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在,許多醫師談到精神問題,喜歡搬出大腦的造影檢查來強調精神問題就是大腦出問題,今天我們先不去探討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因為,導致大腦功能失衡的原因,還有更多值得我們探討的部分。但不管如何,我們想要更清楚相關的專業已經發表的大腦功能研究,還是要對跟精神表現相關的大腦區域有基本的認識比較好。讓我們先把焦點放在大腦這個精密的硬體,到底哪些區域負責哪些功能。


若提到精神的影響,我們最好把大腦分成五個系統,首先要知道的是腦部中央的深層邊緣系統(deep limbic system),這部分負責建立親密關係和情緒控制的中樞,對人類來說,與他人建立關係是不可或缺的,這部分如果運作不好,可能會影響人際關係,某些味道與清楚的思緒也會影響這部分的運作。(請參閱圖一)


第二是基底核(basal ganglia),這位於腦部深處的大塊組織,主管每個人的自主反應的速度。這個區域如果過度活躍,常會造成焦慮、恐慌、恐懼感以及逃避衝突的意念,此外,當基底核活動低落時,人們常會有注意力和精細動作控制的狀況發生。所以有醫師談到巴金森氏症,都會說可能與此部分腦部功能作用不佳有關。(請參閱圖二)


第三是位於腦部前端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有人形容這是主管,這部分能幫助你專注、計畫、衝動控制、做出決定。當腦部這部分功能不彰時,人們會變的無法管控自己,還會無法集中專注力、容易分心、缺乏條理、注意力難以持續等問題。這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常會被懷疑有問題的部分,感覺統合所做的,主要也是想適當地刺激及平衡前額葉的大腦功能。(請參閱圖三)


第四是穿越腦部額葉中間的扣帶系統(cingulate),有人比喻其為換檔器,因為這部分的大腦負責讓一個人的注意力從一個觀念轉到另一個想法,交替於不同的行為與態度間。如果這個區域過度活躍,人們將會讓自己困於某些念頭或者是行為的死胡同。一些所謂的強迫思考或是行為,可能與此有關。(請參閱圖四)


最後一個部分就是位於眼球後方、太陽穴之下的顳葉系統(temporal lobes),這部分主管記憶、語言學習、表情的辨識以及情緒的控制。當這部分功能出現障礙,尤其是左半邊的顳葉出現異常,當事人會變得易怒、情緒不穩定、記憶力不佳及合併學習問題。(請參閱圖五)


如果大腦功能運作是各個系統分開獨立的,那麼我們在看待一些精神的相關疾患,也許就會簡化很多,然而,事實上:沒有一個大腦系統是獨立運作的,它們錯綜複雜地彼此相連,當你影響一個系統,極可能其他系統也跟著被影響,因此,當有些醫師拿出某些大腦造影(現在大多是正子攝影,PET),跟我們強調某些精神疾病是某些區域的問題,我們可以當作參考,但如果只把這些異常的造影,視為精神疾患就是某些大腦區域出了問題,那麼,我們可能就完全偏離適時的真相了,儘管,有少數的精神狀況,真的來自於大腦某些區域直接因為感染、受傷、中風、或者其他先天及後天的原因而有直接可觀察的異常,我們通稱為器質性腦症。然而,大部分的精神疾病診斷,並不容易找到直接的大腦區域表現有問題。


況且,精神疾病的診斷,並非基於大腦影像學的異常來下,而是一些外在現象或是患者個人主觀抱怨的診斷標準,這只是結果,真正原因,一般精神科醫師並不瞭解,因此大都只是採取藥物做症狀控制,至於藥物會吃到什麼時候?藥物是否會越吃越多,但控制效果越來越差?這絕對是讓開藥的醫師難以正面回答的問題。因此,精神狀況有問題,不應簡單地視為就是大腦某些區域功能有問題所引起,應該探討到底是身體有哪些功能失衡而導致大腦細胞作用不佳,繼而引發後續相關大腦區域功能失衡及可觀察到的臨床症狀與個人主述。


圖一


圖二



圖三(黃色區域)



圖四(請注意cingulategyrus之區域)



圖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的頭像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