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口香糖 可降低腦中反覆思緒

【台灣醒報記者李明倫綜合報導】揮之不去、在腦中無限循環的音樂片段困擾你的生活嗎?英國雷丁大學心理學和臨床語言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們聽到琅琅上口的歌曲後,嚼口香糖會幫助他們較少想起歌曲。研究結果甚至顯示,嚼口香糖也可以避免大腦其他惱人且反覆的思想。

以往的研究已經發現,咀嚼動作本身會干擾短期記憶。此研究是首例指出咀嚼口香糖可以減少耳蟲現象。結果也顯示,咀嚼口香糖可能有助於減少其他有害或侵入性的想法,尤其是那些你「聽」到的東西

首席研究員菲爾‧比曼博士說。「腦海裡反覆播放的音樂片段的現象〈英文稱之為Earworm,耳蟲現象〉可以追溯到至少19世紀,美國作家愛倫‧坡和馬克‧吐溫均在知名作品中提及這種經驗。我們大多數人遇到這狀況的時間很短,或許只是幾分鐘,但有些人會經歷這些現象兩三天,非常沮喪又惱人。我們想探索咀嚼口香糖這麼一個簡單的日常行為,是否對於阻止腦海裡反覆播放的音樂片段的現象有所幫助。」

研究共邀請了98名志願者參加。在播放完一些朗朗上口的歌曲之後,要求受試者在未來三分鐘儘量不去想他們剛剛聽到的音樂,但每想起一次就用手指敲打一個按鍵。三分鐘過後,再任意思考三分鐘,此三分鐘內若再度想起歌曲,便敲打按鍵紀錄。受試人員皆參與實驗兩遍,一遍在聽到歌曲後咀嚼口香糖,一遍則無。研究顯示,嚼口香糖會幫助他們較少想起歌曲。

鄭醫師補充:

經常看到職業棒球選手在比賽時,不時嚼食口香糖,除了幫助他們專注,可能還有這樣的好處:降低腦中重複的思緒,也就是別想太多。這種方式,也許也可以幫助有強迫思考傾向的人,減緩腦袋重複的想法的侵擾。

參考文獻:

  1. C. Philip Beaman , Kitty Powell , Ellie Rapley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7470218.2015.1034142

參考原文報導:

http://medicalxpress.com/news/2015-04-gum-stuck.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預防失智症 從30歲開始效果最好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失智症是老年人口中日趨嚴重的問題,這個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治療的疾病,了解其危險因子與預防成了重要課題,然而現代人普遍對保護自己遠離失智症漠不關心,還時常讓自己置身於危險因子當中而不自知,醫師表示,預防要從年輕做起。

憂鬱症、體重過輕或過重 都是高危險群

說到危險因子,林口長庚醫院失智中心徐文俊醫師指出,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者、不活動、憂鬱症、抽菸者、體重過輕或過重等,都是失智症的高危險群,而其中的不活動,包括身體或腦部的活動

要遠離失智症,無非剔除這些壞習慣,多動腦、多運動、飲食的控制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是根本:

1)多動腦/研究顯示,從事刺激大腦功能的活動,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包括閱讀書報、接觸新事物等。

2)多運動/維持一個禮拜運動至少三次,每次30分鐘以上,但老人家不強調一定要有氧,太激烈的運動反而對身體造成負擔,以自己身體能夠負荷為原則。

3)飲食控制/肉類以魚肉為主,預防失智症強調「心智飲食」,就是地中海飲食加上低鹽飲食的結合,另外也可以喝一些紅酒,但以一天不超過150c.c.為原則。

4)生活習慣/增加社會參與,多與社會互動,包括社工、教會小組,或者增加與朋友的聚會等,可以增加外來刺激,也可以增加動腦的機會。

循立寧無法預防失智症 預防從生活作息改善開始

另外有些人認為循利寧可以達到預防失智症效果,但徐文俊醫師表示,臨床實驗顯示,循利寧對預防失智症沒有幫助,僅能促進末梢循環。

醫師表示,預防失智症首要是讓腦部不要受到外傷,其次,在沒有得到失智症時,大約30~40就該開始預防,越早開始效果越佳,包括戒菸、生活形態、飲食控制、運動習慣的培養等。

一般人類邁向老年,慢慢開始離開自己一生辛苦經營的事業,但此時更應該好好經營自己的「健康事業」,為老年做好萬全準備,讓自己可以用健康迎接退休生活!

鄭醫師補充:

超過99%的人,不會積極預防失智症,因為不知道會不會發生,一旦發生,都是不可逆的病變到底,最辛苦的往往是家人。

如何讓當事人或者自己有所警惕?基因檢測其實是很好的工具,透過基因檢測,了解自己的基因是否容易罹患失智症,一旦確定為中高危險群,最好能透過積極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做保養,如同這篇報導的建議。

如能搭配相關營養補充品,效果升級。此外,重金屬的影響,往往容易被忽略,如能透過重金屬的人體殘留檢測來確認重金屬累積的實際影響,搭配相關療法來排除,以預防醫學觀點而言,減害不能忽略,否則原本預防作法往往是事倍功半。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肉要怎麼減?少吃比多動有效

醫學期刊「英國運動醫學」最新發表的評論說,運動對抗肥胖症效果不彰,應鼓勵大眾多注意飲食;但也有專家說,說運動不重要是愚蠢的。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在評論中,3名國際專家說,應該打破有關運動的「迷思」。專家認為運動雖然能夠降低罹患糖尿病之類疾病的可能性,但是在肥胖症上,實在效果有限。

專家表示,食品工業鼓吹讓消費者相信,增加運動就可以忽視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但是攝取過多的糖類和碳水化合物才是需要注意的重點。

專家說,肥胖者無需大量運動就能減肥,重點就是要少吃一點。

專家指出,體重標準的人群中,也有四成身上帶有與肥胖有關的不正常循環。

研究顯示,每攝取來自糖類的150卡熱量,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比攝取來自脂肪的150卡熱量高出10多倍。

專家並引用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的研究指出,不適當的飲食導致的不健康問題,比不運動、喝酒、抽菸所造成的問題加起來還要多。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指運動不重要的說法風險相當大。英國公共衛生專家說,將運動的重要性排除,是一種「愚蠢」的行為。

鄭醫師補充:

對體重而言,飲食如同Input,運動如同Output。飲食有控制,運動效果就能輕易顯現。反之,飲食無度,亂吃不健康的來源,在怎麼運動,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參考文獻:

It is time to bust the myth of physical inactivity and obesity: you cannot outrun a bad diet

  • A Malhotra,
  • T Noakes,
  • S Phinney

Br J Sports Med bjsports-2015-094911Published Online First: 22 April 2015 doi:10.1136/bjsports-2015-094911

http://bjsm.bmj.com/content/early/2015/04/21/bjsports-2015-094911.ful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酒精性肝炎者 神仙難救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國際治療指南建議的兩種治療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主要用藥,除了無法提高存活率,死亡率也「高到令人憂心」。

根據路透社,研究對象是一千多名患者,研究人員發現,普力多寧錠劑(prednisolone)與配妥西菲林(pentoxifylline)這兩款藥物對於降低酒精性肝炎患者的二十八天、九十天甚至一年後的死亡率沒有顯著效果。

研究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學者表示,這項研究強調,如何預防與治療酒精性肝炎有迫切的必要

飲酒過量會導致脂肪肝,不過酒精造成的脂肪肝是可以在戒酒之後恢復的。然而酒精性肝炎是指長期過量飲酒所致的一種肝臟疾病,可能導致肝臟衰竭,患者一個月內的死亡率高達三○%。

二○一二年光在英國與威爾斯就有四四二五人死於酒精性肝病。

倫敦帝國學院醫學系教授瑟斯茲(Mark Thursz)表示,雖然這兩款藥物廣為使用,但是「證明藥物有效的證據來自相對較小的臨床試驗」。

瑟斯茲表示,這份最新研究對象是英國六十五間醫院一○五三名患者,研究規模是過去的四倍。

研究人員將患者分成四組,接受這兩款藥物或這兩款藥物搭配安慰劑或完全安慰劑治療。

整體來說,患者接受治療二十八天後有百分之十六患者身亡,九十天後患者死亡率為百分之二十九,一年後有百分之五十六患者不是死亡就是接受肝臟移植,各組間的死亡率沒有顯著差異

鄭醫師補充:

要預防酒精性肝炎,當然是從戒酒開始,一旦出現酒精性肝炎,傳統治療建議使用的藥物,作用與安慰劑無異。

參考文獻: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412278

如果藥物反應不彰,可以考慮相關營養品補充療法,這是經學術研究證實可以參考應用的療法: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81917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者服用降血脂藥 易副作用

 
七十五歲以上年長者服用降血脂藥,要特別注意副作用風險。美國最新研究發現,七十五歲以上年長者服用史他汀類降血脂藥物(Statin),雖然可以幫助預防心臟病,但卻必須面臨肌肉虛弱無力、肌肉疼痛、記憶衰退等藥物副作用風險,因此醫師開立處方箋時,更要仔細評估利弊得失。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團隊使用電腦模擬程式分析七十五歲以上年長者使用史他汀藥物可能產生哪些好處、藥物副作用。研究發現,年長者若服用史他汀類藥物,心臟病風險大為降低,不過用藥後,年長者卻可能出現肌肉疼痛、肌肉虛弱無力、認知功能輕度衰退等副作用,抵銷藥物所帶來的好處。

這項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內科醫學年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研究資深作者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教授克爾絲頓‧畢卜賓斯-多明哥表示,年長者使用史他汀藥物,往往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

畢卜賓斯-多明哥指出,過去研究顯示,史他汀類藥物對心臟有明顯好處,且很少人出現藥物副作用。比較遺憾的地方在於,目前較少人針對年長者做研究。

研究人員預估,美國七十五歲到九十三歲、沒有心血管疾病年長者往後十年若服用史他汀類藥物,約有十萬五千人可以免於心臟病發作悲劇,還有約六萬八千人可以逃過死亡命運。但用藥者出現認知功能受損、身體功能受限風險卻上升一到三成。研究人員認為,未來必須進行深入量化研究,才能充份評估年長者使用史他汀類藥物可能帶來哪些好處、潛在傷害。

鄭醫師補充:

長者服用降膽固醇藥物,鮮少會有開藥醫師提醒相關副作用,肌肉虛弱無力與記憶力減退等副作用,與降膽固醇藥物本身的作用機轉有關,因為在抑制膽固醇合成的過程中,也一併抑制身體合成輔酶Q10的製造。

細胞的發電廠,也就是粒線體對於Q10的倚賴非常深,缺乏Q10,肌肉容易無力,記憶力也容易減退。因此,服用這類藥物,建議額外補充Q10,減少相關副作用產生。

參考文獻:

Odden MC, Pletcher MJ, Coxson PG, Thekkethala D, Guzman D, Heller D, et al. Cost-Effectiveness and Population Impact of Statin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in Adults Aged 75 Years or Older in the United States. Ann Intern Med.

Ann Intern Med. 2015;162(8):533-541. doi:10.7326/M14-1430

http://annals.org/article.aspx?articleid=227538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笑能降血糖 啟動好基因

學者研究發現,大笑能啟動身體好的基因提高抗癌力,且能幫助糖尿病患控制血糖。(photo by cheriejoyful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台灣醒報記者蒲孝如綜合報導】大笑有助血糖穩定!最近日本營養學者證實,大笑能改變體內基因的功能,提升「自然殺手細胞」殺死癌細胞的活性,也能讓不好的基因休眠,研究還發現欣賞搞笑節目竟能幫助糖尿病患控制血糖,甚至即使只是「強顏歡笑」,也一樣有助健康。

【大笑助血糖控制】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東京家政大學家政學部營養學科副教授大西淳之與筑波大學名譽教授村上和雄共同研究發現,「大笑可啟動對健康有益的基因,關閉對健康有害的基因。」本來糖尿病患者大多會因身體不適而有不安、恐懼等情緒問題,血糖容易忽高忽低,但大笑卻能有助血糖控制。

研究團隊也發現,人體內能自然殺死癌細胞的「自然殺手細胞」功能低落的人,在大笑後,該細胞活性會變高;原本細胞功能高的人會降低,並回復最佳狀態。也發現,人體白血球中,與感染預防、自然殺手細胞活化有關的基因表現在大笑之後會更活躍,和糖尿病、憂鬱、發炎反應有關的基因功能則會變得不明顯。

有趣的是,針對19位中老年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飯後血糖值調查也證實,看搞笑節目竟可幫助血糖控制。研究員分別於飯後給病患看較無聊的「糖尿病衛教手冊」,以及欣賞日本搞笑藝人相聲表演,結果看完衛教手冊後的飯後血糖值平均上升123mg/dL,而欣賞相聲表演後則只上升77mg/dL,表示看搞笑節目大笑有助飯後血糖値不過高。

「研究證明,就算強顏歡笑也有助健康。」大西淳之表示,一項發表於《PLOS ONE》期刊的研究指出,當人做出笑的動作時,口角上揚、臉頰肌肉和眼窩肌肉同時動作時,會讓大腦有「感覺很好笑」的錯覺,情緒會跟著放鬆。就算是「強顏歡笑」也能促進腦類多巴胺分泌,產生快樂的感覺。他建議,為了身心的健康,就算是勉強笑一笑也好。

本研究發表於《糖尿病護理》、《國際個別化醫療》期刊。

 

鄭醫師補充:

大笑能鬆弛身心,甚至改變基因的調控,幫助血糖控制更穩定,提升自然殺手細胞殺癌細胞的活性,降低發炎以及憂鬱的基因表現,真是省錢又有效的保健之道。

參考文獻:

1.Int J Mol Med. 2001 Dec;8(6):645-50.

The elevation of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 induced by laughter in a crossover designed study.

 
 
2.
  • Keiko Hayashi,
  • Takashi Hayashi,
  • Shizuko Iwanaga,
  • Koichi Kawai,
  • Hitoshi Ishii,
  • Shin’ichi Shoji,
  • and Kazuo Murakami
Laughter Lowered the Increase in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Diabetes Care May 2003 26:1651-1652doi:10.2337/diacare.26.5.165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興趣做事 心跳OK

 

 

 

 

 

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可以降低心率,讓心跳更緩和。加州大學梅西分校研究指出,從事自己有興趣的事務或休閒活動顯著降低焦慮感,減緩過快的心臟搏動,效果可以持續數小時。

加州大學梅西分校心理學助理教授馬修˙薩瓦德斯基表示,分析一百一十五名男女,由他們配戴心率測量裝置,了解不同活動對心率的影響,結果顯示當民眾對於自己參與的事務有興趣時,心率降低,焦慮程度也明顯較低。

有些民眾主觀上覺得心跳快、心悸,實際上檢查不一定有問題,可能是緊張焦慮的結果,只要心情放鬆,就會恢復正常。

心臟交感神經活性若顯著增加,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加大。焦慮增加心臟交感神經活性,容易增加心臟病發病率。透過生活、醫療的方式,有助調節交感與副交感神經活性。

脈搏忽強忽弱,強弱交替時,可能是心肌病變,此時最好就醫檢查。不少病人本身也常會感覺到心臟有不正常跳動,醫師指出,此即心悸。如果是因為緊張、運動、壓力而引發的暫時性現象,較容易自行改善,倘若因為甲狀腺亢進、貧血、心律不整則需要徹底治療,改善心悸。

心跳過快或心律紊亂是甲狀腺機能異常一個明顯特徵。甲狀腺機能亢進嚴重時,心率通常極快,血壓也偏高;這些特點可與感染性疾病急性症狀區別。

鄭醫師補充:

從我在住院醫師受訓時,就從前輩的教導中得到一個重要的觀念。

何謂正常的一個人?

答案是三個字:Work、Fun和Love。

一個人能夠規律的工作,閒暇時從事自己有興趣的事以及愛人和被愛。

上述報導是在說Fun的重要性。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就是接納自我的感受,接納自己能讓身心放鬆,這項研究就是很好的示範與說明。

參考文獻:

Date: 28 Feb 2015

Real-Time Associations Between Engaging in Leisure and Daily Health and Well-Being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160-015-9694-3?sa_campaign=email/event/articleAuthor/onlineFirst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ucmerced.edu/news/2015/relax-benefits-leisure-go-beyond-momen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森林療癒 台大實驗證實

 
中國時報【廖志晃╱南投報導】

台大研究「森林療癒的科學證據」,發現住在森林中,可活化人體自然殺手細胞,增強免疫力;對心臟、血管疾病也能有效舒緩!台大林管處長蔡明哲強調,森林醫學研究是全球首例,森林療癒大有可為。

蔡明哲表示,台大針對森林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將所有檢測心血管疾病儀器搬到溪頭,進行長期檢測;由於這是由森林與醫學跨領域研究的全球首例,因此起初投稿,被許多國際期刊拒絕,因為沒有人可以審查!後來PLOS One雜誌,找到相關領域專家,經過嚴格審查才正式發布。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蘇大成表示,台大森林療癒計畫,以台大員工為實驗對象,分別是長期居住溪頭森林員工107人,與生活在台北員工114人進行對照研究,結果發現,居住森林的員工,總膽固醇、血糖值及葡萄糖耐性不足比例,都比台北職員低,連頸動脈皮層厚度也比較薄

鄭醫師補充:

多接觸綠樹,去走森林步道,有益身心放鬆,甚至幫助身體會恢復健康,過去我曾在部落格不只一次提到,發表去年這篇提到的森林療癒的本地研究再次證實這樣的觀點。

多利用假期或者閒暇時間接觸大自然,有益身體放鬆,還可以降低心血管壓力以及膽固醇,何樂而不為?

參考文獻:

Tsao T-M, Tsai M-J, Wang Y-N, Lin H-L, Wu C-F, et al. (2014) The Health Effects of a Forest Environment on Subclinic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Hea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PLoS ONE 9(7): e103231. doi:10.1371/journal.pone.0103231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0323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盤膝起坐測試 估算壽命長短

 

盤膝起坐測試能估算壽命長短。 取自網路盤膝起坐測試能估算壽命長短。 取自網路
巴西研究發現,簡單的起坐動作能估算壽命長短。

 

這項稱為Sitting Rising Test(SRT)的動作,是站立時交叉腳後慢慢盤膝坐下,再將下半身微微向前傾斜,不用任何輔助起身,部分人須用1隻手按地借力站起。測驗總分10分,做SRT時每當發現缺乏平衡感,或利用輔助就扣1分,研究發現測試者每得1分,代表死亡機率降低21%。

巴西研究員表示,SRT所測量的肌力、平衡感和姿態穩定性,都和壽命長短有直接關聯。研究測量51至80歲的人,發現研究對象若需要越多輔助才能站立,越可能在6年的追蹤期內死亡

研究利用多名實驗對象的數據算出壽命長短的可能性,據統計結果來看,做SRT測驗有困難雖不代表命在旦夕,但身體發出了警訊需要注意。

鄭醫師補充:

標準的盤膝起坐完成,不能仰賴手來協助,也不能失去平衡,否則都是要扣分。扣越多分,身體健康狀況越堪慮。

方才我做了一下測試,身體應該還可以使用好一段時間無虞。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usatoday.com/story/news/2015/02/26/sitting-rising-test-life-expectancy-fitness/24076407/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壓力太大?吃優格腰果打敗焦慮

 
 

【華人健康網記者林芷揚/台北報導】工作壓力讓你喘不過氣嗎?辦公桌上的報表堆積如山、行事曆寫滿了應酬時間、提案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卻沒有任何靈感……。別忘了,越是焦慮的時候,越要吃得健康。國外研究發現,優格和腰果等四種食物可以對抗壓力,幫助你工作更有效率!

為了盡快完成手邊工作,許多籠罩在壓力中的上班族,很容易透過吃麵包、泡麵、餅乾等不利健康的食物,隨意當作一餐。但是,吃進去的食物不只影響生理機能,也會左右你的心情,因此越煩躁的時候,越要選擇健康食物,才能幫助身體戰勝壓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導指出,以下四種食物有助於對抗焦慮,幫助舒緩心情。

1.火雞胸肉

富含蛋白質的火雞肉中,含有一種左旋色胺酸,負責調節飢餓、快樂、幸福的感覺,並且有穩定情緒、安定精神的作用。

一項發表於《精神病學與神經科學》期刊(Journal of Psychiatry &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做了一個實驗,透過性格測驗,篩選出個性比較好辯的一群人作為受試者,再讓他們連續15天服用左旋色胺酸或者安慰劑(placebo)。結果,連受試者身邊的夥伴都發現,有服用左旋色胺酸的人性格變得比較溫順。

也就是說,需要鎮靜安神的民眾,不妨適量攝取富含左旋色胺酸的食物。除了火雞肉,堅果、種子、豆腐、魚類、燕麥、豆類、蛋等高蛋白質食物都可以試試。

2.腰果

腰果是一種富含鋅的堅果,30公克的腰果就能滿足每天11%的鋅建議攝取量,而這種礦物質可以幫助降低焦慮,是對抗壓力的好幫手。

 《營養與新陳代謝知識》期刊(Nutrition and Metabolic Insights)上的一個研究顯示,被診斷出易怒、無法專心等焦慮症狀,同時又缺乏鋅的病患,在服用鋅的補給品8周之後,焦慮情況大幅下降了31%。

因此,適量食用腰果以及牡蠣、牛肉、雞肉、優格等富含鋅的食物,有助於改善焦慮心情。此外,營養豐富的腰果還含有Omega-3脂肪酸和蛋白質,很適合當作上班族的小點心。

3.優格

你知道嗎?人體腸道中的細菌也會造成壓力。事實上,腸道的神經系統和大腦活動息息相關,兩者之間會對彼此發出訊號、互相影響,而當大腦釋放出「壓力太大」的訊息後,可能就會導致腸胃發炎等症狀。反之,腸胃環境不健康,也會影響大腦活動,導致出現負面情緒。也就是說,保護腸道細菌生態,才能有效對抗壓力。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在36名健康女性身上做了一個研究,發現攝取優格當中的益生菌,可以減緩大腦在情緒、壓力方面的活動,有助於舒緩心情。

4.牛奶

維生素D有助於創造幸福快樂的感覺,因此添加維生素D的強化牛奶,就是一種不錯的抗憂鬱飲品。牛奶之外,鮭魚、蛋黃、強化麥片也都含有維生素D。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兒童健康研究所(London's UC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針對5966名男女,做了一個長達50年的研究,發現維生素D攝取不足,會增加罹患恐慌症和憂鬱症的機率。攝取充足的維生素D,可以幫助你輕鬆面對生活壓力。

以上四種食物在生活中都很容易取得,也很適合當作正餐之間的小點心,不但能解饞,還能減少緊張和焦慮,讓生活更快樂。民眾不妨適量攝取,讓自己越吃越開心!

鄭醫師補充:

上面的報導簡而言之,提醒我們,講藉由飲食來抗壓力,可以攝取富左旋色胺酸、Omega-3脂肪酸、鋅、益生菌以及維生素D的來源。若對腰果沒有過敏,是一個很好的選項。如果一天無法攝取這麼多的食物來源,可以考慮相關優質營養補充品來加強。

對過敏或者有腸道功能問題的患者來說,牛奶是比較不建議的。要攝取維生素D,可以曬太陽或者吃曬過的香菇。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研究:與狗狗雙眼對望 會產生「愛的感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雙眼看著狗狗,竟然與看著嬰兒,所產生的生理反應差不多!根據日本的最新研究指出,之所以人類與狗,百年以來都能有良好的共處關係,是因兩者之間,若用雙眸相互凝視,將會使體內分泌所謂的「愛的荷爾蒙」進而出現愛、呵護感、溫暖等感覺

與狗狗相處 體內催產素會增加

此研究刊登於美國權威期刊「科學」。研究指出,當母親看著寶寶時,會激發體內催產素的分泌,進而讓母親能有愛、親切感等感覺,但研究人員進一步探討,若與狗狗深情對望,是否也有相同反應。

研究人員找來受測者,讓這些人與自己家中的狗狗,互相凝視,並記錄兩者間的互動模式達三十分鐘。互動過後,研究人員將狗狗與飼主的尿液,拿來檢測,意外發現,他們尿液中的催產素都一同增加,進而讓狗與人,相互有依偎、愛的感覺。

研究人員指出,這份研究明確找到狗與人之間,為什麼能長年相伴,並且成為家中最為忠誠的好夥伴。



鄭醫師補充:

為什麼許多狗主人或者愛狗人士,看到狗狗水汪汪的雙眼,總忍不住要抱狗甚至跟狗玩親親?

這項日本研究可以解釋狗狗凝視的雙眼,真的具有療癒效果,因為愛的賀爾蒙會讓人放鬆、感到信任。

參考文獻: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8/6232/33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喝甜飲有助減壓 過多有害健康

【台灣醒報記者李明倫綜合報導】喝汽水和其他含糖飲料有助減壓!根據近期發表於《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的研究指出,喝含糖飲料可降低「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皮質醇的分泌以及大腦對壓力的反應,但含人造甜味劑阿斯巴甜的飲料並無此作用。其他研究則指出,碳酸飲料及甜飲潛藏著肥胖、腎結石、胰臟癌等危機。

【喝甜飲有助減壓】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教授勞格羅指出,「這是首篇研究證實糖─而非阿斯巴甜─的攝取可以降低人體的壓力反應。」研究將19位有正常BMI的女性分為兩組,分別在為期兩週的測試內每天3次攝取含糖或阿斯巴甜的飲品,結果喝含糖飲品的女性較喝阿斯巴甜飲品的女性分泌更少腎上腺皮質醇。除此之外,喝含糖飲料的受試者海馬體較活躍,大腦更少感受到壓力的刺激。

此結果可解釋不同飲食習慣者對壓力反應的不同,勞格羅教授表示,糖分的攝取可以減壓,但均衡飲食乃是保健康快樂的長久之計。「雖然藉由喝甜飲抑制壓力的感受很吸引人,但生理上的壓力反應對維持正常健康是很重要的。」他認為,身心壓力也會造成習慣性的過度攝取糖分,排解了壓力,卻因為含糖飲料成癮而形成肥胖等問題。

【甜飲的潛在危機】由於含糖飲料以碳酸飲料為大宗,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研究以及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也發現,長期喝碳酸飲料的人,罹患腎結石以及胰臟癌機率比不喝的人高。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則發現,每天喝含糖碳酸飲料的人,細胞平均提早老化。

也有研究指出,喝過多碳酸飲料會增加兒童及青少年的暴力行為。哈佛醫學院的報導則指出女性若攝取過多含糖飲料,除了會使月經提早來報到外,也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澳洲墨爾本大學以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則都指出,過度嗜糖,會讓罹患憂鬱症比例增高。再加上肥胖及糖尿病風險增高,可說是害處多多。

適量攝取非代糖的糖分有助減低壓力,但世界衞生組織早於2002年及建議每日糖份攝取量應少於每日總熱量的百分之10,若以成年人每日攝入約2,000千卡計算,糖分應少於50克(即約10粒方糖)。2014年起世衛更開始提倡糖攝取量能低於百分之5會更有利健康。

鄭醫師補充:

吃糖可以紓壓,沒錯,但只是短暫效果。吃糖可以可以降低壓力荷爾蒙的分泌,在胰島素升高的同時,也可以幫助色胺酸轉變成血清素,提升心情。

就像喝酒暫時可以放下憂愁,放鬆一下。然而,大家都知道長期下來,付出的是更大的身體代價。

要幫助壓力賀爾蒙降低的方式,也可以考慮從大豆萃取出來的一種營養素PhosphatidylSerine(磷脂絲胺酸),既可以幫助壓力降低,還可以幫助記憶力提升。

參考文獻:

The effects of phosphatidylserine on endocrine response to moderate intensity exercise

Michael A Starks, Stacy L Starks, Michael Kingsley, Martin Purpura, Ralf Jäger
J Int Soc Sports Nutr. 2008; 5: 11. Published online 2008 July 28. doi: 10.1186/1550-2783-5-11
PMCID:PMC2503954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503954/

 這篇報導參考文獻:

  1. Matthew S. Tryon, Kimber L. Stanhope, Elissa S. Epel, Ashley E. Mason, Rashida Brown, Valentina Medici, Peter J. Havel, Kevin D. Laugero. Excessive Sugar Consumption May Be a Difficult Habit to Break: A View From the Brain and Body.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15; jc.2014-4353 DOI: 10.1210/jc.2014-435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睡覺會打呼 老了恐罹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夜晚睡覺,呼吸不順,鼾聲如雷鬧得整間房間轟轟作響,如果你曾被說「你打呼超大聲」那可要正視此件事情,提高警覺心,因為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指出,每夜睡覺容易打呼,久而久之會影響睡眠,恐讓記憶力衰退,提早罹患阿茲海默症!

打呼沒關係?容易有輕度認知障礙

此研究來自美國神經醫學會《神經醫學》期刊。研究針對兩千餘人,年齡層介於五十五歲至九十歲的年長者,分析他們的就醫紀錄,並且觀察打呼與記憶、認知的關聯性。

日日夜夜都打呼 記憶衰退提早二十年

研究發現,睡覺時容易打呼的族群,往往年紀輕輕就有輕度的認知障礙,研究進一步指出,以平均數來看,打呼族群七十七歲就會產生認知功能異常,但睡眠一切安好的組別,九十歲以上,才可能有記憶衰退認知問題的產生。

研究人員指出,在美國約有百分之五十二的年長男性與百分之二十六的年長女性,睡覺時都會打呼,恐怕要正視打呼問題,改善睡眠品質,才能減少罹患腦部衰退的風險。

鄭醫師補充:

打呼嚴重,睡眠時,腦部容易缺氧,腦部缺氧對於腦細胞是莫大壓力,長期下來,腦部功能退化乃預料中事。

打呼嚴重,白天容易倦怠,甚至開車容易打瞌睡,都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造成。透過睡眠檢測來確認診斷,直接改善並不難,而且能降低失智症的罹患風險以及延後大腦退化的年紀,是標準預防醫學的做法。

參考文獻:

  1. Ricardo S. Osorio, Tyler Gumb, Elizabeth Pirraglia, Andrew W. Varga, Shou-En Lu, Jason Lim, Margaret E. Wohlleber, Emma L. Ducca, Viachaslau Koushyk, Lidia Glodzik, Lisa Mosconi, Indu Ayappa, David M. Rapoport, Mony J. De Leon.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advances cognitive decline in the elderlyNeurology, April 2015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0156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傷心 離婚族易患心臟病

中國時報【鍾玉玨╱綜合報導】

離婚果真傷「心」。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顯示,離婚族比其他同齡者更易罹患心臟病,而女性的心臟更易受到離婚的影響,就算再婚也不太可能減少心臟病發的風險。

已知失去所愛的確會大幅增加罹患心臟病風險。杜克大學研究團隊發現,離婚也有類似影響,因為離婚造成的長期焦慮與壓力有害身體健康。

此研究從1992年持續到2010年,樣本達1萬5827人,期間每3名受訪者中就有1人至少離婚1次。而離過1次婚的女性相較於持續在婚姻狀態中的女性,心臟病發機率高了24%。若離婚多次,罹患心臟病風險大幅增加77%。離婚的殺傷力男女有別。男性每離婚1次,心臟病風險小增10%,多次離婚則增加30%。研究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循環》(Circulation)期刊。

研究團隊表示,離婚導致的心理苦悶會讓免疫系統長期處於壓力之下,導致免疫力下降,刺激壓力荷爾蒙分泌,若長此以往,健康勢必嚴重惡化。

鄭醫師補充:

如果伴侶相處,壓力很大,離婚按理說應該是降低壓力。然而,如果婚姻的成敗與否,被當事人與個人的自我價值化上等號,那麼離婚,等同自我價值的崩解,壓力必然增加。離婚多次,當然壓力更大。

婚姻本質為何?在婚姻中,從我們如能了解和伴侶的互動,呈現的是自己原來不為所知的面向,那麼對婚姻的看法與經營,會有另一層體會與面對能力,壓力會降低許多。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webmd.com/heart/news/20150414/divorce-tied-to-higher-chance-of-heart-attack-in-study

參考文獻:

Matthew Dupre,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community and family medicine, 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Durham, N.C.; Gregg Fonarow, M.D., professor,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and sci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April 14, 2015,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Outcomes, online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多說「謝謝」 有助於降低心臟病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編譯)全球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正逐年增加,而在台灣死於心臟疾病的人口,則成為第二大死因,所以,在預防、降低風險方面,一直以來都成為民眾關注的生活焦點,而日前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多說謝謝不僅可以改善心理狀況,還能使心臟保持健康。

擁有感恩的心 將有助於提升心率變異

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針對186名被診斷出無症狀結構性心臟病患者,進行憂鬱症狀、睡眠質量、疲勞程度等調查,結果發現,經常懷有感謝之心的人,他們的情緒、睡眠、疲勞等狀況也會比較好,而這些對於心臟健康來說,皆有很大的幫助。

且為了進一步測試研究結果,研究人員還讓患者們,連續八周每天寫下三件他們感謝的事情,結果增加了他們的心率變異,而改善心率變異,一直以來都被視為能降低心臟病風險的措施。

然而,之所以會選擇無症狀結構性心臟病患者來做研究,主要是因為他們雖然已經出現心臟受損的問題,但還沒有產生心臟衰竭的症狀,此時若能改變生活習慣,將能有效改善心臟狀況,否則一旦出現較嚴重階段的心臟病問題時,就會增加5倍的死亡率,而根據研究結果看來,擁有感恩的心,的確能使心臟更健康,目前此研究刊登於《Spiritua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雜誌。

鄭醫師補充:

有人說過:「感謝生感謝,不平生不平......感恩的心,和神相通。」

感謝,代表接受,不再抱怨自己是某些人或者事件的受害者,壓力自然減低,心血管健康最忌壓力。這樣的研究結果,的確有其道理。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medicaldaily.com/heart-healthy-diet-gratitude-focusing-positive-aspects-life-improves-well-being-328864

參考文獻:

 Mills P, Redwine L, Wilson K, Pung M, Chinh K, Greenberg B. “The Role of Gratitude in Spiritual Well-Being in Asymptomat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Spiritua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 2015.

http://www.apa.org/pubs/journals/releases/scp-0000050.pdf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