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暢銷小說《格雷的五十道陰影》搬上螢幕,這部電影在某些國家遭禁,原因是因為內容有不少性虐待鏡頭。

我相信有些人是衝著性愛鏡頭去看的,然而性愛鏡頭背後,導演想傳遞的其實還有許多深義。我沒有看過原著,因此這裡我僅就電影內容來探討。

以男女主角來說,開始兩人處於極不平等的地位。男性多金、事業有成且外型出眾,是大家公認的鑽石級單身漢。條件這麼好的男性,一直未傳緋聞,還一度被認為是同性戀。

女主角扮演只是在一般大學,即將畢業,經濟狀況並不好,因此,能獲男主角的青睞,一般人會認為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包含女主角也這麼認為。

然而女主角個性也不是一般人,除了從小家庭的陰影外,其實她還蠻清楚自己的需求,而且小心翼翼,不輕易妥協,直到遇到男主角,她才開啟自己的心門。

接下來,男主角用驚人的經濟實力製造的驚喜,絕對是女性朋友的夢幻場景,然而,女主角並未因此而沖昏頭。她對男主角的操控焦慮,開始有興趣想了解,因為她也知道自己愛上男主角了。

要了解一個人,打開一個人的心房,得要擁抱對方的生活。女主角做到了,她最後了解為何男主角為何得透過極端的性愛方式來達到自己的快感,但同時她也意識到,男主角真的不可能愛她,一如男主角在片中不只一次的強調。因此最後女主角選擇離開,即使知道自己愛對方,但自己不能違逆自己的感受,因此她選擇回到自己的生活。

有趣的是,男主角慢慢打破自己許多既定的軌跡,開始需求對方。最後一幕,女主角堅持離開,導演讓我們看到男主角反而放不下了。在男女互動上,主導關係的人,必然是了解對方的人,大家不妨參考驗證。

這是第一集,接下來還有兩集,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性杨花乃基因

 

中广新闻网 – 2015年2月16日 上午10:35

澳洲研究人员说,红杏出墙是基因作祟。

澳洲昆士兰大学遗传学和神经科学研究人员,分析了七千多人的DNA和行为状况。结果发现这七千多人里有百分之六点四的妇女有过婚外情。进一步分析又发现,这些妇女身上都有这这种不贞基因。

研究人员说,人会从父亲和母亲身上各接受一组AVPR1A基因。这两组基因相遇就有可能产生变异。变异有可能变成不贞基因。而有意思的是,这种变异基因只会在女性身上出现。

昆士兰大学心理学教授齐池说,以往大家以为不贞是遗传、社会和文化等因素造成的。不过,从他们的研究可以知道,水性杨花是基因变异的结果。

 

郑医师补充:

真是有趣的研究,虽然基因有关联,但也不该全部推给基因。婚姻有问题,应该尝试找出问题所在,勉强维持又缺乏意愿经营的关系,恐怕才是当事人应该正视的问题所在。

参考文献:

Genetic analysis of human extrapair mating: heritability, between-sex correlation, and receptor genes for vasopressin and oxytocin

Zietsch, Brendan P. et al.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 Volume 36 , Issue 2 , 130 - 136

 DOI: http://dx.doi.org/10.1016/j.evolhumbehav.2014.10.001

http://www.ehbonline.org/article/S1090-5138%2814%2900131-7/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上檔的一部非主流電影,由許鞍華導演,講述民國四大才女(與張愛玲並列)蕭紅的生平,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她的介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0%A7%E7%BA%A2

黃金時代,透過許多蕭紅本人的文章以及周邊的友人提供的資料,試圖還原蕭紅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這部三小時的電影,核心要說的就是蕭紅的個性,她是透過自己敏銳的感覺以及對文字敏感等天分,直接寫作。對文字感覺強的人,都能直接感受到,她渾然天成的筆觸以及情感。她的人也是一樣,她只跟隨自己的感覺去行事,在感情上,也就是這部點影的主軸,我們看得到,即使不符當時的社會要求與期待,她仍選擇勇敢去愛,因為她是個單純的人,寫作上也同樣呈現這樣的性格,她只想單純的寫東西,又因為敏感、怕寂寞,所以需要有人陪。

因為忠於自己感受,所以寫作跳脫當時的社會焦點(抗戰、戰亂等等),等戰亂過了,忠實呈現人的本質作品。她的小說會被一再拿出來討論,因為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即使她只活了31歲。

了解這樣的主軸,看這部電影將會極其有趣,不覺得電影播放時間太久。

此外,我看過原本有一段預告,可能在這個版本上演時,被剪掉了,但我還記得是這樣說的:

我沒有辦法決定如何生,也沒有辦法決定如何死,但我能決定如何愛。

蕭紅的愛,源於忠於自己的感覺,就是生命的每一個此時此刻。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期失業 恐變得欠自律、難相處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許多人選擇在年後轉職,萬一轉職不成,恐要小心長期失業對健康帶來的不良影響。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及史德林大學研究指出,一般認為不致因人生重大事件而改變的親和力、謹慎、自律、盡責、好奇、富想像力等較正面的「人格特質」,可能因長期失業而日漸消磨。

瑞士蘇黎世大學研究也顯示,在經濟較景氣時失業帶來的心理壓力比金融風暴等「歹年冬」時更為沉重,使失業者的自殺風險比經濟不景氣時高出許多。

【失業比減薪更可怕】蘇黎世大學團隊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刺胳針:精神病學》的研究,比較2000至2007年與2008至2011年間,全球63國自殺人口的變化。結果發現,每年有2成自殺者是因失業而尋短,失業自殺者平均人數是2008年金融風暴後因收入減少、負債、隨時可能遭裁員等因素而自殺人數的9倍多。

「儘管在經濟較景氣時失業會比較容易找到新的工作,但失業者自殺率卻較高。」蘇黎世大學精神病學研究員卡洛斯諾特分析,一般認為失業率屢創新高時,自殺率也會隨之飆升,但分析各國失業率波動後發現,無論在金融風暴前後,失業率到達「波峰」的前6個月反倒自殺率最高。諾特認為,對失業者而言,在周遭眾人普遍都「還過得去」時失業,比「大家都混不下去」的狀況更可怕,可能因此逼人走上絕路。

一般認為,失業會提高自殺風險,是因為情緒長期處於憂鬱或焦慮的狀態;南安普頓大學及史德林大學團隊發表於《應用心理學期刊》的研究則顯示,失業者會因「失去身分」而質疑自我價值,進而「轉性」,使某些從小養成、早已根深柢固的人格特質產生變化。

【長期失業導致轉性】研究人員追蹤約7千名德國成人近4年的就業情形,並與心理學上常用的開放性、嚴謹性、外向性、親和性及情緒穩定性等5項人格特質相比對。結果發現,若轉換工作跑道能「無縫接軌」或待業未超過1年,人格特質不致產生變化。但女性長期失業後,禮貌、和藹、配合度高、寬宏大量、易信任他人等「親和性」特質會逐漸減弱,變得愈來愈「難相處」,而男性的親合性特質雖較不受失業影響,但在失業3年後會明顯減弱,甚至造成惡性循環,使謀職難上加難。

史德林大學管理學院研究員克里斯多福波伊斯指出,失業者會日漸喪失好奇、冒險、求新求變、富想像力等「開放性」人格特質,而男性長期失業後,謹慎、負責、自律、守時、凡事謀定後動等「嚴謹性」特質會逐漸減弱,變得愈來愈不值得被信賴,女性則較不受影響。研究人員分析失業者「自以為」人格特質變化的部分後則發現,女性對責任感等嚴謹性特質的「自覺」程度較高,代表男性不但因失業變得懶散,更糟糕的是還渾然不覺。

鄭醫師補充:

對許多人來說,自我認同包含自己的職業。尤其是某項職業做越久,認同越多。失業若是時間過長,自我認同可能會隨之動搖,對許多人來說的確如此。所以我們說,失業不只是經濟壓力,含包含某種程度的自我認同,一點也不為過。

自我認同有許多面向。 如能了解自己的價值非單一面向所能決定,即使遭逢不順,也不會讓自我價值瞬間瓦解,造成過多壓力。

自我認同,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鮮少會去思考,尤其是人生處於順遂情況下。失業過久,自覺人格、情緒開始出現變化,最好透過相關專業來協助,對某些人來說,還能避免自殺風險。

參考文獻:

Kawohl W, Seifritz E, Warnke I, Nordt C. Modelling suicide and unemployment: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covering 63 countries, 2000–11.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15.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medicaldaily.com/depression-and-unemployment-45000-suicides-are-associated-losing-job-321814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糖尿病可能牽連認知功能

 

糖尿病患者不只生理機能受到影響,連認知功能也可能受牽連。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認知功能測試時,成績表現往往較差,其中情緒、行為、思考控制能力比一般人低落。

上述發表於「身心醫學」期刊的研究,是首次綜合彙整研究檢視第二型糖尿病與執行功能之間的關聯性。執行功能為認知功能一環,會抑制習慣性思考模式、下意識情緒反應、反射行為等。

研究人員分析六十份研究報告,含括九千八百一十五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與六萬九千兩百五十四名非糖尿病民眾,研究人員比較兩組人的執行功能表現。研究首席作者公共衛生與健康系統學院研究生柯里‧文生表示,當一個人試圖抗拒環境逼迫壓力、自然原始反應,就得仰賴大腦執行功能,因此大腦執行功能非常地重要。

醫學專家常鼓勵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多注意飲食、規律測量血糖變化、遵照醫囑用藥。第二型糖尿病如果沒有好好控制、持續惡化,不但會讓生活品質變差,也會產生很多微血管、大血管併發症。

研究資深作者健康應用科學系教授彼得‧哈爾表示,對多數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生活上所有該注意事項都不屬於自然原始反應。人類天生就比較喜歡吃高熱量食物,如果用藥、治療很不方便、耗費時間,很多人就會抗拒遵照醫囑用藥。事實上,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更需要運用大腦執行功能,才能做好病情、生活管理。不過糖尿病會影響大腦,導致執行功能低落,患者必須更努力才能維持執行功能正常運作。

近幾年來,有些研究報告建議,年長者若要改善大腦執行功能,最好多參與刺激認知功能活動、規律運動,以強化大腦自我控制功能。哈爾教授舉例,像有氧運動、學習新事物,都能幫助大腦保持靈活。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再度證實那句話:失智症是第三型的糖尿病。之前諸多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失智症風險較高,這篇文章則進一步提醒,即使未達失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認知功能(包含情緒、行為以及思考能力)都較一般人來得差。這篇算是大規模的研究,可信度極高。

參考文獻:

Executive Function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Vincent, Corita BSc; Hall, Peter A. PhD

Psychosomatic Medicine:
doi: 10.1097/PSY.0000000000000103

http://journals.lww.com/psychosomaticmedicine/Abstract/publishahead/Executive_Function_in_Adults_With_Type_2_Diabetes_.99141.aspx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鼾易缺氧大腦萎縮風險飆升

 

最新研究指出,如果睡覺時打鼾嚴重,發生小中風、大腦萎縮機率比一般人高四倍。

這項最新研究是來自夏威夷,研究者針對一百六十七名死亡患者進行大腦解剖,對照患者生前所做的相關睡眠檢查,結果發現睡眠打鼾導致長期缺氧、睡不好的病人罹患小中風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近四倍之多,罹患大腦萎縮的風險,相較能進入深層睡眠的人超出三倍。

鄭醫師補充:

因為睡眠呼吸中止的人,淺眠時間比例提高,深睡期明顯不足。過去研究告訴我們,睡眠品質不好,失智風險也會隨之提高,而睡眠呼吸中止會讓心血管壓力增加,因此高血壓以及中風風險亦隨之提高。中風會導致腦萎縮,減損認知功能甚至是失智等等。因此這樣的研究結論完全符合之前相關研究的結果。

睡眠呼吸中止的改善,應先以保守治療為主,包含可能的過敏以及呼吸道暢通部分皆是處理重點。後者的治療處理可以先嘗試正壓呼吸器或者止鼾牙套來協助,若是體重過重引發,也可以考慮減重。開刀是最後不得已的選擇。

參考文獻:

Associations of brain lesions at autopsy with polysomnography features before death

  • Rebecca P. Gelber,
  • Susan Redline,
  • G. Webster Ross,
  • Helen Petrovitch,
  • Joshua A. Sonnen,
  • Chris Zarow,
  • Jane H. Uyehara-Lock,
  • Kamal H. Masaki,
  • Lenore J. Launer,
  • and Lon R. White

10.1212/WNL.0000000000001163doi:10.1212/WNL.0000000000001163 ;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December 10, 2014 doi:10.1212/WNL.0000000000001163 1526-632X

http://www.neurology.org/content/early/2014/12/10/WNL.0000000000001163.short?rss=1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血壓別吃鹽?每天2公克鈉鹽才對

 

【華 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國內高血壓患者超過500萬人,若控制不當易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許多患者為了預防高血 壓,積極增加運動量、減重,天天過著「無鹽飲食」的生活,但最新的高血壓治療指引卻打破這些舊觀念,提醒飲食完全無鹽、身材太輕瘦、運動太多,反而不利於 血壓控制。

無鹽飲食血鈉低 高血壓發作恐丟命

「2015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撰寫委員會主席暨台北榮總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江晨恩教授表示,高血壓患者平日飲食觀念應強調「低鹽」,而非「無 鹽」。完全無鹽的飲食,反而會造成低血鈉,臨床就曾遇到一名年長者,連續3年滴鹽不沾,低血鈉誘發高血壓發作,出現頭昏、全身癱軟、意識不清的症狀,還好 及時治療,否則差點沒命。

研究發現,無鹽飲食會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且會增加高血壓,甚至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新版高血壓治療指引提醒民眾每日的鈉鹽攝取建議值應在2至4克之間,也就是說每天應從鹽巴中攝取2000至4000毫克鈉才夠,過多過少都不好。每種鹽巴產品的鈉含量比重不同。

特別需注意的是,懷孕期婦女不應用低鹽飲食,過度限制鹽分攝取,體內水分和血液量不足,連供應養分給胎兒的胎盤血量也會減少,恐影響胎兒發育。此外,孕婦之血壓應控制在150/100毫米汞柱以下,但是舒張壓不宜在80 毫米汞柱以下。

控制血壓新觀念:體重別太輕、有氧運動40分鐘

體重部分,新版治療指引參考歐美和中國大陸等多份大型研究的成果,將理想體重的身體質量比值(BMI)值,從18.5至24.9 kg/m2 放寬為22.5至25 kg/m2。

運動部分,修正過去每周運動5天、每次30分鐘的觀念,新版建議是每周運動3至4次,每次至少40分鐘的有氧運動。美國研究結果,每周運動總時間都控制在120至160分鐘,但總次數減少、單次時間增加10分鐘,更能降低血壓3到7毫米汞柱。

亞洲人高血壓比例高 血壓標準更嚴格

每天早上起床後和晚上睡覺前量血壓是預防高血壓發作的重要習慣,但理想的血壓控制值是多少?

江晨恩教授提到,雖然歐洲和美國心臟學會近年來對血壓的控制標準有放鬆的趨勢,但從流行病學資料發現,黃種人(亞洲人)對血壓變化的敏感度較高,尤其腦中風發生率遠高於白種人(歐美國家),因此國內血壓控制的標準需更嚴格,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併發症和死亡風險。

有鑑於此,國內新版高血壓治療指引建議,一般人血壓理想值是140/90毫米汞柱以下,但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有蛋白尿的慢性腎病變患者,和服用抗血栓藥物預防中風之心房顫動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血壓應嚴格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至於高齡80歲以上的病患,血壓控制在150/90毫米汞柱即可。但是,如果血壓已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且無任何副作用產生,為了避免血壓起伏太大,也不需特別減藥。

 

鄭醫師補充:

我曾在門診診治過一位患者,當事人因為之前被醫師診斷有高血壓,擔心自己血壓失控中風,因此奉行無鹽飲食,吃的東西都自己煮且絕不放鹽,結果後來出現低血鈉的狀況,反而是血壓更高。低血鈉不只是會影響心血管系統,中樞時經也會出現疑似譫妄以及其他身體症狀,例如:腹瀉、肌肉抽筋、神智不清、神經痛、醣類消化不良、食慾不振、中暑、脫水、噁心嘔吐、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眩暈、疲倦甚至是嗜睡等等現象。這些狀況幾乎在這位收治的患者身上全部出現。後來經過適當的補充,精神以及身體狀況才逐漸恢復。

總之,鹽的攝取限制適可而已。高血壓患者需要的限鹽飲食,而非無鹽!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破紅酒迷思 小酌對健康無益

【台灣醒報記者王傳強綜合報導】小酌紅酒有益健康是個迷思!根據刊於《英國醫學雜誌》的一分報告顯示,酌量飲紅酒只對65歲以上婦女的健康有益。至於50至64歲的男性,則也僅有「少許」益處。這份由橫跨英國與澳洲3所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如將飲酒習慣徹底排除,對身體健康也是有利而無一害。

《彭博社》報導,過往民間有個迷思,就是酌量飲紅酒能夠增加壽命,並預防心血管疾病。但根據倫敦大學、南安普敦大學與雪梨大學等3間橫跨英、澳的研究顯示,如果將研究標準以更嚴謹的條件執行,會有不同的結果。

【65歲以上女性】研究顯示,酌量飲紅酒對50至64歲的男性健康,僅有「少許」的益處,對65歲以上的女性則有較大的健康助益。這項研究是根據1998至2008年期間,追蹤歲數高於50歲的年長者所作,研究人員試圖藉由區隔出許多飲酒者與無飲酒者的相關條件後,推論出更精準的結果。

研究指出,過往的研究並未分離出無飲酒者與曾為飲酒者、但已斷飲的族群。兩組的差別在於,後者雖也是無飲酒者,但身體健康並不比從未飲酒的族群來的好,這會造成研究結果的偏差。此外,新的研究也將年齡、肥胖與抽煙等因素一併考量。

【戒酒益處多】根據「國際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飲酒為導致癌症與肝硬化的主要成因,每年約造成330萬條人命的損失,約占6%的全球年死亡比例。飲料產業過往霸占酒精對人體健康的解釋權,多次提出酌量飲酒對健康有益的結論。但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就算極少量飲酒的人,如將酒精徹底排除在日常生活外,對身體健康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決定。

澳洲大學健康政策教授道比表示,「專業人員應該在飲酒議題上,更小心處置。」他指出,醫療人員應警告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就算少量飲酒,也對健康有影響。他表示,許多酒精的研究充滿瑕疵,例如會參與酒精對健康研究的參與者,通常會比一般大眾來的健康許多,因此造成研究結果的偏差。

 

鄭醫師補充:

小酌,無法攝取足夠劑量的超強抗氧化物:白藜藘醇,一天得喝兩三千瓶紅酒的量才能達到所謂的療效,未達保健效果先喝掛。因此想從紅酒飲用來達到保健功效,難上加難。真的想透過紅酒中的抗氧化物來保健?不妨利用現成的營養補充品,直接攝取高劑量的白藜藘醇最直接。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5-02-10/that-glass-of-merlot-may-not-actually-be-good-for-your-health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焦慮加速老化

如果有焦慮症等身心問題,最好盡早就醫、接受治療,以免加速身體老化。荷蘭最新研究發現,焦慮症可能影響身體老化速度,促使身體老化速度變快,但如果好好治療焦慮症,也許可以力挽狂瀾,避免老化現象加劇。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線上版「英國精神病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荷蘭研究團隊以兩千三百多人為研究對象,觀察、分析他們的細胞DNA「端粒」(Telomere)狀況。端粒位於染色體的尾端,隨著年齡老化,端粒會逐漸縮短,因此端粒長度常被視為細胞老化指標,端粒越短,代表細胞老化越嚴重。

研究人員發現,與沒有焦慮症等身心疾病者,或以前有焦慮症病史、但現在已痊癒者相比,正罹患焦慮症的人,端粒往往較短。

研究作者指出,從焦慮症患者的端粒長度來看,其細胞老化速度大約加速三到五年。另有研究發現,憂鬱症與端粒長度縮短也是很有關聯。不過很少學者研究焦慮症是否也有類似現象。

鄭醫師補充:

焦慮,就是不確性的擔心或者恐懼反應,對身體來說是一種壓力,殊不知這種壓力也會造成壽命減損。這篇文章中提到的端粒,位於染色體末端,越長代表細胞能複製的次數愈多,反之則是次數愈少,老化當然越快。長壽的人,端粒較長,老化相對緩慢。

焦慮可以透過治療來改善,但如果只是想靠抗焦慮劑藥物來處理,不僅無法根本解決還可能淪為長期依賴藥物的慢性焦慮症病患,反而得不償失,提醒大家留意。

參考文獻:

Anxiety disorders and accelerated cellular ageing

, , , , ,

http://bjp.rcpsych.org/content/early/2015/01/22/bjp.bp.114.151027.abstract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累又肥還失眠嗎?小心身體正在發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你容易累、減肥又瘦不下來、又睡不著嗎?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及演譯基金會共同發布的「2014年身體小毛病代表字」中,「累」、「肥」、「眠」、「冷」、「澀」就躍登身體小毛病前五大代表字。該集團技術長周家宇表示,累、肥、眠等問題都是身體正在發炎!其實,這些小毛病都稱不上是病,但放著不管就會變成大麻煩,至於身體發炎的三大指標就是鐵蛋白、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以及同半胱胺酸。

根據該項調查發現,慢性發炎還與收入成正比!收入越高的族群,可能賺進了大把鈔票的同時也賠上了健康;而且男性的發炎三大指標數值都較不理想,平均都超過50%,其中鐵蛋白更高達93%。在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男性不理想比例達76.54%,明顯高出女性的32.26%。男性同半胱胺酸指數不理想的比例同樣也高於女性許多,且高達91.23%的男性都不理想,換句話說,每10個男人就有9個嚴重慢性發炎;不過,女性同半胱胺酸表現卻截然不同,年收入越高者,不理想比例愈低,自62.12%降至47.62%。

周家宇技術長指出,鐵蛋白在人體扮演重要的鐵質調節角色,當鐵不足時,會釋放鐵離子供身體使用,過多時則以鐵蛋白的型式儲存鐵質。當鐵蛋白過高時,體內受自由基傷害的風險大幅增加,易引發肝功能失衡、氧化壓力過大等現象;相反的,鐵不足除了會影響運送氧氣的紅血球的品質,易造成缺鐵性貧血,影響甲狀腺素作用,降低能量產生,讓人覺得累、提不起勁。

外傷、感染、發炎時,肝臟都會製造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與致病原或受傷組織結合,用於活化後續免疫反應如補體系統等,因此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為局部發炎或組織受傷時之良好指標。若指數過高,可能是體內受病菌或病毒感染,或是組織存有慢性發炎。另外,胰島素阻抗、腫瘤、抽菸、糖尿病、肥胖也都與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指數偏高有關。

同半胱胺酸的代謝與睡眠、抗壓性、幸福感、快樂、解毒、抗自由基、排重金屬等生理功能密不可分。當體內存有慢性發炎時,會生成大量細胞,耗損大量的維生素與礦物質,使維生素B12、B6、葉酸及鋅等物質缺乏,導致血液中同半胱胺酸無法代謝而升高;所以,同半胱胺酸偏高是慢性發炎的另一項觀察指標。

周家宇技術長說,「衰老或生病,是因為生理功能長期失衡所造成的。」而傳統健康檢查以疾病篩檢為目的,診斷標準以「參考值」為依據,並無法評估人體生理功能的微小變化。「唯有透過更嚴格的標準『理想值』,才能更早發現關鍵性的微生理變化。」更重要的是,若能在微變化的初期,及早發現並從生活作息、運動、營養著手改善,積極強化人體防火牆-黏膜免疫系統,就能及早阻斷小毛病演變成大麻煩,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

鄭醫師補充:

對熟悉功能醫學領域的專業來說,長期慢性發炎是不能忽視的健康警訊。而發炎的數字化可以藉由檢測來呈現以及方便日後作為當事人治療效果的指標,而這篇報導提到的三種檢測,我們在臨床上常作,也都可以透過相關營養療法予以積極改善。以下把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裡面,關於發炎的內容找出來給大家參考,項目出現越多,發炎程度可能更嚴重。

如果答案為「是」,則在左邊的方格打勾。然後利用以下的分數欄看看自己的情況有多嚴重。

 

發炎測驗

 

我有季節性或環境的過敏。

 

我對食物過敏,或是我在用餐之後會覺得不舒服(遲緩、頭痛、慌亂等)

 

我在照明不佳、充滿化學物質和/或通風不良的場所工作。

 

我暴露於殺蟲劑、有毒化學物質、大聲的噪音、重金屬和/或中毒的老闆與同事的環境之下。

 

我經常感冒與感染。

 

我有慢性感染的病史,例如肝炎、皮膚感染、口腔潰傷、唇皰疹。

 

我有鼻竇炎與過敏。

 

我有支氣管炎或氣喘。

 

我有皮膚炎(濕疹、青春痘、紅疹)

 

我有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磨損)

 

我有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甲狀腺功能不足等)

 

我有結腸炎或發炎性的腸道疾病。

 

我有腸激躁症候群 (痙攣性大腸症)

 

我有神經炎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情緒與行為等問題)

 

我有心臟疾病或是有過心臟病發作。

 

我有糖尿病或體重過重 (BMI大於25— BMI表列印於重建心靈之道伴侶指南供您參考。)

 

我有帕金森氏症或阿茲海默症或是相關的家族病史。

 

我的生活壓力很大。

 

我每星期喝酒三杯以上。

 

我並沒有每星期運動3次,每次30分鐘以上。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婦出國要注意!37週前搭機最安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農曆春節將至,是全家出國旅遊的大好時機,但對於正在懷孕中的婦女來說,是否適合出國、坐飛機會不會對寶寶造成任何影響等問題,想必是所有人心中的疑慮與擔憂,而日前英國婦產科專家指出,懷孕37週前搭機較安全,只不過,可能會有腳腫、耳鼻不適等症狀出現,因此,建議孕婦應採取定期走動飛機,以減少產生血栓的風險。

孕婦久坐不動 容易發生深層靜脈栓塞

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於日前公布了新孕婦搭機須知,建議孕婦在37週前搭機最為安全,主要考量一般孕婦在37週後隨時可能生產,另若是懷雙胞胎的話,則建議32週後不要搭飛機

此外,指南也建議孕婦,應穿著寬鬆的衣服與鞋子,且應坐在靠走道的位子,以方便每30分鐘,在機艙內走動1次,因為飛行時間只要超過4小時以上,就可能會發生深層靜脈栓塞,所以,固定起來走動,有助於降低血栓形成發生率,以免危及性命。

旅程越長 危險因子越多

除了孕婦外,其實不管是誰,只要搭飛機、開車還是坐火車的時間較長,高於4小時以上,深層靜脈栓塞的機率就越高,只是,對於有血栓病史、孕婦、剛開完刀等人而言,得要更加小心。

過去《優活》也曾有報導指出,旅程越長、危險因子越多,發生靜脈栓塞的機率也會越高,而栓塞的常見症狀,包括腿部腫脹、疼痛感、皮膚紅腫發熱等,且如果同時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血、心律不整的症狀,則可能是出現肺栓塞,要立即就醫。因此,醫師建議,旅途中坐著時,要常常動一動雙腳,幫助腿部促進血液循環,才能確保旅遊盡興又健康。

 

鄭醫師補充:

 

懷孕幾週後最好不要搭機?這是孕婦經常會在門診提出的問題。這篇根據營國皇家婦產科學院提出的建議明確地告訴大家是37週。不過之前有過早產狀況的孕婦對此建議仍持保守態度比較妥當。雙胞胎的生產一般都是提早生產居多,因此建議提早到32週。

 

參考原文資料:

 

https://www.rcog.org.uk/globalassets/documents/patients/patient-information-leaflets/pregnancy/air-travel-pregnancy.pdf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新研究定義高血壓為收縮壓140─159

高血壓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讓人輕忽其嚴重性。美國最新研究建議,一旦血壓收縮壓達到一百五十毫米‧汞柱,就應該馬上採取行動、接受治療,這樣才能避免心臟病發作、中風等悲劇,降低提早死亡風險。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

一般量血壓會出現兩數值,數值較高為收縮壓,數值較低為舒張壓。研究顯示,患者血壓收縮壓如果超過一百五十毫米‧汞柱,而醫師沒有在一個半月內展開積極治療,患者出現後續併發症、重症風險就會大為增加。

研究也發現,醫師展開治療後,若沒有在三個月內觀測患者血壓變化、進行追蹤,以了解藥物是否發揮效果,患者出現併發症、重症風險還是一樣會上升。

研究資深作者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內分泌科資訊研究主任亞歷山大‧圖爾欽表示,過去沒有研究分析高血壓患者什麼情況下要盡早展開治療,這次研究或許可以讓醫師有參考指標,以了解患者何時該展開積極治療。

研究作者指出,患者收縮壓在一百四十到一百五十九毫米‧汞柱時,就可稱為高血壓。不過目前醫界對於患者何時該接受積極治療頗有爭議、分歧。

研究人員檢視八萬八千多名英國高血壓患者的健康醫療紀錄,結果發現高血壓患者收縮壓一旦達一百五十毫米‧汞柱,心臟就很容易出問題。當患者血壓在一百三十到一百五十毫米‧汞柱之間,併發症、重症風險並沒有明顯上升。在二O一三年的時候,有些心臟科醫師指出,六十歲以上年長者血壓收縮壓超過一百五十毫米‧汞柱,才需要考慮服用降血壓藥,這個門檻與這次研究發現不謀而合。

研究人員也發現,收縮壓超過一百五十毫米‧汞柱後,醫師若拖延一點四個月才展開密集治療,患者出現心臟病、中風、提早死亡風險就會大為增加。

 

鄭醫師補充:

 

由於目前臨床高血壓的定義,把收縮壓定在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定在90毫米‧汞柱,因此有些人看到自己收縮壓的數值一旦超過140毫米‧汞柱,便會擔心不已。

 

這篇報導提醒我們,140這個值不過是提醒,超過150才須積極介入治療,因為心臟病、中風以及死亡風險才會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Optim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target, time to intensification, and time to follow-up i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population 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2015; 350 doi: http://dx.doi.org/10.1136/bmj.h158 (Published 05 February 2015) Cite this as: BMJ 2015;350:h158

 

http://www.bmj.com/content/350/bmj.h158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世死於火災 5歲男童指證歷歷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五歲男童路克深信自己前世是個黑人女性,名叫「潘」(Pam),家住芝加哥,三十歲時死於火災;而男童母親求證後發現,一九九三年芝加哥確有同名女子葬身火場,對兒子的說法深信不疑。

路克的母親艾莉卡表示,兒子二歲大時,就曾提及另一個自己,起初她以為兒子只是把東西取名叫「潘」,但後來他開始提到自己前世是個女人,「他曾經說,『我是女孩的時候,頭髮是黑色的』;當她問誰是「潘」,兒子就會說,其實他就是「潘」,還說自己記得投胎時被推回地球,醒來就變成新生兒了。

路克說:「嗯,我以前是潘,但我死了,我上了天堂,見到了上帝,祂把我推回到下面,我醒來時變成了小寶寶,聽到妳叫我路克。」

艾莉卡說,雖然兒子現在不復記憶,但他的說法有事實根據,而那些事實,不可能是他自學而來,因為她聽路克自稱前世住在芝加哥之後翻尋舊報導,確實發現一九九三年有個女子潘蜜拉.羅賓森在芝加哥某旅館死於祝融。

追查超自然現象的電視節目「我兒子身體中的鬼」拿了許多三十歲左右的黑人女性相片,讓路克選出哪個是「潘」,路克指認無誤。

 

鄭醫師補充:

知名的作家司馬中原,也是類似的狀況,以下我擷取網路資料供大家參考:

司馬中原在中國的江蘇省淮陰縣出生,當地的鄉土誌裡頭,記載著這麼一段故事,他一出生就能夠說話,而且她對家人說,她原本是一名童養媳,因為犯錯被婆婆責罵,結果她就上吊輕生,當時家族不相信,還派人去查訪,才發現真有其事,他帶著前世記憶出生,也成為了轟動一時的鄉野傳奇。

 司馬中原透露自己是個記得前世的人,生下來就會講話,第一句話就說:「手怎麼變小了」

至於上面這則報導,原文報導可以對照參閱: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943568/Five-year-old-boy-convinced-reincarnated-black-woman-Chicago-called-Pam-died-fire-1993.html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壯年失智 國內約2萬人

 

健康小百科(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7日電)最近新片「我想念我自己」描述大學教授中年失智故事,現實生活中,確有參與開發中華電信MOD的博士患失智。據估計,國內約有1萬到2萬人患有早發性失智。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邱銘章醫師表示,失智並非老人專利,早發性失智與遺傳、基因有部分相關性,但是不建議做基因檢測,因為不論有無失智症的遺傳因子,都應做好失智症的預防。

真實案例是參與開發MOD系統的中華電信的高階主管嚴劍琴,具有2個碩士、1個博士學位,正當事業日正當中,5年前因失智症而退出職場。她的丈夫張鎮華也是教授,張鎮華說,現年62歲的妻子本來能力很強而且獨立,現在卻很依賴他。

台灣失智症協會從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失智症流行病推估,國內65歲以下早發性失智症人口數雖然約1萬到2萬人,這年齡層仍在中壯年並處在事業巔峰之際,甚至已經位居要職,若未及時發現罹病,可能出現錯誤決策判斷。

中壯年族群原本拿手的技能變得生疏、或者應變能力出現異常,台灣失智症協會提醒,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應及早前往神經內科、精神科門診就醫,以掌握早期診斷的黃金治療期,家人朋友的細心關懷,多一分包容體諒,失智者還是能擁有快樂的生活。

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治癒失智症,在現今預防失智症的研究中,多數以阿茲海默症為主,保持好奇心多動腦學習、採用地中海飲食、每週規律地從事2次以上的運動、維持健康體重、參與社交活動,對大腦有保護作用;至於控制三高疾病、避免抽菸、頭部外傷、憂鬱,可減少對大腦的傷害。

 

鄭醫師補充:

「我想念我自己」,英文原名為STILL ALICE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失智症罹病過程非常好的示範影片。除了家人照顧主角的心路歷程以及心情轉折外,我們可以看到罹病患者接受的檢查評估以及治療,而這所有的一切,告訴我們:一旦確認為失智症,病程就是一路往下走,稱之為不可逆的退化。

對於失智症能做的只有兩件事,第一件比第二件重要十倍以上。第一:預防(未罹病前)。第二:減緩病程退化的幅度(確診後)。

如何預防?在鄭醫師的部落格有諸多資料料提供,建議大家,有失智症族史的人,最好透過基因檢測來確認自己的罹病風險(電影也加入相關情節提醒大家可以這麼做)。基因檢測非常簡單,只要蒐集口腔黏膜的細胞便能做基因分析。一旦確認相關風險比常人高,當事人最好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包含規律的運動習慣以及健康飲食習慣),減少菸、酒以及重金屬甚至是農藥的汙染和殘留,血糖控制絕不可輕忽,因為失智症候被稱為是第三型的糖尿病。

減緩病程部分,建議大家最好不要寄望藥物有太大效果,電影也清楚地提示大家。在一般醫院極為有限的醫療協助之外,建議大家不妨透過功能醫學的觀點來協助當事人減緩病程惡化,例如透過營養改變當事人的粒線體功能、提升抗氧化能力,確認有重金屬農藥殘留,務必加強排毒等等。有荷爾蒙低下的問題,務必透過相關療程來提升改善。

失智症患者很辛苦,照顧者更辛苦。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失智症人口只會逐年攀升,預防以及治療失智症最好主動積極,否則就是坐以待斃。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憂鬱症恐與腦部發炎有關

研究:憂鬱症恐與腦部發炎有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緊湊,必須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因此,罹患憂鬱症的人越來越多,而日前在加拿大有項最新研究指出,憂鬱症的成因,可能與腦部發炎所產生的結果有關,對此,精神科醫師也表示,陷入憂鬱症的患者,大腦可能已有嚴重發炎的反應。

憂鬱症患者 腦中的發炎蛋白質數量較多

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多倫多成癮症與心理健康中心,針對20名憂鬱症患者與20名健康者的腦部進行掃描,結果發現,憂鬱症患者腦部的一種已知發炎標記蛋白質數量,比一般健康者高出3分之1,且隨著憂鬱程度越嚴重者,發炎情狀也會變得更加嚴重。

對此,研究人員表示,前扣帶皮質區的發炎情況,似乎與憂鬱症的嚴重程度最有關聯,只不過,就目前研究來看,無法直接確定發炎是否與造成憂鬱症間有直接原因,但過去已有其他的研究證明,發炎與憂鬱症的症狀有關,例如:情緒低落、沒有食慾、無法入睡等,因此,未來將針對這部分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

鄭醫師補充:

發炎與憂鬱症有關,這對整合醫學專家來說是常識。而且,不只是腦部發炎,身體其他地方若是長期發炎或者急性發炎太嚴重,都可能導致當事人憂鬱症狀產生。舉兩個例子來說,例如有些患者重感冒後,會出現類似憂鬱的症狀,感冒,就是身體的發炎反應對抗病毒的過程。另外,治療C肝患者,利用干擾素製造身體發炎反應來對抗病毒,也往往會合併焦慮以及憂鬱的症狀出現。可惜大部份的精神科治療,問到患者出現憂鬱症狀,清一色幾乎都是開立抗憂鬱劑來治療,殊不知,患者身體的發炎反應如不處理,單純藥物治療效果反而不佳,甚至適得其反。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六星期大腦健康計畫這本書的相關內容。

參考文獻:

Jeffrey H. Meyer, MD, PhD, FRCPC et al. Role of Translocator Protein Density, a Marker of Neuroinflammation, in the Brain During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s. JAMA Psychiatry, January 2015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14.2427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