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測中風 在家量更準

日本最新研究發現,在家中自己測量血壓,比在醫院、讓醫師量血壓,更能精準預測心臟病、中風風險。

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早上在家中量血壓時,若收縮壓超過一百四十五毫米‧汞柱,心臟病、中風風險便會比收縮壓一百二十五毫米‧汞柱者高出許多

日本自治醫科大學心血管醫學系主任、教授桂田健一表示,根據臨床研究顯示,早上在家測出的血壓指數,可能比在診間所測出的血壓指數更能精準預測心臟病、中風發生風險。

桂田健一指出,很少有學者研究在家測量血壓是否能精準預測心臟病、中風機率,這項大型居家量血壓研究是首次研究發現,早上在家量血壓,其血壓指數可能比在醫院、診間量血壓更具參考價值。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的《美國心臟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研究團隊以兩萬一千多名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平均年齡六十五歲,約追蹤兩年,其中有一百二十七人中風,還有一百二十一人有心臟方面問題

研究分析顯示,在家量血壓時,收縮壓超過一百四十五的人,中風風險比收縮壓在一百二十五以下者還要高。若在診間量血壓,收縮壓要到一百五十以上,比較對象為一百三十以下族群。才能忠實呈現中風風險高低。

而心臟病也是一樣,在家量血壓時,收縮壓在一百四十五以上,心臟病風險便明顯上升,比較對象為收縮壓在一百二十五以下族群。但若是在醫院診間,患者收縮壓在一百六十以上,心臟病風險才會顯著增加,其比較對象為收縮壓一百三十以下族群。

鄭醫師補充:

很少研究讓我們在家就能預測自己的健康風險,這項研究提醒我們,在家量血壓,收縮壓超過145毫米‧汞柱就是心臟病以及中風的危險警訊,萬不可輕忽。

參考文獻:

Kario K, Saito I, Kushiro T, et al. Morning Home Blood Pressure 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he HONEST Study. J Am Coll Cardiol. 2016;67(13):1519-1527. doi:10.1016/j.jacc.2016.01.037.

Kario K, Saito I, Kushiro T, et al. Morning Home Blood Pressure 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he HONEST Study. J Am Coll Cardiol. 2016;67(13):1519-1527. doi:10.1016/j.jacc.2016.01.03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只助瘦身!爬樓梯能減緩大腦老化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多爬樓梯不只可以強化肌肉使身體更健康,根據《Neurobiology of Aging》刊登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爬樓梯很可能還可以幫助減緩大腦老化,讓大腦更年輕。

不只助瘦身!爬樓梯能減緩大腦老化

作者招募331位年齡介於19-79歲的健康成人,以磁振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對受試者進行非侵入性腦部檢查,並比較受試者的大腦灰質(gray matter)容積和平時爬樓梯的習慣及接受學校教育時間長短的相關聯

灰質容積可用來做為界定大腦年齡的良好指標,當大腦神經因老化而減少或萎縮,灰質容積即會下降。實驗分析結果指出,受教育的時間每多一年,受試者的大腦年齡即減少0.95年;而日常所需攀爬的樓梯長度每增加一段,其平均大腦年齡亦減少0.58年

研究刊登在《Neurobiology of Aging》第40卷 第138-144頁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主要分兩部分:第一是待學校時間越久,受教育時間越久,腦部退化越慢。第二是爬樓梯越多階,腦部退化越緩。

類似的研究:能夠用雙語溝通,失智症風險較低。規律運動者,腦部退化慢,失智症嚴重度也隨之下降。趁年輕,規律運動,找機會進修學習,用進廢退,身體和大腦持續鍛鍊使用,自然比較能保固。

參考文獻:

  • Jason Steffener, Christian Habeck, Deirdre O'Shea, Qolamreza Razlighi, Louis Bherer, Yaakov Stern. Differences between chronological and brain age are related to education and self-reported physical activity. Neurobiology of Aging, 2016; 40: 138 DOI: 10.1016/j.neurobiolaging.2016.01.01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攝食物維生素C 助防白內障

英國最新研究發現,攝取充足維生素C,或許可幫助預防白內障惡化,若是透過天然食物攝取維生素C,效果會比吃維生素C補充品來得好

研究首席作者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眼科學教授克里斯多福‧漢蒙德表示,目前還是無法完全避免白內障發生,但飲食若含有豐富維生素C,也許可以延緩白內障發生,預防白內障問題迅速惡化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三月二十三日線上版《眼科學》醫學期刊(Ophthalmology)。

研究作者解釋,隨著年齡老化,常自然就會產生白內障,白內障會讓眼睛水晶體變混濁,雖然白內障可以透過手術移除,但在全世界,這種疾病還是導致失明主因。

這項研究含括一千多對英國女性雙胞胎,這些民眾年齡都大約六十多歲。研究人員發現,飲食若含有豐富維生素C,往後十年白內障風險約可下降三分之一。但若是透過營養補充劑、營養補充品攝取維生素C,便不會產生效果,白內障風險不會因此而下降。

研究作者認為,這是首次研究顯示,飲食、生活習慣在白內障病程、嚴重程度方面,或許扮演重要角色,這些因素可能比遺傳因素更為重要。整體來看,基因、遺傳因素大約佔白內障風險百分之三十五,而飲食與其他環境因素則佔剩下百分之六十五。漢蒙德強調,研究當中,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必須要從天然食物攝取維生素C,才能產生保護效果,減緩白內障惡化。維生素C有抗氧化效果,或許是因為這原因,導致白內障惡化風險下降。

鄭醫師補充:

一般的維生素C補充劑都是抗壞血酸,而非食物狀態的柑橘萃取物,因此長期補充難達上述報導的預防效果。能從飲食攝取豐富的維生素C,絕對是首選,萬一力有未逮,補充食物狀態的柑橘萃取物成為不得已但有效果的自力救濟。

參考文獻:

Mark Fromer, M.D., ophthalmologist, Lenox Hill Hospital, New York City; Carolyn Shih, M.D., M.P.H., director of research,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Northwell Health, Great Neck, N.Y.; Ophthalmology, news release, March 23, 201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日光浴 延年益壽

 

許多醫學專家警告,做日光浴會增加皮膚癌風險。不過瑞典一項研究發現,與避免曬太陽者相比,女性做日光浴,似乎可以活久一點,即使這會增加皮膚癌風險,但對延年益壽或許很有幫助。

研究團隊分析近三萬名瑞典女性資訊,追蹤約二十年,結果發現,有曬太陽習慣的女性,壽命期望值較高,較不容易罹患心臟病,且非癌症、非心臟病死亡率較低,相對來說,較多人因癌症而死亡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觀察性研究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因為曬太陽可攝取充足維生素D,可能也與接觸紫外線有關,也可能是其他未測量因素導致,未來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了解背後因素。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內科醫學期刊》(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研究作者皮爾‧林克維斯特博士表示,研究發現,常接觸陽光的抽菸者,其風險與避免曬太陽、且沒有抽菸者不相上下。

代表避免曬太陽像抽菸一樣,可能都會引起健康風險。若不曬太陽、嚴格限制曬太陽時間,對健康或許壞處多於好處

鄭醫師補充:

適度曬太陽,提高身體維生素D的濃度,幫助身體降低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罹患風險。此外,適度日光刺激,也可幫助大腦協助色胺酸轉換為血清素,幫助心情穩定,提升睡眠品質。而日曬的紫外線提高皮膚癌風險,根據過去的研究,白人產生機率比較高。其他人種風險較低。

參考文獻:

  1. P. G. Lindqvist, E. Epstein, K. Nielsen, M. Landin-Olsson, C. Ingvar, H. Olsson. Avoidance of sun exposure as a risk factor for major causes of death: a competing risk analysis of the Melanoma in Southern Sweden cohort.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6; DOI: 10.1111/joim.1249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者聽損 失智高4成

 

 衛福部統計,台灣有超過12萬名聽損患者,當中60歲以上聽損者就占了七成五。振興醫院耳鼻喉部暨聽覺醫學中心主任力博宏說,人從45歲就會開始逐漸出現聽損,但是伴隨著聽損,除了造成聽不清楚外,還可能導致失智症。根據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有聽損的年長者,發生失智的機會會比聽力正常者高出4成。

 力博宏說:「以前我們會覺得聽力損失只是聽的到聽不到,現在的新的腦科學發展他會認為有2個關鍵,首先就是腦部的一個刺激,第二個就是腦部的一個連結。」

 聽力可以對腦部產生刺激,並且與說、讀、寫等運作產生連結,也和喜、怒、哀、樂的情緒產生連結,並影響認知功能。提醒55分貝以上,像是大聲說話、捷運站中如果聽不清楚,就可能有輕度聽損,70分貝聽不清楚是中度聽損、90分貝以上聽不清楚,可能就連助聽器都沒效。建議民眾出現輕度聽損,應儘速就醫,搭配助聽器。可以改善聽力之外,部分情緒認知功能也可以獲得重塑。

 64歲牧師娘廖女士十多年前開始出現聽損,同件事情常常要反覆發問2到3次才能聽得清楚。常常漏接電話、和門鈴,並且嚴重影響她與家人的溝通。戴上智慧型助聽器後,讓她可以在教友面前唱詩歌。

鄭醫師補充:

聽力退化,暗藏心智退化風險。同樣的哈佛醫學院的研究發現,如果出現聽損,六年後出現心智退化的比例提高24%:

https://vestibular.org/news/01-28-2013/hearing-loss-may-hasten-mental-decline

類似的研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也有研究證實:

http://www.hopkinsmedicine.org/news/media/releases/hearing_loss_linked_to_accelerated_brain_tissue_loss_

如果聽損導致失智,是因為聲音刺激減少導致失智機率增加,那麼戴上助聽器應該就可以解決問題了。然而這些國外的研究提醒我們,聽損可能暗示大腦功能已經明顯退化,因此,透過如何延緩功能退化,合併改善聽損兩方面治療若能同時進行,那麼當事人在聽力及大腦退化上都能獲得幫助,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日適量飲酒≠健康

不少民眾認為,晚餐來杯葡萄酒,可以延年益壽,讓人更健康。不過加拿大最新研究發現,相關研究證據並不可靠,不少研究有設計上的缺陷、限制,貿然相信這些研究,對健康不見得會有好處。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二○一六年三月號的《酒精與藥物研究期刊》(Journal of StudiesonA lcohol and Drugs)。

不少研究認為,適量飲酒可以產生降低心臟病風險、延長壽命等許多好處。不過最新研究仔細分析其中八十七項研究報告,結果發現,不少研究設計帶有瑕疵,進一步分析顯示,適量飲酒對健康可能沒有任何好處

研究作者加拿大英屬哥倫比牙維多利亞大學成癮研究中心主任提姆‧史多克威爾表示,重點在於,這些研究如何定義「不喝酒者」。

多數研究是以適度飲酒、每天最多攝取兩份酒精族群與「現在」不喝酒族群做為比較對象。問題在於,這些「現在」不喝酒族群可能包含健康狀況欠佳者,這些人因健康狀況不好而戒酒。史多克威爾解釋,基本問題在於,適度飲酒族群的比較對象是哪些人

研究團隊矯正這些「現在」不喝酒族群誤差,以及其他設計瑕疵,結果發現,適度飲酒的人不再有長壽優勢。此外,研究也發現,八十七項研究當中,只有十三項研究避免這些設計誤差,而這些研究結果顯示,適度飲酒對健康沒有任何好處

研究團隊更發現,偶爾喝酒,一星期攝取不到一份酒精份量的人,反而活最長。研究團隊認為,適度飲酒或許不是延年益壽主因,有時飲酒量可能是其他事物指標。當民眾聽到喝酒有益健康相關研究報告,最好多抱持懷疑、謹慎態度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報導算是大規模的綜合比對分析,可信度不容忽視。

用最簡單的道理來看,酒精在人體需藥肝臟來解毒代謝,對身體來說就是一種負擔,每天讓身體有負擔,如何延年益壽?

所以請把這句結論記住:偶爾喝酒,一星期攝取不到一份酒精份量的人,反而活最長。

參考文獻:

  • Stockwell, T., Zhao, J., Panwar, S., Roemer, A., Naimi, T., & Chikritzhs, T. Do "moderate" drinkers have reduced mortality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all-cause mortality. 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 and Drugs, 2016 DOI: 10.15288/jsad.2016.77.18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生素B3有助延緩老化 常保青春

 

維生素B3可以幫助延緩老化、常保青春?西班牙研究團隊進行老鼠實驗發現,維生素B3相關藥物或許有助延緩細胞老化,維持細胞年輕、有活力。

研究學者認為,增加還原型輔助酵素「NADPH」,可幫助提升細胞抗氧化反應。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與其他研究機構研究人員運用轉基因小鼠進行實驗,更更進一步發現,增加小鼠體內的G6PD酵素,可以提升NADPH濃度,而維生素B3與其衍生物對於NADPH前驅物合成也很有幫助,研究人員認為,未來維生素B3或可成為抗老化、抗氧化研究選項之一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

研究結果發現,增加G6PD酵素便能讓NADPH濃度上升,這可以讓生物體產生自然抗氧化能力,幫助抵禦氧化傷害,並減緩老化過程,透過這樣的方式,不只可以減緩胰島素阻抗性出現,也可以延長壽命。

研究作者解釋,正如預期,當這些轉基因小鼠體內的G6PD活性大增,自然便提升細胞抗氧化防禦能力,當細胞面臨氧化毒素,便更具抵抗能力,雌性小鼠壽命延長百分之十四,雄性小鼠則沒有明顯差別。研究也發現,增加G6PD活性並不會促使癌症發生

研究作者指出,若能以藥物、自然營養補充品增加NADPH濃度,也許就能延緩人類老化過程,並幫助預防糖尿病等老化相關疾病,而維生素B3與其衍生物或許可以成為延緩老化明日之星。

鄭醫師補充:

在營養學中,有一學派鼓勵大家平時補充大劑量的B3來幫助日常保健甚至延年益壽,這個學派稱為分子矯正醫學(Orthomolecular Medicine),當初創立這種療法的兩位學者身體力行每天補充B3,都活到九十幾歲才過世。不過提醒大家必須使用高劑量的B3效果才會顯現,一般還會搭配維生素C來一起服用,當然也是高劑量用法。

參考文獻:

  • Sandrina Nóbrega-Pereira, Pablo J. Fernandez-Marcos, Thomas Brioche, Mari Carmen Gomez-Cabrera, Andrea Salvador-Pascual, Juana M. Flores, Jose Viña, Manuel Serrano. G6PD protects from oxidative damage and improves healthspan in mi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6; 7: 10894 DOI: 10.1038/ncomms1089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喇舌無法張眼 原來是大腦惹得禍

來看這有趣的研究!情人在接吻時、通常都會把眼睛閉起來,但其實這是人體自然現象和大腦有關!英國倫敦大學最新研究發現,人在接吻時,大腦無法「一心二用」,兼顧處理視覺與觸覺,為集中精神而閉上眼睛,讓觸覺去專注的享受接吻的美妙。日前亦有研究顯示,親吻對人體好處多多,無論是張眼或閉眼,大腦在這時會分泌腦內啡等化學物質,不僅會感到快樂,還能舒緩壓力,而且每接吻一分鐘,可燃燒二至三卡的熱量。

鄭醫師補充:

簡單來說就是無法一心多用。以前也聽過一種說法:睜眼接吻的人,可能是容易說謊的情人,表示對接吻沒有投入。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medicaldaily.com/multitasking-sensory-overload-kissing-eyes-open-378687

參考文獻:

Out of Touch? Visual Load Induces Inattentional Numbnes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Mar 14 , 2016, No Pagination Specified. http://dx.doi.org/10.1037/xhp000021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腸躁症發作又跑廁所?減醣飲食助舒緩

 

【華人健康網文/Hsieh‘s營養輯提供】相對於可能讓腸躁症備感不適的「FODMAP」飲食組成,國外亦有相關於「低FODMAP」飲食研究,用意在儘量調整飲食當中含有的果糖、果聚糖、半乳寡糖、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及乳糖含量,以減緩這些醣類可能造成的腸胃症狀。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天然的食物,也屬於「低FODMAP」飲食。

腸躁症發作又跑廁所?減醣飲食助舒緩

對於果糖敏感者 :天然食物裡,尤其以水果或多或少含有果糖,其中藍莓、草莓、榴槤、葡萄柚、檸檬、百香果、楊桃、葡萄等,果糖含量較低。另外,對於果糖敏感者,也可以楓糖漿替代果糖含量較高的蜂蜜。

對於乳糖敏感者:可以選擇非動物乳源、低FODMAP的植物奶、或是優格、去乳糖牛奶、奶油等。

對於寡醣敏感者:各式各樣的蔬菜裡含有各種類型的寡醣,對於寡醣敏感者,可以選擇青江菜、菠菜、芹菜、芽菜、生菜、番茄等,蔥段可以只取綠色部分、大蒜則以蒜油方式提取蒜味來避免過多的寡醣。

對於糖醇敏感者:雖然許多水果裡廣泛存在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等成分,但大部分含量不高。蔬菜方面,海藻、海帶類的食物,甘露糖醇含量比較高。

腸躁症傾向者,除了注意「FODMAP」組成的飲食之外,值得一提若食用屬於多醣類組成的膳食纖維,像是植物膠(果膠、洋車前子等)、燕麥β-葡聚糖等具有黏性的水溶性膳食纖維,以及米麩、燕麥麩、葉菜莖等含有纖維素、半纖維素等非水溶性膳食纖維的天然食物,有助於調節腸道生理功能、改善腸道過度敏感的情形。

有黏性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保水性、到大腸中被腸道菌分解利用發酵的速度不像FODMAP類型的醣類那麼快速引起腸道過度敏感,有黏性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助於緩瀉及調節大腸生理功能;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合併有黏性的水溶性膳食纖維一起吃,能調節腸道蠕動、增加消化物的體積與重量、有助於緩解便秘症狀。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提到的FODMAP就是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 disaccharides, monosaccharides以及 polyols的縮寫(果糖、果聚糖、半乳寡糖、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及乳糖)。

醣類事腸道壞菌最喜歡的食物來源,經常攝取醣類,增加壞菌生存空間,原本罹患大腸激躁症的患者攝取過多的醣類無異雪上加霜。在門診我也經常提醒腸躁症患者最好不要攝取過多的醣類。

參考文獻:

Suma Magge, Anthony Lembo
Gastroenterol Hepatol (N Y) 2012 November; 8(11): 739–745.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966170/

2.

So Ra Yoon, Jong Hwa Lee, Jae Hyang Lee, Ga Yoon Na, Kyun-Hee Lee, Yoon-Bok Lee, Gu-Hun Jung, Oh Yoen Kim
Nutr J. 2015; 14: 116. Published online 2015 November 3. doi: 10.1186/s12937-015-0106-0
PMCID:
PMC4632275
Yanyong Deng, Benjamin Misselwitz, Ning Dai, Mark Fox
Nutrients. 2015 September; 7(9): 8020–8035. Published online 2015 September 18. doi: 10.3390/nu7095380
PMCID:
PMC458657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吃肉奶豆類 白胺酸治失智症

 
中國時報【湯雅雯╱台北報導】

治療失智、漸凍或自閉症露出新曙光。中央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在細胞實驗中,額外補充多3倍的白胺酸,可活化神經細胞,進而減輕神經病變。建議民眾在日常飲食中,不妨多攝取富含白胺酸的肉奶豆類食物,有助增加體內的白胺酸濃度。

中研院分子生物所研究員薛一蘋指出,導致失智症、漸凍症及自閉症的致病基因很多,其中名為「VCP」的蛋白質突變時,會導致負責生成蛋白質的「內質網」罷工,減少蛋白質的合成,進而造成神經突觸減少,產生失智、漸凍及自閉症等神經病變

薛一蘋指出,「內質網」就像是產製蛋白質的工廠,當VCP突變時,導致工廠罷工,影響蛋白質合成,間接導致神經細胞突觸衰退。既然內質網無法運作,研究團隊逆向操作,從下游著手,找到活化蛋白質的關鍵胺基酸「白胺酸」,實驗發現能增加突觸形成

研究成員之一、中研院國際研究生學程博士生石育慈,透過初步的小鼠實驗發現,約比平常增加3倍的白胺酸溶入水裡給小鼠喝,原本有失智症缺陷的小鼠,學習能力、記憶方面及社交行為都有大幅改善,目前持續實驗,下一步是發表小鼠行為學改變研究。

石育慈說,白胺酸是人體必需胺基酸中的其中1種,實驗發現,白胺酸可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增加神經細胞突觸數量、活化神經連結,進而減緩神經性病變等疑難雜症,此研究成果日前登上《自然通訊》國際期刊。

換句話說,即使上游VCP蛋白質無法修復,但只要簡單增加白胺酸濃度,當細胞偵測到大量游離白胺酸,會認為有足夠的胺基酸,因此下令促進蛋白質合成,利用此機制,也能修補、活化神經細胞

醫師學者建議,民眾想避免失智上身,平日保養不妨多吃富含白胺酸的牛奶、雞蛋或肉類等優質蛋白質,有助遠離神經病變之苦。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報導提醒我們,補充某種特定的蛋白質,可以延緩神經退化。市面上沒有單一白胺酸的補充品販售,一般而言可以透過支鏈胺基酸的補充,也有產品適特別提高白胺酸的劑量,來達到矯正VCP基因變異的效果。

參考文獻:

VCP and ATL1 regulate endoplasmic reticulum and protein synthesis for dendritic spine formation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顛覆觀念…好膽固醇變壞「心」人?

膽固醇過高不好,但俗稱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通常不在此限,但近來「科學」期刊的一篇研究指出,擁有特定「SCARB1」突變基因者,若好膽固醇數值高,心臟病風險比一般人多出八成,打破好膽固醇一定好的迷思。專家指出,研究仍待更多證據,好膽固醇對大多數人有益,建議戒菸、運動來提升。

總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去認為體內HDL-C高,發生動脈粥狀硬化疾病的機會愈低。但最新研究發現,每一千七百人中,就有一人有「SCARB1」突變基因,導致好膽固醇失靈,無法將脂質帶到肝臟代謝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邱俊仁表示,目前對大多數人來說,好膽固醇每增加百分之一,可使男性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百分之二、女性百分之三

「壞膽固醇高沒有警訊,才可怕!」邱俊仁形容,壞膽固醇堆積血管,就像河水泥沙淤積,堆積過多,輸送至心臟的血液不足,心血管疾病機會大增。

鄭醫師補充:

1700人才有一人是SCARB1基因變異,比例的確不高,但也提醒我們,好的膽固醇也並非越高越安全,最好還是控制在安全範圍內比較妥當。

參考文獻:

  1. P. A. Zalloua et al. Rare variant in scavenger receptor BI raises HDL cholesterol and increases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cience, 2016; 351 (6278): 1166 DOI: 10.1126/science.aad351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性焦慮、憂鬱 做試管嬰易失敗

瑞典最新研究發現,女性若有憂鬱症、焦慮症,接受試管嬰兒療程時,懷孕機率比較低,而這種現象不一定和使用抗憂鬱劑有關聯。

研究團隊以瑞典兩萬三千多名女性為研究對象,這些人都在二○○七年後曾接受不孕症試管嬰兒療程,其中只有約百分之四的人再療程之前兩年確診罹患憂鬱症或焦慮症,有些人是在接受不孕症治療之前六個月服用抗憂鬱劑處方藥。

研究第一作者瑞典卡羅琳學院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博士生凱洛琳‧賽斯塔表示,研究發現,女性接受第一是試管嬰兒療程時,無論當時已確診罹患憂鬱症、焦慮症,或正照醫囑服用抗憂鬱劑,其懷孕率、胎兒活產率都比沒有這些身心疾病、沒有服用抗憂鬱藥物者來得低

凱洛琳‧賽斯塔補充,最重要的是,研究進一步發現,確診患有憂鬱症、焦慮症,但沒有服用抗憂鬱劑的女性,懷孕機率、活產機率更低。

上述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線上版《生育與不孕》期刊(Fertility & Sterility)。

研究主要作者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副教授阿娜斯塔西亞‧妮曼‧伊莉亞道表示,總結來看,這些研究結果顯示,憂鬱症、焦慮症可能導致接受不孕症治療的女性懷孕率較低、胎兒活產率較低。不過這項研究並沒有證實兩者因果關係,由於不是隨機研究,因此可能是憂鬱症、焦慮症相關生活習慣、基因因素造成這種現象。

鄭醫師補充:

不管是自然懷孕或者人工受孕,對於不容易懷孕的體質,焦慮與憂鬱對懷孕都算是負面的影響。我也曾和中醫師討論過,在門診有些外籍配偶,來台在一段時間有生育的壓力,反而更不容易懷孕,對照這則報導,言之成理。由於服用抗憂鬱劑,對胎兒還是有些潛在的負面影響,因此,建議若於受孕期甚至是懷孕期有憂鬱或者焦慮傾向,最好藉由整合療法提供的營養療法來做調整以及改善。

  • Carolyn E. Cesta, Alexander Viktorin, Henrik Olsson, Viktoria Johansson, Arvid Sjölander, Christina Bergh, Alikistis Skalkidou, Karl-Gösta Nygren, Sven Cnattingius, Anastasia N. Iliadou. Depression, anxiety, and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in women: association with in vitro fertilization outcome.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16; DOI: 10.1016/j.fertnstert.2016.01.03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憂鬱症 加重小孩氣喘

家有氣喘兒,父母、照顧者的情緒狀態竟然也會影響小孩氣喘病情!研究發現,氣喘兒出現憂鬱症風險較高,且父母、照顧者若有憂鬱症,氣喘兒症狀很容易加重。近日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團隊想進行研究,了解父母、照顧者如果好好治療憂鬱症,是否可以改善氣喘兒病情。研究人員認為,如果發現治療父母、照顧者憂鬱症真能減輕氣喘兒症狀,對於往後氣喘治療將有很大幫助。

在美國,經濟弱勢、少數族裔氣喘兒照顧者當中,很高比率患有憂鬱症。研究人員認為,研究成果或許可以幫助縮減氣喘兒與一般兒童間的健康差距。

研究團隊正招募約兩百個家庭,以進行研究。過去文獻顯示,照顧者若有憂鬱症,氣喘兒病情容易加重。研究團隊以上述研究成果為基礎,想了解照顧者憂鬱症好轉,氣喘兒病情是否也會跟著改善。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醫學與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精神科、兒科教授布魯斯‧米勒與比崔斯‧伍德表示,研究假設,改善照顧者憂鬱症症狀,可能讓氣喘兒病情好轉。

之前有一項試驗性研究發現,住院氣喘兒的父母若有憂鬱症,父母接受抗憂鬱藥物治療後,小孩氣喘病情也跟著改善,即使小孩氣喘治療策略沒有變動,結果也是一樣。米勒表示,當父母憂鬱症症狀改善,小孩氣喘症也跟著好轉

鄭醫師補充:

父母罹患憂鬱症已經很辛苦了,小孩的氣喘加重,不是雪上加霜?

非也,讓我們另類思考一下。許多父母關係不好的時候,小孩會生病,因為小孩生病,會讓父母得注意力轉移到照顧小孩上,降低父母衝突或者吵架的頻率。

過去我也曾碰到一位母親有經常性憂鬱的困擾,結果有一天正當她在家裡胡思亂想,心情低落時,學校忽然來電說女兒在校突然情緒失控,請她到校協助處理,結果當她到校門口時,女兒正好要衝出校門,在她一把抱住女兒的同時,她自覺自己的憂鬱一掃而空,因為照顧女兒比憂鬱更重要。

此外,過去研究告訴我們:有氣喘或者過敏的病史,罹患憂鬱症的比例也會比沒有氣喘或者過敏的人高出兩三倍。氣喘兒的父母可能都有過敏或者是氣喘的家族史。

最後,治療憂鬱症並非藥物不可。有興趣了解的人不妨參考拙著《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的內容。

 

參考文獻:

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15128/

http://www.buffalo.edu/news/releases/2016/03/028.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補大腦耗損 女比男須多睡20分鐘

女性平均需要比男性多睡20分鐘,原因在於女性平日在做事、思考上使用的大腦程度比男性還要多。(photo by dagon_ on pixabay)【台灣醒報記者許瑋哲綜合報導】女性比男性需要多20分鐘的睡眠時間。一項研究顯示,女性平均需要比男性多睡20分鐘,原因在於女性平日在做事、思考上使用的大腦程度比男性還要多。研究睡眠的專家吉姆‧霍恩教授表示,女性傾向同時處理很多事情,所以在大腦的運作上會比男性還要發達,因此更加需要睡眠來讓大腦自行修補或復原

這項研究針對210位中年男性及女性進行調查。霍恩指出,睡眠的量與白天大腦使用的強度及複雜性有關係。他強調,白天使用大腦的量越多且複雜,晚上睡眠就要花更多的時間讓大腦來自行修補

一般女性平均會需要比男性多花20分鐘的睡眠時間來修補大腦,但狀況會因人而異,時而增加時而減少。霍恩說,有些男性工作的複雜程度也很消耗大腦能量,如長時間需要決策或橫向思考者,做這類工作的男性相對的也比一般男性需要更多的睡眠

研究也指出,短少的睡眠對女性造成些許副作用,如容易產生敵意、沮喪、憤怒及情緒波動大等,在睡眠不足的女性中較易出現

美國匹茲堡大學精神病學及臨床醫學教授丹尼爾‧比斯說,就平均睡眠時間來說,女性較長,所以她們看起來更健康,男性夜晚醒來的次數偏多,這可能是因為男性打鼾的比例較高的原因。

鄭醫師補充:

睡不夠,大腦修復不足,容易影響脾氣控制以及專注力。許多女性,結婚後要工作,又要照顧小孩,往往睡眠不足,長期下來,對於情緒控制以及大腦的修復往往不足。如果另一半夠體貼,可以讓女性多睡20分鐘,兩性關係會更和諧。

白天用腦比較多,晚上需要更常睡眠時間來修復大腦,那麼,這篇研究就是強調女性一般而言,比男性心思細,或者想得比較多。

參考原文報導:

http://metro.co.uk/2016/03/11/women-actually-need-more-sleep-than-men-so-lets-all-go-back-to-bed-574644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ffee or tea?哪個較健康

中國時報【黃文正】

有人愛喝茶,有人獨鍾咖啡,茶與咖啡到底孰優孰劣?英國廣播公司(BBC)以科學研究為依據,針對兩者的咖啡因含量、提神效果,以及對睡眠、牙齒和身心健康等各方面的影響,進行分析評比,有興趣者或可參考之。

單就咖啡因含量分析,咖啡明顯較多。1杯茶約含有40毫克的咖啡因,但1杯咖啡約含有80到115毫克。不過,1項研究發現,從飲者的主觀感受來說,茶和咖啡的提神效果,其實在伯仲之間。

基本上,不論喝茶或咖啡,都能在上午幫人提神,藉以縮短反應時間,讓思維更加敏捷。不過,有科學家認為,提神效果可能不單來自咖啡因,整體的飲用體驗和飲品的味道可能也是部分原因。

在睡眠品質方面,英國薩里(Surrey)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喝咖啡的人晚上較不易入睡,可能是咖啡因較高所致。相較之下,喝茶的人因咖啡因含量較低,晚上較易香甜入夢

咖啡和茶都會讓牙齒變黃,這一點可能令愛美人士卻步。多數牙醫認為,茶葉中的天然色素,比咖啡較容易附著在牙齒的琺瑯質上,讓牙齒變黃。如果你很在乎牙齒美白,喝咖啡似乎是較佳選擇

心理層面方面,有研究指出,喝茶的人遭遇緊張狀況時,表現較為鎮定。與不喝茶的人相較,每天喝3杯茶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可降低37%

儘管有報告認為,咖啡非但不會讓人冷靜,反倒令人亢奮莫名。然而,也有部分研究發現,每天喝1杯咖啡,得憂鬱症的風險會降低8%

不管如何,常喝茶或咖啡,對身體健康確有助益。有研究發現,不論茶或咖啡,每天喝上幾杯,可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約5%至40%。

此外,茶和咖啡也有保護心臟的功效,咖啡的效能似乎更強一些。另外,茶葉對多種癌症也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原因可能是它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

鄭醫師補充:

到底茶或咖啡哪種飲品比較健康?建議大家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味道即可,但最好不要加糖喝。日前接受電台訪問,討論日本神經外科醫師的著作《35歲開始,你該學著過不健忘的生活》: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6831

http://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706831

作者建議大家可以透過喝咖啡來保養大腦,前提是必須睡飽。問題出在許多人是沒睡飽用咖啡或喝茶來提神,沒吃飽睡飽,靠咖啡硬撐,就像借錢度日,以債養債,長期下來,身體必然出狀況。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60115-tea-vs-coffee-which-drink-is-better-for-you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