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妥瑞症關懷專欄 (2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直以來,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都是藉由現象觀察或者症狀蒐集來確立診斷,完全缺乏任何客觀的實驗室或者影像學檢查,以致於不少專業人士對此診斷不斷提出質疑以及擔心過度診斷,衍生的藥物誤用問題。

這個月初,最新發表的一篇研究提醒,可以考慮透過腦波檢查來降低過度診斷,降低藥物誤用的可能性。

過去的研究已經確定,ADHD患者(不管是成年人或者是兒童),腦波的結果顯示, theta波和beta波的比例會較常人來得高,即使不是直接證據,但透過這樣的檢查評估,研究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患者被過度診斷,也就是腦波正常,卻被診斷為ADHD。這是非常驚人的數據。

目前國內利用腦波檢查來協助ADHD確診的醫療機構,據我所知還沒有,提醒大家留意。

最後提醒:提供這類國外研究資料,並非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服用精神科藥物,對醫療建議的治療有任何疑慮,務必與主治的醫師討論,若無法得到明確或滿意的答案,不妨找第二甚至第三專業意見做諮詢。

參考文獻全文:

 

Integration of an EEG biomarker with a clinician's ADHD evaluation

  1. Steven M. Snyder1,2,*, 
  2. Thomas A. Rugino3,4,
  3. Mady Hornig5 and
  4. Mark A. Stein6,7

Version of Record online: 5 MAR 2015

DOI: 10.1002/brb3.33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腦袋不靈光?吃香蕉補酪氨酸更聰明

【華人健康網記者林芷揚/台北報導】你是否因為工作繁忙,常常覺得腦袋被榨乾,思考變得遲鈍也提不出好點子呢?那麼你可以試試看多吃點水果。國外研究顯示,許多水果如香蕉因為富含酪氨酸(tyrosine),可以幫助提升大腦的思考能力。

 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認知心理學家科薩托(Lorenza Colzato)做了一個實驗,讓受試者喝下兩種柳橙汁,第一種加了酪氨酸,第二種則加了安慰劑(placebo),接著再讓受試者解決發散性思考和收斂性思考的問題。實驗結果發現,喝了添加酪氨酸柳橙汁的受試者,在解答能力上比喝了安慰劑柳橙汁的受試者表現更好。

 酪氨酸健腦 激發無限靈感

科薩托指出,香蕉、桃子、杏仁等含有大量酪氨酸(tyrosine)的食物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得更透徹,同時也會更有創造力。公認充滿靈感與創意的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生前也說,每天吃大量水果幫助激發他的靈感和創意,是成功的一大祕訣。這些富含酪氨酸的水果既便宜又健康,對於需要大量用腦的人,比如考生,的確是一個增強腦力的好選擇。

不能只吃水果!這些食物也能健腦

什麼是酪氨酸?它是一種胺基酸,可以刺激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而多巴胺是一種會影響創造性思考的賀爾蒙。水果之外,酪氨酸普遍存在高蛋白質的食物當中,比如魚、蛋、大豆、雞肉、起司,而在菠菜、茄子、馬鈴薯、番茄等蔬菜中也富含酪氨酸。

 舉例來說,從低脂奶類中可以選擇牛奶,除了含有蛋白質與鈣,牛奶還有大腦必需的維生素B1、氨基酸。而豆魚肉蛋類中的雞蛋和貝類也是好選擇,人體對雞蛋營養素的吸收率是99.7%,蛋黃含有蛋黃素、蛋鈣等腦細胞所必需物質,可增強大腦活力;而貝類則幾乎是純蛋白質,可以快速供給大腦酪氨酸,提高大腦功能。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當中,則可以選擇富含卵磷脂、可以增強記憶的花生。

下次當你覺得腦袋不靈光時,不妨多吃一點水果以及健腦食物,不但健康,還可以讓你讀書、工作都事半功倍,靈感源源不絕!

鄭醫師補充:

一個人想專注思考,生活更有動力,更愉悅,多巴胺這種神經傳導物質是關鍵。

這個實驗室在柳橙汁裡面加入酪胺酸補充劑,食用酪胺酸要達到所謂的療效,劑量必須足夠。這篇文章提到的食物來源當然含酪胺酸,但是能否達到所謂的充足劑量以及效果,還是要看是否達到當事人需要的劑量。

透過高劑量的營養補充品的服用,比較直接。此外,綠茶或者是松樹皮萃取物,根據國外研究,可以幫助抑制多巴胺的回收,達到提昇多巴胺的效果。建議可以一起搭配食用,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Colzato, L.S., de Haan, A., & Hommel, B. (2014). Food for creativity: Tyrosine promotes performance in a convergent-thinking task. Psychological Research. DOI 10.1007/s00426-014-0610-4

參考原文報導:

http://news.leiden.edu/news-2014/did-fruit-contribute-to-apples-success.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一項丹麥發表的最新大型研究,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患者,早逝的機率高出一般人的兩倍。而且,若是女性患者,死亡率也比男性高。

該研究分析近兩百萬人,其中約32000人罹患ADHD,研究發現早逝的原因,主要是與意外有關。

研究人員提到,ADHD患者的對立反叛甚至是反社會以及藥物濫用的比例會提高,這些傾向也會增加早逝風險。一旦ADHD被診斷出來,應該積極治療,降低健康以及早逝風險。

最後我提醒,治療ADHD並非只有藥物一途。事實上,適合的非藥物整合治療反而能讓當事人在更快的時間改善,且不必長期依賴中樞神經興奮劑,避免藥物副作用以及心血管壓力之風險,好處很多。

參考文獻:

  1. Søren Dalsgaard, Søren Dinesen Øtergaard, James F Leckman, Preben Bo Mortensen, Marianne Giørtz Pedersen. Mortality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2015; DOI: 10.1016/S0140-6736(14)61684-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鉛毒對男童腦傷害烈 女童有荷爾蒙保護

過去不少研究顯示,小孩接觸鉛毒影響健康、發育。美國最新研究顯示,鉛毒對男童大腦的傷害更加劇烈。研究人員認為,女童或許有女性荷爾蒙保護,因此較能阻擋鉛毒侵害,相較之下,男童面對鉛毒傷害時,便顯得較為脆弱。

這項研究近日發表於「環境健康期刊」(JournalofEnvironmentalHealth)的研究指出,雌激素、雌二醇等女性荷爾蒙也許可以保護大腦額葉區免受鉛毒傷害。

研究作者美國克雷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瑪雅‧康娜表示,許多研究證據顯示,女性體內的雌激素、雌二醇或可發揮保護神經作用,幫助大腦對抗神經毒素危害,這次研究成果更證實這論點。

這項研究涵括四十名兒童,這些兒童年齡介於三到六歲,都住在美國奧馬哈地區。美國奧瑪哈地區曾有煉鉛工廠,時間長達一百二十五年之久,因此該地土壤受到鉛毒汙染,土壤中的鉛濃度非常高。此外,當地有許多老房子,都是使用含鉛油漆。

研究人員發現,所有兒童當中,有二十三人血液中的鉛濃度偏高。血鉛濃度偏高的男童在接受記憶力、專注力與其他思考能力測驗時,分數往往偏低,血鉛濃度偏高女童較沒有這種現象,接受測試時,成績表現並沒有比較差。

研究也發現,血鉛濃度上升,對於思考能力的負面衝擊遠大於對閱讀能力的影響。康娜指出,這是首次研究發現,鉛毒對男童思考能力的傷害比女童更嚴重。

 

鄭醫師補充:

儘管男性的體力與爆發力比較好,但是在物競天擇的觀點來看,女性有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可以幫助女性免於許多外來汙染或者疾病的傷害。而平均壽命,向來也是女性高於男性,此外,女性的性別決定基因XX,比男性XY多了一個X,這也是保護的關鍵。

為何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男性出現的比率比女性高?這篇研究報導讓我們有另一個角度的思考‧‧‧

不管男性或者女性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狀況,最好都透過重金屬的檢測評估體內重金屬含量是否過高?一旦確認,也有相關療法可以協助排除,改善病情。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creighton.edu/publicrelations/newscenter/news/2015/january2015/january232015/effectsofleadonboysgirlsnr01231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孩鼾聲大作 睡眠呼吸障礙影響發育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兒童出現睡眠呼吸障礙的情形真普遍!根據文獻統計,3到12歲兒童,大約有1/4有打鼾問題,近1/10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科郭彥麟醫師表示,睡眠對於內分泌控制有很大的影響,若孩童睡不好,不只成長發育會受影響,還可能造成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郭彥麟醫師表示,「打鼾」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都是睡眠呼吸障礙的一種,屬於上呼吸道疾病,易影響睡眠品質。臨床上定義,若一周內有四晚有雜音才算打鼾,但只是呼吸道阻塞,並不會造成呼吸停止;反之,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就會同時有呼吸道阻塞及窒息的現象產生。

郭彥麟醫師指出,目前已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會造成兒童生長遲緩、瘦弱、矮小、白天嗜睡、注意力差導致學習不佳、情緒不穩、脾氣暴躁、夜晚驚醒、尿床等。台灣有研究發現,高達四成過動兒有睡眠呼吸障礙;根據最新研究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引發小兒高血壓,長大也較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大部分病童對疾病本身都無感,因此還是要靠家長的觀察來察覺是否有異。

鄭醫師補充:

小孩鼾聲連連,並不代表一定會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得藉由睡眠檢測來確認。對小孩來說,比較方便的檢查就是居家睡眠檢測。

此外,導致小孩睡眠呼吸中止的元兇,常見的原因不外乎是過敏鼻塞,扁桃腺腫大以及肥胖等等,睡眠呼吸中止影響的其實是睡眠品質變差,深度睡眠不足,因此生長發育最需要的深度睡眠不見了,當然是首當其衝,此外,睡眠品質不佳,也會影響白天專注力以及脾氣控制,為人父母者萬不可輕忽。

因此,如果當事人有過敏困擾,最好透過過敏原分析,調整環境以及食物控制,有效改善過敏影響,扁桃腺腫大的機率也隨之降低,比起直接開刀整形,應該是更好以及安全的選擇。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嚼冰塊 有助大腦運作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冷飲見底時,將冰塊撈起放進嘴裡嚼得「嘎吱」作響,竟有助增強大腦神經細胞反應。

多數人嚼冰塊通常只為好玩或享受冰涼感,但也有人「一嚼上癮」,過去研究顯示,有這類「食冰癖」者,多因體內缺乏鐵質所致。食冰癖被認為是「異食癖」的1種,患者行為近乎強迫症,嗜吃冰塊等不含營養的食物甚至物品,有時會伴隨心理問題發生,女性及兒童比例略高於男性。

美國賓州大學團隊發表於《醫學理論》期刊的研究發現,一般人有食冰癖比例僅4%,「缺鐵性貧血」患者則逾5成。賓州大學心理系副主任梅麗莎杭特指出,曾有多位缺鐵性貧血食冰癖者表示,嚼冰塊「有點像喝咖啡」,具有提神效果,研究團隊據此推論,嚼冰塊或有助促進神經細胞運作。

研究人員測試一般人與缺鐵性貧血患者敏捷、警覺等瞬間反應能力及專注力,在受測同時讓受試者飲用室溫水或嚼冰塊。結果意外發現,缺鐵性貧血患者在喝室溫水時,受測表現類似注意力不足患者,反應較慢、出錯率偏高,但嚼冰塊時,卻與常人無異。

杭特解釋,「冰塊從口入」時,會引發類似「潛水反射」的現象,也就是深潛時,臉部接觸冰水,心跳會立刻變慢,輸往四肢的血流量減少,轉而輸往大腦及其他重要器官。此外,冰塊使體溫瞬降,造成交感神經興奮,也會使輸往腦部的血流量增加,因而增強大腦反應。

杭特分析,嚼冰塊理論上也有助增加常人大腦血流量,但由於一般人腦部「血氧濃度充足」,不像缺鐵性貧血患者體內血紅素製造不足,導致紅血球攜氧量下降而顯得「頭昏腦鈍」,就算嚼冰塊後腦部血管血氧濃度提高,對神經細胞反應改變有限。

鄭醫師補充:

冰冷的環境對人類身體來說是一種壓力,因此,一旦接觸到冰冷的東西,身體會啟動危險應變模式,把血液維持在身體核心與大腦,讓交感神經活躍,因此專注力以及應變能力隨之提升。缺鐵性貧血的人藉由嚼冰來減少周邊血流灌注,增加大腦血流,提升大腦專注力,有明顯的效果,難怪一嚼上癮!

參考文獻:

Pagophagia improves neuropsychological processing speed in iron-deficiency anemia

Hunt, Melissa G. et al.
Medical Hypotheses , Volume 83 , Issue 4 , 473 - 476

http://www.medical-hypotheses.com/article/S0306-9877(14)00271-0/abstract?cc=y

參考原文報導:

http://nymag.com/scienceofus/2014/11/ice-chewing-is-better-than-sex-for-some-people.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研究 打坐八周改善學習及記憶力

 

美國研究人員說,打坐八個星期就可以改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

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拉薩」找了十六個人做實驗。研究人員用核磁共振掃描他們的腦部。結果顯示,練過八個星期的打坐以後,接受實驗的人腦子裡負責學習、記憶、情緒的部位,灰色物質都增多了。這也就表示,學習、記憶和情緒都改善了。

「拉薩」說,腦子是越用越好。常用哪個部份,哪個部份的能力就會變強。他說,打坐真算是一種腦力運動。

鄭醫師補充:

靜坐是訓練大腦如何休息與放鬆的運動。放鬆又能覺察,是靜坐者理想的狀況。一旦放鬆且能覺察,記憶以及學習能力自然提升。

參考文獻:

http://news.harvard.edu/gazette/story/2011/01/eight-weeks-to-a-better-brain/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2826953/Proof-meditation-grow-brain-just-eight-weeks-improve-learning-memory.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處空氣污染中 孕婦易生ADHD小孩

空氣污染一般會讓人覺得影響的是身體的健康,但是一項新的研究指出,母親在懷孕時如果處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孩子出生後發生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的風險也提高。這也是學界首次將兩者建立關連性的研究。

在這項刊登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開放式線上期刊(PLOSONE)的研究中,研究團隊將焦點放在空氣污染中常見的一種化合物「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上,以觀察懷孕期婦女接觸到的多環芳香烴水準,與之後生下的小孩是否有ADHD間的關連。多環芳香烴是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燒的產物,主要是交通工具產生,在美國家戶如果用化石燃料燃燒取暖,也會是多環芳香烴的主要來源,在先前的研究說明它會破壞成長中的神經系統。

研究的目標是250位九歲兒童,他們採樣了受試者出生後暴露在多環芳香烴的量及二手菸暴露情形,藉此進一步釐清出生前從母體接收到的量有多少。而為了能準確測量母親到底曝曬在多少多環芳香烴中,研究的主筆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衛學院教授FredericaPerera研究的是母親DNA中的共價鍵結物(DNAAdducts)。DNA共價鍵結物是如多環芳香烴這類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後,取代了正常DNA上鹼基的意思,每個人的情況都不會相同,因此具備識別度。

實驗結果發現,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試者,母親懷孕期間接觸到高含量多環芳香烴,在九歲時有五倍的機會發生注意力異常的情形,而在全面評估是否具有ADHD行為特徵時,出現各項特徵的風險也都在三倍以上。

在她先前的多項研究中,已經顯示出在產前曝露在高劑量多環芳香烴中,會與產生多種症狀的風險有所關連,包括小孩在3歲時發展遲緩、5歲時智商較低、6到7歲時產生焦慮、憂鬱與注意力相關問題。

Perera表示,現在發現了這個造成ADHD的因素,是可以預防的,相關的預防措施應該要接續著擬定出來並執行。紐約市政府已經著手管制交通工具排放多環芳香烴,她表示政府可以做出改變,也是政治人物的責任。而對懷孕婦女的建議,Perera表示多吃新鮮的食物以吸收良好的營養很重要,可以彌補空氣污染帶來的傷害。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報導主要提醒我們:空氣汙染的「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在孕期曝露頻率增加,孩童日後產生神經損害,進一步導致ADHD的罹患風險提高,此外,先前的研究也發現孩童發展遲緩、智力偏低以及焦慮憂鬱等狀況,一部份的原因來自於母親孕期所接觸的空氣汙染導致。因此,建議政府能積極改善空汙的嚴重度外,孕婦於懷孕期間,儘量避免空汙的曝露,降低孩童日後罹患ADHD以及其他精神疾病的風險。

 

參考文獻:

Perera FP, Chang H-w, Tang D, Roen EL, Herbstman J, et al. (2014) Early-Life Exposure to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ADHD Behavior Problems. PLoS ONE 9(11): e111670. doi:10.1371/journal.pone.0111670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11167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療過動兒 專家:副作用需經完整分析

 
〔自由時報/新北報導〕新北市推動國小兒童過動症篩檢,引發用藥爭議。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表示,藥物的化學結構相似,不代表會有相關副作用,不同的藥物合成過程,會造成不同的副作用,必須完整分析,無法只靠化學結構論斷。

吳家誠指出,這些治療藥物都含有鎮定成份,雖然會讓小孩減少過動情形,但也可能影響小孩的學習狀況,「可能還沒治好過動,還造成另外的傷害。」

吳家誠建議,用藥並不是好方法,很多過動症的起因是飲食、作息不正常,尤其是食用色素吃太多,也會誘發類似症狀,應該從這些層面改變,才能治本。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檢視三種治療過動症藥物化學結構後分析指出,其實「利他能」、「專司達」的化學結構更像「古柯鹼」。

凌永健表示,任何藥物都會有副作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曾於二○一三年警告,這三種治療過動症藥物可能讓少數人出現男性勃起功能異常、疼痛等症狀。凌永健說,藥物副作用出現比例不高,因人而異,但不能每個小孩都用相同劑量,也必須由醫師定期追蹤治療情形。

  

鄭醫師補充:

古柯鹼的化學結構式:

利他能(專司達)的化學結構式:

安非他命的化學結構式:

最後提醒:提供這類資料,並非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服用精神科藥物,對醫療建議的治療有任何疑慮,務必與主治的醫師討論,若無法得到明確或滿意的答案,不妨找第二甚至第三專業意見做諮詢。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動兒狀況多 服藥效果各異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藥物雖能使患者保持專注,卻無助於增進ADHD兒童的學業表現。美國研究指出,服用「利他能」、「專思達」等藥物的ADHD男童,學業表現較未服藥者差,女童則有較情緒化的表現。丹麥研究也顯示,長期服用ADHD藥物,恐增兒童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現階段臨床上公認ADHD治療以藥物為主、行為療法為輔;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統計,隨著ADHD確診人數增加,服用利他能、專思達等類似興奮劑的「派醋甲酯」類藥物兒童比例,從2007年的4.8%,升至2011年的6.1%。這類藥物能促進腦部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分泌,幫助ADHD患者保持專注,並減少衝動或過動行為,患者偶爾會出現食慾不振、行為反差過大、治療無效等狀況。

「兒童服用ADHD藥物最主要的目的,應是更能專注於課業、改善學習狀況。」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潔奈特柯瑞,透過「全國經濟研究所」發表的研究,追蹤加拿大魁北克當地4000多位ADHD兒童長達11年後發現,服藥的男性學業表現反而較差,女性則較情緒化。柯瑞認為,短期用藥可改善ADHD症狀,長期服藥則效益不彰。

美國賓州大學認知神經學教授瑪莎法拉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解釋,ADHD兒童的專注力因服藥而增強,使兒童能認真埋首書堆,完成作業效率也提升,「但當同學來到書桌旁聊天時,服藥者一樣付出100%的專注。」法拉團隊針對ADHD兒童進行智力及認知能力測驗後也發現,服藥與否對患者並無影響。

丹麥奧胡斯大學團隊追蹤8300位ADHD兒童,其中百餘人出現高血壓、心律不整、心搏驟停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症狀,儘管發病率僅約1.3%,但統計顯示,長期服藥者出現各種心血管疾病輕微症狀的風險,較未服藥者提高2倍。該校經濟學博士索倫戴思嘉德於《兒童及青少年神經藥理學期刊》發表研究指出,該結果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希望提醒醫師,需特別注意ADHD服藥者的心臟健康狀況。

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團隊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精神病學》的研究則證實,ADHD患者駕駛汽機車的事故率及死亡率,都較常人高,但透過服藥加強專注力,可減少逾4成ADHD男性的交通事故率。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的重點在於:

1.男童長期服用ADHD藥物,學業表現未見提升,反而更糟,女童則更易情緒化。

2.ADHD藥物提高兩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一般謹慎的醫師指是在服用前會做心血管疾病評估,然而根據研究,即使開始服用時看起來沒問題,但服用後仍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須小心追蹤。

最後提醒:提供這類國外研究資料,並非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服用精神科藥物,對醫療建議的治療有任何疑慮,務必與主治的醫師討論,若無法得到明確或滿意的答案,不妨找第二甚至第三專業意見做諮詢。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drugs.com/news/adhd-may-up-risk-heart-problems-kids-study-finds-52240.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過動症激增 學者憂過度診斷

【全球ADHD患者激增】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統計,全美4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在2003年時有7.8%為ADHD患者,至2013年底增加為11%,包括5分之1的高中男孩及11分之1的女孩,也就是約650萬人有缺乏注意力及過動或衝動的症狀。

在台灣,台師大特殊教育系在2001年的調查顯示,國內ADHD盛行率約為5%;台大醫院團隊的數據為7%,馬偕醫院兒童身心科團隊的研究結果則為8.4%。台師大特聘教授洪聰敏推估,全台ADHD兒童人數持續增加,目前盛行率約為9%。

【恐陷過度診斷】 澳洲邦德大學團隊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澳洲自2000年以來,因確診為ADHD而服用藥物的兒童增加73%;英國及荷蘭從2003至2008年,ADHD患者增加2倍。邦德大學研究員雷湯瑪斯表示,臨床上診斷ADHD的依據之一,是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但2013年5月推出的第5版放寬部分認定標準,恐加劇ADHD過度診斷的問題。

ADHD的典型症狀包括注意力不足,及衝動或過動行為,患者多以兩種兼具的混合型為主。《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列出粗心、無法持續保持專注、聽而不聞、無法遵照指示完成任務、規劃組織能力較差、逃避需要持續動腦的工作、易弄丟工具、易受外在影響分心、忘東忘西等特色。

衝動及過動徵兆則包括坐時會玩弄手腳、易任意離開座位、在不恰當的場所亂竄、無法投入安靜的休閒活動、總是處在活動狀態、話多、好搶答、喜歡插嘴或干擾他人、無法排隊、等待或輪流玩遊戲等。

【成人認定標準較鬆】 過去7歲以下兒童若在家中、學校等不同場所,都出現前述任6項或以上情形,並持續超過6個月,就可能被診斷為ADHD;新版指南則將年齡延長至12歲,且由於近半數ADHD兒童成年後,相關症狀依然存在,新版指南也建議年滿17歲、出現5種或以上情形者,就可視為ADHD。

成人ADHD患者或許是各界需要重視的問題;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理事長林玲華分析,國內約有3分之1的ADHD兒童,在成年後症狀消失,目前尚不知原因;另有3分之1過動症狀仍持續出現,其餘3分之1則是更形惡化,包括出現類似憂鬱症、強迫症或沉迷賭博的行為,也有患者自高中開始產生嗜睡問題。

【藥商促患者數增加】 美國杜克大學榮譽教授基斯康諾斯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指出,ADHD患者人數被嚴重高估,「這一切都是藥商的陰謀!」耶魯大學小兒神經學教授威廉葛拉夫接受《醫學電子報》訪問時則表示,1992年時美國治療ADHD常用藥物「利他能」的年產量約4.2噸,而在藥商長期透過各種管道宣揚注意力不足,需透過藥物積極治療下,2012年時飆升至51噸,相當於臨床上「15億份」每日劑量。

然而,也有許多醫師認為,ADHD確診病例及用藥人口增加,實屬有益無害;美國紐約兒童心理研究所主持人寇普勒維茲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解釋,自1997年以來ADHD患者數激增的主因,是醫界對症狀定義明確,大眾對ADHD有更多瞭解並願意就醫。他強調,多數ADHD藥物都已證實副作用極少、鮮見藥物濫用問題,且在提升專注力後,患者生活品質獲得大幅改善,無需對此過度反應。

 

鄭醫師補充:

小兒科醫師和精神科醫師的看法為何有如此不同,請參閱文章最後兩段。

原文報導連結:

http://www.medicaldaily.com/has-adhd-drug-marketing-given-rise-overdiagnosis-epidemic-265137

參考文獻:

TRENDS: The Global Market For ADHD Medications

  • Richard M. Scheffler,
  • Stephen P. Hinshaw,
  • Sepideh Modrek,
  • and Peter Levine

Health Aff March 2007 26:2450-457; doi:10.1377/hlthaff.26.2.450

http://content.healthaffairs.org/content/26/2/450.full

最後提醒:提供這類國外研究資料,並非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服用精神科藥物,對醫療建議的治療有任何疑慮,務必與主治的醫師討論,若無法得到明確或滿意的答案,不妨找第二甚至第三專業意見做諮詢。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去年底的一篇美國研究分析4-17歲族群發現,2011到2012在美國被診斷為ADHD的病例超過200萬人。相較於2013-14的1百多萬人,高出42%:

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269311.php

目前關於注意力缺損過動症ADHD的診斷,都是以面談觀察評估為主,沒有客觀的檢查方式(包含影像學以及實驗室數據)可以確診,因此遭到誤診,吃冤枉藥物的例子並不少見。

研究人員建議大家(包含家屬以及專業人士),若要提高ADHD的診斷準確率,可以考慮透過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的檢查來協助減少誤診:

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276150.php

上個月才發表的一篇研究提到,ADHD患者大腦細胞對於鐵的吸收較一般人來得高,因此若能為疑似ADHD個案安排這項檢查,降能大幅減少誤診可能性。測血液中的鐵沒有幫助,因為一般人的血鐵值與ADHD患者的血鐵值相仿,沒有分別。

關鍵是醫師在門診下ADHD診斷,開藥治療時,九成九九不會安排這項檢查(健保也會剔退),因此對ADHD來說仍存有一定比例的誤診率,提醒大家。

參考文獻:

Multimodal MR Imaging of Brain Iron in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Non-invasive Biomarker that Responds to Psychostimulant Treatment? Vitria Adisetiyo et al., published in Radiology, 17 June 2014. DOI: 10.1148/radiol.14140047 Abstract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news release, accessed 17 June 201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可助過動兒 提升專注力

多運動,好處多,臺師大研究發現,透過一系列運動處方,能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作用和藥物相似,可抑制過動兒衝動能力,並提升專注力。(陳映竹報導)

 台北馬偕醫院近日曾針對一所小學進行全校篩檢,結果發現,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候群 (Attentional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盛行率高達8.4%,以一班30人計算,每班至少就有2個過動、容易衝動的小朋友。

過動兒在醫學上被認定是大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分泌不足的問題,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目前以藥物治療,臺師大體育學系特聘教授洪聰敏帶領研究團隊,透過腦波檢測來瞭解過動兒運動前後大腦狀態,以每周2次,每次90分鐘的水中有氧運動,發現運動刺激分泌多巴胺、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達到抑制衝動能力與專注力提升,和藥物有一樣的效果。「老人和小朋友的核心缺陷都在前額葉區,老人是退化、過動兒是發展遲緩,運動能提升專注力,讓過動兒能力可接近一般孩童。」

洪聰敏說,未來將進一步的研究,更精確的運動處方,看看能改善過動症到甚麼程度。

鄭醫師補充:

最近在整理一些過動兒的非藥物資料,準備寫下一本書,期間我和一位國內的早療復健科醫師討論到感覺統合(一般坊間所謂的大腦潛能開發)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改善,他有任何建議?大家知道他的反應嗎?

「這種沒有科學根據的治療,我不建議放在書裡面,臨床上可見療效最多三成,運動改善ADHD的研究還比較多,值得你提出來給大家參考!」

若要提運動改善ADHD的研究非常多,大家不妨參閱以下連結:

1.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724411/

2.Pontifex, M. B., Saliba, B. J., Raine, L. B., Picchietti, D. L., & Hillman, C. H. (in press). Exercise improves behavioral, neurocognitive, and scholastic performance in children with ADHD. Journal of Pediatrics.
Journal of Pediatrics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3.

Neurotox Res. 2012 Feb;21(2):195-209. doi: 10.1007/s12640-011-9260-0. Epub 2011 Aug 18.

Physical exercise alleviates ADHD symptoms: regional deficits and development trajectory.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機磷農藥過量 過動兒風險增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0日電)蔬果農藥沒洗乾淨,吃了可能容易過動,有研究披露,孩子的尿液幾乎都出現有機磷農藥代謝物,代謝物較多的孩子,過動症風險倍增。

台北榮民總醫院今天舉辦蔬果農藥殘留與健康研討會,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發表「蔬果農藥殘留慢性暴露可能的健康風險」,她的研究顯示,過動兒的有機磷農藥暴露量普遍較高。

陳美蓮說,就DEP、DEDTP、DMAP等有機磷代謝物在尿中濃度而言,高濃度組的孩子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風險,都是低濃度組的2倍以上,尤其DEDTP高濃度組,更是低濃度組的8倍。

由於5歲幼兒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不易診斷過動症,陳美蓮是在大台北地區以67名經醫院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9歲兒童,對照159個正常5歲幼兒,檢驗尿液中6種有機磷農藥代謝物,幾乎所有的尿液樣本都檢出有機磷農藥。

值得一提的是,超過1/4的尿液樣本檢出2種以上農藥,陳美蓮認為,尿中檢出的有機磷農藥愈多,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風險愈高。

陳美蓮表示,不同年齡、行業的飲食攝取農藥種類不同,她將持續調查兒童的農藥暴露量,了解農藥代謝物檢出率是否提高、種類是否增加。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指出,有機磷農藥很毒,急性中毒會使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過量,有機磷農藥代謝物則類似環境荷爾蒙作用,有人推論長期慢性暴露於有機磷農藥,可能會導致過動症,不過也有研究認為二者無關。

楊振昌說,消費者吃當季蔬果、分散貨源、不吃颱風搶收的蔬菜、用流水軟刷清洗蔬果,以及教育農友正確使用農藥、禁用高毒性農藥如「達馬松」等,可減少消費者吃進農藥的機會。1030620

鄭醫師補充:

過動兒體內有機磷濃度過高,國外研究非常多,然而這到底是結果還是原因?

真的是過動兒攝取的食物來源有機磷濃度較高?或者是過動兒體內解毒排毒功能較差?

我覺得這個可能性比較高:過動兒攝取的食物來源含有機磷的成分機率相當,但因為肝臟解毒以及身體排毒功能較差,所以測到的濃度比較高。

當然能減少農藥來源的攝取更安全。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孩常打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及憂鬱發生率提高!

打呼的孩童較會有行為問題

作者:劉運 | 台灣醒報 – 2012813下午6:20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有小孩打呼的父母注意了!有研究指出,一週打呼2次的孩童未來比較可能有行為問題。美國一位資深醫師警告,孩童睡覺如果出現持續大聲打呼,他們罹患過動症、注意力不集中的機率會提高。研究人員指出,哺育母乳可以預防孩童打呼現象。心理學家建議,醫生與父母要定期追縱孩童的打呼現象,尤其是經濟環境不佳的家庭。

美國神經心理學家迪彼比針對學齡前兒童的打呼及行為發展關聯進行研究,研究人員訪問249名母親有關她們孩子的睡眠及行為,發現10分之1的孩童有持續及大聲的打呼情形。迪彼比指出,呼吸困難及不當的睡眠方式,可能會引發行為不當。

研究發現,每週至少大聲打呼2次的23歲孩童出現最多的行為問題,包括過動症、注意力不集中及意志消沈。迪彼比說:「我鼓勵父母與醫生聯絡,特別是如果孩童經常打呼,並且維持一段長時間。」迪彼比的研究發表在網路上的《小兒科》醫學期刊。

迪彼比指出,長期的哺育母乳似乎可以預防小孩打呼。迪彼比醫生指出,卡通讓人們覺得打呼是件可愛及有趣的事,「但打呼如果持續幾個月就不是正常的現象,如果還會引發行為問題,那就一點都不有趣!」他說打呼可能是晚上的呼吸問題,而且可以治療。

科學家指出,打呼是呼吸困難的症狀,會造成睡眠不良及白天的疲倦,並影響身體健康及發育。迪彼比建議醫生定期追縱孩童的打呼現象,尤其是來自經濟環境不佳的家庭。迪彼比指出,不做檢查,對打呼採「等等看」的心態,會讓學齡前孩童的行為問題更嚴重。

醫師補充:

打呼,代表呼吸道不通,呼吸道不通,身體處於缺氧的狀況,且無法進入深度睡眠,等於晚上無法好好睡覺,因此白天精神會難以專注容易倦怠,甚至脾氣不好不聽話不足為奇,這在臨床上也不少見。想知道小孩的打呼嚴不嚴重,可以透過睡眠檢測來了解打呼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的頻率以及時間是否嚴重。嚴重的話,過渡期甚至要先用正壓呼吸治療來直接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的狀況,幫助睡眠品質提升。

這類小朋友通常有肥胖以及鼻子過敏等狀況,根據過去的研究,這些都與ADHD的發生有關。

很多小兒科,耳鼻喉科的醫師,他們在接觸一些鼻子過敏的臨床個案,往往也會合併有注意力比較缺乏的狀況。在國外的統計,被診斷有注意力缺乏或是過動的小朋友,大約七成以上都有過敏的狀況。而他們的注意力缺乏影響的就是智力及學業表現,甚至有些人也會比較坐不住而有過動的情形。針對這些人,為人父母者,絕不是急著讓他們服用幫助注意力提升的中樞神經興奮劑,相反的,應該讓他們先作完整的過敏評估,先幫助他們的身體穩定才是重點。

完整的過敏評估包含急性過敏原、慢性食物過敏原甚至考慮食品添加物及色素過敏原分析,針對過敏原採用隔離及輪替飲食療法,我們往往能在一個月左右見到成效。國外有這方面的研究統計,有明顯改善的比率是九成三。長期哺餵母乳的小孩,過敏的機率也比較低(包含呼吸道),因此打呼出現機率也比較低。

所以有鼻子過敏的小朋友如果還有注意力缺乏的狀況,一定要先從過敏處理起。

ADHD與打呼有關,類似結論國內早有研究證實:

長庚醫院研究發現,臨床符合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簡稱過動症)診斷的小朋友中,高達四分之一以上孩子其實有睡眠呼吸障礙問題

由於目前臨床使用的過動評量表,並不能分辨純粹睡眠出了問題的病童。換句話說,有些晚上睡不好、睡不夠,以致影響日間表現的孩子,可能被誤為過動兒治療,值得臨床醫師以及家長多留心﹗

這項研究結果是由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黃玉書等人跨科系進行,並於睡眠醫學會中發表,兩年期間共有超過兩百名兒童被納入研究。

經由實際進行睡眠檢測的結果發現,其中四分之一的孩子其實有程度不等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還有十點二%有週期性肢體抽動症。

如何透過根本治療方式來處理肥胖以及過敏問題,才能真正解決打呼問題,擺脫ADHD的糾纏:

http://www.webmd.com/add-adhd/guide/adhd-sleep-disorders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DHD患者體內的Omega-3脂肪酸偏低,影響學習以及行為控制!

Omega-3不足 影響學童學習

作者: 莊瑞萌 | 台灣醒報 – 2013年9月17日 下午4:20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牛津大學最近 一項研究發現,英國7歲以上的學童,有許多在Omega-3脂肪酸的攝取量攝取不足,研究者指出,學童Omega-3 DHA足夠與否會影響閱讀能力。調查中還發現,近1成英國兒童飲食中從未吃過魚類等富含Omega-3脂肪酸食物,身體與智力發展堪虞。

魚類及海鮮含有Omega-3脂肪酸EPA和DHA不飽和脂肪酸,對腦部發育、心臟及免疫系統相當關鍵,牛津大學觀察493位7歲到9歲閱讀能力在 中低以下的英國學童,發現學童血液裡DHA比例低於2%, EPA僅0.5%,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加總則為2.45%,這些數據都遠低於成人保持心血管健康最低建議值的4%水準。

研究者蒙特格羅尼表示,「兒童血液中的Omega-3濃度,反映了學童的行為與學習能力優劣,其中DHA值越高者,閱讀及記憶能力越佳。」

深海魚類油脂中含有的Omega-3脂肪酸,主要分為EPA與DHA,屬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且Omega-3脂肪酸是需從食物中獲取的人體必須營養素,但這次的調查從家長提供資訊發現,竟有近九成英國兒童每周吃魚次數少於2次,近10%兒童則從未吃過魚。

另一名研究者李察森憂心地指出,研究結果可推測,英國兒童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普遍不足,這些情形如果放諸成人來看,等於將會提高心臟疾病風險。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PLOS One》期刊。

醫師補充:

體內的Omega-3含量到底夠不夠?可以透過功能醫學相關檢測能直接測量,檢測結果偏低,建議考慮以補充有純度認證,獨立檢驗室背書的安全魚油來協助改善。

上述報導的參考文獻來源:

Montgomery P, Burton JR, Sewell RP, Spreckelsen TF, Richardson AJ (2013) Low Blood Long Chain Omega-3 Fatty Acids in UK Children Are Associated with Poor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Behavior: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from the DOLAB Study. PLoS ONE 8(6): e66697. doi:10.1371/journal.pone.0066697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66697

過去就有研究發現,ADHD的患者體內的Omega-3這類必須脂肪酸含量過低,雙盲研究也顯示,讓有ADHD症狀的患者接受每天1公克的Omega-3脂肪酸3-6個月,效果呈現中度到高度的改善:

Richardson AJ, Montgomery P (May 2005). "The Oxford-Durham stud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fatty acids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Pediatrics 115 (5): 1360–6. doi:10.1542/peds.2004-2164. PMID 15867048.

近年研究發現ADHD患者可以藉由補充Omega-3來獲得改善:

Kine S Dervola, Bjørg Å Roberg, Grete Wøien, Inger Lise Bogen, Torbjørn H Sandvik, Terje Sagvolden, Christian A Drevon, Espen Borgå Johansen, Sven Ivar Walaas. Marine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duce sex-specific changes in reinforcer-controlled behaviour and neurotransmitter metabolism in a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model of ADHD. Behavioral and Brain Functions, 2012; 8 (1): 56 DOI: 10.1186/1744-9081-8-56

2000年的研究報告很清楚地告訴我們:Omega-3脂肪量低的男孩,有行為問題記錄的頻率較高。包括過動、衝動、焦慮、大發脾氣和睡眠問題:

  • John R Burgess,
  • Laura Stevens,
  • Wen Zhang,
  • and Louise Peck

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m J Clin Nutr 2000 71: 1 327S-330S

http://ajcn.nutrition.org/content/71/1/327S.ful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隱斜視 閱讀困難

隱斜視是表面難以察覺的視力障礙,往往因閱讀困難影響學習。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看起來像是注意力無法集中,被家長誤作過動兒,帶到精神科求診卻徒勞無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眼科主治醫師謝宜靜指出,通常眼位不正,即俗稱的鬥雞眼或脫窗,很容易就看出不對勁。隱斜視則必須經過遮眼等斜視檢查,才能作出診斷。

最近一名五歲的小女孩,因為在幼稚園裡無法認真上課,畫畫執筆表現都比同學來得差,而被家長當成過動,趕緊帶到精神科,希望及早治療。好在前陣子園裡舉行例行性檢查,發現她視力不佳,才終於轉到眼科找出答案。

檢查發現,她的最佳矯正視力在零點七左右,約有一百度遠視。除此之外,她雖然色覺功能正常,但立體感較差,最後確定病因是隱斜視。

謝宜靜說,視覺功能訓練有異於一般眼科治療,不須按時點眼藥,也不用配戴眼鏡,更談不上開刀矯正。它像是眼睛的物理治療,有系統的進行雙眼與腦部成像訓練,一周兩到三次,約莫三個月成效即可顯現。

 

 

鄭醫師補充:

除了視力問題,聽力障礙的孩童也可能因為聽力影響無法好好聽和說,影響學習以及專注力,被誤以為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因此,任何孩童一旦出現學習障礙,疑似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狀況,必須透過完整的身體檢查,先排除是否因為聽力或者視力造成的學習障礙。一旦檢出,透過治療矯正,往往症狀瞬間消失。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敏兒睡不好 精神不易集中恐成過動兒
 
 

季節交替,小兒科門診明顯多了許多過敏不適的小病童。常見過敏症狀為鼻子癢、眼睛癢、鼻塞、或鼻水流個不停,皮膚長紅疹或乾燥脫皮,氣喘發作或晚上容易咳嗽。不少家長以為,過敏是小毛病,忍一忍就好,但小兒科醫師提醒,當心放任不管可能使症狀加劇,甚至提高過動症風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張詠森表示,包括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和氣喘都屬於「文明病」,發生率是越來越高。尤其是住在都市裡的孩子盛行率逐年增加。

  臨床證實,過敏症狀與過動症、注意力不集中有密接關連性。以異位性皮膚炎為例,國外研究顯示,異位性皮膚炎的孩童有47%-60%睡得不好,尤其當皮膚搔癢發作時,睡不好比例更上升至86%。而有睡眠問題的小朋友比較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行為異常或學業表現較差。

  德國一項研究指出,嬰幼兒時期診斷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到了10歲時,比同齡兒童容易出現過動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傾向。而其中有異位性皮膚炎合併睡眠不好的小朋友,日後出現情緒問題的機率是同齡兒童2.63倍。

  國內客觀的睡眠儀器檢測也發現,異位性皮膚炎孩童需要較長時間入睡,入睡後醒來的時間較長,睡眠效率也較差。除了異位性皮膚炎之外,因為氣喘的夜咳或是過敏性鼻炎的鼻塞等症狀,造成晚上睡不好的情形也很普遍。

  想要改善過敏兒睡眠問題,張詠森醫師強調,最重要的是確實控制過敏症狀,及早向小兒過敏科醫師求診。另外,去除睡眠環境中的過敏原,常換洗床單被套、避免和絨毛娃娃同睡,固定作息,避免飲用紅茶、奶茶、可樂、咖啡等咖啡因的飲料,保持安靜幽暗的睡眠環境,也都有助改善。

  張詠森醫師提醒,兒童一般不建議使用安眠藥改善睡眠問題。目前國內較常使用第一代抗組織胺,具有止癢效果,可利用嗜睡副作用來幫助睡眠,但效果短暫,過一陣子消失。國外有使用褪黑激素,但目前台灣並未引進。


 

 

鄭醫師補充:


這是我在演講中,經常會提到的例子。


我的好朋友是過去是一位麻醉科護理長,她有一個兒子打從幼稚園到小學三年級,一直是老師眼中的頭痛人物,除了脾氣控制很糟,與同儕相處有困難,注意力難集中又過動,身體方面,他還是個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不只是國小老師,連幼稚園的老師也早早催促媽媽早一點帶小孩去就醫,因為這個小孩是不折不扣的過動兒兼情緒障礙兒。但媽媽覺得類似安非他命的中樞神經興奮劑絕不能讓自己的小孩服用,小孩的內外科檢查一切正常,連急性過敏原也作了,但結果一切正常。


在小孩三年級的時候,媽媽被朋友建議,不妨讓小朋友接受功能性醫學檢測,媽媽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發現原兇竟然是小孩的爹。小孩的爹的工作是全世界飛透透的航空機師,他只要經過沙烏地阿拉伯,就會帶全世界口感僅次於母奶的駱駝奶,整箱抱回來,冰在冰箱讓兒子把駱駝奶當水喝,此外,機場最容易買到的巧克力,也是兒子每次會指定老爸帶回家的零食,其中也含牛奶成分。


檢測中的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不同於一般醫院的急性過敏原檢測,難怪在一般醫療院所老是驗不出來,小孩的慢性過敏的牛奶指數超高,故在食物攝取的建議上,家人把所有含牛奶的食物停下來(巧克力也在內),一個月後,小孩的異位性皮膚炎好八成,但最重要的小孩的情緒轉變成溫和有禮,上課也能專心,過動完全改善,功課突飛猛進,媽媽感動地說:老天爺給我換了個小孩!這個檢測救了我的小孩!這個小孩三年前年以優異的成績從高中畢業,考取著名國立大學的熱門科系。


至於上述報導提到的德國研究來源可以參閱:


Atopic Eczema and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a Population-Based Sample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chen Schmitt, MD, MPH; Marcel Romanos, MD; Natalie M. Schmitt, MD, MPH; Michael Meurer, MD; Wilhelm Kirch, MD


JAMA. 2009;301(7):724-726. doi:10.1001/jama.2009.136

http://jama.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83401



上圖是異位性皮膚炎的典型發作部位。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愈晚當爸爸 孩子自閉機率愈高

 

中國時報【綜合外電】

(中時健康╱外電編譯)隨著社會壓力的逐年提高,經濟負擔越來越沉重,許多結了婚的夫妻,總想要多等幾年,等到存夠錢了再生小孩,讓孩子享有較好的生活環境。但現在這樣的想法可能要改變了,因為根據新的研究顯示,爸爸的年紀越大,孩子患有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學習障礙的機率較高。此項研究發表於《JAMA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期刊之上。

研究的作者,同時也是美國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心理和腦科學的副教授布賴恩˙多諾弗里奧(Brian D’Onofrio)表示,這項研究一共蒐集了260萬位在瑞典出生的孩子的資料,透過跨國小組的分析,在出生那年,父親年紀越大的孩子,他們患有自閉症、躁鬱症以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比例也越高。

比起父親平均只有20多歲的幼兒來說,那些在爸爸已經40多歲才被生下的孩子,他們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風險高出了13倍;躁鬱症的風險多出24倍;自閉症譜系障礙也有3.5倍之多。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這項研究的分析,爸爸的年紀較大,孩子在學校的成績通常較差,輟學的機率也較高,顯示父親的年紀在某種程度上可能與孩子的課業表現有關。

對此,男性生育專家,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副教授凱爾(Kyle Orwig)解釋,這與年紀的增長,幹細胞數量逐年下滑,精子的數量也越少有關。更進一步說,那些能夠存活下來的精子,它們可能具備某些特定的「優勢」,而這裡所謂的優勢可能與遺傳缺陷有關,推測就是導致幼兒發育障礙的關鍵。

即便結果如此顯示,布賴恩˙多諾弗里奧仍強調,這並不代表所有生育年齡較大的父親,他們的孩子都會出現心理或學習上的障礙,大家不需過於恐慌。

  

鄭醫師補充:

過去有些小規模的研究發現:父親年紀越大,小孩出現自閉症或者過動症的風險越高,原因可能是父親的年紀,導致精子的DNA斷裂或者變異的機率提高。

這篇瑞典研究蒐集的研究分析對象夠多,值得大家參考,也提醒為人父母者,想生小孩要趁早。

參考文獻:

D’Onofrio BM, Rickert ME, Frans E, et al. Paternal Age at Childbearing and Offspring Psychiatric and Academic Morbidity. JAMA Psychiatry. 2014;():.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13.4525.

http://archpsyc.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83309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氣汙染 影響大腦發育

中國時報【朱建陵╱綜合報導】

根據最新一期美國科學期刊報導,重慶市銅梁縣2004年關閉當地燃煤電廠,研究顯示,電廠關閉前出生的嬰兒臍帶血中某種蛋白質含量,明顯低於電廠關閉後孕育的嬰兒。這種蛋白質對大腦發育至關重要。

美彭博社引述《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卷》指出,由這項在中國開展的研究發現,空汙可能導致兒童基因受損。研究人員發現,由於某些母親生活在10年前關閉的中國某燃煤電廠周圍,空汙導致基因變化,可能已損害其子女的學習能力。

這項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重慶醫科大學開展的研究發現,電廠關閉前出生嬰兒,2歲時表現出較差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前後兩組(幼兒)表現出的顯著差別,出乎預料,這顯示有效的政策對地方民眾會帶來多大影響」,第一作者、哥大的唐德良說。

這座電廠曾是主要空氣汙染源,研究人員在2002和2005年分別對150和158名不抽菸的當地母親和新生兒展開研究。研究顯示,2002年組幼兒的頭部小於2005年組,對於與神經細胞生長有關的蛋白質,2005年組孩子的腦原性神經營養因數含量明顯高一些。

  

鄭醫師補充:

之前我曾和一位長期居住於北京的中醫師聊到他在北京的生活。他說現在在北京,幾乎都不敢帶小孩出門,因為空氣汙染實在太嚴重,他擔心不僅會影響小孩的呼吸道健康,甚至會影響小孩的大腦發育,對照這則報導,值得大家警惕。

之前也有研究指出,空氣汙染會增加自閉症風險:

http://keck.usc.edu/en/About/Administrative_Offices/Office_of_Public_Relations_and_Marketing/News/Detail/2013__pr_marketing__fall__campbell_volk_epidemiology_120213

參考文獻:

Tang D, Lee J, Muirhead L, Li TY, Qu L, et al. (2014) Molecular and Neurodevelopmental Benefits to Children of Closure of a Coal Burning Power Plant in China. PLoS ONE 9(3): e91966. doi:10.1371/journal.pone.0091966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9196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