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分之一阿茲海默症患者不會失智!日專家:關鍵在於這些習慣

 

早安健康
日文編譯/陳建甫
2017年8月26日 下午2:00

 

【早安健康/陳建甫編譯】隨著全球人口年齡的持續增加,失智症也成了21世紀最危險的疾病之一,其中有大多數的失智症患者都是罹患退化型失智症中的阿茲海默症,但美國一項於1986年開始的「修女研究」卻發現,有部分患者即使腦部已經退化,卻終其一生都沒有出現失智問題,這些人到底平常是怎麼生活的呢? 

「修女研究」是醫學史上首次發現,即使大腦已經出現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性變化,卻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失智的症狀。研究團隊當時分別對高齡修女進行認知能力測驗,並在他們過世後解剖他們的腦部,結果發現有1/3測驗表現較佳的女性,腦部其實沉澱了大量的類澱粉蛋白,也是被認為與阿茲海默症最為相關的毒素之一。 

字彙量多、社交生活豐富都能延緩失智 

日本東京大學藥學部的池谷裕二教授解釋,參與當年研究的修女們都有每天撰寫日記、自傳的習慣,而研究團隊在比對這些傳記的內容後發現,寫作時字彙量較豐富而非完全按照事實撰寫流水帳的人,在老後也能健康渡過晚年,反而是寫作習慣平鋪直敘、字彙量較少的人,普遍都患有重度阿茲海默症。因此他認為,隨著近代醫學的逐漸發展,已經可以肯定一般人在平日用腦越頻繁,其阿茲海默症發作的機率越低。 

池谷教授也提到,在近幾年的研究中也發現除了字彙量之外,擅長與鄰居交流甚至參加社區活動,如劇團、讀書會的女性,腦部的退化速度相對緩慢。這表示私生活越豐富、接觸的人越多都可以有效延緩阿茲海默症的進展。 

多吃魚、油,運動時聽音樂、看風景都能有效預防惡化 
日本失智症預防專家田平武教授則表示,阿茲海默症最注重的是發病前的預防,即便腦部已經開始萎縮,也不一定會馬上出現失智症狀,在發病前期如果能夠增加腦神經元互相溝通的突觸,即便腦部出現萎縮也不會出現失智症狀。 

田平武教授也建議,想要增加突觸的關鍵就在於飲食以及多工思考。飲食方面透過攝取品質良好的不飽和脂肪酸,如青背魚以及橄欖油、芝麻油等等油品,都能協助腦部製造DHA、EPA,這兩種脂肪酸不但可以抗發炎來避免大腦持續受損,也能軟化神經細胞膜來增加突觸間的傳輸效率。而多工思考則是指運動時同時聽音樂、看風景或電影等方式,讓神經接受到各式各樣的刺激就能促使神經突觸形成,如此一來就可以防範阿茲海默症的演進,保有健康良好的生活品質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提到即使大腦出現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仍不失智的關鍵,與「用進廢退」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每天寫日記,用比較複雜或者豐富的辭彙,得動腦。學習母語以外的第二語言,也是幫助預防失智醫界眾所周知的方法。

此外,讓自己和外界接觸及交流多一些,腦部得跟著動,也是減緩退化的有利因子。

補充大腦需要的營養,幫助大腦細胞降低發炎,以及增加突觸,這篇報導建議用EPA以及DHA,也就是OMEGA-3。攝取油脂不平衡,是導致身體發炎的原因之一,尤其是Omega-3與Omega-6比例不足,很容易導致身體發炎。理想狀況最好是1:4到1:6,許多有慢性發炎的人比例都是1:20以上。這部分可以透過功能醫學相關檢測直接來了解。有失衡,務必多補充Omega-3來積極改善。

最後訓練自己一心多用,讓大腦同時接受多方刺激,也是用進廢退的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的頭像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