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指睡眠不足「傷心」


中廣 更新日期:2008/12/26 16:35



根據最新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睡眠不足可能損傷血管,進而影響心臟健康,每天睡眠少於七小時可能使人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



新華網報導,芝加哥大學流行病學研究團隊從人體血管健康狀況入手,探索睡眠時間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研究歷時五年,以芝加哥地區四百九十五名年齡在三十五歲到四十七歲間、之前未發現心臟毛病的居民為研究對象。論文發表在本週出版的「美國醫學會雜誌」上。



研究結果顯示,每晚睡眠時間為五到七小時的研究對象中,大約11%的人五年內出現動脈硬化現象。每晚睡眠時間不足五小時的研究對象中,這一比例上升到27%。



相比之下,每晚睡眠時間超過7小時的人,只有6%的人出現動脈硬化。也就是說,與每晚睡眠時間超過7小時者相比,每晚睡眠時不足7小時的人出現血管受損跡象的機率增加將近一倍,每晚睡眠時間經常不足五小時的人則面臨更高的血管受損風險。



這是醫學研究首次將睡眠時間長短和心臟健康問題掛勾,進行關聯性調查。


 


再次強調,睡眠是身體幫助修復的重要關鍵之一,良好及足夠的睡眠,讓身體處於安全模式,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不會過度分泌,造成對心臟血管的刺激(危險模式),自然能減少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很多人會因此把睡眠不好的解決,急於用安眠藥物來解決,但睡不好只是一個結果,建議大家應該把原因找出來,不管心理因素或者生理因素,否則,不只有藥依賴性,還有許多安眠藥物的副作用纏身,反而得不償失啊。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心工廠 江蘇爆童鉛中毒


聯合 更新日期:2008/12/28 07:50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三鹿毒奶事件尚在餘波蕩漾,江蘇又驚爆兒童鉛中毒!號稱亞洲最大鉛再生企業、江蘇春興勝科合金公司,位於邳州市運河鎮新三河村的廠房,疑似排放含鉛汙染黑煙,造成村民大規模中毒,全村一百多個十四歲以下兒童,鉛中毒人數達四十一人,最小的不到一歲。



此外,還有六十五人查出罹患高鉛血症。令人髮指的是,村民自費帶著孩子到北京看病,運河鎮紀檢書記李兵帶著人衝進村民住宿的旅館,村民周強當場被打暈,大人連同孩子被拉上一輛大客車,帶回邳州。



北京晚報報導,三河村的曹娜、曹莉,是一歲兩個月的雙胞胎姊妹;記者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看到她們時,曹莉的智力發育明顯比同齡的孩子差。孩子母親說,不久前在北京朝陽醫院檢查結果,曹娜每升血液中鉛含量為四百九十三微克,曹莉是四百五十七微克,屬重度鉛中毒。曹娜不能走路、發呆,肝已損害。



鉛中毒會使神經系統受損,損害智力,嚴重者會死亡



村民說,曹娜還在吃奶,媽媽檢查出每升血有兩百微克的鉛,經過她的乳汁,傳給孩子。



為何三河村全村多人出現鉛中毒?村民把矛頭指向離村子不到一百公尺的春興勝科合金公司。這家企業每年的環評都沒問題,多年居邳州市私人企業納稅第一大戶。但村民說,工廠經常半夜煙囪偷偷冒煙,發出難聞的氣味;連打到四十公尺的井水都含鉛,但這裡沒有自來水,村民只得照喝含鉛井水。



奇的是,村民帶著孩子在當地醫院驗血都正常,但到西安、北京的醫院去檢查,結果都是血液含鉛嚴重超標


 


這如果拍成電影,一定是令人憤恨不平的環保作品。很多人對於大陸出產的東西有疑慮,也與這篇報導提到的一些內容有關。最恐怖的是連醫院都被收買了,誰肯相信是檢驗器材不夠?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研究:適量運動有益健康 延年益壽


公視 更新日期:2008/12/27 22:15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這可不是隨便講講,因為根據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最新研究發現,長年保持慢跑運動的人,和不運動的比起來,不但更長壽,而且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的機率,也低很多。



這裡是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的運動場,這群上了年紀的老先生老太太,每個星期定期來這裡運動,不但可以交朋友,也對自己的健康很有幫助。



史丹福大學教授 波爾茲:運動可以治百病。只要列出會讓我們死亡傷殘或是讓我們花錢的事情,所有問題的解答都是保持身材。



史丹福大學為了深入了解慢跑運動和老年人疾病的關聯,從1982年開始研究一群平均年齡58歲的民眾。經過數據分析,發現到2003年為止,也就是實驗開始的19年之後,不運動的對照組,已經有百分之34的老人家去世,但是有慢跑習慣的實驗組,死亡率只有百分之15。



研究人員 艾莉莎:他們在任何方面,都比對照組佔有優勢。無論是在癌症、神經疾病和感染等方面都一樣。



研究人員特別強調,只要願意開始運動,再老都來得及,不過也不能一下子動得太猛。



研究人員 艾莉莎:我們會建議年紀有點大,或是過去不太運動的人,任何年齡都一樣,應該和醫生談一談任何相關的健康風險。



這份研究報告,日前刊登在美國內科醫學刊物上。研究人員興奮地表示,有了這個研究結果,要鼓勵大家多運動,就有了更充足的理由。記者徐家仁報導


 


雖然是老生常談,但真理不怕重複,附上這篇由史丹佛大學所做的研究再次提醒大家,運動比不運動的人,不管是死亡或者生病的比率來說,都有明顯的差異。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新研究發現! 嬰兒哭音藏玄機


NOWnews 更新日期:2008/12/27 00:0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小嬰兒餓也哭、生氣也哭,著實讓人摸不著頭緒他想表達什麼?這也是許多新手媽咪的煩惱,不過國外有項研究發現,可以經由嬰兒哭聲來分辨,他是肚子餓、還是尿布濕了,或只是在撒嬌,想要人抱。



小貝比哭個不停,媽媽總會焦急地安撫他,但是為什麼都沒有用?這時候媽媽一定會想,若是能夠懂得寶寶得哭聲該有多好!國外現在就有項研究指出,期時可以經由寶寶得哭聲來分辨他們到底要什麼。



像是哭音偏高,且哭了很久一滴眼淚也沒掉,這種就是撒嬌的哭聲,也是想要媽媽抱抱;若是聽起來較為刺耳的哭聲,哭音尖銳夾雜低音,其實是寶寶尿布濕了;另外,像是在叫媽媽的哭音,仔細聽可以發現這種哭音中有M的音節,其實這是寶寶肚子餓了;哭聲聽起來比較低沉,則是寶寶想睡覺了。



不過這些推論是正確的嗎?看來媽媽們若想了解寶寶在想什麼,除了參考這種方式之外,還是需多關心與了解自己的寶寶。(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邱曉佩、王鎮宇)


 


給那些想瞭解寶寶到底在哭什麼勁的媽媽一個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曾經是一個焦慮的媽媽,帶著兒子上了許許多多的課程,不論是玄學、科學,吃了兩年的利他能(一種精神科用來治療過動及注意力缺乏症候群的藥物)等等都嘗試過。他曾在國小被判定為ADHD(過動及注意力缺乏症候群),而在上國中後,又被醫生確定為高功能自閉症合併妥瑞氏症(我想他這一生慘了)


 


    而在一個因緣際會,朋友的先生從美國到光能診所找鄭醫師治療睡眠問題,那一日她看到一個人在診所大呼小叫的,她問醫生是什麼病?醫生說,那是妥瑞氏症,她又問醫生說:那可以治療好嗎?醫生說:會改善。當下朋友非常高興,因為她想到我的孩子也是妥瑞氏症,心中替我感到高興。很快地,我就經由介紹來到了光能當天聽了醫生的診療及建議後(其實心中還是有很多問號),當天我們還是做了重金屬及慢性食物過敏原的檢測。


 


    報告出來後,發現兒子身上有超過標準值的重金屬(看了還是半信半疑),於是就開始配合醫師的指示,開始排除重金屬療程,還有慢性食物過敏原使用食物輪替法,期間是3-6個月的時間。從排除重金屬後2個月到現在,我感到很訝異,為什麼會這樣呢?


 


    與兒子的對話,他居然舉一反三,過去連跟他互動都很困難,因為他總是對他有興趣的事才會跟你說久一點,而今天怎麼那麼地不同?接下來的日子還有更多更多的不同,而在他開始變化的同時,我們全家又一直找機會跟他互動,透過治療及家人給的愛與包容,我的寶貝,真的好很多,他,愈來愈棒了!


 


    如有跟我過去一樣的媽媽,希望這個分享能對您有所幫助,透過光能診所不一樣的治療,以及您給孩子100%的愛,相信一切會更好的。


 


感謝光能診所 鄭 醫師!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流進腦部血液逐漸減少 可能引發阿茲海默症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8/12/25 16:20 王黛麗







(法新社巴黎24日電) 根據今天發布的研究報告,如果幾年甚或幾十年,流進腦部的血液逐漸減少,可能導致罹患阿茲海默症。



到現在為止,縱使醫界充分瞭解造成損害的機制,但是引發這種令人逐漸孱弱疾病的原因仍然是謎。



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經血液輸往腦部的血糖供應倘若不足,會引發生化連鎖反應,導致體內傷害神經元的異常蛋白沈積,這個過程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的發生原因。



這項研究報告主筆、西北大學(NorthwesternUniversity )費恩柏格醫學院(Feinberg School ofMedicine)研究員瓦沙教授(Robert Vassar)說:「研究顯示,改善流向大腦的血流,可能是找出防治阿茲海默症對策的良方,此項發現意義重大。



他說,運動、降低膽固醇攝取與控管高血壓,都是提供額外保護的方法



他在聲明中說:「只要及早預防,人人都可能防範這項疾病上身。」


睡夢中動作多 有可能是老年癡呆的預兆


中廣 更新日期:2008/12/25 13:05



研究發現,作夢的時候經常出現肢體動作,有可能是老年癡呆的早期徵兆



加拿大團隊研究了93位有睡眠障礙的病患,這些人在睡夢中會拳打腳踢。追蹤顯示,這些病患平均在五年後,開始出現大腦退化的症狀,因此,夢中有動作,可以當成老年癡呆症的早期診斷參考。



兩者之間確實的關係,並不明確,有可能是大腦中負責睡眠管理的部位受傷所造成。由於這項研究的對象,都是65歲以上的老人,老年人發生大腦退化性疾病的機率,本來就比較高,研究人員還要和比較年輕的族群比對,以確定年齡是否也在其中扮演某種程度的角色。



41歲男吃威而鋼 「盡性」就痛風


時報 更新日期:2008/12/26 09:46 【中國時報 張翠芬/台北報導】



 服用壯陽藥,小心急性痛風發作!三總廿五日發表一例罕見病例,一位中年男性吃威而剛,但每次「盡性」後就痛風發作,由於這類藥物有二%的機率會引起高尿酸血症,醫師建議民眾,使用這類藥物須特別留意。



 三軍總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張耀文醫師指出,引起急性痛風發作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高普林飲食或罹患某些代謝異常疾病;利尿劑、抗結核藥物、抗巴金森藥及阿斯匹靈等藥物會減少尿酸排除率,引發高尿酸血症,導致痛風發作。



 這名四十一歲男性因右腳大拇指出現紅熱腫痛就醫,病人無痛風病史及家族史,經抽血檢查診斷為高尿酸血症併急性痛風發作,藥物治療後即改善。



 這名病患連續三次痛風復發求診,進一步分析發現,他半年前自行購買五十毫克的威而剛服用,每次服用後廿四小時內就會痛風發作。醫師建議病患暫時停止使用並追蹤六個月,果然未再出現相似症狀。



 張耀文說,根據統計,四十歲以上男人約有半數有勃起功能障礙,使用威而剛、樂威壯和犀利士越來越普及。但這類藥物有潛在副作用,包括臉潮紅、頭痛、消化不適、肌肉酸痛,其中,威而剛的藥單上還明列有二%的機率會引起痛風及高尿酸血症。



 張耀文表示,服用壯陽藥引發痛風發作的罕見病例目前少有正式醫學報告,國內這例個案報告已獲國際風濕免疫期刊接受。




在此提出兩篇關於失智症的研究提供大家參考,同時提醒大家,身體循環好不好,的確扮演了很重要健康關鍵第一篇提到的研究指出:長期發生到腦部血流減少的情形,以及腦部血糖供應不足,極可能是老年失智的徵兆之一,因而在失智的預防上,應該就此提供一些預防之道。關於血糖方面,大腦最直接的能量來源就是糖,這是醫療人員熟知的生化機轉,所以在澱粉的提供上務必充足,食物選擇最好採用優質澱粉而非精緻加工食物,至於改變血流方面,除運動促進循環外,也不妨補充銀杏來增加到腦部血流的循環,在德國與法國,銀杏被當地的醫師被廣泛地拿來當作治療失智或痴呆的藥物,過去已有相當多科學實驗證實銀杏的功效,例如銀杏服用一個小時後,測量研究發現對象的微血管,血流速度增加57%。與安慰劑相較,銀杏對失智的改善率是71%對32%,的確有明顯的差別。銀杏對動脈硬化也有很好的改善,過去也有研究發現因動脈硬化導致性功能障礙的人,可以利用銀杏來改善,效果不錯。血壓高、有血管硬化的人,服用銀杏也會改善,一般建議劑量是一天服用120-240毫克,劑量太低,可能會影響療效。此外OPC也可以改善腦部血流的循環,尤其是法國濱海松的松樹皮萃取物,在臨床上也有改善的研究發表,建議大家拿來做為參考。


適逢有篇報導提到壯陽藥的副作用,順便也討論在營養品上如何幫助性功能有關的內容:


有趣的是,不少會改善循環的營養品(尤其是生物類黃酮),除幫助血液循環都能改善性功能,主要原因在於體內NO(一氧化碳)的機轉,不管銀杏或者松樹皮萃取物,都能有效幫助身體周邊製造更多的NO,NO會刺激血管平滑肌的放鬆,所以可以幫助改善高血壓,同時,陰莖血管壁的NO增加,會讓陰莖海綿體充血量增加,故不難推論為何它們也可以改善性功能障礙。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腦能量太多妥瑞症 資優生每班有5、6人


央廣 更新日期:2008/12/25 11:45 張嘉芳



孩子經常擠眉弄眼、抿嘴、好動、講話講不停,可能是妥瑞症表現!醫師表示,妥瑞症孩子因為腦能量較多,為了釋放能量,妥瑞兒常會不自覺抖動,喃喃自語等。醫師表示,很多妥瑞人智商其實很高,有運動、音樂或語言方面天份,資優班學生常常一班就有5、6名妥瑞兒。



一般人對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經常眨眼睛的動作,總是感到印象深刻,其實這是一種妥瑞症抽動症狀的表現。根據統計,台灣每1百名兒童中就有一人有妥瑞症,國小一般班級大約3到5班才有一名妥瑞兒,但資優班卻常常一班就有多達5、6位妥瑞症孩子。長庚醫院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暨台灣妥瑞症協會理事長王煇雄表示,妥瑞症其實是腦能量太多,需要靠運動或多餘動作消耗能量,才能避免發生過動、愛講話、抿嘴、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形。



王煇雄說:『擴大他的興趣,讓他忙的更多,他們這些能量如果沒用掉就會坐立不安嘛,所以他們的教育方式要跟我們傳統的不太一樣,傳統都說寫完功課才可以玩,才可以運動,但是這種小朋友可能要相反,先把他操一操。』



長庚兒童醫學中心神經科團隊發現,妥瑞兒大多有運動或音樂方面天份,包括莫札特NBA運動員等,有些人甚至還有語言、繪畫、讀書天賦。王煇雄說,他曾遇過一名孩子,今年已經就讀小學一年級,他在3歲的時候就展露出優異的語言天份,小小年紀就學習5種外語,現在還會拉小提琴等多種才藝。



醫師表示,妥瑞症孩子容易因為父母、老師疏忽或大眾誤解,誤以為他們故意調皮搗蛋而生氣責怪;由於妥瑞人的血液濃度含銅量較高,醫師呼籲家長最好避免讓孩子吃巧克力,或是含咖啡因類的可樂、茶品、咖啡等,以免妥瑞症症狀加劇。



工作治療 妥瑞兒變大律師


聯合 更新日期:2008/12/26 07:40 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孩子常常擠眉弄眼、喃喃自語、一會聳肩一會抖動,不一定是故意找麻煩、惡習難改。「妥瑞症」患者會不由自主出現上述症狀,但若能在包容下成長,妥瑞兒也能發揮過人天賦,才華洋「溢」。



25歲的王龍寬,3年前自台大法律系畢業不久即考上律師,他正是位妥瑞症病友。兒時常因不自覺喃喃自語,發出沒有意義的聲音,眨眼、聳肩等「壞習慣」,讓爸媽也不知如何是好,症狀嚴重時就只好上醫院,眼科、骨科、神經科都看了,醫師認為是他壓力太大,還有醫師想要打肉毒桿菌幫他「固定」動作。



直到大學,王龍寬才知道這些都是妥瑞症症狀,由於腦能量過多,就必須靠多餘動作消耗,而他讀書、打籃球都有助消耗能量。求職時,王龍寬也據實告知老闆自己有妥瑞症,老闆瞭解後開玩笑表示,不妨在忙碌的律師事務所「工作治療」,果然曾經服藥控制二至三年的他,因為工作忙碌,消耗能量,讓他不再需要藥物,找到與妥瑞症共存之道。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台灣妥瑞症協會理事長王煇雄比喻,妥瑞兒就像是「馬力超強的跑車」,但因神經傳導物質不協調,「自動排檔」出了問題,而出現動作型或聲語型的抽動(tic),跟過動症、強迫症相似,都會不斷重複釋出能量。



每百名兒童就有1人有妥瑞症,長庚兒童神經科團隊發現,妥瑞兒多有運動或音樂天分,像音樂神童莫札特、一些NBA運動員也都是妥瑞症患者。在國小一般班級,每3至5班可能會有1位妥瑞兒,資優班常常一班就有5、6位。



王煇雄說,有位妥瑞兒的父母發現,只要讓孩子學習語言,症狀就會消失,沒想到孩子在5歲時就學會了5種語言。過去老一輩妥瑞症病友,戶外活動機會多,因為「操勞」不一定會出現症狀,現代父母常把孩子丟給電視、電動「管教」,幫孩子把事情都處理好,或是逼著孩子坐在桌前寫功課、才可以玩,不免症狀一再出現。



王龍寬從過來人的身分提醒,其實身體的適應並不困難,更需要的則是得到大家的理解、包容,讓妥瑞兒能順利、快樂的成長。





最近有些家長帶他們的寶貝到我的門診,主要是發現小孩喜歡一直清喉嚨或是發生一些怪聲音,不時會擠眉弄眼一下,很擔心小孩是否罹患了妥瑞症而求診。在此,為大家作更詳細的說明以及臨床上的處理建議:


妥瑞症一般被歸類為抽搐症(TIC DISORDER),這裡定義的抽搐指的是一種驟然、重複性、沒有目的的不自主的發聲或動作,不管發聲或者動作,如果兩種狀況合併出現超過一年以上,就會被醫師診斷為妥瑞症。1885年,法國GILLES DE LA TOURETTE醫師首先發表這種疾病的論文而得名。這類狀況主要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男比女多,比例大約是3:1。


動作方面,多發生在臉部次而是頭肩,依次是上肢、下肢及身體。臉部包含眨眼、作鬼臉、伸舌頭、動下顎;肩頸部則有左右或上下的搖頭、聳肩或扭動脖子; 上肢可能會彈、敲手指、甩動手臂;下肢可能會踢、跳、抖腳、蹬足;身體方面則可能有扭動、搖晃等動作。比較特別的是有些人會以撥弄頭髮、聞嗅東西、觸摸東西、碰觸自己或者別人的身體、敲打東西、全身上下手舞足蹈、敲打東西、甚至逗弄他人、傷害自己來表現。發聲抽搐常見的是清喉嚨、聞嗅、咳嗽、清喉嚨、吐痰或者單聲發音、複雜的甚至會發出動物叫聲甚至罵髒話等等。這些現象的持續時間,常常是偶發而且是自限性的,也就是大部分的人到了一個年齡後,自然會消失。我也認為這些症狀,源自於小孩本身的能量太多,所以他們得從一些小動作來發洩,然而導致妥瑞原因,目前還未有直接的實驗室檢測、病理結果或者其他影像學檢查能確定診斷,故真正原因仍屬未知。


一般精神科醫師對此診斷常會開立的藥物,不外是抗精神藥物(治療精神病用藥)或者中樞神經興奮劑(像是利他能等等),所以,家長若想藉藥物來改善妥瑞症,我建議還是儘量採取較為保守的態度為宜,因為這些藥物的一旦開始服用,缺乏相對客觀的檢測來監控藥物服用的效果,而且副作用也不少,很多小朋友服了藥,只是比較想睡而已,故我建議儘量以非藥物方法來幫助小孩改善。


小朋友為何不穩定?泰半與他們的身體狀況有關,我在門診發現這些被懷疑有妥瑞症的小孩,大多合併有過敏的問題,過敏會導致小孩衝動控制變差、一些現象例如清喉嚨、咳嗽、擠眉弄眼、皺鼻等等動作,往往是過敏引發的狀況,如果我們能讓當事人接受完整的過敏原檢測,找出過敏原而加以隔離,這些看似妥瑞的症狀其實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獲得改善。一般醫院提供的過敏原檢測,是以吸入性及接觸性的急性過敏原檢測為主,而急性過敏的發生率只有1.5%而已,所以很多人往往無法從一般醫院提供的檢測得知自己真正的過敏原到底為何。其實大部分的人的過敏是屬於慢性食物過敏,這必須透過完全不同的檢測才能清楚當事人到底是對什麼食物過敏,而進一步做到對過敏原真正的隔離。一般常見的慢性食物過敏原為牛奶、蛋、麵粉等等,一般建議少吃巧克力,主要是想避免糖及牛奶的接觸,因為糖會讓身體能量更高(SUGAR HIGH),牛奶則容易引發過敏(巧克力裡的牛奶與糖是小朋友的最愛)。至於咖啡因、可樂或茶,因為這些是刺激中樞神經,所以不建議當事人食用。


除此以外,重金屬過量及微量元素不平衡,也往往是妥瑞症狀加重的原因之一,常見的重金屬如鉛、汞、鋁甚至是鎘等等,都可能讓小孩脾氣不穩定或者產生動作抽搐,透過重金屬及微量元素檢測,不僅能知道當事人有哪些重金屬過量,可以利用螯合療法來排除重金屬,同時,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像是鈣、鎂、鋅或者鋰的不足,都與抽搐或者孩子身體狀況不穩有關。銅過量常會導致鋅不足,當然重金屬過量也常會使鋅變少,故在重金屬排除之餘,應該補充鋅來幫助小孩更穩定。臨床上有些醫師也會開B6來幫忙,主要也是有些研究支持這樣的營養補充可以改善症狀。


當然,當事人若能夠運動,發洩多餘能量,抽搐的改善不難察覺,建議家長應幫小孩多安排些課餘的時間,讓小孩多消耗體能,幫助他們更穩定。以我臨床的經驗,透過功能性醫學檢測(過敏原及重金屬、微量元素檢測),根據結果作飲食調整與營養補充,再配合運動,大體來說,改善效果令人滿意。在考慮服藥前,建議家長們可以多多參考非藥物的改善方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憂鬱、焦慮 中風患者生活品質降低徵兆


路透 更新日期:2008/12/21 12:22



(路透紐約20日電)荷蘭一份調查報告指出,憂鬱或焦慮症狀,是曾罹患蛛網膜下腔出血性中風的人生活品質將變差的強烈跡象。



同樣在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中風」(Stroke)期刊發表的另一份報告,也描述了中風對患者配偶造成的長期負面衝擊,然而用積極態度面對,或許有助於減輕這些困難。



兩份研究報告主要撰寫人烏得勒支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Utrecht)的維瑟-梅利(J. M. Anne Visser-Meily)博士說:「主要重點是看到生理症狀後面的心理徵兆和個人個性,來評估生活品質。」她說,這些建議也適用於患者的配偶,這是「以家庭為主的治療的一部分。」



她的團隊針對141名歷經蛛網膜下腔出血後仍獨立生活的患者進行4年追蹤,了解身心健康狀況,發現他們儘管生理健康表現相對高分,情緒和生活中社會面表現卻較低。中央社(翻譯)


 


一些曾有中風病史的患者,在之後的追蹤評估中,其實蠻容易發生憂鬱或焦慮的,但這是生理生理因素的引發,導致當事人容易發生一些情緒障礙,在鑑別診斷上,不應與憂鬱或焦慮疾患混為一談。


建議中風後的情緒障礙,不妨考慮魚油或銀杏之類的營養品,這兩類食品,都能幫助血管性疾病的保養,還是幫助抗憂鬱,實為一舉兩得。服用銀杏,主要是銀杏可以抑制BIOGENIC AMINES,有助於大腦的傳遞物質的調控,此外,其他營養品,可以配合B6及鋅的補充。


上述研究可以連結參閱:


http://stroke.ahajournals.org/content/40/4/1526.long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471-6712.2005.00355.x/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聽音樂 降低膽固醇


自由 更新日期:2008/12/23 04:09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以後醫師給膽固醇過高患者開的藥很可能是:回家聽聽音樂!美國研究發現,聽音樂能降低膽固醇,有益心臟健康,關鍵就在於聽音樂時體內釋放到血管內的一氧化氮,能防止血管阻塞和堆積壞膽固醇。



血管內一氧化氮增加



馬里蘭大學心血管疾病預防中心主任米勒,針對平均年齡三十六歲的不抽菸健康男女做實驗,發現讓他們聽自己覺得好聽的音樂時,他們的上臂血管直徑擴張二十六%。米勒說,血管擴張表示體內正釋放一氧化氮進入血管,從而降低血栓和與心臟病有關的低密度膽固醇。



他說:「這種音樂的效果只在血管內持續幾秒鐘,但是聽喜愛音樂的好處會一直累積,這對所有年齡的人都非常有益。」而且不失為一種更便宜、非藥物性的方式協助改善患者心臟健康。



過去已經有研究發現聽樂團「嗆紅辣椒」和瑪丹娜的歌,能增加耐力達十五%,聽交響樂有助改善專注力。不過音樂對血管健康的好處,重要的不是音樂類型,而是聽者喜歡,音樂節奏、音量也是如此。



但是米勒也警告,如果聽的音樂是令人感到有壓力,反而有可能讓血管收縮六%,相當於吃一個大漢堡對血管造成的影響。實驗中大多數人聽重金屬、饒舌樂曲時會覺得有壓力。


 


感覺對了,身體處於安全模式,自然就不會有心臟血管的壓力,膽固醇還能被好好的控制,堪稱一舉數得。 文章的一個實驗,也給一些家長一些建議:聽交響樂可以改善專注力,所以有小朋友專注力不足的話也可以考慮當成一種非藥物的輔助療法。過去我也提過莫札特效應,有些學生在小朋友在聽完莫直特的某些樂段,智力提高或者專注力提升的臨床報告不勝枚舉,這些研究還建議最好在胎兒期,就開始聽一些莫札特的音樂,當成一種胎教,幫助小孩智力提升與脾氣穩定。不過我覺得聽這些樂段,媽媽處於放鬆狀態,也就是安全模式,寶寶的感覺也不會差,讓兩人同時處於安全模式,身心發展的不朝正面也難。


報導最後提到雖然大部分人聽重金屬或饒舌樂會有壓力,但若是對這些音樂情有獨鍾的人,但聽無妨,只要音樂會讓您感到愉悅有生命力,管他是那一種都可以。


所以有空,多讓自己聽一些幫助心情提升的音樂吧。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般說到銅,與之最容易聯想到疾病就是威爾森氏症(WILSON'S DISEASE),這是一種遺傳性的代謝疾病,主要與銅在肝臟、大腦及其他器官的過量堆積有關,因而導致肝、腎功能異常以及神經損傷。最容易看得到的徵兆是在瞳孔周圍可以看到一圈綠色的圓環(銅的沈積)。但其實對身體而言,銅還有許多作用,例如在燒燙傷後組織修補擔任重要角色;缺乏會導致貧血、神經退化、不孕、膽固醇生高等;過量則會導致精神分裂、高血壓、口吃、子癇前症、經前症後群、憂鬱或者失眠等等。一般補充來源可以考慮肝、龍蝦、生蠔、螃蟹、堅果、咖哩、大豆、磨菇、麥麩、小麥胚芽、糖蜜、可可粉、茶、酵母或蜂膠等等。


著名的醫學博士卡爾‧費佛(CARL C. PFEIFFER)生前曾做過一些劃時代的營養學研究,他發現血中的銅或組織內的銅若濃度過高,,可能會導致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常合併幻覺出現)、高血壓、口吃、自閉症或注意力不足或過動、子癇前症、經前症後群、官能性憂鬱、失眠或衰老等等;甚至會引發功能性低血糖。他發現不少孕婦在分娩後,血液中的高銅離子濃度,很有可能就是產後憂鬱及精神異常的主因。


另外,有一位曾任職於衛生研究院(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的學者艾薩生(H. RONALD ISSACSON)博士,曾對因案入獄的的年輕男性進行一項有趣的分類研究:他把研究對象分為兩群,A型是指銅鋅比例過高(銅遠高於鋅)的人,這些人通常也會有鉛、鎘、美濃度過高以及鈉、鉀、錳元素過低等現象。這類型在暴力行為後有後悔的現象,同時也有學習障礙、過敏及面皰等問題。另一型為B型,銅鋅比例過低,鈉、鉀、鉛、鈣、鎂等過高,以及錳含量異常的現象。這類型人,在暴力犯罪型為後,並不會感到懊悔,也就是我們通稱的反社會人格異常。


另外,有一則跟銅有關的古老習俗,戴銅手鐲可以減輕關節炎的疼痛:根據ROBERT M. GILLER醫師的研究,銅這種物質比阿斯匹靈更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所以,如果關節炎患者本身缺銅,補充銅可以減少起床後的僵硬感、有助關節活動,一般建議與鋅一起補充。


要檢測銅是否過量或不足,血液及頭髮檢測都可以作。頭髮檢測可以更清楚組織內的銅是否過量或不足。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淡水河魚 含砷超標70倍


2008年12月22日蘋果日報










釣客在淡水河釣起多條鯰魚,但環保局檢測其含砷量過高。洪哲政攝 圖片: 1 / 1





【林媛玲╱台北報導】淡水河沿岸經常可見民眾垂釣休憩,但台北縣環保局近日檢測發現,淡水河關渡橋下的烏魚及鯰魚,其含砷量過高,遠超過養殖魚的七十倍,長期食用有致癌風險,毒物專家呼籲民眾,不要吃淡水河的魚;釣客聞訊說:「以後在淡水河釣魚就當作打發時間,釣到的魚不會帶回家吃了!」


長期食用恐致癌
環保局近日兩度至新店溪及淡水河口,取回釣客釣起的草魚、吳郭魚、鯽魚、烏魚及鯰魚等,進行銅、砷、鉛、鎘、汞、鋅共六項重金屬含量檢測,新店溪的魚屬可食用範圍,不過淡水河關渡橋下烏魚含砷量零點七六ppm,鯰魚含砷量三點七ppm,遠超過一般養殖魚含砷量零點零五ppm
環保局長鄧家基說,因淡水河匯集新店溪、大漢溪及基隆河水質,河段污染負荷較重,國內至今尚未訂定食用魚的砷含量標準,此次檢驗僅作參考,但為健康著想,呼籲民眾不要吃淡水河釣的魚。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因北投地熱谷火山溫泉水,透過磺港溪流至基隆河段,過去關渡平原的稻米也驗出有砷。他說,砷不是急性毒,但長期食用有致癌風險,「建議民眾不要吃淡水河的魚,魚頭砷含量更高,更不應該吃。」
對於此項訊息,民眾都覺得非常訝異。陳姓釣客說,近來確實愈來愈多人到淡水河釣魚,「現在聽了應該不敢吃吧!」


 


一般,砷對身體來說,毒性不是那麼強,除非長期大量暴露,像我們比較熟知的烏腳病就是砷過量引起。一般而言,有機砷比較容易排除,進入人體大約三天幾乎可以由尿液排除殆盡,相較而言,無機砷容易在體內累積,我們一般透過頭髮檢測測到的殘留量,都是無機砷比較多。


身的主要來源是由水及食物食物吸收到體內,無機砷的在體內容易蓄積的組織包含頭髮、皮膚、甲狀腺骨骼即消化道等等。砷會導致抑鬱、肌肉無力、嘔吐、腹瀉、皮膚炎及皮膚癌等等,長期暴露會導致周邊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及肝臟系統得損傷。砷的來源多來自殺蟲劑、甲殼類(蝦、蟹)、煙霧、工廠廢棄物(尤其是電子零件組合)。


有過量,仍可透過螯合療法來幫助身體排毒,平常也可以考慮服用一些幫助身體肝排毒的營養品,減少毒素的累積。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鉛毒小鎮! 98%孩童血含鉛量過高


TVBS 更新日期:2008/12/17 22:36



秘魯的小鎮「拉羅亞」,被列為地球上被汙染的最嚴重的城鎮之一,主要原因,是因為美國在當地蓋的「鉛工廠」,排放出大量的鉛毒廢棄物,雖然廠商拿出3億美金,希望補償當地居民,甚至蓋小學,讓鉛中毒病童就毒,但是累積超過75年的汙染,卻不留情的帶走居民的生命,甚至有小孩6歲就罹患骨癌,原因可能和血液中大量的鉛毒關係有關。



秘魯小朋友臉上掛著天使笑容,似乎不清楚,自己住的拉羅亞小鎮,是地表上被汙染最嚴重的前10名小鎮,原因來自後面這根不斷冒煙的粗煙囪,美國商人投資的「鉛工廠」。


不過,卡薩拉卡小學的100位小學生,如果知道自己能夠免費入學的原因,可能更會嚇一跳。科學家:「針對鉛含量,我們測試了從6個月大到6歲的孩子,我們發現98%的孩子血,液中鉛含量過高。」


卡薩拉卡小學的小學生,因為血液內含有大量鉛毒,有的智能不足,有的發育遲緩;成立卡薩拉卡小學,正是美國鉛工廠老闆的3億美金補償計劃之一;但是,當地受到鉛汙染已經超過75年,這項1997年開始的補救計劃,為時以晚。瑪西迪斯:「我的女兒覺得頭痛、肚子痛,也睡不好。」


對著鏡頭,村民瑪西迪斯訴說著大女兒,因為鉛毒,罹患骨癌的狀況,儘管女兒從6歲開始,固定進出醫院,最後仍然不敵死神;瑪西迪斯的家庭悲劇,只是村裡的冰山一角,村民敢怒不敢言。


CNN報導,因為大部份的村民都在鉛工廠上班,每年2萬美元的薪資,是秘魯平均收入的6倍,連當地官員都站在廠商那一邊。鉛工廠總裁:「過去情況很糟,但這是過去的問題,現在鉛含量有顯著的減少。」 情況到底如何?CNN記者親自走上拉羅亞的街頭。CNN記者:「我可以告訴你,我能嘗到有東西在我喉嚨裡,它刺的我眼睛痛...。」


廠商的補償,為時以晚,政府官員對於真相,一問三不知,被困在鉛毒小鎮的村民,面對死亡威脅,還是動彈不得。


 


鉛中毒,程度嚴重的話,才會連血液測起來也過量,不然,一般慢性累積過量的話,血液還不容易看得出來,所以報導中的鉛中毒的發生,事實上是十分嚴重的。


一般,沒有這麼大量暴露的個案,如果要測知是否有慢性累積過量的話,還是從頭髮的檢測比較能知道身體組織殘留量有多少?鉛過多的症狀包含:頭痛、體重減輕、協調能力不良、貧血、視力模糊、食慾喪失、體重下降、記憶流失、慢性疲勞及便秘等等,小朋友也會發生注意力不足或是過動,國內外皆有研究報導指出鉛毒的危害,對人體健康影響甚鉅。鉛的主要來源:焊接、舊式油漆、飲水、肥料、工廠廢物、陶瓷、玻璃及報紙印刷,現在小朋友常會咬玩具或者鉛筆(非筆心,而是外部的顏料)也常是鉛毒的來源,提醒大家注意。


鉛過量可以透過螯合療法,排除身體殘留的重金屬,效果不錯,所以鉛過量,有相關療法可以協助處理,不必太憂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業率愈高 請假率愈低 愈不快樂的員工愈勤上班


中廣 更新日期:2008/12/12 10:05



失業率愈高,上班族愈不敢請假,不過對雇主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好消息,因為,研究顯示,在這種就業市場寒冬,愈不快樂的員工,愈是勤於上班,那些原本就樂在工作的人,比較不會因為就業市場變化,影響工作態度。



康乃爾大學的研究發現,日子好過的時候,對工作愈不滿的人,倦勤率愈高,不過在時機不好的時候,這樣的人反而不敢請假。對老闆來說,這也不算什麼好消息,因為對工作不滿意的人,即便到班,往往也是心猿意馬,沒有辦法專心工作。



這項發現可以從過去的紀錄中獲得印證,康大的研究人員過濾美國州政府交通部門一萬兩千五百名雇員的出勤紀錄,再比對雇主對員工工作表現的考評,得到一致的結論。


 


關於工作,許多人對此有很大的迷思,有不少年輕人常想像最好不必工作,就可以賺很多錢,許多父母也很納悶:為何我的小孩都不去工作?關於這一點,建議大家可以參考美國知名教育學者L羅恩‧賀伯特先生的著作:兒童,在書中他建議要讓小孩從小就有機會貢獻。不少父母常對小孩說:你除了把書念好,其他都不用管。也就是父母從小就叫小孩不必工作,甚至小孩想幫忙,也嫌他們笨手笨腳,不准他們幫忙。等到有一天長大了,小孩突然被要求要去工作,他們會非常訝異:為什麼得去工作?


此外,很多人在工作的選擇上都是出於無奈,只是為了賺錢而已,結果就如同康乃爾大學的研究報告結果一樣:對工作不滿意,即便到班,也是心猿意馬,沒有辦法專心工作。更重要的是,這份工作對他而言就是個錯誤,在其中他只會累積更多的越軌行為,導致公司的績效不彰。


建議大家,即便在工作的選擇上,也儘量能兼顧自己的長處、喜好與會讓樂此不疲的領域等三個部分,這方面L.賀伯特先生也有一個技術:尋找人生基本目標,透過這個技術的協助,可以幫助一個人找到他的人生立足點,不在為工作的問題所困擾,更重要,他可以藉由工作實現他自己的理想,與人快樂的分享。我們在一些日本的美食介紹節目,可以常常看到一些自信滿滿的廚師大聲的宣示:要做出令人吃了會感動或感到幸福的料理。主要的原因,是這些人真正享受他們在做的事。國內也有位藝人曾說過:作對工作,你一輩子不必再工作。原因就是當他找到自己人生的基本目標時,他在工作時,就不會出於被迫或不情願的心理,一般人每天無奈地上工也不會發生在他身上。在工作的領域上,他是出於主導的創造,而非處於被影響點而持續累積負面影響。


有位日本友人,曾對我談到日本上班族的下班活動:和同事到居酒屋吃飯喝酒罵老闆。老闆真的那麼壞嗎?還是我們根本就不喜歡我們自己的工作?想擺脫工作困惑的人,建議不妨從瞭解自己開始,歡迎大家利用我部落格的線上潛能分析,幫助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基本目標,願大家在工作上都能選你所愛,愛你所擇。所謂的歡喜做,甘願受才能真正成立,不是嗎?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眼突、脖子粗 當心甲狀腺風暴侵襲


優活 更新日期:2008/12/12 09:27 uho編輯部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是指甲狀腺分泌過多,甲狀腺毒症則指身體組織受過多的甲狀腺素刺激後出現的症狀和徵象。因為現在工商社會競爭壓力大,人們情緒不穩定,造成這種疾病容易發作,尤其是女性,可能是先天體質加上荷爾蒙以及細膩敏感的個性,發病的機率特別高,不過、近來男性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內分泌科-陳世爵主任指出,病人最常見的表現有脖子增粗、易緊張煩躁不安、眼球突出、消瘦、怕熱多汗、多食、大便次數增多、月經不正常、皮膚癢、心慌、心悸、失眠等。也有一些表現不典型,僅有易怒、易疲勞、不孕、工作績效或功課退步等。有時候常常被認為是患上精神疾病如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或心臟疾病、糖尿病、腸胃炎甚至癌症等。



甲亢的治療方式目前有藥物(抗甲狀腺藥物)、開刀、放射碘治療,須視病人情況來決定治療方針。陳世爵主任表示,抗甲狀腺藥物:這是一般患者首先採用的治療方式,藥物治療須定期檢測血中甲狀腺素濃度,以調整藥量。使用1~2週後症狀開始改善,4~8週後成效良好,通常需持續使用6~24月至甲狀腺功能正常,使用維持劑量後,如要停藥,須歷經數月並定期追蹤。極少數人會引起副作用。如︰皮膚癢、皮疹、蕁痲疹、關節疼痛,肝功能異常等,最嚴重者為顆粒性白血球缺乏症狀為喉痛、發燒、有口腔潰瘍;以上出現時需立刻停藥找醫師診治及進一步檢驗。



陳世爵主任提醒,治療過程的應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1) 耐心持續用藥
甲亢病人在用藥治療有效後,要按照醫師的吩咐,定期追蹤 逐漸減少藥量,直至最小維持量。維持治療時間一般在1年半至2年。



(2) 定期檢查白血球細胞
最好每週檢查白細胞一次,2-3個月後,每隔一個月復查一次,如果白血球細胞過低,醫生會加用提升白血球細胞的藥物,停藥或換藥。



(3) 遇到懷孕妊娠時
孕婦要按照醫師的吩咐謹慎用藥,要及時調整藥量,以免用藥過量,而影響胎兒甲狀腺及大腦發育。



甲狀腺風暴為甲亢最嚴重急性併發症,風暴發作時,體溫可達39 °C以上,煩躁不安、心跳在140次/分以上,腹瀉、嘔吐,甚至休克而死亡。若甲亢病人未進行適當治療,當遇到精神創傷、感染、勞累及手術等因素時,容易發生甲亢風暴。因此,陳世爵提醒,甲亢病人除了進行正規治療外,還須注意休息,避免精神打擊,及時控制感染等。



甲亢一般是不必手術切除, 只有當藥物控制不下來或腫大到會壓迫到呼吸道,或有可能合併惡化腫瘤時,可以會診一般外科做進一步評估及處理。


 


在門診時,不時會遇到易緊張煩躁不安、眼球突出、消瘦、易流汗或者怕熱的人,甚至也會出現亦怒、類似輕躁症狀,甚至有人也會心情低落,這些人往往可能是甲狀腺功能異常所引發。甲狀腺主要負責體內的新陳代謝,分泌太多,就形成甲狀腺功能亢進,分泌不足,就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其表現會比較以類似憂鬱的狀態來表現,體溫低、不想動、心情低落、體重增加、皮膚濕冷等等,總之,有情緒困擾,擔心自己是否有精神疾患的人,建議最好都做個甲狀腺功能篩檢,確定是否甲狀腺功能異常,如果有,應該先治療甲狀腺的身體問題。一般在分科精細的醫療院所,藥物治療由新陳代謝科負責,若需手術,由一般外科醫師負責。


我在門診也發現很多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患者,其實都有長期情緒壓抑的困擾,所以,有甲狀腺功能異常患者,建議在身體狀況治療穩定後,針對心理壓力的根源,應該以有效的心靈技術及生活改善技術,幫助自己根本抒壓以及獲取穩定資料,減少累積在心靈上的負荷,幫助自己更能處理生活的困惑與壓抑,對日後的復發預防,才能做到根本防患未然。



附上參考圖(轉載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Thyroid)給大家參考,在脖子的部分標為thyroid gland,長的像盾牌的腺體就是甲狀腺。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童常吸二手菸 成年後 不孕、流產機率大增


自由 更新日期:2008/12/13 04:09



記者洪素卿/綜合報導



越來越多人知道,懷孕女性不論是吸菸,或是暴露於二手菸環境,都不利胎兒健康。不過,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即使是到了孩童、青少年時期,或是一般成年女性,暴露在二手菸環境中,都可能因此變得不易懷孕。



這項研究是由紐約羅徹斯特大學Luke Peppone等人共同進行,總計針對4800名至少曾懷孕一次的女性,利用標準問卷了解她們在孩童時期,以及成年後,暴露於二手菸環境的情況。



受訪者分別回答曾懷孕次數、試圖懷孕情況,與流產經驗等,還包括受訪者吸菸,以及呼吸到二手菸等情形。總計有11%的女性表示自己不容易懷孕,有將近3分之1的受訪者曾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流產經驗。



研究人員指出:「有4成的受訪者有不容易懷孕或是流產的經歷。」記得雙親曾在他們周遭抽菸的女性,不易受孕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成6。不孕時間延遲超過一年以上的風險,則高出3成4。



至於一些不論是童年時期或是受調查期間,都暴露於二手菸害的女性,流產的機率較一般女性高出許多,多次流產的風險甚至高出6成以上。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統計是一個突破,也點出了二手菸的另一項風險。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Tobacco Control期刊上。



過去研究顯示孕婦暴露於二手菸環境,會提升流產、嬰兒先天缺損及嬰兒猝死症相關。此外,也有研究指出,女性若每天暴露在二手菸環境超過一小時以上,會增加自然流產率、胎兒死亡率及低體重兒,處於生殖年齡的女性不孕時間延遲超過半年以上。



有人認為,二手菸除了可能干擾受精,以及懷孕過程中正常的荷爾蒙活動,也可能影響女性的子宮頸,也就是受精時,精子必須通過此地才能與卵結合。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台灣生殖醫學會常務理事李茂盛對此則指出,男性抽菸每天超過半包,會影響精蟲量、降低受孕率。至於女性,光吸二手菸是否會影響受孕機率?目前有部份現象的統計結果,但確實影響情形、仍不明確,但若有計畫懷孕,還是建議「最好避免暴露在二手菸環境中」。


 


對準媽媽來說,不吸煙仍嫌不足,即使是二手煙對下一代的生殖能力仍大有影響,所以家中如果有人吸煙,可能會讓孕婦吸到二手煙,可以給吸煙的人看這篇報導,請他們為了下一代的健康做一點功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