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飲酒過量 恐破壞免疫系統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千萬別仗著年輕「不容易醉」就動輒豪飲千杯!美國羅耀拉大學團隊發表於《酒精》期刊的研究指出,健康的年輕人若短時間內喝下大量或高濃度酒精,會破壞免疫系統,恐增加感染風險。

研究人員讓平均27歲的受試者連續喝下4至5個「shot杯」、約200毫升的烈性伏特加,在飲畢20分鐘、受試者血液中酒精濃度到達頂點時驗血,發現白血球數量增加。但在豪飲後2及5小時驗血,血液中白血球數量反而比未飲酒時更少,代表免疫系統處於較「不活躍」的狀態。

以台灣為例,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1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3%就構成酒駕,而豪飲常會使血液酒精濃度瞬間超過0.08%。羅耀拉大學肺部及重症醫學科助理教授馬伊德亞福夏爾指出,「喝茫」後易因意外而受傷,而酒精會加速失血,使傷口不易癒合,並提高傷口受細菌感染的風險;例如導尿管等插管患者若偷喝酒,極易因細菌感染併發敗血症或肺炎。

亞福夏爾將進一步比較燒燙傷中心患者到院時血液中酒精濃度與其預後、肺部受損、器官衰竭及死亡率間的關係,藉此釐清酒精對免疫系統的破壞程度。

鄭醫師補充:

過去我在臨床上,曾接觸過年輕女性,本身也是醫療從業人員,因為不時貪杯,往往感冒時,病程會拖兩三個月,甚至有一次發燒不退,到急診就診時發現有嚴重感染,馬上被要求住院治療,連打兩周的抗生素才出院。之後慢慢減少喝酒頻率及飲酒量,免疫系統才恢復正常,比較少感冒,即使感冒也是很快就好,不復出現嚴重感染需要住院的狀況。

以上案例提供給大家參考,為了健康,小酌勝於豪飲。

參考文獻:

Majid Afshar, Stephanie Richards, Dean Mann, Alan Cross, Gordon B. Smith, Giora Netzer, Elizabeth Kovacs, Jeffrey Hasday. Acute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Binge Alcohol Ingestion. Alcohol, 2014; DOI: 10.1016/j.alcohol.2014.10.00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食燕麥粥 可延年益壽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5日專電)美國哈佛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每天食用燕麥粥、糙米或玉米等富含纖維的食品,有助保護心臟,降低死亡率。

英國媒體報導,哈佛大學對10萬名民眾進行超過14年的追蹤調查,調查人員研究他們的飲食內容及健康狀況,1984年開始進行研究時,受訪者健康狀況都很良好,2010年再進行調查時,已有2萬6000人死亡。

研究人員發現,每天食用約28公克的全麥,約等同於1小碗的燕麥粥,整體死亡率可降低5%,心臟病死亡率更可減少9%。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負責這項研究的Hongyu Wu指出,研究結果再證實,目前建議的全麥飲食是正確的方向,同時多食用全麥食品,有助延年益壽。

即使將不同的年齡,是否抽菸,身體質量指數(BMI)及體能活動等因素都考慮在內,研究的結果仍是一樣,證實全麥食品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幫助。

這篇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

鄭醫師補充:

全穀類食物相較於白米或者白麵粉來說,除了多了膳食纖維、B群之外,還可增加微量元素的攝取,因此要保健,全穀類食物不可少。

這篇研究強調的不是一定要吃燕麥,而是在飲食中,儘量食用全穀類食物當主食,以本地來說,大部分的人還是習慣吃白米,若是無法一下子接受全穀類食物當主食,建議大家不妨可以全穀類食物和白米已可以接受的比例慢慢增加。

參考文獻:

Hongyu Wu, Alan J. Flint, Qibin Qi, Rob M. van Dam, Laura A. Sampson, Eric B. Rimm, Michelle D. Holmes, Walter C. Willett, Frank B. Hu, Qi Sun.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Whole Grain Intake and Risk of Mortality.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5;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4.628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小孩鼾聲大作 睡眠呼吸障礙影響發育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兒童出現睡眠呼吸障礙的情形真普遍!根據文獻統計,3到12歲兒童,大約有1/4有打鼾問題,近1/10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科郭彥麟醫師表示,睡眠對於內分泌控制有很大的影響,若孩童睡不好,不只成長發育會受影響,還可能造成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郭彥麟醫師表示,「打鼾」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都是睡眠呼吸障礙的一種,屬於上呼吸道疾病,易影響睡眠品質。臨床上定義,若一周內有四晚有雜音才算打鼾,但只是呼吸道阻塞,並不會造成呼吸停止;反之,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就會同時有呼吸道阻塞及窒息的現象產生。

郭彥麟醫師指出,目前已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會造成兒童生長遲緩、瘦弱、矮小、白天嗜睡、注意力差導致學習不佳、情緒不穩、脾氣暴躁、夜晚驚醒、尿床等。台灣有研究發現,高達四成過動兒有睡眠呼吸障礙;根據最新研究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引發小兒高血壓,長大也較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大部分病童對疾病本身都無感,因此還是要靠家長的觀察來察覺是否有異。

鄭醫師補充:

小孩鼾聲連連,並不代表一定會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得藉由睡眠檢測來確認。對小孩來說,比較方便的檢查就是居家睡眠檢測。

此外,導致小孩睡眠呼吸中止的元兇,常見的原因不外乎是過敏鼻塞,扁桃腺腫大以及肥胖等等,睡眠呼吸中止影響的其實是睡眠品質變差,深度睡眠不足,因此生長發育最需要的深度睡眠不見了,當然是首當其衝,此外,睡眠品質不佳,也會影響白天專注力以及脾氣控制,為人父母者萬不可輕忽。

因此,如果當事人有過敏困擾,最好透過過敏原分析,調整環境以及食物控制,有效改善過敏影響,扁桃腺腫大的機率也隨之降低,比起直接開刀整形,應該是更好以及安全的選擇。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乳房異常增生 恐升乳癌風險

 

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研究發現,女性若乳房異常增生,罹患乳癌的風險就會增加,而風險增加幅度比過去所想來得多。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乳房異常增生是一種癌前病變,大約每十名乳癌患者當中,就有一人曾發生乳癌異常增生,如果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發現乳房細胞開始異常增生、失控,形成異常組織。這樣的增生異常病變常被當作良性變化,不過如果其外觀、基因等出現改變,就可能呈現出早期癌症特徵。

研究數據顯示,乳房一旦出現良性病變,罹患乳癌風險每年約增加百分之一。五年後,大約有百分之七的女性罹患乳癌,十年後增加到百分之十三,二十五年後,則增加到百分之三十。

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團隊追蹤一九六七年到二○○一年間六百九十八名乳房異常增生女性患者,平均追蹤十二點五年,結果有一百四十三名女性罹患乳癌。美國范德堡大學研究數據與梅約醫學中心的研究成果很類似。兩項研究顯示,女性若乳房異常增生,二十五年間,有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的人會出現乳癌病變。

研究人員也發現,乳房異常增生處越多,出現乳癌的風險也越高。舉例來說,在二十五年間,三處以上乳房增生的女性當中,有百分之四十七的人出現乳癌。相較之下,只有一處乳房增生病灶者,罹患乳癌比率為百分之二十四。

研究人員建議最好能定期接受乳癌篩檢。此外,有臨床試驗發現,抗雌激素藥物似乎可以幫助乳房異常增生患者降低乳癌風險,乳癌風險下降幅度可達五成以上。

 

鄭醫師補充:

在此先釐清一個概念,乳房異常增生,也就是乳房纖維囊腫,本身是良性,並不會因此變成惡性。因此有乳房纖維囊腫的人,不必過度擔心而因此做手術移除。

然而,為何乳房會異常增生?答案是雌激素太多,過度刺激,也就是功能醫學常說的雌激素占優勢。雌激素占優勢,一般都是雌激素代謝有問題,經由功能醫學檢測可以直接找出異常所在,針對異常部分做體質調整,在臨床上常看到乳房異常增生的數量以及大小都會隨之降低,這是真正改善體質,降低乳癌風險的預防醫學作法,建議需要的人可以多了解以及應用,以儲存健康銀行的本錢。

參考文獻:

Lynn C. Hartmann, Amy C. Degnim, Richard J. Santen, William D. Dupont, Karthik Ghosh.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the Breast —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ption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5; 372 (1): 78 DOI: 10.1056/NEJMsr140716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研究:2/3罹癌是機率使然

 

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網今天(2日)報導,一項刊登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指出,多數癌症並非肇因於抽菸等風險因子,而是純屬患者運氣不好。

美國一支研究團隊試圖解釋,為何部分人體組織特別容易出現癌細胞;研究結果顯示,有三分之二的癌症類型都是肇因於隨機的突變,而不是生活習慣使然。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院與彭博公共衛生學院(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組成的團隊認為,人體組織的再生方式,可以解答為何有些癌症較為常見。

人體的老化細胞不斷被幹細胞分裂所產生的新細胞給取代,但是每回分裂都伴隨著惡性突變的風險,可能會讓幹細胞衍生出癌細胞,而人體各處的細胞更新速度則是有快有慢。

研究人員比較了人體內31個組織的幹細胞分裂頻率,以及這些組織出現癌細胞的機率,結果發現三分之二的癌症類型,包括神經膠母細胞瘤(腦癌)、小腸癌和胰臟癌,都是肇因於幹細胞分裂時出現無法避免的突變;換句話說,就是純屬「運氣不好」。

腫瘤學者湯姆塞提(Cristian Tomasetti)表示,「如果三分之二的癌症是因為DNA隨機突變導致,那麼改變生活習慣只能減少特定癌症的風險,但是對於多數癌症可能並沒有太大幫助。我們應該投注更多資源,設法研究出可以早期檢測出這類癌症的方式」。

不過,英國癌症研究協會(Cancer Research UK)表示,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仍然有助減少罹癌的風險。

英國專家︰良好習慣 離癌遠一點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英國慈善團體癌症研究協會(CRUK)最新研究資料顯示,若能擁有健康的生活型態,英國有四成癌症病患原可避免該疾之苦。

限制菸酒、規律運動 有益健康

根據CRUK自二○○七年至二○一一年所做的五年研究指出,可靠健康生活型態而避免罹癌的患者約有六十萬人,其中卅萬起病例疑為抽菸導致;攝取加工食品等不健康飲食習慣則為次要殺手,促成十四.五萬人罹癌;肥胖(八.八萬例)、飲酒(六.二二萬例),足以損害肌膚的陽光及身體不常活動,也都是癌症幫凶。專家建議,限制菸酒和保持規律運動有益健康。

罹癌風險 可以降低

來自英國倫敦瑪麗王后學院的CRUK統計專家帕金表示,許多人認為得到癌症是上天安排或基因導致,但證據顯示約有四成患者「有權力改變」自身命運。他透過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選擇某些生活方式會大大增加罹癌風險,而全世界的研究都指出相同的風險因素。他強調,堅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並不保證必能遠離癌症,但「採取積極步驟」確可降低未來罹癌的可能性。

 

鄭醫師補充:

基因變異,身體有能力自行修正,然而當事人若是給身體太大的壓力,自我修正的能力降低,那麼罹癌風險一定比一般人高。至於是否是癌症罹患的高危險群?目前已有基因檢測可以提早預測,早做預防。

參考文獻:

Variation in cancer risk among tissue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number of stem cell divisions

  • Cristian Tomasetti and
  • Bert Vogelstein

Science 2 January 2015: 347 (6217), 78-81. [DOI:10.1126/science.1260825]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7/6217/78.abstract

生活型態對於防癌,仍具重要性,至少降低風險以及減少復發率,有諸多研究症時仍具重要性以及可行性。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cancerresearchuk.org/about-us/cancer-news/press-release/2014-12-26-lifestyle-behind-more-than-half-a-million-cancers-in-five-years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瑜珈護心效同有氧運動

 許多人知道做瑜珈可以訓練身體柔軟度,事實上對心臟健康也很有好處。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做瑜珈對心臟的保養效果與有氧運動不相上下,無論對年長者、健康民眾,都很有益處。

研究發現,做瑜珈可幫助降血壓、降血脂,心跳速率會變得較緩和,心血管疾病因子也會有所改善,其效果與做有氧運動很相似;研究首席作者美國哈佛大學公衛政策博士候選人寶拉‧楚(Paula Chu,音譯)表示,整體而言,當上述因素都獲得改善,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逐漸下降。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歐洲心臟病防治期刊」。

 

鄭醫師補充:

瑜珈既有放鬆呼吸,也有類似重量訓練的效果,這篇研究提醒大家,若是不想或者不方便作激烈運動,例如快走或者騎單車等等,瑜珈或許是另一個可以考量的選項,因為效果相當。

這項研究針對37項研究,研究對象有2768,把作瑜珈和完全不運動的人相比較,經過前後比對發現:實驗組(做瑜珈的人)體重減少2.32公斤,總膽固醇降低18.48mg/dl,心跳每分鐘減緩0.27下。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foxnews.com/health/2014/12/16/yoga-may-improve-cardiovascular-risk-factors-study-says/

參考文獻:

  • Paula Chu,
  • Rinske A Gotink,
  • Gloria Y Yeh,
  • Sue J Goldie,
  • and MG Myriam Hunink

The effectiveness of yoga in modifying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etabolic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2047487314562741, first published on December 15, 2014 doi:10.1177/2047487314562741

http://cpr.sagepub.com/content/early/2014/12/02/2047487314562741.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正面思考、冥想 助癌患康復

 

加拿大卡加利大學腫瘤學研究人員林達‧卡爾森指出,正面思考、參與團體互助,甚至投入冥想的癌症患者,端粒縮短的程度較小,代表健康狀況較好。

研究人員表示,端粒為細胞健康狀況的指標之一。隨著細胞分裂而逐漸縮短。在細胞分裂的重複過程中,染色體也同時複製,但端粒卻無法完全複製,每一次 端粒會隨著複製的過程變短,短到一定程度時,細胞便難以繼續分裂。端例縮短幅度較小、較慢,代表健康狀況較佳,國際上研究已顯示,長期壓力會促進或快縮短 染色體端粒的長度。研究人員指出,癌症患者常面臨沉重心理壓力,需要卸除一些心理壓力。

禪修、打坐也被視為冥想的一種。由於藥物無法改善所有病患的症狀,放鬆身 心的輔助改善健康方法近來受到肯定,常見的有冥想、打坐等。冥想時人體副交感神經取得優勢,情緒較為放鬆,同時啟動內在的修復功能,能使白血球活動力增 強。適度活動可提高血清素和腦內啡,調節多巴胺和腎上腺素,改善負面情緒。

緊張使血管收縮,循環變差,如果放鬆心情便能改善。研究人員表示,當自律交感神經亢奮,血管會收縮,但如果血管收縮太過,組織獲得的血液灌流過低, 可能造成整體健康不佳或體能減退的問題,不少患者是因為長期處於緊張、疲倦的高壓環境導致交感神經亢奮,但治療藥物或處理方法及效果有限。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要提醒我們:長期處於壓力狀態會減壽,不管是不是癌症患者都適用,這篇研究藉由研究端粒的長短來證實這個事實,更具說服力。

處於壓力狀態下,身體無法進行修復,只會忙於應付壓力,唯有減壓,協助自己處於放鬆的狀態,才能啟動內在修復功能,對癌症患者來說,還能增加白血球的活動能力,增加抗癌的本錢。

參考文獻:

Linda E. Carlson, Tara L. Beattie, Janine Giese-Davis, Peter Faris, Rie Tamagawa, Laura J. Fick, Erin S. Degelman, Michael Speca. Mindfulness-based cancer recovery and supportive-expressive therapy maintain telomere length relative to controls in distressed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Cancer, 2014; DOI: 10.1002/cncr.2906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吸菸 寶寶氣喘風險增10倍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根據加拿大研究顯示,孕婦吸到二手菸,胎中寶寶產生氣喘的機會為1.3倍;若孕婦本身有吸菸習慣,寶寶將來發生氣喘的機會更是大於10倍之多。台灣兒科醫學會提醒有吸菸習慣的孕婦們及親友,趕快戒菸吧!

孕婦吸菸除了會導致胎兒容易發生氣喘外,也會導致兒童體重過輕或是出現早產的現象;根據台大新生兒科研究顯示,吸菸的母親較易生下體重過輕的嬰兒,機率最高是抽菸的六倍;生下早產兒的機率則高達近四倍。

另外,據「台灣同權指標報告」指出,台灣的新生兒體重過輕(小於2500公克)達8.4%,高於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平均值6.7%,顯示台灣新生兒體重過輕的問題嚴重;台灣兒科醫學會強調,要降低此現象方法之一就是「讓胎兒遠離菸害的暴露」。

吸菸是種成癮性的行為,成年人吸菸是自己的選擇,但胎中寶寶或嬰幼兒則無法選擇自己的環境;研究指出,暴露在菸害之下的新生兒,容易影響認知發展,及增加嬰兒過敏疾病,如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等。

台灣兒科醫學會呼籲,產婦及新生兒家屬應盡速戒菸,減少早產兒誕生、減少低體重兒的比率,及避免孩童因吸到二手菸導致氣喘。

 

鄭醫師補充:

孕婦吸菸本身對寶寶罹患氣喘風險提高,過去研究不少,例如:

http://www.ucsf.edu/news/2011/08/10474/smoking-during-pregnancy-linked-persistent-asthma-childhood

即使是二手菸,也會:

http://www.betterhealth.vic.gov.au/bhcv2/bhcarticles.nsf/pages/Asthma_children_and_smoking

除了增加起喘風險之外,寶寶健康風險還會出現死胎、早產、體重不足、新生兒猝死、高血壓、早產以及肥胖等等:

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249183.php

所以為了寶寶好,全家人最好都把菸戒了吧!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攝取益生菌有助調節壓力荷爾蒙

牛津大學精神醫學研究人員菲利普斯柏奈特指出,攝取益生菌可能有助調節部分壓力荷爾蒙,科學家未來希望了解益生菌是否能改善精神疾病患者對藥物的反應。

菲利普斯柏奈特表示,益生菌能否改善精神健康與減少焦慮尚無足夠人體試驗能證實。人體所釋放的壓力荷爾蒙主要來自腎上腺,如可體松、腎上腺素等。當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全身血液集中到部分器官時,其他器官血液少功能停擺,如消化和泌尿系統,生理功能暫時失衡減少修復。

醫師指出,人面對壓力時,為了自我保護,身體本能會將血液集中到腦、心、肺和肌肉等重要器官,荷爾蒙傳達訊息,幫助人體產生變化,應付麻煩。

壓力使神經系統產生有變化。有壓力時交感神經亢奮,血壓血糖都升高,呼吸加快,情緒緊繃,讓人暫時全神貫注應付眼前的情況;副交感神經則讓人放鬆,使消化功能正常進。壓力持續,人體將逐漸透支,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顯現,導致心悸、肌肉僵硬、易怒、煩躁、健忘、磨牙、及肩頸背部疼痛等壓力症候群;可透過適度行為與思考轉移改善,或由醫師診斷給予藥物或食物建議,幫助改善生理不適症。

  

鄭醫師補充:

功能醫學在探討身心疾病以及身體減壓時,腸道健康是排名前面必須檢視以及積極處理的標的與選項。腸道不健康,尤其是腸道菌叢失衡,會帶給大腦的壓力中樞極大的壓力,時間一久,甚至會影響睡眠、心情以及認知思考等等。因此腸道健康對於身心健康的維護智關緊要。

這篇針對健康族群的研究,再次提醒大家:補充適當的益生菌可以幫助身體降低壓力,然而對每個人來說,什麼樣的菌種才是適合的益生菌?因為每個人的免疫系統失衡的狀況有別,挑選一般市面上的產品,不管宣稱是幾百億或者有特別包覆技術,可以避開胃酸以及膽鹽的破壞等等,但仍屬於亂槍打鳥,神農嘗百草。真正適合,或者我們稱之為客製化的益生菌,為有特過功能醫學的特殊檢測,找出免疫系統失衡的部分,針對失衡的部分作個別的補強,這就是客製化的益生菌存在的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Psychopharmacology (Berl). 2014 Dec 3. [Epub ahead of print]

Prebiotic intake reduces the waking cortisol response and alters emotional bias in healthy volunteer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544969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腰瘦 重量訓練更有幫助

長時間游泳、慢跑等運動不一定能有效縮減腰圍。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營養學系研究員拉尼那默克瑞指出,研究顯示適度重量訓練比一味單獨進行有氧運動更能縮減腰圍。

拉尼那默克瑞表示,在現行研究中,每日二十分鐘的重量訓練,對減少過粗的腰圍似乎最有幫助。適度搭配有氧運動則對心血管健康更有益。

但腰圍看起來不粗,健康狀態未必一切正常,有些民眾腰圍、體重都正常,看起來不胖也相當年輕,卻已出現新陳代謝警訊。有些人看似吃不胖,腰上沒有「游泳圈」,腰圍正常,但缺乏活動,又難捨高熱量飲食,體脂率通常偏高。

對女性來說,平均體脂肪本來就比男性多,體脂率正常標準值可以稍高,約在27%左右都算正常。

新陳代謝出現異常並不代表已有慢性病,但可視為警訊,只要調整飲食,配合運動,應能逐步改善。

看起來身材標準的年輕人大都認為自己沒有膽固醇或血糖、血壓問題,但醫師指出,這是刻板印象,基本上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判定不僅在於腰圍或外觀胖瘦的印象,還有賴透過驗血、測血壓才能確實了解。

不過,民眾亦無須過度恐慌,除了節制飲食,醫師建議避免短時間內大幅加快心跳,最好每天能快走或散步六十分鐘,再適度搭配重量訓練。

 

鄭醫師補充:

當我們提到瘦身,一般人刻版的印象就是有氧運動,鮮少人提到重量訓練的重要,然而,透過重量訓練來增加肌肉,降低脂肪比例,其實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秘訣。提醒要進行瘦身或者瘦腰的人,最好能搭配重量訓練來輔助,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Rania A. Mekary, Anders Grøntved, Jean-Pierre Despres, Leandro Pereira De Moura, Morteza Asgarzadeh, Walter C. Willett, Eric B. Rimm, Edward Giovannucci, Frank B. Hu. Weight training, aerobic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long-term waist circumference change in men. Obesity, 2014; DOI: 10.1002/oby.2094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休診公告 =

2015/01/01 元旦上午正常看診,下午晚診休診

2015/01/02-2015/01/04 休診,

照成您的不便請多見諒!! 

2015/01/05 恢復正常看診.

 

 

光能診所

預約專線 (02)2721-4322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15號8樓 

鄭醫師的部落格 http://delightdetox1268.pixnet.net/blog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研究:吃鈣片護骨不傷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鈣片吃太多,血管會鈣化?許多民眾為了預防骨鬆會吃鈣片,但網路上也流傳吃鈣片,恐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存有吃鈣片會導致血管鈣化及結石的疑慮。而國外最新研究發現,攝取鈣片及維生素D,與停經後婦女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無關。

澳洲知名內分泌免疫教授Richard Prince的研究團隊,統合18份相關研究整合分析結果指出,攝取鈣片及維生素D,不會增加停經後婦女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不會增加心肌梗塞、心絞 痛、急性冠狀動脈症,以及慢性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除此之外,也發現過去部分文獻在受測者的統計上有出現錯誤,如男女發生心肌梗塞的比率是不同的,但有 些分析卻沒有進行性別的區隔分析;另外,對於受測者發生心絞痛的病因歸納不夠完整,心絞痛也有可能是因為胃部疾病所引起的,不一定完全是心臟病。

過去認為鈣片會造成心血管疾病是因為「鈣片會造成血管鈣化」一說,但是「血管發炎才會鈣化!」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 師陳芳萍強調,血管病變是造成血管鈣化的主因,包括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其膽固醇高、血管容易發炎,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而人體的副甲狀腺素賀 爾蒙負責調節血鈣,當血中鈣離子過高時,則透過尿液排出體外,不會堆積在血管。

哪種族群最需要攝取鈣片?Richard Prince表示,55歲以上的女性,若每天鈣質攝取量少於建議量,則需要額外補充鈣片及維生素D,且多項研究也證實,飲食中含鈣量較低者,發生髖部骨折的風險較高,而攝取鈣片及維生素D,可減少髖部骨折及非脊椎骨折的機率。

陳芳萍醫師也認為,女性進入更年期後,雌激素會停止分泌,導致體內控制蝕骨細胞的功能下降,造成骨質加速流失;服用治療骨鬆藥物者,恐有低血鈣的風 險;外食族的飲食習慣太鹹,也容易影響鈣質吸收。另外,常吃胃藥、抗憂鬱藥物,也都會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故也建議額外補充鈣片。鈣質攝取的來源最 好從天然食物中攝取鈣質;但是現代人大多外食營養攝取不均衡,很難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鈣質,因此也可每日定量補充鈣片及維生素D,彌補飲食中鈣質的攝取不足。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提到服用抗憂鬱劑可能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一般人缺乏相關專業認知,殊不知目前廣被開立的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例如百憂解、樂復得、客憂果或者解憂喜等等藥物),骨質疏鬆罹患率以骨折風險就會提升,主要原因,是因為骨質細胞中都有血清素的接受體,血清素與骨質的神經內分泌調控有關。根據研究,正在服用抗憂鬱劑的患者,因骨質疏鬆骨折的風險是非服用者的兩倍。三環抗憂鬱劑使用一個月,SSRI服用八個月風險最大。因此,非不得以服用抗憂鬱劑的患者,最好額外補充鈣質,降低健康風險。
此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增加精神科的看診恐懼。任何科的藥物治療,就如同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一般,如能先掌握可能出現的潛在不良反應,必然有利於醫病溝通,在最低的藥物種類及劑量下,達到治療最佳化,創造醫病雙贏!

參考文獻:

Bone. 2012 Sep;51(3):606-13. doi: 10.1016/j.bone.2012.05.018. Epub 2012 May 30.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s and osteoporosi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659406 

Eur Psychiatry. 2012 Apr;27(3):156-69. doi: 10.1016/j.eurpsy.2010.10.006. Epub 2011 Feb 3.

The adverse skeletal effects of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129545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暴飲暴食易失智 別在30歲肥胖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工作忙碌,午餐常簡單吃個三明治、飯糰充飢,晚上下班再大嗑火鍋、吃到飽,好好大吃一頓嗎?當心長期的暴飲暴食,打壞胃腸消化功能,增加肥胖和失智的風險,研究發現,中年發福者的大腦老得快,且體重若在30歲失去控制,失智機率是畢生最高。

牛津大學研究:30歲發胖未來失智風險最高

肥胖會引發代謝症候群,容易造成腦部血管阻塞,甚至缺氧壞死,加速記憶和腦部功能的退化,進而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已是醫界公認的事實。而英國牛津大學更進一步針對逾45萬名肥胖病患做分析,結果發現在各種年齡層中,30至39歲發胖的失智風險為畢生之最。

研究結果顯示,40歲以後,發胖年齡越大,日後失智的額外風險卻越低。40歲才被診斷為肥胖體型的人,未來失智的額外風險下降至70%;50歲發胖的失智症額外風險降至50%,60歲降至40%,70歲發胖的失智風險,則與一般人差不多。

步入中年以後胖越多,失智風險越大

關於上述研究中提到30歲發胖的失智風險是一生最高,雖然僅是相對統計數據的結果,真實性還有待更多研究佐證,但天主教耕莘醫院神經內科劉議謙醫師表示,肥胖是失智症發作的已知危險因子之一,若從發胖年紀越輕、心腦血管受發炎物質影響就越久且越大的角度來看,可以合理推論,年輕時肥胖的日後失智風險可能較高。

比起肥胖年齡,更能確定的是肥胖會增加失智風險。劉議謙醫師指出,國外有愈來愈多研究發現,中年以後BMI≧30的肥胖者,將來罹患失智的風險比一般人增加3倍,過重者(25 ≦ BMI <30)則增加2倍。

失智患者肥胖比例少?醫:因生病降低營養吸收

不過,特別的是,失智症患者中的肥胖比例卻不高。劉議謙醫師表示,失智症就像癌症一樣,是一種慢性病,患者生病易有咀嚼能力變差、營養吸收功能不好的情況,體型自然會變得瘦弱,且失智程度越嚴重,消瘦速度更快。此外,相較於正常老化所引起的肌少症,失智者因生病,身體無法維持正常的運作,肌肉減少和身材變瘦的情況會更加明顯。

想要遠離失智症的威脅,消除肥胖是必要的手段。飲食部分,應養成天天五蔬果的飲食習慣,增加纖維的攝取及飽足感,少喝含糖飲料,三餐定時且均衡飲食,每餐8分飽,少吃宵夜和甜點。運動則建議維持每周150分鐘以上的身體活動,多動多流汗,提升體能狀況,也減少體內多餘脂肪的囤積。

 

鄭醫師補充:

中年肥胖,是代謝症候群的徵兆,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指標就是腰圍。而諸多研究提醒我們代謝症候群是失智症的高危險警訊。這篇研究進一步提醒:體重越早失控,失智症風險越高,尤其是30歲就無法控制體重的人。

參考文獻:

 Wotton, CJ and Goldacre, MJ, (2014). Age at obesity and association with subsequent dementia: record linkage study. Postgraduate medical journal, 90 (1068), 547-551.

http://ora.ox.ac.uk/objects/uuid:a5838a93-d3e2-4a15-8bac-413b5a10a41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路慢+腦筋不靈光=失智症前兆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走路慢,健康出現警訊,尤其可能增加未來罹患失智風險!根據最新研究發現,60歲以上健康年長者,若同時出現步態緩慢(每1秒鐘走路不及0.6公尺),以及認知問題,是運動認知風險症候群(MCR)患者,這樣的人在未來較一般人高出2倍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此外,帕金森氏症患者也可以透過步伐頻率及早發現失智症的線索,早日展開治療,延緩失智症發作的時間。

研究步行距離小於0.6公尺,罹患失智風險高

根據《神經學》期刊(Neurology)於2014年刊登的紐約耶希華大學(Yeshiva University)愛因斯坦醫學院針對失智症前兆所發表研究成果,研究團隊針對5大洲17個國家總計26,802名60歲以上,本身無失智症症狀的老人進行步行速度,以及認知功能測驗。

結果發現,在進行長達12年的定期追蹤後,步行速度及認知功能2項測驗中,每秒步行距離小於0.6公尺,且知能測驗不合格,屬於運動認知風險症候群(MCR),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2倍,且男女比相當,而學歷較高者,則有上述症狀的機率也較低。

研究:步伐慢+認知差,恐有失智疑慮

除了上述研究外,在《老化神經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期刊上,英國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也曾針對184名健康的成年人,以及121位分別有行走速度慢、顫抖2項不同症狀的帕金森氏症患者,進行2分鐘25公尺橢圓形範圍獨立行走測試,並進行比對。

結果發現,相對於健康人來說,帕金森氏症者更易有伴隨有行進節奏較亂、步伐速度慢、步伐變化大、步伐不對稱、姿勢不統一等5大現象;且認知功能相較於正常人來的差。

帕金森氏症者步伐檢測,也能早發現失智症

而同樣是帕金森氏症者,依據本身行走速度較慢與顫抖不同症狀的患者,走路慢者相對於顫抖者,速度來得慢,平衡感也較差,也較有認知障礙問題。並發現,上述問題,可能導致人體出現全方位認知障礙、專注力下降、視覺記憶力、執行力、空間感、短期記憶等問題發生。因此,專家也指出,走路慢+知能測驗低於標準,可視為發現失智症的線索,有助早期治療,延緩失智症的發作、惡化時間。

*步伐快慢判失智?專家:可見於早期血管性失智症及中後期阿茲海默症 *

對於上述的研究結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醫師表示,從步伐速度、快慢平衡與否來判斷是否有失智症前兆的方式,比較不適合用在早期阿茲海默症,因早期阿茲海默症之症狀以短程記憶減退為主,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則比較不受影響。

但針對血管性失智症病人而言,若腦部血管病變在大腦運動中樞則會導致肢體無力,步態不穩;假如有正常腦壓水腦症或腦部前頁血管病變,雖然無肢體無力,但常會出現步伐變慢及走路不穩之症狀出現。所謂得血管型失智症,指得就是經過多次腦血管疾病後所導致的失智症,占所有失智症發生原因的第2位,僅次於阿茲海默症。

根據臨床經驗來看,因阿茲海默症所引起的早期失智症患者,活動力大多相當充沛。至於因高血壓、糖尿病丶膽固醇過高所導致的血管多次中風;或曾有過腦梗塞、腦部遭激烈撞擊,導致腦部缺氧或出血,所引起的血管型病變的失智患者,由於主導人體活動協調的腦前葉或運動中樞部分曾受損。不僅發生血管型失智的風險較一般人來的高,在失智初期,也較容易出現行走困難、異常的狀況。

不過,相對於阿茲海默症病患的無法控制預後來說,由於腦血管病變的血管型失智之病患相對比較幸運,只要從改變飲食、作息等日常生活習慣,避免腦部撞擊、外傷,以及三高疾病找上身,皆有助於降低再發生腦部病變的風險及避免智能繼續下降。

 

鄭醫師補充:

走路這種簡單的事情,如果太慢,可能預告當事人的大腦功能退化,我們若形容一個年長者還能健步如飛,神清氣爽,就代表當事人保養得很好,不是嗎?

這項於今年發表的研究,不僅參與的受測者夠多,時間也夠長,非常值得參考。

參考文獻:

J. Verghese, C. Annweiler, E. Ayers, N. Barzilai, O. Beauchet, D. A. Bennett, S. A. Bridenbaugh, A. S. Buchman, M. L. Callisaya, R. Camicioli, B. Capistrant, S. Chatterji, A.-M. De Cock, L. Ferrucci, N. Giladi, J. M. Guralnik, J. M. Hausdorff, R. Holtzer, K. W. Kim, P. Kowal, R. W. Kressig, J.-Y. Lim, S. Lord, K. Meguro, M. Montero-Odasso, S. W. Muir-Hunter, M. L. Noone, L. Rochester, V. Srikanth, C. Wang. Motoric cognitive risk syndrome: Multicountry prevalence and dementia risk. Neurology, 2014;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00717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腦要「鎂」麗 吃海帶防癡呆

【華人健康網記者趙萱/台北報導】大腦也需要更「鎂」麗!俗稱「長壽菜」的海帶,不僅有抗氧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好處,更有研究指出,海帶是預防大腦退化的好食材。海帶是日式飲食的主角,根據日本九州大學研究發現,日式飲食中常見的海帶,似乎也有助於大腦逆齡,老人多攝取,罹患失智的機率更小。

海帶中富含鎂元素,充足的鎂能提高認知能力,預防學習及記憶能力的退化。此外,海帶中也富含預防記憶力衰退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以及DHA、EPA含量更是豐富,適量食用,對人體好處多多。

吃海帶補鎂 預防腦部老化

海帶除了提供碘以外,也是「鎂」的好來源。鎂是人體中必要的礦物質,成年男性每日建議攝取量為400至420毫克,女性則為310至320毫克,但是衛福部調查發現,國人普遍平均攝取量只介於220至270毫克。根據阿茲海默藥物發明基金會指出,飲食中常攝取鎂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較低。

鎂對於大腦的健康也非常重要,缺乏鎂會引起腦部病症,如失眠、神經系統運作功能失常,長久下來還會造成腦部認知退化,加速老年痴呆。動物研究顯示,不論是老年或是年輕的老鼠,透過口服方式提高腦中鎂含量,有助於提升神經滋養因子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factor,BDNF) 的產生,並有助改善腦神經突觸的可塑性,加強學習及記憶的能力,進而預防腦部老化。


鎂可改善焦慮和睡眠 還有排毒作用

2011年發表於《神經學期刊》的研究也發現,鎂有助於緩和焦慮感和恐懼,這對大腦認知功能有很大的幫助,因為焦慮感和恐懼會讓人對嘗試新事物感到有障礙,而腦部是用進廢退的器官,若是長期沒有學習新事物,則會加速老化,認知功能下降。

曾有一個小型臨床試驗發現,若以每日500mg劑量的硫酸鎂,治療飽受失眠困擾的老年成人,8個星期後,睡眠品質會有些許改善。睡眠不足與腦中β類澱粉蛋白與 tau蛋白質斑塊堆積有關,而一些動物和細胞研究發現,鎂有助於抵抗促使tau蛋白形成的酶,同時,也可行到「排毒」作用,把tau蛋白清除。

海帶含豐富Omega3 保護心腦血管

其實植物性的食品,如堅果、葉菜、豆類、全榖等,都含有豐富的鎂。但是海帶更勝一籌含有較高的Omega3 脂肪酸中的EPA 和DHA,不僅有助血管健康,也能夠降低血壓、抑制血栓、降低腦中風的風險。此外Omega-3有助保持神經細胞結構的完整性,還可以抑制發炎,進而保護腦神經細胞,促進神經介質的傳遞。

  

鄭醫師補充:

鎂和鈣的補充如何兩全其美?除了透過天然食物補充外,營養補充方面,好的單方來源,或者透過適當比例來補充,都可以達到最佳吸收以及保健效果。

參考文獻:

http://sogc.org/wp-content/uploads/2013/01/gui258CPG1106E.pdf

http://www.neurologyreviews.com/index.php?id=25028&tx_ttnews[tt_news]=206702&cHash=a9c7cd4eadc81a2483cb01037e3f008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