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ADHD患者出現飲食疾患的機率較一般人增加12倍左右。而其他研究也發現,ADHD患者的早夭機率較高。較早的研究則發現ADHD患者的自發風險較高。
一些學者認為,不管是飲食疾患、早夭或者是自殺等狀況,皆與衝動控制有關。然而,真正原因為何,一般人在身心科門診看診時,僅會被告知是大腦神經傳導失衡需要服藥,然而大腦神經傳導失衡,到底是原因還是結果?如為原因?為何得長期服藥控制且無法根治?如果是身體功能失衡導致大腦衰弱不聽話,那麼我們在處理ADHD時,最好先考慮身體哪兒出現問題。
國外對於ADHD以及飲食疾患的整合療法,有諸多研究證實不僅可行,效果奇佳,建議父母一旦發現自己的小孩有此困擾時,對於用藥最好保守點。想治本,不妨參考整合醫學觀點,找出身體功能失衡的真正原因,透過飲食調整、營養以及排毒等方式,幫助小孩真正恢復健康,也能降低日後演變成暴食症,甚至是早夭或者自殺等憾事的發生。
最後提醒:提供這類國外研究資料,並非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服用精神科藥物,對醫療建議的治療有任何疑慮,務必與主治的醫師討論,若無法得到明確或滿意的答案,不妨找第二甚至第三專業意見做諮詢。
參考文獻:
-
Reinblatt SP, Mahone EM, Tanofsky-Kraff M, et al. Pediatric loss of control eating syndrome: association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impulsivity. Int J Eat Disord. 2015 Apr 9. [Epub ahead of print]
-
Dalsgaard S, Østergaard SD, Leckman JF, Mortensen PB, Pedersen MG. Mortality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Lancet. 2015;385:2190-2196. Abstract
-
Barbaresi WJ, Colligan RC, Weaver AL, Voigt RG, Killian JM, Katusic SK. Mortality, ADHD, and psychosocial adversity in adults with childhood ADHD: a prospective study. Pediatrics. 2013;131:637-644. Abstrac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