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寶寶哭鬧,抱起來就不會哭了呢?

 

【華人健康網文/台北醫學大學小兒科醫師張璽】「第一胎照書養」是很多新手爸媽的寫照。我(老婆)雖然身為專業醫療人員,當自己變成爸媽的角色的時候,仍然會到處看文章、查資料,寶寶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當成天塌下來。聽說最近媽媽界流行兩個流派:百歲醫師和親密育兒法。各有各的理論依據,到底該用哪一套方法,各界反應也不一。嬰幼兒的教養一直很不容易研究的困境之一,就是我們都經歷過這一段,可是我們都忘記了。就像太陽花女王說的一樣「誰沒有過去~~~」,只是我們都忘記我們的曾經。不論是何種方式,新手爸媽最常面臨到的第一道關卡就是嬰兒的哭鬧。

為什麼寶寶哭鬧,抱起來就不會哭了呢?

寶寶愛哭哭,但寶寶不說(為什麼)。記得老大出生的時候,老婆很勇敢的挑戰母嬰同室,每次他一哭,老婆就要檢查一遍是不是餓了(嘗試餵奶)、是不是尿布濕了(打開來看)、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全身上下翻一遍)。全套做完以後都不是,逗弄他也無效,才抱起來哄。這時候也不知道是哭累了還是怎樣,一抱起來很快就安靜了。

後來老二跟老三,比較熟練的狀態下,前面的全套大概只需要半套就能排除肚子餓尿布濕,接下來直接就把寶寶抱著走來走去哄。說也奇怪,只要一坐下來寶寶又會崩潰,但是站起來就好了。因為都需要站著抱哄,有時候還需要走來走去,老婆難免會抱怨覺得很累,一直問我為什麼會這樣。我本來沒想太多,安慰她說這樣可以順便減肥很好啊,但是聽到我這樣講的老婆臉色不是很好看,為了看到明天的太陽只好趕快搜尋一下學術論文。

沒想到真的給我找到一篇很有趣的研究,也許可以給我們一點點線索(和給我一條活路)。

這是一篇發表在Current Biology的研究,由日本的理研Brain Science Institute的「親和性社会行動研究チーム」所做的研究。首先他們先找來幾組媽媽跟六個月內的嬰兒,測量這些嬰孩的心跳、肢體動作和發出的聲音(包含哭鬧聲)。發現當媽媽將嬰兒抱起來走動(carrying組)時,不論有無繼續哭鬧,心律都有下降的現象。而活動度以及發出聲響的部分也明顯地降低。

為什麼寶寶哭鬧,抱起來就不會哭了呢?

這樣的結果符合過去對哺乳類動物的研究。過去學者已經發現,當哺乳類媽媽在移動小孩的時候(例如獵豹媽媽用嘴巴叼著獵豹寶寶),動物寶寶會安靜地縮著被母親叼著走,這稱之為「transport response」。但是究竟是什麼機轉控制寶寶有這樣的反應呢?

接下來研究者為了探討這個現象,利用老鼠進行實驗。他們同樣的創造幼鼠經歷「holding」和「carrying」的情境。生理的反應當然和人類組類似。

研究者發現carrying的情境,因為幼鼠感受到「啊,我被拎起來了」的本體感覺,這個刺激傳入中樞神經系統,會激發副交感神經使心跳變慢,也會經由小腦傳出指令讓身體活動降低。這一系列的反應稱之為「冷靜反應(calming response)」。這樣的反射有助於動物寶寶在野外生存的時候避開危險,因為動物媽媽需要叼著動物寶寶移動時通常是為了逃避危險的環境,如果寶寶此時不安靜配合,就會被母親拋下而死亡。

因此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結論:為什麼哭鬧的嬰兒,抱著走來走去哄比較容易安靜下來,是一種原始的本能而不是任性要人抱。它的生理機轉是,當抱起寶寶的時候,因為身體移動以及位置的改變(由躺姿變為立姿),本體感覺傳遞這個訊息進入腦中,接下來藉由副交感神經及小腦產生心跳變慢、動作降低和保持安靜的生理變化。不過這個冷靜反應是暫時性的,如果讓寶寶哭鬧不休的原因沒有移除,寶寶在冷靜完之後還是會哭鬧的。

再回到文章最前面提到的,嬰兒哭鬧時到底該用親密育兒還是百歲醫師? 我自己的意見是,根據這篇研究論文,六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哭鬧時排除生理不適(飢餓、尿布濕等等)後,建議就抱起來走來走去安撫。因為文章當中有提到「哭鬧聲是產生兒虐的重要危險因子」(ref: Reijneveld, S.A., van der Wal, M.F., Brugman, E., Sing, R.A., and Verloove-Vanhorick, S.P. (2004). Infant crying and abuse. Lancet 364, 1340–1342.)。所以新手爸媽懂得怎麼安撫哭鬧的孩子,不論是對夫妻關係或是孩子將來的家庭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經過我如此詳盡的實證醫學解說之後,老婆大人看起來好像比較可以接受了。但是她又問我說「雖然實驗當中人類組是媽媽抱著小孩,可是老鼠組只是模擬鼠媽媽叼著幼鼠,因此我合理推論不一定要由媽媽抱著走來走去安撫,爸爸應該有有一樣的效果,你覺得呢?」我覺得啊….我覺得老婆很聰明所以這個假設非常合理,因此決定馬上起身去學校實驗室以老鼠進行這個實驗(逃走)。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肉吃多易腎衰竭

紅肉吃太多,很容易傷腎。新加坡一項研究發現,增加紅肉攝取量,可能增加腎衰竭風險。如果以雞肉、魚肉等其他蛋白質來源取代紅肉,可明顯降低腎衰竭發生機率

上述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腎臟病醫學會期刊〉

現在越來越多人出現慢性腎臟病、晚期腎臟病,當腎臟病到了末期,患者就需要接受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目前醫界建議慢性腎臟病患者限制蛋白質攝取量,以延緩腎病病程。但少有研究證實限制所有蛋白質或限制特定蛋白質種類真能延緩腎功能惡化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學者許恩佩(Koh Woon-Puay)研究團隊分析六萬三千兩百五十七名新加坡華裔居民,想了解蛋白質攝取量與腎功能之間的關聯性,研究人員平均追蹤十五點五年,結果發現,紅肉攝取量與晚期腎臟病風險有明顯關聯性,紅肉攝取量越大,腎衰竭、晚期腎臟病風險就越高。

研究顯示,吃最多紅肉的人,晚期腎臟病風險增加百分之四十。研究也發現,雞肉、魚肉、雞蛋、乳製品等攝取量與晚期腎臟病風險沒有關聯,至於黃豆、豆類食物,甚至可以稍微保護腎臟。若以一份其他蛋白質食物取代一份紅肉,晚期腎臟病風險最多可下降百分之六十二。

研究作者建議,無論是慢性腎臟病患者還是一般民眾,都要慎選蛋白質食物,最好以魚肉、雞肉、貝類取代紅肉,對腎臟比較好。

鄭醫師補充:

以腎臟健康而言:補充蛋白質,白肉優於紅肉,因為不會增加腎病風險。而植物性蛋白甚至可以幫助保護腎臟。

參考文獻:

  • Q.-L. J. Lew, T. H. Jafar, H. W. L. Koh, A. Jin, K. Y. Chow, J.-M. Yuan, W.-P. Koh. Red Meat Intake and Risk of ESR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2016; DOI: 10.1681/ASN.201603024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飲水不足可能變胖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14日專電)長久以來,科學已證實喝水有益健康,一項新研究則指出,肥胖可能與飲水量不足有關

據最近一期科學雜誌「家庭醫學年鑑」(Annalsof Family Medicine)刊出研究報告指出,每天少喝水的人較多喝水的人體重超標的風險多出50%

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員分析9528名年齡介於18至64歲成年人的飲食習慣、喝水量,以及透過尿液濃度測量身體水化水準。

結果顯示,約33%的身體水化水準(水分)不足,而這些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則普遍較水分充足的人高

研究員指出,雖然身體水化水準與體重之間的關聯不明顯,但維持水分充足應有助減輕體重,因為身體通常可以解釋飢餓和口渴的感覺

對此現象的另一個可能解釋,是肥胖者比較瘦小者需要更多水讓身體達到理想的水化水準。過去的研究亦顯示,體重超標者在用餐前喝水比無此習慣者攝取較少熱量,顯示水對控制體重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員表示,除了飲食和運動外,還有其他因素影響減少體重;在思考治療肥胖時,水化可能值得更多關注。更何況,維持身體水分充足總是對健康有好處

我們的身體需要水才能正常運作,無論是呼吸、排汗、排尿,都會使用很多水,所以需要隨時補充水分,讓身體水化維持在理想水平。

雖然身體所需理想水分因每個人的年齡、體重和體能活動而異,但建議成年人每天透過飲料和食物攝取2.7至3.7公升的水。

身體水分不足,除了引起脫水症狀外,還會影響情緒,損害記憶,加重腎臟負荷,引起疲倦、頭痛和便秘,嚴重甚可致死。

研究員指出,口渴的感覺是最簡單知道身體是否需要更多水的方法;口乾舌燥,身體會感覺疲倦或警覺性降低,但人們通常將這些徵兆誤以為是飢餓或一般性疲倦

也因此,研究員表示,欲知身體水分是否充足,最可信任的方式是看尿液的顏色:若顏色像水一樣清淡,顯示身體水分充足;若色澤暗濁,就需要喝更多水。

鄭醫師補充:

水喝不夠,甚至會頭痛以及失眠,現在多了一項肥胖風險。

現在夏天熱浪來襲,每天需水量更高,建議大家不妨常觀察自己尿液顏色,若偏黃代表水攝取量仍不足,最好加強補充,降低相關健康風險。

參考文獻:

  • T. Chang, N. Ravi, M. A. Plegue, K. R. Sonneville, M. M. Davis. Inadequate Hydration, BMI, and Obesity Among US Adults: NHANES 2009-2012. The 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 2016; 14 (4): 320 DOI: 10.1370/afm.195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鎂有助 降血壓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訊,台灣十八歲以上高血壓盛行率超過兩成三,大約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高血壓。但血壓控制、達標率卻不到三成。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營養素鎂或可幫助降血壓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所出版的〈高血壓〉醫學期刊(Hypertension)。

高血壓會增加心臟病、中風風險,高血壓因為早期沒有徵兆、症狀,因而常被稱為「沉默殺手」。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醫學院策略研究計畫學系研究團隊發現,每天攝取營養素鎂有助降血壓。營養素鎂關係著全身三百多項生化反應。過去不少研究顯示,鎂在維持神經、肌肉正常功能、維持心跳穩定、維持免疫系統正常、幫助骨骼強壯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團隊分析三十四分臨床實驗數據,含括兩千零二十八人。結果發現,每天服用三百六十八毫克的鎂,持續三個月,收縮壓可下降約二毫米‧汞柱,舒張壓則平均下降一點七八毫米‧汞柱

研究作者表示,營養素鎂較為安全,且成本低廉,往後鎂補充劑說不定可成為高血壓高風險群、高血壓患者另一選擇。

研究作者認為,血液中的鎂濃度上升,可以改善血流,進而讓血壓下降。一般民眾透過營養、均衡食物,就能攝取到足夠的鎂。像綠色葉菜類食物、豆類、堅果類、種子類、全穀類等都含有鎂

鄭醫師補充:

鎂是非常重要的元素,需要量高,不是微量元素,身體功能的維持許多地方都需要鎂。高血壓患者,一般都建議減少鈉,增加鉀的攝取,根據這則研究,應再增加鎂的攝取。

參考文獻:

Effects of Magnesium Supplementation on Blood Pressur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

  • Xi Zhang,
  • Yufeng Li,
  • Liana C. Del Gobbo,
  • Andrea Rosanoff,
  • Jiawei Wang,
  • Wen Zhang,
  • and Yiqing Song

Hypertension. 2016;HYPERTENSIONAHA.116.07664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July 11 2016, 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16.07664

http://hyper.aha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6/07/11/HYPERTENSIONAHA.116.07664.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3份全穀食物,就能降低22%心血管疾病率!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BMJ》期刊2016年6月1日發表的一項整合分析研究中,共納入45項臨床研究,作者旨在評估每日全穀食物攝入量多於平均量的受試者中,多種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相對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每日攝入90-225 g全穀食物受試者的全因死亡率和疾病特異性死亡率皆明顯下降。作者也注意到,其中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相對風險下降最為顯著。

 作者總結道,增加全穀食物攝入量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及其他多種疾病風險。臨床醫師在與患者討論飲食建議時應當傳達這條資訊

 專家評述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醫學與公共衛生學院David Rakel教授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麩質的恐懼越加強烈,穀物的攝入急劇減少。然而,根據Aune博士及其同事發表在BMJ期刊上的這篇整合分析研究,我們應增加穀物的攝入。許多人或許無法耐受麩質,但這個研究結果提示,我們可鼓勵患者攝入其他不含麩質的穀物,例如藜麥和莧菜。

 這項整合分析共納入64篇已發表文章,發現了一個劑量反應效應。每日攝入三份全穀食物受試者的冠狀動脈疾病風險下降19%,心血管疾病風險下降22%,所有癌症風險下降15%,且全因死亡率下降17%。作者建議,為了達到每日攝入三份全穀食物(90gms)的目標,我們可選擇在清晨食用一份全穀食物纖維麥片(30 gms),晚餐食用一塊全穀食物口袋麵包(60 gms)。若每日全穀食物攝入量達到210-225 gms,即7-7.5份/日,這些獲益將更加明顯。此外,即使在校正混雜變數(包括BMI、吸煙和體力活動)後,全穀食物食物的這些健康獲益仍持續存在。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介紹全穀食物的健康獲益,而非加工過的穀物。進食加工過的穀物並無任何健康獲益,其中包括白米。若用手將麵包緊捏成球狀,則全穀食物麵包比白麵包大得多(想像一下棉花糖)。加工過的穀物主要由糖類組成,相比之下,全穀食物含有糖類、纖維、礦物質和維生素。

  因此,即使無法耐受麩質,我們也應鼓勵患者進食全穀食物。穀物中富含多種健康營養素,我們不應對其感到恐懼。這項研究支持每日攝入三至七份全穀食物食物。相比之下,我可能會堅持每日攝入三至五份全穀食物,因為限制熱量攝入對健康也有益。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Whole Grain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ncer, and All Cause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BMJ 2016 Jun 01;353(xx)i2716, D Aune, N Keum, E Giovannucci, LT Fadnes, P Boffetta, DC Greenwood, S Tonstad, LJ Vatten, E Riboli, T Norat

鄭醫師補充:

這是大規模的綜合分析研究,可信度極高。全穀類食物代表完整的營養,含醣類、纖維、礦物質以及維生素。換句話說,吃完整營養的自然食物,可以幫助身體降低心血管及癌症風險。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時候吸拇指咬指甲 長大過敏風險較低

(中央社倫敦11日綜合外電報導)研究發現,吸吮拇指和咬指甲的孩童,未來飽受過敏所苦的機率較低。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嬰兒在子宮裡發展出來的這些習慣,使他們在幼兒時期接觸到細菌,進而改變人體免疫功能,保護自己不受塵(蹣)、草類、黴菌和毛髮等過敏原侵擾。

根據研究,即使孩童雙親有過敏體質,或是在飼養寵物或有人抽菸的環境中成長,這些「壞習慣」也有助在成年時期提供保護。

加拿大麥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西爾斯教授(Prof Malcolm Sears)說,這些發現與「保健理論」相符,即早期暴露在有微生物或細菌的環境下,能降低出現過敏反應的風險

他還說:「我們雖不建議鼓勵這些習慣,但這些習慣確實出現了它們的益處。」

這項由紐西蘭奧塔戈大學(Otago University)領導的研究,發表於「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研究人員觀察1037位參與者從出生到成年的發展。

家長在小孩5歲、7歲和11歲時,回報他們吸吮拇指和咬指甲的習慣。研究人員在他們13歲和32歲時,測試至少1種常見的過敏原。

研究結果顯示,吸吮拇指和咬指甲的孩童在13歲時,過敏風險比率為38%,低於沒有這些習慣者的49%。兩種習慣都有的人,比率甚至降到31%

儘管吸吮拇指和咬指甲的人在皮膚測試過敏的比率較低,然而研究發現,出現氣喘或花粉症等過敏性疾病的風險並無不同。(譯者:中央社劉文瑜)1050711

鄭醫師補充:

不乾不淨,反而是免疫系統接受訓練的最好機會。免疫系統沒有適當的微生物刺激,分不清敵我,過敏以及致命性感染疾病的風險都會增加。

所以看到小孩喜歡玩泥巴,全身髒兮兮地,千萬別發火,因為他們正努力給自己免疫系統密集鍛鍊。

 

  1. Stephanie J. Lynch, Malcolm R. Sears, Robert J. Hancox. Thumb-Sucking, Nail-Biting, and Atopic Sensitization, Asthma, and Hay Fever. Pediatrics, July 2016 DOI: 10.1542/peds.2016-044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錐體外症候群靜不下來 原是藥物的副作用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年約四十歲婦人,因為吃壞東西,一直嘔吐不已,因而到醫院掛急診,結果在打了一針止吐針之後,出現一直無法靜下來的情形;原來是止吐針引起副作用,這名婦人出現錐體外症候群,所幸經由緩解症狀藥物,才改善不適。

 坐不住+巴金森氏症症狀

 北醫藥劑部藥師蔡宜珊表示,錐體外症候群通常是以住院病人居多,而且多因抗精神藥物所導致,有些止吐藥也會有此副作用;病人會有靜不下來的症狀,坐不住,一直想走動,或是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如講話速度變緩慢或靜止時會顫抖,身體或四肢肌肉會攣縮

 緩解症狀藥物可改善

 對於因為藥物引起的錐體外症候群,該如何改善?蔡宜珊藥師指出,除了可經由降低用藥劑量來改善之外,也可以開給緩解症狀的藥物來改善;如果有無法靜坐,則是可以開給苯二氮平類用藥或是乙型交感神經接受體阻斷劑,若是有巴金森氏症症狀和肌張力異常,則可以服用抗乙醯膽鹼藥物來改善症狀。

 用藥後出現異常速就醫

 蔡宜珊藥師並提醒,由於憂鬱症、躁鬱症等抗精神用藥是作用在腦中傳導物質,所以都有可能產生錐體外症候群,若是在用藥治療後出現靜不下來,或是有急性肌張力異常等現象,應盡速回診,由醫師評估是否為藥物所引起

鄭醫師補充:

所謂的錐體外症候群,包含三部分:1.靜坐不能2.類巴金森症3.肌肉張力異常。精神科用藥,以抗精神病藥物為主要的副作用發生來源,抗憂鬱劑在某些患者病人身上也可能看到,一班門診則是止吐藥,尤其是針劑更容易引發。

解決方式,不外乎減少藥物劑量甚至改藥或者不吃。無法避免者,開立抗副作用藥物來處理,然而抗副作用藥物本身也有相關副作用,對某些敏感體質的患者尤為明顯。長期服藥的患者比較能感同身受。

透過有系統的評估以及降低藥物使用劑量,配合相關根本改善療法,才是處理錐體外症候群的根本解決之道。

此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增加精神科的看診恐懼。任何科的藥物治療,就如同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一般,如能先掌握可能出現的潛在不良反應,必然有利於醫病溝通,在最低的藥物種類及劑量下,達到治療最佳化,創造醫病雙贏!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減肥不用斤斤計較卡路里!研究:這樣做更有幫助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注重身材的人常常在準備每一餐之前,先去計算自己這一餐,可能吃下多少熱量,然而根據《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刊登美國克萊門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藉由計數食物在自己嘴裡咀嚼了幾下,可能更有助於體重的控制。

 作者設計的第一個實驗招募94人,分別以大盤與小盤盛裝食物,兩組又各細分成配戴有「咀嚼次數計數回饋裝置」(bite count feedback devices)及未配戴的組別。結果發現,無論是以大盤或小盤盛裝食物,配戴有「咀嚼次數計數回饋裝置」的受試者,其進食量出現顯著的減少

 第二個實驗招募了99位受試者,並全部配有「咀嚼次數計數回饋裝置」,分別食用大盤與小盤食物。但這次兩組人中一部份被要求每口咀嚼12次,另一組則咀嚼22次。結果顯示,拿到大盤食物的人進食量較多。同組間比較則發現,由於咀嚼12次的組別,在進食時咬得比較大口,因而和咀嚼22次的受試者相比,最終平均進食份量其實是差不多的。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新聞出處: Count bites not calories to shed those kilos《business standard》 http://www.business-standard.com/article/news-ani/count-bites-not-calories-to-shed-those-kilos-116062400477_1.html

 研究刊登在《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的網頁

 http://www.andjrnl.org/article/S2212-2672(16)30222-2/abstract

鄭醫師補充:

食物多嚼,可以把食物的味道吃出來,有助於幫助身體放鬆,也提醒大家,吃東西時,儘量專注在吃東西上,讓身體好好感受食物的味道,打開身體感知,更能讓身體放鬆,幫助體重控制。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抗生素和剖腹產可能影響幼兒腸菌

(中央社華盛頓15日綜合外電報導)兩項新研究在新生兒如何累積保護性腸道細菌上,提供目前為止最清晰的概要,也是抗生素和剖腹產可能擾亂寶寶這項發展的最新證據

美聯社報導,腸內菌往往不被人重視,不過這類菌不僅幫助消化食物,也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要角。一般認為,人體內的腸菌種類和數量可影響肥胖、消化系統疾病,甚至是氣喘和過敏等自體免疫疾病。

但幼兒是如何發展自己獨特的腸內菌,外界幾乎一無所知,今天這些研究在緊密追蹤寶寶至學步期後推斷,1到3歲是發展腸道微生物群系的關鍵期

儘管如此,率領其中1項研究的紐約大學(NYU)布雷塞博士(Dr. Martin Blaser)提醒說:「沒有在這段關鍵期的適當年齡發展出適當腸菌會有何結果?我們不知道答案。」

布雷塞研究團隊利用每月糞便採樣追蹤腸菌變化,研究43名美國新生兒到2歲,麻州綜合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和布洛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團隊則追蹤39名芬蘭幼兒到3歲。

兩項刊登在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研究顯示,幼年時期不斷使用抗生素,會使得被視為健康微生物群系一環的細菌多樣性減少

兩團隊將繼續追蹤這些幼兒,看看微生物群系早期差異是否真的會影響往後的健康狀況。麻州綜合醫院胃腸道部門主任塞維爾(Ramnik Xavier)表示,目前他們提供另個理由,解釋「3歲前開立不必要抗生素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鄭醫師補充:

剖腹產的小孩,根據過去的研究,相對來說,比自然產的小孩健康狀況差一些,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腸道菌的影響。自然產在經產道時,可以增加腸道細菌的多樣性。

腸道菌會影響免疫力、消化肥胖甚至是大腦健康及個性,絕不可等閒視之。不管是對小孩或者是大人來說,維持腸道菌叢的多樣性與菌叢平衡,對健康來說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參考文獻:

Natural history of the infant gut microbiome and impact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on bacterial strain diversity and stability
Antibiotics, birth mode, and diet shape microbiome maturation during early life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弟弟常休兵 竟因糖尿病引起

 一名三十多歲男子,最近在和老婆愛愛時,經常無法正常勃起,小弟弟竟然休兵了;年紀輕輕就有此困擾,著實讓他嚇一跳,也讓他老婆擔心不已。在老婆催促就醫之後,竟然發現他血糖過高,原來有糖尿病。醫師指出,有很多勃起功能障礙患者都有糖尿病,主要還在於糖尿病會影響神經與血管健康,進而導致無法勃起。

 誤以為用藥治療副作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任柯明中表示, 門診中,有不少因為勃起功能障礙病人會要求用藥治療;殊不知,其中有很多是因為有糖尿病與高血壓所引起的。而這些糖尿病與高血壓病人,卻誤以為用藥治療疾病會導致勃起功能障礙副作用,進而不吃藥控制疾病。

 糖尿病會影響全身神經與血管

 其實,糖尿病與高血壓不治療,才反而會使得勃起功能障礙更加嚴重;柯明中主任解釋,因為糖尿病與高血壓會影響全身的神經與血管,所以會使陰莖動脈彈性降低,陰莖動脈無法放鬆、擴張之下,動脈灌血速度不夠快,進而容易導致陰莖勃起硬度不夠

鄭醫師補充:

不要小看糖尿病,糖尿病的後遺症與併發症比一般人想像多很多。包含這篇報導提到的性功能障礙。提醒大家留意。透過運動飲食甚至是藥物(真的沒辦法的話),降低血糖濃度恢復正常,性功能應該可以恢復正常。目前在整合醫學的治療上,有非常好的營養建議可以根本改善糖尿病體質,這方面的研究,哈佛醫學院的Joslin Diabetes Center有非常傑出的研究報告,研究證實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藥物使用,我把中文相關書籍介紹找出來給大家參考:

世界糖尿病權威金良城博士與哈佛醫學院喬斯林糖尿病中心最新研究成果
  糖尿病可以回復!不必用藥,人人都能做到!

  經過科學實證的8大抗糖尿病攻略、啟動體內重置機制,恢復應有健康!
  ‧實踐1項,第二型糖尿病就能獲得起色
  ‧完成8項,不但能控制第二型糖尿病,甚至可能逆轉復原

  搭配金博士設計的12週行動計畫
  ★從飲食著手
  70%碳水化合物,15%蛋白質,15%脂肪,以低脂高纖的飲食,增強胰島素敏感度。
  ★調整身型
  減重5%~7%、增強肌肉葡萄糖吸收力 。
  ★釋放壓力
  睡眠充足,活化自己的自然抗氧化劑。
  從此重置體內葡萄糖代謝機制,擁有健康生活!

中文參考書目: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7359

中文書內容試閱:

http://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707359

對原文書籍有興趣的人不妨參閱另一本書:

The Diabetes Breakthrough: A Scientifically Proven Plan to Lose Weight and Cut Medications

 

http://www.publishersweekly.com/978-0-373-89284-6

糖尿病與性功能障礙關連的參考文獻:

http://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erectile-dysfunction/in-depth/erectile-dysfunction/art-20043927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涼一點再喝!熱飲太燙可能具致癌危機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喜歡喝很熱的湯或是飲料嗎?也許你應該考慮把它吹涼一點再入口。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日前表示,溫度過高的熱飲,例如熱茶、熱咖啡等,可能為致癌的風險因子,並和食道癌的發生有關。

涼一點再喝!熱飲太燙可能具致癌危機

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自10個不同的國家招募23位研究學者,檢視約1,000篇研究及其成果。根據現有的證據顯示,團隊作出「飲用非常燙的熱飲(超過65度C)和食道癌發生風險上升有關」的結論

作者表示,即便針對其他如抽菸等癌症相關因子進行數據校正,飲用熱飲和食道癌之間的關聯仍然存在。而在動物實驗中,即便只是非常熱的開水,也可能增加實驗動物發生食道癌的風險。

新聞出處:Very Hot Drinks Are ‘Probable’ Cancer Trigger, Says WHO《TIME》

研究刊登在《The Lancet Oncology》的網頁

鄭醫師補充:

基本上,茶、咖啡或者馬黛茶(中南美居民經常飲用茶),適量喝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但常以太燙的溫度(超過攝氏65度)來飲用,則不怎麼妙,因為高溫飲用或者食用,對食道來說,是一種致癌因子,這篇研究報導就清楚說明。

食道癌是預後極差的癌症,五年存活率極低,不可等閒視之。

參考文獻:

Carcinogenicity of drinking coffee, mate, and very hot beverages

Loomis, Dana et al.
The Lancet Oncology , Volume 17 , Issue 7 , 877 - 878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16)30239-X/fulltex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6//07/08 (五)因尼伯特颱風來襲光能診所停診一天。

照成您的困擾請見諒

大家要注意安全,盡量別出門,安全最重要,記得做好防颱措施~~!! 

 

預約門診電話(02)2721-4322

Email: delightdetox@yahoo.com.tw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07/07 (四)

光能診所午晚休診,

照常您的不便,請多見諒!

週五門診依照颱風動態調整

預約看診(02)2721-4322

Email : delightdetox@yahoo.com.tw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偏頭痛女性小心!中風、心臟病風險高出50%

 
【早安健康/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BMJ》5月31日線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患有偏頭痛的女性發生心臟病或腦中風的風險也更高

研究者稱,偏頭痛應視為女性患者未來發生心血管事件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

德國柏林Charite醫科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Tobias Kurth, M.D.及其同事對參與「護士健康研究II」的115,541名美國女性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開始時這些女性的年齡為25-42歲,無心血管疾病,於1989-2011年進行追蹤。

研究開始時15%的女性患有偏頭痛。在長達20年的追蹤期內,1,329名女性出現了重大心血管事件,223名死於心血管疾病

 研究者發現,與無偏頭痛的女性相比,有偏頭痛的女性出現重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50%。具體來說,有偏頭痛的女性出現心肌梗塞的風險增加了大約39%、腦中風風險增加了62%、心絞痛/冠狀動脈血管重建風險增加了73%。此外,偏頭痛還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37%相關。針對其他危險因素(例如吸煙、高血壓、年齡、口服避孕藥的使用)進行校正之後,以上相關性仍存在。

 Kurth在接受採訪時說:「醫師應意識到偏頭痛與心血管疾病之相關性;患有偏頭痛的女性需接受心血管風險評估」。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鄭醫師補充:

不要把偏頭痛當小問題,其實偏頭痛就是一種警訊,最好積極找出身體導致偏頭痛的根源,積極解決。否則,日後更大的健康風險比較難避免。

參考文獻:

Migraine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http://www.bmj.com/content/353/bmj.i341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唐氏兒變聰明 每天喝一點綠茶吧!

 

【華人健康網文字提供/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The Lancet Neurology》刊登西班牙巴塞羅那基因調節中心(Centre for Genomic Regulation in Barcelona)的最新研究指出,綠茶(green tea)內含的一種化學物質,對於增進唐氏症(Down's syndrome)患者認知能力可能有部分效果。

唐氏症的疾病成因絕大部分與基因突變有關,並可能隨著孕婦年齡增加而提高生下唐氏症嬰兒的機率。研究中,84位年輕唐氏症患者被分為2組,其中一組定期飲用含45%兒茶素(epigallocatechin gallate)的去咖啡因綠茶(decaffeinated green tea),並於每週接受線上認知能力訓練。第二組的唐氏症患者也接受每週的線上認知訓練,並定期服用外觀和綠茶相似的安慰劑(placebo)作為控制組。

作者並在實驗開始後第3、6、12個月對受試者進行認知測驗(cognitive test)。結果顯示,在大部分的測驗類別裡,兩組的表現皆無明顯差異;然而在像是記憶模式、語文回憶(verbal recall)及適應行為等項目,飲用綠茶的組別其分數表現顯著較高。

新聞出處:Down's syndrome 'can be treated with green tea'《The Telegraph》

研究刊登在《The Lancet Neurology》第15卷第8期 第801-810頁

鄭醫師補充:

不只是唐氏症患者,一般小孩透過喝綠茶,也可以達到認知功能甚至提昇專注力的效果,主要是綠茶中的兒茶素epigallocatechin gallate有助於幫助減少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回收,達到增加多巴胺傳導的效果,跟聰明藥的藥理作用幾乎一樣。

參考文獻: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ognitive training plus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in young adults with Down's syndrome (TESDAD):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2 trial

 

de la Torre, Rafael et al.

 

The Lancet Neurology , Volume 15 , Issue 8 , 801 - 810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eur/article/PIIS1474-4422(16)30034-5/fulltex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