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女K書過勞 在校中風癱瘓


聯合 更新日期:2008/06/18 07:30 記者修瑞瑩台南市報導



台南市一名十三歲國一女生在校突然左半身癱軟,送醫發現右腦血管栓塞,醫師原以為,這麼年輕中風,應該是先天或是其他病因造成,檢查卻未發現有遺傳等任何病灶,研判因課業壓力過大,長期過勞引發。



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柯德鑫表示,這是他遇過最年輕的中風病例。目前中風年齡層有下降情形,但十三歲就中風很少見。通常年輕的中風患者,有的是基因異常,凝血功能有問題,有的是血管先天性狹窄、畸形;但這名國中女生檢查都找不出異常,研判唯一可能因素,就是長期壓力過勞引起。



這名患者有一天上課時,突然半身無力癱在課桌前,校方送往奇美急救,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右腦一條大血管嚴重栓塞,患者因腦部嚴重腫大昏迷。醫師緊急開刀,切開頭蓋骨降腦壓,住院兩個多月才出院。患者復健後目前已能行走,但肢體仍有明顯攣縮。



柯德鑫表示,現代人競爭激烈,易有過勞情況;長期的壓力、超時讀書或工作加上熬夜,會讓身體脫水,使血液濃稠,容易發生梗塞。而為應付熬夜不睡覺,身體會分泌壓力激素,如腎上腺分泌增加,會帶動血壓上升,易引發中風。



他指出,這名女生雖然才國一,但自我要求高,經常熬夜念書,中風後對自己年紀輕輕就癱瘓很難接受;但家人一直鼓勵她,才讓她努力復健,目前已復學,醫師建議她長期服用阿斯匹靈,控制凝血狀況。



柯德鑫建議,人體機能會對過勞釋出警訊,只是民眾常忽略這些徵兆,例如記憶減退、注意力無法集中、常頭痛、耳鳴等,工作壓力大的民眾如發現有這些狀況,就要警覺,多注意血壓、血糖及血脂,維持清淡飲食及運動紓壓,才能避免因過勞中風。



日擺攤、夜網拍 男子過勞死


民視 更新日期:2008/06/18 14:59



經濟不景氣,逼死一條好漢,台中市一名男子做生意失敗,為了償還300多萬的卡債,半年來每天,白天幫妻子擺麵攤,晚上熬夜弄網拍,雖然入不敷出,但是有空還去做義工,結果日前突然心肺衰竭,法醫認為是過勞死。台中市瑞聯天地大樓監視器拍下,6月12日傍晚5點多,里長和兩名救護員,用擔架抬著張姓男子,救護員還在電梯內不停為男子急救,但是送醫之後不治,醫師研判為長期勞累導致心肺衰竭,是典型的過勞死。



46歲死者身後遺留妻子和兩名兒女,連喪葬費都付不出來,大樓發動善心人士募捐,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張姓男子因為經濟不景氣,生意倒閉欠卡債300多萬,夫婦倆日也做夜也做,拼命想還債,夫婦曾與銀行協商債務,但是談判破裂,這處公寓也被法拍,但是男子還趁空檔到偏遠地區做義工,最後卻太勞累猝死。



醫師建議民眾,還是要維持正常睡眠和飲食,才能避免過勞。(民視新聞徐秘康、連澤仁台中報導)


 


以前,我們在臨床看到因壓力引起的重大疾病,大多是在三四十歲以後,主要是腎上腺皮質的功能因長期壓力而到這個年紀容易出現失衡,一些因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的症狀感覺會蠻像憂鬱的,例如脾氣暴躁、心情低落、睡眠障礙、食慾不佳、全身酸痛等等,如果沒有查明原因,就因此去服用所謂的抗憂鬱劑,那麼除了藥物副作用以外,還得面臨不斷復發或治不好的迷思,這實在是令人非常遺憾的事。一般而言腎上腺的功能在25-30歲是功能最強的時候,對於這個年齡層的人,我通常比較不會懷疑他們的壓力荷爾蒙或抗壓力荷爾蒙出狀況,然而,隨著社會變遷,想不到有不少25-30歲的人,他們的腎上腺功能測起來仍然大有問題,也就是最不可能有狀況的年紀出現狀況,當然第一篇報導是個特例,但提醒大家,壓力這個無形的殺手,的確會造成重傷,甚至像第二篇報導的猝死或過勞死,類似的新聞也是時有所聞。


提醒大家,壓力對一個人造成的影響可以經由功能性醫學的檢測來顯示當事人的壓力耐受性到何種程度,透過營養品的調整,運動及正確的抒壓技術,我們真的可以對壓力這個殺手作有效的防堵。我每個月也會儘量安排一個週末,安排心靈抒壓技術的研習,真正幫助大家做到身心都能有效的抒解累積的壓力,不再成為壓力的受害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研究: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導致記憶減退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8/06/14 13:54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十四日專電)印度和美國醫學家首次合作研究發現,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病人,在睡眠中因呼吸道堵塞而導致間歇性呼吸停止、打鼾,會傷害腦器官主司記憶的細胞,進而造成記憶減退甚或喪失記憶。



印度勒克瑙地區的公立桑杰.甘地醫學科學研究院和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合作的這項研究報告,刊登在六月版的美國「神經科學通訊」期刊。



  據報導,這項研究集中在乳頭突狀體結構,位於大腦下層的乳頭突狀體,負責將人們新的經歷轉化為長期的記憶。



  研究小組使用核磁共振攝影,掃描了四十三位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病人的腦部,蒐集了所有病人腦部的高解析圖像,包括乳頭突狀體的切片。報導說,由於乳頭突狀體結構體積小,一般的核磁共振攝影方式難以測量。



  比較六十六組既定的樣品圖像後,研究小組發現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病人的腦部乳頭突狀體的體積,竟較一般人縮小了將近百分之二十,尤其是左頁腦體。



  小組報告主要撰寫人、桑杰.甘地醫學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拉吉什.庫瑪在報告中表示,這項發現極為重要,因為與其他症候群病人比較,例如酒精中毒、阿爾茨海默氏痴呆症,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病人,由於乳頭突狀體縮小,出現記憶力減退跡象。



  加州大學首席研究員哈珀也在報告指出,研究證明,睡眠期間呼吸不順暢,會導致腦部嚴重受損,削弱記憶力和思考能力。他說,即使病人接受了睡眠呼吸不順的治療,但腦部記憶受損現象仍會繼續存在。



  據醫學專家表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症狀,一般是指睡眠時平均每小時有五次以上的呼吸暫停現象,每次約十秒鐘,這使得病人因缺氧而處於不知覺的覺醒和覺醒後再入眠的循環中,也由於睡眠都是斷斷續續,使得病人日間會感到極度疲倦和精神不濟。



  印度國家醫學研究中心醫師韓達表示,病人如果不接受治療,由於腦細胞經常缺氧,會導致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並且會增加罹患糖尿病、性無能和心律不整等疾病的風險,此外,由於病人白晝精神不濟、瞌睡,也容易引發交通意外等事故。



  據韓達表示,經常打鼾的人,有百分之六十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病人,在印度的病人約三千六百萬人。


 


一直以來,睡眠呼吸中止比較為人所知的部分就是對於心臟血管系統的危害,白天注意力及專注力的減損大家也不陌生,然而對於記憶力方面的研究,能透過精密的影像學來做出明顯比對的研究,這的確令人印象深刻。


提醒大家,就算睡眠呼吸中止造成的器質性傷害不太容易恢復,但已發現有問題的人更應儘快處理,否則進一步的惡化還是會繼續產生的。


目前的檢測,在醫院的多導程睡眠檢測(PSG),健保是可以給付的,但排隊的時間會長一些,有些自費的個案等待時間相對少很多,若不想到醫院陌生的環境睡覺,也可以考慮由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所發展出來的簡易居家睡眠檢測來作個篩檢,經與PSG做過詳細的比對後,吻合率達90%以上。


以我看來,這算是蠻有效的預防醫學,對這類疾患及檢測有任何問題,歡迎多交流。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專家觀點》運動產生腦內啡 變快樂


聯合 更新日期:2008/06/14 16:50 張家銘



張家銘



運動為何可以使人快樂?根據研究發現,持續性的運動,可以使人分泌腦內啡 (endorphin),腦內啡是一種類嗎啡荷爾蒙,可以使人產生欣快、放鬆、止痛的效果。



有人認為,長時間運動把肌肉內的糖原用盡,只剩下氧氣,腦內啡便會分泌。這些運動包括跑步,游泳,越野滑雪,長距離划船,騎單車,舉重,有氧運動舞或球類運動 。



愛運動的人常會說自己上了癮,張家銘說,臨床上,常有病患會說不運動就全身不舒服,也有人研究發現,平常有運動習慣的人,突然不運動,確實有戒斷症狀,覺得渾身不舒服。不過上癮的定義還有耐受性,必須加重分量才能達到原本的滿足,而運動上癮沒有耐受性問題,不會非「越做越多」不可。



不過,腦內啡不是來自體外的物質,因此「運動上癮」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值得鼓勵多從事的行動。除了腦內啡的解釋之外,運動是個時尚又健康的活動,社會給予運動者正面的肯定,讓運動的人也能自我肯定,也強化運動者的意願。


 


長久以來,我一直鼓勵來門診求診的人,當利用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來改善身心健康,最主要就是人的體內會自己製造腦內啡來提升情緒,其實不只是身心健康,運動本來就是身體最簡單的保養,原則一般來說至少達「3、3、3」是比較理想的,也就是一週至少三次,一次至少三十分鐘,心跳達一分鐘一百三十下以上最好。


一些服用精神科藥的人常因藥物本身副作用,或者本身就缺乏動機與活力,不大活動,導致體重增加,目前常提到的代謝症候群(容易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或高血脂),其實都可藉適量運動來幫助。尚未服藥的人,也能藉助一些營養品的輔助,先把情緒及活力做些提升,接下來與運動交互配合,還是有很好的改善機會。


以我一位朋友為例,她在認識我以前曾多次輕生,同時也服藥好一陣子,但到有一天,她被另一位病患家屬提醒,讓她下定決心不再靠藥度日,所以她開始收集資料,最後發現營養加運動是她最容易做得到的,所以她開始每天補充天然的營養以及固定運動,果然在半年內完全恢復而未再復發,所以,她之前聽到我要成立一個健康的身心診所,她不僅舉雙手贊成,還覺得應該會幫助很多人,因為她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祝大家都能因規律運動而得到身心健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病毒性腦膜炎可能引發換氣過度 易遭誤診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8/06/16 10:35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十六日電)病毒性腦膜炎有可能發生換氣過度症狀,而以喘不過氣、胸悶、頭痛、手腳痙攣等症狀來表現,很容易被當成一般焦慮或情緒問題來處理,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急診室主任蔡哲宏今天表示,當身體的免疫力較低時,即有可能因感冒的併發症引起病毒性腦膜炎。



  蔡哲宏說,一名十九歲的男學生,在上課時有點喘不過氣,好像吸不到空氣的感覺,甚至會有手腳痙攣的現象,被送到附近的醫院治療,認為是課業壓力造成的換氣過度症候群,觀察一陣子後就讓患者回家休息,沒想到隔了一夜,因同樣問題再被送入澄清醫院急診,同時發現有體溫上升、頭痛、嘔吐等情形。



  蔡哲宏表示,由於患者的換氣過度與頭痛,經鎮定與止痛藥劑治療,似乎仍無法緩解,因此高度懷疑可能是腦膜炎引起的頭痛,經脊椎穿刺取出脊髓液檢驗後,證實是罹患病毒性腦膜炎。經針對症狀治療之後,其頭痛症狀立即戲劇性地改善。還好這名患者經住院一週治療,已痊癒出院,沒有產生任何的後遺症。



  蔡哲宏指出,由病毒所感染的腦膜炎又稱之為「無菌性腦膜炎」,此疾病常出現一些呼吸道或腸胃道的病狀,容易被當成是一般感冒,而延誤治療時機;與一般感冒不同的是會出現腦膜炎的特別症狀,包括頭痛、嘔吐、頸部僵硬等。



  蔡哲宏表示,病毒性腦膜炎有可能是感冒病毒引起的併發症,尤其對身體免疫力較低的患者,罹患感冒後未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病毒侵到腦膜後,造成強烈的頭痛或嘔吐。



  蔡哲宏強調,病毒性腦膜炎只侵犯腦部外面的腦膜,並沒有侵入腦實質,所以一般的預後良好,很少出現後遺症,但如果錯失正確診斷與治療時機,也可能轉成癲癇、失明、記憶力喪失或者耳聾等後遺症。970616


 


一般我們在臨床遇到的過度換氣,都是心理壓力引發的居多。過度換氣雖不至於危及性命,但扣除九成之後,不到一成的人來說還是可能因為一些器質性的病變導致,細心的醫師都會詳細查詢相關的身體症狀,安排適當的檢查來排除可能的生理原因。顯而易見,若不去找出真正的病因,只作藥物的症狀控制的話,除了服用冤枉的藥物之外,副作用不談更危險的是延誤病情原來的治療與控制,屆時將有更多的後遺症。


所以在此呼籲大家,懷疑自己有精神疾病,第一部絕非貿然服藥,相反地,大家應該先作詳細的身體評估與檢查以排除任何可能的生理病因或者馬上安排相關的身體治療,以目前的精神科門診而言(大醫院尤其明顯),每個人能分配到醫師的寶貴時間非常有限,而醫師只能根據症狀,快速給予精神疾病,「方便」治療,要做到完整的身體評估及排除可能原因,相對來說比較難。


當然排除生理的因素,有心理的壓力,應利用有效的心靈處理技術來恢復,藥物治療無法根本解決,希望大家都能瞭解相關的技術來幫助自己真正提升,在光能診所每個月都會和光馨顧問公司合辦如何抒壓的研習,只要一個週末的時間,與會的人在很短的時間,可以瞭解心靈到底是什麼以及如何讓自己抒壓,當然也包含如何幫人抒壓。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美國大麻效力快速增強 危害健康更甚以往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8/06/13 13:50 楊玫寧







(法新社華盛頓十二日電) 美國藥物管理當局今天表示,當今在美國境內販售的大麻效力平均較二十五年以前增強一倍有餘,造成吸食者嚴重精神損傷的威脅性大增。



根據美國國家毒品管制政策局表示,大麻成份中的四氫大麻酚(THC)對心理或精神具有顯著影響,在遭沒收的大麻檢測樣本中,平均THC含量高達百分之九點六,遠超出一九八三年時的檢測值在百分之四以下。



根據密西西比大學的「大麻效力監測計劃」研究數據,近數月的大麻樣本檢測出驚人的發現,THC值最高可達百分之三十七點二。



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發表聲明說:「大麻效力增強引發關切,因為它會提高急性中毒的可能性,包括精神創傷在內。」



美國國家毒品管制政策局局長華特斯警告說,隨著效力增強,大麻對健康的危害遠甚於以往。



「大麻效力過去十年以來大幅增強,尤其嚴重涉及年輕人,他們不僅面臨各種心理狀態、認知缺陷以及呼吸問題的風險增加,並且淪為沈迷其他毒品的風險也大幅升高。」


 


我在門診若遇到有物質濫用問題的個案,合併使用大麻的個案的比例不算低,很多人以為大麻是軟性毒品,沒有關係,但這則新聞提醒大家,大麻中的THC( Tetrahydrocannabinol )的含量更勝以往,對嚴重精神損傷的危害大增。精神分裂症病人如吸食大麻則會使精神病症狀加劇。家中有精神疾病史的人可能潛在有發病的體質,別拿這種東西和自己的身心健康開玩笑,沒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也不要鐵齒,因為現在的大麻的致幻覺成分實在比以前高太多了。


以下,是一些大麻常見的副作用,也一併提供給大家作參考(原文轉載自中華日報:http://search.cdns.com.tw/loadfile.asp?sid=0&iid=0&did=89307&checksum=38044) :


吸食大麻立刻會有心跳加速、失去方向感、缺乏身體協調性的反應,伴隨著憂鬱或失眠。有些吸食者會有恐慌或是焦慮的現象。大麻中的 THC會堆積在脂肪細胞和器官中,如腦、性腺(睪丸和卵巢)、脾、肝、肺等等。這也表示即使你已不再吸食大麻,毒素所造成心理及身體的副作用可能會持續影響你長達數個月或數年之久。



大麻會改變精子的構造並使其變形,故少量的大麻都可能會造成一個人暫時的不孕。大麻也會造成女人經期的混亂,而孕婦吸食大麻可能會造成嬰兒先天殘疾、心靈異常,小孩罹患白血病的機會增高。 THC也會瓦解腦部的神經細胞,造成記憶力的損害。


毒品所造成的危害非常之大,個人、家庭及社會對會深受其影響。在英國的一個研究發現, 74%吸食大麻的駕駛人在路上開車時,其實是處在幻覺中。在澳洲的一項研究調查中顯示, 4.3%的意外死亡車禍與吸食大麻有關。

 

對於使用毒品上癮的問題,其實有一個戒治成功率高達七成以上的解決方法,那即是由美國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所研發完整的復健計畫NARCONON,這個復健模式存在超過二十年,在美國墨西哥等國家的特定監獄採用,成功率更高達九成以上,數年前在國內的土城看守所也有試辦計畫,成功率也有九成,算是相當鼓舞人心的結果。最主要的關鍵,就是針對毒品使用者的問題根源,包含身體殘留的毒素刺激以及許多生活無法面對的領域予以有效的技術,作根本及全面的解決。

關於毒品問題的處理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大家和我交流討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31、6/1兩天,光馨舉辦了「釋放壓力與負面情緒研習班」,共有7位學員參與這場精采絕倫的心靈探險!兩天的研習班,講師謝莉莉老師使用「學習技術」的方法講課,生動有趣,讓參與的學員們能夠完全了解什麼是心靈運作的方式,除了知識的傳遞之外,尚有實際的聽析,讓學員們也會如何助人自助。兩天下來,學員的收穫滿滿,令人感動!


以下是這些學員們的收穫,想和他們一樣有收穫的朋友們,快來參加喔!六月份的研習班時間為:


6/28(六)13:00-18:00


6/29(日)10:00-16:00


小姐


    終於了解原來「人」的心理面有那麼多的牽扯與復雜面,一個小小的,或許不起眼的事端,在當事者本身都因「它」而引起後續一長串,不斷地波瀾。源頭沒解決或不了解要被解決,對壓力的影響遠遠超乎想像。


    我,知道自己一直是被影響著,雖然多少經由自己的努力有找到「自我療癒」的方法,但總是因周遭人對我的影響,讓我無法招架,也跳脫不出牢籠,而後自卑地想:難道自己不配擁有幸福的家庭,正常的小孩?雖然我是那麼努力地想力爭上游。


    莉莉的講解引導讓我了解「分析式心靈」(我稱為天使)及「反應式心靈(我喻為魔鬼)對人類心靈是這麼大的影響,而我們在處理週遭人事物的對待時,雖然想自我控制,但卻不自覺落入「反應式心靈」的陷阱中。


    學習是有幫助的,對自己、對家庭成員、對社團或對有需要伸出援手的人,該說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因為你可以主導,而不用被別人影響,你的境界已昇騰,你的視野也已放大,自己的悲苦或許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心境改變,所有對未來也因而轉換變得不同。



想看更多的收穫的話,請到光馨的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delightaudit/audit/1761092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使帝諾斯」安眠藥 國人年吞1.3億顆

更新日期:2008/06/07 14:58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人生活壓力大,很多人都有睡眠問題,衛生署統計,光是去年一年,國人就吞掉一種新興的安眠藥「使帝諾斯」高達1億3千多萬顆,以年輕族群居多,還有許多人因為濫用,導致嚴重的副作用,甚至還要洗腎度日。



壓力大、生活品質差,在台灣似乎是個普遍現象,讓國人一年就吞下高達1億3千多萬顆的「使帝諾斯」,這種新興安眠藥因為濃度高、效果較快,成為失眠族的新寵。



臨床毒物科醫生林杰樑指出,「短效型的安眠藥,一般作用的時間是比較短,這種短效型比較不會有殘留的安眠藥作用,就是說你隔天起來,還不會覺得昏昏沉沉的。」



雖然標榜只持續4至6小時藥效短,但卻容易產生抗藥性,讓人不斷加藥,產生副作用,嚴重的還可能導致洗腎的命運,林杰樑指出,「引起這個夢遊症,他出來做什麼都自己不知道,甚至會有短暫的失憶,有時候會有幻景。」



甚至還有女病患因為嚴重失眠,原本一次只能吃0.5到1顆,卻硬是狂吞了5至6顆,昏睡好幾天,甚至因為用同樣姿勢側躺8小時以上,導致腿部橫紋肌溶解症,皮膚還出現水泡及壞死。提醒民眾,睡眠品質差,找出睡不好的原因,比吞安眠藥更重要。


 


這是國內用量最高的安眠藥了,拜健保之賜,大家對此藥的取得並不難,加上健保連線作業並無法有效封鎖患者在不同醫療院所重複拿藥,以致於有些人對這藥物容易產生耐受性與依賴。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拿的是同成分的藥物,在此提醒大家,藥袋上一般都會有藥的學名,使帝諾斯(STILNOX)是原廠的商品名,學名是ZOLPIDEM,非原廠的製品仍會把藥作得像原廠藥一般,如上面照片所示,這種藥,國外建議從半顆,也就是5毫克開始服用較安全。


我在門診比較不會遇到需要洗腎的個案,倒是每天吃幾十顆的藥物依賴與濫用碰到不少,一般人很難想像,其實是因為有些人的細胞受體對這類藥物容易產生向下調節(細胞的受體增加),也就是對藥物作用的反應變鈍,自然要增加藥物的用量。當然更多的個案是服藥後產生一些失憶的狀況,除了打電話給誰、重複服藥、亂吃東西、跟誰MSN也毫無印象外,有人還會夢遊甚至產生幻覺等等。


基本上減藥或斷藥其實不難,我幫助過很多人成功戒除他們的安眠藥,但找出失眠的原因是更重要的,生理的?心理的?若我們沒有把根源找出來並處理掉,那麼就算短期內硬把藥停下來,恐怕睡眠品質還是不理想。比較遺憾的是一般健保的門診能看診的時間非常有限,所以與其花很多時間找原因,還不如開藥省事,這是我覺得比較遺憾與可惜的。我非常希望對安眠藥物依賴的人能擺脫藥物的控制,以我在臨床上累積的經驗來說並不困難,也歡迎大家和我多交流這類資訊。


祝大家都能不靠藥物,一眠到天亮。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孩童太常吃退燒藥 過敏氣喘風險增為3.31倍


自由 更新日期:2008/06/06 04:09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長庚兒童醫院研究發現,多吃大豆有助於降低過敏疾病的發生。每週吃3次以上的大豆,較偶爾吃一次大豆的學童發生氣喘的危險性減少0.32倍。國外有研究指出,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有助於減少血液及細胞的發炎物質,或許對於降低過敏有幫助。



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歐良修進一步分析基隆地區國小學童,在近一年內發生過敏疾病的相關因子後發現,每個月使用退燒藥的學童發生氣喘的危險性是3.31倍,而在週歲內養貓及週歲內使用抗生素,發生氣喘的危險性分別是2.35倍及1.99倍。



而每個月使用退燒藥、週歲內使用抗生素及退燒藥的國小一年級學童,發生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的危險性也較未使用者高2至3倍。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內科部主任黃璟隆解釋,雖然研究分析發現,過敏性疾病與過去使用抗生素及退燒藥有關,但並不表示藥物的使用不當,而是因為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時,多會使用到抗生素及退燒藥,藥物使用機會愈多,表示學童上呼吸道因感染受傷的機會愈多,讓過敏物質更有機會進入上呼吸道,以致未來發生過敏的機會就比較高。



研究也發現,父母親教育程度較高的孩子出現過敏疾病的比率也較高,主要是因為父母的警覺性高,一發現孩子出現異狀,會及早帶孩子就醫,所以過敏疾病盛行率會較高。


 


這篇報導提到的藥物,退燒藥及抗生素的使用都是與過敏的發生有著很大的關係,以營養醫學角度來說,這些藥物的使用,容易影響腸道的菌叢的生態與腸道上皮黏膜細胞結構的完整性(腸漏症),就這兩點而言,對急性過敏不會有明顯的影響,然而對慢性過敏(免疫球蛋白IgG)來說影響就會非常直接。


在抗生素及退燒藥上場前,為人父母還是有許多身體的保健方法可以替孩子做的,歡迎大家多多交流這方面的資訊,以我在臨床上實務經驗提醒大家:輕易用藥,容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至少先瞭解身體體質,在身體改善上會比較直接不費力。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長庚:多吃豆 兒童氣喘率少3成


TVBS 更新日期:2008/06/06 12:38 廖盈婷







最新醫學研究!家裡如果有小朋友過敏或氣喘,現在可以透過飲食來改善,長庚醫院針對3千多個學童作樣本,發現多吃豌豆、黃豆、扁豆的小朋友,氣喘發作的機率比少吃豆類的小朋友少了3成。



換季就流鼻水,動不動就咳嗽,醫院裡的兒童過敏氣喘中心總是擠滿人。長庚兒童過敏氣喘科醫師歐良修:「常吃豆類喔,包括豌豆、扁豆,一星期吃1、2次以上,甚至吃3次,比很少吃這類食品的,過敏發生的情況,有顯著減少2到3成。」


針對呼吸道或肺功能作檢測,家長很擔心呼吸道過敏會困擾孩子一輩子,長庚醫院做了研究,卻發現靠飲食可以抑制氣喘。歐良修:「基本上食物只跟皮膚的過敏,比較有直接的相關,有皮膚症狀,才小心這些東西。」


這可是針對3千多個學童樣本調查的結果,以往家長總有錯誤觀念,害怕吃豆類會讓孩子過敏加劇,現在通通被推翻。家長:「我會讓他均衡飲食,如果真的是豆類如果有幫助,當然會讓小朋友多攝取。」


這項研究主要還是針對豌豆、黃豆、扁豆對過敏的保護,相關的豆類製品,像是豆花、豆漿則有待進一步研究,但醫師樂觀看待,甩掉鼻炎、氣喘,每個小朋友或許可以靠調整飲食,多吃豆類自己改善。


 


看到這一篇報導,因為有一些幫小朋友處理過敏的經驗,所以想補充一些資料提醒大家注意。首先,一般在醫院提供的過敏原檢測是急性過敏原檢測,急性過敏原檢測能夠發現的是對於免疫球蛋白IgE的反應,大家所熟知的塵蟎、花粉、霉菌或狗毛貓毛等等都是急性過敏,但又因為急性過敏異常發現的機會只有1.5%不到,所以大部分的醫師不知道其實某些食物對人的影響是慢性食物過敏所引發。


這篇報導提到的豆包含豌豆、黃豆及扁豆,基本上這三種豆的蛋白質都是不一樣的,根據國內醫療人員針對慢性過品原做過一些過敏原的排行,第一名是牛奶(包含起司與優格),第二名是蛋,第三名是小麥(主要是麥膠蛋白),第四名就是黃豆(大豆)了,其他兩種豆並不在前十名中,與其亂槍打鳥怕東怕西,還不如給小朋友安排慢性過敏原檢測最直接了當。在調整飲食上,雖然有些強調是以豆類食品為主,但鑑於已經出爐的統計結果,我認為還是以米蛋白為主的產品或食物較安全。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腦下垂體異常 女子恍神亂跑 讓陌生人毛手毛腳


NOWnews 更新日期:2008/06/03 18:39 地方中心台南綜合報導



台南市一名30多歲的女子,向醫生說她有時會恍神,清醒後才發現自己怎麼跑到陌生的地方,而且在這過程中,如果碰上男子對她毛手毛腳,她也會在半推半就下發生越軌行為;醫生詳細診治後,發現她腦下垂體異常,才會出現疑似在火車上亂逛、到處找目標的行為。



穿著紅色上衣,打扮入時,這名30多歲的女子來到身心科的門診,她向醫生敘述,有時會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跑一個陌生的地方,她對這種行為相當苦惱。



而更令她苦惱的是,她有時會在半夜突然打扮的很漂亮出門,其間當然引來不明男子覬覦,對陌生人的越軌行動,她也不會拒絕,還曾出現在列車上到處找目標的異常行為。



女病患認為,她20歲時因為壓力過大造成身心異常,不過醫生檢查後發現她的異常行為還跟她的腦下垂體異常有關。求診的女病患先由醫生藥物控制,如果效果還是不好,只能動手術割除異常的腦下垂體。


婦人心痛幻聽 竟是更年期作祟


時報 更新日期:2008/06/04 09:14 【中國時報 潘杏惠新化報導】



 一名50歲中年婦人不久前到署立台南醫院新化分院就診,告知自己是子宮切除病患,身體不適,感覺心臟下沉、還有幻聽症狀,看遍耳鼻喉科、心臟科,始終找不出病因,經分院長劉明道診斷發現,係更年期症狀,除了用藥改善,呼籲中年婦人輕忽不得心臟血管疾病可能是更年期的徵兆。



 新化分院長劉明道表示,該名中年婦人求診時指出,自己是子宮切除病患,手術過後睡都睡不好。



 婦人看遍耳鼻喉科、心臟科,始終找不出病因,還是覺得身體很不舒服,住在外地的女兒憂心她的症狀,跟她通電話想安慰母親,未料,婦人重聽、耳鳴症狀,不但聽不清楚對方話語,也無法表達自己的痛楚,讓她更是絕望,想到自己的病情,越來越憂鬱。



 劉明道為婦人安排抽血檢查、會診心臟科發現,對方心臟神經傳導出了問題,同時還有更年期症狀,更年期的心悸問題導致心律不整,心臟手術加上吃藥,成功改善更年期症狀,婦人如獲新生。


 


經前症候群 身心一團亂


自由 更新日期:2008/06/04 04:09



文張玉書



柯小妹是一位高三學生,長期以來在月經來臨前的10天左右,會出現頭痛、下腹悶痛,連乳房也跟著腫痛,尤其最近因面臨大學入學考的壓力,情緒變得易怒、沮喪,甚至爆發近乎歇斯底里的脾氣,周遭的同學和家人都覺得她陰陽怪氣,這種情形總要持續到月經來時才好轉。



飽受困擾的柯小妹在家人的陪伴下,求助婦產科醫師。她面臨的問題,是所謂的「經前症候群」。通常會在月經發生前2星期出現症狀,但是月經一來就會緩解。



事實上,「經前症候群」發生原因,在醫學研究上,還有很多謎團,但目前已有間接證據顯示,經前症候群和荷爾蒙的分泌有關。



在月經來臨前的1、2星期之內,雌激素和黃體素會因排卵而產生變化,對某些女性來說,這些微妙的變化常會引起身體上、心理上很多明顯不適的症狀。有些人甚至可能一直要到更年期停經後,才能解除這種周期性的困擾。



「經前症候群」在每個女性身上出現的症狀,不盡相同,有人表現輕微,有人則嚴重到需要就醫治療。



◎大致來說,常見的症狀有:



生理性症狀:頭痛、頭暈、乳房脹痛、腹部悶痛、疲累感、全身痠痛、水腫、體重增加、嘔吐、反胃。



●心理性症狀: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日常功能低落、打瞌睡、哭泣、孤獨感、煩躁不安、容易情緒化、情緒不穩定。



一旦發現自己有類似「經前症候群」的徵兆,不用急著就醫,先了解自己有那些周期性的症狀,因為有些心理疾病容易與經前症候群混淆,所以長期的自我觀察和記錄是必要的。



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藥物真正被證明具有療效。臨床上最常被提出的藥物有黃體素、口服避孕藥或補充維生素(鈣、B6和E)等,有些情緒困擾較嚴重的患者則會服用低劑量的抗焦慮藥物。



大多數經前症候群患者並不需要刻意就醫治療。只要女性朋友選擇接受,並放鬆心情、調整作息或飲食,適度情緒宣洩和適度運動,可以放鬆身體肌肉及減緩壓力。但喜愛吃甜食的婦女,此時就必須克制食慾。



另外,一些高鹽、高脂肪、含咖啡因的食物飲料也應儘量避免。這些方法幾乎都可減緩經前症候群的不適。但有少數(約3至8%)是屬於症狀比較嚴重的女性,建議就醫,接受藥物治療。


 


最近幾天剛好有些生理原因引發精神狀況的報導與新聞,我覺得正好趁此機會讓大家對於精神科稱為器質性精神病到底如何處理有正確的認識。


事實上,這個部分是最容易被疏忽或者誤診的個案,因為精神科大部分的診斷是以診斷標準來構成精神疾病診斷,雖然在訓練過程中,一再被教育所有可能的精神科疾病診斷,務必先排除器質性或者生理性因素,但精神科大部分的診斷過程,絕少在生理方面作詳細的檢查與評估。過去我也曾遇到,明明是典型的幻聽症狀(合併一些思考障礙),病患整體表現很像是妄想型的精神分裂症,但仔細詢問病史後發現,她過去有甲狀腺機能異常的生理問題,故我在安排甲狀腺的檢查後發現果然有甲狀腺功能異常(有趣的事她其他甲狀腺異常的其他生理症狀並不十分明顯),在會診內科醫師後,施予適當的藥物治療,她的精神異常狀況隨之消失。所以,有生理異常引發的精神狀況,務必針對源頭的生理異常作積極處理。


建議大家,當懷疑自己有精神狀況或被診斷有精神疾病,一定要找自己信任的醫師先作詳細的身體檢查,以免冤枉被貼了精神科疾病的標籤後,服了許多冤枉精神科藥物。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美將重新評估輝瑞戒煙藥的安全性
2008年06月02日 16:14:2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華盛頓6月1日電  針對越來越多的有關戒煙藥Champix引發抑鬱、自殺、視力受損等不良反應的報告,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日前表示將重新評估這一藥物的安全性。







    美國輝瑞公司生產的Champix是一種非尼古丁戒煙處方藥,2006年獲準在美上市。此後,不斷有報告指出,該藥可能引起抑鬱、自殺等副作用。不久前,一份新研究報告則顯示,這種藥物還可能導致心臟疾病、視力受損等其他不良反應。為防止服用此藥導致事故,美國聯邦航空局已下令禁止飛行員和空管人員使用這種戒煙藥。

    美藥管局藥物評估和研究中心主任珍妮特·伍德科克表示,藥管局將對所有的不良反應案例進行分析,以確定這些不良反應是否與這種戒煙藥存在必然聯係。

    此前,在美藥管局的要求下,輝瑞公司于2007年11月底更改了上述藥物的說明書,標明其可能引起不良精神狀況,但說明書上並未列出可能導致心臟疾病、視力受損等不良反應。



 


 


之前陸續有關於此藥的不良反應報告陸續出來,我看到FDA也要求藥商標示相關的警語,故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代謝症候群」並非特定的病 是前兆

更新日期:2008/05/30 12:46 uho編輯部

近幾年,「代謝症候群」受到醫界相當程度的重視,它主要與體內胰島素功能不良有關,並包含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肥胖等四大危險因子,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大增。換句話說,病人可能會出現血糖偏高甚至糖尿病,且往往會合併高血壓、中廣型肥胖及血脂肪異常(三酸甘油脂偏高、高密度膽固醇偏低)等。



根據國民健康局於91年所作之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研究顯示,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15歲以上為14.99%(男16.9%,女13.8%),且隨年齡上升而有增加的趨勢。



天主教耕莘新店總院內分泌科 蘇景傑醫師表示,嚴格說起來,「代謝症候群」並不是一個特定的『病』,而是種病前狀態,目的是集合多重危險因子,讓人對身體警訊舉一反三,而不是掛一漏萬。



預防「代謝症候群」並不難,蘇景傑醫師表示,難的是要持之以恆,不二法門就是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包括健康飲食(少鹽、少油、少甜、控制飲食整體的總熱量、多吃不同種類的蔬果。避免加工和油炸的食物。肉類儘量選擇白肉和魚肉,少一點紅肉。)、規則運動(運動可以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利用,減少阻抗的問題,並且運動可以幫助減輕體重,瘦下來也可減少胰島素阻抗)、保持理想體重,尤其是減少您的腰圍,同時定期檢測血壓、血糖、血脂肪。



現代醫學已逐漸朝向防患於未然的目標前進。而代謝症候群正是這「欲病之病」,若能在此時儘速諮詢專科醫師的意見,將自己生活型態作適度的調整,必要時加上藥物的配合,「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將可避免其演變成嚴重的血管病變而達到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永保健康。


醫定要注意女性異常泌乳或停經 恐腦下體腫瘤作祟

更新日期:2008/05/30 09:18 記者李梅金中縣報導

台中縣有一名女子的乳房出現異常泌乳,甚至莫名停經,所幸該女子本身從事護理工作,警覺性高,便進一步就醫檢查,才讓醫生檢查出腦內的腫瘤,解決了困擾她兩個月的泌乳問題。醫生提醒,若乳房出現異常泌乳或莫名停經,千萬不可忽視。



30歲未婚的許小姐,兩個月前發現乳房開始陸續產生乳汁,月經也突然沒來,求助婦產科醫師,經抽血檢查發現泌乳激素偏高。從事護理工作的她,懷疑自己可能是腦部發生病變,進一步至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求診。



主治醫師吳芳峻在為她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困擾許小姐的泌乳問題,其實是因為腦下垂體左側,長了一粒如紅豆般大小的腫瘤,造成荷爾蒙失調。最後,吳芳峻使用內視鏡摘除腦腫瘤,解決了困擾她兩個多月來的泌乳問題。   吳芳峻說,腦下垂體腫瘤患者會出現功能性與非功能性兩類臨床症狀,女性異常泌乳、男性性功能下降、病人四肢末端肥大或促腎上腺素分泌失調造成的糖尿病、全身性水腫都屬於功能性表現;而非功能性症狀的病人常會有兩側視野模糊的問題,這是因為腫瘤壓迫至視神經所致,這類病人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延誤就醫的可能性也較高。  吳芳峻補充說明,以往腦下垂體腫瘤摘除術,病人必須曝露在大量X光下,台中慈濟醫院,利用電腦導航定位儀器,方便醫師在術前就能正確找出腫瘤位置與手術方向,大幅減少病人術中的X光曝露量。  吳芳峻表示,腦下垂體腫瘤病人,術後仍有一成多的復發率,但由於腦下垂體腫瘤屬於良性腫瘤,病人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不會有大問題。


 


借用兩篇文章和大家討論:目前醫院常會開給精神困擾的患者的抗精神病藥本身的副作用。儘管跟過去傳統抗精神藥物比起來,眼睛上吊、四肢發抖、眼歪嘴斜及肢體僵硬等等狀況減少很多,但對於代謝症候群及泌乳激素升高導致的性功能障礙及月經問題,在在困擾著服藥的患者。


服用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產生代謝症候群的發生,一般而言,最開始是肥胖,也就是體重的增加,但是血糖的異常不一定就得等一段時間才會,我之前在臨床時也有遇到改服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不到一週就產生血糖過高的狀況(空腹血糖高達兩三百),在該藥物停下來後,血糖很快恢復正常。


對於抗精神病藥的服用有任何問題,究竟如何才能減少甚至避免這方面的副作用,歡迎大家和我多交流。我十分樂意提供這方面的臨床經驗。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研究:幼童接觸鉛傷腦 提高成年時犯罪率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8/05/29 08:35 F43鄭詩韻







(法新社華盛頓二十八日電) 研究人員今天報導,孩童幼年或在母親子宮內時暴露在鉛之下,可能造成腦部永久傷害,甚至導致犯罪行為。



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公共圖書館醫學」的兩份研究顯示,童年時接觸大量鉛的孩童,在喪失部分區塊腦細胞的狀況下成長,較可能因犯罪、特別是暴力犯罪被捕。



領導其中一份研究的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狄特里希教授說,這種影響非常強烈,內城貧窮區很大比率的犯罪都是導因於此。區內老舊房舍比較可能使用鉛塗料。



狄特里希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有一些數據顯示,事實上,過去數十年間,鉛蔓延確實與犯罪趨勢呈一致成長。」



狄特里希與同僚,以一九七九到一九八四年間居住在辛辛那提這個遍地是鉛污染房屋之地的孕婦為研究對象,並在她們生產後,持續觀察她們的小孩到成年。



他們發現,這兩百五十名孩童的血中含鉛量,與刑事逮捕紀錄有相互關連。



出生前與幼年時血中含鉛量高的孩童,被捕率高於血中含鉛量低的孩童,約五成五目前已成年的孩童至少被捕一次,其中兩成八涉毒,兩成七嚴重破壞車輛。



迪特里希說:「低收入內城小孩,還是特別容易接觸到鉛。」



雖然我們在降低鉛暴露量方面已有長足進步,但我們的發現傳遞清楚的訊息,進一步降低孩童接觸的鉛暴露量,可能是降低暴力犯罪重要且可行的方法。」



迪特里希的同僚、辛辛那提兒童醫學中心的塞西爾,則是以核磁共振造影來觀察志願者的腦部。



他們發現,這些志願者的腦部遺失百分之一的灰質,塞西爾團隊在第二份研究中寫道:「最受影響的包括前額葉灰質區,特別是前扣帶皮質。」這塊區域負責情緒調節與決策,而男性又比女性更受影響。


 


過去,國外也有研究報告顯示:鉛過量的學生,無法從高中順利畢業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七倍,也就是鉛會降低一個人學習的能力。而其他研究也顯示:鉛過量也常常是注意力缺乏及過動的原因之一,看來,環境的污染對下一代的影響,的確不可等閒視之。


解決的方法也不難,當我們懷疑小朋友有重金屬過量或者之前有一些接觸史時,可以透過重金屬及微量元素的檢測來確定他們是否存在有重金屬過量,透過螯合治療及相關營養品的配套,一到四個月左右的處理就能免除重金屬的威脅,其實,這真的是簡單又有效的預防醫學,建議大家多瞭解這方面的資訊,我們可以為下一代做點事。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吸毒併發症 男子兩腿無力萎縮


時報 更新日期:2008/05/24 10:34 【中國時報 陳怡妏台北報導】



 施打海洛因可能造成終身殘障,一名年僅30歲的男子某天一覺醒來,突發現雙腳沒力無法走動,後來右大腿肌肉甚至開始萎縮,膝蓋附近經常抽痛、發麻,經過醫師診察,研判是吸毒導致腰薦椎神經叢病變,是相當少見的併發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韋綾表示,海洛因直接作用在中樞神經上,吸食過量,除直接造成昏迷及呼吸抑制等危及生命症狀外,也易引起其他併發症。



 比較常見如局部感染,施打處有可能感染併發蜂窩性組織炎,或者更嚴重造成敗血症,共同針具則有可能讓愛滋病毒不斷散播;直接作用中樞神經的藥性,有可能引起如癲癇等的腦病變,也可能造成中風。


 


一般而言,這篇報導提到的狀況,經由注射動脈注射的海洛因的使用機會比較大,但提醒大家,安非他命的吸食同樣也會造成類似的狀況,因為這是我臨床實際遇到的個案。


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使用安非他命有幾年的歷史,最早是媽媽來診間提到個案已開始產生一些幻聽或妄想,幾個月後,有一天媽媽打電話來詢問,為何他都一直有嗜睡的狀況,而且抱怨雙腿無力。最後在我的建議下送醫,在醫院發現當事人出現大腿肌肉甚至開始萎縮,膝蓋附近經常抽痛、發麻,無力,研判極可能是吸毒導致腰薦椎神經叢病變。


任何毒品造成的副作用,狀況很多,有時甚至會致命,所以尋求快樂,方法很多,毒品使用潛藏的危機,發生的話往往是一生的遺憾,不可不慎。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吃保健食品增免疫 反罹罕病


中時 更新日期:2008/05/26 04:33 張翠芬台北報導



六十一歲的林女士聽信朋友介紹,吃了國外進口的直銷食品「邁多草精」、「必多益」黃耆膠囊,據稱可增強身體免疫力。但吃一個月後全身出現紅斑,臉上都是斑剝紅疹,四肢皮膚變厚脫屑!一年來她遍訪名醫,最後台大診斷為罕見的免疫疾病「毛孔性紅糠疹」,迄今她仍與疾病奮戰中。



林女士因父親有糖尿病,母親罹患癌症,她怕有家族遺傳,所以聽友人介紹,服用從加拿大進口的直銷保健食品「邁多草精」早晚卅CC,以及「必多益」黃耆膠囊每天二顆,調理體質。



症狀愈吃愈嚴重 停用已不及



連續服用一個月後,她從額頭開始冒出類似青春痘的紅疹,慢慢擴散全身,背部、四肢長出大塊紅斑。她詢問直銷公司,公司聲稱是「好轉反應」,要繼續吃才能排除身體累積的毒素。她又服用一段時間,症狀卻越來越嚴重,她嚇得不敢再吃。



林女士說,一年來看遍各大醫院名醫,幾乎各醫院最權威的醫師,能看的都看了。醫師一直當成乾癬來治療,從外用類固醇、口服A酸到照光治療,病況始終沒有改善。滿臉紅斑、皮膚很乾,不斷變厚脫屑,手掌覆蓋一層厚皮,手指無法靈活動作,天冷時厚皮皸裂,痛徹心扉。



全身長紅斑 一年仍未醫好



經切片檢查,台大蔡呈芳醫師確認她罹患的是一種罕見免疫疾病「毛孔性紅糠疹」,台大醫院一年的病例不超過五人。蔡呈芳說,罹患毛孔性紅糠疹的病人,可能體內有免疫惡化因子,少數個案體內的腫瘤壞死因子稍高。但到底是何種情況被誘發,不易判斷。



他指出,服用保健食品一定要謹慎,他在門診曾看過有些民眾吃「靈芝」反而誘發乾癬,某些食品成分可能會過度活化身體免疫系統,導致免疫失衡。



近半年,林女士改採中醫調理,臉上斑剝的紅疹塊已消褪,但四肢厚皮紅斑還在。



身心受折磨 改用中藥調理



執業醫師林名育表示,林女士本身屬熱性體質,又連續吃一個月含黃耆的膠囊,等於「火上加油」,導致免疫系統過度活化,誘發病變。中醫以清熱涼血原則調理,但可能需要一段時日才能痊癒。



林女士說:「花錢事小,得了這種病,對身心的折磨和痛苦,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一年來,她出門飽受異樣眼光,別人都以為她生了傳染性重病。身為長庚醫師的兒子原本主張控告這家直銷公司,她認為先把病治好最重要,「我不敢再亂吃了!也希望不要再有人受害!」


毛孔性紅糠疹 幾年才會好


中時 更新日期:2008/05/26 04:33 張翠芬整理



毛孔性紅糠疹是罕見的角化異常免疫性疾病,不會傳染,初期症狀和乾癬類似,但不像乾癬會有關節病變,皮膚增厚、化膿、脫屑情形也不像乾癬那麼嚴重。



特徵是,皮膚先有鱗屑性紅斑,出現成群毛囊性小丘疹,丘疹互相融合後,與乾癬斑片非常類似。患者皮膚增厚粗糙,同時伴有手掌腳掌角化,指甲呈暗灰色,粗糙增厚,除了有癢感及皮膚乾燥,沒有全身症狀。一般可能反覆發病,數年才完全消退。



國內此病例不多,相關研究很少,初期很容易被誤診為乾癬。目前並無特殊療法,主要以治療乾癬的用藥緩解症狀,但病療效不確定。



毛孔紅糠疹目前病因不明,患者全身症狀嚴重者,明顯發作後,約二、三年內可痊癒;症狀輕微者,反而會在局部不斷反覆發作,令患者相當困擾。


 


一般保健食品,像是綜合維他命,如果不要亂吃,不太會發生一些後遺症,頂多是沒有幫助而已(例如一般的化學維他命),像這篇報導的例子,除了疾病種類比較特殊外,有兩點我想和大家探討:


1.一般而言,保健食品在服用時,有不少人在改善時會經歷所謂的好轉現象或者冥眩反映,這是事實,然而如果是好轉現象,身體的症狀隨著營養品的服用,應該會越來越少,而非日趨嚴重,真正的好轉現象理論上不會太長,不然極可能是服用該保健品的後遺症。多數供應商都怕客戶的好轉現象被一般的醫師誤解,導致保健品的停止服用,所以都會安慰客戶那些身體反應是好轉現象,以致於本案例出現的遺憾。此外,好轉現象時間不應太長外,身體的狀況也應該愈來愈好才對,然而就本案例而言,似乎比較不符合。


2.黃耆這類牽涉到補氣(中醫名詞)的保養品,一般人想服用,建議先作腎上腺及皮質壓力分析,透過功能性醫學的檢測,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後再決定如何補充保養品是比較安全的,尤其是腎上腺的功能也會直接影響到免疫系統,若不查明自己到底是否缺乏就開始服用,難保不會再出現類似這類案例的遺憾。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