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準媽媽不能輕忽的事(含親子關係) (4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法國研究-預防女性私密感染 洛神花有助益

作者: 李盛雯╱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0月25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李盛雯╱台北報導】


過去,洛神花被視為活血養氣的聖品,可清熱、解渴、降血壓,是漢方藥材中常見的元素之一。最新研究發現,由於洛神花含豐富的多酚、前花青素與高量植物有機酸等,還能減少病菌附著,幫助改善長久以來困擾女性的私密感染問題。


造成泌尿道與陰道感染的成因,以大腸桿菌和白色念珠球菌最常見,法國曾針對一年內至少有8次泌尿道不適或感染的60~90位女性進行臨床測試,每日攝取洛神花萼萃取物,經過6個月後,改善的程度高達77%,顯示洛神花具有優秀的抗菌能力。


許世賓婦產科院長許世賓表示,陰道炎好發於抵抗力較低時,若無積極治療,做好日常保養,很容易淪為反覆感染。尚美泌尿科院長林美吟也指出,女性在生理結構上尿道較男性短很多,因為感染所造成的尿道發炎狀況同樣很常見。


當人體免疫機能下降,受大腸桿菌和白色念珠球菌感染時,常會伴隨著強烈搔癢、燒灼感與分泌物的狀況,而洛神花則是可幫助減少細菌附著在陰道表面以及泌尿道上皮細胞,同時抑制菌群生長,改善異味及搔癢的狀況,並防止再度感染。


除洛神花外,蔓越莓中富含的維生素也具有抑制大腸桿菌黏附於泌尿道,預防感染的功用,每日適量攝取,相較沒有攝取的人,抵抗感染的能力高出兩倍。因此,洛神花與蔓越莓可說是目前證實,有助預防女性私密感染的二大成分。


鄭醫師補充:


洛神花又名玫瑰茄,在醫療上的研究以降血壓以及預防泌尿道感染最為人所知:


http://www.utirose.com/


有些研究發現洛神花萼萃取物有抗菌,尤其是大腸桿菌:


 Fullerton M, Khatiwada J, Johnson JU, Davis S, Williams LL"Determination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Sorrel (Hibiscus sabdariffa) on Esherichia coli O157:H7 Isolated from Food, Veterinary, and Clinical Samples." J Med Food. 2011 May 6;


此外,近年研究發現洛神花的萃取物Hibiscus sabdariffa 對於動脈硬化、肝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他代謝症候群的控制有幫助:


Lin, HH; Chen, JH; Wang, CJ (2011). "Chemopreventive propertie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bioactive compounds in Hibiscus sabdariffa Linne".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 18 (8): 1245–54. PMID 21291361.


洛神花這類植物富含花青素,也含天然高抗氧化物質γ-Tocopherol ,類似天然維他命E:


 Mohamed R. Fernandez J. Pineda M. Aguilar M.."Roselle (Hibiscus sabdariffa) seed oil is a rich source of gamma-tocophero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72(3):S207-11, 2007 Apr.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小孩多睡較安分

作者: 【中央社紐約17日路透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10月18日 上午12:14






根據加拿大研究,家長或許應該讓小孩多睡一點,這可能有助於改善他們的行為舉止,讓他們在學校可以更安分一些。


研究員表示,另一方面縮減睡眠時間似乎會讓孩童更易哭鬧、發脾氣並感到沮喪,這點可能很少有家長感到驚訝。


研究發現刊登在「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上。


主導研究的蒙特婁馬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及道格拉斯研究中心(Douglas Research Center)學者葛魯柏(Reut Gruber)表示:「這個問題可以從許多不同角度思考,我們揭示的是,這對行為及學習表現都有影響。」


研究員對33名年齡介於7至11歲的兒童進行為期2周的研究。


研究員第1周觀察這些兒童的睡眠時間,他們每天約睡9.3個小時,少於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建議的10個小時。


這些兒童在第2周被分為2組,1組的睡眠時間增加約30分,另1組則減少1小時。睡眠時間雖然增加不多,教師依舊發現兒童的行為舉止有改善。



英國皇家兒科與兒童健康學院教授麥康諾奇指出:「5歲以下幼兒日夜合計,一天需要11個小時的睡眠,然而卻有20%這個年齡的幼兒出現睡眠問題,除了體重之外,還會影響注意力、記憶、行為與學校表現。」



對孩童來說,一天睡多久才夠呢?根據研究,新生兒一天可以睡到18個小時;一歲之前,每天14-18個小時;1-3歲,一天12-15個小時;3-5歲,一天11-13個小時;5-12歲,一天9-11個小時;青春期一天9-10個小時;成人一天7-8個小時,孕婦建議一天至少八個小時。研究細節請見:


 de Benedictis, Tina, PhD; Heather Larson, Gina Kemp, MA, Suzanne Barston, Robert Segal, MA (2007). "Understanding Sleep: Sleep Needs, Cycles, and Stages". Helpguide.org. http://www.helpguide.org/life/sleeping.htm. Retrieved 2008-01-25.


"Backgrounder: Later School Start Times".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Undated. http://www.sleepfoundation.org/article/hot-topics/backgrounder-later-school-start-times. Retrieved 2009-10-02. "Teens are among those least likely to get enough sleep; while they need on average 914 hours of sleep per night..."


為人父母者可以看看究竟小孩睡得夠不夠。小孩睡眠時間充足,情緒控制比較容易。睡不飽或者吃不飽易怒,這是動物的本性。


至於上述報導的研究可以參閱: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early/2012/10/10/peds.2012-0564.abstract



Impact of Sleep Extension and Restriction on Children’s Emotional Lability and Impulsivity




  1. Reut Gruber

  2. Jamie Cassoff

  3. Sonia Frenette

  4. Sabrina Wiebe

  5. Julie Carrier



(doi: 10.1542/peds.2012-056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育兒錦囊-嬰兒夜啼 安撫靠技巧

作者: 陳文和╱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0月16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陳文和╱綜合報導】


許多父母親一聽到嬰兒哭泣就會衝過去探視撫慰,但最新研究發現,其實讓小寶貝哭一會兒再去安撫,並不會對他們日後的情緒發展、精神健康、處理壓力能力以及與父母的關係造成長期負面效應,且藉由漸進式行為訓練,小孩會學習停止哭泣重新入眠,讓嬰兒與父母的夜間睡眠品質都獲得改善。


研究發現,運用「有節制的安撫」技巧,以及等小孩入睡後再緩慢地悄悄離開嬰兒房等方法,能改善嬰兒夜啼問題,也有助於母親克服產後憂鬱症狀。


有節制的安撫係指,父母親先讓嬰兒哭約5分鐘,再去安撫,而下一次小孩再哭時則延長到10分鐘再進嬰兒房,再下一次則再多延後10分鐘。


研究報告刊於《兒科》(Pediatrics)期刊,主撰人是在澳洲維多利亞省「皇家兒童醫院」從事博士後研究的普萊斯女士。



鄭醫師補充:


有一派育兒說法,可以減少新手父母許多負擔:


讓寶寶從出生後就睡自己的床,訓練自然入睡。 在寶寶六週大時,就能夠一覺到天明。 餵奶按照固定的作息時間表,切忌一哭鬧就餵。 努力遵循「餵奶-玩耍-睡覺」的模式,勿讓寶寶吃奶吃到睡著。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這本書。其中提到,小朋友夜哭,不要緊張而急著安撫,讓小孩哭一下可以訓練肺活量,根據研究,小孩往往還是可以入睡,而且根據最新研究發現也不會因此造成對小孩的身心造成陰影。


這項澳洲墨爾本的學者追蹤五年研究發現,讓寶寶夜哭,用有節制式的安撫方式來處理,小孩的夜哭其實會慢慢減少,也可以讓父母晚上獲得充分休息,減少母親產後憂鬱的罹患率,更重要的小孩日後長大也不會有心靈上負面的影響,甚至在情緒以及行為問題的發生率更少。



相關研究原文摘要可以參閱: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30/4/643.abstract


Five-Year Follow-up of Harms and Benefits of Behavioral Infant Sleep Intervention: Randomized Trial


Anna M.H. Price, BA(Hons), PhD


Pediatrics Vol. 130 No. 4 October 1, 2012
pp. 643 -651
(doi: 10.1542/peds.2011-346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小孩4歲有書陪 未來大腦更發達

作者: 劉運 | 台灣醒報 – 2012年10月15日 下午5:36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家有幼童的家長注意了!研究顯示,小孩4歲時的大腦正值關鍵發育期,如果有童書、益智遊戲的陪伴,或到動物園和遊樂園參觀,都可以刺激大腦,讓他們在18-19歲時有較佳的語言及思考能力。學者指出,幼童的大腦對環境非常敏感,即使家裡的一些微小變化也會長期影響大腦的發展。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社會,愈來愈多的小孩不再閱讀,而是把時間放在電視及電玩上。英國最近的調查發現,在有6歲小孩的家庭裡,不到3分之1的父母能夠每天讀書本給小孩聽;另有5分之1的小孩表示,如果他們手上拿著書本且被朋友看到,他們會感到不好意思。


然而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顯示,小孩若在4歲時有閱讀童書的習慣,他們18-19歲時語言及思考能力都發展得較為快速。另外,進行益智遊戲、到遊樂園或動物園參觀也有幫助。然而,如果小孩是在8歲才接觸到童書或其它活動,對於大腦的影響就沒有那麼大,顯示4歲是個重要的關鍵時期。


研究員拜訪家裡有小孩的64個家庭,分別在小孩4歲及8歲時造訪,他們紀錄小孩是否有接觸到書及玩具,並且在15年後替他們做大腦掃描。研究結果發現,小孩若在4歲時有接觸書本、益智遊戲,他們的大腦發育較為良好,並且在語文理解的測試中表現較佳。


研究員在掃描受測者大腦後發現他們的大腦皮層變得較薄。研究員指出,人的大腦如果愈常在認知上受到刺激,他們的大腦皮層就愈薄。領導研究的厄費持(Brian Avants)博士表示:「研究結果指出幼童大腦對環境的敏感性,即使家裡的一些微小改變也會長期影響大腦的發展。」


這個研究發表於今年的神經科學學會。


鄭醫師補充:


這篇報導提到的環境刺激,不只是童書而已,還有益智遊戲以及到外面的遊樂園以及動物園參觀,提醒大家留意。


原文報導請參閱:


http://www.myhealthnewsdaily.com/3179-parenting-child-brain-development-reading.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攻擊性電玩 易導致暴力傾向

作者: 劉運 | 台灣醒報 – 2012年10月8日 下午6:22







加拿大布洛克大學的學者針對青少年玩電玩與暴力行為的關聯性做研究,發現長時間玩攻擊遊戲的人比較有暴力傾向,而且電玩對女性的影響與對男性的影響相當。研究指出,長期玩攻擊遊戲的人,對於別人不刻意的行為,如不小心撞到他們,比較可能有的劇烈的反應。


奪走77條人命的挪威爆炸和槍擊事件殺人魔布列維克就說,他玩軍事射擊遊戲《決勝時刻》(Call of Duty)來為「血腥及可怕」的任務做訓練。


研究員調查來自安大略省8所學校的1,492位青少年,男女生各占約一半,此研究為期4年,研究員每年做調查,從學生14-15歲開始,調查直至他們17-18歲。研究員的分析發現,長時間玩攻擊遊戲的青少年,他們暴力指數上升得較快。這個研究發表在《發展心理學》。


領導研究的溫魯比(Teena Willoughby)教授指出,這是第一個連結攻擊性電玩與暴力行為的研究。她說,攻擊性電玩很明顯的與暴力行為有長期關係,這是一個重要且令人憂心的發現,特別是因為青少年花如此長的時間電玩上。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國際電玩研究中心主任固爾菲(Mark Griffiths)教授表示,此研究為攻擊性電玩與後續暴力行為的關係,提供強而有力的證據。


鄭醫師補充:


到底是有暴力傾向的人喜歡玩攻擊性電玩,還是喜歡玩攻擊性電玩導致暴力傾向?這個臨床調查結果並無法真正回答這個問題。但長時間喜歡玩攻擊性電玩的現象,的確是值得讓人憂心的現象。


許多人喜歡玩電玩,主要是因為在生活領域中,沒有更好玩的事情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如何幫助當事人找出他們擅長以及他們有興趣的事情,如此才可以把電玩放下來,只是教他們不玩,但不知可以做什麼,當然效果不佳。


上述研究來源請參閱: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violent video game play and aggression among adolescents.


By Willoughby, Teena; Adachi, Paul J. C.; Good, Mari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 48(4), Jul 2012, 1044-105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抽血檢測 可算懷孕機率


 


不孕或逾三十五歲婦女想得知能否生育,可抽血做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nti-Mullerian hormone, AMH)檢測,評估懷孕指數。博元婦產科醫師陳昭雯研究接受人工生殖的婦女,發現AMH大於四者,取卵數平均為十一點一顆,AMH二至四者七點五六顆,低於二者降至三點八四顆,顯示AMH愈低,卵巢功能愈差,生育率也會下降。
李茂盛婦產科醫師李茂盛的研究也發現,AMH低於一時已達危險警戒期,懷孕機率很低,想懷孕者要相當積極,AMH介於一至二則是中度危險期,生育率已受影響,想懷孕者勿再蹉跎。
記者高麗玲
上次我們談到一些高齡產婦想知道自己適不適合懷孕,懷孕機率高不高或者機會微乎其微,其實可以透過抽血檢測: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nti-Mullerian hormone, AMH)檢測,評估懷孕指數。AMH值越高,體內存活的卵子數愈高,AMH愈低,卵巢功能愈退化,當然懷孕率就會大減。相關檢測花費並不高,也不限在婦產科才能作。對超過三十五歲的媽媽而言,想要懷孕的話,這是個值得參考的客觀檢測。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子為何連心 科學家有解答

中央社 – 2012年9月27日 下午9:02






(中央社台北27日電)有人說兒子是母親的前世情人,母親是兒子生命中的第一個女人,肚子裡懷了寶寶,就注定了母子間的牽絆,而母親對兒子的掛念是永不止息,科學家可能已找出這背後的原因。


倫敦「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認為,女生若懷了兒子,兒子的細胞會先滲透入母體,再進入母親腦部,之後寶寶的男性DNA數十年都不會消去。


雖然無法證明婦女會因此變得較為陽剛,但這對母親健康可能有重要意義。美國科學家檢驗59名婦女的腦部標本,這些婦女逝世年齡介於32至101歲。


2/3的腦部標本都檢驗出1個男性Y染色體才有的基因,這個基因應該只會在男生身上發現。


西雅圖賀勤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Cancer Research Center)研究員表示,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婦女懷胎時,兒子的這個基因傳送給母親。


同樣的,母親透過胎盤把氧氣及養分傳送給胎兒,而細胞也朝反方向移動。


研究顯示,胎兒的細胞會存在母親體內好幾十年,因為科學家在1名94歲婦女的腦部標本中,發現男性DNA。


科學家猜想,女胎兒也會在母親腦部留下蹤跡,但這方面的試驗困難度較高。


研究刊登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上,這是科學家首度在婦女腦部找到男性DNA。如果說這種現象真的造成甚麼影響的話,目前還無法判定。


胎兒一小部分細胞遺留在母體內的現象稱為微嵌合(microchimerism),這或許能藉由提升免疫反應,幫助婦女抵禦乳癌,也可能有助於緩解類風濕關節炎及修復受損組織。


部分科學家認為,胎兒「新」細胞輸送給母體的微嵌合現象,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女人的壽命比男人長。(譯者:中央社林亭儀)1010927


鄭醫師補充:


八年前我曾到峇里島觀光旅遊,和當地的導遊談到當地人民若是罪很多錢,但結婚無法生小孩,也會感到萬分失望與落寞,對於生小孩的必然性與迫切性原因何在?


印度教認為生小孩可以把父母的罪帶走,生越多,罪越少。能生四胎更好,這也可以解釋某些國家在節育上執行的困難,尤其是印度的人口高度成長,一部分與此有關。


在乳癌的研究上,數字告訴我們,生過小孩的女性,乳癌罹患率較低,生越多胎,機率越少,與上述說法相符,此外一部份與上述研究報導提到的微嵌合現象有關。


胎兒一小部分細胞遺留在母體內的現象稱為微嵌合(microchimerism),這或許能藉由提升免疫反應,幫助婦女抵禦乳癌,也可能有助於緩解類風濕關節炎及修復受損組織。這是很新的研究與理論,希望有更多的相關研究來佐證這樣的理論。


上述報導的研究來源可以連結參考研究原文全文:


Chan WFN, Gurnot C, Montine TJ, Sonnen JA, Guthrie KA, et al. (2012) Male Microchimerism in the Human Female Brain. PLoS ONE 7(9): e45592. doi:10.1371/journal.pone.0045592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45592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蜂蜜比感冒糖漿更能舒緩兒童咳嗽症狀
Fun-Day/ 2012/08/14



(健康)蜂蜜比感冒糖漿更能舒緩兒童咳嗽症狀


(Health)Honey Soothes Kids’ Cough Better than Cough Medicine


嚴重的乾咳不只痛苦又煩人,也會導致好幾天得不到一夜好眠。


A bad, dry cough is not only painful and irritating, but can also lead to many sleepless nights.


不過一匙蜂蜜或許就能幫你把這些惡夢變成香甜的美夢。


Though, a spoon of honey may be all it takes to help you turn those dreadful nights into sweet dreams.


一項針對300位有喉嚨發炎症狀的以色列兒童所做的研究發現,1歲至5歲的孩童若是在睡前食用10克的蜂蜜,就會減少他們的咳嗽次數,睡眠品質也變好了。


A study involving nearly 300 Israeli children with throat infections found that kids aged one to five coughed less often and slept better after taking 10g of honey before bedtime.


研究中四分之三的兒童,在睡前吃下一茶匙的桉樹蜂蜜、柑橘蜂蜜或丹參蜂蜜,其餘的兒童則是吃下安慰劑。


In the study, three quarters of the children were given a teaspoon of either eucalyptus honey, citrus honey or labiatae honey before bed, while the rest took a placebo.


根據家長針對兒童咳嗽的嚴重程度與次數評分紀錄,吃蜂蜜的孩子症狀比吃安慰劑的孩子改善了更多。


According to the scoring of parents on the severity and frequency of their child’s cough, the children that had honey showed a much better improvement compared to those on the placebo.


研究人員表示,蜂蜜所含的高單位抗氧化劑,讓它成為比感冒糖漿更好的選擇,而許多感冒糖漿並沒有證據顯示有療效,若家長不小心餵食過量的藥物,後果會相當危險。


The researchers say that honey’s high levels of antioxidants could make it a better alternative to cough syrups, many of which are not proven to work and which can be dangerous if parents administer accidental overdoses.


但研究人員也強調,給年幼的嬰兒吃蜂蜜並不安全,因為有可能會導致一種罕見卻致命的發炎症狀。


However, they emphasize that honey is unsafe for young infants due to the risk of a rare but fatal infection.


鄭醫師補充:


一歲以下的寶寶不建議食用蜂蜜,原因請參閱部落格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31549&sc=1


美國專家曾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出建議,「禁止6歲以下兒童使用非處方綜合咳嗽感冒藥」。目前,美國市面上大約有800種的非處方綜合咳嗽感冒藥品,標示可緩解小孩感冒症狀。依據美國專家研究報告顯示,在2004-2005年間,約有超過1500名2歲以下的兒童,因為未經處方使用普通感冒藥品而引發嚴重健康問題。基於並無證據顯示這些感冒藥對兒童具有療效,又可能引起不良的反應,美國FDA將全面檢視其安全性及療效。


至於上面中英對照的研究報導,可以參閱在2007年12月刊登於知名小兒科期刊Archives of Pediatrics and Adolescent Medicine,相關研究原文全文可以連結:


http://archpedi.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571559


原文引用來源:


The Effect of Honey on Nocturnal Cough and Sleep Quality for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Michael D. Warren, MD; Stephen J. Pont, MD, MPH; Shari L. Barkin, MD, MSHS; S. Todd Callahan, MD, MPH; T. Lynne Caples, MS; Kecia N. Carroll, MD, MPH; Gregory S. Plemmons, MD; Rebecca R. Swan, MD; William O. Cooper, MD, MPH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7;161(12):1149-1153.

 

Honey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懷孕中急性壓力可能造成孩子精神分裂


 


(法新社巴黎二十一日電) 根據今天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受到創傷性壓力的懷孕婦女較可能生出將來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孩子。


這份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紐約大學醫學院的馬拉斯皮納解釋說:「這種正在討論中的壓力是那些在自然災害中遭受的壓力,如地震或颶風、恐怖攻擊,或突如其來的哀傷。」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複雜的腦部失調,表現出來的特徵是錯覺和幻想,通常會發生在青少年晚期或成人初期,經常會有極嚴重的後果。


馬拉斯皮納和他的同事曾檢視一九六四年至一九七六年在耶路撒冷出生的八萬八千八百二十九人的生產資料,並且與以色列全國精神病治療紀錄交叉參考。


他們發現,懷孕第二個月適逢一九六七年六月以色列和阿拉伯戰爭─又稱「六日戰爭」─高潮期間的婦女所生的小孩,在進入成年期後,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比例明顯偏高。


這項研究也強調這種壓力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有非常大的不同。


在胎兒時期第二個月適逢六日戰爭的女性,將來罹患精神疾病的機會是在其他時間出生女性的四點三倍。男性則只有一點二倍。


研究人員曾查證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如出生時體重過輕或熱量攝取不足等,結果發現和這些因素都沒有關係。


 


這篇研究非常有趣,以生理的角度很難解釋,基因也無法拿來當成原因,主要就是一旦受孕基因就已經決定了。也許,內分泌的影響也有一些,但如能心靈上運作的角度來切入,解釋就簡單明瞭了。


一 般,我們會強調胎教很重要,主要是嬰兒還在娘胎時,其實在心靈上就會開始儲存記憶訊息,根據美國知名的人道主義作家羅恩‧ 賀伯特 先生的研究發現,在胎兒期,心靈已經開始運作及紀錄一些訊息,比較有影響的部分是紀錄於反應性心靈的部分,反應式心靈記錄的是身體疼痛與痛苦情緒,這是心 靈上人們無法察覺確有實際影響的部分,反應性心靈無法比較分析,只能遵循刺激反應的模式來運作,母親在懷孕時,身心遭收重大刺激或打擊,必然會對胎兒的心 靈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懷孕的媽媽如果腹部遭受撞擊或者打個噴嚏,應該先保持緘默,減少胎兒心靈上的負荷才是,我也常聽到也不少媽媽事後回想,在懷孕 時情緒不穩定,出生之後小朋友的情緒及穩定性,跟其他小朋友比起來,的確有明顯的差距。


建議已經懷孕的媽媽或準媽媽們,懷孕時務必保持身心的愉快,儘量杜絕身體的衝擊及心理的過度壓力,注意不要服用可能致畸胎的藥物(各種藥物能免儘量免),如此一來,媽媽至少都沒有讓小孩輸在起跑線上,以後在教養上也會比較輕鬆愉快。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研究-兒童時期學音樂 有助溝通學習

作者: 尹德瀚╱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9月17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尹德瀚╱綜合報導】


栽培子女學音樂花費不低,日後能成為音樂家的則是鳳毛麟角,但根據發表於《神經科學期刊》的一項新研究,這種投資還是值得,只要小時候學過樂器,即使只學過一年,對於長大以後的溝通技巧仍然大有助益。


這項研究以美國西北大學45名年紀和智商相仿的學生為實驗對象,依其音樂背景分為三組,一組是從未上過音樂家教班,一組(約9歲起)上過1至5年,一組上過6至11年。


研究人員將電極黏貼於實驗對象的頭皮上,讓他們聆聽各種聲音並測量其腦波反應,聲音的震動先傳入耳朵,而後經由耳道傳到腦的顳葉加以處理。每個聲音的頻率不同,但實驗對象能夠完整聽到每個聲音的數目,也因其音樂背景而不同。


實驗結果顯示,具有音樂背景的人,能聽到的頻率範圍更為寬廣,也更能分辨所謂「基本頻率」,這是讓人在嘈雜場所仍得以聽清楚說話或音樂的依據。參與研究的美國西北大學教授克勞斯(Nina Kraus)說,這項研究顯示,短期音樂課程能夠強化一個人終生的聆聽與學習能力。


鄭醫師補充:


這大概是提供音樂教學服務機構最歡迎的報導了,這篇研究透過腦波來了解學習音樂與沒學習過音樂對於基本頻率的辨識,基本頻率辨識幫助一個人在嘈雜環境中,仍能清楚地聽到她人的說話或者音樂。這部分的處理與大腦的顳葉處理有關。


經濟不景氣,讓小孩學音樂又是一筆開銷,若能體貼地在學校教育中,提供一些樂器學習的機會,這對於國家未來主人翁日後的學習與溝通能力是一大助力,也是國力培養的一項潛力投資。


相關研究可以連結參閱:


http://www.jneurosci.org/content/32/34/11507.abstract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2 August 2012, 32(34): 11507-11510; doi: 10.1523/​JNEUROSCI.1949-12.2012



A Little Goes a Long Way: How the Adult Brain Is Shaped by Musical Training in Childhood


Erika Skoe and Nina Kraus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維生素 D 縮小子宮肌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嬰兒躁動不安時,讓媽媽抱在胸前,聽媽媽規律的心跳通常能讓寶寶安靜下來,但這樣的效用並非母親而已,其實父親也作得到,最近發表一篇研究發現寶寶的爸爸若能靠著一起睡,體內的睪固酮會下降,之前研究發現動物或者人類的男性荷爾蒙或者低一些,會對小孩負多一點責任,也能對擔任父母的角色多擔待。


這項新研究是讓父親和寶寶彼此靠近睡在同一張床(或同一表面上),研究發現跟父親自己睡的人相比,跟寶寶一起睡的父親睪固酮低一些。這項研究發表於9月5日,知名的研究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 (PLoS One)上。


研究人員找了362位父親年齡全介於25-26歲之間,根據他們晚上睡覺的地方不同,區分為和小孩分房睡,同一間睡但不同床以及和小孩睡同一張床三組,睪固酮的濃度則是從唾液收集來量測,每人總共測兩次,一次是醒來,另一次是睡前,分析結果發現,三組父親在醒來那次的濃度無顯著差異,但是睡前睪固酮的濃度只有跟寶寶睡同一張床的父親的睪固酮低一點,顯示和寶寶一起睡,有助於激發父愛的自然生理機制。


此外,之前另外的研究亦顯示,當一個男人成為父親之後,睪固酮也會下降,尤其是那些會親手餵小孩、和小孩一起玩一起讀書的父親,下降幅度更大。


男性荷爾蒙高的人,研究發現是雄性用強健肌肉或者體態,打敗其他雄性,吸引異性注意的主要關鍵,因此對男性來說,男性荷爾蒙較高與好爸爸的需求相違,睪固酮較高的男性對小孩需求回應度比那些睪固酮低的男性低許多。


根據以上討論,大男人與睪固酮有直接相關!選擇一個具男性氣概的男性當伴侶,就要有相關心理準備:可能比較不顧小孩,除非願意和小孩睡同一張床,可能還有轉機。相關研究來源:


Lee T. Gettler, James J. McKenna, Thomas W. McDade, Sonny S. Agustin, Christopher W. Kuzawa. Does Cosleeping Contribute to Lower Testosterone Levels in Fathers? Evidence from the Philippines. PLoS ONE, 2012; 7 (9): e41559 DOI: 10.1371/journal.pone.0041559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想生子 夫妻皆要注意體重

作者: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9月10日 上午12:34






夫妻想要生小孩,不只太太要注意體重,先生體重也不宜過重。澳洲墨爾本大學最新動物研究建議,男性若想當爸爸,最好也能有健康體重,這樣胎兒發育才會好。


一般只要講到肥胖、懷孕風險,多半是針對肥胖女性,但澳洲研究發現,女性想成功懷孕,男性也有責任。男性一旦體重過重,精子受孕效率就會比較差,且胎盤也會比較小,不但懷孕成功率會下降,胎盤發育也會大受影響。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約有百分之四十八的成年男性有過重、肥胖問題,代表這些人可能都面臨不孕危機。


澳洲墨爾本大學大衛‧加爾德納教授、娜塔莉‧漢南博士與博士生娜塔莉‧賓德共同進行這項研究。


加爾德教授表示,許多男性不知道在受孕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多重要。


研究人員拿正常體重、肥胖體重雄性老鼠做實驗,以試管嬰兒技術觀察雄性肥胖對胚胎成長的影響。結果發現,父親若較為肥胖,胚胎發展就會比較遲緩,胎盤顯得比較小,胚胎重量增長速度也較慢。


研究也發現,父親一旦有肥胖問題,不只胚胎發展受到波及,胚胎成功植入子宮的機率也會大大降低。


研究人員分析,胎盤較小就會損害到胚胎生長,對未來子孫影響甚遠。因此男性想成家生子、讓太太順利懷孕,最好先減去多餘體重,較能得償所願。這項研究已發表於二O一二年澳洲內分泌學會與生殖生物學會年會。


鄭醫師補充:


女性健康與否與受孕機率有直接相關,無人否認,但胚胎的形成,精卵各一半,因此父親的健康(包含肥胖情形)會影響受孕以及小孩日後的健康,以常理來說不難想像。最近澳洲發表的研究直接證實這樣的論調。過去在部落格不止一次提到父親的健康狀況,發表於今年五月的研究也告訴我們,父親的肥胖與否,與小孩的肥胖有直接相關,相關論文可以連結參閱: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693553?dopt=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增加孩子運動量 父母陪同效果更大

優活健康網 – 2012年8月31日 下午3:47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希望孩子不要宅在家,想要增加孩子運動量?那父母們自己必須多加運動才行。這是由發表於<身體活動與健康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的研究,此研究囊括了八十三個家庭,目的是協助年齡介於七到十四歲有過重或肥胖問題的孩子控制體重。鼓勵父母和孩子透過每天走路超過兩千步來增加運動量。整個過程皆以計步器追蹤。


整體而言,研究者發現,當母親多走一千步時則孩子們會多走一百九十六步。類似的結果也出現在父親和孩子之間。我們都知道父母和孩子的活動量是有關的,而本次研究證實了當父母的活動量增加,孩子的活動力也變強。這樣的影響在週末更是特別明顯。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要孩子多運動,不如就陪他一起,運動不管對我們的身體或心理都會有幫助,他以自己為例,有時候他會利用空閒的傍晚和孩子一起慢跑或是去游泳,共同設定一個目標,不管是跑3000公尺還是游1000公尺,讓兩人一起達成,甚至鼓勵孩子去超越自己,那種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感覺,其實就是增進親子間情感的好方式,而運動時的談天,更是改善家庭溝通問題的有效潤滑劑。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運動會幫助產生好心情已經有許多研究証實的,董氏基金會在2011年進行的「台灣五大都市國、高中學生運動狀況、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結果得知,當受訪學生的父母常運動者,受訪學生有運動習慣的比例高於沒有運動習慣者,且達顯著,這呼應了本研究,父母的運動習慣也會帶動孩子。另外,發現有17.3%的國高中生會因情緒不佳而運動,運動後有84.2%覺得心情會變好。也已証實運動會產生腦內啡,幫助人們產生愉悅感,這都提醒我們對於運動,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鄭醫師補充:


許多父母看小孩宅在家,身體狀況越來越糟,叫小孩去運動,似乎都叫不動,原因可能在於父母自己也缺乏運動,甫發表於<身體活動與健康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的研究,此研究囊括了八十三個家庭,目的是協助年齡介於七到十四歲有過重或肥胖問題的孩子控制體重。


當母親多走一千步時則孩子們會多走一百九十六步。類似的結果也出現在父親和孩子之間。我們都知道父母和孩子的活動量是有關的,而本次研究證實了當父母的活動量增加,孩子的活動力也變強。這樣的影響在週末更是特別明顯。對於不愛運動的小孩,父母運動量必須比小孩多,否則小孩也跟著不運動。


所以有人把親子關係比喻成像一本銀行存摺,現在存什麼,以後就會跑出什麼樣的數字來,親子互動,若能把一起運動也涵括進來,不僅親子關係更進一步,家人也會一起更健康!


相關研究的原文摘要可以連結參閱:


http://journals.humankinetics.com/jpah-back-issues/jpah-volume-9-issue-5-july/parental-influence-on-child-change-in-physical-activity-during-a-family-based-intervention-for-child-weight-gain-prevention


研究引用來源:


Parental Influence on Child Change in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a Family-Based Intervention for Child Weight Gain Prevention









2012, 9, 661 – 669



Authors: Kristen Holm, Holly Wyatt, James Murphy, James Hill, and Lorraine Odgen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人肥胖 常因嬰兒期過度餵哺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小嬰兒肚子餓,父母親總是趕緊泡牛奶餵哺,有些家長為了擔心嬰兒長得過小,常會在嬰兒期過度餵哺。根據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嬰兒時期過度餵哺,容易造成小孩長大後身材過胖,甚至提高罹患疾病風險。


根據英國倫敦兒童健康研究所研究人員辛諾爾表示,「成人身材過胖有20%是由於嬰兒時期過度餵哺造成,」而且研究人員還指出,接受母乳餵食,比起傳統奶瓶餵食更適合孩子的需求,因為嬰兒需靠自己力量吸吮,較不會發生營養過剩的現象,因此以奶瓶餵哺嬰兒時,家長必須更格外謹慎份量是否太多。


研究人員指出,「嬰兒時期營養過剩,5歲到8歲時的體脂肪較一般正常飲食的嬰兒會多出22%到38%,而且比率越高,日後成為肥胖的機率越高。」


辛諾爾表示,「這次研究證實早期營養與成人體內脂肪多寡的關係,這在之前其他研究也證實過,在動物實驗上也獲得同樣結果,」他呼籲為人母親,雖然母乳餵哺仍有待推廣,不過只要嬰兒身體健康,餵牛奶時不必因過度擔心孩子體型太小,反而造成餵食過量,導致營養過剩。


本次研究結果同時刊登在最新一期《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期刊。



最新一期的美國臨床營養期刊刊出最新的研究報導:成年人的身材過胖,與嬰兒時期的過度餵哺有關,根據 研究,有20%的成年人身材過胖主要原因就是源自於此,這多發生在餵食牛奶的人身上,至於哺餵母奶的人,本身接受的母奶是天然營養,且需靠自力吸吮,因此 不會產生營養過剩的問題。而且嬰兒時期營養過剩,到了5-8歲,跟嬰兒時期營養狀況正常的同年紀幼童相比,體脂肪高出22-38%,明顯提高日後成人肥胖 的機率。


我曾觀察過一些吃母奶的寶寶,即使在一歲左右吃得像米其林寶寶,然而到了五到八歲,體重還是恢復到一般的正常體重,沒有體脂肪過量的狀況,因此,建議母親的嬰兒的哺餵選項上,仍是以母乳為優先考量,因為嬰兒時期的營養不注意,甚至會影響他們一輩子的身體健康。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美紐約75%學童用品含毒 恐損害兒童智力發展

NOWnews – 2012年8月28日 下午2:18





實習記者陳岱安/綜合報導

環保團體健康環境及正義中心(CHEJ)日前在紐約市抽驗近千份學童用品,其中有75%的樣品含鄰苯二甲酸鹽(Phthalates),且含量超出美國標準的數10倍。


據美國環保團體一項報告指出,部分顏色鮮艷、表面光滑的學童用品,例如:文具、書包、文件夾、餐盒、雨鞋等等,都含有有毒物質苯二甲酸鹽,若小孩長期接觸,恐會引發氣喘、過動、糖尿病,嚴重的話會造成智力發展遲緩,甚至死亡。


CHEJ總監樹德表示,家長在選購用品時應避開顏色過於鮮豔的塑料品,因為這些用料多為鄰苯二甲酸鹽或聚氯乙烯,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紐約州參議員舒默Charle Chumer)表示,目前環保署(EPA)已建議含鄰苯二甲酸鹽的兒童用品和玩具下架,他督促當局能夠趕緊立法禁售,從根本解決問題。


鄰苯二甲酸酯類是使用最廣泛、品種最多、產量最大的塑化劑。近年來研究發現,鄰苯二甲酸酯可透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等途徑進入人體,會使男性精子數量減少、活動能力降低,干擾男性生殖器的正常發育,以及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幾率等等。目前美國、歐盟已針對鄰苯二甲酸酯類建立規範,以減少鄰苯二甲酸酯類對人體造成進一步的危害。


鄭醫師補充:


鄰苯二甲酸鹽(Phthalates),是目前工業應用廣泛的塑化劑,兒童日常用品例如文具、書包、文件夾、餐盒、雨鞋等在製造過程中,往往會添加。美國環保團體的報告結果也跟本地有關,因為供應美國兒童用品的最大產地跟我們一樣,都是中國大陸。上述報告的原文可以連結參閱:


http://chej.org/wp-content/uploads/HiddenHazardsReportFINAL.pdf


提醒為人父母者為小孩慎選安全產品,遠離環境毒素的威脅!想要知道體內環境荷爾蒙是否過高,功能性醫學相關檢測能夠幫助我們直接了解。下列列舉一些鄰苯二甲酸鹽(Phthalates)影響健康的相關臨床研究給大家參考。


導致孩童氣喘風險:


Kolarik B, Bornehag C, Naydenov K, Sundell J, Stavova P, Nielsen O (December 2008). "The concentration of phthalates in settled dust in Bulgarian homes in relation to building characteristic and cleaning habits in the family".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42 (37): 8553–9. doi:10.1016/j.atmosenv.2008.08.028.


注意力不足過動(ADHD)風險提高:


 Bung-Nyun Kim, Soo-Churl Cho, Yeni Kim, Min-Sup Shin, Hee-Jeong Yoo, Jae-Won Kim, Young Hee Yang, Hyo-Won Kim, Soo-Young Bhang, Yun-Chul Hong Biological Psychiatry - 15 November 2009 (Vol. 66, Issue 10, pp. 958-963, doi:10.1016/j.biopsych.2009.07.034)


肥胖風險:


Desvergne B, Feige J, Casals-Casas C (2009). "PPAR-mediated activity of phthalates: A link to the obesity epidemic?". Mol Cell Endocrinol. 304 (1–2): 43–8. doi:10.1016/j.mce.2009.02.017. PMID 19433246.


糖尿病風險:


 Stahlhut RW, van Wijngaarden E, Dye TD, Cook S, Swan SH (June 2007). "Concentrations of Urinary Phthalate Metabolites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Adult U.S. Male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5 (6): 876–82. doi:10.1289/ehp.9882. PMC 1892109. PMID 17589594.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tool=pmcentrez&artid=1892109.


擾亂孩童生殖系統:


Sathyanarayana S, Karr CJ, Lozano P, et al. (February 2008). "Baby care products: possible sources of infant phthalate exposure". Pediatrics 121 (2): e260–8. doi:10.1542/peds.2006-3766. PMID 18245401.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gi/content/full/121/2/e260.


女性經常曝露,乳癌風險增加,仍與賀爾蒙被擾亂有關:


Lopez-Carillo, L., Hernandez-Ramirez, R.U., Calafat, A.M., Torres-Sanchez, L., Galvan-Portillo, M., Needham, L.L., Ruiz-Ramos, R., & Cebrian, M.E.(2010). Exposure to phthalates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 Northern Mexico.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14 (4), 539-54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以來,當我談到學童的注意力及過動的狀況時,總是會先詢問:每天睡眠時間有多少?睡眠品質好不 好?因為睡眠的量與質不佳,絕對會影響孩童的專注力及脾氣。最近英國《每日郵報》最新一篇報導指出,學齡兒童睡眠不足,會導致無法彌補的大腦功能損害。以 認知能力來說,每天晚睡一小時的學童,其認知發展會比同年齡的孩子落後兩年。研究同時指出指出,青少年長時間的睡眠不足,也有可能引發情緒暴躁、憂鬱、酗 酒等行為問題。特拉維夫大學艾維‧索丹博士指出,睡眠量的些微差距,確實對孩子的學習力造成極大的影響。睡眠不夠的確有礙學童的大腦發展,也連帶降低學業 表現、情緒管理,並且造成過胖、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提醒大家,不僅是學齡兒童如此,成年人若睡眠不足或品質不佳也一樣會造成類似的後遺症。


從生理發展的角度來看,直到二十一歲為止,大腦都處於發育成熟階段,且多半是在睡眠中進行的。專家呼 籲,正值成長期的學童,每日至少要睡飽九個小時以上。然而,和三十年前的孩子相比,現在的國中小學童平均每晚少睡一小時。半數國小學童在上學日的睡眠時間 都不滿七小時;課業壓力大的國中生更不用說,平均睡眠時間只有六小時。而跟鄰國包含日本及韓國相比,我們的學齡兒童的睡眠時數也明顯落後,無怪乎有些統計 數字發現:學童的平均身高已明顯落後這些國家。睡眠不足,會影響發育,主要是生長激素的分泌時間主要在深睡期,因此良好的睡眠品質時充足的睡眠時數是確保 學齡兒童的生長發育的根本。再一次提醒大家早睡非常重要!


有關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請大家參閱: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1252989/What-losing-hours-sleep-really-does-children.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嬰兒服用抗生素 虛胖機率增高

作者: 劉運 | 台灣醒報 – 2012年8月23日 下午12:47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不要餵食嬰兒抗生素!科學家發現,與其它嬰孩相比,6個月大前食用抗生素的嬰孩,BMI值(身高體重指數)較高,等3歲時,肥胖的機率也高出22%。學者指出,抗生素可能殺死了腸內一些有益營養吸收的細菌,並造成肥胖。


服用抗生素最近幾年一直是許多人關切的問題,尤其是兒童服用抗生素的問題。科學家指出,嬰孩若服用抗生素,日後肥胖機率將升高。


研究者調查11,532名在1991-1992年出生的孩童,觀察他們服用抗生素的情形。研究者分析他們從出生到5個月大、6-14個月大、15-23個月大的資料,並在5個時間點檢測其體重:出生6星期、10個月、20個月、38個月及7歲大。


研究顯示,出生後6個月內服用抗生素的嬰孩,身高體重指數明顯比其他嬰孩高。另外,6到14個月大的嬰孩若服用抗生素,身高體重指數卻未比其他嬰孩高。


美國紐約大學的傳聖迪教授指出:「先前大家以為肥胖是不當飲食及缺乏運動所致,但愈來愈多研究顯示,成因其實非常複雜。」他進一步指出,抗生素可能殺死腸子內的一些微生物,使人無法正常吸收養份,進而造成虛胖。


傳聖迪教授指出,本研究並未證明幼年服用抗生素會導致肥胖,只是指出兩者的關聯性,尚需進一步研究深入探討兩者間的關係。該研究發表在網路的《國際肥胖期刊》。


鄭醫師補充:


不可諱言,不少小兒科醫師治療感冒的處方,習慣在裡面用抗生素來預防二次感染,尤其是未滿半歲的寶寶,但這樣的作法對寶寶而言潛伏健康風險。抗生素是兩面刃,既能殺死入侵的細菌,也能殺死腸道的細菌。腸道細菌能協助製造維他命K、維他命B12與生物素等等,並幫助消化許多植物以及乳製品,強化免疫系統、抑制病原微生物的過度生長。小寶寶的免疫力以及吸收功能,腸道益菌扮演關鍵角色,最新美國研究指出,若半歲之前使用抗生素,日後肥胖機率將升高。


相關研究引用來源:


L Trasande, J Blustein, M Liu, E Corwin, L M Cox, M J Blaser. Infant antibiotic exposures and early-life body ma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012; DOI: 10.1038/ijo.2012.132


不用抗生素,可以試試分子矯正醫學的治療方式,也就是高劑量的維他命C來取代,相關資料可以參閱部落格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30230&prev=-1&next=30199


分子矯正醫學名作〈無藥可醫〉這本書裡面也提到一位11個月大的寶寶,體重僅有九公斤,發生嚴重感染時,使用每天20公克的維他命C治療其嚴重充血、發燒與精神不劑的狀況,治療效果令人讚嘆,12小時就有明顯的改善,所有症狀在48小時內消失,而且從頭至尾未發生腹瀉的情形,有興趣的人可以翻閱相關內容。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兒時暴露輻射 甲狀腺癌風險增

路透社 – 2012年8月20日 下午3:30








甲狀腺細胞對車諾比核災或日本原爆產生的游離輻射特別敏感。


這份研究追蹤1945年原爆時,分別住在日本境內與日本境外的人口,再比較他們之間新診斷出的癌症病例。研究結果刊於「國際癌症雜誌」(InternationalJournal of Cancer)。


1958年至2005年間,約10萬5000名原爆倖存者中,有371人被診斷出罹患甲狀腺癌。


暴露於輻射汙染的成年人往後是否較易罹患甲狀腺癌,研究沒有找到太多證據。


不過,對於兒時遭受輻射汙染的人來說,結果就不同了。研究人員從原爆當時是兒童或青少年的民眾身上發現191起甲狀腺癌病例,36%可能與暴露於輻射有關。


馬里蘭州比塞大(Bethesda)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研究負責人說:「甲狀腺癌是對輻射最敏感的癌症之一。」


「其中1項假設是,越年輕的甲狀腺組織可能對輻射越敏感。」


研究人員還不清楚這項發現是否適用於住在福島核電廠附近的日本兒童。福島去年3月發生地震和海嘯。中央社(翻譯)

 


鄭醫師補充:

 

上述研究是長時間大規模的研究,可信度極高。相關研究原文可以連結參閱:


 

研究引用來源:

Long-term trend of thyroid cancer risk among Japanese atomic-bomb survivors: 60 years after exposure


Kyoji Furukawa,Dale Preston,Sachiyo Funamoto,Shuji Yonehara,Masahiro Ito,Shoji Tokuoka,Hiromi Sugiyama,Midori Soda,Kotaro Ozasa,Kiyohiko Mabuchi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online: 16 AUG 2012


DOI: 10.1002/ijc.27749


此外,輻射,不只是原子彈或者是核電廠外洩,大家比較忽略的是醫源性輻射,也就是接受X光檢查、電腦斷層檢查或者核子醫學檢查過程仍會接收到輻射。熟悉兒科或者放射治療的專業都了解,小孩接受檢查時,輻射劑量不能累積過高,否則日後甲狀腺癌罹患率有提高之虞。在小劑量的曝露後,身體會慢慢把輻射排出來,多 喝水以及短期間額外補充一點碘對小孩也能加速輻射排除以及增加保護。


孩童接受輻射的檢查能夠避免儘量避免為宜,提醒大家留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SRI(例如百憂解、樂復得或者克憂果等等)抗憂鬱劑服用對於寶寶是否會增加風險?發表於流行病學期刊的研究再次提醒我們對寶寶的健康風險的確會提高。


研究分析2793位有憂鬱症狀的孕婦,其中包含服用抗憂鬱劑的實驗組,結果發現憂鬱症狀並不會增加早產的機率,但是如果使用抗憂鬱劑,早產機率明顯提高,嬰兒早產,健康風險較高,照顧上也必須多花許多心思。研究原文全文可以參閱:


http://journals.lww.com/epidem/Fulltext/2012/09000/Depression_and_Serotonin_Reuptake_Inhibitor.6.aspx


引用來源:

Epidemiology:

September 2012 - Volume 23 - Issue 5 - p 677–685

doi: 10.1097/EDE.0b013e31825838e9

Depression and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Treatment as Risk Factors for Preterm Birth

Yonkers, Kimberly A.; Norwitz, Errol R.; Smith, Megan V.; Lockwood, Charles J.; Gotman, Nathan; Luchansky, Edward; Lin, Haiqun; Belanger, Kathleen

 

SSRI抗憂鬱劑服用增加寶寶健康危險性,例如頭圍較小(大腦發展)問題、持續性肺動脈高血壓(致命風險)甚至是自閉症風險都有研究發表,一般在門診求助的人,很難從開藥的醫師獲得相關的資訊以及事先告知,有憂鬱症狀,最好透過非藥物治療來改善與控制,避免抗憂鬱劑使用引發的相關風險。有興趣了解的人可以參考部落格相關文章: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