的概念?包含所謂的精神病理學專家在面對精神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的界線也常常無法清楚的分辨出來,不是嗎?此外,曾被貼上精神科診斷的人,往往會非常在意別人的眼光,在節目中,那些曾被診斷有精神疾患的人,至始至終都沒有被辨認出來,對他們而言,其實是一種莫大的釋放,主要還是自己很擔心別人會看出他們是否有問題,但是現在連專家都看不出來,相信一般人更看不出來,因此其實不需要讓自己一直烙上精神疾病的陰影而走不出來。
在當住院醫師時,我曾經跟一名精神科患者會談,當我開玩笑的跟她說:你一定覺得自己沒瘋,而是大家都瘋了,因為其他人根本不曉得你真正的感受及親身經歷。我記得非常清楚,她聽完後,開懷的大笑,彷彿我是這世界上最懂她的人。儘管會談的過程中,我充分地做到同理這件事,但我很清楚這是她個人的投射。就像是過去蘇東坡的故事一樣:
蘇東坡有一天回家高興地向蘇小妹炫耀:今天我和佛印(蘇東坡的好友)比賽誰比較厲害,結果我贏了。
蘇小妹問:你們怎麼比呢?
蘇東坡回答:我問佛印你覺得我像什麼?
佛印回答:我覺得你像朵蓮花。
佛印接著反問蘇東坡:那你覺得我像什麼?
蘇東坡回答:我覺得你像一坨大便。
蘇小妹聽完馬上糾正蘇東坡:其實是你輸了,佛印心中有蓮花,所以看你像蓮花,你心中裝滿大便,因此看他像大便。
就像紀錄片中精神病理學家提到的,也許在精神科診斷這件事上,應該更謙卑一些。如果精神病理學家以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來看,幾乎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這輩子曾經經歷精神疾病的狀況(這是紀錄片裡面專家說的),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投射?
到底誰瘋了?值得我們大家一起仔細地探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