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經常開立降低憂鬱以及焦慮的抗憂鬱劑可能會提高死亡風險。

眾所周知,腦部的血清素濃度會影響心情,在臨床上最常開立的便是選擇性選清素回收抑制劑來抑制血清素回收,增加濃度。但比較鮮為人知的,所有主要的器官,包含心臟、腎臟、肺以及肝臟等等,都從血液使用血清素。

抗憂鬱劑也會抑制這些器官對於血清素的吸收,研究學者警告抗憂鬱劑會抑制這些主要器官的適當運作而增加死亡率。這項研究的團隊回顧了過去的研究,涵括幾千個研究對象發現,抗憂鬱劑使用者,跟非抗憂鬱劑使用者相較,死亡率提高33%(高了三分之一),同時發現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提高14%,例如像心臟病以及中風等等。這項研究發表於心理治療及身心症( journal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這份期刊。

研究團隊的領導人Paul Andrews建議在還未了解抗憂鬱劑如何影響我們身體健康之前,最好不要貿然服用。

在美國,統計八分之一的人在使用抗憂鬱劑,大部分都是經由家醫科醫師開立,而大部分服用的人並沒有經過審慎的評估確認有憂鬱症,因為這類藥物被認為安全無虞。而憂鬱症本身可能會導致死亡,人們一旦罹患憂鬱症可能增加自殺、中風以及心臟病風險,許多醫師認為抗憂鬱劑能夠降低憂鬱症狀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動搖上述假設,如果人們知道了自己對於這類藥物在腦部以外對身體的影響所知甚少,那麼將會降低使用這類藥的意願。

研究人員也建議專業人員應多了解抗憂鬱藥物長期使用下來到底是弊多於利還是利多於弊。

不過這項研究也全非否定抗憂鬱劑,研究分析發現,已經罹患心血管疾病或者糖尿病的患者,抗憂鬱劑並無傷害,因抗憂鬱劑本身具抗凝血功能。不過反過來說,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服用,反而有害(增加出血風險)。

最後鄭重提醒大家,刊出這類文章,並非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服用精神科藥物。精神科藥物服用一旦產生副作用或者不適反應,務必跟開藥的醫師做諮詢。如果感覺無法得到妥善的解決,建議透過第二甚至第三個專業意見來改善。已經規律服用精神科用藥者,切勿擅自停藥或者減藥,如想減少用藥,務必在有經驗的專業監督與建議下來執行。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sciencenewsline.com/news/2017091416420036.html

參考文獻:

  1. Marta M. Maslej, Benjamin M. Bolker, Marley J. Russell, Keifer Eaton, Zachary Durisko, Steven D. Hollon, G. Marie Swanson, J. Anderson Thomson Jr., Benoit H. Mulsant, Paul W. Andrews. The Mortality and Myocardial Effects of Antidepressants Are Moderated by Preexis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Meta-Analysis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2017; 268 DOI: 10.1159/000477940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的頭像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