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高衝擊性運動 助骨骼健康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男性在青少年、年輕的時候進行打網球、慢跑等高衝擊性運動,對維持骨骼健康很有幫助,有這種習慣的人到了中年,骨質密度往往比較高,「骨本」較為雄厚,研究認為,男性長時間進行高衝擊性運動或可預防骨質疏鬆症。

研究顯示,長時間進行打網球、慢跑等高衝擊性運動,有助提升髖部、腰椎骨質密度,骨質密度較高,可幫助減少骨質疏鬆症風險。研究作者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人類環境科學院營養與運動生理學副教授帕妮拉‧辛頓表示,骨質疏鬆症通常是與更年期女性有關,事實上,對於男性骨質疏鬆症也是重要議題。

辛頓指出,研究顯示,男性一旦罹患骨質疏鬆症,情況可能比女性來得嚴重,男性若有骨質疏鬆症,較不容易早期確診,一旦跌倒,產生骨折,死亡率往往也較高。研究團隊分析兩百零三名三十歲到六十五歲男性醫療紀錄,這些男性的運動量、運動種類都不太一樣。研究發現,男性從青少年就開始進行負重運動,往後骨密度較高,特別是高衝擊性運動,更有助維持骨骼健康。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男性健康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Men\'s Health)。

辛頓建議,如果身體很健康,進行高衝擊性運動、抗阻力訓練永遠不嫌晚,但研究也發現,無論哪個年齡層,男性只要規律做高衝擊性運動、抗阻力運動,都可提升骨密度

鄭醫師補充:

抗阻力運動,就是一般所謂的重量訓練。運動需要用到骨骼,就是用進廢退的道理。為了骨質健康,及早規律運動,如能選擇高衝擊或者抗阻力運動,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 Matthew A. Strope
  • Peggy Nigh
  • Melissa I. Carter
  • Nantian Lin
  • Jun Jiang
  • and Pamela S. Hinton

Physical Activity–Associated Bone Loading During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dult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MenAm J Mens Health November 2015 9442-450first published on September 18, 2014 doi:10.1177/1557988314549749

http://jmh.sagepub.com/content/9/6/442.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真的可以防癌 丹麥醫學研究員找到原因了

 

「運動有助身體健康」是再常見不過的一句口號,運動時身體所分泌的腎上腺素(Epinephrine or adrenaline)除了能讓人心跳加快、瞳孔放大和反應速度變快之外,還能在短時間內促進新陳代謝,也讓不少人把腎上腺素跟健康劃上等號。在許多研究證實規律運動者比一般人罹癌機率更低之後,腎上腺素的功能更上一層,儼然成為新一代抗癌神器

不過,腎上腺素真的能跟抗癌劃上等號嗎?哥本哈根醫學院(Copenhagen University Hospital)的醫學研究團隊恐怕要把這句話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運動、腎上腺素與癌症 到底有什麼關係?

根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引述哥本哈根醫學院研究員霍曼(Pernille Hojman)22日發表最新實驗成果,證明運動之所以能達成部分抗癌效果,並不完全是腎上腺素所導致,破解醫學界對腎上腺素與癌症關係之間的謎團,研究成果發表在《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期刊中。

 

霍曼是以白老鼠作為實驗對象,首先將老鼠分為三群:第一群老鼠被注射「二乙基亞硝胺」(diethylnitrosamine),誘發肝臟細胞病變並生成癌症;第二群老鼠則是在軀幹部位皮下注射惡性黑色素細胞瘤的細胞(melanoma cell);第三群則是將黑色素細胞瘤的細胞注射到尾部,誘發肺部病變。三群老鼠再分為運動組與對照組。正如以往的醫學實驗,霍曼把罹癌的白老鼠分為運動組與對照組,比較兩組之間的實驗差異。

 

在第二群與第三群老鼠中,運動帶來的效果十分顯著,軀幹部位罹癌的老鼠經過運動,比對照組老鼠的癌細胞擴散範圍所小61%,而有運動老鼠肺部腫瘤大小也比對照組的小上58%

除此之外,被注射致癌物「二乙基亞硝胺」的老鼠在經過運動之後,只有31%的個體罹患癌症,而沒有運動的老鼠罹癌率則高達75%

從這個實驗看來,運動確實跟癌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真的是因為腎上腺素所致嗎?

鍥而不捨 發現關鍵連結

為了確認運動與癌症的確切效應,霍曼又做了三個不同的實驗,第一次他以缺少T細胞(T lymphocyte)的老鼠做實驗,但運動組的老鼠仍舊有較低的罹癌率,證明T細胞並不是運動與癌症之間的關鍵因素。

 

正當實驗遇到瓶頸時,霍曼找到了關鍵指標。在第二次實驗中,霍曼把實驗組老鼠的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挑除,發現無論老鼠有沒有運動,癌細胞都會一如往常地擴散,讓腎上腺素可以抑制癌症生成的說法不攻自破。

然而,霍曼並沒有妄下結論,他回頭查閱文獻,發現自然殺手細胞與腎上腺素並非毫無關係,相反地,腎上腺素會驅使身體裡的自然殺手細胞進入血液,開始搜尋有害細胞並予以殲滅,不過這也代表著另一件事-霍曼必須要再做一次實驗。

 

霍曼心想,如果注射腎上腺素的成效與規律運動相同,那麼「運動有助身體健康」不如改寫成「腎上腺素有助身體健康」,因此在最後一次實驗中,霍曼必須證明運動所生成的腎上腺素,要比皮下注射的腎上腺素來得好。結果發現,注射腎上腺素的老鼠體內的癌細胞縮小比例為61%,然而規律運動的老鼠體內的癌細胞縮小比例卻是74%。經過數個夜晚的苦熬,霍曼的研究團隊發現兩群老鼠之間的差異-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 6)

想抗癌?規律運動才是良方

霍曼發現,腎上腺素確實可以驅使自然殺手細胞進入血液,但對自然殺手細胞而言,要找到癌細胞是件非常累人的差使,而白細胞介素6就會在此時伸出援手,協助自然殺手細胞找到癌細胞的具體位置,讓患者的腫瘤為之縮小

對癌症治療領域而言,霍曼的發現十分具有價值,除了能著手研發腎上腺素與白細胞介素6的治療藥物,更讓年長者與行動不便的人降低罹癌風險。

至於「運動有助身體健康」的口號,也會因為霍曼的發現而更加響亮。

 
鄭醫師補充:
適度的運動,其實就是給身體適度的壓力。腎上腺素配合細胞激素(白細胞介素6)可以幫助自然殺手細胞進入血液,尋找癌細胞直接殲滅。
運動幫助身體提高危機意識,強化應變能力,甚至可以預抗癌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確是運動幫助身體健康最佳的註腳!
 
參考文獻:

Voluntary Running Suppresses Tumor Growth through Epinephrine- and IL-6-Dependent NK Cell Mobilization and Redistribution

Line Pedersen
,
 Manja Idorn
,
 Gitte H. Olofsson
,
 Britt Lauenborg
,
 Intawat Nookaew
,
 Rasmus Hvass Hansen
,
 Helle Hjorth Johannesen
,
Jürgen C. Becker
,
 Katrine S. Pedersen
,
 Christine Dethlefsen
,
 Jens Nielsen
,
 Julie Gehl
,
 Bente K. Pedersen
,
 Per thor Straten
,
Pernille Hojmancorrespondence
Publication stage: In Press Corrected Proof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乳維生素D不足 寶寶須額外攝取

 

 

 

 

【台灣醒報記者黃捷綜合報導】加拿大最新研究建議,喝母乳的寶寶需要額外攝取維生素D。多倫多大學分析2500位兒童的健康資料,發現每多餵一個月母乳,孩童缺乏維生素D的風險就增加6%,進而增加生長遲緩、肌肉無力、骨骼變形、骨折等佝僂症的風險。

根據《路透社》報導,多倫多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餵母乳的時期越長,嬰兒越容易缺乏維生素D,而維生素D若攝取不足可能導致佝僂病(俗稱軟骨病),產生生長遲緩、脊骨、盆骨及腿部疼痛、肌肉無力、骨骼變形等症狀

「研究結果並不是影射餵母乳不好,而是告訴住在離赤道越遠的人越要注意維生素D的攝取。」研究發表者強納森強調,此研究具地區性的限制,因加拿大少有陽光,國民自然也較容易產生維生素D不足的狀況,因此生活在其他陽光充足之處的人,就不太需要擔心兒童或是成人維生素D不足的問題

不過,國內也曾有出現母乳缺乏維生素D的案例。台灣兒科醫學會即建議,以純母乳哺育4到6個月的寶寶,應從4個月開始每天給予400單位口服維他命D補充劑,直到開始使用固體食物,甚至也有醫師認為應從出生後就補充維生素D,全母乳哺育者應持續補充到一歲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協會則指出,現代人普遍缺乏日曬,加上國人常認為不要讓4個月以下的嬰兒出門,在缺乏日照的情況下,會讓嬰兒體內的維生素D濃度不足的情況雪上加霜,因此協會也建議媽媽和寶寶們要多出去走走、曬曬陽光。

鄭醫師補充:

是的,不要認為餵母乳可能導致寶寶維生素D的缺乏這種現象只存在高緯度的加拿大,關鍵就是母親是否有足夠的日曬?或者缺乏日曬的母親是否有額外補充維生素D?寶寶是否有額外補充?

適當日曬,真的對寶寶和母親都好。維生素D缺乏,不僅影響骨質生長,免疫力以及發育(包含大腦)也會被影響,萬不可輕忽。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us-health-breastfeeding-vitamin-d-idUSKCN0VR2RX

參考文獻:

 

http://ajph.aphapublications.org/doi/abs/10.2105/AJPH.2015.30302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中年不愛運動 老年大腦萎縮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綜合報導】一個人熱愛運動與否,影響的不只是肌肉量,還包括腦容量。美國《神經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指出,中年時期有無運動習慣,表面上看起來差別不大,但到了老年時期,大腦的健康程度高下立見。研究發現,中年時不愛運動的人,20年過後,比起同年齡的人,他們的大腦有明顯萎縮的跡象。

研究人員以1583名平均40歲、健康的男、女性為觀察對象,他們沒有糖尿病或心臟病等疾病。研究剛開始,他們必須接受跑步測試,20年過後,他們再度接受體能測試,並且做腦部斷層掃描。

驚人的是,研究人員對照「體能較佳組」和「體能較差組」,發現當年那些跑步測驗表現較差的人,到了老年時期,他們的大腦相對萎縮。研究還發現,在體能測試時,血壓和心跳率較高的人,未來腦部萎縮的機率也高出許多

另外,2015年的一項研究也指出,中年時期就積極從事體能活動的人,在5年過後,比起不愛運動的人,他們的腦容量明顯較大。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教授史派塔諾指出,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在短時間內,讓更多的血液進入腦部,這有助於減緩大腦老化

鄭醫師補充:

再一次驗證:健身即是健腦。預防大腦退化,運動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參考文獻:

Midlife exercise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fitness relate to brain volume 2 decades later

  • Nicole L. Spartano,
  • Jayandra J. Himali,
  • Alexa S. Beiser,
  • Gregory D. Lewis,
  • Charles DeCarli,
  • Ramachandran S. Vasan,
  • and Sudha Seshadri

10.1212/WNL.0000000000002415;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February 10, 2016, doi:10.1212/WNL.0000000000002415: 1526-632X

http://www.neurology.org/content/early/2016/02/10/WNL.000000000000241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歲男童半夜吐不停又抽筋 原來枕葉型癲癇作祟

 
三歲男童半夜吐不停又抽筋 原來枕葉型癲癇作祟

台中一名三歲大男童,最近晚間常嘔吐,吐後眼神呆滯,小兒診所診斷是腸胃炎,用藥一週沒改善,夜裡又吐,還吐到抽筋抽搐,癲癇發作,家長緊急帶往中國附醫急診,經過腦電波檢查,終於找到原因,原來男童罹患罕見的枕葉型癲癇,治療後出院,日後只要服藥控制,定期追蹤,並不影響男童智力發展。(寇世菁報導)

中國附醫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醫師洪宣羽表示,這名三歲大男童,因癲癇發作,緊急送急診,初步處理,男童仍然抽筋不止,因此住進加護病房密切觀察。媽媽透露,男童最近容易嘔吐,吐後眼神呆滯,小兒診所說是腸胃炎,用藥一週沒改善,晚上睡到一半又嘔吐,還抽筋抽搐,家長才帶往急診。醫師指出,男童家族沒有癲癇病史,包括血液檢查、生化檢查、腦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也都正常。最後經過腦電波(EEG)檢查,終於找到男童嚴重抽筋的原因,原來罹患罕見的枕葉型癲癇

醫師洪宣羽表示,枕葉型癲癇,就是早發型良性兒童癲癇伴枕葉棘波(Panayiotopoulos Syndrome)。第一次癲癇發作約在3到10歲之間。通常孩子會變得蒼白,大一點的孩子會抱怨噁心感,癲癇發作時通常伴隨嘔吐。有些孩子會產生癲癇發作時的眼球偏斜和強直陣攣性運動。而且超過一半的癲癇發作,發生在睡眠時。癲癇發作時間從20到60分鐘不等。發生原因目前不明。

找到真正病因後,正確用藥治療,平安出院,醫師指出,這種癲癇症候群發作起來雖然可怕,但卻是良性的,也就是並不會對男童智力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只要服藥控制並定期回診追蹤腦電波即可,經過詳細說明後,家屬總算放心。

鄭醫師補充:

癲癇的典型症狀是抽搐,甚至口吐白沫、暫時失去意識,但不見得所有的癲癇都會出現這些症狀。一些小發作,往往是是癲癇後,產生失憶,眼神呆滯等等,像這則報導案例以腸胃症狀來表現,臨床專業在處理時,往往會被誤導。

癲癇的確診,就是在癲癇發作時,以腦波檢查找到特定大腦區域不正常的放電。

孩童良性的癲癇,往往到了一定年紀後,癲癇便會完全消失,不再復發,不見得要終生服藥,大部分的醫師其實都知道,但鮮少醫師會主動幫助當事人評估,嘗試減藥或者斷藥。不諱言,抗癲癇藥物仍有潛在的副作用,體質越敏感的人,越容易感受到。

孩童癲癇,有些研究發現容易出現維他命E缺乏的狀況,故建議額外補充,也可以強化療效:

Epilepsia. 1989 Jan-Feb;30(1):84-9.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f D-alpha-tocopheryl acetate (vitamin E), as add-on therapy, for epilepsy in children.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43513

 另外,牛磺酸和錳的補充,也有助於幫助癲癇控制,過去也有一些研究證實:

D.E. Wooley, et al. Influence of manganese on susceptibility of rats to convuls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1963. Pgs. 493-496.)
(E. G. Carl, B. B. Keen, B. Gallagher et al. Association of low blood manganese concentrations with epilepsy. Neurology. 1986. Pgs. 1584-1587.)
(P. Sampson. Low manganese level may trigger epileps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77. Pg 1805.)

(Y. Fukuyama, Y. Ochiai. Therapeutic trial by taurine for intractable childhood epilepsies. Brain Development. 1982. Pgs. 63-69.) (H. Pasantes-Morales, H. Chapparro, E. Otero. Clin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aurine on intractable epilepsy. Review Invest. Clinical 1981. Pgs 373-378.)

https://www.healingwithnutrition.com/edisease/epilepsy/vitamins.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刊登於重量級醫學期刊的一篇研究發現,胃食道逆流常用藥物,也就是質子幫浦抑制劑(簡稱PPI)可能增加失智症罹患風險。

德國的研究人員,蒐集從2004年到2011年期間,曾使用PPI藥物18個月的患者進行比對。這項研究找了218,493位75歲或者更年長的受試者,扣除144,814位不符研究條件的受試者,對剩餘的73,679位受試者做最後分析。其中有29,510位於研究期間出現失智的狀況。

規律使用PPI的2,950位患者(大多是女性,平均年齡84歲),跟其他沒有規律使用PPI的人相比,增加了44%的失智症罹患率。

研究人員不敢斷言PPI就是引發失智症的元凶,但使用PPI的長者須注意失智症的罹患風險會提高。

治療胃食道逆流,用PPI強力抑制胃酸,其實會影響營養的吸收,尤其是蛋白質及一些礦物質等等,這些營養對於大腦功能的正常運作維持至關緊要。

建議最好不要長期依賴制酸劑來處理胃食道逆流,整合醫學期時能提供更好且無後遺症的療法做根本改善,建議大家不妨多加了解以及利用。

參考文獻:

 

  • Willy Gomm, Klaus von Holt, Friederike Thomé, Karl Broich, Wolfgang Maier, Anne Fink, Gabriele Doblhammer, Britta Haenisch. Association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With Risk of Dementia. JAMA Neurology, 2016; DOI: 10.1001/jamaneurol.2015.4791
  • Lewis H. Kuller. Do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crease the Risk of Dementia? JAMA Neurology, 2016; DOI: 10.1001/jamaneurol.2015.493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抗焦慮藥過量致死 增

 

新聞網站Newser今天報導,常見抗焦慮藥物如「贊安諾」(Xanax)、「煩寧」(Valium),用藥過量問題嚴重,科學家在找到問題解答之前,許多生命可能因此消逝。

報導指出,最新醫學研究顯示,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處方藥品的開藥數量,從一九九六年到二○一三年之間,在美國國內足足增加三倍,這段期間因用藥過量致死案例,在美國則增加了四倍。

以二○一三年為例,全美兩萬兩千多起處方藥物服用過量致死的案例當中,約有卅一%與苯二氮平類藥物有關。

報導指出,抗焦慮藥物與用藥過量致死兩者之間的關聯,可能跟藥物當中的苯二氮平類成分增加有關。

另外,有些民眾隨意將抗焦慮藥物與酒精或鴉片類止痛劑混合服用,也可能因此提高致命風險。

鄭醫師補充:

即使現在藥物的安全性提高,但濫用或者合併酒精或者其他麻醉止痛藥物,仍可以造成呼吸抑制而提高死亡率。這種狀況絕非單導向,沒有人喜歡濫用藥物,除非沒有更好的方式來解決身體或者心理困擾,才會一直依賴藥物來達標,然而,一直依賴藥物解決的結果就是藥物耐受性產生,劑量增加,一種藥物效果不足,再併用其他藥物或者酒精,難怪,知名藝人麥可‧傑克森生前曾說:給我睡覺,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最後死於合併多重藥物使用過量的呼吸抑制。

這篇研究提到的抗焦慮劑,其實就是許多人睡前也會服用的安眠藥物。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本身主要具有肌肉鬆弛、安眠、抗焦慮甚至ˋ抗癲癇的效果,過量可能引發呼吸抑制甚至致死的風險。

睡不著、焦慮或者身體有難以處理的疼痛,建議最好不要長期依賴藥物來對治。整合醫學可能意外的位當事人開另一扇窗,這類例子在門診不勝枚舉,令人印象深刻,看到患者臉上重開笑顏以及家人的感謝,實令人讚嘆。

參考文獻:

http://ajph.aphapublications.org/doi/abs/10.2105/AJPH.2016.303061  


此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增加精神科的看診恐懼。任何科的藥物治療,就如同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一般,如能先掌握可能出現的潛在不良反應,必然有利於醫病溝通,在最低的藥物種類及劑量下,達到治療最佳化,創造醫病雙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當心!研究:魚吃多恐生出過胖兒

新頭殼newtalk 2016.02.17 黃韋銓/綜合報導

 最新研究指出,孕婦不宜攝取過多魚肉,否則可能導致胎兒過胖!CNN報導,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JAMA Pediatrics)16日刊登最新研究指出,孕婦若在一週內攝取魚類高達3次,恐導致兒童肥胖風險增加


最新研究顯示,孕婦一週攝取魚肉高達3次,恐生出過胖小孩,且可能使嬰兒在生長期的前2年「快速生長」。專家指出,這些現象與魚類暴露在環境汙染物之下有關。


研究指出,魚類富含的營養有助於胎兒生長,孕婦應該多攝取,前提是不應超過建議攝取量。對此,專家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建議,孕婦應該多吃魚類,但不應超過每週2、3份(約230至340克)。


此研究由希臘克里特島大學研究作者Leda Chatzi等人發表,她與其他專家從比利時,法國,希臘,愛爾蘭,意大利,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西班牙和美國蒐集到26184名孕婦的胎兒數據,研究人員每2年追蹤一次這些孩子的狀況,直到他們6歲為止。


研究結果發現,每週攝取魚類高於3次的孕婦,在孩子2,4及6歲時BMI(身體質量指數)較高;懷孕期間攝取過多魚類,也增加了胎兒在出生到2歲期間,快速成長的風險,且影響幅度為女孩遠大於男孩。


Chatzi表示,魚普遍被認為是組成健康飲食的重要來源。不過,他們暴露的環境太過複雜。她指出,一方面,魚類富含的ω-3透過胎盤轉移,脂肪酸能夠降低生產脂肪細胞,並降低脂肪沉積。


然而,另一方面,由於魚暴露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經人類攝取後可能導致內分泌干擾性,並促使肥胖症。而可能藏有的污染物,例如汞,也會對胎兒造成危害


另外,研究也提醒,雖然目前專家們蒐集了關於攝取各種魚類的資訊,但缺乏足夠資料區分魚的種類、烹煮方式和水質。


雖然尚未能證實攝取魚量與肥胖症的因果關係,不過,這些資訊將有助於專家了解魚暴露在環境汙染物下的相互作用。

鄭醫師補充:

海洋魚類的汙染,是人類汙染海洋的緣故。生物鏈的累積,提醒我們,吃大型魚類要尤其小心。比較安全的方式,就是不要吃太多,約230到340克的份量是FDA目前的建議。

補充安全的魚油,也就是選購有獨立實驗事背書,通過重金屬、農藥甚至是環境荷爾蒙檢查的產品服用比較安心。

參考文獻:

Stratakis N, Roumeliotaki T, Oken E, et al. Fish Intake in Pregnancy and Child Growth: A Pooled Analysis of 15 European and US Birth Cohorts. JAMA Pediatr.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15, 2016.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15.4430.

http://archpedi.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249166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椰菜啵棒!研究:能減緩乳癌細胞生長

 

【華人健康網記者林芷揚/台北報導】花椰菜向來是防癌的明星蔬菜,現在還有研究證實,也是唾手可得的抗癌好物!美國研究發現,花椰菜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當中的成分「蘿蔔硫素」,有助減緩乳癌細胞的生長,針對癌症初期的效果更好。國內營養師補充,蘿蔔硫素也存在於高麗菜、白蘿蔔等食物中,確實能幫助抗癌,建議使用快炒或川燙的方式保留更多營養素!

花椰菜富含劉蘿蔔硫素,能幫助防癌和抗癌,適量攝取有益健康。

《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報導,美國奧瑞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以及奧瑞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針對54名乳房X光片有異常的女性進行研究,安排受試者食用安慰劑,或是含有蘿蔔硫素的營養補充品,探討蘿蔔硫素是否能改變癌症的某些機制。

蘿蔔硫素幫助抗癌 花椰菜、高麗菜都吃得到

蘿蔔硫素存在於綠花椰、白花椰、芥藍菜、白蘿蔔、甘藍菜(cabbage)、羽衣甘藍(kale)等蔬菜中,而在本實驗中,受試者攝取的蘿蔔硫素劑量,相當於每天吃1杯(相當於250公克)的綠花椰菜芽(broccoli sprouts)。研究發現,蘿蔔硫素確實有助減慢癌細胞生長的速度

這是第一個針對罹患乳癌的女性,探討蘿蔔硫素對乳房組織影響的臨床研究,已刊登於《癌症預防研究》(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期刊。

花椰菜等十字花科食物富含抗癌成分,建議用快炒或川燙後涼拌的方式烹調,保留更多營養素。

補充十字花科蔬菜 降低女性乳癌風險

事實上,過去就有研究顯示,攝取較多十字花科蔬菜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比較低;其中的蘿蔔硫素更可以抑制人體細胞中的「組蛋白去乙醯酶」(histone deacetylases; HDACs),藉此提升腫瘤抑制基因的表現。而在這個新研究中,攝取蘿蔔硫素的營養補充品,確實減少了HDAC的活動,並且減緩了癌細胞的生長。

快炒或簡單川燙 保留更多蘿蔔硫素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表示,蘿蔔硫素是含硫配醣體(glucosinolate)的水解物,主要存在於十字花科蔬菜中,可以抑制致癌物質,破壞細胞中的DNA,的確具有抗癌的功效。想要吃進豐富的蘿蔔硫素,烹調時建議使用快炒,或川燙後涼拌的方式,避免水煮,就能保留更多營養成分。

鄭醫師補充:

一天250克的花椰菜,不難做到。國內也有販售補充品用萃取技術,含劑量較高的蘿蔔硫素可以取代,但跟食物相比,花費相對來說比較高。不只是乳癌,其他癌症患者也可以試試。

參考文獻:

Sulforaphane Bioavailability and Chemopreventive Activity in Women Scheduled for Breast Biopsy

  • Lauren L. Atwell,
  • Zhenzhen Zhang,
  • Motomi Mori,
  • Paige E. Farris,
  • John T. Vetto,
  • Arpana M. Naik,
  • Karen Y. Oh,
  • Philippe Thuillier,
  • Emily Ho,
  • and Jackilen Shannon

Cancer Prev Res December 2015 8:12 1184-1191; Published OnlineFirst October 28, 2015; doi:10.1158/1940-6207.CAPR-15-0119

http://cancerpreventionresearch.aacrjournals.org/content/8/12/1184.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雄性禿較易罹致命攝護腺癌

雄性禿患者要多注意攝護腺癌死亡風險。過去二十年來,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雄性禿的人罹患攝護腺癌風險較高。美國一項研究更顯示,雄性禿與攝護腺癌死亡風險息息相關,有雄性禿的人一旦得攝護腺癌,死亡風險便明顯上升

醫界認為,雄性禿與攝護腺癌之間的關聯性可能是荷爾蒙雄性激素所造成,雄性激素不但可能讓頭髮掉落,也可能增加攝護腺癌風險。事實上,攝護腺癌風險會隨年齡增長而上升,因此年齡較大的人還是較容易得攝護腺癌,此外,像家族史、BRCA基因變異等因素也都會影響攝護腺癌發生機率

在這次研究當中,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研究團隊首次發現雄性禿與攝護腺癌死亡風險息息相關,與沒有雄性禿的患者相比,攝護腺癌患者若有雄性禿,死亡風險增加一點五倍之多。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流行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研究人員以四千三百一十六名二十五歲到七十四歲男性為研究對象,這些人都在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四年間參與研究計畫,剛開始參加研究計畫時,都沒有癌症病史,研究結束時,其中三千兩百八十四人死亡,有一百零七人死於攝護腺癌。

研究也發現,男只要禿頭,無論哪種類型,都較容易罹患致命性攝護腺癌,其風險比沒有禿頭者增加百分之五十六,若是中度禿頭,風險則增加百分之八十三

鄭醫師補充:

沒有雄性激素,就不會有雄性禿的存在。如何幫助雄性激素代謝,降低雄性激素過度刺激攝護腺,降低癌症風險,功能醫學可以透過相關檢測以及營養補充調整來調整體質,降低相關風險。

參考文獻:

  • Cindy Ke Zhou, 
  • Paul H. Levine, 
  • Sean D. Cleary, 
  • Heather J. Hoffman,
  • Barry I. Graubard, 
  • and Michael B. Cook

Male Pattern Baldness in Relation to Prostate Cancer–Specific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Analysis in the NHANES I Epidemiologic Follow-up StudyAm. J. Epidemiol. (2016) 183 (3): 210-217 first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2, 2016 doi:10.1093/aje/kwv190

https://aje.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83/3/210.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道染黴菌 以為火燒心

一名46歲男性吞嚥困難、食道有灼熱感,本以為是過年期間大吃大喝導致胃食道逆流(俗稱火燒心),自行購買胃藥服用未改善。就醫切片檢查證實遭黴菌感染。醫師認為男子因患有糖尿病,致免疫力低下,食道才會遭白色念珠菌感染。

九大自由診所醫師林忠成表示,食道黴菌感染可透過藥物治療痊癒,但長期忽略未治療者,可能造成食道穿孔或出血。

林忠成說,這名男子胃部不舒服已持續1個月以上,也沒有慢性病史,本以為他可能是長期服用含類固醇的止痛藥,才導致罕見的黴菌感染,經抽血檢驗,發現糖化血色素超標,應已罹患糖尿病一段時間。

林忠成指出,食道黴菌感染大多發生在慢性病或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等免疫力低下族群,其他如高齡、配戴不適合的假牙或長期使用類固醇等族群,也可能遭感染,但在健康的成年男性身上相當罕見。

林忠成提醒有吞嚥困難、疼痛或胃食道逆流者,若症狀持續好幾個月未改善,甚至出現胸痛、吐酸水、嘔吐物有血絲等情況,應立刻就醫檢查。

鄭醫師補充:

類固醇服用,罹患糖尿病,兩者都會讓免疫力受影響。食道感染黴菌,這種案例非常少,定是因為其他身體因素導致。細心得臨床工作者在病歷資料蒐集時,一定可以找到清楚的軌跡,檢查只是確認而已。

有一項韓國的研究發現,食道的黴菌感染,最常見的合併症狀就是為食道逆流。患者經常可見有併用抗生素、類固醇以及其他草藥的狀況:

Choi, J. H., Lee, C. G., Lim, Y. J., Kang, H. W., Lim, C. Y., & Choi, J.-S. (2013).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Esophageal Candidiasis in Healthy Individuals: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in Korea. Yonsei Medical Journal,54(1), 160–165. http://doi.org/10.3349/ymj.2013.54.1.160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2125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不分國界 右腦會分析聲音情緒

 

當你心情不好時,你會做甚麼?很多人的選擇是聽歌,聽中文歌、聽英文歌、當然還有時下年輕世代最愛聽的日韓歌,即便很多人不會說,也聽不懂日文或韓文,但他們依然能從其中的旋律,得到撫慰與感動,但是為什麼聽著不懂歌詞的歌曲,我們還是可以得到某種程度的共鳴?專家告訴我們,那是因為大腦的眼眶額葉皮質,發生了作用。

人類大腦是上帝最複雜的作品之一,它分工精密,各部位掌管著不同的功能,讓我們能聽見,能看見,能說話,能運動,有記憶,有情緒,甚至做出決定,其中位在右腦的聽覺區跟聆聽音樂關係最密切,透過它,人類甚至能超越語言的藩籬,聽出聲音所表達的感情

歌手紀曉君:「日本的歌迷來就是跟我講說,因為有翻譯嘛,就跟我講說,你唱的歌會讓我想起我的家人,會讓他們在他們的心裡面產生了非常多的畫面,就是思念的畫面,然後我就說,你怎麼會知道這是一首思念的歌,沒有錯,我也想要知道他們為什麼知道我唱的是什麼,我想表達是什麼。」

音樂專家解釋,這是因為人類的右腦會透過聆聽旋律和聲節奏,進一步分析聲音所代表的情緒,接著就會和我們大腦裡的眼眶額葉皮質產生連結,讓我們的記憶與歌聲產生情感共鳴,這就是為什麼聽到一些歌曲往往會讓人產生感動的原因

台灣大學音樂研究所蔡振家教授:「我是說假如我們大腦,假如我們大腦有個地方是在放靈魂的,那我會猜是在,中間的地方,在哪裡?在這邊進去,在眼眶額葉皮質的中間,過去的文獻發現,它跟自我的反省,還有過去跟未來的關係,自我跟他人的關係,還有怎麼樣從自我的過去經驗裡面去做一些決策等等,都發生在這個腦區。」

所以當我們心情不好時,千萬不要作繭自縛,不妨透過音樂來開啟我們的心。(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鄭醫師補充:

一些臨床研究發現,右腦主管音樂、情緒、視覺空間技巧、覺察、身體影像以及夢境等等,都是右腦負責。厲害的音樂家應該都是右腦比較發達才是。

曾有一本書,描述一位神經科醫師左腦中風,後來經過八年的時間復健,以右腦來取代左腦功能,除原來的語言能力恢復之外,還讓她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平靜,這是因為左腦掌管功能包含邏輯或者語言文字,與右腦完全不同。若說左腦是理性腦,那麼右腦就是感性腦。讓人平靜的方式,最快速的方式之一就是讓左腦休息。

參考文獻: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461390

參考書籍: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28035

參考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1rv4EQU_GA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國人普遍不缺血 過度補鐵恐增罹癌風險

中國時報【倪浩倫╱台北報導】

現代人常外食,許多人飯後習慣吞幾顆維他命來均衡營養,當心補過頭傷身。董氏基金會提醒,據多項國內外研究顯示,過量攝取維他命恐增罹癌風險,以「鐵」為例,國人不但普遍不缺血,甚至多數有超標現象,再補下去罹癌率恐增加25%。

不少國人愛吃維他命補身體,據食品工業發展研究院統計,國人一年吃掉的保健食品達1095億元,可蓋1.5棟台北101大樓。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指出,補過頭恐對健康帶來反效果,以廣告中常強調女性該多補充的「鐵」為例,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2014年研究顯示,國人普遍不缺鐵,反而有57.6%女性和77.2%男性的血鐵都超過正常值,也就是每分升超過80毫克。

該項研究指出,當血鐵每分升超過120毫克,罹癌率會相對高出25%,因癌症死亡率則高出39%,若每分升超過140毫克,肝癌罹患機率更高出1.98倍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另引述2012年丹麥研究,分析78個臨床試驗、約29.6萬人發現,發現攝取過量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A、E和β胡蘿蔔素,可能增加死亡率2%∼3%。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提醒,對於無特殊狀況的成人來說,均衡飲食就能獲得大部分所需營養素,例如糙米飯和蔬菜富含B群和膳食纖維,堅果含維生素E,乳品、黑芝麻和規律日曬運動可補充鈣和維生素D。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門診上僅會提醒特殊病患補充相關營養劑,例如會請因月經而出現缺鐵性貧血女性補充鐵劑,幫助洗腎病患補充紅血球生成素,但對於一般病患則僅會囑咐飲食應均衡,透過天然食物來達到人體所需的營養攝取。

顏宗海不認同過量攝取維他命會致癌,民眾勿需恐慌,這個研究只證明可能有相關性,但不一定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民眾攝取維他命,適可而止。

鄭醫師補充:

鐵是營養元素,不能過或不及。過量容易智言會導致大腦功能退化,不足,可能會影響體力、造血功能、免疫力以及心情等等。想知道自己鐵質是否有過量或缺乏,臨床可以透過檢測直接得知。

由於對鐵的疑慮或者顧慮,有些營養品廠商的綜合維他命產品會把鐵偋除在外,讓消費者服用比較安心。

參考文獻: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502752_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交伴侶多 男性罹癌率高於女性

(法新社華盛頓13日電) 研究人員表示,男性因人類乳突病毒(HPV)而罹患口腔及咽喉癌的機率是女性的2倍。HPV是經由性交傳染的最常見感染之一

研究人員昨天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Science)年會上說,男性因HPV而引發頭頸癌的風險,隨著口交伴侶人數增加而攀升

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University)教授流行病學的迪蘇沙(GypsyamberD'Souza)說,在美國和多數西方國家,這些口腔癌中近2/3是因感染HPV16型病毒所造成,罹癌率近年來也逐漸攀升

相較於其他種族,中年白人尤其具高風險。

迪蘇沙說,她的研究顯示,相較於過去,年輕人口交年齡愈來愈低。

她告訴記者:「我們的研究顯示,男性口交伴侶人數增加,透過口腔感染HPV的風險也會增加。」

至於女性,性伴侶人數似乎不會提高這項風險。

鄭醫師補充:

女性若是比較多的性伴侶,透過性行為反而降低HPV感染風險。原因是因為女性在性行為時,因為陰道首次接觸HPV而產生免疫力,進一步幫助她們預防因口交接觸HPV而可能產生的感染風險。而男性則沒有辦法產生這樣的免疫機制。

儘管HPV感染並不少見,而且感染後一到兩年也不會再出現,但口腔感染的HPV並非如此,甚至某些感染會導致猴不及口腔細胞病變而演變成癌症。

根據美國醫學會在二月發表的研究,HPV16導致的癌症在過去20年提到225%,而其中口交引發的頭頸部癌症則提高22%。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worldtechtoday.com/2016/02/13/27861/hpv-contracted-through-oral-sex-linked-to-mouth-and-throat-cancer-in-men.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碎症候群 學會放鬆能治癒?

中國時報【諶悠文】

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好發於60歲以上女性的「心碎症候群」(broken-heart syndrome),可能與負責放鬆的副交感神經異常有關。

心碎症候群通常是因悲傷、憤怒、焦慮等強烈情緒或壓力而誘發,症狀雖與冠心症類似,但患者的冠狀動脈並無阻塞。許多患者發病的原因不明,通常幾天或幾周就能復原,而且心臟不會留下永久傷害,可是心碎症候群也可能致命。

過去研究人員認為,患者遭逢重大打擊,情緒受到刺激,交感神經大量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因此醫生經常使用β受體阻斷劑,以藥物控制交感神經對心臟的作用。

但去年9月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項大型研究,以歐洲和美國26個醫學中心的數百名患者為對象。研究結果顯示,這種療法無法有效防止心碎症候群復發。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心臟科醫生雷諾茲女士和同事便懷疑,患者可能是自律神經系統的另一部分副交感神經出問題。她率領的團隊找了20名女性,藉由許多測試,故意帶給她們身心壓力,以探討心碎症候群發生的可能原因。

20名接受測試的女性中,有10人以前曾經出現心碎症候群,剩下10名健康的女性則為對照組。曾經發病的女性在回憶第一次發病經過時,每人都出現血壓升高的症狀。

結果顯示,幫助人體放鬆的副交感神經可能與心碎症候群有關。研究人員希望進一步研究靜坐、吐納、瑜珈等放鬆技巧,期能防止此一病症發生。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教授方納羅說:「這是這個謎題的另一片拼圖。」明尼亞波利斯心臟研究所的心碎症候群專家夏奇則質疑對照組不夠理想。他認為雷諾茲女士所研究的患者當中半數有高血壓,對照組也應當比照辦理,但他仍承認此一研究發現有其潛在的重要性,並呼籲做更多的研究。

鄭醫師補充:

靜坐、吐納或者做瑜珈,可以幫助提升自律神經的副交感神經來減緩心跳以及呼吸速率,幫助身心放鬆。經常保持放鬆的狀態,即使有較大的外來壓力上身,也能有效減緩衝擊,預防心臟受到過度傷害,這則研究報導就是一則清楚的例證。

參考原文報導:

http://nytlive.nytimes.com/womenintheworld/2016/01/06/medical-study-probes-why-women-suffer-broken-heart-syndrome/

參考文獻:

Clinical Features and Outcomes of Takotsubo (Stress) Cardiomyopathy

N Engl J Med 2015; 373:929-938 DOI: 10.1056/NEJMoa1406761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406761?rss=mostViewed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