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憂鬱情緒 恐加速失智
年長者若未妥善處理憂鬱情緒,恐加速記憶力衰退。美國洛許大學醫學中心團隊日前發表於《神經學》期刊的研究發現,憂鬱是年長者罹患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將造成早期失智的狀況急速惡化。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研究人員連續8年追蹤1700餘位平均77歲受試者的健康狀況,記錄是否出現憂鬱或失智的症狀;受試者中有18%在8年內確診為失智症,另有52%出現被認為是失智症前兆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洛許醫學中心精神病學家羅伯特威爾森分析,多數輕度知能障礙患者在出現症狀前,就已產生食欲減退等憂鬱現象,而失智症患者在罹病初期,憂鬱狀況較嚴重,隨失智症逐漸惡化,憂鬱情緒反而漸漸消失,可能與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分泌及神經細胞運作有關,且憂鬱愈嚴重,記憶及思考能力退化也愈快。
鄭醫師補充:
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與能量代謝息息相關。大腦功能退化與腦細胞的能量代謝功能退化有直接相關,再說白一點,就是粒線體功能功能退化。
不管憂鬱或者失智症,有一定比例與粒線體的能量代謝功能不佳有關,因此,年長者的憂鬱症狀,最好能把身體功能失衡的原因找出來,針對體質缺陷來處理。
否則憂鬱症狀即可能失智症發生的先期症狀而已。一旦發生往往是一發不可收拾的病程發展,無力回天。早期針對身體功能失衡的原因來根本矯正,才是預防醫學本色。
參考文獻:
Clinical-pathologic study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cognitive decline in old age
- ,
- ,
- ,
- ,
- ,
- ,
- ,
- ,
- ,
- and
10.1212/WNL.0000000000000715;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July 30, 2014
http://www.neurology.org/content/early/2014/07/30/WNL.0000000000000715.shor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