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殺防治 台灣,可能走錯路了


聯合 更新日期:2008/11/20 16:50 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不應全用歐美臨床精神醫療



台灣甚至亞洲各國的自殺防治方向可能都錯了。一項台灣和香港聯手的研究發現,歐美國家自殺者九成以上患有憂鬱症等精神官能症,亞洲地區自殺者卻只有五、六成有精神疾患,加上東西方文化不同,不應全盤採用歐美國家偏重臨床的精神醫療。



這項研究因提出前所未有的全新觀點,備受矚目,論文已被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 (Lancet)接受刊登。第一作者是台北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映燁,第二作者則是香港大學自殺防治中心總監、社會工作系教授葉兆輝。



隨著經濟起飛,近年來亞洲自殺人口明顯增加。陳映燁發現,西方精神科治療有相當程度的個人主義色彩,精神科醫師通常會鼓勵病人勇於對自己負責,盡可能自己解決問題。和亞洲國家重視和諧、團體和社群主義的儒家哲學思維不同。



台灣自殺率 十年來增加三倍



她說,如果歐美國家偏重臨床的精神科醫療能奏效,投入的醫療資源愈多,效果也應愈大才對。但近十年來,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人數增加兩倍以上,但自殺率卻不降反增,足足增加三倍以上。



亞洲急性生活壓力自殺較多



另外歐美國家的自殺和憂鬱症有較明顯的連結,反觀亞洲國家急性生活壓力對自殺的影響較大。就拿台灣和香港來說,自殺率升高和經濟不景氣、傳播媒體對燒炭自殺的渲染力有關。在日本,則和失業率和工作壓力息息相關。



所以陳映燁和葉兆輝都認為亞洲國家的自殺防治策略,不應只偏重臨床醫療,而應走社區取向路線,透過家庭及社區的群體力量,協助有自殺傾向的人,不讓他們繼續走向不歸路。



社區取向模式 發揮彼此關心



中山醫學大學精神科教授賴德仁表示,自殺防治千頭萬緒,不能單靠醫療;例如有意尋死者不肯就醫,再多的精神科專科醫師也沒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陳喬琪認為社區取向模式確是可行之道。就是要所有民眾發揮「雞婆」的個性,只要發現身旁的人怪怪的,就立即上前去關心一下,往往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能挽回一條命。


 


這個研究報告,內行的人都知道,目前國內的自殺防治施行,是完全反效果的:精神科專科醫師增加兩倍以上,但自殺率提高三倍。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當中的討論,沒有把藥物因素提出來。無疑的,我們都需要親友的支持與鼓勵,但對一個想自殺的人來說,也許他們最無法面對的就是他們的親友,因為他們自己的作為,常常連自己都無法面對。當然,自殺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的人覺得自己的狀況已經很糟了,但感覺自己還往下掉,對於未來,完全沒有希望與盼望,因而有輕生的念頭。然而,我們若不探究原因,針對根源作根本的改善,那麼,想藉助藥物來減少自殺率是不太可能的。一來,抗憂鬱劑對某些人來說,反而會增加自殺的危險性(FDA之前曾明令公告),此外,真正憂鬱會自殺成功的比例是15%,若我們一直強調自殺的防治要靠抗憂鬱劑來達成,那麼我們得到的是三倍成長的自殺率。


我還記得四年前,還在花蓮工作時,有一天早上,聽到另一位同事看報時的評論:這位**的女兒之所以會輕生,就是沒有接受治療,才會想不開。然而當他再往下看,看到報紙清楚地寫著:該**女兒長期接受精神科門診,服藥治療,之後他就不再評論了,因為他很清楚,吃藥並沒有解決當事人的自殺狀況。


到底自殺防治要怎麼作?我覺得有一本書值得大家參考:人格的完整與誠實,這是由知名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所寫,其中提到的越軌行為與隱瞞行為的部分,與很多人的自殺原因大有關係,同時書中也提到解決之道,書雖然不厚,但實用性很高。之前我在好消息電視台的專訪中,也提到詳細的機轉及處理方式,有興趣的人,不妨到好消息電視台的網站,從健康醫時代的連結中點擊234集,黎明前的黑暗來看,也歡迎有興趣的人和我交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的頭像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