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準媽媽不能輕忽的事(含親子關係) (4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法國研究:孕婦服用癲癇藥產下畸形兒機率高

李宸儀

根據法國國家藥物暨健康產品安全局(ANSM)的一項研究指出,用來治療癲癇和躁鬱症患者的藥品丙戊酸(Valproate),可能導致服用此藥的懷孕婦女產下畸形兒的機率比一般婦女高出4倍。

統計資料也顯示,此藥自1967年法國准許服用以來,已造成用藥婦女產下4100名先天性畸形的嬰兒。目前法國政府已向全國醫生建議,避免將此藥開給包括懷孕婦女在內的所有女性。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ANSM最新的醫學研究報告指出,用來治療癲癇和躁鬱症的丙戊酸,已被確定是造成服藥的婦女產下2150到4100名畸形兒的罪魁禍首。

發表這項研究的ANSM科學中心主任佐瑞克(Mahmoud Zureik)表示,據統計顯示,這項藥品在法國已造成了3000多名的畸形兒,這樣的數字高的十分驚人。

丙戌酸的適應症與副作用

丙戊酸自1967年引入法國後,曾以Epilim、Depakine、Depakote和Stavzor為名流通市場。其主要用來治療癲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此外,也常被用於預防偏頭痛和各種慢性疼痛。

丙戊酸的優點在於其副作用較少較緩和,藥效反應時間也較快,然而其最為人詬病的副作用便是用藥婦女產下畸形兒的高機率。

據ANSM指出,服用丙戌酸治療疾病的婦女,其產下的嬰兒患有脊柱裂(spina bifida)、自閉症與發育遲緩的機率是一般婦女的4倍。此外,服用丙戌酸治療癲癇之婦女其產下畸形兒的機率又是治療躁鬱症之婦女的2倍,主要原因在於前者所服用的丙戌酸藥量通常較後者多。

脊柱裂是什麼?

脊柱裂是一種先天性的脊椎骨損傷,可分為開放性脊柱裂、囊性脊柱裂以及隱性脊柱裂3種。

脊柱裂寶寶最明顯的徵狀便是在脊椎處有皮膚凹陷、血管瘤、脂肪瘤、毛髮、皮竇等突起物,其症狀包括下癱瘓、腦積水、學習障礙、大小便失禁以及生殖能力受損等。

丙戌酸的副作用

ANSM的研究結果引起法國人的高度關注,不少人譴責製藥商與政府並沒有及早對此藥進行副作用檢測,並告知用藥人副作用的風險。

但事實上,早在1980年代,便有人懷疑它可能有導致婦女產下基因缺陷嬰兒的副作用,但直到2014年法國政府才正視這個問題,並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除了法國對丙戌酸的安全性有疑慮外,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在4月時也向國內醫生提出警告,要求醫生只有在當其他可替代藥物都無法治癒病症時,才可以開立丙戊酸的處方箋給予女性或懷孕婦女。

對於外界的質疑與譴責,製藥廠商賽諾菲(Sanofi)發表聲明表示,公司在研發過程中已發現此藥伴隨用藥婦女產下畸形兒機率提升的副作用,並已向法國衛生當局通報。

向藥商提出告訴

目前,大批曾經服用丙戊酸並產下畸形兒的受害家庭,已在法國抗癲癇藥物受害父母協會(Association d'aide aux Parents d'Enfants souffrant du Syndrome de l'Anti-Convulsant APESAC)的協助下,向賽諾菲提起訴訟,控告該公司沒有向用藥人提出副作用的警告。

法國議員巴特(Gerard Bapt)也表示,應該儘快立法禁止醫生提供丙戊酸給懷孕女性。

Epilepsy drug valproate behind thousands of severe birth defects, says French study https://t.co/k6ayc4aFYK

— Sky News (@SkyNews) 2017年4月20日      

鄭醫師補充:

不只是丙戊酸(原廠商品名為帝拔癲)這種抗癲癇藥物,事實上,所有抗癲癇藥物在懷孕時最好都能避免,因為抗癲癇藥物使用,會降低葉酸濃度,而葉酸是胎兒的神經發育非常重要的營養,缺乏葉酸容易產生脊柱裂的先天缺陷。

因此有學者認為,服用抗癲癇藥物的人最好都能額外補充葉酸,以避免葉酸不足帶來的健康風險: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14588

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孕期避免抗癲癇藥的使用。萬不得已,有癲癇或者精神困擾甚至其他適應症,必須長期靠抗癲癇藥物來控制的孕婦,額外服用葉酸,應可以降低寶寶畸形的風險。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巴黎十四日綜合外電報導】

喜歡讓小孩玩智慧型手機或平板的父母恐怕要注意,根據今天公布的最新研究,幼兒使用觸控式螢幕裝置的時間越多,睡眠的時間越短

法新社報導,這篇刊載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六個月到三歲的幼兒每天多用一小時觸控式螢幕電話或平板,每廿四小時期間的睡眠時間會減少將近十六分鐘。

但該項研究仍無法斷定額外使用觸控式螢幕是幼兒睡眠變少的元凶,或睡眠減少是否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睡眠對於認知發展相當關鍵,特別是幼年時期,腦部與睡眠模式都在共同逐漸形成中。

過去的研究顯示,看電視與玩電玩會導致兒童睡眠問題

二○一四年,這項研究進行的地點英國,高達七十%的家庭擁有觸控式螢幕裝置。

這份研究針對七一五對擁有嬰兒或幼兒的父母,請他們回報孩子白日與晚上的睡眠時間、他們的孩子多快入睡,以及晚上他們有多常醒著,並同時追蹤這些小孩使用觸控式螢幕裝置時間。

結果發現,所追蹤的幼兒之中,四分之三的兒童每天都會使用觸控式電話或平板,兩或三歲的兒童,比例更升至九十二%,平均每天使用時間為廿五分鐘。

使用越多觸控式螢幕不僅與睡眠減少有關,也與花更久時間入眠有關連,至於睡眠品質,則似乎沒有改變。但這份研究的研究方法與結論也遭到某些專家批評。

英國開放大學統計學榮譽退休教授麥康威說,對於觸控式螢幕使用與睡眠減少的關連,「可以有很多種可能解釋」。

鄭醫師補充:

觸控螢幕的科技,帶給我們便利,甚至也取代一部分的親子互動陪伴,但對幼兒的發展,可能弊多於利,不管如何,如何控管以及增加親子的實質互動與陪伴,遠比讓小孩年著觸控螢幕好上許多。 這些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服用精神科藥物⋯而是提供您一些除了吃藥以外的其它各種方式,讓你可以改善你的健康。

參考文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rep46104

Daily touchscreen use in infants and toddlers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sleep and delayed sleep onset

  • Scientific Reports 7, Article number: 46104 (2017)
  • doi:10.1038/srep4610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震驚!日本6個月大嬰兒吃蜂蜜死亡

作者Yahoo!奇摩 |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017年4月7日 下午9:19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東京都足立區的一名6個月大的男嬰,在家人餵食蜂蜜後,竟引發嬰兒肉毒桿菌中毒死亡,是日本首例,東京都政府呼籲,民眾不要對未滿1歲的嬰兒餵食蜂蜜。

東京都政府表示,6個月大的男嬰在出現病症約1個月前,曾被家人餵食離乳品,其中有混入蜂蜜的果汁。這男嬰有可能每天攝取了10公克的蜂蜜。2月中旬起,身體狀況惡化,出現痙攣、呼吸困難情況,於2月下旬送醫急救,不幸在上個月30日死亡。

男嬰的糞便及男嬰家裡的蜂蜜被檢驗出含有肉毒桿菌病毒。保健所今天確定,男嬰是死於嬰兒肉毒桿菌中毒症

嬰兒肉毒桿菌中毒症只在腸道菌叢尚未發展健全的1歲以下嬰兒身上看到。

鄭醫師補充:

過去有類似的零星案例報導,主要關鍵在於寶寶免疫力尚未發展,對於蜂蜜潛藏的肉毒桿菌缺乏抑制對抗能力。

即使導致死亡的結果並不常見,但對嬰兒造成的傷害以及日後可能的衍生的照顧甚至身心發展,都是棘手的問題,建議父母千萬不要對一歲以下的寶寶餵食蜂蜜。

這些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服用精神科藥物⋯而是提供您一些除了吃藥以外的其它各種方式,讓你可以改善你的健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兒猝死症3年奪110命 國健署籲勿趴睡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少筠/綜合報導

據衛福部102至104年死因統計,3年內共有110條小生命因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而來不及長大,多為1至2個月大的寶寶。國健署指出,側睡或趴睡可能導致呼吸道阻塞,且許多研究都顯示趴睡是嬰兒猝死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呼籲家長讓1歲以下嬰兒採取「仰睡」姿勢。

嬰兒猝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是指1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且經完整病理解剖、解析死亡過程、檢視臨床病史等詳細調查後,仍無法找出死因者,才能判定為此症。嬰兒猝死症多發生於嬰兒睡眠期間,通常無證據顯示死前有掙扎或發出聲音的情況。

國健署長婦幼組組長陳妙心指出,不少家長擔心寶寶仰睡會嗆奶而有窒息風險,也有人擔心影響頭型。事實上,仰睡並不會增加嗆奶機率,反而是有些嬰兒於睡夢中驚醒的神經反應不佳,趴睡易導猝死;側睡則容易翻身成趴睡,亦不建議。

為降低嬰兒猝死症候群的發生風險,除了讓寶寶每次睡眠都採取「仰睡」姿勢,陳妙心也提醒,盡量不要讓寶寶與他人同睡;棉被只要裹至嬰兒胸部,並將手臂露出,以減少遮蓋臉部的機會;嬰兒床表面宜堅實,不要放置枕頭、填充玩具等鬆軟物件;勿讓嬰兒睡在沙發、椅子、墊子或趴睡在照顧者身上;穿著一件式或睡袋型的嬰兒睡衣兒不要穿著太多衣物或過度包裹嬰兒;另外,切勿讓任何人在嬰兒附近吸菸。

國健署呼籲,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為讓小生命順利長大,長輩及褓姆務必留意兒的睡眠空間是否安全。有關兒童健康手冊相關資訊可至國民健康署網站下載使用,或撥打全國免付費孕產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諮詢。

20170406a01a01

鄭醫師補充:

總之,讓嬰兒仰睡,避免側睡以及趴睡。儘量讓嬰兒獨睡(避免大人睡覺時壓迫)。大人的吸菸以及喝酒對於照顧寶寶都是不利的危險因子,最好避免。寶寶吸二手菸會增加過敏以及日後身心發展甚至影響學習。過去有諸多研究證實,不可輕忽。

這些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服用精神科藥物⋯而是提供您一些除了吃藥以外的其它各種方式,讓你可以改善你的健康。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電視時間逾2小時 兒童肥胖增1.9倍

2017-03-03 12:44:00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電視兒童容易肥胖。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兒童每天看電視超過2小時,肥胖風險增加1.9倍,成果刊登於《台灣公共衛生雜誌》。專家指出,兒童久坐看電視容易吃零食,尤其睡前看電視更影響生長激素分泌,體型容易變肥胖。
學齡前兒童每天看電視92.7分鐘
國立體育大學與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在2015至2016年隨機抽樣全台54家幼兒園,共3492位2~6歲學齡前兒童,進行「台灣學齡前兒童電視觀賞時間的相關因素及其對肥胖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肥胖盛行率為12.6%,每天看電視時間平均為92.7分鐘。
看電視時間逾2小時 兒童肥胖風險增
研究進一步分析發現,每天看電視時間超過2小時者,肥胖率是每天看電視時間少於1小時兒童的1.9倍,看電視時間每增加30分鐘,肥胖風險提升1成以上。
看電視配零食 電視兒童容易胖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麻醉學科副教授廖建彰表示,看電視容易久坐不動、邊吃零食,久坐身體熱量無法消耗,而零食為高熱量食物,長期下來體重自然增加;若是習慣睡前看電視,容易降低睡眠品質,更影響內分泌及生長激素分泌,體型也容易矮小肥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601

鄭醫師補充:

關於看電視時間與肥胖風險的關係,過去研究非常多,多動少吃比較不容易胖,看電視則是完全相反的活動型態,除非是一邊看電視一邊運動才可能逆轉此一趨勢,但能這樣做的人大家心知肚明,極為有限。 寫這些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服用精神科藥物⋯而是提供您一些除了吃藥以外的其它各種方式,讓你可以改善你的健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加速孕婦生產的簡單方法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少筠綜合報導

一篇刊登在《美國婦產科學雜誌(AJOG)》的研究指出,為孕婦靜脈注射添加葡萄糖(dextrose)的生理食鹽水溶液,有機會增進其肌力表現,並加速生產的過程。

《The New York Times》報導指出,生產時間拖得過久,對母體和胎兒都具有一定的危險。加拿大魁北克舍布魯克大學(University of Sherbrooke)日前發表一項最新研究,對於產程過長的孕婦,能以一個簡單、安全、不昂貴的方式催生。

該研究團隊招募193位初次生產的孕婦作為受試者,其中,實驗組孕婦靜脈注射添有5%葡萄糖的生理食鹽水,控制組則只注射生理食鹽水。實驗結果顯示,注射添加葡萄糖生理食鹽水的實驗組,平均生產時間較控制組少76分鐘。他們認為,為孕婦靜脈注射添加葡萄糖的生理食鹽水溶液,有機會增進其肌力表現,並加速生產的過程

該研究指導教授JosianneParé表示,葡萄糖注射液一般不常使用,「我們不明白為何不使用它?」她說:「同樣的價格下,它更加有效且無副作用。

鄭醫師補充:

在醫院生產時,孕婦在產前都會打點滴,一般只是掛上生理食鹽水,以備不時之需(萬一要加藥或者臨時要書寫)。這項研究提到的方法非常簡單且幾乎不會增加醫療成本的支出,建議孕婦不妨在產前和醫師討論是否點滴能改掛葡萄糖加速產程,也減少孕婦生產的風險。 寫這些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服用精神科藥物⋯而是提供您一些除了吃藥以外的其它各種方式,讓你可以改善你的健康。

參考文獻:

Reduction of total labour length through the addition of parenteral dextrose solution in induction of labor in nulliparous: Results of DEXTRONS pro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aré, Josianne 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 Volume 216 , Issue 1 , S23 - S24

http://www.ajog.org/article/S0002-9378(16)31903-2/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吃綜合維他命是浪費錢?答案是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懷孕期間補充綜合維生素(multivitamins)對於胎兒是否有益,一直是許多學者爭論的議題;在2016年更曾有研究團隊表示除了葉酸(folic acid)和維生素D(vitamin D),孕婦服用其他的維生素恐怕都只是在浪費錢。

然而《The Lancet Global Health》日前刊登一篇由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及英國蘭卡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ancaster)共同合作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發現母親於孕期補充足夠的綜合維生素,對於孩子在9~12歲時的認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ies)可能具有一定的影響。

研究中作者招募印尼懷孕婦女作為受試者,並在其生下的孩子達9~12歲時進行能力評估;在印尼當地居民較難自日常飲食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實驗結果發現,母親在懷孕期間接受綜合維生素補充所生下的孩子,具有較佳的程序性記憶(procedural memory),其能力約相當於多念半年學校的同儕;而那些母親懷孕時曾出現貧血症狀的兒童,其能力則較控制組落後約一年的學校教育程度。

研究刊登在《The Lancet Global Health》第5卷第2期 第e217-e228頁

鄭醫師補充:

孕婦吃對飲食,補充足夠營養,不僅能幫助小孩認知發展,有些甚至能降低小孩過敏的風險以及嚴重度。

最基本的補法不妨可以考慮綜合維他命、額外補充維生素D、葉酸以及Omega-3。當然正常的飲食還是很重要。

寫這些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服用精神科藥物⋯而是提供您一些除了吃藥以外的其它各種方式,讓你可以改善你的健康。

參考文獻:

  1. Elizabeth L Prado, Susy K Sebayang, Mandri Apriatni, Siti R Adawiyah, Nina Hidayati, Ayuniarti Islamiyah, Sudirman Siddiq, Benyamin Harefa, Jarrad Lum, Katherine J Alcock, Michael T Ullman, Husni Muadz, Anuraj H Shankar. Maternal multiple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ation and other biomedical and socio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cognition at age 9–12 years in Indonesia: follow-up of the SUMMIT randomised trial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17; 5 (2): e217 DOI: 10.1016/S2214-109X(16)30354-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有研究針對嬰兒做過研究,適當午睡有助於嬰兒學習。最近另一項美國亞利桑納刊登於兒童發展期刊的研究發現:學齡前小孩(三歲),午睡後,學習新的字彙以及對字的瞭解效率較高。研究人員建議學齡前的父母最好能讓小孩維持五睡的習慣,增加學習效率。

一般原則,學齡前的小孩每天睡眠至少需要十小時,午睡可達一個小時。寫這些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服用精神科藥物⋯而是提供您一些除了吃藥以外的其它各種方式,讓你可以改善你的健康。

參考文獻:

  1. Michelle Sandoval, Julia A. Leclerc, Rebecca L. Gómez. Words to Sleep On: Naps Facilitate Verb Generalization in Habitually and Nonhabitually Napping PreschoolersChild Development, 2017; DOI: 10.1111/cdev.1272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1/4童遭長期霸凌 恐致成績差沒自信

 

 

 

 

(法新社邁阿密30日電)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近1/4美國兒童在學校長期遭到霸凌,這個問題長久下來可能造成學業表現欠佳與自信心低落。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於「教育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是根據追蹤383名兒童從幼稚園到高中的學習經歷。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主要執筆人賴德(GaryLadd)說:「有那麼多學生覺得在學校被欺負,真的非常令人擔心。」賴德形容這是第一個針對長期霸凌的研究

賴德說:「對老師與家長而言,重要的是知道受欺負情況往往會隨著小孩長大而減少,但有些兒童在學生時期從未停止霸凌他人。」

報告說,大家普遍認為霸凌主要發生在年齡較大的小孩之中,但研究人員發現情況相反,「小學霸凌行為更是嚴重與常見,且對多數學生來說,霸凌情況會隨著長大逐漸減少」。

報告又說:「不過,這項研究中有24%的兒童在學生時期長期遭霸凌,一直都與學業表現欠佳和較不願參與學校活動有關。」(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鄭醫師補充:

霸凌對於候害者造成的影響,非當事人無法想像,我在門診有時也會聽到學生時期被霸凌的經驗,即使長期被霸凌,也有不少家人是事後才得知而自責不已。這對對一部分心理疾患的患者存在深遠的影響,不容輕忽。

讓我們正視校園霸凌問題,讓霸凌遠離校園,還給每一個學子安心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Peer Victimization Trajectories From Kindergarten Through High School: Differential Pathways for Children’s School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 by Gary W. Ladd, PhD, Idean Ettekal, PhD, and Becky Kochenderfer-Ladd, PhD,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published online Jan. 30, 201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吐是好事!研究:寶寶可能碘攝取充足、更健康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許多婦女在懷孕期間經常飽受孕吐之苦,根據《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刊登由Scott Forbes所撰寫的評論性文章,作者表示根據過去的實驗結果,懷孕婦女的噁心感及嘔吐情形可能和腹中胎兒自母親攝取碘(iodine)的情形有關;若孕婦感到噁心想吐,可能為腹中胎兒現況健康、並自母體內攝取足夠碘的跡象。

 研究顯示,母親晨吐的反應可能源自於母親和體內胚胎(embryo)爭取碘的一場拔河。為了爭取更多的碘,胚胎可能透過操作荷爾蒙(hormone)的濃度變化,來劫持母親甲狀腺系統(thyroid system)、並促使碘的釋放。過往的分析資料更發現,世界上碘含量豐富的地區,例如日本及南韓,懷孕婦女出現孕吐及噁心的比例亦較高。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新聞出處:Morning sickness linked to 'greedy little embryos' taking iodine, new research says《CBC News》

 http://www.cbc.ca/news/canada/manitoba/morning-sickness-linked-to-greedy-little-embryos-taking-iodine-new-research-says-1.3895504

 研究刊登在《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的網頁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90513816302859

鄭醫師補充:

孕吐不舒服,但如果是寶寶為了攝取母體的碘導致,媽媽可能會心理好過些。

然而,孕吐不建議用藥,建議不妨透過B6以及薑來緩解及改善,這兩種都是安全又有效,且有研究支持的孕吐療法。

當然在孕婦平日的飲食中,碘的攝取也不要輕忽。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吃這些食物 可幫小孩護肝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市面上不少保健食品宣稱可以護肝,菜市場、雜貨店所販售的一些天然食物,說不定就能發揮護肝效果。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木瓜、黃豆、芹菜、奇異果與母乳中的抗氧化成分「咯奎」(Pyrroloquinoline Quinone,俗稱PQQ)或可保護肝臟,幫助預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俗稱脂肪肝)。

 抗氧化劑「咯奎」 或可預防脂肪肝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安舒茨醫學校區研究團隊進行老鼠實驗發現,天然抗氧化劑「咯奎」似乎可以預防脂肪肝。研究首席麻醉學副教授、物理學家凱倫‧珍雀表示,咯奎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存在於土壤與許多食物當中,特別是母乳,含量特別豐富

 肥胖孕鼠吃「咯奎」 後代脂肪肝風險降低

研究人員讓肥胖懷孕、哺乳母鼠攝取咯奎,結果顯示,小老鼠出生後,較不容易產生脂肪肝症狀,肝臟也較不容易受損,到了成年期初期,也較不會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美國實驗生物學會聯合會期刊〉(Journal of the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ocieties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這是首次研究發現,母親肥胖時,若攝取足夠咯奎,可以保護後代肝臟健康

 無論在全世界、台灣,還是美國,脂肪肝都是一種很普遍的疾病,台灣的肝病基金會曾針對9000名上班族進行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其中出現脂肪肝比率高達43%;在美國,成年人脂肪肝盛行率約20%-30%,其中6成的人有肥胖問題。脂肪肝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與肝癌風險。

 採西式飲食 後代易有脂肪肝

研究發現,老鼠如果採用高脂肪、西式飲食,所生出的後代很容易有脂肪肝。母親若有肥胖,小孩出生後終其一生罹患脂肪肝機率會比一般人來得高,事實上,18歲以下肥胖兒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脂肪肝,但並沒有被發現,當發現問題時,情況可能已經惡化。

 研究人員觀察也發現,咯奎不會改變體重、抑制體重上升,但卻可以減少肝臟脂肪量,甚至在老鼠出生前就發揮功效。此外,這種抗氧化劑也可減少肝臟發炎反應,就算老鼠不再喝母奶,咯奎還是可以持續保護肝臟,避免脂肪肝上身

 孕婦攝取營養補充品 要謹慎、小心

研究作者提醒,雖然研究顯示,咯奎似乎可以保護肥胖孕婦腹中的胎兒肝臟健康,但要提醒的是,孕婦無論要攝取哪種營養補充品、營養補充劑,都一定要先諮詢專業醫師,以確保安全。

鄭醫師補充:

木瓜、黃豆、芹菜、奇異果富含抗氧化成分「咯奎」(Pyrroloquinoline Quinone,俗稱PQQ),孕婦補充可以幫助寶寶預防脂肪肝的形成。當然也有現成的PQQ補充品可以考慮補充。孕婦本身有體重過重的問題或者之前已經有脂肪肝的狀況,為預防寶寶日後也產生類似狀況,建議在孕期可以加強攝取富含PQQ的食物或者PQQ的營養補充品。

參考文獻:

 

  1. K. R. Jonscher, M. S. Stewart, A. Alfonso-Garcia, B. C. DeFelice, X. X. Wang, Y. Luo, M. Levi, M. J. R. Heerwagen, R. C. Janssen, B. A. de la Houssaye, E. Wiitala, G. Florey, R. L. Jonscher, E. O. Potma, O. Fiehn, J. E. Friedman. Early PQQ supplementation has persistent long-term protective effects on developmental programming of hepatic lipotoxicity and inflammation in obese miceThe FASEB Journal, 2016; DOI: 10.1096/fj.201600906R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孕壓力大 孩子患過動症機率增2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研究顯示,人類自胚胎時期所有的體驗都將轉化為獨特的腦波模式控制神經系統內關鍵化學元素的含量,它們主要由早年受養育的過程決定,變成電子化學控溫的基準,所有波動都傾向於回到原點。

母親在懷孕有壓力 孩子會有攻擊性

就像房子中央暖氣或空調系統會根據溫度不同而開啟或關閉,大腦也會依照神經元的放電模式和化學元素含量調節情緒冷暖,大家獨特的恆溫基礎和反應模式都是由幼年經歷設定而成。

幾乎從母親受孕的那一刻開始,孩子大腦和其中的化學物質都會受到媽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影響。舉例來說,如果母親在懷孕最後三個月內感到極大的壓力,身體會分泌大量的「戰鬥或逃跑賀爾蒙」──皮質醇,高濃度的激素因此將通過連接的管道傳遞到胎兒體內──當孩子長到九歲,他具有攻擊性或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A,一種精神失調症狀,患者通常專注時間極短、活動力過剩)的機率將是普通孩子的兩倍。

一到十二月大時奠定自我意識

就算是從此非小心照顧,幼時高濃度的皮質醇仍然會使他們患病的風險提高,甚至導致一連串難以處理的後果。受高濃度化學物質影響的孩子可能變得容易煩躁、蹦蹦跳跳靜不下來,或者散佈散漫,而這又會潛移默化影響母親的反應:要是她積極回應孩子,嬰兒體內皮質醇濃度將漸漸下降,在一歲之後慢慢平靜下來。

後文將一再見證不同年紀所受的照顧,如何影響成人以後的形象。人類是在一到十二月大時奠定自我意識和自我身分的強度與力量;六個月大到三歲期間,父母所給予的回饋和照顧,影響我們未來在人際關係中的安全感;三歲到六歲時得到的獎勵、懲罰,以及父母傳遞的價值觀。
(本文摘自/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找回好情緒的日常練習/時報出版)

鄭醫師補充:

懷孕婦女的孕期壓力不只是增加ADHD的風險,還容易影響小孩的智力發展,不可不慎。因此在孕期的母親,如果出現因壓力出現情緒浮動或者經常失控的狀況,建議透過專業的協助幫助自己情緒穩定,也是降低孩童日後產生ADHD的發生機率。

參考文獻:

1.Grizenko N, Fortier M-È, Gaudreau-Simard M, Jolicoeur C, Joober R. The Effect of Maternal Stress during Pregnancy on IQ and ADHD Symptomatology.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15;24(2):92-9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558979/

2.Grizenko N, Fortier M-E, Zadorozny C, et al. Maternal Stress during Pregnancy, ADHD Symptomatology in Children and Genotype: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12;21(1):9-1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26925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孕 改變女性大腦

 
 

 

 

 

 

 

新研究指出,懷孕對女性大腦會造成生理上「長久」的變化,在這個關鍵器官的某些部位有明顯但看似有益的灰質流失

法新社報導,根據報告,有些改變會持續至少二年,但似乎不會磨蝕記憶或其他心智過程

巴塞隆納自治大學(UAB)的巴瓦穆勒(Erika Barba-Muller)是研究共同作者,他說,改變「涉及的腦部區域,與管理母親挑戰所必需的功能相關」。

激素飆升和懷孕造成的身體變化早已為人所知和研究,但對腦部造成的影響卻鮮少被人瞭解。

刊登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Nature Neuroscience)的新研究聲稱,提供「懷孕為女性腦部帶來長久變化」的第一個證據。

這份研究將二十五位第一次當母親的女性,懷孕前後的腦部掃描圖作比較。研究員也觀察第一次當父親,以及沒有小孩的男女腦部掃描圖。

研究發現,懷孕女性在涉及社會過程的腦部這塊區域,灰質量有明顯和長久的減少

研究人員表示,腦部變化可能是對做母親的適應,提高辨識寶寶需求和情緒的能力,破解對寶寶健康和安全潛在威脅的密碼。

鄭醫師補充:

有時在門診會聽到某些女性抱怨生過小孩後,記憶力大不如前,或者腦袋比較迷糊,除了小孩的事情之外,這項研究可以証實懷孕的確或讓大腦某些地方改變,但並不影響記憶力或者專注力。如果自覺會受影響,也許和疏於照顧自己的營養補充與缺乏運動有關。

參考文獻:

  1. Elseline Hoekzema, Erika Barba-Müller, Cristina Pozzobon, Marisol Picado, Florencio Lucco, David García-García, Juan Carlos Soliva, Adolf Tobeña, Manuel Desco, Eveline A Crone, Agustín Ballesteros, Susanna Carmona, Oscar Vilarroya. Pregnancy leads to long-lasting changes in human brain structureNature Neuroscience, 2016; DOI: 10.1038/nn.445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吐害喜是為什麼?一次搞懂5種孕期荷爾蒙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嬰兒與母親】媽咪懷孕後體內有些荷爾蒙會起變化,到底有哪些孕期荷爾蒙?這些荷爾蒙的分泌以及消失的時間點在什麼時候?具有什麼重要功能?萬一荷爾蒙分泌不足會有哪些危害?而孕媽咪在生活中又該注意哪些事項,以免荷爾蒙受到影響?

 

【孕期荷爾蒙具有哪些作用?】

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徐英倫表示,孕期荷爾蒙是一種統稱,包括孕前就有、而在懷孕後濃度升高的荷爾蒙,以及懷孕後胎盤開始分泌的荷爾蒙。

【懷孕後胎盤所分泌的荷爾蒙】

①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

主要功能:

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在懷孕早期主要用來維持卵巢黃體素功能,使卵巢持續分泌黃體素,維持胚胎的生存


*可進到胎兒血流中,刺激男性胎兒睪丸中雄性素的分泌,達到性別分化的目的。


*刺激媽咪的甲狀腺分泌,但絕大部分不會有症狀,也不會有不良影響,只有極少數可能造成媽咪甲狀腺亢進的問題。


*促進一種孕期特別的放鬆素荷爾蒙(Relaxin)的分泌。



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在媽咪受精第8天可以測到,懷孕第8週達到最高濃度,到第13週,濃度降到最低,之後持續低濃度到分娩。

可能造成的問題

孕期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分泌濃度過高,會影響孕婦害喜症狀,所以孕婦總是在懷孕8~10週,孕吐最為明顯。


孕吐害喜是為什麼?一次搞懂5種孕期荷爾蒙

②人類胎盤催乳素(Human placental lactogen,HPL)

主要功能:

人類胎盤催乳素由胎盤分泌,會分解孕婦儲存的脂肪,轉成游離脂肪酸,再轉換成葡萄糖供給胎兒養分。在媽咪受精後5~10天就開始分泌,之後濃度一直穩定上升,懷孕36週達到高峰,直到生產後結束。

可能造成的問題

人類胎盤催乳素會讓孕婦胰島素產生抗性,也因為如此才能分解脂肪,因為會影響媽咪胰島素反應性,所以孕婦血糖的濃度起伏比一般人大,這也是為什麼孕婦必須在產檢時接受妊娠糖尿病篩檢的主要原因

③皮質類固醇分泌激素(CRH)

主要功能:

*皮質類固醇分泌激素也是由胎盤分泌,孕期間會與蛋白質結合影響活性,要到快生產時,與它結合的蛋白質濃度開始下降,才能游離出來產生作用,發動分娩機制。


*會進入胎盤血流中,促進寶寶肺泡的成熟。



④放鬆素(Relaxin)

主要功能:

放鬆素從孕婦卵巢上的黃體素進行分泌,等胎盤形成後分泌更多,主要作用在放鬆子宮,使維持在不收縮狀態,等生產時濃度才會下降,子宮便開始收縮。

**⑤黃體素(Progesterone)

主要功能:

黃體素初期由孕婦卵巢上的黃體在分泌,等胎盤形成後,由胎盤接手進行分泌,濃度會從懷孕初期一直上升,直到分娩。它有另一個名稱「助孕酮」,顧名思義就是在幫助穩定受孕,維持子宮靜止不收縮。


*由於黃體素帶有抗發炎以及抑制免疫的作用,所以能保護胎兒,避免被媽咪身體當成外來物而加以排斥。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6年11月號。www.mababy.com/newkm/

*【嬰兒與母親】官方網站。www.mababy.com/

鄭醫師補充:

我曾經在臨床上協助處理一位孕婦早期宮縮,到醫院安胎時,發生肺水腫以及昏迷,一度住進加護病房,後來改用專門抑制催產素分泌的自費藥物,狀況才穩定下來,但不幸卻因此而出現憂鬱以及其他精神狀況,讓家人陷入兩難。

原因是家人對於孕期使用抗憂鬱劑有疑慮,擔心影響胎兒。孕期間對藥物的使用最好儘可能的保守,而抗憂鬱劑的使用可能增加孩童日後自閉症或者肺動脈高壓等等風險的研究曾發表,因此家人求助於我。

針對當事人因為抑制催產素引發的憂鬱,過去臨床研究也有期刊證實催產素過低,孕期或者產後出現憂鬱症的風險提高。因此,透過整合療法的改善建議補充相關營養,同時配合心理支持治療,當事人撐過了一個月,之後剖腹生出雙胞胎,之後都沒有再有憂鬱症復發的狀況。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性想生小孩 不要亂吃甘草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女性若想生小孩,千萬不要亂吃甘草、甘草成分保健食品,以免雌激素分泌受干擾,影響生育能力。美國一項動物實驗發現,甘草中的「異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會干擾卵巢荷爾蒙分泌,導致雌激素分泌大為減少,生育能力就會變差。

 

 

異甘草素 干擾雌激素分泌

 

 

研究顯示,卵巢一旦接觸高濃度的異甘草素,掌管荷爾蒙分泌的重要基因就會受影響,基因表現便會衰退。其中,有一種基因負責芬香酶酵素分泌,幫助睪固酮轉化為雌激素,這種基因更容易受干擾,在異甘草素影響下,基因表現衰退幅度更達50%以上。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生殖毒理學〉期刊(Reproductive Toxicology)。

 

 

雌激素分泌不足 生育、全身都受影響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比較生物科學教授茱蒂‧佛洛斯表示,這項研究雖然是基礎研究,但研究結果令人憂心。當女性雌激素濃度下降,生育就會出現問題,不只生育能力,雌激素對於大腦、骨骼、心血管健康,也非常重要。雌激素濃度若長時間不足,大腦、骨骼、心血管系統等,很容易出現異常。這並不代表吃甘草就會引起這些問題,只是有這種可能性。

 

 

佛洛斯指出,當女性體內的芳香酶激素濃度下降超過50%,生育能力就會產生嚴重障礙,大腦、骨骼、心血管也是一樣。

 

 

異甘草素可抗癌 但對卵巢有毒性

 

 

研究計畫主持人夏拉達‧瑪哈琳甘指出,一些中草藥補充品、補充劑、花草茶、糖果,與一些香菸香料,都含有異甘草素,廠商都是從甘草根提煉出異甘草素,或是將異甘草素加以純化、精煉。有時廠商會宣稱異甘草素可以幫助紓解熱潮紅或其他更年期症狀,過去也有研究發現,對於部分乳癌、攝護腺癌、大腸癌等癌症,異甘草素似乎有些抗癌效果。

 

 

佛洛斯表示,異甘草素雖然對部分癌症有抗癌效果,但同樣特性,卻可能對卵巢產生毒性,其他種類的芳香酶抑制劑已用來治療乳癌、抑制乳癌腫瘤生長,這些芬香酶抑制劑也會干擾女性生育能力。異甘草素與這些芳香酶抑制劑可能都一樣。異甘草素接觸不同組織、劑量不同、使用時機不同,結果自然也就不一樣。如果是在卵巢,芳香酶激素便會減少,雌激素分泌也會減少,此時生育能力就會受干擾。

鄭醫師補充:

一直以來,孕婦是不建議服用甘草的,這篇研究報導更清楚揭露,甘草會影響女性荷爾蒙的分泌,降低生育率。建議準備懷孕的女性,最好避免服用甘草或者相關的營養補充品。

參考文獻:

 
Effects of isoliquiritigenin on ovarian antral follicle growth and steroidogenesis

http://dx.doi.org/10.1016/j.reprotox.2016.10.004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9062381630373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小孩偏頭痛 吃糖與吃藥效果一樣

 
 

(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波特蘭28日專電)「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網路版報導最新醫學研究指出,對於孩童出現偏頭痛,給孩子吃糖的效果,幾乎跟服用兩種常用的兒童頭疼藥一樣好,而且吃糖比吃藥的副作用少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網路版27日報導了辛辛那提兒童醫院(Cincinnati Children's Hospital)頭疼研究中心心理學家鮑爾斯(Scott Powers)率領研究團隊所發表的最新醫學研究報告。

根據統計,在美國學齡兒童當中,約有10%有著偏頭痛的問題

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人員針對孩童出現偏頭痛症狀時,吃藥與吃糖的效果差異進行比較。

研究人員使用的是兩種經常使用於孩童與成年患者身上的藥品:抗癲癇藥物「妥品美」(Topiramate)以及抗憂鬱藥物「安米替林」(amitriptyline)。

在為期1個月的觀察期間,研究人員發現,這兩種藥品都能讓孩童頭疼的天數得以減半,但這樣的效果透過給孩子吃糖,同樣能夠達到。服用藥物的常見副作用,包括疲倦、口乾舌燥、健忘等

鮑爾斯指出,頭疼專科醫師目前的醫療方式,將受到這項研究的挑戰。

他也表示,由於頭疼吃藥可能會讓孩童面臨副作用風險,因此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藥品其實不應該被用來做為治療孩童頭疼的「第一道防線」。1051029

鄭醫師補充:

這兩種藥物,抗癲癇藥物「妥品美」(Topiramate)以及抗憂鬱藥物「安米替林」(amitriptyline)是精神科常用藥物,如果吃糖可以達到和藥物一樣的效果,代表糖不只是安慰劑而已。

「妥品美」(Topiramate)臨床上常見的副作用如下:

頭暈(4-25%)、疲勞(9-16%)、神經質(9-18%)、記憶困難(2-12%)、行為問題(兒童11%)、食欲不振(4-24%)、味覺改變(3-15%)、噁心(6-10%)、感覺異常(1-11%)以及視覺異常(2-13%)等等。其他常見可能的副作用還包含臉部熱潮紅、腹瀉、體重下降、腹瀉、經期改變、腸胃不適、腹痛、厭食、噁心等等。

抗憂鬱藥物「安米替林」(amitriptyline)臨床上常見的副作用如下:

頭昏目眩、噁心、激動、顫抖、輕度血壓降低、出汗、口乾、便秘、
心悸、及對光反射的異常等。
可能造成嗜睡,引起尿液變色。

我在部落格上提醒大家用藥可能引發的副作用,絕不是叫大家不要就醫,而是當用藥一旦產生副作用,有不少人可能會誤解為病情惡化,甚至加強用藥,如此便本末倒置,雪上加霜。一旦服用藥物,請跟開藥的醫師討論,若無法得到滿意答案,建議找第二甚至第三位專家意見尋求妥善的治療改善。

不過長期吃糖治療頭痛也不是根本解決之道。最好能透過整合醫學的評估,找出導致偏頭動的體質因素,例如是否為營養缺乏、腸道發炎或者菌叢失衡、過敏或者是重金屬過多所引發?針對根源來處理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參考文獻:

Trial of Amitriptyline, Topiramate, and Placebo for Pediatric Migraine

Scott W. Powers, Ph.D., Christopher S. Coffey, Ph.D., Leigh A. Chamberlin, R.D., M.Ed., Dixie J. Ecklund, R.N., M.S.N., Elizabeth A. Klingner, M.S., Jon W. Yankey, M.S., Leslie L. Korbee, B.S., Linda L. Porter, Ph.D., and Andrew D. Hershey, M.D., Ph.D., for the CHAMP Investigators*

October 27, 2016DOI: 10.1056/NEJMoa1610384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61038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孕婦補充這營養素,預防寶寶先天性心臟病!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先前研究發現,孕期服用葉酸補充劑對先天性心臟病的影響結果不一。近期加拿大公共健康協會流行病研究所的Liu S教授展開一項研究,旨在探討葉酸補充劑與先天性心臟病的關係。

 

 

該研究對加拿大1990-2011年間懷孕20週以上的胎兒(包括晚期終止妊娠的死胎)進行族群為基礎的世代研究(樣本量5,901,701例)。其中,剛出生或嬰兒期診斷出先天性心臟病(CHD)72,591例,將其與1998年(這一年葉酸補充劑被管制)前後先天性心臟病患病率和短期趨勢進行比對分析。調整產婦年齡變化、孕前糖尿病、早產子癇前症、多胞胎、終止妊娠等因素,以卜瓦松迴歸分析量化葉酸補充劑對非染色體型先天性心臟病的影響。

 

 

統計結果顯示,先天性心臟病總患病率為1.23‰。1990-2011年間先天性心臟病呈下降趨勢,但心房中膈缺損病例異常增多。此外,葉酸補充劑與錐幹動脈畸形(調整比率aRR=0.73)、主動脈狹窄(aRR=0.77)、心室中膈缺損(aRR=0.85)、心房中膈缺損(aRR=0.82)發病率降低相關,與輕度非錐幹動脈畸形(aRR=0.81)、其他心血管或循環系統異常(aRR=0.98)發病率變化無關。

 

 

綜上所述,葉酸補充劑可降低特定類型先天性心臟病的產後發生率,這為葉酸介入的推廣提供了有利依據。

 

 

Effect of Folic Acid Food Fortification in Canada 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ubtypes.

 

Liu S, Joseph KS, Luo W, León JA, Lisonkova S, Van den Hof M, Evans J, Lim K, Little J, Sauve R, Kramer MS; Canadian Perinatal Surveillance System (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內容轉載自:愛唯醫學網
鄭醫師補充:
 
現在大部分的醫師都會提醒孕婦於孕期補充葉酸,這篇報導指是再度強調葉酸的重要性。對某些人的體質而言,一般形式的葉酸補充無法直接利用,因此即使補充,效果也不佳,建議最好補充活性葉酸的營養品,效果較佳。
參考文獻來源: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媽真偉大!孩子智商來自母親基因 父親管性慾

2016/10/14 14:21:00
好友人數 
  • A-
  •  
  • A
  •  
  • A+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媽媽懷胎十月生下孩子,是不是孩子較多的基因都是從母親來的呢?國外研究發現,會影響孩子智商的基因大多來自母親,而且孩子若從小有母親陪伴,長大後海馬體會比沒有母親陪伴的小孩來得更大。

 

根據《科技新報》報導,Psychology Spot刊登一篇研究,指出由於X染色體有智商的基因,加上女性基因帶有兩個X染色體,男性則只有一個,因此孩子的智商很有可能取決於母親。父親的基因則較會影響性、食物、侵略,以及直覺、洞察力和情緒中等方面。

另外研究也指出,除了基因以外,母親的情感支持也會影響孩子腦內海馬體成長,主要支配記憶、學習區域。研究人員更透過老鼠實驗,發現母親的基因細胞可以直接進入大腦皮層,控制重要認知功能,像是推理、思考、語言、計畫等,如果加入較多母親的基因細胞,老鼠頭部也會較大。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遺傳能夠影響大腦的部分只占40%到60%,光是基因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後天的環境、教育也十分重要。

鄭醫師補充:

開句玩笑話,下次當母親的千萬別對小孩說這類貶低的話:「怎麼不靈光,連這個也不會,不知是遺傳誰的?」

不過如同這篇報導提到的:遺傳能夠影響大腦的部分只占40%到60%,光是基因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後天的環境、教育也十分重要。

目前比較新的研究告訴我們:基因不是體質的全部,基因表現型才是最後決定的關鍵。而環境、飲食、教育以及教養方式就是決定基因表現型的關鍵。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huffingtonpost.ca/2016/09/14/intelligence-gene_n_12013376.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隻雞晚啼?4個月這樣測,看出孩子有無發展遲緩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平安叢書】除了身體健康之外,新手父母最擔心寶貝是否有生長發展遲緩的問題。造成孩子發展遲緩的原因很多,除了遺傳、染色體基因異常、媽媽懷孕時服用藥物等問題之外,寶寶出生後罹患腦部疾病、意外傷害、家庭狀況及教養經驗等,都可能對小孩的發展造成影響。當寶寶的發展出現遲緩現象時,爸媽不用太過驚慌,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接受療育,改善的空間也就愈大。

大隻雞晚啼?4個月這樣測,看出孩子有無發展遲緩

在《兒童健康手冊》裡,列了很多寶寶在發育過程中需要特別留意的事,例如滿一個月時,當寶寶聽到巨大聲音時,是否會驚嚇得手腳伸開或哭出來?用手電筒照射眼睛時,是否會眨眼?

二至三個月時,跟寶寶說話或逗他,他是否會微笑?這些都是判斷寶寶發展是否異常的評估。此外,也可到各早期療育服務網,依寶寶的年齡下載「兒童發展檢核表」,檢測孩子的身體發展情況。

比較令人擔憂的是,老一輩常把孩子生長發展遲緩視為正常現象,常以「大隻雞晚啼」來解釋,結果反而錯過了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

【學齡前兒童發展檢核表,滿4個月】

★表示為重要檢測題目,請實地測試,再紀錄兒童的反應。

大隻雞晚啼?4個月這樣測,看出孩子有無發展遲緩大隻雞晚啼?4個月這樣測,看出孩子有無發展遲緩

本文出自平安叢書《跟著楊晨醫師這樣做,養出長得高、不過敏的孩子》

鄭醫師補充:

我看過小兒科醫師當場幫小朋友做評估,用的就是這篇報導提到的標準。擔心小孩有發展遲緩的父母可以自己在家先做這些測試,有明顯異常,建議儘快帶小孩到小兒科或者是早療門診做評估。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孕婦噁心想吐 流產風險較低

 

科學日報(Science Daily)網站26日報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新發表的1篇研究,提供了至今最有力的證據,顯示懷孕期間的噁心和嘔吐,與較低的流產風險相關。

這篇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 (JAMA Internal Medicine),由國家衛生研究院旗下的「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NICHD)以及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進行。

懷孕期間發生的噁心和嘔吐又稱為「晨吐」(morning sickness),因為這些症狀通常在早上開始出現,通常隨著時間減緩。大部分女性的噁心和嘔吐在懷孕的第四個月改善。其他人在全部懷孕期間都有這些症狀。

晨吐的原因目前還不確定,但研究人員提出說法,認為孕吐可以保護胎兒,不受飲食當中有毒與致病物質的傷害。

研究的第一作者、任職於NICHD流行病學部門的辛克爾博士(Stefanie N. Hinkle)表示,「很多人認為,會噁心表示孕婦健康,但是支持這個信念的高品質證據並不多。」

辛克爾表示,「我們的研究評估了從受孕起最初幾週的症狀,並證實在噁心嘔吐以及較低的流產風險之間,有著保護性的關係。」

鄭醫師補充:

孕吐很不舒服,但孕婦如果知道孕吐可以保護胎兒,相信孕婦在心理上會比較能接受。然而身體的不適還是要想辦法來改善。

懷孕期間出現孕吐不適,薑和B6可以考慮補充。和止暈藥不同,薑只作用於消化系統,不像藥有惱人的嗜睡反應,況且考量畸胎的風險,孕期本來對於用藥就是越保守越好,。曾有一篇德國的研究發現,薑對於70%的妊娠劇吐有效: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1991 Jan 4;38(1):19-24.

Ginger treatment of hyperemesis gravidarum.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988321

上述報導文章參考文獻:

  • Stefanie N. Hinkle, Sunni L. Mumford, Katherine L. Grantz, Robert M. Silver, Emily M. Mitchell, Lindsey A. Sjaarda, Rose G. Radin, Neil J. Perkins, Noya Galai, Enrique F. Schisterman. Association of Nausea and Vomiting During Pregnancy With Pregnancy Loss. 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6;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6.564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