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糖少碰為妙 恐致脂肪肝炎、高尿酸

最近一項發表在肝臟學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的研究發現,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孩童,其攝取的果糖量也比較多,也較易有高尿酸血症,值得注意!

好心肝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吳妮民接受《好心肝》雜誌訪問指出,2017年5月的肝臟學期刊《Journal ofHepatology》刊登一篇義大利學者進行的研究,針對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之孩童及青少年,了解果糖的影響。

該研究收集了271個肥胖且都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孩童,年齡在10歲到13歲之間,體重平均約在66∼68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則是26∼27之間。研究人員利用食物頻率問卷來調查他們的果糖攝取量(每日攝取多少克),而尿酸濃度(mg/dL)則是透過抽血檢驗。這些受試者全都接受了肝切片檢查,以排除其他肝臟疾病引起的肝炎。

結果,全部患有脂肪肝的受試者中,37.6%已經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組者,47%具有高尿酸血症;對照組(無NASH組)只有29.7%有高尿酸血症。在果糖攝取量上,NASH組一天攝取70.4克左右,對照組則是52.6克,NASH組有明顯較多的果糖攝取量。

此篇研究數據亦證實,高尿酸血症的人有較多的果糖攝取量,亦即果糖攝取量與高尿酸血症有獨立正相關性。總結來看,血中尿酸濃度及果糖攝取量,皆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獨立相關。

果糖為什麼容易導致高尿酸及脂肪肝炎?人體攝取果糖後,經果糖激酶代謝,會形成三酸甘油酯,並增加胰島素的阻抗性,除了容易肥胖外,大量的果糖在肝臟中代謝,易造成肝臟內脂質合成。另一方面,果糖代謝過程中也會消耗三磷酸腺苷(ATP),使尿酸濃度上升,也會造成肝臟細胞發炎

果糖是一種單醣,與葡萄糖皆為醣類中最小的分子,可為人體直接吸收,為人體新陳代謝的主要燃料。和葡萄糖的代謝相比,果糖代謝較不易受到調控,也比較容易在肝臟內形成脂肪。另外,果糖代謝後的下游反應,會刺激腦部造成食慾上升,葡萄糖則較無此問題。哪些飲食可能有果糖?包括水果、果汁、蜂蜜、含「高果糖玉米糖漿」的飲食(如手搖杯飲料)、蔗糖(內含葡萄糖及果糖分子)、調味料如番茄醬等都可能有,可以注意產品的營養成分表。

既然果糖不利健康,目前對於果糖攝取有沒有規範或建議值?曾有研究指出,一天若攝取超過50克的果糖,餐後三酸甘油酯的濃度即會上升。但因果糖在很多食物中都有,包括天然的水果,所以很難單獨訂出果糖的建議食用量,但目前可參考醣類的攝取建議來控制

鄭醫師補充:

看起來,果糖攝取過多,比葡萄糖為害健康更嚴重。建議大家多留意日常生活飲食來源,是否有果糖攝取過多的狀況,如果有,務必加以控制。

參考文獻:

http://www.journal-of-hepatology.eu/article/S0168-8278(17)30002-8/abstract

Serum uric acid concentrations and fructose consumption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NASH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osca, Antonella et al.
Journal of Hepatology , Volume 66 , Issue 5 , 1031 - 103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失智症,7個行為恐是失智症前兆

 

【早安健康/康聯預防醫學顧問心理師 廖芳芸】隨著人口老化速度增加,失智症人口也逐漸增加,根據2015年國際失智症協會發佈的報告指出,平均每3秒就有產生一位失智人口。然而如果一般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不夠,很容易忽略家人的變化而無法給予適當的醫療及照顧。 

一、什麼是失智症? 
失智症與一般老化不一樣,是一群認知功能減退的症候群,可能會影響到記憶力、時間/空間的定向感、判斷力,甚至有些會出現人格改變或視、聽幻覺。 

失智症可分為2大類: 
1. 退化性失智症:腦部神經細胞受到破壞,常見的例如阿茲海默症。
2. 血管性失智症:因腦中風或是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而細胞壞死。 

二、要怎麼樣辨別家人有沒有失智症? 
不同的失智症出現的徵兆略有不同,以阿茲海默症為例,如果你家人有出現: 

A. 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頻率頻繁,且經提醒亦無法想起。 

B. 對時間/地點趕到混淆,例如早上、下午混淆/在平常熟悉的地點迷路。 

C.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例如原本職業是數學老師卻無法勝任算錢。 

D. 書寫或表達出現困難,例如以「用來寫字的東西」來表達「筆」。 

E. 東西亂放且缺乏回頭找的能力,所以容易懷疑他人偷竊。 

F. 判斷能力變差,例如借錢給陌生人、蓬頭垢面、穿著不合氣候等。

G. 性格改變,例如變的疑心、憂鬱、失去自我控制力或畏懼等。

三、家裡有失智老人,要怎麼照顧?

 

每一位失智症患的症狀不一定相同,人生故事與經歷也不一樣,所以沒有一套一定要怎麼做的SOP,只有最適合該家屬的互動方式。 

* 理解:理解該失智患者遇到了什麼困難,這個困難是怎麼來的,可以怎樣協助他。 

* 包容:有些失智症患者對自己能力下降一事,並非全然無感,因此會對自己感到挫折或表現出易怒,所以嘗試去看到長輩還有的能力、鼓勵他們去做還能勝任的事,建立長輩的信心,情緒穩定後,照顧之路也會比較順暢。 

* 愛自己:照顧失智症患者是一條不輕鬆的路,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也要好好愛自己。學習看到自己的限制、學習看到自己的付出、學習看到自己在照顧家人與照顧自己之中的平衡,適時的尋找資源,例如失智症照顧者協會或是病友團體,給予照顧上的分享與支持。每天給自己一些時間,聽幾首歌、泡個腳、喝杯好茶,照顧好自己,才能有好的品質照顧失智症患者 

鄭醫師補充:

失智症患者最常出現的妄想內容,常跟「被偷」有關,因為患者常忘了自己東西放在哪哩,老覺得有人偷他們的東西。

血管性的失智,與患者本身有心血管病史有關,預防上,除控制血壓外,最好還能積極處理血管發炎及動脈硬化的身體狀況,功能醫學提供的整合療法比較能在這部分有積極的作為。

退化性的失智,能參考的除了是否有家族史之外,擔心自己未來罹患失智症風險的人,還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來瞭解自己是否為高風險,如果是,在預防保健上,最好有更積極的作為,除透過健康以及均衡的飲食和健康生活型態之外,此外,透過功能醫學相關檢測瞭解自己身體功能有哪些弱勢,以營養補充、排毒、降低發炎還有提升能量代謝來積極保養,也能讓罹患年齡來的比較晚,而程度不致太嚴重。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澳洲研究/維他命B3 有助預防流產

 

2017-08-11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好不容易懷上寶寶,要如何預防流產或先天缺陷?澳洲最新研究顯示,只要多從食物攝取維他命B3,這類情形就有機會在全球顯著減少,被譽為近年最可貴的醫學發現之一。

這項研究歷經十二年,由澳洲政府資助,成果十日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領導澳洲張任謙心臟研究所(VCCRI)研究團隊的新南威爾斯大學教授鄧伍迪對上述結論信心滿滿,強調「我不輕易誇下海口」。澳洲衛生部長亨特也為這項「具歷史意義的醫學突破」背書,相信它將為孕婦帶來福音。全球目前一年產下具有先天缺陷的新生兒多達七九○萬名

孕婦若缺乏關鍵營養素,將阻礙子宮內胚胎正常成長,不利胎兒器官發育;以維生素B9的水溶形式葉酸為例,其缺乏能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展,這已是孕婦常識。而發表這項結論的科學團隊,以曾不幸流產或有先天缺陷寶寶的家庭作為研究對象,尋找他們體內的基因變異體,發現基因突變影響了「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製造,這種輔酶對細胞生長至關重要,其濃度不足將妨礙胚胎生長,以致流產或導致胎兒先天缺陷。

值得慶幸的是,內臟、蛋白質、蔬果、葉菜類、種子等食物富含的維生素B3(菸鹼酸),就是NAD+生成要素。研究人員因此拿缺乏NAD+的懷孕老鼠做實驗,為牠們補充維他命B3,結果發現驚人轉變:媽媽順利保住體內小老鼠,生下來也不再見各類嚴重先天缺陷,都很健康

這群科學家相信,上述實驗放在人類身上也會有相同結果;接下來,他們把目標放在測量孕婦體內NAD+濃度,希望偵測出可能產下先天缺陷寶寶的女性,如此才能特別要求她們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3。他們補充指出,目前市面上孕婦專用維他命保健食品,維他命B3含量皆不足;先前研究早就顯示,至少三分之一孕婦懷孕期間體內NAD+濃度皆偏低。

鄭醫師補充:

這是先以人體部分作為原因分析,再藉由動物實驗證實可行,如果下一階段人體實驗也證實有效,無疑地,這將是便宜又有效的預防醫學營養療方。

NAD+不足,單靠一般飲食攝取B3來矯正,其實有很大的難度,建議藉由適當含充足劑量維生素B3的營養補充品來作加強與預防,效果比較容易看得到。建議B群中除了葉酸之外,維生素B3對於懷孕婦女補充應額外加強,預防神經發展畸形以及降低流產的風險。

參考文獻: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616361

NAD Deficiency,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and Niacin Supplementation

Hongjun Shi, Ph.D., Annabelle Enriquez, M.B., B.S., Melissa Rapadas, B.Sc., Ella M.M.A. Martin, M.Sc., Roni Wang, B.Sc., Julie Moreau, Ph.D., Chai K. Lim, Ph.D., Justin O. Szot, B.Sc., Eddie Ip, B.App.Sc., James N. Hughes, Ph.D., Kotaro Sugimoto, M.D., Ph.D., David T. Humphreys, Ph.D., Aideen M. McInerney-Leo, Ph.D., Paul J. Leo, Ph.D., Ghassan J. Maghzal, Ph.D., Jake Halliday, B.Med.Sc., Janine Smith, M.B., Ch.B., M.Med., Alison Colley, M.B., B.S., Paul R. Mark, M.D., Felicity Collins, M.B., B.S., David O. Sillence, M.B., B.S., M.D., David S. Winlaw, M.B., B.S., M.D., Joshua W.K. Ho, Ph.D., Gilles J. Guillemin, Ph.D., Matthew A. Brown, M.B., B.S., M.D., Kazu Kikuchi, M.D., Ph.D., Paul Q. Thomas, Ph.D., Roland Stocker, Ph.D., Eleni Giannoulatou, D.Phil., Gavin Chapman, Ph.D., Emma L. Duncan, M.B., B.S., Ph.D., Duncan B. Sparrow, Ph.D., and Sally L. Dunwoodie, Ph.D.

N Engl J Med 2017; 377:544-552August 10, 2017DOI: 10.1056/NEJMoa161636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低鹽飲食有益身體健康?美國學者:反而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楊舒晴

高鹽飲食普遍被認為不僅容易讓血壓上升,引發心血管疾病,更容易提高中風風險。但近期美國科學家迪尼科蘭托尼奧的研究結果可能推翻這樣的認知。他指出,聯合國、美國與英國政府訂定的建議鹽攝取量都是錯的,甚至宣稱多吃鹽可以幫助減重,降低人們得到糖尿病的機率。不過他的研究也遭到營養學家批評會危害身體健康 。

迪尼科蘭托尼奧(James Dinicolantonio)是美國密蘇里州聖盧克中美洲心臟研究所(Saint Luke's Mid America Heart Institute)的心血管專家,他根據超過500份醫學論文和數據,研究出鹽攝取量不足,可能導致骨質酥鬆症、記憶力下降 等等,並建議人們一天攝取3000到6000毫克的鈉,也就是7.5克到15克之間的鹽。他在新書《鹽分修正》(The Salt Fix)中提到:「大部份的人其實不需要低鹽飲食,事實上,攝取更多的鹽對健康更有益。攝取過量會引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腎臟疾病的是糖,而不是鹽。」

英國營養學界強烈譴責

迪尼科蘭托尼奧提出的新指標,遠高於一般定義的每日鹽攝取量標準。英國公共衛生局(Public Health England)營養科學主任利維(Louis Levy)認為,多國研究都已經證實,鹽攝取過多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迪尼科蘭托尼奧的研究可能對大眾的健康造成危害。

長期推動政府對速食業施壓,減少速食含鹽量的心血管專家麥克葛雷格(Graham MacGregor)也表示,學界對反式脂肪與膽固醇的推論仍有爭議,但攝取鈉過量對人體有害的證據可說是無庸置疑。他表示:「他有權利主張自己的觀點,但他的論點只建立在為數不多的研究上,也不合時宜。芬蘭已減少鹽分攝取,英國也這樣做,心臟病死亡人數因此跟著大減。」

美國科學家迪尼科蘭托尼奧認為攝取更多的鹽對健康更有益。(取自pixabay)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 低鹽飲食也會危害健康

儘管學界普遍認為攝取太多的鹽有害人體健康,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低鹽飲食也可能有害。著名的醫學雜誌《刺胳針》(Lancet journal)在去年刊載了一篇由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和人口健康研究所(Population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聯合進行的研究,證明低鹽飲食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風險。今年四月,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的研究也指出,低鹽飲食反而可能會導致高血壓,呼籲政府修改建議鹽攝取量。

迪尼科蘭托尼奧在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反駁批評他的學者:「如果高鹽飲食真的會危害人們的健康,那為什麼世界上鹽攝取量最高的民族:日本人、韓國人跟法國人,反而都十分長壽,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機率也是世界最低?」

鄭醫師補充:

鹽份,本來就是身體細胞作用需要的電解質,嚴格限制鹽分,造成低血鈉,其實會造成其他健康問題,甚至引發精神症狀。

任何民族的飲食方式,鹽絕對不是單一影響因子,我認為鹽要適量的攝取,至於每天多少?可能也因人而異,因為單單以容不容易流汗的體質來說,容易流汗的人,身體消耗鹽分必然比不易流汗的人來得多,因此黑天鹽份得建議攝取量因此有別。

如何知道自己鹽分攝取足量或者缺乏?除一般電解質的血液檢測,功能醫學的微量元素檢測,透過身體頭髮來檢查身體的累積量,也是一個比較能辨別到底鹽分是否足夠或者過量的客觀指標。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了這些藥物較容易中暑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本週氣溫連創新高,頻頻傳出有民眾受到熱傷害,較危險群族除了戶外工作者之外,老人和服用部份藥物者,相對而言也較容易中暑。「熱傷害」中的熱抽筋和熱暈厥,多數透過到陰涼處休息、補充水分及鹽分就可緩解,但若發生體溫升高的熱衰竭未能及早察覺處置,而演變到中暑,就可能危害生命。

台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賴育民主任,長期關注勞工的職業健康與職業相關疾病,發現台灣地區每到夏季,都會有許多因職業或戶外活動導致熱傷害(heat illness,又稱熱病)的案例。台灣屬海島型氣候,在夏季慣有的潮溼與悶熱,會使人體排汗蒸發散熱的功能減低,容易引發「熱傷害」,因此,不論是工作或是休閒活動時,都要留意「熱傷害」帶給身體的潛在威脅。

賴育民主任表示,「熱傷害」好發於體溫調節能力較差的老人及小孩,戶外及高溫環境工作者、服用某些慢性病藥物及感冒藥,也可能影響體溫調節能力而較易誘發「熱傷害」。

較易誘發熱傷害的藥品:

藥物(食品)

作用功能分類(來源)

酒精

抗組織胺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

利尿劑

Phenothiazine類藥

三環抗鬱劑(TCA)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

血管加壓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

抗乙醯膽鹼製劑

茶鹼(theophylline)

古柯鹼

安非他命

酒類、含酒精之藥物、食物、飲料等

抗過敏、感冒藥等

降血壓、心律不整用藥

降血壓、利尿

抗精神分裂藥

抗憂鬱藥

抗憂鬱藥

降血壓藥

多種用藥(如腸胃、泌尿)可能含有

氣喘、慢性肺病用藥

非常規醫用藥物

非常規醫用藥物

賴育民醫師指出,較常見的熱傷害以及症狀包括:

一、熱抽筋(heat cramps):患者的肌肉會抽筋疼痛,可能覺得虛弱,但意識很清楚,核心體溫不會升高或輕微升高。

二、熱暈厥(heat syncope):在炎熱的環境中長時間站立的人,因回流不順的血液侷限在下肢;或是過度流汗,造成血液濃稠與低血容;或是皮表微血管因炎熱擴張,使得血液侷限在皮膚。基於以上原因的共同作用,使腦部血液灌流不足,因而發生暈厥現象,核心體溫不會升高或輕微升高。

三、熱衰竭(heat exhaustion)與中暑(heatstroke):這兩個症狀代表同一個病程中(體溫上升與多重器官衰竭)的不同階段。早期症狀包括疲憊、虛弱、頭痛、意識混亂或有幻覺、步態不穩及失去方向感,然後是肌張力喪失,有時會有痙攣、昏迷;也常伴隨低血壓、脈搏和呼吸淺快、核心體溫(可量肛溫或耳溫)上升(超過攝氏三十八度)等現象。如果體溫超過攝氏四十一度,死亡率就變得非常高。

很多人都誤以為熱衰竭患者的皮膚是溼冷的,而中暑病人的皮膚則呈現乾熱狀態,這是一種武斷且危險的分類方式。賴育民主任提醒,千萬不要為了區辨二者而延誤就醫,一旦發生疑似上述的症狀,應立即送醫。而在救護車到達前,應先嘗試以下述的方法降低體溫,包括將患者移到陰涼處、搧風、以溼毛巾擦拭身體、以冰敷袋置於頸部及腋下等處。賴育民主任特別強調,不要為了做這些處置延誤送醫。

對於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朋友,賴育民主任提到,務必要做好保護自身健康的措施,並提供預防發生「熱傷害」的四大要訣:

一、習慣吹冷氣的人突然在炎熱的戶外開始劇烈運動,因身體適應不及較易發生「熱傷害」,因此可以先做一些和緩的戶外活動或是關掉冷氣,讓身體能漸進適應高溫。

二、高溫工作者可適度依氣溫調配工作,室外溫度較高時,盡量從事室內工作,減少戶外活動,減少重體力的工作。

三、攝取足夠的水分和鹽分。

四、穿著淡色、寬鬆且吸汗的衣物。

賴育民醫師強調,「熱傷害」中的熱抽筋和熱暈厥,多數透過到陰涼處休息、補充水分及鹽分就可緩解,但若發生體溫升高的熱衰竭未能及早察覺處置,而演變到中暑,就可能危害生命。中暑是非常危險、發生得突然、致死率極高,但是卻可以有效預防的急症。賴育民主任奉勸大家,暴露在高溫戶外環境下工作或從事任何活動時,都要先評估自己身體可能會產生的危險因子,及早改善預防或向專業醫師諮詢,並且落實上述預防產生「熱傷害」的四大要訣,必定可以將其對健康的威脅降到最低。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提到一些容易導致中暑的藥物,有一部分是精神科常用藥物,例如抗憂鬱劑(包含傳統的三環抗憂鬱以及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等)、乙型交感阻斷劑、抗精神病藥物以及經腸科經常處理的酒精以及古柯鹼、安非他命等物質濫用或者依賴的狀況。由於最近實在太熱,提醒有服用精神科用藥的人多多留意,降低中暑風險。攝取足夠的水分以及鹽份(含鉀)其實是預防中暑最重要的方法。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孕晚期服用抗生素 可能增加寶寶腸疾風險

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懷孕婦女應注意口中進入的食物是否可能連帶影響腹中胎兒,特別是香菸、酒精及部分藥物。《Cell Reports》日前刊登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指出,懷孕婦女於孕期晚期服用抗生素(antibiotics)藥物,可能增加腹中胎兒未來發展出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的風險。

研究中作者以小鼠作為實驗動物進行實驗,作者發現於懷孕晚期被餵食抗生素的懷孕小鼠,其子代腸道出現發炎的機率出現增加,而該種小鼠腸道發炎的症狀,類似人類的炎症性腸病。此外作者亦發現,懷孕母鼠服用抗生素易造成其本身腸道內的微生物相出現持久的變化,並可能連帶影響其子代

研究刊登在《Cell Reports》第20卷第2期 第491-504頁

鄭醫師補充:

一般都認為孕婦服要增加寶寶健康風險,主要是出現在懷孕前期,殊不知懷孕晚期服藥,仍可能增加寶寶的健康風險。抗生素的服用可能與腸道發炎疾病有關,而這樣的健康風險,亦可能發生在孕期,而且是晚期,儘管這只是動物實驗,仍值得孕婦們警惕。

參考文獻:

  1. Eugene B. Chang, MD et al. Peripartum Exposure to Antibiotics Promotes Persistent Gut Dysbiosis, Immune Imbalance, and Colitis in Genetically Prone Offspring. Cell Reports, July 2017 DOI: 10.1016/j.celrep.2017.06.06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活就要動!研究:一周這樣運動5天能多活9年

日文編譯/陳建甫

【早安健康/陳建甫編譯】隨著醫學研究越來越發達,運動對於身體健康的具體功效也越來越顯著。不論是低強度運動防失智、中強度運動助瘦身或是高強度運動能抗老,不同運動量及運動頻率能帶來的健康效果也都有所不同。美國楊百翰大學最近則明確指出,每天快跑30~40分鐘,就能夠延長9年壽命 
男性每次快跑40分鐘、女性30分鐘 一周運動五天就能多活9年 
領導這次研究的楊百翰大學運動科學教授拉瑞‧塔可(Larry Tucker)表示,人體健康長壽的關鍵就在於染色體末端的端粒。染色體端粒像是DNA上的蓋子一樣,主要負責控制細胞分裂的週期,隨著細胞每次的分裂,端粒長度就會被逐漸磨耗。一般來說新生兒的染色體上約有1萬5000個鹼基對(BP)的端粒,到了35歲時端粒長度僅剩一半。一旦端粒消耗殆盡,細胞就會走向老化凋亡。 
這次的研究主要比對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發表的一份健檢調查,結果發現男性每天快跑40分鐘、女性每天快跑30分鐘,且一周至少運動五天者,其端粒長度較不運動者長了140BP,也就是相當於多了9年的壽命;而相較於進行中強度運動者,其端粒長度也長了111BP,也就是相當於多了7年的壽命。 
若將此次研究推薦的運動量換算成公里數,相當於是女性每天快跑6公里、男性每天快跑8公里的高強度運動量。因此塔可教授也在受訪時表示,本次研究證實了要延緩生物學上的老化現象,少量運動的效果並不強烈,每天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才能有效延年益壽。 
進入跑者亢奮狀態 降低腦部壓力更促進細胞回春 
然而塔可教授也坦言,高強度運動如何延緩端粒磨耗,目前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只能暫時推論高強度運動時,體內會分泌多種荷爾蒙,能夠藉由抑制細胞發炎、幫助排除體內氧化壓力的方式來避免細胞受損,細胞受損的情形變低,端粒的磨耗也就間接減少了 
日本醫學博士宮崎義憲則表示,醫學上發現馬拉松跑者在運動超過一定時間後,會進入跑者亢奮(Runner’s High)的狀態,此時腦波會轉為放鬆的α波,腦中也會分泌出β腦內啡(β-endorphin)及多種生長激素,使得腦部細胞得以排除氧化壓力,也能讓全身細胞跟著回春 

鄭醫師補充:

運動強度夠,才能延年益壽,這篇報導提到的端粒縮短速度,越慢越好越長壽。顯然運動強度夠的人,端粒縮短速度較慢,提醒大家規律運動之外,強度的加強與維持也很重要。大家不妨觀察一下,有運動習慣的人,大抵來說看起來就是比同年齡不運動的人來得年輕。

參考文獻:

Physical activity and telomere length in U.S. men and women: An NHANES investigation

Larry A.Tucker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1743517301470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瑜珈 可以改善憂鬱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憂鬱症患者可以試試瑜珈運動,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除了接受正規治療,如果再輔以瑜珈運動,有助舒緩憂鬱症狀。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第125屆〈美國心理學協會年會〉(125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瑜珈有助減輕壓力 改善身心健康


研究計畫主持人美國舊金山退伍軍人醫學中心學者琳西‧霍普金斯表示,在西方國家,瑜珈越來越受歡迎,許多新興瑜珈專家認為,做瑜珈可以減輕壓力,改善身心健康,這也是民眾選擇瑜珈運動主因,但相關實證研究卻落後一大截。

 

在這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哈達瑜珈是否能產生抗憂鬱效果。哈達瑜珈是瑜珈中的一個派別,哈達瑜珈強調身體鍛鍊,並搭配冥想、呼吸運動,以提升整體健康。

 

經過八星期 多數受試者都感覺憂鬱症狀減輕


總共有23名男性退伍軍人參與研究計畫,這些人一星期上兩次瑜珈課,總共持續8星期。喜歡程度若以一到十分計算,這些退伍軍人享受瑜珈程度平均達九點四分,所有受試者都表示,會推薦其他人參與瑜珈課程。最重要的地方在於,經過八星期後,受試者都感覺憂鬱症狀明顯獲得改善。

 

另有不少研究也發現,瑜珈有助減輕憂鬱症症狀,像荷蘭精神醫學整合中心學者妮娜‧弗爾比哈所發表的兩項研究報告,也發現做瑜珈可以幫助放鬆,減輕憂鬱、焦慮、壓力、擔憂等情緒

瑜珈為輔助療法 必須搭配正規療程


國外學者強調,目前還是建議將瑜珈視為憂鬱症輔助療法,必須與正規療程相互搭配,由有證照治療師在旁引導、監督,效果才會好。瑜珈並非萬靈丹,不過從這些研究證據看來,瑜珈在改善憂鬱症方面,似乎很有潛力。

 

鄭醫師補充:

運動可以改善憂鬱,瑜珈可視為一種運動,但除運動外,瑜珈的呼吸對於憂鬱症的改善,應該也有很大的幫助。過去研究發現,透過一些深度放鬆的呼吸,就能有效改善憂鬱症狀:

  1. Anup Sharma, Marna S. Barrett, Andrew J. Cucchiara, Nalaka S. Gooneratne, Michael E. Thase. A Breathing-Based Meditation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Following Inadequate Response to Antidepressant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2016; DOI: 10.4088/JCP.16m10819

對瑜珈不排斥或者有興趣的憂鬱症患者,不妨把瑜珈當作一種輔助治療來改善憂鬱。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apa.org/news/press/releases/2017/08/yoga-depression.aspx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從小預防9種風險,避免全球3成失智症發生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截至目前為止,阿茲海默症尚無有效的治療及預防方法,卻可能造成患者及家人的沉重負擔。 

《The Lancet》日前刊登阿茲海默症國際會議(Alzheim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裡的一項報告發表,研究人員指出,雖然目前為止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無法被預防,然而若能自兒童時期開始,逐步避免9項生活習慣導致的風險,可能有機會延遲、甚至避免全世界約三分之一失智症 (dementia ) 病例發生。 

這九項風險包括:中年聽力喪失、抽菸、憂鬱、偏低的身體活動量、未完成中等教育、高血壓、肥胖、社會隔離,以及第二型糖尿病。研究人員表示,雖然失智症多半在患者晚年時才被診斷出來,然而大腦的相關變化卻經常在好幾年前便開始發展。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提到預防失智症的九種風險,就是目前研究証實導致失智症罹患成現高度相關的危險因子。失智症的大腦功能退化,甚至可以早在症狀發生的十年之前便已開始,只是症狀出現時,相關大腦區域的細胞已經退化得難以挽回了,因此,我們說失智症是預防大於治療,一點也不為過。

參考文獻:

 

  1. Gill Livingston, Andrew Sommerlad, Vasiliki Orgeta, Sergi G Costafreda, Jonathan Huntley, David Ames, Clive Ballard, Sube Banerjee, Alistair Burns, Jiska Cohen-Mansfield, Claudia Cooper, Nick Fox, Laura N Gitlin, Robert Howard, Helen C Kales, Eric B Larson, Karen Ritchie, Kenneth Rockwood, Elizabeth L Sampson, Quincy Samus, Lon S Schneider, Geir Selbæk, Linda Teri, Naaheed Mukadam.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The Lancet, 2017; DOI: 10.1016/S0140-6736(17)31363-6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沮喪到理智線斷掉 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當理智線斷掉、心情很沮喪時,該怎麼做,才能重新接回理智線?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研究團隊進行大腦影像學掃瞄檢查研究,結果發現,當一個人心情沮喪、情緒大起大落時,若以第三人稱和自己對話,就能幫助控制情緒,重新接回理智線。

多用第三人稱與自己對話 幫助控制情緒


研究人員請自願民眾參與研究計畫,這些人面臨一些沮喪事件、情境時,研究人員請他們接受大腦影像學掃描檢查,因而得到上述結論。舉例來說,有一位男性名為弗瑞德,他最近剛失戀,如果他以第三人稱方式與自己對話,問自己:「為什麼弗瑞德會那麼難過、沮喪?」取代第一人稱問法:「為什麼我會那麼難過、沮喪?」,較能察覺自己情緒變化,也較能控制情緒。

這項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線上版〈科學報告〉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研究作者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傑森‧莫瑟表示,基本上,當一個人以第三人稱稱呼自己,就好像在思考別人的問題,大腦影像學檢查便提供很好證據,證明這樣的現象。

在心中拉開一點距離 有助避免理智線斷裂

莫瑟解釋,對於自身經驗,若能稍微拉開一點心裡距離,通常就能幫助控制情緒,避免理智線進一步斷裂。

在研究中,參與研究自願者需接受兩項實驗,其中一項實驗,受試者觀看一些圖像時,需要分別以第一人稱、第三人稱稱呼自己,研究人員運用電腦影像學檢查觀察他們大腦活動狀況。結果顯示,當受試者看到一個男人以槍指著別人的頭等令人不舒服圖像,若以第三人稱稱呼自己,一秒內,大腦情緒區的活動會比較緩和。

用語言、第三人稱描述痛苦經驗 情緒較能平穩


在第二項實驗中,受試者需要以第一人稱、第三人稱方式描述自身痛苦經驗、與自己對話。結果也發現,當以第三人稱稱呼自己、與自己對話,大腦掌管痛苦的區域就會比較平靜,此區大腦活動較少,研究認為,以語言做描述,也能幫助察覺情緒變化,讓情緒平穩下來。

研究作者做出結論,若以第三人稱自我對話,或許就能輕鬆控制情緒,避免情緒大幅失控。

鄭醫師補充:

很多人面對別人的挫折(例如失戀或者考試失敗等等),常常可以講出一番大道理來解析安慰對方,但一旦發生在自己身上,確會耽溺在負面情緒中,久久走不出來,這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這篇研究提到的關鍵:如果是別人的問題,自然比較不會有太多情緒涉入,自然而然知道如何解套。真正把當事人卡住的不是事情,而是當事人自己的負面情緒,懂得處理或者暫時隔離情緒,解決之道呼之欲出。

這個方法不難,大家下次需要的時候不妨試試:用第三人稱的角度來看自己遭遇的困境。

參考原文報導:

http://msutoday.msu.edu/news/2017/talking-to-yourself-in-the-third-person-can-help-you-control-stressful-emotions/

參考文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7-04047-3

Third-person self-talk facilitates emotion regulation without engaging cognitive control: Converging evidence from ERP and fMRI

  • Scientific Reports 7, Article number: 4519(2017)
  • doi:10.1038/s41598-017-04047-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牙齦疾病與女性罹癌風險提高有關

楊昭彥

美國一份研究今天(1日)指出,有牙齦病史的女性罹患數種癌症的風險較高,特別是在食道與乳房腫瘤方面

研究結果已刊登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期刊「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上。

根據這份研究,「有牙周病病史者,形成任何癌症的風險提高14%。」「在食道癌方面的關聯性最強,有牙周病的女性比起沒有的人(罹癌)機會超過3倍。」

研究人員也發現,在肺癌、膽囊癌、黑色素瘤與乳癌方面的「風險顯著較高」

這份研究的時間橫跨1999至2013年,由超過6萬5千名停經後女性,填寫自我健康情況問卷而成。研究者對這群54至86歲女性平均追蹤8年。

過去已有研究顯示,有牙齦疾病的人罹患特定癌症風險較高。研究作者、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公衛學院院長瓦克道斯基溫德(Jean Wactawski-Wende)則說,這份研究是第一次有人把焦點擺在牙齦疾病與所有癌症的關聯,而且研究對象全部都是女性。

鄭醫師補充:

這算是規模不小的追蹤研究,非常值得大家參考。預防或者治療牙周病,除了牙齒保健之外,還可以降低身體發炎,因為牙周發炎的影響不是局部性的,而是全身性的。請大家做好口腔保健,既能鞏固牙齒,又能抗癌。這篇報導提到的癌症都非善類,乳癌追蹤期長達十年,食道癌的五年存活率極低,膽囊癌以及黑色素瘤也不遑多讓。

參考原文報導: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7-08/uab-sho072817.php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甩憂鬱!試試新形態「抱石活動」效果讚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根據董氏基金會保守估計,台灣約有100萬人罹患憂鬱症,相當於平均每10位成人就有1位有明顯憂鬱情緒!想要擺脫憂鬱情緒糾纏該怎麼做?專家表示,民眾不妨可嘗試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譬如,新形態的抱石(Bouldering)活動,就是經研究證實有助緩解憂鬱症症狀不錯的運動項目。

想藉運動甩憂鬱?研究推薦新形態「抱石活動」

什麼是「抱石(Bouldering)」活動呢?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抱石活動指的是從事者不使用吊帶或繩子的一種新形態攀岩活動。發展最初是愛好登山者遇到豪雨或氣候不佳,無法進行登山活動而衍生的一種富含娛樂性質的訓練,至今漸漸發展為不同體能層次的活動。

而近期平面媒體報導更發現,一篇由亞利桑那大學發表於波士頓第29屆《心理科學年會》的研究發現,適度從事抱石(Bouldering)活動,有助於緩解憂鬱症狀。

該研究以100多位德國成人為對象,隨機分為2個組別-立即進行組、等待組,進行為期8週、每週3小時的抱石活動;並使用貝克憂鬱量表和症狀檢核表來評估受試者於各階段憂鬱症狀的嚴重程度。

結果發現,立即進行抱石活動的受試者在貝克憂鬱量表的得分進步了6.7分,而較晚開始的受試者則進步了1.4分。從上述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只要參與抱石活動,對其症狀皆能有效改善,而立即開始組的成效更優於較晚開始者。

運動解憂啵棒!關鍵在愉悅心情、情境解離、時間重整3好處

至於,抱石運動對於憂鬱症患者有何益處,為什麼能幫助緩解憂鬱情緒?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指出,主要原因可從運動對於人體身心健康,帶來的3大面向加以討論:

(1)生理改變:運動時呼吸大量的氧氣,產生腦內啡、多巴胺等物質,讓心情產生愉悅的感覺。

(2)情境解離:運動的當下需要專注,能夠暫時拋開負向情緒,分散原先注意力,讓心情比較平和。

(3)時間重整:參加運動,可改變原先的生活型態,減少負向思考的時間。

而上述研究中提到的抱石活動,因屬於肌力類運動的一種,從事者需要非常專注於每個動作,才能完成任務。因此,適度進行不僅有利生理改變,更能充分達到情境解離的效果,幫助患者暫時拋開負面情緒的益處。

不過,徐錦興教授也提到,對台灣民眾來說,抱石運動相對陌生。其實想要發揮相同的效果,只要是可使進行者全神貫注、投入的運動,譬如,騎乘自行車、射飛鏢、游泳、羽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建議民眾不妨可多方嘗試,找出能引起自身興趣、喜愛的運動項目,就是有助排解壓力、負面情緒的好方法!

想讓憂鬱親友愛上運動?適當引導+立即回饋不可少!

此外,葉雅馨主任也提醒,由於抱石運動執行上較不容易,一般來說,重度憂鬱症患者先不考慮進行這項運動;而輕、中度憂鬱症患者,身旁陪伴者的鼓勵則相對重要。事實上,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經常出現負向悲觀想法,是憂鬱症患者常見的症狀之一。尤其是,憂鬱症患者在面對困難的事物,當做不好時容易責怪自己。因此,針對憂鬱症患者在訓練過程中,切記應適時給予適當引導與立即回饋。

若希望患有憂鬱症的親友適度從事抱石活動,則建議陪伴者可多邀請參與相關運動,例如,從簡單的散步暖身、健行開始,慢慢引導他訓練體能;並於過程中多提供抱石運動的示範,只要他願意從事就給予鼓勵,讓他感覺活動是有趣的。同時,適度觀察他的身心狀況調整難易度,避免造成另一種挫折。若稍有進步則給予直接的肯定與讚美,讓他有成就感,漸漸便能有效緩解憂鬱症狀。

鄭醫師補充:

抱石活動,一般人聽了會感到困惑。在本地,大家比較習慣的接近名稱是攀岩,抱石活動顯然是人工攀岩或者室內攀岩,而非傳統野外攀岩。

任何運動,只要讓當事人有體力上的付出增加,同時又須專注在運動上,降低憂鬱嚴重度會簡單些,因為運動可以幫助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同時專注運動可以降低負向思考及雜訊,幫助當事人放鬆,跳開原本的負向思考循環,一舉數得。

如果加入大自然的元素,對於減壓效果更佳。攀爬運動可以幫助放鬆身心,改善身心症狀,德國也累積相當多的臨床實證。偏鄉以及遠離城市的孩童從小在大自然中玩耍,攀爬是融入大自然不可或缺的活動,常常在大自然活動的人,罹患身心疾病困擾的機率相對來說比較低。

參考文獻:

https://uanews.arizona.edu/story/bouldering-envisioned-new-treatment-depression

https://www.ukclimbing.com/articles/page.php?id=850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運動、減重停滯期?這個時間喝咖啡效果加倍!

華人健康網 文/蔡怡瑄 營養師

【華人健康網文/蔡怡瑄營養師】相信減重的人都有碰過,當你成功讓體重下降到一個階段後,往往會停在一個數字遲遲下不來,就像運動一樣,明明都照表操課,比賽成績卻停滯不前…這時候除了變換新的訓練方式,跟著營養師這樣喝咖啡,也能助你一臂之力!

咖啡本身的熱量低,還能幫助提神,是許多人每日必備飲品,一杯300毫升的美式咖啡不到10大卡,因此偶爾來一杯也不會增加體重負擔。不過咖啡真正幫助我們減重、提升運動效率的其實是咖啡中的兩大關鍵成分:「咖啡因」和「綠原酸」。

咖啡因提升運動表現 一度被視為比賽禁藥

咖啡因一直都被認為能夠增進運動表現,還一度被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列為禁藥(不過已在2004年解禁),在運動前或運動中攝取低劑量咖啡因,可以增強耐籃球、團隊競賽等間歇運動、休息交替的運動,以及長時間高強度運動(如游泳、划船、中等距離賽跑)的表現。

此外,在重量訓練前補充咖啡因,能夠減少肌肉疼痛的感覺,增強對高強度訓練的耐受度,就可以拉長在同樣強度下的訓練時間,提升運動表現

不過,你可能也感到好奇:「需要多高劑量的咖啡因才足夠,是不是要把濃縮咖啡當水喝才能達到顯著效果?」大多數文獻顯示,只要攝取「一般量」咖啡因就能夠提升運動表現,也就是每公斤體重3毫克以下(其中以每公斤體重2毫克效果更顯著),以體重50公斤的成人而言,一杯義式濃縮咖啡就綽綽有餘了。

運動前喝咖啡 減少脂肪堆積、增加熱量消耗

咖啡因能幫助利尿、促進身體水分代謝,幫助改善水腫,咖啡因也有助於減低食慾,且其作為中樞神經興奮劑,能夠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脂質分解,如果在運動前攝取咖啡因,還能增加約15%熱量消耗。

除了咖啡因外,咖啡豆中的綠原酸也是近年頗受關注的營養素,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癌症的功效。此外,綠原酸能夠抑制葡萄糖吸收,減少脂肪細胞堆積,對於體重控制有一定幫助。

咖啡因不是越多越好 喝咖啡3大重點

喝咖啡的確可以幫助減重,還能夠提升運動表現,現在營養師就幫大家整理喝咖啡的3大重點:

1.運動前60分鐘喝咖啡效果好:咖啡喝下肚後約需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才能被消化吸收,因此最好在運動前一小時喝。

2.一天一杯剛剛好:想增強運動表現,每公斤體重1.5~2毫克咖啡因效果最好,再多效果不增反減。

3.衛生福利部建議,成人一日咖啡因攝取量不要超過300毫克,更不建議12歲以下兒童攝取含咖啡因食品。

鄭醫師補充:

簡單來說,喝咖啡要幫助提升運動表現,幫助體重控制,看看許多機能飲料都會加咖啡因,減重產品強調天然的都會加綠原酸即可了解。

最好喝黑的咖啡,運動前一個小時,一杯即可。建議大家選購高綠原酸的產品,淺烘的咖啡綠原酸比較不易遭到破壞。

參考文獻:

1.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568580

 2016 Jun;26(3):221-39. doi: 10.1123/ijsnem.2015-0147. Epub 2015 Nov 16.

The Effects of Preexercise Caffeinated Coffee Ingestion on Endurance Performance: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2..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616086/

Adrian B. Hodgson, Rebecca K. Randell, Asker E. Jeukendrup
PLoS One. 2013; 8(4): e59561. Published online 2013 Apr 3. doi: 10.1371/journal.pone.0059561
PMCID: 
PMC3616086

3.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7132651

 1982;14(4):317-21.

The effects of caffeine and exercise on body weight, fat-pad weight, and fat-cell size.

 
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婆「愛」注意 老公懶洋洋恐是睪固酮低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內政部104年國人平均壽命統計,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高出7年(男性77歲,女性84歲),許多疾病的發生率與死亡率男性比女性嚴重,偏偏男性不喜歡看病,就醫率遠低於女性。男性關注本身健康要加把勁,女性是家庭健康的守護神,應督促另一半的健康。就有一名50多歲陳先生整天無精打采,甚至連小孩都說自己的爸爸看起來比同年齡的人老10歲,為此擔憂的妻子便拉著老公至醫院就診,發現是睪固酮低下,經治療補充睪固酮後,現在與家人的相處融洽活躍,想法也更加樂觀。

每四人就有一人睪固酮低下  腰圍超過這數字要當心!

高雄榮總泌尿外科主任簡邦平表示,中年男性只要出現腰圍變粗、容易疲累、精神不集中、失眠、性生活降低等症狀,多數都認為是年紀大或壓力大所引起,事實上卻可能罹患睪固酮(男性賀爾蒙)低下症,也就是所謂的「男性更年期」。據統計,男性體內睪固酮濃度會隨著年紀增長逐漸降低,在台灣40歲以上男性,每四人就有一人患有睪固酮低下症,不僅導致精神狀態低落,對身體健康影響更大。

男性通常是家庭經濟主要來源,一旦健康出問題,對家庭社會可能造成嚴重損失。搶救男性健康,讓生命多延續幾年是女人的課題!簡邦平主任強調,女性若發現您的伴侶腰圍超過90cm(35腰)、沒有元氣或是生活沒有任何目標動力,應建議伴侶就醫檢查治療。

男性更年期猶如沙發馬鈴薯 透過治療重新擦出愛的火花

簡邦平主任指出,男性的睪固酮可抑制、溶解脂肪細胞形成,另外可增加肌肉質量,因此睪固酮低下是造成中年男性中廣身材的元兇,除了身材走樣,也會導致精神不佳,猶如倒臥在沙發上的馬鈴薯一般懶洋洋;然而身材中廣背後隱藏的危機包含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等。

簡邦平主任進一步說明,若想了解是否進入男性更年期,可先透過男性更年期評估量表自我評估,有需要時再進一步透過抽血檢驗分析睪固酮值。此外,若經醫師評估後須治療,目前可藉由凝膠型藥物補充睪固酮,治療安全且副作用低,同時建議搭配飲食調整及規律運動,持之以恆的治療,有助於生活型態及品質的改善,提昇身心健康,增進與家人的互動,生活更能夠擦出愛的火花。

鄭醫師補充:

要知道是否有睪固酮低下,抽血絕對是最直接的方式。一旦發現低下,治療方面,睪固酮的補充只是治療其中一個面向,因為導致高固酮低下的原因若沒有一起評估和處理,睪固酮補充帶來得療效改善也只能在某個程度的範圍之內,原因很簡單,睪固酮不會無緣無故低下,生活型態以及飲食甚至是睡眠的調整,才是根本更全面的完整療方。建議大家這部分可以參考功能醫學的相關作法,透過身體力行,最大受益者必然是當事人以及家人。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覺得病情好轉就停藥是錯的?英國期刊:不一定

余宗翰

 

很多人吃藥有個迷思:藥多少會有副作用,能少吃就少吃,症狀初癒就趕快停藥。這是不對的,因為當病人感覺到病情好轉時體內一般還是有很多病原體未被抗生素清滅,這時若停藥或恐剩下的病原體會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變得更為強韌,到時醫生要再醫治會更加困難,甚至延誤了病情。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發佈警訊,如果病患的疾病需要抗生素治療,務必按照醫師指示的天數療程服用完畢,即使療程中症狀都消除了還是要繼續吃,才能確定體內的病原體完全被消滅。

 

不過,根據《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刊出的最新研究,英國布萊頓薩塞克斯醫學院(Brighton and Sussex Medical School)的感染科專家Martin Llewelyn在最新的研究中比對了抗生素療程與其療效、抗藥性之間的關連,發現縮短療程的成效並沒有比較差,也不會引起抗藥性

 

根據《蘋果日報》,Martin Llewelyn表示,「對抗生素敏感的病原體會被其他有能力抵抗的病原體取代,而這些病原體未來會持續引發感染。」也就是說,服用抗生素的時間愈長,那些有能力抵抗的病原體反而越容易在人體內滋長(抗生素幫忙排除了競爭者)。「我們鼓勵政策制訂者、教育人員和醫生與民眾溝通時,停止宣傳『完成療程』。」

 

不過,Martin Llewelyn的研究也強調,若人體的免疫系統已經遭到破壞,或者病菌生長緩慢、具有潛伏期,病患仍有必要延長抗生素的療程。另外,根據《聯合早報》,愛丁堡大學流行病學教授馬克 伍爾豪斯表示,「目前的抗生素用量高到難以維持的程度,醫生必須改變現有的處方習慣。

鄭醫師補充:

感染專科醫師對於抗生素在治療上的使用標準:1.能不用,就不用。2.萬一要使用,參考第一條。3.非不得已要使用,參考第一條。

現在可以加上這一條:能少用絕對不多用。

抗生素最好只是暫時幫助,經常使用,只會導致細菌的反撲(抗藥性)。

參考文獻:

http://www.bmj.com/content/358/bmj.j3418

Llewelyn Martin J, Fitzpatrick Jennifer M, DarwinElizabeth, SarahTonkin-Crine, Gorton Cliff, PaulJohn et al. The antibiotic course has had its day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