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史丹佛大學研究:台灣人酒精不耐症機率世界第一

2019-09-19 13:19聯合報記者陳婕翎╱即時報導

國健署研究推估,台灣每年約有4500人死於酒害,平均每天就有11人死亡。台灣人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率高居世界第一,重度飲酒者得到食道癌風險甚至可高達50倍,史丹佛大學警告台灣人,最好不要喝。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105年全球有超過300萬人死於酒害,這些因飲酒而死亡的人口中,有28.7%死於酒駕事故及暴力傷害,21.3%死於消化道疾病,包括肝炎及肝硬化,19%死於心血管疾病、12.6%死於癌症

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理事長陳哲宏表示,台灣近一半的人因先天遺傳而缺乏一種酒精代謝酵素「乙氫酶」,一喝酒就臉紅,無法正常代謝酒精轉化的乙。乙的累積在這些民眾的身上除了引起臉紅以外,還會導致心跳加快,頭痛,頭暈,噁吐,宿醉等症狀,又稱為「酒精不耐症」。

「酒精不耐症」是亞洲人特有的基因變異,會大幅提高罹患癌症的機率,重度飲酒者得到食道癌的風險甚至可高達50倍。全球估計約有56000萬東亞人帶有酒精不耐症,依據史丹佛大學研究,台灣人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率高居世界第一,直接被警告特別需要節制,最好不要喝。

過去認為適度飲用紅酒能保護心血管疾病的指引,也被推翻。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引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18年發表的大型研究,發現並不存在無害飲酒的限量,台灣每年超過4萬人因飲酒而生病,只有把飲酒量降到0,才能避免酒精對身體的各種危害。

羅素英強調,即便是少量飲酒,得到癌症的機會為不喝酒的1.26倍,過量飲酒甚至會高達5.13倍。喝酒會提高罹癌風險,包括口腔癌、鼻咽癌等頭頸部癌症,以及食道癌、肝癌、乳癌等,建議民眾盡量避免飲酒,如果有需要喝酒的場合,以茶水代酒,謝絕勸酒,養身又健康。

鄭醫師補充:

酒精代謝分兩階段,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先由乙醇去氫酶(以下簡稱ADH)代謝成乙醛,再由乙醛去氫酶(以下簡稱為ALDH2)代謝為醋酸;由於乙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若基因缺損ALDH2無法代謝乙醛,長期累積於人體,將提高癌症的發生率。ALDH2酵素在人體內的多個代謝途徑中,會將酒精和乙醛繼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排出體外,因此影響酒精代謝速度,主要決定於體內的ADHALDH2基因型表現,酒精代謝基因缺損的人,不能代謝酒精,容易酒醉及宿醉。

這兩階段的代謝基因,皆可透過基因檢測來做確認,像我就是兩階段酒精代謝基因皆出現變異,因此完全不適合沾酒。國人體內缺乏ALDH2的民眾,喝酒很容易臉紅,其罹患食道癌的風險,也比其他人高14倍,如果每天攝取超過30克純酒精(約300毫升紅酒),罹食道癌風險,更高達102倍。建議大家最好能透過精準醫學的檢測(及基因檢測),了解自己的體質,明確知悉身體健康明顯的健康威脅,提早避開,也能防患未然,尤其是癌症預防。史丹佛大學的研究於2015年發表,參考文獻:

https://envmed.kmu.edu.tw/images/Stanford-Taiwan_ALDH2_Deficiency_Research_Consortium_STAR_Mission__Scope_Statement_1.pdf

 

arrow
arrow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