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23 年,鉛首次被添加到汽油中,以幫助保持汽車引擎的健康。然而,汽車健康是以我們自身福祉為代價的。

一項新的研究計算出,童年接觸含鉛汽油的汽車廢氣改變了美國人口的心理健康平衡,使幾代美國人更加憂鬱、焦慮、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研究估計,過去 75 年中,有 1.51 億例精神疾病病例是由美國兒童接觸鉛造成的。

杜克大學神經心理學博士後學者亞倫·魯本(Aaron Reuben) 及其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同事的研究結果證明,1996 年之前出生的美國人因鉛而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明顯更高,並且可能經歷了性格變化這會讓他們在生活中變得不那麼成功和適應。

美國於 1996 年禁止使用含鉛汽車汽油,但研究人員表示,在此之前出生的人,尤其是在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使用含鉛汽油的高峰期,兒童時期的鉛暴露量相當高。

該團隊的論文將於 12 月 4 日這一周發表在《兒童心理學和精神病學雜誌》上。

鉛具有神經毒性,進入人體後會侵蝕腦細胞並改變大腦功能。因此,健康專家表示,在生命的任何階段都不存在安全的接觸程度幼兒特別容易受到鉛損害大腦發育和改變大腦健康的影響。不幸的是,無論什麼年齡,我們的大腦都不足以阻止鉛中毒。

由於美國老城市的供水系統仍含有鉛管道,美國環保署於 10 月發布了規定,規定各城市有 10 年時間來識別和更換鉛管道,並投入 26 億美元來完成這項工作。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環保署還降低了其認為具有潛在危險的土壤中的鉛含量,導致估計四分之一的美國家庭的土壤可能需要清理。

 

「人類不適應過去一個世紀所接觸的鉛濃度,」魯本說。 「一旦鉛進入體內,我們幾乎沒有有效的措施來處理它,而且我們中的許多人所接觸的鉛含量比自然水準高出 1,000 到 10,000 倍。”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鉛被用於油漆、管道、焊料,以及最災難性的汽車燃料。許多研究已將鉛暴露與神經發育和心理健康問題聯繫起來,特別是行為規範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憂鬱症。但到目前為止,尚不清楚與鉛相關的精神疾病症狀有多普遍

為了回答超過75 年的含鉛氣體使用如何在人類心理上留下永久印記這一複雜問題,魯本和他的合著者、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邁克爾·麥克法蘭和馬修·豪爾轉向公開資料全國數據。

利用有關美國兒童血鉛水平、含鉛汽油使用和人口統計的歷史數據,他們確定了每位2015年在世的美國人可能承受的鉛暴露終身負擔。根據這些數據,他們通過計算從含鉛汽油暴露中獲得的「精神疾病點數」,來估算鉛對心理健康和人格的攻擊,以此作為其對公共健康有害影響的替代指標。

麥克法蘭說:「這正是我們過去用來估計鉛對人群認知能力和智商危害的方法。」他指出,研究小組先前發現,鉛在過去一個世紀裡偷走了美國人口8.24 億個智商點。

「我們看到幾代美國人的心理健康發生了非常重大的變化,」豪爾說。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從未在汽油中添加鉛,那麼經歷精神問題的人會多得多。”鉛暴露導致憂鬱和焦慮等可診斷精神疾病的發生率更高,但也會導致個體經歷更輕微的痛苦(從而損害他們的生活品質)的比率更高。

 

「對大多數人來說,鉛的影響就像低燒一樣,」魯本說。 “你不會去醫院或尋求治療,但你會比沒有發燒時更加掙扎。”

鉛對大腦健康的影響也與全國各地出現的性格變化有關。麥克法蘭說:“我們估計人口層面的神經質和責任感發生了轉變。”

截至2015 年,超過1.7 億美國人(超過美國人口的一半)在兒童時期曾出現臨床上對血液中鉛含量的擔憂,這可能導致智商較低和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並可能使他們面臨較高的風險其他長期健康損害,例如心血管疾病增加。

含鉛汽油消費量在 1960 年代初迅速增長,並在 1970 年代達到頂峰。結果,魯本和他的同事發現,基本上這二十年裡出生的每個人幾乎肯定都接觸過汽車廢氣中有害的鉛。 X世代(1965-1980)是鉛暴露量最大的一代,他們的心理健康損失也最大。

「我們逐漸認識到,過去——甚至幾十年前——的鉛暴露可能會影響我們今天的健康,」魯本說。 “我們今後的工作將是更好地了解鉛在我國健康中所發揮的作用,並確保我們保護今天的兒童免受新的鉛曝露,無論他們發生在哪裡。”

參考文獻:

 

  1. Michael J. McFarland, Aaron Reuben, Matt Hauer. Contribution of Childhood Lead Exposure to Psychopathology in the U.S. Population over the Past 75 Years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24 DOI: 10.1111/jcpp.1407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的頭像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