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愛拖延? 研究:和大腦的「扁桃體」有關


風向新聞
Kairos

2018年11月19日 下午7:07

有些人做事總愛拖拖拉拉,有些人卻可以立馬去做,這可能和大腦的構造不同有關。有研究指出,大腦有兩處特定部位可能和一個人的行事作風積極或拖延有著極大關聯,但此情況並非不可改變,大腦可以靠著後天的訓練,逐漸改變拖延的習慣。

根據《Newsweek日本版》報導,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研究團隊針對264人就腦與性格差異的關聯性做了研究,發現當一個人有要務在身時,是否會立刻去完成,這可能受到大腦兩處部位的影響。

為了確認受試者是「立刻執行派」或是「拖延派」,團隊測驗了他們的「實行控制能力」(控制思考、行動的認知系統)測驗,接著再利用MRI(核磁共振)檢查其腦部的特定區域大小與連結狀況。

大腦中的杏仁狀「扁桃體」主要的功能就是形成情感,而此部位較大的人在行動控制力方面較弱,且扁桃體與大腦的「前扣帶迴皮質」的背側部位連結較不明顯,這類型的人較難控制悲觀的情緒,是那種容易拖延、裹足不前的「拖延派」。

相反地,扁桃體與大腦的「前扣帶迴皮質」的背側部位連結較明顯的人,前扣帶迴皮質背側部從扁桃體接收資訊的狀況較明顯,有助於做決定、付諸行動;並且會壓抑掉各種行動可能產生出來的情緒、感受,使決定去做的事情能順利完成。

扁桃體可以預測行動所帶來的後果,如果決定去做的事情結果可能不好,扁桃體也會具有警告功能。因此,扁桃體較大的人就容易會有猶豫不決的傾向。

「扁桃體較大的人容易擔心事情往壞的方向發展,有較難跨出行動的傾向」,但研究團隊認為大腦具有極佳的適應力,並非所有的「拖延派」這輩子都無法改變,只要願意付出一定的時間,刻意地建立習慣,從小事開始著手,將必須要做的事情細分成各個小項目,減低任務的困難度也較容易使大腦不感情用事、拖延行事。

鄭醫師補充:

根據研究指出,人的情緒是出自腦內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一般認為是在大腦的正中央。

邊緣系統是指由扣帶迴(Cingulate gyrus)、扁桃體(Amygdala)、海馬迴(Hippocampus)所構成的大腦結構總稱扣帶迴負責處理血壓、心跳、呼吸調節、做決定、產生共鳴、認知等情緒;扁桃體負責處理莫名的恐懼、不安、悲傷、喜悅、直覺等情緒;海馬迴則是掌控來自眼、耳、鼻的短期記憶與資訊。

邊緣系統的外側有大腦新皮層(Neocortex),主要是掌控理性分析的思考能力和語言功能,所謂的「理性」也是由這個大腦新皮層控制。因為這是從低級生物演化成人類等高級生物時形成的全新腦部結構,所以稱為「新皮層」。

因此,就演化來看,最先形成是邊緣系統,後來才是大腦新皮層。

當邊緣系統受到刺激,就會產生愉快、恐懼、悲傷這類的本能情緒反應。

簡單來說,人的大腦仍偏向感情用事,扁桃體越大越發達,受到恐懼、不安、悲傷、喜悅或是直覺等情緒影響干擾大,越容易感情用事,執行力自然不佳。扁桃體不發達較小,受到恐懼、不安、悲傷、喜悅或是直覺等情緒影響較少,自然比較不會感情用事,執行力較佳。

參考文獻:

Caroline Schlüter, Christoph Fraenz, Marlies Pinnow, Patrick Friedrich, Onur Güntürkün, and Erhan Genç: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ignature of action control,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8, DOI: 10.1177/0956797618779380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956797618779380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的頭像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