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次我到台灣抗衰老再生醫學會授課,有一位來聽講的女醫師在授課休息時間談到她的工作甘苦,其中有一點最容易讓她感到無力:


「我常勸我的病人要改變,但是效果很差,連我自己也一樣,想做改變卻很固著,真的不知怎麼辦才好?」 


當時時間有限,無法做深入的討論,不只在臨床上,一般人想做一些改變也需要有效的方法。今天看到一篇相關的研究與改變的動力有關,而且很實用,在此提出來給大家參考:


臨床心理學家馬丁‧賽利曼於2005年做了一項沮喪的實驗。沮喪最糟狀況就是缺少活力和無望感,這導致人和行為在起步之前就已受到阻礙。


如果告訴一個沮喪者,只要他能走出來,去做一些有趣的事,就會感覺好很多,他可能會跟你說他沒力氣,而且那樣做也沒用。


賽利曼不相信這樣的說法,他認為沮喪的人還是有足夠的動力在生活中做些正向的改變,他們要做的只是將動力激發出來而已。


透過577位輕度沮喪的人,請他們填寫一份線上問卷,詢問他們如果不覺得沮喪會想做什麼?結果發現這個研究的受試者都形容自己非常消極,與周遭世界沒有連結,也認為自己沒有精力或動力去享受人生,並對自己的弱點感到悲傷與挫折。賽利曼要求他們每天寫日誌為期一週,但並非記下做了什麼事或打算做什麼事,而是如果他們有更多精力的話,會「想做」什麼事?


在此我們得留意賽利曼設定的情境不是讓受試者專注於怎麼做,因為受試者常會認為自己這麼累如何享受生活?進而導致他們想出一堆無法採取行動的理由。相反地賽利曼要求人們專注於可能要做什麼事,藉以激發動力。


出乎意料的是,只要注意到自己「可能」想要做的事,就會發現有動力。歷經一個星期的思考自己潛在的慾望,他們描述自己對生活變得比較積極,而且感到比較快樂且不沮喪。


根據社會心理學家里昂‧法斯丁傑的認知失調理論指出,人的自我認知往往會出現兩種衝突或者不協調的想法。例如我們認為自己很沮喪沒有動力做任何事,但又在日誌這麼寫:「如果我不這麼沮喪,我會很樂意去看電影。」或是「如果我有力氣的話,我想要和莎拉碰面喝杯咖啡。」


心理學家發現專注於任何微弱的動力跡象,要比問些引來抗拒的問題有效的多。實際上只要對自己說「我真的很想去做某件事」就真能讓人去做。這跟「我應該做某件事是完全不同的」,事實上這句話反而造成反效果。當我們認為自己該做某件事,往往越不可能去做,特別是心理反抗機制發生作用之時。


幫助當事人找到想要去做某件事的理由,而積極的行動幾乎必然隨之而至。


「想要」的力量比「應該」、「必須」或者「應當」強大多了!


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參閱這本書Instance Influence:How to Get Anyone to Do Anything--Fas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