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到ADHD,我們最好先瞭解一下何謂ADHD,基本上這是由四個英文字彙縮寫所組成的: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中文常翻譯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若談到ADHD,我們必須瞭解這個疾病如何是診斷出來的:目前醫療系統的診斷以現象觀察為主,我們可以從精神疾病與診斷手冊的診斷標準來看:

 

注意力不集中

 

1.粗心大意,常不注意細節,愛出錯。

 

2.無法持續(sustaining)注意做事。

 

3.心不在焉,有聽沒到。

 

4.無法遵照指示,完成指示(缺乏組織能力)。

 

5.無法安排工作或散慢,要人提醒才能完成(做事沒有條理)。

 

6.逃避、排斥須專心的工作,譬如寫功課。

 

7.常掉東西。

 

8.易被外界吸引而分心。

 

9.常忘記每天該做的事。

 

過動

 

1.坐不住。

 

2.要求坐著時會離席。

 

3.不該坐立不安的場合,會爬上爬下或跑來跑去。

 

4.無法安靜的玩或參與。

 

5.總是動個不停或好像「身上裝了馬達」。

 

6.話太多。

 

衝動

 

1.搶答,別人問題還沒問完就搶著回答。

 

2.在輪流進行的活動中無法安靜等待。

 

3.插嘴,打斷別人(譬如打斷別人的談話或遊戲)。

 

 

 

基本上,根據DSM-IV的診斷標準,上述的症狀中吻合六項,症狀時間超過六個月,七歲前便開始、在兩種以上的場合出現,會影響到當事人的學業、人際關係等等,就可能被診斷為ADHD了。一般醫院診斷的流程是會先給 家長及 老師所謂的行為評量表(其實是要看當事人的日常生活是否出現診斷標準的提到的現象),再根據統計出來的分數予以診斷分類,方便開立藥物。這其中,不涉及任何的實驗室或者影像學的檢查就能診斷,也因此這樣的診斷,長久以來遭到許多專業及非專業人士的質疑與挑戰。

 

 

 

我有一位婦產科醫師的同學,他的小孩亦被懷疑有ADHD,之前他曾與負責早療的兒童復健科醫師討論,隨後建議他帶小孩到兒童心智科看門診並排心理衡鑑作評估。與心理師見面的那一天,小孩在進行心理衡鑑的房間角落看到一只箱子裝滿玩具,很高興就跑過去把玩具倒出來玩,想不到這位心理師馬上跟這位婦產科醫師說:「不用評估了,你的小孩就是標準的ADHD!」針對心理師這般的評估過程,讓這位婦產科醫師氣瘋了:原來ADHD的評估是這樣子,小孩看到玩具想玩竟然是ADHD?因而,他對於ADHD的評估與診斷有了很大的疑問?因為這與他長期接受的醫學訓練有很大的衝突,除了不作任何的客觀檢測來確定診斷外,連小孩看到玩具跑去玩,都直接被貼上ADHD的標籤,那麼後續的治療到底要治療什麼?

 

在精神科的教科書上明確地告知大家:導致ADHD的原因是未知(UNKNOWN)。

 

 

 

雖然最近幾年有一些研究會提出ADHD與大腦額葉的活性過低有關(額葉主管思考、計畫、專注與持續注意力有關),透過正子斷層掃描(PET)或者單光子放射電腦斷層掃描(SPECT)的結果可以觀察到有些被懷疑有ADHD的人可能會出現這些狀況。在1990年初期也有些報告發現,有ADHD現象的人,他們額葉區的葡萄糖消耗速率比一般人慢,或者氧氣流量比較低,經過藥物治療,這些現象會改善。造成這些額葉活性過低的原因,可能是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所引發,其中過動症有關的,被提出最多的是多巴胺的不平衡,多巴胺在人腦中在腦中與注意力、思考、控制心情與動作有關的部位,都會發現多巴胺的存在。ADHD的人腦中,可能是人體的回收系統作用太活躍而導致多巴胺不足所導致。

 

 

 

讓我們來探討這一部份的科學證據與原本的診斷方式有無任何關連,我們會驚訝地發現:ADHD並不需由PET或者SPECT等等精密檢查就能成立診斷,而且有一定比例的ADHD並未出現額葉區活動不足,也就是額葉區的效能不彰,不是ADHD的特異性發現,所以追根究底,造成ADHD現象的原因,以目前的醫療體系的研究仍無法清楚告知大家原因為何。(而且,到底是什麼原因啟動了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平衡或者過度回收?)

 

關於藥物治療,也只是試圖達到所謂的症狀控制,目前藥物的分類主要分兩種:一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國內常見的藥物主要有兩種,但成分都一樣是METHYLPHENIDATE,短效的稱為利他能RITALIN,長效的稱為專司達CONCERTA,這是透過中樞神經興奮劑的藥理作用,幫助當事人提升專注力,現在一般俗稱的聰明藥就是指這類藥物。

 

 

 

2004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曾發表報告:指有51位美國人因為服食ADHD藥物而死亡。而在香港,亦有零星個案指病童在服食過醫院處方的藥物後出現心臟病的症狀,而這些病童在服藥前都沒有被診斷出曾有心臟病的病史。百分之25%的患者在服用這些藥物時,會出現出現昆蟲幻覺,例如:看見自己被蟑螂包圍、感覺蠕蟲在自己的皮膚下爬等等。此外,一般常見的藥物副作用還包含:易怒,沒有胃口,失眠,憂鬱,以及性格改變,生長遲滯也是常見副作用之一,這其實都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容易發生的副作用。

 

另一類ADHD的藥物為選擇性的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藥名為思銳(STRATTERA),這雖然不是中樞神經興奮劑,而且是一天吃一顆即可達到控制效果的長效性藥物,然而這卻是原本拿來要當成抗憂鬱症的藥物,但經臨床發現並不具抗憂鬱劑的療效,一般抗憂鬱劑引發的昏睡、頭痛與性功能障礙等等副作用,在臨床試驗上出現的機會不低,而且,針對這項藥物,FDA也在2005年九月提出這個藥物可能會導致自殺行為危險性的相關警語,其實早在2004年,FDA針對所有的抗憂鬱劑,都要求原廠必須在說明上加註嚴重的黑框警告,只可惜國內對於類似的作法未能比照實施。

 

由於藥物只是試圖達到症狀控制,因此醫師在開立ADHD相關處方時,一般都會要求患者服用到至少國中畢業,甚至高中畢業,也就是若一個小孩在國小一年級時被診斷有ADHD,如果要服藥治療,那麼至少得服用九到十二年,很多家長常會提出這樣的疑問:「我的小孩是得了哪種病需要吃這麼久的藥物?」

 

在一片用藥宣導的聲浪中,身為這些ADHD孩童的 家長與 老師,我們在藥物之外能否擁有進一步穩定資料,方便我們真正幫助他們不靠藥物而過得更好?

 

 

 

在非藥物治療方面,國外的功能性醫學或者營養醫學的領域,多年來已累積很多關於不靠藥物而真正改善ADHD的實際案例,在此我提出一個麻醉科護理長小孩的例子作說明:這位麻醉科護理長的小孩,從上幼稚園開始,就被老師視為頭痛人物,除了坐不住、專注力容易跑掉、還動不動就和其他小朋友吵架,老師也常覺得難以溝通,上了國小完全沒改善,小三之前,老師不知對媽媽說過多少次,一定要讓小孩服藥,否則小孩很快會變成中輟生。但身為專業的醫療人員的母親,對藥物治療存有太多疑慮,一直不肯讓他的小孩服藥,直到另一位專業醫師介紹她的小孩接受功能性醫學檢測,才真正有了轉變的契機。原來真正元兇是父親,由於父親是機師,常從國外帶全世界僅次於人奶最好喝的駱駝奶與巧克力,這個小朋友把牛奶當水喝,同時,也常吃巧克力當他的零食,而檢測出來,他的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結果,牛奶呈現非常嚴重的過敏。在停了所有含牛奶的食物後,這個小孩除了原本身上嚴重的異位性皮膚改善八成以外,他的個性完全改變,專注力及穩定性完全轉變,如同媽媽說的:老天爺幫我換了一個孩子,功能性醫學檢測救了他。現在的他就讀高中的資優班,長得高眺帥氣,成績也很優秀,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供我們參考。

 

 

 

其實細心觀察,被懷疑為ADHD的小朋友,大部分合併有過敏的問題,一般人認知的過敏症狀,比較熟知的如氣喘,蕁麻疹或過敏性鼻炎等狀況,但是像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失眠、中耳炎、脾氣暴躁、發育遲緩等等症狀,往往由過敏所引發,尤其是慢性食物過敏。以國外大規模的研究發現,七成以上都與過敏有關,而在一般熟知的急性過敏原外(比率不高,約1.5%左右),其實大部分仍是由慢性食物過敏反應導致,透過過敏原檢測,找出過敏原加以隔離,實行寡抗原飲食一段時間,快則一個月左右,改善率甚至高達九成。以筆者門診的檢測結果配合寡抗原飲食調整,反應效果也接近國外的統計值。本土研究其實也有些學者做出類似結果:在二○○七年,在台灣舉辦的亞洲營養學會聯盟大會中,台大微生物生化所與中研院生醫所學者發表「國小學童的低營養狀況、過敏現象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之關係」的研究,台大微生物生化所博士符明伶等人針對台北地區六到十二歲國小學童進行調查,抽血檢驗過敏指數與營養狀況,共篩選出兩百一十六名ADHD病童與兩百一十六名條件相似的非病童,進行病例對照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常吃低營養性食品、過敏體質或營養狀況差與ADHD有顯著相關,研究中的低營養食物包括,油炸類、冰淇淋、高油零食、速食麵、甜飲料、冰棒、糖果等十五項食物(這也是國外學者及筆者在檢測結果中發現最易導致ADHD的食物)。參與研究的台大醫院小兒風濕過敏免疫科主任 楊 曜旭表示,台大已準備針對ADHD的病童進行介入性研究,以進一步確認其與過敏、飲食是否有因果關係。符明伶表示,若未來能確認過敏與飲食的角色,將可從父母的營養教育著手,以降低兒童罹患ADHD的風險。

 

 

 

此外在毒物科醫師的臨床觀察及文獻中常發現,重金屬過量(尤其是鉛、汞、鋁或鎘等等),容易造成孩童ADHD的現象,而耳鼻喉科醫師目前推動的孩童聽力檢測,也與此有關,因為有些孩童是因為聽力障礙導致ADHD的症狀;也有眼科醫師發現孩童視力有問題未矯正,導致當事人根本無法看清老師寫在黑板的內容而無法專心上課。耳鼻喉科醫師也常發現在改善有些小朋友的過敏性鼻炎後,他們原本的ADHD也不藥而癒。國外甚至也有因腸阻塞的小孩表現出ADHD的症狀,但以手術處理好個案的身體狀況,ADHD亦不復存在的案例。

 

 

 

我建議大家把ADHD的治療與到底要不要用藥的關係,看成是一個選擇題,也就是對於不想藉由藥物控制的父母來說,他們還是有適當的解決方案,否則,只是被逼得沒辦法而去服藥,對我而言這是令人非常惋惜的說法,因為真的有藥物之外的方法可以讓超過九成以上的ADHD的孩子獲得明顯改善。提醒 家長與 老師,當小孩被懷疑有ADHD時,第一步應先讓小朋友接受完整的相關身體檢測,如果我們可以透過相關的身體檢測結果來幫助身體調整,改善ADHD,配合運動與耐心引導,筆者觀察到很多小孩其實可以不靠藥物,真正快樂成長與學習。

 

最後提醒:提供這類資料,並非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服用精神科藥物,對醫療建議的治療有任何疑慮,務必與主治的醫師討論,若無法得到明確或滿意的答案,不妨找第二甚至第三專業意見做諮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的頭像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