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多說「謝謝」 有助於降低心臟病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編譯)全球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正逐年增加,而在台灣死於心臟疾病的人口,則成為第二大死因,所以,在預防、降低風險方面,一直以來都成為民眾關注的生活焦點,而日前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多說謝謝不僅可以改善心理狀況,還能使心臟保持健康。

擁有感恩的心 將有助於提升心率變異

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針對186名被診斷出無症狀結構性心臟病患者,進行憂鬱症狀、睡眠質量、疲勞程度等調查,結果發現,經常懷有感謝之心的人,他們的情緒、睡眠、疲勞等狀況也會比較好,而這些對於心臟健康來說,皆有很大的幫助。

且為了進一步測試研究結果,研究人員還讓患者們,連續八周每天寫下三件他們感謝的事情,結果增加了他們的心率變異,而改善心率變異,一直以來都被視為能降低心臟病風險的措施。

然而,之所以會選擇無症狀結構性心臟病患者來做研究,主要是因為他們雖然已經出現心臟受損的問題,但還沒有產生心臟衰竭的症狀,此時若能改變生活習慣,將能有效改善心臟狀況,否則一旦出現較嚴重階段的心臟病問題時,就會增加5倍的死亡率,而根據研究結果看來,擁有感恩的心,的確能使心臟更健康,目前此研究刊登於《Spiritua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雜誌。

鄭醫師補充:

有人說過:「感謝生感謝,不平生不平......感恩的心,和神相通。」

感謝,代表接受,不再抱怨自己是某些人或者事件的受害者,壓力自然減低,心血管健康最忌壓力。這樣的研究結果,的確有其道理。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medicaldaily.com/heart-healthy-diet-gratitude-focusing-positive-aspects-life-improves-well-being-328864

參考文獻:

 Mills P, Redwine L, Wilson K, Pung M, Chinh K, Greenberg B. “The Role of Gratitude in Spiritual Well-Being in Asymptomat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Spiritua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 2015.

http://www.apa.org/pubs/journals/releases/scp-0000050.pdf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茲海默症 可能與免疫細胞吃營養素有關

這項研究突破可望為這種老年人最普遍的失智疾病,研發出新的治療方式。研究發表在「神經科學」(Neuroscience)期刊。

在老鼠實驗上,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研究人員能夠靠一種小分子藥物來阻止免疫系統消耗精胺酸,避免大腦斑塊堆積與記憶喪失。

研究發現,雖然目前還不清楚免疫系統細胞的確切角色,這項研究發現可望點出阿茲海默症的新潛在原因,有望打開新的治療大門。

鄭醫師補充:

可惜的是,這樣的研究無法透過精胺酸的補充來改善失智症。關鍵應該是設法透過免疫系統的調整,減少發炎,進而讓大腦精胺酸的耗損減低,比較可行。設法抑制身體的慢性發炎,大概是目前失智症防治與改善的積極作為。

參考文獻:

"Arginine deprivation and immune suppression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Matthew J. Kan, Jennifer E. Lee, Joan G. Wilson, Angela L. Everhart, Candice M. Brown, Andrew N. Hoofnagle, Marilyn Jansen, Michael P. Vitek, Michael D. Gunn, Carol A. Colt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pril 15, 2015. DOI: 10.1523/JNEUROSCI.4668-14.2015

參考原文報導:

http://medicalxpress.com/news/2015-04-potential-alzheimer-arginine-deprivation.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眠好煩燥?6招助平穩情緒睡好覺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VOGUE】身體不會說話,所以它常常用不同的方式讓你知道哪部位出了問題,像是發燒或疼痛都是,但你知道,其實情緒莫名的煩躁和低落、焦慮、失眠也是種警訊嗎?執業20年的精神科醫生Julie Holland表示常常有病患和她說「我一直到凌晨四點都睡不著,身體不會說話,所以它常常用不同的方式讓你知道哪部位出了問題,像是發燒或疼痛都是,但你知道,其實情緒莫名的煩躁和低落、焦慮、失眠也是種警訊嗎?執業20年的精神科醫生Julie Holland表示常常有病患和她說「我一直到凌晨四點都睡不著,但是我好累。」、「我每天都不想起床,而且我覺得我不在乎任何事了。」又或者是「我一直處在憤怒狀態-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
 

隨著世代的轉變,現在的病患則是更加焦慮煩躁、更難入睡,甚至有幻聽或幻覺。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情況,請開始面對這些症狀吧!但是別擔心,改善的方法相當簡單,只要小小的改變,你會發現其實擁有好心情、睡好覺是很簡單的!

第1招/聰明吃,還能快樂瘦

不正確的節食或是單一食物不攝取的節食方式也會造成情緒的喜怒無常,但其實只要遵照幾個基本原則,「節食」是OK的:

i) 從蔬菜中取得纖維質而非水果,因為選錯了水果反而吃進過多的糖分。

ii) 天然食物永遠比加工食物來的好,簡單來說,就是看得出食物的原型。

iii) 如果要節食,蛋白質的攝取該比碳水化合物來的多,但不是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

有研究比照了兩組「激烈節食(包含加工食品)」和和「選擇性節食」的成年人,結果顯示,「選擇性節食」處理憂鬱的效率比另一組高出58%。如果可以,每天請攝取大量的蔬菜(像是沙拉、燙青菜等),並多吃能增加抵抗力的食物,像是薑、藍莓、黑巧克力、綠茶、紅葡萄酒…另外還有富含omega-3的食物,如鮭魚,大比目魚和亞麻籽等,已有許多研究顯示,這些食物有助於改善情緒和焦慮。

第2招/行光合作用吧!

不只植物需要曬太陽行光合作用,其實人也需要!一週至少有3天可以在戶外待上20分鐘,曬曬太陽、享受一下陽光。現在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忙碌現代人缺乏維生素D而不自知-維生素D缺乏症,而缺乏的一大原因來自於「沒有曬太陽」,準確地說是陽光中的中波紫外線B光。

缺乏維生素D不但會骨軟化和骨質疏鬆症,也會造成心情憂鬱,像有些輕微憂鬱症或躁鬱症患者便是缺乏維生素D,這時醫生就會在處方裡加上維生素D以提振病患的心情。 但注意了,曬太陽也有分時段,並非在正中午時在太陽底下曝曬,只要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享受陽光即可,另外,也別老是帶著那時髦的墨鏡,你的視網膜也是需要曬曬太陽,發揮抗憂鬱的效果。

第3招/定期的有氧運動

運動可說是治百病。研究顯示,有氧運動可以有效的改善情緒和提振精神,以基本的333原則(一星期運動3天,每次至少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去執行,不用多久就可以有顯著的效果。

小提醒:睡前3小時內別運動,避免影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變得亢奮而睡不著。

第4招/每天至少睡7~9小時

當然,連續的睡7~9小時是最好的,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別午睡,這樣會打亂夜間的睡眠品質,但如果真的累到不行,就打個盹吧,盡量在下午三點前「睡完」,一次別太久,大約25分鐘,最多最多就90分鐘

第 5招/額外補充營養素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可以借助點外力。在許多健康食品專賣店可以找到色氨酸(L-tryptophan)和5-羥基色胺酸(5-hydroxytryptophan/5HTP),這兩樣人體都不能自行合成,作用是提高血清素的生產,達到穩定情緒及促進睡眠品質的作用,就像維生素B6一樣;另外還能服用鎂補充劑,許多女人常有缺鎂的問題,缺鎂也會造成焦慮、失眠,在生理期時則會有腹脹的不適;而適當的補充鈣可以減少煩躁感。

第 6招/正視「經前症候群」

一個月拜訪一次的好朋友常常也會帶來不少問題,許多人就深受經前症候群影響,但請正視這個問題,它很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有不少方法或處方可以改善;如果經前症候群在經期開始後沒有改善的話,請就醫,嚴重的話它可是憂鬱症。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提到的飲食以及運動的建議,包含營養補充,我在臨床上也經常會提,因為都有學理根據,值得失眠的族群參考以及應用來改善睡眠。

若是透過這些方式仍無法改善,建議最好透過完整的身心評估,讓熟悉整合醫學的專業幫助當事人了解是否有其他失眠的原因,給予當事人最適合的根本改善建議。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補充益生菌少負面情緒?

 
益生菌常被認為能調整胃道機能,改善健康,有些說法還需要更多證據,然而荷蘭萊頓大學研究指出,益生菌不只是改善腸道健康,也可能改善心情。

萊頓大學研究人員賽拉羅表示,針對四十名無精神疾病的受試者,隨機分兩組,一組服用含八種益生菌的粉末,另一組服用安慰劑。結果顯示,服用益生菌粉末的人,較少出現負面想法與悲傷情緒。研究人員表示,儘管研究處於初期,需要更多研究樣本,但顯示益生菌很可能對改善負面情緒有助益。

坊間不少民眾習於服用益生菌來輔助改善消化問題造成的不適。腹瀉的人常希望透過服食益生菌產品來緩解,如果是腸躁症造成腹瀉,目前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有顯著效果,建議患者使用相關產品前與醫師充分討論。

腸躁症的症狀其實非常多元化,主要症狀是腹部絞痛或不適,合併排便習慣的改變如腹瀉或便祕等,而且症狀多半發生在清醒的時候。此疾病的診斷必須排除其他腸道疾病,如感染、腫瘤等。

醫師表示,腸躁症的分類可分為腹瀉、便祕、混合及其他無法歸類者等4型。要診斷腸躁症必須先排除其他疾病。患者常合併腹痛在排便後會緩解、腹痛會合併排便次數改變(腹瀉或便祕),腹痛會合併糞便變軟或變硬等。

鄭醫師補充:

許多容易焦慮或者沮喪的患者,往往合併有腸道問題。一般都會被誤以為是心情影響到腸道功能,其實,對某些患者來說,可能是相反的。也就是腸道功能不佳,導致容易沮喪以及焦慮,對於整合醫學有認識的醫師來說,這是常識,然而一般習慣開藥的醫師,鮮少有這方面的觀念以及治療的概念。

這方面的研究這幾年慢慢累積相關的研究,但如何挑選自己適合的益生菌來直接改善腸道菌叢失衡,針對免疫失衡的部分做直接的調整,其實有相關的檢測可以提供專業醫師以及當事人參考。沒有這方面得參考數據,可以退而求其次,選購研究證實有效的相關產品。

參考文獻:

Steenbergen L, Sellaro R, van Hemert S, Bosch J, Colzato 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o test the effect of multispecies probiotics on cognitive reactivity to sad mood.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015.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8915911500088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甫於上個月底歐洲精神醫學會發表的一項研究,提醒專業以及用藥的民眾,抗憂鬱劑在正常劑量使用的狀況下,產生癲癇的危險性,明顯提高。

不管是SSRI(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例如百憂解、樂復得、克憂果等等藥物)或者是SNRI(選擇性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例如千憂解、以及速悅等等),比使用傳統抗憂鬱劑的人更容易發生,機率是兩到三倍。

研究人員提醒大家:一般人都以為現在開立的新一代的抗憂鬱劑非常安全,但事實不然,除了腸道不適,還有其他種種副作用,包含腸道出血還有這篇研究提到的癲癇危險性。

可惜的是,這類副作用在開藥時,鮮少被事先告知,甚至有些開藥的醫師也不甚清楚。一旦出現副作用,還堅稱與藥物使用無關,到頭來,最辛苦的還是服藥的患者,生病已經很可憐了,還被藥物副作用整,雪上加霜。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42606

論文出處:

Europe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EPA) 23rd Congress. Abstract 0186. Presented March 29, 2015.

 

 此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增加精神科的看診恐懼。任何科的藥物治療,就如同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一般,如能先掌握可能出現的潛在不良反應,必然有利於醫病溝通,在最低的藥物種類及劑量下,達到治療最佳化,創造醫病雙贏!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吃素加吃魚 大腸癌風險降4成

 
大腸直腸癌每年奪走近5千條人命,如何健康吃、降低罹癌風險,成為民眾關心的課題。美國最近一項大規模研究指出,和吃葷的人相比,健康吃素搭配吃魚的民眾的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可以降低43%。專家建議民眾平常除了多吃蔬果、多運動之外,可健康吃素搭配吃魚,是避免大腸癌的好方法。

隨著國人飲食西化、肥胖比率提高,大腸癌已經成為最多台灣民眾罹患的癌症,每年都有超過1萬人確診罹癌,如何有效預防已經成為國民健康的重要議題。

根據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最新研究指出,民眾平常如果健康吃素,大腸直腸癌的發病率比吃葷的人降低22%;但如果健康吃素再搭配健康吃魚,發病率可以降低43%,是只有吃素者的2倍之多。

鄭醫師補充:

基本上就是多吃蔬果,少吃紅肉,至於白肉,優先考慮魚肉比較健康。地中海飲食也比較接近這樣的飲食型態。

參考文獻:

Orlich MJ, Singh PN, Sabaté J, et al. Vegetarian Dietary Patterns and th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s.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March 09, 2015.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5.59.

http://archinte.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217493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年過重 罹患失智症風險降

 
(中央社巴黎9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1份大規模且長期的研究,過胖的中年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低,這些新發現推翻以往普遍的認知。

研究人員承認對這些發現感到驚訝,因為與目前健康的建議相反。

然而另外一方面,分析近200萬名英國人、刊登在「刺胳針糖尿病與內分泌學期刊」(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ogy)中的報告顯示,40到55歲過輕的人罹患失智症風險則較高。

目前沒有治癒或治療失智症的方法,且降低罹患失智症風險的主要建議就是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過這個想法可能被誤導了。

Oxon流行病學(Oxon Epidemiology)研究公司和英國倫敦衛生暨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團隊分析平均年齡在55歲的195萬8191人,研究時間長達20年。

最保守的分析顯示,體重過輕的人罹患失智症風險,比健康體重的人高39%。但過重的人罹患失智症風險,比健康體重的人少18%,過胖的人患有失智症風險為24%。

首席研究員基齊巴什(Nawab Qizilbash)表示:「沒錯,這很讓人吃驚。」

BMI值25以上為過重,30以上則是過胖。外界普遍認為低於18.5是過輕,不過在這次研究中研究員將門檻設在20。

研究員在過去20年來發現,「(BMI超過40)非常肥胖的人BMI越高,罹患失智症風險就滑降,比健康體重的人少29%」。

研究對象中僅逾4萬5500人罹患失智症。

基齊巴什透過電話向法新社表示:「人們不應該就此認為過重或過胖是可以的。我們知道如果過重或過胖,(早)死的風險很高,所以不清楚在失智症方面的好處整體上是否多於壞處。」

「換句話說,就算將失智症當作過重或過胖的藉口,但你可能沒辦法活到那麼久來驗證這個發現。」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報導的精華在最後一句,意思是說,中年過重的人,可能還活不到失智症罹患的年紀就說拜拜了,因此機率比較低。

失智症是這樣的,活得越久,機率越高。

基本上,體重控制仍是長壽重要指標。過去研究告訴我們,體重稍重(BMI值位於可以接受範圍的上限),比較長壽。

參考文獻:

BMI and risk of dementia in two million people over two decade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Qizilbash, Nawab et al.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dia/article/PIIS2213-8587(15)00033-9/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來增進社交活動 可延緩記憶、思考退化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中年人如果可以進行藝術活動、手工藝活動,或多進行社交活動,老的時候,或許可以延緩記憶、思考能力退化。

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神經醫學會所出版的《神經學》期刊。

研究含括兩百五十六人,這些人平均年齡八十七歲,研究開始時,這些人並沒有任何記憶、思考能力病變。

研究追蹤歷時四年發現,如果這些人從事繪畫、雕塑等藝術活動、進行木工、陶器、縫紉等手工藝活動,或常看戲、參加閱讀俱樂部、打電動、上網搜尋資料、進行網路購物,往後較不會出現認知缺損。

研究人員發現,中年、老年人進行藝術活動,出現記憶、思考問題機率就會減少約百分之七時三。若進行手工藝活動,出現認知缺損風險也會減少百分之四十五。進行社交活動,也能減少百分之五十五認知缺損風險。若老年使用電腦,認知缺損風險則可下降百分之五十三。

研究作者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羅斯巴德‧羅伯特斯表示,研究結果顯示,改變生活習慣,似乎就能幫助預防認知功能缺損問題。這些行為也許可以保護神經原,避免大腦細胞死亡,或刺激大腦長出新神經原,進而讓老年認知功能維持正常。

鄭醫師補充:

利用手工藝、藝術活動或者是社交活動來延緩大腦認知功能的退化,正是用進廢退理論的最佳詮釋。就像肌肉不鍛鍊就會萎縮一樣,大腦不用,也容易退化。

參考文獻: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ersons aged 85 years and older

  • Rosebud O. Roberts
  • Ruth H. Cha
  • Michelle M. Mielke
  • Yonas E. Geda
  • Bradley F. Boeve
  • Mary M. Machulda,
  • David S. Knopman
  • and Ronald C. Petersen

10.1212/WNL.0000000000001537doi:10.1212/WNL.0000000000001537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April 8, 2015doi:10.1212/WNL.0000000000001537 1526-632X

http://www.neurology.org/content/early/2015/04/08/WNL.0000000000001537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憂鬱藥 增血管硬化風險

 

 

 

 

 

美國最新動物實驗發現,常見抗憂鬱處方藥可能引起冠狀動脈硬化風險,用藥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冠狀動脈很容易產生粥狀硬化病變,且粥狀硬化病變數量增加六倍之多。

美國威克森林浸信會醫學中心研究團隊近日在線上版《身心醫學》期刊(Psychosomatic Medicine)發表上述研究成果。

研究首席作者病理學、比較醫學教授卡蘿‧希芙莉表示,醫界早發現,憂鬱症與心臟病很有關聯,不過大家並不知道治療憂鬱症是否就能降低心臟病風險。

這項研究含括四十二隻中年母猴子,研究人員餵食這些猴子西式飲食食物,食物含有不少脂肪、膽固醇,持續十八個月。在治療之前,研究人員紀錄猴子出現哪些憂鬱症行為。

在美國女性死亡主因當中,冠心病排名第一,且女性出現憂鬱症機率為男性的兩倍,因此研究人員以母猴子為研究對象。

研究人員將這些猴子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服用「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藥物樂復得(Zoloft),還有一組服用安慰劑,用藥時間每天一次,持續十八個月。

研究結果顯示,服用抗憂鬱劑的猴子,冠狀動脈出現粥狀斑塊數量為服用安慰劑猴子三倍之多。猴子若有憂鬱症,且以抗憂鬱劑進行治療,血管出現粥狀斑塊數量更多,與服用安慰劑的猴子相比,多增加近六倍。

希芙莉教授表示,研究顯示,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長時間服用這種抗憂鬱劑,可能引起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病變。對於人類來說,這項研究頗具臨床意義,在美國,近四分之一中年女性有服用抗憂鬱劑,多數處方箋藥物為「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未來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了解人類服用抗憂鬱劑,是否也會產生同樣問題。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報導很清楚,而靈長類的研究結果,非常容易在人類研究複製同樣的研究結果,也就是「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抗憂鬱劑,出現冠狀動脈硬化數量為服用安慰劑組的三倍,若是憂鬱症患者,服用抗憂鬱劑,則增加到六倍。這樣的風險,開藥的醫師大概都不會事先提醒與知會,大家最好自求多福。

憂鬱症有成因,大部分的憂鬱症患者可以透過整合療法來評估以及根本改善,獲得根治,不必依賴藥物。

參考文獻:

  1. Shively, Carol A. PhD; Register, Thomas C. PhD; Appt, Susan E. DVM; Clarkson, Thomas B. DVM. Effects of Long-Term Sertraline Treatment and Depression on Coronary Artery Atherosclerosis in Premenopausal Female Primates.Psychosomatic Medicine, April 2015 DOI: 10.1097/PSY.0000000000000163

    此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增加精神科的看診恐懼。任何科的藥物治療,就如同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一般,如能先掌握可能出現的潛在不良反應,必然有利於醫病溝通,在最低的藥物種類及劑量下,達到治療最佳化,創造醫病雙贏!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 改善脂肪肝

 

 

 

 

 

不少民眾因肥胖、飲食等因素而有脂肪肝。澳洲一項研究發現,肥胖、體重過重,且有脂肪肝困擾的人只要願意運動,無論運動激烈與否,都能幫助減輕脂肪肝病情。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肝臟病學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

脂肪肝是俗稱,正式醫學名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醫界認為,這種疾病為新陳代謝症候群肝臟病徵,通常與肥胖、糖尿病有關。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療脂肪肝,但透過改變飲食、規律運動、減重等方式,就能幫助改善脂肪肝,且這些方式也有助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情。

這項研究當中,共有四十八人參與研究計畫,這些人都有體重過重、肥胖等問題,且過去沒有運動習慣。研究人員將他們隨機分為四組,每組十二人,第一組進行中、低強度、高負荷量有氧運動。第二組進行高強度、低負荷量有氧運動,第三組進行中、低強度、低負荷量有氧運動,第四組則是控制組(安慰劑組),沒有特別去運動。研究計畫為四星期。研究人員以核磁共振光譜儀(MRS)觀察這些人的脂肪肝變化。

研究結果顯示,三組運動組成員的脂肪肝病情都獲得改善,脂肪肝改善幅度從百分之十八到百分之二十九不等,平均改善百分之七點五,相較之下,沒有運動的人脂肪肝平均增加百分之十四。這項變化與體重減輕多少無關。

研究人員也發現,進行高強度、低負荷量有氧運動,以及低強度、高負荷量有氧運動的人,脂肪肝、內臟脂肪減少幅度較大。

研究作者澳洲雪梨大學資深講師拿納桑‧強森博士表示,從研究結果來看,所有運動都能有效減少肝臟脂肪、內臟脂肪數量,無論運動強度、運動負荷量多寡,都能產生效果。

運動幫助身體新陳代謝,而脂肪肝公認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因此透過運動來改善脂肪肝,言之成理。這項研究報導進一步提醒大家,不管何種運動,只要規律,都有幫助。

參考文獻:

Effect of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dose on liver fat and visceral adiposity, Nathan Johnson, et al., Journal of Hepatology, doi: http://dx.doi.org/10.1016/j.jhep.2015.02.022, published online 8 April 2015, abstract.

Exercise and improvement of NAFLD: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Roohit Loomba, Helena Cortez-Pinto, Journal of Hepatology, doi: http://dx.doi.org/10.1016/j.jhep.2015.02.02, published online 8 April 2015, editorial.

Elsevier news release, accessed 7 April 2015.

Additional source: American Liver Foundation, NAFLD, accessed 7 April 201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飲酒過量腦萎縮 年紀輕輕就癡呆

【台灣醒報記者蒲孝如綜合報導】過量的酒精會讓腦袋瓜萎縮變小、甚至提早癡呆!日本學者研究酗酒者腦部發現,一生中所攝取的酒精總量愈多,腦的萎縮愈嚴重,是不可逆的傷害,且罹患癡呆症、憂鬱症的風險是不飲酒者的3倍以上,建議民眾適量攝取酒精、堅守「不過量」原則。

【酒精加速腦萎縮】「過量酒精會使大腦快速萎縮!」日本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生理學研究團隊,比較「喝酒」與「不喝酒」兩組人的腦部核磁共振圖(MRI),發現喝酒的人腦部與不喝酒的人相比,大多已經萎縮10到20%。並且充滿腦脊髓液體的側腦室變大,表示腦容量整體變小了。

醫學博士柿木隆介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時表示,通常自然老化的腦部萎縮大概在30歲左右開始,主因是白質(神經纖維)聚集的區域細胞自然死亡,造成腦部無法避免地開始變小。腦部萎縮的症狀之一就是記憶力衰退,若嚴重的話就會演變成癡呆症,雖然隨著老化過程,腦部本來就會自然萎縮,但酒精會加快萎縮的速度。

【整顆腦萎縮不復原】「一生中攝取的酒精總量愈多,腦的萎縮愈嚴重。」柿木隆介強調,不像其他臟器具有幹細胞還可再生,腦內的神經細胞一旦死亡就回不去了。此外,平常大量飲酒的年長男性,得癡呆症的風險是不飲酒男性的4.6倍,憂鬱症的風險也高達3.7倍。柿木隆介提醒,「飲酒千萬不可過量。」

一般大腦的萎縮型態,例如癡呆症、阿茲海默症、掌管記憶的海馬體、控制理性的額葉、負責言語、視聽覺的顳葉,都有特殊的萎縮型態,但酒精造成的卻是「整顆腦袋的萎縮」。近來研究發現,人一生的總飲酒量與腦的萎縮程度呈正相關,且飲酒歷史愈長的人,會愈早發生大腦萎縮。但飲酒頻率、酒的種類則與萎縮無關。

鄭醫師補充:

酒精對大腦細胞來說是抑制劑,長期大量使用大腦細胞的抑制劑會導致大腦細胞萎縮,提早出現退化,進而分別提高憂鬱症3.7倍以及失智症風險達4.6倍,這項日本研究透過腦部影像學分析長期飲酒以及不飲酒的大腦掃描所得到的結論,值得大家參考借鏡。

 而越早酗酒或者酒精成癮之患者,風險越高,因為根據分析,累積飲酒量越高,機率越高。因此,有酗酒狀況的患者,最好早日透過相關戒酒療程,早日脫離酒精依賴,邁向新生。

酒並不好戒,甚至有人說比毒品還難戒,原因之一就是取得容易,因為酒精合法,隨處都容易取得且費用不高。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nikkei.com/article/DGXMZO84277620S5A310C100000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周只要4顆蛋 糖尿病不上身!

 
蛋除了富含蛋白質、脂肪酸、蛋黃素等強身健腦的營養素,適量吃還可以幫助降血糖、預防糖尿病。【華人健康網記者林芷揚/台北報導】你今天吃蛋了嗎?很多人習慣每天早晨吃一顆荷包蛋或水煮蛋,開啟活力的一天!根據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吃蛋不只營養滿分,還能預防中老年人常見的糖尿病,一周只要吃4顆蛋,就能發揮效果。

隨著飲食和生活習慣改變,台灣近年來罹患糖尿病人數大幅增,更高居十大死因第4名,估計全國有百萬名糖尿病患。其實,預防糖尿病一點都不難,從日常飲食就可以辦得到!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指出,東芬蘭大學(University of Eastern Finland)在《美國臨床營養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自80年代開始追蹤2332名年齡介於42至60歲受試者的飲食習慣,20年後發現有432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吃蛋幫助降血糖 一週4顆剛剛好

比較之後發現,每個星期都吃4顆蛋左右的受試者,比一週只吃1顆蛋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降低了37%,而且每周吃超過4顆蛋則沒有額外的效果。研究指出,即使把運動、抽菸、體重、蔬果攝取量等生活習慣納入考量,「吃蛋可以降低罹患糖尿病風險」的推論依然成立。

糖尿病其實是一種身體慢性發炎所造成的疾病,東芬蘭大學的營養流行病學兼任教授維爾塔寧(Jyrki Virtanen)指出,由於蛋含有許多有利於葡萄糖代謝,以及避免低度發炎症狀的營養,可以降低血糖、預防糖尿病。

事實上,蛋還含有9種人體必需胺基酸、蛋黃素、蛋鈣、脂肪酸等豐富營養,對於維持身體機能和強化大腦也很有幫助。有些民眾擔心吃太多蛋,會攝取過多膽固醇,不過本研究指出,每周只要吃4顆蛋就可以達到保健效果,因此民眾只要適量攝取,並且少吃甜食、多多運動、避免過重,就能遠離糖尿病的威脅。

鄭醫師補充:

吃蛋會導致膽固醇過高嗎?其實這是一個迷思。身體的膽固醇製造,八成來自自體合成,只有兩成是從外面攝取直接利用的,而且,若是增加外源性的膽固醇攝取,還會降低身體自行合成的量。所以吃蛋是否會導致導致膽固醇過高?並沒有明顯學理上的根據。

對蛋沒有過敏的人,不妨試試這個保健方式吧。

參考文獻:

http://ajcn.nutrition.org/content/early/2015/04/01/ajcn.114.104109.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拿到才出版一周不到的文學巨擎米蘭‧ 昆德拉的最新小說 《無謂的盛宴》,迫不及待翻閱大師的文采。

開頭第一篇,便提到書中主角忍不住會去注意路上女孩的肚臍眼,他自己分析了半天,不像一般人是腿、胸部或者是臀部等等,因此感到不解。

這篇其實是一篇伏筆,答案在後面的文章才告訴讀者。原來,主角小時後遭到母親拋棄,最後一眼,主角注意到的就是母親的肚臍。

在心理學上,我們可以套用完型理論來解釋。

所謂完型,其實講的就是心理的缺口。我們的注意力總會在我們有負面情緒上的事件上,而一旦被再刺激,心中的缺口便會再度曝露,注意力又會被鎖在缺口上。

解決之道:再次忠實呈現當時缺口出現的狀況,釋放當時累積於心靈的負面能量,缺口不再因過去負面的心靈能量卡住,缺口才會真正消失,當事人才能真正解套。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老人葉酸足 助血管擴張

近日氣溫飆升,年長者補充一點葉酸,或許有助對抗炎熱天氣。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年長者補充葉酸,可幫助血管擴張,當天氣炎熱的時候,就能增加皮膚血流,並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博士後研究員安娜‧史坦黑維茲表示,大家都知道,年長者處於炎熱環境時,皮膚血流增加情況不如年輕人,因此天氣炎熱時,年長者就會比年輕人更容易出現中暑、中風,心血管疾病發作風險也會上升。

研究作者指出,之所以發生上述現象,主要是因為當血管老化,便逐漸無法產生足夠一氧化氮。當年輕、健康的人面對炎熱環境,身體就會有比較多的血流流向皮膚,加上流汗,就能幫助身體降溫。

血管必須使用一種名為BH四的酵素,才能產生一氧化氮,隨著年齡增長,這種酵素作用就會遞減。過去研究發現,如果增加年長者體內BH四酵素濃度,就可以產生更多一氧化氮。研究人員認為,葉酸可以讓身體更有效地運用BH四、提升BH四濃度,當BH四濃度增加,身體也就可以製造較多一氧化氮,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臨床科學》期刊(Clinical Science)。

研究人員以健康年長者為研究對象,研究主要分為兩部份,一部份為局部加熱實驗,另一部份為全身性實驗,在局部加熱實驗中,研究人員以兩種皮內微透析纖維將葉酸注入皮膚血管,此時,血管便製造更多的一氧化氮。在全身實驗當中,研究人員讓這些人每天服用五毫克葉酸或安慰劑,持續六星期,也得到上述結論。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提到的葉酸補充劑量,是屬於高劑量的用法,建議想用葉酸來幫助血壓控制的長者,可以選用身體比較容易利用的葉酸型式的補充品來提高療效。

參考文獻:

http://news.psu.edu/story/350788/2015/03/31/research/folic-acid-may-help-elderly-weather-heat-waves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蔬果殘留農藥下肚 易形成過動兒

 

台灣盛產蔬果,台灣人也愛吃蔬果,但是為了供應龐大的蔬果市場,農夫只好用農藥殺蟲,以確保產能收成。只是農藥易殘留,這些殘留的農藥,一旦吃進人體不僅會造成食物中毒,更令人意想不到的,還會形成兒童過動症,這麼可怕的事是怎麼一回事?來看今天的報導。

台灣一個亞熱帶的水果島國,在這個島國上,不分春夏秋冬,任何時節,總是盛產著各式各樣的水果蔬菜,在這個島國上的人,也很愛吃新鮮蔬果,平均每個台灣人每天可以吃下0.6公斤。但是,這些蔬果真的都安全嗎?

登記許可的農藥多達702種,其中,又以有機磷的農藥最容易出問題,在第一線施作農藥的農夫,就經常深受其害。

陽明大學環衛所陳美蓮教授:「有機磷農藥,過去就是用來取代有機氯,像DDT這個大家很熟悉的,主要就是它比較容易水解,但不表示說它就比較沒有毒,反而是它的毒性比較強,它是一種神經的毒性。」

這類的農藥,如果是農夫在噴灑時,因為不小心沾染誤食,它會馬上導致急性中毒,輕者噁心嘔吐,嚴重者意識混亂、全身抽搐,更嚴重者甚至呼吸中止,毒性可見一斑。但有機磷的毒性威脅,並不僅止於農夫,您家中的小朋友,可能也會是有機磷的受害者。

陽明大學環衛所陳美蓮教授:「我們跟醫院的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專科醫師合作,由他們所經過一個標準化的診斷,確診的過動症的孩童,然後我們再跟一般的孩童做一個比較,然後我們比較他們體內有機磷農藥的濃度,過動症的小孩跟一般的小孩,兩個加起來大概200位小朋友,那我們發現說,可以檢出任何一種有機磷的代謝物,在尿裡面的代謝物的比例,高達98%。」

這麼高的比例,讓人看了膽顫心驚,原來有機磷的恐怖威脅,早已滲透每個家庭,因為蔬果洗不乾淨,殘留在蔬果上的有機磷,就這麼被吃進小孩的肚子裡,長久累積少量有機磷的結果,竟然就造成過動兒的產生。有機磷的毒害,身為家長的您,實在要小心應對。

鄭醫師補充:

到底是過動兒吃接觸比較多的農藥,導致體內殘留量過高?難道其他非過動的小朋友沒有接觸?

一般常理推斷,不可能是過動小孩喜歡吃含農藥的食物,這是一種隨機的發生,我認為比較合理的說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大家都吃得到有農藥的食物,但是過動兒的排毒功能較差,因此體內比較容易偵測到過量的農藥殘留。

除了減少曝露量外,也最好幫助過動兒提升排毒功能,減輕身體毒素對大腦的危害,才是務實的做法。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