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度睡眠期間的特定時間內進行的溫和聲音刺激增強了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且患有阿茲海默病風險的人的深度或慢波睡眠。

大腦對聲音刺激作出最強烈反應的個體在第二天表現出記憶反應的改善。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慢波或深度睡眠是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可行的潛在重要治療靶點,”西北大學Feinberg醫學院神經病學助理教授,西北醫學睡眠醫學博士Roneil Malkani博士說。 。“結果加深了我們對睡眠在記憶中重要性的理解,即使已有記憶喪失存在。”

深度睡眠對於記憶鞏固至關重要。在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中觀察到幾種睡眠障礙。最顯著的變化包括最深睡眠階段時間的降低。

“非常需要確定治療輕度認知障礙和阿茲海默病的新目標,”馬爾卡尼補充說。西北科學家之前曾表示,在2017年的一項研究中,聲音刺激改善了老年人的記憶力。

由於這項新研究很少 - 僅有9名參與者 - 而且有些人的反應比其他人更強,因此記憶力的改善並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然而,聲音和記憶增強深度睡眠之間存在顯著關係:深度睡眠增強越大,記憶反應越好。

“這些結果表明,改善睡眠是避免失智的一種展望新方法,”馬爾卡尼說。

該論文將於6月28日發表在“臨床與轉化神經病學年鑑”上

在這項研究中,西北科學家對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人進行了隔夜聲音刺激試驗。參與者在睡眠實驗室度過了一晚,大約一周後又在那裡度過了一晚。每個參與者在其中一個夜晚收到聲音而另一個沒有聲音。隨機分配了夜晚有聲音或沒有聲音的順序。參與者在前一天晚上和早上再次進行記憶測試。科學家隨後比較了慢波睡眠與聲音刺激和沒有聲音的差異,以及每個參與者在兩個晚上記憶的變化。

參與者在對44個單詞對的回憶中進行了測試。聲音刺激後,他們的慢波活動增加20%或更多的人在第二天早上回憶起記憶測試中的兩個以上的單詞。一個慢波活動增加40%的人還記得九個字。

在慢波期間,聲音刺激由粉紅色噪聲的短脈衝組成,類似於白噪聲但更深。該系統監測參與者的大腦活動。當人處於睡眠狀態並且看到慢腦電波時,系統發出聲音。如果患者醒來,聲音停止播放。

“作為一種潛在的治療方法,這將是人們每晚都能做到的事情,”馬爾卡尼說。

Malkani表示,下一步是在資金到位時評估粉紅噪聲刺激在多個夜晚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群樣本,以確認記憶增強,並觀察效果持續多長時間。

參考原文報導: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6/190628120531.htm

 

2017年的研究報導如下:

按每天正常的睡眠時間 8 小時計算,人的一生有 1/3 的時間在睡眠中渡過,睡眠品質的好壞對於健康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壓力大,容易產生失眠或是淺眠的睡眠障礙。如此惡性循環下去,身子可是會打壞的。

要改善睡眠品質,除了透過規律的運動、健康的飲食和放鬆心情外,科學家的研究指出,在睡覺時聆聽「粉紅噪音」能夠讓睡眠更深層,身體恢復力更好;此外,「粉紅噪音」還有強化記憶力的效果呢!

什麼是粉紅噪音?

「粉紅噪音」是一種頻率分量功率,主要分佈在中低頻段,會被取名為「粉紅噪音」是因為這種功率譜下的可見光視覺顏色為粉紅色。在大自然裡的瀑布聲和小雨聲都是屬於「粉紅噪音」。

 

粉紅噪音研究

 

根據《人類神經學前沿》(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期刊刊載的美國西北大學研究,研究團隊針對 13 名 60 歲以上的成人進行實驗,受測者在睡眠實驗室渡過兩晚,並在睡覺時戴上耳機與電極帽,一晚耳機裡播放粉紅噪音,另一晚則沒有;電極帽是用來記錄睡眠時的腦波。除此之外,受測者在睡覺前 90 分鐘會接受字卡記憶測驗,隔天起床後 1 個小時後再做同樣的記憶測驗,用以觀察粉紅噪音對記憶力的影響。

 

粉紅噪音是如何影響人的睡眠

 

研究結果,在播放「粉紅噪音」的那一晚,受測者大腦的觀測紀錄顯示代表處於深層睡眠的慢波振盪增加,證實粉紅噪音確實提高了受測者的睡眠品質。而在記憶力實驗上,有聽粉紅噪音的隔天早上,比沒有聽的在記憶測驗的表現則提升了 3 倍。而能夠提高記憶力的原因,研究人員認為是因為睡眠期間聽粉紅噪音,增加了大腦中的「慢波活動」帶來的效果。

粉紅噪音上哪兒找?

在 YouTube 上其實就有很多粉紅噪音的音頻檔案,下方就是長達 10 小時的粉紅噪音!如果你有睡眠上的困擾,不妨在睡覺時播放來聽,看看是否能夠改善你的睡眠情況。但如果睡眠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還是請就醫才是上上之策哦!

https://youtu.be/8SHf6wmX5MU

參考文獻:

Acoustic Enhancement of Sleep Slow Oscillations and Concomitant Memory Improvement in Older Adults

 
 
 
Front. Hum. Neurosci., 08 March 2017 | https://doi.org/10.3389/fnhum.2017.00109
 
 
arrow
arrow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