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藥』需聰明用


更新日期:2008/09/29 09:30 uho編輯部


過去醫師會使用一些藥物,在某些患有神經方面疾病或頭部外傷的病人,來治療認知功能缺損及改善生活品質,而現在這一類藥物的處方對象甚至使用在,像是學術界、產業界、輪班工作人員、前線作戰之軍隊等。此類藥物稱之為「認知增強劑」(Cognitive-Enhancer,由於該藥物的主要功用包括增強記憶、提高專注力、減少行為衝動、或用在要做一些重大決策的時候,能持續保持清醒避免錯誤等,因此也有人稱之為「聰明藥」。


一般而言,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病人,常會有記憶缺損及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最大病徵即是認知功能障礙,三軍總醫院睡眠中心彭萬誠主任表示:認知增強劑對於這些神經疾病,包括阿茲海默症(老年癡呆症)、巴金森症、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等的治療可能是有效的。阿茲海默症是一種隨著年齡增加,在認知、行為能力(特別是學習和記憶)上逐漸衰退的神經性退化的疾病;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終止或逆轉腦部功能日漸衰退的現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典型症狀就是幻覺和妄想,這些典型症狀所造成的長期認知障礙,對許多的病人來說,經常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及生活品質。因此即使是小幅度地改善他們的認知功能,都可以幫助這些患者度過艱苦時期,進而能過獨立的生活。但對於那些患有神經精神障礙的患者,使用認知增強劑時,必須權衡此種治療方式為病人所帶來的益處,及短期或長期的副作用。 彭 醫師提醒,使用前都必須根據每個人的差異與專科醫師做詳細討論。


醫師指出,目前在抗精神疾病的治療與長期的臨床試驗上,越來越常考慮使用覺醒促進劑(Modafinil),這是一種增強認知功能的藥物。雖然作用機轉尚未完全釐清,但它已經被證實可以直接及間接地作用在不同的神經傳導系統中。現在國外對於這些藥物的其他用法及非處方的使用已經有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在學術界,目前有許多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正在使用Modafinil來控制飛行時差,增加產能或者用於面對重要的智力挑戰上。 彭 醫師表示,Modafinil除用在治療猝睡症外,在健康年青成人身上,對提高專注力、記憶力與規劃能力可能有幫助。在國外許多大學生對這類刺激性藥物如methylphenidate使用有增多的現象,也許將來習慣聰明藥就像習慣咖啡因一樣,也不再認為服用認知增強劑以取得學術上或事業上更快更高的成就是一種作弊行為了。


聰明藥對社會的影響存在許多正面的意義,例如強化個人表現所帶來的成功,但也有其顧慮之處, 彭 醫師強調,由於每個人基因結構不同,所以用藥的反應也會不同,找出基因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反應,藥物治療將會有更好的效果及較少的副作用。為了讓民眾可以正確地使用此類藥品, 彭 醫師建議科學家、醫師、及相關主管機關應主動提供正確資訊,使民眾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使用這些認知增強劑的優點及其本身潛在的副作用,並設定更清楚的規範,才能避免藥品被誤用,並幫助更多需要的人,才能「聰明」使用聰明藥。


參考文獻:“Professor’s little helper”, Nature, Vol 450, 20/27 December 2007


 


 


什麼是聰明藥?凡是會增加專注力、記憶力及減少嗜睡情形的藥物,都可能被冠上聰明藥的糖衣。一般熟知的中樞神經興奮劑,都有類似的作用,像是文章中提到的methylphenidate(甲基芬尼特),就是一般大家知道的利他能或者專思達,其實最早的聰明藥,已經流行過了,就是安非他命,同樣可以在短期間達到變聰明的效果,然而,長期下來的結果其實大家都相當清楚。


Modafinil(梅達非尼)是什麼藥呢?其實也是類中樞神經興奮劑,最主要的副作用和其他中樞神經興奮劑蠻像的,就是頭痛、噁心和失眠。心臟有問題的患者,應該更擔心(因為利他能有累積一些使用致死的個案,皆因原本心臟血管有問題),尤其是有左心室肥大或者二尖辦脫垂的人更要當心。


Modafinil在FDA被核准可以治療嗜睡症、調工作時差以及阻塞性的睡眠呼吸中止(因為晚上睡眠品質不佳,白天都會嗜睡),其他的診斷像過動及注意力缺乏、憂鬱(有些醫師也會開利他能給憂鬱患者提振精神)、帕金森氏症、精神分裂症、古柯鹼成癮或者疾病引發的疲累感等等,都是不核可的,但的確有些喜歡聰明藥的醫療人員會拿這類藥物來給這些患者服用。


提醒大家:神經興奮劑或許可以幫忙控制症狀,但對於疾病的成因或者營養的缺乏都未加以處理,加上藥物後面潛在的副作用也不少,我們若不去關注而只是一味服用這類聰明藥的話,我認為只是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而已,無助於根本狀況的提升與解決。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言語表達不清 以為是失智 竟是腦膜瘤


自由 更新日期:2008/09/26 04:09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今年57歲的曹先生,5年多前因為說話不清楚、忘了字要怎麼寫,一度被家人誤以為是老年失智症,後來他的視力也出現問題,看東西愈來愈不清楚,甚至常常昏睡,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腦部長了相當於半包香菸大小的腦膜瘤。



曹先生說,在他還不知道有腦膜瘤之前,就曾有朋友跟他說,他走路歪歪的,一直往左偏,他還不相信;後來跟太太說話,發現太太老是在生他的氣,因為太太跟他說東,他卻一直答西,根本答非所問,且常話說不清楚。一開始家人以為他是老年失智症,沒理他,直到視力出現問題,動不動就昏睡,才驚覺不對到醫院檢查,赫然發現腦部長了10公分大小的腦膜瘤。



三總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中心主任朱大同表示,台灣地區每年約新增460個腦膜瘤病例,其中良性腫瘤與惡性的比例為9比1 ,好發年齡在40至70歲之間,女性罹患的比例是男性的3倍。



腦膜瘤的症狀要視腫瘤壓迫的位置而定,朱大同指出,以曹先生為例,由於腫瘤壓迫到左額葉,因而出現語言及書寫功能障礙,後來曹先生的視力也跟著出問題,這是因為腦腫瘤壓迫到顱底神經,昏睡則是腦幹受到壓迫。



朱大同表示,腦腫瘤壓迫的位置若發生在左額葉,初期話說不清楚,字忘了要怎麼寫,很容易被誤以為是老年失智症,一旦延誤就醫很容易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還可能危及生命。



目前腦膜瘤的治療,由於腦膜瘤發生的部位涵蓋全腦及脊椎,醫師會視腦瘤位置及大小,決定手術移除或是放射治療,目前腦腫瘤的放射治療包括了電腦刀等,其以高準確定位、高劑量的標靶放射治療,讓腫瘤縮小,病患可以免於開刀之苦,提供臨床病患另一治療選擇。


 


很多精神症狀,源自於身體問題,這篇報導也再次提醒大家,有精神問題,一定要先作詳細的體檢把身體的原因找出來或排除,才不至於多走許多冤枉路,接受不必要的治療。當然,這篇報導提到的案例,神經症狀明顯,一般醫師比較會小心是否有神經系統的問題,但其實有些人本身的神經症狀並不明顯,反而表現出來的都是精神症狀,故常因而忽略作詳細的身體檢查而未找出病因,反而拖延了原本應有的治療。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鮮豔零食 可能誘發過動症


聯合 更新日期:2008/09/28 15:30 韋麗文



五顏六色的零食,可能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元兇!營養師指出,很多研究顯示,食品添加物中的色素,可能是誘發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所以建議家長,多讓孩子吃天然食物,自製水果凍、布丁、紅豆湯、綠豆冰,都好過加太多食品添加物的零嘴。



英國食品標準局曾經發表一篇研究指出,部分食用色素和防腐劑,可能和兒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關,如果孩子已經有過動症狀時,父母應該別再讓孩子繼續攝取此類食物。



該研究針對153個3歲的幼兒,和144個8歲的兒童為實驗對象,使用含有食用色素黃色4號和5號、紅色40號,和防腐劑苯甲酸鈉的糖果和冰淇淋為主。



發現每天都吃這些物質混合物的孩子,會明顯的出現過動現象,讓3歲的幼兒無法專心玩一個玩具,8歲的兒童無法專心玩電腦15分鐘。



台北榮民總醫院資深營養師林明潔指出,家長可以多製作一些天然的零嘴,取代都是食品添加物的零嘴,例如自己煮紅豆湯、綠豆湯,把甜湯冰凍起來,就成了好吃的冰棒。或是用雞蛋、牛奶、新鮮水果,做成水果布丁,或是用糖水煮蘋果,做成蘋果果凍。



林明潔說,也要格外注意孩子的早餐,早餐太多澱粉類的麵包、米飯,讓血糖一下升的太高,容易昏昏沉沉。可在兩餐間適時補充蛋、牛奶,增加神經傳導物質,均衡攝取各類營養。


 


除了食物過敏外,食物添加物還是可能會引發過動或注意力缺乏,相關檢測(包含味精、代糖、防腐劑及色素等等)在國內也有相關單位可以提供這類檢測,關心小孩健康的家長,也以考慮安排這類檢測來瞭解小孩的體質到底會不會被這些添加物所影響。當然,儘量提供給下一代天然的食材,絕對力多於弊。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發洩一下 這店讓你砸個痛快


中時 更新日期:2008/09/27 04:36 黃文正/綜合報導



壓力太大?氣得快抓狂?恨不能抓起什麼東西砸得稀巴爛?卅八歲的美國創業家莎拉.蕾佛莉說,來她的「莎拉的砸砸屋」(Sarah’s Smash Shack),保證讓你砸得痛快!



曾任職獸醫的莎拉,自承自小每當情緒失控,便會亂砸東西。去年某日清晨醒來,她決定將壞癖好化為商機。去年十一月,莎拉找上朋友金恩,準備合夥創業。今年兩人在加州聖地牙哥市最熱鬧的「瓦斯燈街區」(Gaslamp Quarter)租下一間兩層樓的店面。



之後,她擔任職業攝影師的丈夫胡席格也跳下來幫忙,規劃出幾間獨立的「砸室」,裝設隔音設備、不鏽鋼牆壁,並測試不同材質的杯盤砸到鋼牆上的不同爆破效果和安全距離等。為保護客人安全,她們也準備連身防護衣、靴子、手套和安全帽。



花了廿萬美元後,「莎拉的砸砸屋」終於在八月一日正式開幕,不論你想砸餐盤、紅酒杯、小碟子、花瓶或高腳杯,統統一應俱全。店內有各式「套餐」可供選擇。最貴的「家庭特餐」,十五分鐘內可丟十五只盤子,索價四十五美元;「壺瘋子」丟兩只大水壺,要價十二美元。



最近美國油價高漲、房價崩跌、失業率創新高,大家無不縮衣節食,不過大環境不好,對莎拉似好消息。她說開幕一個多月來生意蒸蒸日上,不僅有中年熟女前往慶生,還有洛杉磯客人打算組團前來一砸。


 


這個新聞,提醒大家能量不滅,也些事情不愉快,讓人抓狂,比較健康的解決方式絕不是壓抑,也不是把東西砸道別人身上,而是要讓負面能量發出來,砸東西或許是另一種出口,但得花錢,有一種比較經濟實惠的方式提出來供大家參考:把雙手雙腳的肌肉用力收縮,再放鬆,如此重複,自然能把一些能量發散掉。所以,易怒的人,常去運動或者參加一些抗議活動,多多少少都可以減少一些心靈的負面能量。


然而根本的解決問題方式,在於用有效的心靈技術去處理發生在當事人身上的事件,不僅能有效把心靈的負面能量拿掉,還能讓當事人對原來事件有新的看法或正面的認知,建議大家有氣不要只是憋,EQ是一個結果,原因沒處理,EQ不可能會變好。


用藥去壓抑,也不是根本解決之道,應該想辦法正本清源,否則除了藥物可能沒完沒了之外,還得忍受許多副作用,結果更慘。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百憂解會讓男性不育


中廣 更新日期:2008/09/25 14:35



抗憂鬱藥「百憂解」可能會讓男性不育。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兩位教授發現了「百憂解」對精蟲的危害



美國科學家發現只要服用「百憂解」一個月,男性精蟲的DNA就會受損。「百憂解」是最常用的「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可以有效的影響人的情緒。不過,這種藥也會讓精蟲的活動力減緩。美國科學家說,或許就是這種減緩精蟲活動的作用,造成精蟲的DNA受損。


 


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其實就是現在大部分的抗憂鬱劑,令人熟知的百憂解、克憂果或樂復得等等都是,在台灣還有許多同成分的藥物,如果大家對於自己服用的藥物不適很清楚,歡迎和我討論。


其實,不只是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其他像選擇性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SNRI)也都會影響性功能,例如勃起不能、遲發性的射精或者射精與高潮不一致等等,這些副作用其實藥物的仿單(說明)其實都有,但許多人往往是服用了才知道,不過許多專業人員都不太敢讓病患知道這些副作用,主要是怕他們知道了,就不敢再吃。也有人私底下跟我坦承:鬱卒還是小事,失去男性雄風,壓力更大。


憂鬱有其成因,中年憂鬱,不少是來自於長期壓力導致的腎上腺功能失衡所引發,建議大家儘量利用相關的功能性醫學檢測來查清楚身體的問題在哪裡,過渡期,也可以使用一些提升心情的營養品來減輕憂鬱的狀況,當然,心理上有壓力最好藉由有效的心靈技術以及生活改善技術來處理,才能根本解決身心的困擾,藥物的使用務必謹慎,而對於藥物有任何疑慮,非常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美動物實驗 長期食用三聚氰胺會致癌


自由 更新日期:2008/09/26 04:09







〔記者許敏溶、謝文華、李開菊/綜合報導〕衛生署放寬三聚氰胺含量為二.五ppm,學者強烈不滿;學者吳家誠指出,美國動物實驗顯示長期食用三聚氰胺將導致膀胱癌,是不是政府官員都不唸書,才會有這樣草率的決定?



醫師指為化工原料 不應存在人體內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秘書長吳東霖則說:「不知道這數據怎麼出來的?」他強調,三聚氰胺是化工原料,根本就不應存在人體內。



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陳重信說,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訂定食品添加物標準都要耗時三、五年,台灣的衛生署卻在不到二十四小時內、沒有做本土性風險評估下,就訂出新標準,政府官員應負起風險管理責任;且嬰幼兒是最高風險的族群,標準應設定在零才對。



進入衛生署網站的三聚氰胺專區,有一個問題寫著:三聚氰胺除了會造成腎病變及結石以外,會不會致癌?回答是,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理論上不會引起癌症



對膀胱、尿道、腎臟有致癌之虞



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直指,衛生署放寬含三聚氰胺二.五ppm以下是合格劑量,無論從學理、檢驗方法及公平交易三方面來看,都站不住腳。從學理上來說,三聚氰胺對動物的膀胱、尿道、腎臟會致癌,衛生署卻規避不談。



美研究49隻雄鼠餵食103週全罹癌



美國衛生總署、癌症研究中心、食品檢驗局等單位一九八三年公布對三聚氰胺研究報告指出,四十九隻雄老鼠、五十隻雌老鼠經餵食三聚氰胺第二十週時,六分之一的雄老鼠即被化驗出有癌細胞,一百零三週後,四十九隻雄老鼠全數罹癌。既然是這麼毒的東西,衛生署憑什麼放寬可添加在食品中。



他表示,去年美國引進中國的家畜飼料含三聚氰胺,造成家畜大批死亡,因此傾全力投入研究人類吃了含有三聚氰胺飼料的雞鴨豬牛後,多少含量會危害健康。



目前美國製定三聚氰胺含量標準值仍在公聽,恐怕要一至三年才會有精確數值,衛生署怎能在幾小時內,就倉促訂出二.五ppm的含量許可,根本是拿國人生命開玩笑。


 


三聚氰胺到底對身體有多少危害,這篇報導提供更多的面向供大家參考。


提醒大家:三聚氰胺是不自然的化學物質,進入體內,DNA得花很多力氣去把分解的酶,慢慢排出來(也許還有很多困難,不然那些吃毒奶粉致死的小還是如何發生的?),無法分解,當然直接排出的泌尿系統首當其衝,影響最大,然而,不知還有多少在體內形成毒素殘留,何況,三聚氰胺只是冰山的一角,我們其實一直在接觸許多自己也不瞭解的化學物質,不知道並不代表沒有,所以,大家有機會應尋求有效的排毒程式來面對處理這種狀況,在此,我建議大家可以考慮由美國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所研發的排毒程式,這是經由特殊的營養補充、運動及烤箱的方式,經由正確執行方式,可以有效率的排除卡在身體殘留的毒素,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去找清新身體‧清新心靈這本書來瞭解。願大家都能遠離毒害、擁有乾淨的身體及清明的思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內汞多少? 頭髮告訴你


聯合 更新日期:2008/09/26 07:40 記者潘欣中/觀音報導







環保署公佈國人頭髮中含汞量平均值高於美國;經營廢照明光資源回收再利用的中台資源科技公司觀音廠,昨天在桃園縣環保科技園區啟用,廠內特設汞汙染教育走廊,並引進最先進的頭髮含汞量檢測儀器,不久將開放使用。



中台科技總經理鄭光傑說,中台觀音廠採用最先進的水銀回收技術,拆解廢日光燈管再利用,回收製程的衍生物回收率已提高到九成五;也因和汞有「密切接觸」,對防治汞害有深刻研究和了解,特別在廠區設置汞汙染環保教育走廊,並引進日本最新的頭髮含汞量檢測儀器,為員工健康把關,未來將開放供戶外教學使用,儀式檢測則酌收成本費,為環保盡分心力。



頭髮含汞量檢測儀的設計人赤木洋勝,現任日本國際水銀實驗室所長,昨天也受邀到場,他說,日本水侯灣地區居民吃了含有甲基汞的魚、貝類後,出現許多神經病症,後來稱為「水侯病」,就是吃進太多含甲基水銀的魚、貝惹得禍,日本和台灣人特別喜歡吃魚,更應正視這個問題;這個儀器一個多小時就可測出,正常是介於2至4個ppm,超過10就是警訊了。



他說,大型深海魚,如鮪魚、旗魚、鯊魚、鮭魚,是有害人體的甲基汞主要來源;環境汞汙染主要來自氯鹼、電子、塑料、儀器、含汞農藥等工業,煤和石油燃燒釋放出來的汞。


 


汞對於人體、動物是有毒物質,頭髮內含汞最好低於3ppm,汞會導致硒的生理功能,且導致免疫系統的不規律,Hallmark Symptoms就是汞過多所引發,其症狀包含:降低食慾、觸覺、聽覺、視覺降低、慢性疲勞、沮喪、情緒不穩定、四肢麻痺、顫抖、記憶不良及認知功能不正常。我建議,有慢性疲勞症狀的人,如果本身有銀粉補牙、常吃海鮮或者其他接觸史的人,應該考慮在腎上腺功能皮質分析外,考慮接受重金屬檢測,如果過量,最好積極處理,減少身體負擔而恢復身體自然運作功能。另外,汞過量與急性心肌梗塞有關,很多人不預警的發生心肌梗塞,與身體內的汞含量過高是有關的。根據Circulation 1995;91:645-655的研究報告結果發現:平均1ppm的汞會增加9%心肌梗塞的危險性。


提醒大家,重金屬種類不限於汞一種,頭髮檢測能提供更多的資訊,其中也能測出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否足夠,建議大家在身體預防保健上,對重金屬的危害萬萬不可輕忽。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肥胖或氣喘病患 幽門桿菌不宜殺光光


自由 更新日期:2008/09/25 04:09



文/彭玉章



根據經濟學人雜誌報導,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布來撒( Dr. Martin Blaser )及其團隊早就發現幽門桿菌的消失可能與肥胖程度的增加與食道癌的增多有關。最近,布來撒教授又發現沒有感染過幽門桿菌的小孩比感染過的小孩較容易得氣喘



根據布來撒教授的想法,將幽門桿菌視為致病菌是種錯誤,它們應該是共生菌,有時候對人類有益,有時候有害。幽門桿菌會調節胃酸讓它們自己與人類受益,當人的胃酸過強時,幽門桿菌會分泌一種叫做cag的東西,讓酸度降低,但cag對胃黏膜有毒,可能會造成潰瘍或癌症



用抗生素將幽門桿菌殺死是目前治療潰瘍的方法,但殺死幽們桿菌會使胃酸長期增高,逆流到食道去。這正好符合最近幽門桿菌感染減少,而胃食道逆流疾病卻增加的事實。另外,過多的酸會傷害食道使其致癌。



布來撒教授最近在美國全國衛生及營養調查中發現,3到13歲的美國小孩,如果感染幽門桿菌比沒感染幽門桿菌的同年齡小孩減少60%的機會得到氣喘病。布來撒教授認為感染幽門桿菌反而使得小孩的免疫變強而不容易氣喘。



其實胃裡面有幽門桿菌並不表示你會得到潰瘍,過去大部分的人是從孩童期就開始感染到幽門桿菌,直到他們死去;但潰瘍卻是在30幾歲或40幾歲發生。雖然男女感染幽門桿菌的比率差不多,但男人得到潰瘍是女人的3倍多。



另外,沒有感染幽門桿菌的人產生ghrelin(使胃飢有餓訊號的物質)比有感染的人多,這也可能是富裕國家肥胖的原因之一。



所以,也許對付幽門桿菌的更好策略是,如果是基因上容易得到潰瘍或胃癌的人,則殺死幽門桿菌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是容易得氣喘或肥胖的人,殺死幽門桿菌則不是聰明的抉擇。



再者,幽門桿菌並非生下來就有,是年輕時感染而來,幽門桿菌基因的變化很大,並非所有種類的幽門桿菌都會產生cag。也許將來可以選擇對人有利的幽門桿菌菌種,將它們種在胃裡面,成為益生菌。


 


根據現在一般的認知:幽門桿菌是導致胃潰瘍甚至是胃癌的頭號戰犯,所以發現的話最好徹底除掉比較安心。然而提醒大家,雖然有胃潰瘍的人幾乎都有幽門桿菌,然而,有幽門桿菌,卻不見得會得胃潰瘍或胃癌,所以,最好把幽門桿菌視為一種共生菌來看,對於一些肥胖、氣喘或者胃食道逆流的人,幽門桿菌反而是救星。也就是,適當的接受一些天然菌種刺激,反而會增加身體健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蜂蜜可替代抗生素 頑強耳鼻喉感染有解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8/09/25 12:35 盧瑞珠







(法新社渥太華二十四日電) 加拿大今天公佈的新研究顯示,加國人代代相傳、放入茶或熱水來舒緩喉嚨痛的蜂蜜,很快就會成為抗生素的替代品,用來對抗頑強的耳、鼻、喉感染。



渥太華大學的醫生在實驗中發現,普通的蜂蜜能殺死造成竇腔感染的細菌,很多時候效果比抗生素還好。



研究人員馬森表示:「這實在太神奇了!」他說,蜜蜂擁有難以解釋的能力,能將花蜜變成似乎很有效的藥物。



這項初步實驗是在實驗室進行,尚未以病患進行測試,但實驗內容包括對抗生素具高度抗藥性的「超級病菌」抗甲氧西林金黃葡萄球菌(MRSA)。



馬森受訪時指出,研究人員將在人體實驗中,以「蜂蜜沖洗液」沖出竇腔中的黏膜。



研究人員目前已測試紐西蘭的馬盧卡蜂蜜和葉門的希德蜂蜜,兩種都可以殺死漂浮在液體中的細菌,和百分之六十三到九十一的生物膜。生物膜是有時會在竇腔、泌尿道、導尿管和心臟瓣膜上形成保護膜的微生物,讓細菌不受一般藥物治療的影響,常導致慢性感染。



在實驗中,效果最強的抗生素rifampin只能殺死百分之十八的生物膜。



馬森表示,至今仍沒人能確定蜂蜜的那種成分可殺菌,他強調「並非所有蜂蜜都有相同功效」,並呼籲進行更多研究,決定康復後的機制。



研究發表於本週在芝加哥舉行的「美國耳鼻喉頭頸部外科學會」年會中。


 


除了殺菌,感冒時拿來喝,效果也不錯,尤其是有喉嚨痛的狀況,但有中醫師建議,痰很多的人,要考慮一下,因為甜的東西容易生痰會讓痰更多。不管如何,身體受到感染,不管病毒或者細菌,不妨當作一個輔助療法,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以色列研究:日夜工作顛倒增加罹癌風險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8/09/23 15:09



(中央社記者曹宇帆特拉維夫二十三日專電)據以色列貿工部委託專家學者所做的研究發現,常因值勤需要日夜顛倒的工作者,罹患癌症風險比常人高出兩成至七成不等。



除工作時間不定恐增加罹癌風險,這項研究另外發現,長期日夜工作輪換,也會導致罹患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的疾病,更易衍生睡眠品質不佳等問題。



據以色列媒體報導,過去不乏相關的研究公諸於世,但這次研究是官方首度委由專家學者深入了解日夜工作顛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備受各界矚目。



這份研究報告特別提及,醫療工作者、保全、大眾運輸業界以及軍人,因業務需要常日夜顛倒,須特別留意。



研究報告並提醒雇主,須注意不同員工的身體負荷狀況,若要排班值勤,最好能將三班制調整為兩班制減少輪動,使工作時間能更固定、穩定,有利於減輕員工的身心負擔。



此外,輪值排班前,最好先了解每位員工的生理時鐘狀況,使排班的班序盡量符合每位員工的生理需求,而長期工作日夜顛倒的員工最好少抽煙,攝取足量的維生素,維持規律的運動。970923


 


講到日夜顛倒,不禁讓我想到之前還在花蓮的某醫院工作時,有一位年輕小伙子,因為支援急診的大夜班掛號,所以有半年的時間都是完上起床,白天睡覺,最後發現自己越來越疲倦,伴隨多吃多喝多尿的糖尿病三高現象。等到驗血報告出來,空腹血糖竟然高達五百(之前可是完全正常的數值),逼不得已,趕緊把作息調回來,血糖才慢慢回復正常。以學理來說,熬夜或者日夜顛倒,對身體就是一種壓力,此時壓力荷爾蒙即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濃度升高,血糖也容易跟著上升,事實上腎上腺皮質醇影響還不只如此,它還會對免疫、消化系統造成抑制,增加心臟血管的壓力。此外,壓力荷爾蒙的濃度長期增加,會導致抗壓力荷爾蒙的濃度不足,抗壓力荷爾蒙濃度(DHEA)不足,除了提早老化、影響性功能外,還會造成心情與睡眠的不穩定,更嚴重的是失去對細胞DNA的保護,增加癌症發生的機率,所以,這篇報導提到的研究結果也就反映了這個關連。當然,日夜顛倒,本身身體會增加很多自由基,這也是導致身體罹癌的另一個危險性。透過腎上腺功能檢測,我們能清楚的瞭解自己的抗壓功能是否已經出問題,自由基也有現成的檢測,可以讓大家知道自己是否自由基過量,若需要作及早的因應與保養,檢測其實都蠻便利的,配合檢測結果的調整也不複雜,關心自己健康的人不妨多多利用這方面的作法來保健。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身裡原本有其自然的調節時鐘,逆天(違反自然)而行,身體自然要付出代價,提醒大家注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早餐不夠不均衡 學童注意力不集中 脾氣暴躁


中廣 更新日期:2008/09/19 11:35







台北市教育局今年三到四月,針對台北市的國小學童,進行早餐問卷調查,調查發現,北市學童每天吃早餐的比例達八成,不過還是有2.8%的學童不吃早餐,不吃的原因,有的表示是媽媽沒有準備,還有則是想節食,而八成吃早餐的同學當中,有的人只喝牛奶,營養師表示,只喝牛奶或早餐熱量不足,會很容易疲倦、容易餓,長期下來注意力不集中、脾氣暴躁。(林麗玉報導)



台北市教育局調查學生的早餐習慣,發現還是有2.8%的學生幾乎不吃早餐,而不吃的理由,以不餓最多,其次是媽媽沒有準備,時間不夠或節食、不想變胖,而吃早餐的學生,只有四成七是媽媽或家人做的,四成三都是外面買現成,而早餐內容又以吐司、麵包、三明治、蛋餅最多,最常喝的飲料則是乳製品,不過也有13%的學生,一大早就以高糖的奶茶或可可搭配早餐,營養師吳文瑛表示,健康的早餐一定要營養均衡,如果長期喝高糖的奶茶,其實一年下來多餘的熱量,會讓小朋友胖13公斤不誇張,另外還有的同學會只喝鮮奶當早餐,長期熱量不足容易餓,會造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脾氣暴躁。



營養師吳文瑛表示,健康的早餐一定要有主食、搭配蛋白質、纖維也不可以少、另外還要少油少鹽少糖,如果缺乏兩種以上就是不及格的早餐。


 


不管人或動物,吃不飽及睡不夠,專注力會降低同時也會變得易怒,小朋友若長期下來都是吃得不夠營養,睡眠時間也不足,表現出來自然是注意力難集中而且容易生氣,很可能被貼上注意力缺乏或過動的標籤,所以,幫小孩準備營養均衡的早餐,讓小孩早睡早起,是很重要的第一步,當然,也提醒父母,有一定比例的小朋友對於蛋奶類食物其實有一定程度的慢性食物過敏反應,建議,在蛋白質來源挑選上面,務必避開,藉由其他替代的食物,仍能讓小朋友把電充飽,快樂的學習。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塑膠瓶含雙酚A也會影響成人  美FDA將公佈檢驗結果


更新日期:2008/09/18 13:17 國際中心/編譯








很多人喜歡用塑膠容器裝東西吃或喝水,不過這樣可能會把毒素給吃下肚。美國有研究報告指出,塑膠容器中含有雙酚A化學物質,可能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另外塑膠奶瓶還可能傷害嬰兒大腦及荷爾蒙系統,影響兒童的發育。


嬰兒喝的塑膠奶瓶、裝盛食物的塑膠餐具,這些耐用耐摔的塑膠製品往往最受到家庭主婦的青睞,不過現在卻傳出它可能是隱形的健康殺手。最新一期的美國醫學會期刊提出警告,廣泛用在塑膠容器的化學物質雙酚A(BisphenolA),恐會提高使用者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甚至導致肝功能出現異常的情形。


研究人員在一項針對1500名美國成人所作的實驗中發現,尿液中雙酚A濃度高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濃度低者的3倍,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也將近2.5倍;除此之外,雙酚A還可能導致兒童大腦及荷爾蒙系統出現發育上的問題。


美研究:常用寶特瓶 易患糖尿病


更新日期:2008/09/17 22:41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用到許多塑膠製品,包括寶特瓶,還有嬰兒用的奶瓶等等;美國一個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塑膠製品中,含有一個叫做「雙酚A」的化學物質,如果被人體吸收,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的機率就會大增;換句話說,您常常使用寶特瓶來喝水,就會增加患病的風險。


炎炎夏日,隨手買一罐塑膠瓶飲料,方便又解渴;不過,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製造塑膠容器的其中一個化學成分BPA,也就是雙酚A,如果被人體吸收,可能會引發糖尿病、心臟病、以及肝臟相關病變。研究人員讀了1500人的尿液數據,發現如果尿液中,BPA濃度比較高,他們得到糖尿病和心臟病的機率,比其他人高出接近4成;現在,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正在舉辦聽證會,消費者保護團體希望,至少可以嚴格控管嬰兒奶瓶的製作。 另外,愛吃甜食的人,也要特別注意自己的情緒管理;美國肯塔基大學研究發現,顏色鮮豔的甜食,會產生情緒覺醒,如果沒有察覺自己的情緒變化,很容易成為甜食的奴隸,把過量的甜份吃下肚。


陸毒奶粉/奶粉加三聚氰胺 矇騙檢驗省成本


更新日期:2008/09/18 22:39


大陸爆發毒奶粉事件,可能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這些商人,要把有毒的「三聚氰胺」,加到奶粉裡面?化學專家表示,三聚氰胺,有非常高的含氮量,可以讓奶粉,在高蛋白質食品測試中,輕易過關,業者為了降低成本,才會冒險把這種物質加入牛奶,至於大人喝了,是不是也可能會出現腎結石?來聽聽專家的說法。


這杯奶粉就是大家最近俗稱的「毒奶粉」,裡頭摻入大量三聚氰胺,把水加進去,看起來和一般奶粉真的沒有兩樣,不過小朋友長期喝下肚可真的會鬧人命。


業者加這種有毒物質,只是為了矇騙檢驗,節省成本。香港城市大學教授:「現在有所謂國際蛋白質成份標準,通過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蛋白質的含量,所以如果三聚氰胺的含氮量夠高,就可以藉此騙過食品測試。」


簡單來說,三聚氰氨的作用,就是幫助奶粉廠商通過檢驗。因為它成本很低,常見於蛋白精或假蛋白質之中,很容易幫助奶粉公司,通過食品蛋白含量測試。才會成為這次黑心奶粉事件的最大元兇!不過民眾可能會問,既然嬰兒吃了黑心奶粉,發生腎結石,甚至因此死亡,大人喝了,會有問題嗎?香港城市大學教授:「你的體重越輕,你『中獎』的機會就比較大,所以我猜這也是為什麼小孩子受害的機會比較高。」由於大人代謝毒性物質的能力,遠比孩童來的好,根據研究,一個60公斤 的大人,除非每天攝取7.8克 的三聚氰胺,連續4週,才會發生結石,相當於每天喝200公斤 的奶茶,連續喝28天,大人才會喝出毛病。 不過嬰兒因為天天要喝下大量牛奶,中毒比例相對高很多,黑心商人只為了節省成本,把三聚氰胺充當蛋白質,沒想到因此害了這麼多人,恐怕是連他們也始料未及。


 


 


這一陣子,毒奶粉效應讓大家比較警覺周遭環境潛藏存在一些對人體有傷害性的環境毒素,配合雙酚A的最新研究報告,再一次提醒大家我們目前身處的環境,以環境毒素來說,其實還有很多大家尚未察覺,但實際上是有影響的生化物質在殘害我們的健康。


而對於毒奶粉,我覺得有些部分可以提出來供大家作一些反向思考:無疑地,在大陸造成一些孩童腎結石甚至死亡的案例,劑量絕對是一個關鍵,也就是嬰兒或孩童因為接觸量比較多,身體排毒及排除系統不足以因應經年累月的吃進來的高劑量三聚氰胺所導致,但大人除了可能吃的比較少以外,還有一項優勢,也就是一般成年人的脂肪組織比小孩多得多,所以許多毒素進入身體後,如果是同樣劑量,小孩比較容易發病,因為他們身體沒有比較多的脂肪可以來儲存並緩衝相關毒物造成的不良效應。


就毒物或藥物對身體造成的影響而言,許多人會陷於血液或尿液迷思:以為尿液或血液測不到,就是排出身體,不會再影響身體,殊不知其實有一部份已卡在身體的脂肪組織或者其他部分形成藥物殘留,這些藥物殘留並非卡著不會流動的,事實上,毒品藥物殘留的一部份,不時還是有些許會經血液在進入身體。以吸毒個案檢測為例:不只要驗血驗尿,還要驗毛髮,也就是用過毒品的人,尿液及血液無法完全確定,最多兩週以上可能就測不到了,但毛髮代表著組織的含量,可以更清楚慢性的累積量有多少,其實最清楚的是遺體解剖時所做的身體各部位的分析,但對於活人,這種分析不太可能,但國外的確有許多遺體的組織分析支持這樣的論點:身體其實有許多毒素藥物的殘留,而且含量往往大過我們的想像。當這些藥物毒素殘留進入血流時,對人的身心還是會有些負面影響。


所以,沒有發病,並不代表體內就沒有相關毒素,想要幫助身體健康,最直接的解決方法,我推薦一本著作:清新身體‧清新心靈,這是由美國知名人道主義作家羅恩‧ 賀伯特 先生所著,書中提出的排毒程式,就是我們目前複雜的生化環境對人的影響的明確解決之道,歡迎大家參閱。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控制糖尿病 洋甘菊茶有妙用


自由 更新日期:2008/09/17 04:09



〔編譯魏國金/綜合16日倫敦外電報導〕英、日研究人員發現,長期被用來舒緩神經、幫助睡眠的洋甘菊茶也有助於預防第2型糖尿病併發症,比如失明、神經與腎臟病變等出現。



有助預防第2型併發症



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網報導,在以洋甘菊萃取物餵食患有糖尿病的實驗鼠後發現,洋甘菊不僅能降血糖,還能封鎖一種與糖尿病併發症生成有關的酵素之活動,這項研究發表在「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中。



第2型糖尿病通常與肥胖有關,在已開發國家中,該類糖尿病患呈現攀升之勢。而洋甘菊應用廣泛,舉凡紓壓、解熱與減輕經痛等都有效。



日本富山大學教授加藤敦的研究小組以洋甘菊萃取物連續餵食糖尿病老鼠21天後,與控制組老鼠作比較,結果發現,前者的血糖濃度明顯降低,顯然洋甘菊能抑制肝臟製造葡萄糖



在老鼠的組織檢體中也發現,洋甘菊能降低醛醣還原酶的活動,該酵素有助於將葡萄糖轉化成山梨糖醇。



罹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當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上升時,醛醣還原酶的活動就增加,然而山梨糖醇不容易通過細胞膜,因此在眼球、神經細胞附近形成過度堆積,造成眼球與神經細胞嚴重受損。



英國糖尿病協會的醫師金恩指出,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天健康均衡的飲食與運動,加上服用處方藥物,才是控制糖尿病的不二法門。


 


洋甘菊常常被加在一些營養品的複方中,用來加強助眠、抗焦慮或者放鬆的效果,這篇報告提到的控制血糖的效果有其明確的生化機轉,故建議有血糖控制問題合併失眠困擾的人,不妨考慮使用洋甘菊來幫助身體穩定,減少相關藥物之使用,進而減輕身體的負擔。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墮胎永久傷害 身心難撫平


中時 更新日期:2008/09/14 04:35 黃天如/台北報導



每個人適合的避孕方式或有不同,各種避孕法的避孕效果也有高低之分,但做為一名婦產科醫師,周輝政以女性好朋友的身份呼籲:墮胎對女性造成的身心傷害,絕對遠高於任何一種避孕方法!



國內女性墮胎的情況有多普遍?除了數字會說話,各種光怪陸離且屢見不鮮的社會新聞也可一窺端倪。



日前警方就查獲一名歹徒,特意選在車站等人潮往來聚集地點,物色落單且頗具姿色的妙齡女子伺機搭訕,然後裝神弄鬼地佯稱當事人有嬰靈纏身,會對運勢造成嚴重負面影響。



其實說穿了,歹徒就是看準國內成年女性平均每3人就有1人有墮胎經驗,只要敢試,有墮胎經驗的女生就很有可能信以為真,然後任憑不肖者詐財甚至騙色得逞。



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今年中元普渡,一名墮胎經驗豐富的中年婦女想要超度她無緣來到世間的子女,卻怎麼都記不清自己究竟墮過幾次胎,最後還是靠擲筊問神,才確定自己前後拿了13次孩子。



前婦幼醫院院長江千代表示,有人質疑長期服用避孕藥可能導致不孕,其實以現在的醫療技術,即使因為藥物導致腦下垂體抑制,進而暫時影響排卵功能,要治癒也不困難。



反倒是時下不少年輕女孩偷嘗禁果又不避孕,等發現懷孕,因不想也無力生下孩子撫養,又因未成年接受人工流產手術須經監護人同意,無計可施之下,最後不是找密醫「夾娃娃」,就是尋求網路等非法管道購買墮胎藥解決問題。



然而,俗稱人工流產的子宮搔刮術是一項需要高度技術的手術,若由缺乏經驗甚至沒有執照的密醫操刀,極易造成子宮內膜永久性的傷害。



至於RU486的使用若未經專科醫師的評估及監視,也有不小風險,尤其相當比例患者服藥後會有長達近一個月的出血情況,稍有不慎或體質不適合者,就有可能引發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看到這篇報導,讓我不禁想起門診的個案中,三不五時會出現的女性患者,在會談過程中,哭訴之前的墮胎造成心靈的影響有多深,不管他們當初選擇墮胎的原因為何,但仍讓他們覺得有一股很深的罪惡感揮之不去。


所以,我們當看到有一些看似誇張的報導,何以當事人那麼容易受騙,其實是因為當事人的心靈有一個大缺口,當這個缺口被揭露,當事人想盡可能地去彌補之前的缺憾,所以容易聽信一些謊言,導致更多的遺憾,然而,大家可以理解當事人有多想去彌補之前的缺口。


我想,身體的復原比心靈的重建容易多了,那麼,對於心靈的回復難道沒有技術嗎?知名的人道主義作家羅恩‧賀伯特先生有一項非常實用有效的處理技術,透過這項技術的幫忙,可以幫助一個人在很短的時間,去除他對一些事件的罪惡感並恢復他對那些事件的責任感,讓一個人不再因一時的失足蒙受千苦恨的詛咒,相關的內容,大家可以參考賀伯特先生的著作:人格的完整與誠實。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週三次、每次50分鐘/老人快走運動 防痴呆


更新日期:2008/09/11 04:09


〔記者洪素卿/綜合報導〕適度運動可以鍛鍊心肺機能,已經是眾所周知的常識,一項最新的研究報告則指出,運動除了健身,還可以健腦。


認知功能提升 效果可維持一年


該項研究發現,對於一些已經有輕度記憶問題,但卻還算不上是老年失智症的老年民眾,每週快走三次、每次五十分鐘,持續半年後,具有提升認知功能的效果。且效果至少可以維持一年。


該研究刊載於美國醫學學會期刊(JAMA,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被認為是第一篇證實居家溫和運動就可以改善成人認知功能的研究。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文俊指出,輕度認知障礙不是病。一般來說,出現輕度認知障礙的人,每年約有十五%會真的變成失智症;但也有兩成輕度認知障礙者,可以回歸正常。


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羅登 史拉傑 醫師所領導的研究團隊,針對一百三十八位五十歲以上、自覺有記憶問題,但尚未達到失智症標準的成人進行研究。


研究人員將參與者隨機分組,分成進行二十四週居家運動計畫的運動組以及非運動組,研究團隊要求運動組的成員每週至少適度運動一百五十分鐘,每次運動五十分鐘,一週三次;走路是最常被建議的一種活動。


運動組參與者每週比非運動組多運動了一百四十二分鐘以上,約莫每天多運動超過二十分鐘;運動組參與者每週約比非運動組參與者多走九千步。


結果顯示,運動組的受試者「阿茲海默氏症」認知評估量表測量分數在運動二十四週後提高,而非運動組則下降,兩者差了一.三分。運動組參與者在認知測試的分數較高,且在一段時間之後,較能確實地記住一連串的字。


羅登 史拉傑 教授認為,這項試驗證實,運動對高風險成人具有提高認知功能的效果,目前藥物對於MCI(輕度認知障礙)並沒有明顯效果,規律運動同時還具有預防憂鬱症、預防跌倒,以及提高心血管功能等作用。


醫師徐文俊表示,出現輕度認知障礙的民眾,最重要的是找到成因對症治療,目前已知,包括焦慮、憂鬱或是腦血管等問題,都可能導致輕度認知障礙。若是找不出特定成因,則要遠離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抽菸等。


自覺記憶力不好,有一些潛在因素要考慮,除了這篇報導提到的一些危險因子外,其實,大部分的人,到了中年,腎上腺功能會慢慢退化,影響到記憶力的部分,以脫氫異雄固酮(DHEA)的濃度不平衡的影響為主,建議過了中年,自覺記憶力越來越差的人,除了要注意營養補充及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外,也可以藉由腎上腺皮質壓力分析來瞭解自身處理壓力的系統,是否有狀況,根據檢測結果,可以直接作腎上腺功能的營養調整,在此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