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不到足夠的水足以使您感到呆滯並讓您頭痛,但是Penn State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這也可能與認知表現有關。

研究人員在旨在測量認知功能的多項測試中調查了老年人的水份程度和水份攝取是否與其分數相關。他們發現,在女性中,較低的水份補充與較低的分數相關,該任務旨在測量運動速度,持續注意力和工作記憶。他們在男性上沒有找到相同的結果。

該發現最近發表在《歐洲營養學雜誌》上

“這項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有關水份和相關的飲酒習慣與老年人認知能力之間關係的線索,”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生物行為健康博士後希拉里·伯坦庫特說。“這很重要,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成年人已經面臨著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增加,而且通常不如年輕人滿足每日飲水量建議。”

安妮·阿瑟頓·赫茲勒(Ann Atherton Hertzler)全球健康早期職業教授Asher Rosinger說,當參與者過度飲水時,研究人員發現了類似的結果。

Rosinger說:“我們發現一個趨勢,即過度補充水份可能與老年人的脫水一樣對認知能力有害。” Rosinger說,他也是水,健康與營養實驗室的負責人。因此,處於水份作用的“最佳位置”似乎最適合認知功能,尤其是對於需要持續關注的任務。”

據研究人員稱,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懷疑脫水可能對認知能力產生影響。然而,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運動後和/或處於高溫狀態下脫水的年輕健康人。

Bethancourt說,由於運動以及環境溫度和體溫的升高會對認知產生自己的獨立影響,她和其他研究人員對沒有運動或沒有熱刺激的情況下日常水合狀態的影響感興趣,特別是在老年人。

Bethancourt說:“隨著年齡的增長,由於肌肉量的減少,我們的水儲備減少了,我們的腎臟在保水方面的效力降低了,觸發口渴並促使水份攝取的激素信號變得模糊了,” Bethancourt說。“因此,我們認為特別重要的是要了解與老年人的水份狀態和水份攝取有關的認知表現,這些人可能經常缺水。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全國代表性的樣本數據,這些樣本來自60歲或以上的1271名女性和1235名男性。營養和健康檢查調查收集了數據。參與者提供了血液樣本,並被詢問了前一天消耗的所有食物和飲料。研究人員根據參與者血液中鈉,鉀,葡萄糖和尿素氮的濃度計算水分狀態。總進水量是所有飲料和食品中液體和水份的總和。

參加者還完成了旨在衡量認知各個方面的三項任務,前兩項分別用於衡量言語回憶和言語流暢度。

最終任務衡量了處理速度,持續關注和工作記憶。為參與者提供了一個符號列表,每個符號與一個介於1到9之間的數字相匹配。然後給他們一個隨機排列的數字1到9的列表,並要求他們在兩分鐘內畫出盡可能多的數字。

Bethancourt說,當他們首次繪製不同水分狀態和攝水量的平均測試成績時,與充足的水份和/或達到推薦的水份攝取量相比,似乎有明顯的趨勢,即更高的測試成績。但是,很多原因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

“一旦我們考慮了年齡,教育程度,睡眠時間,身體活動水平和糖尿病狀況,並分別分析了男性和女性的數據,與水份狀況和攝水量的關聯就會減少,” Bethancourt說。“在歸類為水份不足或水份過高的女性中,數字符號測試得分較低的趨勢這個明顯的差別仍然存在。”

Bethancourt說,由於數據是橫斷面的,因此他們無法確定水份補充不足是否會導致認知障礙,或者認知受損的人更容易出現水份不足或過量補充的狀況。研究人員還不確定為什麼他們沒有看到男人之間的相同關聯。她說研究結果提出了有趣的問題。

Bethancourt說:“有趣的是,儘管注意力,處理速度和工作記憶的測試僅花費了幾分鐘,但這是與水分攝取不足最密切相關的一項。” “其他研究也類似地指出,注意力可能是受水份狀態影響最大的認知領域之一。這使我們想知道,水份不足對需要更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更艱鉅表現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羅辛格說,研究結果發現,老年人可能要密切注意他們的水份補充狀況,既要飲用足夠的液體以避免脫水,又要確保電解質平衡以防止水份過度攝取。

“由於老年人在身體處於缺水狀態時不一定會感到口渴,並且可能正在服用利尿劑以增加鹽分排泄,因此對老年人及其醫生來說,更好地了解身體水分過少和過高的症狀非常重要。 ”,羅辛格說。

參考文獻:

  1. Hilary J. Bethancourt, W. Larry Kenney, David M. Almeida, Asher Y. Rosinger.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relation to hydration status and water intake among older adults, NHANES 2011–2014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9; DOI: 10.1007/s00394-019-02152-9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人類對狗進行馴養以來,忠實,服從和保護性的動物就為它的主人提供了陪伴和情感上的幸福。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從小就與“人的好朋友”在一起可能對健康也有好處-減少了成年後患思覺失調症的機會。

儘管狗可能有助於預防這種情況,但對於用貓撫養與後來發展為思覺失調症或雙相情感障礙(躁鬱症)之間是否存在正向或負向聯繫,尚無定論。

“嚴重的精神疾病與免疫系統的改變有關,這種免疫系統的改變與早年的環境暴露有關,由於家庭寵物通常是兒童與兒童密切接觸的第一物,因此,我們有必要探索與兒童建立聯繫的可能性。在這兩者之間。”約翰·霍普金斯兒童中心斯坦利小兒神經病毒學分會主席兼小兒神經病毒學教授羅伯特·約肯(Robert Yolken)醫師說,他是最近在線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

在這項研究中,巴爾的摩Sheppard Pratt衛生系統的Yolken及其同事研究了出生後頭12年接觸家養寵物貓或狗與後來診斷為思覺失調症或雙相情感障礙之間的關係。對於思覺失調症,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如果在生命的早期就暴露於狗,則患該疾病的人的統計學風險顯著降低。在所研究的整個年齡範圍內,狗與雙相情感障礙之間或貓與任何精神疾病之間均無顯著聯繫。

研究人員告誡說,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這些發現,尋找任何有力支持的聯繫背後的因素,並更準確地定義將13歲以下的嬰兒和兒童暴露於寵物貓和狗中而引起的精神疾病的實際風險。

根據美國寵物產品協會的最新全國寵物主人調查,美國有9400萬隻寵物貓和9000萬隻寵物狗。先前的研究已將寵物貓和狗的早期生活暴露視為可能通過各種方式改變免疫系統的環境因素,包括過敏反應,與人畜共患動物和病毒的接觸,家庭微生物組的變化以及寵物引起的壓力減少對人腦化學的影響。

尤爾肯(Yolken)指出,一些研究人員懷疑這種“免疫調節”可能會改變人們遺傳或以其他方式易患精神疾病的風險。

在他們目前的研究中,Yolken及其同事研究了18371至65歲之間的1,371名男女,其中包括396名思覺失調症患者,381名躁鬱症患者和594名對照者。記錄下來的每個人的資訊包括年齡,性別,種族/民族,出生地和的父母最高教育程度(以社會經濟地位衡量)。從Sheppard Pratt Health System的住院,日間醫院和康復計劃中招募患有思覺失調症和躁鬱症的患者。從巴爾的摩地區招募了對照組成員,並進行了篩查以排除任何當前或過去的精神疾病。

所有研究參與者都被問到在其生命的前12年中是否養有家養寵物貓或狗,或兩者都有。那些報告說寵物貓或狗在出生時就在他們家中的人被視為自出生以來就接觸了該動物。

首次家庭接觸寵物的年齡與精神病學診斷之間的關係是使用產生危險比的統計模型定義的-一種隨時間變化的指標,用於衡量特定事件的發生頻率(在這種情況下,家庭寵物的接觸與精神病學的發展)與對照組的發生率相比,研究組發生這種情況)。危險比為1表示兩組之間無差異,而危險比大於1則表示患思覺失調症或躁鬱症的可能性增加。同樣,比率小於1表示機會減少。

進行了四個年齡段的分析:出生至3、4至5、6至8和9至12。

尤爾肯說,令人驚訝的是,研究結果表明,在13歲生日之前接觸過寵物狗的人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多達24%)。

他說:“對於出生時有家養寵物狗或出生後但在3歲之前首次接觸的兒童,發現了最大的表觀保護作用。”

Yolken補充說,如果假設危險度是相對危險的準確反映,那麼大約84萬例思覺失調症病例(在美國被診斷出患有這種疾病的350萬人中,有24%)可以通過寵物狗的暴露或預防來預防。與寵物狗接觸有關的其他因素。

約肯說:“對於與狗接觸可能產生的'保護'作用,有幾種合理的解釋-也許是犬微生物組中的某種東西傳給了人類,並增強了抵抗或減輕思覺失調症遺傳易感性的免疫系統,”約肯說。

對於雙相情感障礙,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是嬰幼兒還是狗,都沒有正相關或負相關的風險。

總體而言,對於所有年齡段的人來說,寵物貓的早期暴露都是中性的,因為該研究不能將貓科動物與患思覺失調症或躁鬱症的風險增加或降低聯繫起來。

Yolken說:“但是,對於那些第一次接觸9至12歲的貓的人,我們確實發現患這兩種疾病的風險略有增加。” “這表明接觸時間對於它是否改變風險至關重要。”

弓形蟲病是可疑的寵物攜帶的思覺失調症誘因的一個例子,弓形蟲病是貓通過動物糞便傳播給人的寄生蟲的主要宿主。多年來,一直建議孕婦不要更換貓砂盆,以消除疾病通過胎盤傳播給胎兒的風險,並避免在感染此病的孩子中造成流產,死產或潛在的精神疾病。

在2003年的一篇評論文章中,馬里蘭州貝塞斯達市斯坦利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副主任Yolken和同事E. Fuller Torrey醫學博士提供了自1953年以來進行的多次流行病學研究的證據,結果表明,暴露於導致弓形蟲病並增加思覺失調症風險的寄生蟲的人。研究人員發現,在那些研究中,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精神疾病(包括思覺失調症)的許多人也具有高濃度的弓形蟲寄生蟲的抗體。

由於這一發現以及其他類似發現,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調查早期接觸貓與精神疾病發展之間的潛在聯繫。約肯(Yolken)說,最新的研究也是最早考慮與狗接觸的研究之一。

參考文獻:

 

  1. Robert Yolken, Cassie Stallings, Andrea Origoni, Emily Katsafanas, Kevin Sweeney, Amalia Squire, Faith Dickerson. Exposure to household pet cats and dogs in childhood and risk of subsequent diagnosis of schizophrenia or bipolar disorderPLOS ONE, 2019; 14 (12): e0225320 DOI: 10.1371/journal.pone.022532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頭殼newtalk] 董氏基金會日前公布一項新知,指出根據一份2019年10月發表於線上《PLOS ONE》研究,減少攝取加工食品,增加水果、蔬菜、魚和橄欖油的攝取量可以改善年輕人的憂鬱症狀。

澳洲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學者,研究76名17歲至35歲具中度至重度憂鬱患者,且飲食習慣中攝取過量的糖、飽和脂肪或加工食品者。隨機分配至兩組:「飲食改變組」及「常規飲食組」,針對飲食改變者,研究者提供其一支13分鐘的營養建議影片,一份飲食計畫,及食物包括橄欖油、天然堅果黃油、堅果、香料等。

在實驗第7天及第14天時,撥打電話給受試者,詢問是否在遵循健康飲食上有任何困難,提醒可參考其講義來解決。結束後受試者提交購物收據,可獲取一份健康食品的禮物,及現金禮物卡。而常規飲食組則未獲取相關資料,僅要求三週後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三週後飲食改變組的受試者,憂鬱症狀減輕,分數有顯著改善,焦慮及壓力分數也降低;而常規飲食組在憂鬱分數上沒有明顯改變。三個月後,研究者電訪飲食改變組的受試者,發現有7名仍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且情緒也持續獲得改善。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說明,此份研究再次驗證,正確的飲食習慣確實能有效紓緩憂鬱症狀,但值得留意的是,用介入的方式改變受試者的生活模式,實驗當下雖能看出飲食對於憂鬱的改善,但過三個月後僅有七名保有健康的飲食習慣。他提醒,飲食的改變需要從「認知」著手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可透過群體效益、社群媒體、同儕等來進行,以同儕為例,陪伴受試者一同討論改善飲食的計畫、採買食材、食譜研究、烹飪等,當對方有進步的地方,便不吝嗇給予稱讚、激勵他,讓受試者感到有成就感;即使遇到挫折,仍一旁陪伴支持他。邱弘毅建議,強化對方改變的動機、營造其適當的環境將有助於提升飲食的認知。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上述研究對象之所以選擇年輕人,是因為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是憂鬱症風險升高的時期,也是建立健康模式的重要時期,且這模式將延續至成年期。方法上則透過心理學中常說的「認知」及持續性「增強」,來改變行為,也得出預期的效果。

她說即使短暫的飲食改變,減少加工食品,多攝取自然食物也能有效紓緩憂鬱症狀。常有人會心情不好就大吃大喝來紓壓,雖然曾有研究發現適當食用甜食會讓心情變好,其實糖份的效果是藉由胰島素濃度的上升,幫助體內色氨酸優先轉化成血清素,而血清素正是神經傳導物質,抗憂鬱的物質之一,因此飲食上攝取產生多一點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例如含有維生素B6或B12的牛奶、魚、肝臟或各式綠色蔬菜水果…等自然食物,都能有效降低憂鬱症狀,使心情愉悅。

葉雅馨提醒,但是反覆食用糖份紓緩壓力情緒,容易造成上癮,並非好的選擇,她呼籲當察覺有憂鬱情緒,除了檢視情緒指數外,可增加運動量,或尋求專業協助,不要依賴食物。

鄭醫師補充:

這十多年來,我在部落格不只十次以上引用相關研究提醒大家優質健康飲食,有助於預防憂鬱甚至抗憂鬱,這篇又是非常簡單明白相關的臨床研究。透過飲食,補充適當的蛋白質、抗氧化物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營養來源,是憂鬱症患者非常需要的及時雨,對於已經罹患憂鬱或是有憂鬱傾向的人來說,優質健康的飲食的攝取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

參考文獻:

 Francis HM, Stevenson RJ, Chambers JR, Gupta D, Newey B, Lim CK (2019) A brief diet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in young adults –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PLoS ONE 14(10): e0222768.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22768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22768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線粒體是大多數細胞中存在的微小結構,以其產生能量的機制而聞名。現在,索爾克(Salk)研究人員發現了線粒體的新功能:當細胞暴露於壓力或可能破壞DNA的化學物質(例如化學療法)下時,它們會發出分子警報。該結果於2019年12月9日在線發表在《自然新陳代謝Nature Metabolism)上,可能會導致新的癌症治療方法,從而防止腫瘤對化療產生耐藥性。

Salk分子與生物學教授Gerald Shadel說:“線粒體是感知DNA壓力的第一道防線。線粒體告訴細胞的其餘部分,'嘿,我受到攻擊,您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細胞生物學實驗室和奧黛麗·蓋瑟(Audrey Geisel)生物醫學科學系主任。

細胞所需功能的大多數DNA都位於細胞核內,包裝在染色體中並從父母雙方那裡繼承。但是線粒體各自包含自己的小DNA圈(稱為線粒體DNA或mtDNA),僅從母親傳給其後代。大多數細胞包含數百甚至數千個線粒體。

Shadel的實驗室小組先前表明,細胞對不適當摺疊的mtDNA的反應類似於它們對入侵病毒的反應-透過將其從線粒體中釋放出來並發起免疫反應來增強細胞的防禦能力。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Shadel和他的同事著手更詳細地研究通過將受損的mtDNA釋放到細胞內部來活化哪些分子途徑。他們寄居於稱為干擾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或ISG的基因群組,這些基因通常被病毒激活。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研究小組發現,基因是病毒打開的ISG的特定群組。而且,經常發現這種ISG的相同群組在對DNA破壞劑,如doxyrubicin這類化療藥物會在耐藥性的癌細胞中被活化。

為了消滅癌症,doxyrubicin化療藥瞄準細胞核DNA。但是這項新研究發現,這種藥物還會引起mtDNA的破壞和釋放,進而活化ISG。該小組發現,這部分ISG有助於保護細胞核DNA免受損害-從而導致對化療藥物的抵抗力增強。當Shadel和他的同事在黑素瘤癌細胞中誘導線粒體活化時,當它們在培養皿中甚至在小鼠中生長時,這些細胞對doxyrubicin的抵抗力就會增強,因為更高濃度的ISG可以保護細胞的DNA。

Shadel說:“也許線粒體DNA存在於每個細胞中的數目如此之多,而其自身的DNA修復途徑卻較少,這一事實使它成為一種非常有效的DNA壓力感測器。”

他指出,在大多數情況下,mtDNA更容易受到損害可能是一件好事-它像煤礦中的金絲雀一樣保護健康的細胞但是在癌細胞中,這意味著doxyrubicin(首先破壞mtDNA並引起分子警鐘作用)在破壞癌細胞核DNA方面可能不太有效。

沙德爾說:“它告訴我,如果可以預防線粒體DNA的損傷或在癌症治療期間釋放它,那麼就可以預防這種形式的化療耐藥性。”

他的小組正在計劃未來的研究,確切地研究mtDNA如何被破壞和釋放,以及細胞核中的ISG激活了哪些DNA修復途徑來抵禦損傷。

該研究的其他作者是鄭武,凱拉什·曼加拉拉,阿爾瓦·塞恩茨,勞拉·紐曼,維多利亞·特普普爾和索爾克的蘇珊·凱奇。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塞巴斯蒂安·歐克(Sebastian Oeck),吳麗珍,秦勤,馬庫斯·博森伯格(Marcus Bosenberg),劉彥峰,帕克·蘇爾科夫斯基(Peter Parker)和彼得·格拉澤(Peter Glazer);得克薩斯州A&M醫學院的Phillip West; 和馬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的張曉歐。

這項工作和涉及的研究人員得到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德克薩斯州癌症預防和研究所,衛生事務助理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國獎學金顧問,Salk Excellerators博士後研究基金的資助。喬治·休伊特醫學研究基金會博士後獎學金。

金絲雀對於氧氣不足的反應,遠遠比人類敏感,因此以前礦工帶金絲雀下礦坑,如果開始聽不到金絲雀的叫聲,代表環境已經缺氧,要儘速離開避免缺氧的相關風險。mtDNA更容易受到損害可能是一件好事-它像煤礦中的金絲雀一樣保護健康的細胞

粒線體對於病毒的入侵或者是化療藥物的反應。遠遠比細胞DNA敏感,這也可以解釋為何許多接受化療患者,細胞能量系統受到壓抑而衍生化療後的嚴重疲憊感。許多患者並非死於癌症細胞,而是接受癌症相關療法導致細胞能量系統的失調,提醒大家留意。

參考文獻:

Zheng Wu, Sebastian Oeck, A. Phillip West, Kailash C. Mangalhara, Alva G. Sainz, Laura E. Newman, Xiao-Ou Zhang, Lizhen Wu, Qin Yan, Marcus Bosenberg, Yanfeng Liu, Parker L. Sulkowski, Victoria Tripple, Susan M. Kaech, Peter M. Glazer, Gerald S. Shadel. Mitochondrial DNA stress signalling protects the nuclear genomeNature Metabolism, 2019; 1 (12): 1209 DOI: 10.1038/s42255-019-0150-8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走路、慢跑、游泳還讚!最好的運動降56%中風死亡率

新聞中心林昕潔

2019年12月16日 下午12:00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這幾天季節交替,總是傳出因心血管疾病而猝死的案例,因此心臟保健更為重要。雖然多數人都知道規律運動有益心臟健康,但近期的一項國外研究指出,球拍運動(羽球、網球)、游泳與有氧運動,是最有機會避免因疾病導致死亡的項目,特別是針對降低心臟病或中風的死亡風險。而跑步、足球等項目的數據,雖然相較之下不夠驚人,但專家仍認為,

任何規律的運動習慣,都比藥物更能預防心臟病導致的死亡。

刊登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中的這篇研究中,分析了1994~2008年間、在英格蘭與蘇格蘭地區所進行的11項年度健康調查,調查對象包括了80306位成年人,平均年齡為52歲。之後參與者的健康狀況也被追蹤,平均長達九年,期間共有8790位參與者死亡,包括1909位死於心臟病或中風。研究中所囊括的運動項目包含:較繁重的家務與花園整理、走路、騎腳踏車、游泳、有氧體操或舞蹈、慢跑、足球或英式橄欖球、球拍運動(包括羽球、網球及壁球)。

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沒有從事指定運動的人,在研究追蹤期間,喜愛球拍運動的人死亡率降低了47%,游泳組降低了28%,有氧舞蹈組降低了27%,腳踏車組則降低了15%。

下一頁告訴你,這一個運動死亡風險降低了56%,有更為顯著的健康效果!

另外,在心臟病與中風的統計上,球拍運動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56%,游泳、有氧運動組則分別降低了41%和36%。

研究體能活動與公共健康的牛津大學助理教授Charlie Foster認為,除了和其他運動一樣對生理方面有益之外,在心理健康與社交活動方面的的好處,可能是球拍運動具有更為顯著的健康效果的原因。

不過,這並不代表一般人所喜好的其他運動就沒有健康效果。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教授、心臟科顧問醫師Tim Chico認為,雖然數據較不具統計上顯著的意義,但這項研究仍然發現跑者與足球員的心臟病死亡率有所下降,此外其他研究也已經發現,規律慢跑的人壽命更長,也較少受心臟病所苦。

此外,喜歡足球與跑步的受試者年齡層相較為低,也是影響研究結果的原因之一,因此也有專家認為需要更長的追蹤時間,才能了解這類運動對死亡風險的影響。Tim Chico也認為,規律運動習慣,比起任何醫生所給的藥物,都是更能有效降低心臟病死亡率的處方籤。

鄭醫師補充:

規律運動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的運動項目,比較容易長久,如果研究建議正好是個人所喜歡的,效果更加。

參考文獻:

Pedisic ZShrestha NKovalchik S, et al
Is running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all-cause, cardiovascular and cancer mortality, and is the more the bett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日本進行的一項研究中,即使少量或中度飲酒也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美國癌症協會的同行評審雜誌《癌症》在線早期發表的研究中,飲酒量為零時,總體癌症風險似乎最低。

儘管一些研究將飲酒量有限與某些類型的癌症的較低風險聯繫在一起,但即使是輕度至中度飲酒也與總體上癌症風險提高相關。為了在日本研究這一問題,東京大學醫學博士和哈佛大學哈佛T.H. Chan公共衛生學院的醫學博士Masayoshi Zaitsu及其同事研究了日本全國33家綜合醫院的2005-2016年資料庫。研究小組檢查了63,232例癌症患者和63,232例對照患者的臨床數據,這些患者的性別,年齡,入院日期和入院時間相配對。所有參與者均報告了其平均每日標準酒精含量和飲酒時間。(一份含23克乙醇的標準飲料相當於一杯180毫升(6盎司)日本清酒,500cc的啤酒(17盎司),180cc(6盎司)的紅白酒或者是60cc(2盎司)的威士忌。)

在零酒精攝入量下,總體癌症風險似乎最低,並且癌症風險與酒精攝入量之間幾乎呈線性關聯。該協會建議,在10年飲酒的年份中少量喝酒(例如,每天喝一杯10年或每天喝兩杯5年)將使整體癌症風險增加5%。每天喝兩杯或更少酒的人,不管喝酒多久,患癌症的風險都會增加此外,按性別,飲酒/吸煙行為和職業分類的分析大多顯示出相同的模式。

在相對常見的部位,包括大腸,胃,乳腺,前列腺和食道,與酒精相關的癌症風險似乎可以解釋這種升高的風險。

Zaitsu博士說:“在日本,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癌症。” “鑑於目前總體癌症發病率的負擔,我們應進一步鼓勵促進公眾對酒精相關癌症風險的教育。”

很多人覺得平均來說日本人酒量不錯,但此這項研究來看,如果長期有少量飲酒習慣的人來看(量大當然更危險),反而是健康警訊。在日本(也屬亞洲),酒精代謝基因變異的狀況可能也不少見,因此規律喝酒即是規律接觸致癌物質,即使量少,仍會增加癌症風險。

參考文獻:

Masayoshi Zaitsu, Takumi Takeuchi, Yasuki Kobayashi, Ichiro Kawachi. Light to moderate amount of lifetime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ncer in JapanCancer, 2019; DOI: 10.1002/cncr.3259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代謝症候症影響了近30%的美國人口,並增加了罹患2型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但是,生活型態干預措施,例如採用健康飲食和增加體育鍛鍊很難維持,即使與藥物結合使用,也往往不足以完全控制該疾病。

現在,在共同努力下,來自Salk研究所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10個小時的限時飲食干預下(又稱間歇性斷食),與傳統藥物結合使用,可以減輕體重,減少腹部脂肪,降低血壓和膽固醇,以及參與者更穩定的血糖和胰島素濃度。這項初步研究於2019年12月5 日發表在《細胞代謝》雜誌上,可能為代謝症候群患者這些可能會發展成危及生命,並得付出昂貴的醫療成本的疾病,例如糖尿病的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我們發現,限時飲食與藥物相結合可以使代謝症候群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 Salk的作者,Salk監管生物學實驗室教授Satchidananda Panda說。“與計算卡路里不同,限時飲食是一種簡單的飲食干預措施,我們發現參與者能夠遵循飲食時間表。”

有時間限制的飲食(在一個固定的10小時內吃完所有卡路里)可以維持一個人的晝夜節律,並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健康效益,這一點已由Salk團隊先前的研究證明。晝夜節律是影響人體幾乎每個細胞的24小時生物過程週期。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發現,不規律的飲食方式會破壞該系統,並增加代謝症候群和其他代謝紊亂的風險,這些症狀包括腹部脂肪增加,膽固醇或甘油三酸脂異常以及高血壓和血糖濃度升高。

艾米麗·曼努吉安(Emily Manoogian)說:“在一個恆定的10小時窗口內進食和喝水(水除外),可使您的身體在剩下的晚上14小時可以休息和恢復。您的身體還可以預測何時進食,從而可以優化新陳代謝。” ,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旁達實驗室的博士後。“我們想知道控制食物攝入的時間以維持晝夜節律是否會改善已經有心臟代謝疾病且在治療的個體的健康。”

共同第一作者,助理邁克爾·威爾金森補充說:“我們推測每天限制在10個小時內的飲食干預可能是有益的,因為薩奇達南達熊貓(Satchidananda Panda)在動物方面的開創性研究表明,限時飲食可以帶來顯著的健康益處,包括更健康的新陳代謝。”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臨床醫學教授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健康中心心髒病專家。

這項初步研究包括19位被診斷患有代謝症候群的參與者(13名男性和6名女性),他們在每天超過14小時的時間範圍內自我報告飲食。此外,84%的參與者正在服用至少一種藥物,例如他汀類藥物或抗高血壓藥。研究參與者使用熊貓實驗室的myCircadianClock應用程序記錄了他們在最初的2週基線期間的飲食時間和飲食,然後進行了3個月,10小時有時間限制的飲食干預。將近86%的參與者使用該應用程序正確記錄了他們的食物,發現整個研究過程中的依從性很高。

參與者在干預期間未報告任何不良影響。為了將食物攝入量減少到10小時之內,大多數參與者每天都延後第一餐,並提前最後一餐時間,因此不漏餐。儘管不建議減少卡路里的攝入量,但一些參與者確實報告了進食減少,這可能是由於進食窗口時間較短所致。

總體而言,參與者的睡眠得到改善,體重,體重指數,腹部脂肪和腰圍降低了3-4%。由於參與者顯示血壓和總膽固醇降低,因此心臟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已減少。血糖濃度和胰島素濃度也顯示出改善的趨勢。

“代謝與晝夜節律密切相關,並且知道這一點,我們能夠開發出一種干預措施來幫助代謝症候徵患者而不會減少卡路里或增加體育鍛鍊,”該書的共同通訊作者兼醫學副教授Pam Taub說。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健康中心的心臟病專家。“如果我們能夠優化晝夜節律,那麼我們也許能夠優化新陳代謝系統。”

旁達補充說:“適應這種10個小時的限時飲食是減輕代謝症候群和改善健康狀況的簡便且經濟高效的方法。” “將能幫助一百萬患有糖尿病前期的人的糖尿病發作延遲甚至一年,該干預措施可以節省大約96億美元的醫療費用。”

科學家們目前正在由美國糖尿病,消化與腎臟病研究所資助的一項臨床試驗,以研究限時飲食對100多名患有代謝症候群的參與者的更大益處。該研究包括其他措施,這些措施將有助於研究人員調查人體成分和肌肉功能的變化。

參考文獻:

Michael J. Wilkinson, Emily N.C. Manoogian, Adena Zadourian, Hannah Lo, Savannah Fakhouri, Azarin Shoghi, Xinran Wang, Jason G. Fleischer, Saket Navlakha, Satchidananda Panda, Pam R. Taub. Ten-Hour Time-Restricted Eating Reduces Weight, Blood Pressure, and Atherogenic Lipids i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Cell Metabolism, 2019; DOI: 10.1016/j.cmet.2019.11.00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水中生產嬰兒的危險性不比陸地生產的嬰兒高,而且水中生產女性的一級和二級撕裂傷較少。

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兩位助產士執業397例水生和2025例陸地生進行分析。出生後接受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的的結果無差異,兩組的產後出血率相似。

UM護理學院教授,該論文的高級作者麗莎·凱恩·洛(Lisa Kane Low)說:“總的來說,如果您使用適當的技術,那麼效果將非常好。” “它們反映了我們在國際水中生產研究中看到的情況。”

護理與研究臨床副教授露絲·齊林斯基(Ruth Zielinski)表示,更多的醫療院所應該提供水中生產,並該有實施水中生產的指南。

在分娩時,婦女在裝有水的浴缸中而不是在床上分娩。因為考慮對新生兒的危險而很少有美國醫院或分娩中心提供浴缸分娩,這主要是由新生兒感染或臍帶撕裂的案例研究建議的。專業組織傾向於同意生產婦女應該親水以保持舒適,但並非所有人都支持在水中生育。這意味著醫院必須讓婦女在分娩前離開浴缸。

在分娩時,嬰兒從浴缸中移出時吸第一口氣。在此之前,他們的肺部充滿水,當他們接觸空氣並呼吸時,肺部的水就會被置換。連接的臍帶則提供氧氣。

齊林斯基說:“重要的是不要讓嬰兒再浸到水裡。” 在UM,他們出生在水中,幾乎立即被帶出,因此請小心不要將嬰兒們再次淹到水裡。媽媽和寶寶通常在分娩胎盤之前先借助幫助和溫暖的毯子將其移出浴缸,以便可以更準確地計算失血量。

齊林斯基說,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曾水中生產的婦女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Uche Menakaya, Shakeeba Albayati, Elizabeth Vella, Jennifer Fenwick, Donald Angstetra. A ret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water birth and conventional vaginal birth among women deemed to be low risk in a secondary level hospital in AustraliaWomen and Birth, 2013; 26 (2): 114 DOI: 10.1016/j.wombi.2012.10.00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益生菌-或“好細菌”-已用於治療嬰兒腸絞痛(嬰兒哭鬧(Baby colic)也稱為嬰兒腸絞痛,定義為嬰兒每天超過三小時,每週超過三天,持續三週以上,但其他方面都正常的情形),取得了不凡的成功。在《Alimentary Pharmacology&Therapeutics》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每天接受益生菌達28天的嬰兒,用含有特定益生菌菌株(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B-12,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B-12)的滴劑在40位嬰兒的患者中,有80%減少了50%每天的哭泣時間。也對睡眠時間,排便頻率和黏稠度產生有益的影響。相比之下,接受安慰劑的40名嬰兒中只有32.5%有此效果。

嬰兒腸絞痛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胃腸道疾病,在出生後的前三個月影響多達25%的嬰兒會出現,儘管它是一種良性疾病,但卻是嬰兒及其家庭遭受嚴重困擾的根源。它與母親產後憂鬱,早期母乳餵養停止,父母沮喪即挫折感,嬰兒搖晃症候群(此症是指因為施加於嬰幼兒頭部劇烈的來回搖晃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尤其是腦部的傷害。),多次就診,藥物使用,配方奶更換以及長期不良後果(例如過敏,行為和睡眠問題)有關。

該研究中觀察到的效果與腸道微生物菌叢的正調節有關,與細菌丁酸(butyrate)含量的增加有關,丁酸是一種短鏈脂肪酸,能夠積極調節腸道蠕動,疼痛感,腸腦軸和發炎。

那不勒斯大學“費德里科二世”醫學博士Roberto Berni Canani,醫學博士說:“我們的研究提供了腸道菌叢作為干預嬰兒腸絞痛的靶標的重要作用的證據。” “有必要強調的是,該試驗研究了一種特定的特性良好的益生菌菌株,這個發現不能適用於其他益生菌菌株。”

參考文獻:

Rita Nocerino, Francesca De Filippis, Gaetano Cecere, Antonio Marino, Maria Micillo, Carmen Di Scala, Carmen de Caro, Antonio Calignano, Cristina Bruno, Lorella Paparo, Anna M. Iannicelli, Linda Cosenza, Ylenia Maddalena, Giusy della Gatta, Serena Coppola, Laura Carucci, Danilo Ercolini, Roberto Berni Canani.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B-12® in infant colic: A randomised, double 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19; DOI: 10.1111/apt.1556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人員在大腦中發現,根據今天在北美放射學會年會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與不服用避孕藥的女性相比,服用口服避孕藥(通常稱為避孕藥)的下視丘容量要小得多。 (RSNA)。

下視丘位於腦垂體上方的大腦底部,產生激素並幫助調節身體的基本功能,包括體溫,情緒,食慾,性慾,睡眠週期和心率。

研究人員稱,包括口服避孕藥在內的性激素對人下丘腦的結構影響尚未見報導。這可能部分是因為尚未提供用於定量分析下丘腦MRI檢查的有效方法。

Gruss磁共振研究的放射學教授Michael L. Lipton,醫學博士,FACR博士說:“目前尚缺乏口服避孕藥對人的大腦這一小而重要部分的作用研究。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研究中心和紐約蒙特菲奧雷醫學中心的MRI服務醫學總監。“我們驗證了評估下視丘容量的方法,並首次確認當前口服避孕藥的使用與較小的下視丘容量有關。”

口服避孕藥是最流行的節育方法之一,也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包括月經不調,抽筋,痤瘡,子宮內膜異位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國家衛生統計中心2018年的一份報告,從2015年到2017年,美國約有4700萬15-49歲的女性報告了目前使用避孕藥的情況。其中,有12.6%使用了藥丸。

利普頓博士及其同事在研究中招募了50名健康女性,其中包括21名正在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所有50名婦女均接受了腦部MRI檢查,並使用一種經過驗證的方法測量下視丘容積。

利普頓博士說:“我們發現正在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和未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的大腦結構大小存在顯著差異。” “這項初步研究顯示出很強的關聯性,應該促使人們進一步研究口服避孕藥對大腦結構的影響及其對腦功能的潛在影響。”

這項研究的其他發現被Lipton博士描述為“初步”,其發現下視丘體積變小也與更大的怒氣有關,並顯示出與憂鬱症狀的強烈相關性但是,研究發現下視丘容積與認知能力之間無顯著相關性。

參考原文報導: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Study finds key brain region smaller in birth control pill users."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4 December 2019.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12/191204090819.htm>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列腺癌是英國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但我們仍然不知道其所有原因。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將遺傳學用作衡量體育活動以衡量其對前列腺癌影響的方法,該研究表明,身體活動量大的人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風險。這項研究包括了超過14萬名男性,其中80,000名患有前列腺癌。

這項新研究今天(12月5日)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上,由布里斯託大學領導,並由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WCRF)和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Cancer Research UK ,CRUK)共同資助。研究發現,DNA某些序列變異會使人更加活躍,與沒有這種特定DNA變異的人相比,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降低了51%。重要的是,這些發現與整體體育活動有關,而不僅僅是劇烈運動。

WCRF自己的證據已經證實,多活動可以減少腸癌,乳腺癌和子宮癌的風險,但是體能鍛鍊對前列腺癌影響研究的證據有限。但是,這項利用遺傳學作為體育活動替代指標的大型研究發現,活動量大的人可能實際上會對前列腺癌的風險產生重大影響。迄今為止,除了保持健康的體重之外,幾乎沒有證據證實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風險。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布里斯托爾醫學院:人口健康科學部的遺傳流行病學高級講師莎拉·劉易斯博士說:“這項研究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研究,它使用了一種相對較新的方法來補充當前的觀察性研究來發現導致前列腺癌的原因。這表明體育鍛鍊對前列腺癌的影響可能比以前認為的要大,因此有望鼓勵男人更加活躍。”

WCRF研究基金負責人Anna Diaz Font博士說:“到目前為止,體育鍛鍊對前列腺癌的影響只有有限的證據。這項新研究研究了22種危險因素對前列腺癌的影響,但是體育鍛鍊的結果最驚人。這將為進行更多的研究鋪路,在這項研究中,類似的方法可以應用於其他生活方式因素,以幫助確定男性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風險的方法。”

這種將遺傳學,生活方式和癌症風險結合在一起的新型研究,為觀察性研究的先前證據提供了證據,即規律的身體鍛鍊可以降低癌症風險。

參考文獻:

Nabila Kazmi, Philip Haycock, Konstantinos Tsilidis, Brigid M Lynch, Therese Truong, The PRACTICAL Consortium, CRUK, BPC3, CAPS, PEGASUS, Richard M Martin, Sarah J Lewis, Appraising causal relationships of dietary, nutritional and physical-activity exposures with overall and aggressive prostate cancer: two-sample Mendelian-randomization study based on 79 148 prostate-cancer cases and 61 106 contro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dyz235, https://doi.org/10.1093/ije/dyz23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美國胸科學會雜誌《Annals of the Year》發表的“減少空氣污染對健康的益處”的研究結果,減少空氣污染對健康結果產生了快速而顯著的影響,並降低了所有相關原因的發病率。

國際呼吸學會論壇(FIRS)環境委員會的研究回顧了從源頭上減少空氣污染的干預措施。它探討在幾種情況下實踐這些的結果和時間點,並發現健康方面的改善是驚人的。例如,從愛爾蘭禁止吸煙的第一周開始,所有原因死亡率降低了13%,缺血性心葬病降低了26%,中風降低了32%,慢性病阻塞性肺疾病(COPD)發作降低了38%。有趣的是,在這種情況下,最大的收益來自不吸煙者。

該報告的主要作者,ATSF的醫學博士Dean Schraufnagel說:“我們知道污染控制會帶來好處,但是實現這些目標的規模和相對較短的時間令人印象深刻。” “我們的發現證明,減少空氣污染暴露對健康結果幾乎立即產生了實質性影響。至關重要的是,各國政府必須立即採納並執行WHO的空氣污染準則。”

在美國,猶他州一家鋼廠關閉了13個月,導致肺炎,胸膜炎,支氣管炎和氣喘的住院治療減少了一半。PM10(一種污染物)每減少100μg/ m3 ,學校缺席率降低40%,每日死亡率降低16%。在工廠關閉期間懷孕的婦女早產的可能性較小。

在1996年奧運會期間,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實施了一項為期17天的“運輸策略”,其中包括關閉城市的部分區域,以幫助運動員按時參加比賽,同時也大大減少了空氣污染。在接下來的四個星期中,兒童因氣喘而去診所就診的次數下降了40%以上,去急診室就診的次數下降了11%。氣喘住院治療減少了19%。同樣,當中國為北京奧運會施加工廠和運輸限制時,兩個月內肺功能得到改善,與氣喘相關的醫生就診次數減少,心血管死亡率降低。

除全市範圍內的警察外,減少房屋內的空氣污染也可帶來健康益處。在奈及利亞,擁有乾淨爐灶的家庭在懷孕9個月期間減少了室內空氣污染,他們的出生體重更高,分娩時的胎齡更高,周產期死亡率更低。

該報告還從經濟角度審查了環境政策的影響。它著重指出,《清潔空氣法》頒布25年後,美國環保署估計健康收益超過成本32:1,節省了2萬億美元,被公認為是有史以來最有效的公共衛生政策之一在美國。在1990年至2015年期間,主要污染物(顆粒物[PM],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鉛)的排放量減少了73%,而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250%以上。

鑑於這些發現,Schraufnagel博士充滿希望。他說:“空氣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健康風險,影響到所有人。城市發展,工業化發展,全球暖化以及對空氣污染危害的新認識提高了污染控制的緊迫程度,並強調了不作為的後果。” “幸運的是,減少空氣污染可以帶來迅速而實質性的健康改善。席捲整個國家的廣泛政策可以在幾週內降低所有原因因死亡率。減少交通的當地計劃也迅速改善了許多健康措施。”

在積極排毒之前,透過適當的管控汙染源。將低汙染的曝露,身體的負擔即獲得立即的舒緩,致病率以及與胸腔甚至心血管疾病的致病率以及死亡率即獲得控制,降低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影響非常直接且有效。

參考文獻:

Dean E. Schraufnagel, John R. Balmes, Sara De Matteis, Barbara Hoffman, Woo Jin Kim, Rogelio Perez-Padilla, Mary Rice, Akshay Sood, Aneesa Vanker, Donald J. Wuebbles. Health Benefits of Air Pollution Reduction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2019; 16 (12): 1478 DOI: 10.1513/AnnalsATS.201907-538CME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0%的脹氣逆流是胃酸太少?醫師:先用3種方法判斷

【早安健康/吳文傑醫師】

胃食道逆流進階班第16堂:90%逆流都是胃酸太少?



這個問題有位患者寫了許多信來中心詢問,強調這是多數人的問題,因此,我一定要寫一篇自己的見解與大家分享。

胃食道逆流的原因根本就不是胃酸分泌的多跟少,所以我認為這個答案是劃錯重點,當然,你逆流後看醫師開藥,吃了降胃酸的藥當然就會造成胃酸分泌的降低,但是這是治療後的後果,絕對不是原因。

國外自然醫學療法確實有提倡服用甜菜鹼來治療胃酸不足所引起的脹氣不適,當中也常會搭配胃蛋白酶一起服用,增加蛋白質的消化,減少脹氣的感覺,臨床上,確實有部分脹氣患者吃西藥沒效的,改吃甜菜鹼與酵素而改善的。但是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這樣的療法是要在確定屬於胃酸不足引起的「脹氣」可能有效,不是胃食道逆流喔!若本身已經有胃炎或胃潰瘍等疾病,這樣療法可能會增加胃壁的傷害,而引起嚴重併發症。

另外,像這樣的健康產品一般不會有《藥劑業及毒藥條例》或《中醫藥條例》註冊。更沒有相關醫藥單位的評核,所以通常會加註產品並不供作診斷、治療或預防任何疾病之用。如果真的吃出問題也沒有藥害救助法可以幫忙,建議還是要小心評估。

在2018年的韓國研究分析46位患者是否有幽門桿菌以及萎縮性胃炎與胃酸酸鹼度的關係,發現有幽門桿菌感染的患者中胃酸分泌的較少,六成感染者胃酸Ph都在3以上,與正常1-2之間高的多,原因可能是胃體已經有萎縮性胃炎,導致分泌胃酸的細胞變的稀少,因此胃酸會分泌的不足而導致胃液的酸鹼值上升,若是在胃竇(胃接十二指腸的前段)有萎縮性胃炎,對胃酸則不會有影響.

早在2013年就有科學家去分析1555個健康檢查患者,結果發現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比較不會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我想這就應證了萎縮性胃炎造成了胃酸分泌不足,胃液的酸鹼度會變的不酸,也就比較不會引起胃酸逆流火燒心的症狀了.

胃酸若是分泌不足,會導致胃液的酸鹼值上升,也就是沒那麼酸了,這其實常見於長期服用降胃酸藥的患者,若不是服藥的患者,則主要是曾感染過幽門桿菌引起萎縮性胃炎所致,患者會因此比較有消化不良的情形,尤其是肉類等蛋白質食物,另外,也因為缺乏對食物殺菌的防線,所以容易得到細菌感染而腹瀉。

胃酸分泌不足在現今無實用的評估方法,我都會請病人吃飯前試試喝醋或是檸檬汁,如果藉由吃酸的食物就會降低脹氣的症狀,那可能真的有胃酸不足的問題,當然如果吃酸的食物就更不舒服,你就不需要去補充增加酸的藥品或食物了。第二種比較科學的方式就是做胃鏡檢查,看看也無萎縮性胃炎,第三種方法就是放置酸鹼監測導管,可以監測24小時胃裡的酸度,但這可以了解胃液的酸鹼值,卻很難評估胃酸分泌的量,因此,在嘗試酸治療胃食道逆流前,一定要請教醫師,好好評估後才可小心治療.假設真的胃酸不足引起脹氣逆流,飯前喝點蘋果醋或是檸檬水也是不錯的選擇喔!

鄭醫師補充:

不想透過胃鏡或者放置酸鹼監測導管等侵入性檢查,但仍想要透過檢測來確認是否有胃酸不足的狀況,建議大家不妨透過功能醫學的有機酸代謝檢測,分析身體的代謝體的尿液檢測能直接了解使否有胃酸缺乏的狀況,不需忍受侵入性檢查的煎熬。胃酸缺乏還吃制酸劑,便是雪上加霜,長期服用制酸劑對身體的蛋白質以及礦物質的吸收都是負面,進而影響骨骼(礦物質缺乏)甚至是大腦健康(蛋白質吸收不足),不可不慎!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咖啡降17%糖尿病風險!腎病能喝咖啡嗎?醫師:避開這杯就行

 

新聞中心王彥文

2019年12月6日 下午12:00
【早安健康/王彥文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調查,台灣18歲以上民眾之糖尿病盛行率為11.5%,在亞洲國家中是最高的,同時也高過8.8%的全球平均盛行率。不但如今有200多萬糖尿病患者,每年更以25000名的速度在持續增加。糖尿病不僅會造成眼部、血管、神經方面的病變,在現在講究生活品質的大眾眼中,最可怕的併發症是腎臟病變,慢性腎臟病到最壞階段後、只有洗腎與移植兩條路可走。但近年來的研究顯示,咖啡可以預防糖尿病、也減少慢性腎臟病的死亡率。

咖啡可預防糖尿病

日本九州大學醫學研究院的古川純典教授,從1986年開始研究即將退役的日本自衛軍官的定期體檢結果,並實施讓受檢者改變飲食習慣的「介入調查」,在2009年發表了結果:無論是咖啡、或者低咖啡因咖啡,每天飲用3~4杯的受驗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17%。

這個結果,跟荷蘭研究團隊在2002年發表的「每天喝7杯咖啡的人比每天喝2杯的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減少了一半」吻合,就算是飲用無咖啡因咖啡的受驗者,在經過16週後、雖然出現高於飲用正常咖啡的受驗者之數字,但與完全不喝咖啡的受驗者們相比,對糖質的耐受能力還是增強了。
另外在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結果中也顯示:四年間減少一杯咖啡飲用量的人,比不減少咖啡飲用量的人之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17%。因此適量的飲用咖啡,可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專門為日本醫療界提供各種專業研究情報管道的日本醫療·健康情報研究所綜合多項資料指出,喝咖啡能夠預防糖尿病最可能的原因是:咖啡因能夠加速燃燒體脂肪;而咖啡中含有的綠原酸為強力的抗氧化物質,它發揮了抗氧化與抗發炎的功效,因此對於預防糖尿病與動脈硬化出現成果
下一頁告訴你:慢性腎臟病友可以喝咖啡嗎?日本醫師說「沒問題!但記得避開這種」

 

慢性腎臟病人可以適量喝咖啡

糖尿病患者如果併發腎臟病變、就無法挽回,但是在2018年,葡萄牙北里斯本醫院發表在國際內臟學術雜誌「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的研究結果顯示,4863名慢性腎臟病患者中咖啡攝取量最多的人,死於慢性腎臟病的機率為22%、是研究中三組不同攝取量中風險最低的。

日本的腎臟內科醫生森維久郎表示,基於以上研究結果,目前他會建議正常人可以適量攝取咖啡來預防糖尿病;而喜愛咖啡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如果醫生沒有囑咐需要嚴格控管鉀的攝取量,依然可以適量攝取咖啡、降低死亡風險,不需要因為慢性腎臟病捨棄嗜好品。但由於即溶咖啡中的鉀含量很高,因此必須避開喝即溶咖啡。

在喜愛咖啡的歐洲,歐盟食品安全機關建議的每天咖啡因攝取量為每次不超過200毫克、每天攝取量為400毫克以下。因此應該選擇淺焙的咖啡豆,不喝義式咖啡改喝美式咖啡。在家泡咖啡時,一杯110ml的咖啡用10克的咖啡粉,在餐後飲用。

鄭醫師補充:

腎臟病透析移植期刊的2018年一項研究證實,多攝入咖啡可能有助於降低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死亡風險。

在一般人群中,咖啡攝取與死亡率之間存在反比關係。但是,慢性腎病患者的咖啡消耗與死亡率之間的關聯仍不確定。研究人員假設,攝入咖啡可能與慢性腎臟病參與者的死亡率降低有關。

咖啡的可能的保護作用可能與血管狀況的作用有關,因為已知咖啡會促進諸如一氧化氮的物質的釋放,從而改善血管的功能。

美國成年人口中約有89%每天攝入咖啡。在美國,大約有14%的成年人患有慢性腎臟疾病。慢性腎臟疾病與增加的醫療保健費用和更高的死亡風險相關。預計該疾病的流行在全球範圍內將繼續增加。

該研究涉及從1999年至2010年觀察到的4,863名美國人的數據。與食用少量咖啡飲料的人群相比,咖啡的消費者更可能是男性,非西班牙裔白人,受教育程度較高且年收入較高收入,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前的吸煙者,飲酒量較高,以前的中風較少。

分析結果發現,慢性腎病參與者的咖啡消耗與全因死亡率之間呈負相關。與攝入較少咖啡的人相比,攝入較高咖啡的患者在中位隨訪60個月後死亡風險降低了近25%。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Miguel Bigotte Vieira表示:“我們的研究證實,咖啡攝入對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具有保護作用。即使考慮了其他重要因素(例如年齡,性別,種族,這些結果表明,建議腎病患者多喝咖啡可降低其死亡率,這將是一種簡單,臨床有益且價格低廉的選擇,儘管理想情況下應在隨機臨床中確認試用。” 作者強調,這項觀察性研究不能證明咖啡可降低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死亡風險,而僅暗示了這種保護作用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Miguel Bigotte Vieira, Rita Magriço, Catarina Viegas Dias, Lia Leitão, João Sérgio Neves. Caffeine consumption and mortality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analysis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2018; DOI: 10.1093/ndt/gfy234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研院發現關鍵酵素 驅蟲、骨疏藥成份可治僵直性脊椎炎

 

2019年12月6日 下午12:26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許多年輕人長期受背痛所苦,到醫院求診才知道是罹患僵直性脊椎炎,不得不面對往後治療的漫漫長路。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林國儀,與台北慈濟醫院劉津秀醫師,結合國內外醫療院所,成功找到僵直性脊椎炎的關鍵酵素TNAP,解開致病機制,並發現既有包括驅蟲和治療骨質疏鬆兩種藥物,有機會「老藥新用」再開發,為此醫療難題帶來曙光。研究成果已於本(2019)年11月刊登於《臨床研究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並獲《自然評論風濕病學期刊》(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撰文評論。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發生在脊椎關節的慢性發炎疾病,患者的肌腱和韌帶連接處會開始增生贅骨,一節節的脊椎將互相沾黏而失去柔軟度,最後便僵化如一根竹竿。目前治療僵直性脊椎炎以使用抗發炎藥物為主,尚無可有效阻止贅骨生成的方法。 

有感於此,在臺北慈濟醫院擔任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的劉津秀,在看診繁忙之際,仍投入中研院轉譯醫學博士學程,並加入專門研究免疫學的林國儀團隊,希望找到根治此一醫療難題的方法。經過七年努力,原本從免疫學角度出發,後來峰迴路轉,找出僵直性脊椎炎從幹細胞到基因的訊息傳遞路徑,更找到贅骨生成的關鍵酵素TNAP。 

林國儀表示,本研究從臨床手術中取得病患的贅骨間葉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MSC是一種多功能幹細胞,也是成骨細胞與軟骨細胞的來源;而在MSC中的HLA-B27基因,則經證實與僵直性脊椎炎密切相關。在將MSC植入老鼠體內後,研究團隊發現,老鼠脊椎三周內便有贅骨生成。 

深入研究後,團隊終於破解僵直性脊椎炎的致病機制:當MSC中的HLA-B27基因在合成蛋白質時發生錯誤堆疊,形成不正常的結構,便會傳遞特殊訊息增加TNAP酵素,進而造成異常的骨化,最終導致僵直性脊椎炎。

 掌握關鍵酵素TNAP後,研究團隊進一步透過藥物篩選,找出pamidronate等現有的雙磷酸鹽藥物,即有助於抑制小鼠體內的TNAP酵素。劉津秀表示,pamidronate目前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未來可進一步針對pamidronate進行抑制TNAP以阻止贅骨生成的臨床試驗,而對使用中的老藥找到新用途,理論上可以加速臨床實驗的進程,希望有機會提供僵直性脊椎炎病患新的治療選擇 

研究團隊也用臺、英兩國超過300組跨越人種的血清,找到預測疾病進程的方式。測試結果證實,TNAP酵素對不同人種皆會產生贅骨,而TNAP酵素的活化程度,也與骨化的情形成正比。 

同時,本研究也發現血清中骨來源的TNAP,可作為贅骨生成速率的生物指標。根據此一指標,合併臨床上的發炎指數(CRP),就可以預測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中,容易產生脊椎沾黏鈣化的高危險群,早期對症下藥。 

林國儀表示,本次研究是各單位合作的成果,大家共同的目標,就是為僵直性脊椎炎找到根除的治療新方法。慈濟醫院陳英和醫師提供了在手術中取出病患的贅骨,而中國醫藥大學的洪士杰醫師則協助從贅骨中取得間葉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此外,來自臺北慈濟醫院陳俊雄醫師提供了140個臺灣患者的血清,中山醫大魏正宗醫師亦協助引介來自英國免疫風濕科醫師Sengupta Raj提供180位英國患者的血清。 

本文第一作者劉津秀醫師,參與中研院與高雄醫學大學合辦之轉譯醫學博士學程,由林國儀及中國醫藥大學幹細胞中心醫師、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洪士杰共同指導。本次研究經費主要來自中研院、科技部及慈濟醫院。 

本研究論文:https://jci.org/articles/view/125212

是僵直性脊椎炎或生長痛、運動傷害?醫師教你辨別

記者羅真/台北即時報導

2019年12月6日 下午12:14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好發於年輕男性的慢性自體免疫疾病,症狀經常被誤認為生長痛、運動傷害,曾有一名30幾歲男性患者延遲將近十年才至風濕免疫科就醫確診。醫師表示,如果關節疼痛超過六周、晨起有僵硬現象、疼痛部位要動一動才會感到緩解等,就要懷疑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及早就醫。

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蔡秉翰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16至40歲,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常見從薦骨發炎導致下背痛,也可能有脊椎以外的地方感到不適。

蔡秉翰臨床上曾遇過患者誤以為是生長痛而赴兒科就醫,或者誤以為是運動傷害而赴骨科或復健科就醫。但罹病初期,未必能從影像檢查中看出端倪,最後才至風濕免疫科確診,影響預後。

蔡秉翰表示,生長痛的感覺會隨時間消失、運動傷害會因為休息而康復,但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卻是要動一動才會緩解不適。

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劉津秀表示,高達九成五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帶有B27型人類白血球組織抗原(HLA-B27基因),帶因者發病率為一般人的171倍。因此有家族史的民眾應對於自身症狀提高警覺。

鄭醫師補充:

如果這項發現同樣適用於人體,那麼肯定是僵直性脊椎炎的嶄新療法,而且是從根調控致病機轉,值得期待。希望日後人體試驗能夠得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廣泛應用於正規治療,造福患者。

參考文獻: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