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德國和芬蘭的研究人員表明,所謂的“棕色脂肪”與小鼠腸道激素分泌素相互作用,可以在用餐期間傳遞關於大腦飽滿的營養信號。該研究於11月15日出現在Cell雜誌上,加強了我們對長期懷疑棕色脂肪組織(brown adipose tissue ,簡稱BAT)的作用的理解,這是一種在動物感覺冷時會產生熱量的身體脂肪 - 控制食物攝取。

“我們展示了腸道,大腦和BAT之間的聯繫,揭示了控制能量平衡的複雜調節系統以前未知的領域,”主要作者,慕尼黑技術大學分子營養醫學主席Martin Klingenspor說。“必須修改棕色脂肪作為加熱器器官的觀點,更需留意其控制飢餓和飽食的功能。”

在用餐期間,由腸激素編碼的信號通過血液或通過小腸中激活的神經到達大腦。Klingenspor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胰泌素 - 首先在1902年被提出可刺激胰腺分泌碳酸氫鹽以幫助小腸中和胃酸和消化營養素的大分子 - 在飽食功能上中其實被低估的。

在他們的研究中,注射了胰泌素 的飢餓小鼠抑制了食慾。胰泌素 注射小鼠也增加了它們棕色脂肪產生的熱量。然而,具有不活化的棕色脂肪組織的小鼠在注射胰泌素時沒有經歷相同的食慾抑制 - 這表明它是胰泌素對BAT的影響,導致飽足感。

除了研究胰液素對小鼠棕色脂肪的影響外,還在17名志願者中測量了胰泌素 水平。在芬蘭的一項研究中,在禁食過夜和飯後30-40分鐘後測量參與者血液中的棕色組織氧消耗和脂肪酸攝取。研究人員發現,受試者血液中較高水平的胰泌素具有代謝活躍的棕色脂肪。

Klingenspor說,有一天,我們可能已經了解了可以通過食用某些食物來促進和棕色脂肪連接的胰液素產生的秘密 - 。“任何激活棕色脂肪產熱的刺激都可能誘發飽食,”他說。“胰泌素分泌對營養素很敏感,所以吃正確的食物可能有助於促進飽食,導致食量和熱量攝取降低。”

他認為,棕色脂肪在控制飢餓和飽食方面的作用使其成為治療肥胖新方法中一個特別有吸引力的目標。他說,通過胰液素導向棕色脂肪可能有望成為未來對肥胖和代謝疾病的潛在營養或藥物干預措施。

參考文獻:

  1. Yongguo Li, Katharina Schnabl, Sarah-Madeleine Gabler, Monja Willershäuser, Josefine Reber, Angelos Karlas, Sanna Laurila, Minna Lahesmaa, Mueez u Din, Andrea Bast-Habersbrunner, Kirsi A. Virtanen, Tobias Fromme, Florian Bolze, Libbey S. O’Farrell, Jorge Alsina-Fernandez, Tamer Coskun, Vasilis Ntziachristos, Pirjo Nuutila, Martin Klingenspor. Secretin-Activated Brown Fat Mediates Prandial Thermogenesis to Induce SatiationCell, 2018; DOI: 10.1016/j.cell.2018.10.01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是愛拖延? 研究:和大腦的「扁桃體」有關


風向新聞
Kairos

2018年11月19日 下午7:07

有些人做事總愛拖拖拉拉,有些人卻可以立馬去做,這可能和大腦的構造不同有關。有研究指出,大腦有兩處特定部位可能和一個人的行事作風積極或拖延有著極大關聯,但此情況並非不可改變,大腦可以靠著後天的訓練,逐漸改變拖延的習慣。

根據《Newsweek日本版》報導,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研究團隊針對264人就腦與性格差異的關聯性做了研究,發現當一個人有要務在身時,是否會立刻去完成,這可能受到大腦兩處部位的影響。

為了確認受試者是「立刻執行派」或是「拖延派」,團隊測驗了他們的「實行控制能力」(控制思考、行動的認知系統)測驗,接著再利用MRI(核磁共振)檢查其腦部的特定區域大小與連結狀況。

大腦中的杏仁狀「扁桃體」主要的功能就是形成情感,而此部位較大的人在行動控制力方面較弱,且扁桃體與大腦的「前扣帶迴皮質」的背側部位連結較不明顯,這類型的人較難控制悲觀的情緒,是那種容易拖延、裹足不前的「拖延派」。

相反地,扁桃體與大腦的「前扣帶迴皮質」的背側部位連結較明顯的人,前扣帶迴皮質背側部從扁桃體接收資訊的狀況較明顯,有助於做決定、付諸行動;並且會壓抑掉各種行動可能產生出來的情緒、感受,使決定去做的事情能順利完成。

扁桃體可以預測行動所帶來的後果,如果決定去做的事情結果可能不好,扁桃體也會具有警告功能。因此,扁桃體較大的人就容易會有猶豫不決的傾向。

「扁桃體較大的人容易擔心事情往壞的方向發展,有較難跨出行動的傾向」,但研究團隊認為大腦具有極佳的適應力,並非所有的「拖延派」這輩子都無法改變,只要願意付出一定的時間,刻意地建立習慣,從小事開始著手,將必須要做的事情細分成各個小項目,減低任務的困難度也較容易使大腦不感情用事、拖延行事。

鄭醫師補充:

根據研究指出,人的情緒是出自腦內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一般認為是在大腦的正中央。

邊緣系統是指由扣帶迴(Cingulate gyrus)、扁桃體(Amygdala)、海馬迴(Hippocampus)所構成的大腦結構總稱扣帶迴負責處理血壓、心跳、呼吸調節、做決定、產生共鳴、認知等情緒;扁桃體負責處理莫名的恐懼、不安、悲傷、喜悅、直覺等情緒;海馬迴則是掌控來自眼、耳、鼻的短期記憶與資訊。

邊緣系統的外側有大腦新皮層(Neocortex),主要是掌控理性分析的思考能力和語言功能,所謂的「理性」也是由這個大腦新皮層控制。因為這是從低級生物演化成人類等高級生物時形成的全新腦部結構,所以稱為「新皮層」。

因此,就演化來看,最先形成是邊緣系統,後來才是大腦新皮層。

當邊緣系統受到刺激,就會產生愉快、恐懼、悲傷這類的本能情緒反應。

簡單來說,人的大腦仍偏向感情用事,扁桃體越大越發達,受到恐懼、不安、悲傷、喜悅或是直覺等情緒影響干擾大,越容易感情用事,執行力自然不佳。扁桃體不發達較小,受到恐懼、不安、悲傷、喜悅或是直覺等情緒影響較少,自然比較不會感情用事,執行力較佳。

參考文獻:

Caroline Schlüter, Christoph Fraenz, Marlies Pinnow, Patrick Friedrich, Onur Güntürkün, and Erhan Genç: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ignature of action control,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8, DOI: 10.1177/0956797618779380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956797618779380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堅果油脂多,竟是減肥神物,最新研究:「是真的」

 

2018年11月19日 下午4:22

每日健康/外電編譯 林宏軒 

兩項新的研究表明,每天食用堅果可能有益於整體代謝健康,從提供心血管益處到可能提高生育能力,甚至提高記憶力和智力,堅果的健康益處很多 。堅果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纖維,蛋白質和其他有益的化學物質,這些都可能有助於身體健康。

 權威醫學網站《medicalnewstoday》指出 但是,堅果油脂很多,因此吃堅果當零食能幫助減肥嗎?某些類型的堅果能否更好地支持良好的新陳代謝?兩項新研究深入研究了這些問題。作者將在美國心髒病協會(AHA)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召開的2018年科學會議上發表研究結果。

 第一項研究由劉曉然博士領導,他是哈佛大學營養系的研究員。第二項研究檢查了巴西堅果對飽腹感,血糖和胰島素反應的影響。它由Mee Young Hong博士監督,他是加州聖地亞哥州立大學運動與營養科學學院的註冊營養師和教授。

 堅果可以防止成年後體重增加

第一項研究探討了堅果的減肥效果,研究人員發現,用4盎司的堅果和花生代替營養價值較低的食物,可以在4年的隨訪間隔內降低體重增加和肥胖的風險。更具體地說,用一份堅果代替一份紅肉,加工過的肉,炸薯條,甜點或洋芋片與長期的體重增加顯著相關。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評論了這些發現,他說:「人們經常將堅果視為高脂肪和高卡路里的食物,因此他們不願將它們視為健康零食,但實際上它們與減肥和健康相關。」

巴西堅果有益胰島素,降血糖

在第二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查了22名健康成年參與者中消費巴西堅果的影響,其中20名是女性。在兩次試驗中,參與者在正常飲食中添加了36克椒鹽脆餅乾或20克巴西堅果。試驗之間至少經過48小時。

 巴西堅果和椒鹽捲餅含有大約相同數量的卡路里和相同數量的鈉。但只有巴西堅果有助於增加飽腹感。在參與者吃完零食後40分鐘,研究人員發現椒鹽捲餅導致血糖和胰島素水平顯著增加,而巴西堅果卻沒有。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解釋說,吃巴西堅果穩定餐後(食用後)血糖和胰島素水平,這可能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和體重增加。雖然該研究是觀察性的,但研究人員推測硒可以解釋巴西堅果的益處。之前的研究已將礦物質與更好的胰島素和血糖反應聯繫起來,巴西堅果含有豐富的硒。然而,研究人員警告說,因為只有9%的參與者是男性,研究結果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鄭醫師補充:

體重控制,有時要先卸下熱量迷思。好的熱量來源,幫助我們身體放鬆、提升能量、增加飽足感、甚至還能抗發炎等等,這篇報導提到的堅果,就是很好的脂質以及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營養來源。

參考原文報導: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23577.php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8-11/aha-nfn102618.php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成份,使常吃藥的老人骨折、失智風險增加

余宗翰

2018年11月18日 上午11:38

台灣老年人喜歡吃藥,但台北榮總最近的研究發現,部分藥物都會增加老人骨折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根據《中央社》,北榮最近的研究結果發現,老人常用藥物中約30%具有「抗膽鹼作用」的成份,會抑制大腦的神經傳導功能,長此以往會增加老年人跌倒、骨折的風險。台灣使用率最高、抗膽鹼作用最強的前三名藥物類別依序為治療感冒、過敏的抗組織胺藥物;提供止痛、鎮定作用的肌肉鬆弛劑,以及長效型安眠藥物。而且老年人代謝過種較慢,會拉長藥物停留在體內的時間,副作用因而增強。

 根據維基百科,抗膽鹼劑是一種在中央神經系統與周圍神經系統之間,阻斷神經遞質乙醯膽鹼的物質,可抑制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抗膽鹼劑有多種用途,比如失眠、腸胃功能紊亂、呼吸系統疾病等等。

 台灣老年人愛吃藥,根據《自由時報》,健保署資料顯示,去年就醫的老年人平均每人的藥費為693億元,佔了全體藥費的40.7%,其中心血管疾病的用藥佔比高逾一半。而整體用藥扣掉針劑類,錠劑、膠囊等口服藥用量總數高達到62億顆,每位老人平均一年吃2045顆藥,也就是說平均每天要吞五至六顆藥。

 老年人因為共病多,且每種病幾乎都要用藥,其中一種疾病用藥若引發頭痛等副作用,就須要另行治療、服藥,使用藥數量再度攀升,造成一種惡性循環。另一方面,許多人吃藥吃心安的習慣也是濫用藥物的原因之一。應勸誡老年人減少藥物依賴,不要身體一有毛病就要求醫師開藥,應先試著調養生活習慣、作息,並多運動,以自力克服疾病,避免泛濫用藥的狀況。

 失智症不僅造成自理上的障礙,也給家人帶來照顧上的麻煩;而若不幸骨折,除了給自己與家人帶來不便,主要骨骼的骨折更會增加死亡風險,比如老年人髖部骨折一年內的死亡率就高達45%。原因是嚴重骨折而長期臥床,容易引發感染、肺炎、褥瘡等併發症,都會危及老人性命。而長期行動不便也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不可不慎。

 鄭醫師補充:

抗膽鹼能藥物和乙酰膽鹼

抗膽鹼能藥物阻斷(拮抗)神經遞質乙醯膽鹼的作用。神經傳導物質是神經細胞釋放的化學物質,用於向其他細胞發送信號。乙醯膽鹼參與傳遞影響身體肌肉收縮和大腦學習記憶的信息。具有抗膽鹼能特性的藥物已經在醫學中使用了數十年,用於治療如下多種疾病:

然而,具有抗膽鹼能特性的藥物可能是有問題的,特別是對於老年人。

避免老年人服用的藥物

為什麼老年人應該避免使用許多抗膽鹼能藥物?這些藥物的化學特性可引起老年人的各種更明顯的反應。

由於老年人腦中膽鹼能神經元或受體的顯著減少,中樞神經系統對抗膽鹼能副作用非常敏感。此外,肝臟和腎臟分解和排泄藥物的能力較低,血腦屏障通透性增加,使藥物更容易進入大腦,是導致老年人抗膽鹼能副作用的主要因素。 。最常見的是,抗膽鹼能藥可引起以下副作用,這在老年人中可能更為明顯:

  • 嗜睡或鎮靜
  • 模糊的視野
  • 頭暈
  • 尿瀦留
  • 混亂或譫妄
  • 幻覺
  • 口乾
  • 便秘
  • 減少出汗和體溫升高
  • 跌倒和骨折的風險

抗膽鹼能藥物屬於許多不同類別的藥物,因此患者難以識別或記住這些特定藥物。例如,一些抗組胺藥,抗抑鬱藥或甚至肌肉鬆弛劑具有抗膽鹼能特性。患有譫妄,癡呆,便秘和良性前列腺肥大(BPH)的患者特別容易發生抗膽鹼能藥物不良事件。請參閱以下列表,了解老年患者應避免的抗膽鹼能藥物清單

癡呆,認知障礙或譫妄患者應避免使用抗膽鹼能藥物。來自西雅圖的Group Health和2015年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更高的累積抗膽鹼能藥物使用與失智風險增加有關使用來自成人認知變化研究的數據,從一項基於人群的前瞻性研究中評估數據。1994年至2003年期間,超過3,400名65歲及以上沒有失智症的參與者參加研究。研究發現,老年人在研究中使用的最常見的抗膽鹼能藥物類別是三環類抗抑鬱藥,第一代抗組胺藥和膀胱過度活動症。總體,在所有亞類中累計使用抗膽鹼能藥物(3年或更長時間)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服用相同劑量3個月或更短時間族群相比,風險提高54%。結果還發現,即使停藥後,抗膽鹼能藥物仍然存在癡呆的風險。

 

抗膽鹼能藥物不應用於以下情況(若用症狀反而加劇):

 

在急性醫院環境中,除非明確需要,否則不應在老年人中開始使用抗膽鹼能藥物,並且開給門診患者的任何抗膽鹼能藥物應暫停使用,除非明確需要,沒有其它更合適的替代藥物。此外,在急性護理環境下,由於可能引發更大的意識混淆,鎮靜,幻覺、引便秘或糞便嵌塞的風險,止痛用的鴉片類藥物尤其應該避免同時和抗膽鹼藥物併用。

患者和臨床醫生應盡可能避免突然停用長期抗膽鹼能藥物,以盡量減少戒斷症狀。較慢的錐度可能有助於避免副作用。

比爾斯(Beers)2015

根據比爾斯標準,最近在2015年進行了更新,眾所周知,老年人應盡可能避免使用許多具有抗膽鹼能特性的藥物。此外,藥物與抗膽鹼能藥物的相互作用是常見的,藥劑師和醫生應該在必須使用具有抗膽鹼能特性的藥物的患者中篩選這些藥物相互作用。篩选和避免聯合使用兩種或多種具有抗膽鹼能作用的藥物以最小化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也是重要的

臨床醫生還可以參考由印第安納大學老化研究中心的老化腦方案開發的抗膽鹼能認知負擔(ACB)量表。在此列表中,老年人應避免使用ACB量表評分高於“3”的藥物。

 

老年人應避免的抗膽鹼能藥物清單

 

注意:以下許多藥物都存在於非處方藥(OTC)和/或與其他藥物(處方藥或非處方藥)的組合中,因此如果您擔心使用抗膽鹼能藥物,請務必諮詢您的藥劑師。

 

抗組胺藥(第一代)

 

抗帕金森病藥物*

 

 

*一般而言,這些藥物不建議用抗精神病藥預防錐體外系症狀。此外,更有效的藥物可用於治療帕金森病。

 

骨骼肌肉鬆弛劑

 

 

抗心律不整藥

 

 

抗抑鬱藥(不只是傳統抗憂鬱劑,有些SSRI也具抗膽鹼作用)

 

 

Antimuscarinics(尿失禁)

 

 

 

 

抗精神病藥*(不只是傳統抗精神病藥物,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也會引發)

 


  • Chlorpromazine
    Clozapine (Clozaril, FazaClo, Versacloz)
    Loxapine (Loxitane)
    Olanzapine (Zyprexa, Zyprexa Relprevv, Zyprexa Zydis)
    Perphenazine
    Thioridazine
    Trifluoperazine

 

*關於在患有癡呆症的老年人中使用抗精神病藥物的盒裝警告。抗精神病藥不被批准用於與癡呆有關的精神病。抗精神病藥可能會增加患有癡呆症的老年人的死亡風險。

 

解痙攣藥物

 

 

止吐

 

參考文獻: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住的地方可以影響你喝多少。根據匹茲堡大學消化內科的最新研究,生活在陽光較少的寒冷地區的人們飲用的酒精比溫暖的天氣更多。

這項最近在線發表在“ 肝髒病學”雜誌上的研究發現,隨著溫度和日照時間的減少,飲酒量增加。氣候因素也與酗酒和酒精性肝病的流行有關,酒精性肝病是長期過量飲酒的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是每個人都已經假設了幾十年的東西,但沒有人科學地證明了這一點。為什麼俄羅斯人喝得那麼多?為什麼在威斯康辛?每個人都認為這是因為它很冷,”資深作者Ramon Bataller博士說。 UPMC的肝病學主任,皮特的醫學教授,以及匹茲堡肝臟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但我們找不到一篇將氣候與酒精攝入或酒精性肝硬化聯繫起來的論文。這是第一項系統地證明全世界和美國,在較冷的地區和陽光少的地區,你有更多飲酒和更多酒精性肝硬化的研究。 “。

酒精是一种血管擴張劑 - 它會增加溫血流到皮膚,充滿溫度傳感器 - 因此飲酒可以增加溫暖感。在西伯利亞,這可能是令人愉快的,但在撒哈拉沙漠中則不是那麼多。

飲酒也與抑鬱有關,當陽光稀少且空氣中有寒冷時,抑鬱會更加嚴重。

使用來自世界衛生組織,世界氣象組織和其他大型公共數據集的數據,Bataller小組發現氣候因素 - 平均溫度和日照時數 - 與酒精消費量之間存在明顯的負相關關係,以人均酒精攝入總量計算,喝酒的人口百分比,以及暴飲暴食的發生率。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氣候導致酒精性肝病負擔加重的證據。在比較世界各國以及美國各州之間的比較時,這些趨勢都是正確的。

“重要的是要強調許多混雜因素,”首席作家Meritxell Ventura-Cots博士說,他是匹茲堡肝臟研究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我們試圖控制盡可能多的人。例如,我們試圖控制宗教以及它如何影響酒精習慣。”

由於沙漠居住的阿拉伯世界大部分人都戒酒,因此即使排除這些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也必須確認結果會得到控制。同樣,在美國,猶他州有規定限製酒精攝入量,必須考慮到這一點。

在尋找肝硬化的模式時,研究人員必須控制可能加劇酒精對肝臟影響的健康因素 - 如病毒性肝炎,肥胖和吸煙。

除了解決一場歷史悠久的辯論之外,這項研究還表明,旨在減輕酗酒和酒精性肝病負擔的政策舉措應針對酒精更容易出現問題的地理區域。

外在環境溫度以及日曬不足(冬季憂鬱),影響我們的心情以及取暖的行為,酒精成了快速管道,也衍生的酒精使用的健康問題。除了宗教的戒律外,飲食調整、照光以及規律運動等生活型態的調整,也能降低對酒精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Meritxell Ventura-Cots, Ariel E. Watts, Monica Cruz-Lemini, Neil D. Shah, Nambi Ndugga, Peter McCann, A. Sidney Barritt, Anant Jain, Samhita Ravi, Carlos Fernandez-Carrillo, Juan G. Abraldes, Jose Altamirano, Ramon Bataller. Colder weather and fewer sunlight hours increase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alcoholic cirrhosis worldwideHepatology, 2018; DOI: 10.1002/hep.30315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癮藥物的警笛聲可能難以抗拒,並且回到先前服用成癮藥物的環境會使抵抗力變得更加困難。然而,運動的癮君子似乎不太容易受到這些環境線索的影響。現在,根據ACS Omega期刊的一項研究,用老鼠進行的研究證實,運動可能通過改變大腦中肽的產生來增強吸毒者的戒毒決心

重新接觸與毒品有關的線索,例如服用毒品的地點,與之相關的人或吸毒用具,甚至可能導致已經康復的吸毒者復發。之前的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減少成癮者和渴望和復發,如同老鼠的實驗模式。雖然這種機制尚不清楚,但運動被認為改變了藥物相關線索與服用藥物的有益感覺之間的學習關聯,可能是通過改變大腦中肽的濃度。伊麗莎白大學厄巴納 - 香檳分校的Jonathan Sweedler和Justin Rhodes及其同事決定通過量化小鼠中這些肽的變化來探索這一理論。

在具有獨特地板紋理的特殊室中對小鼠進行四天的古柯鹼注射以產生與該環境的藥物關聯。然後將動物在籠子中飼養30天,其中一些包括跑輪。研究人員發現,在這些輪子上運動的老鼠的腦髓肽水平較低,這種物質被認為有助於修復記憶。再次暴露於可卡因相關環境對跑步和久坐小鼠的影響不同:與久坐小鼠相比,帶有跑輪的動物對古柯鹼相關環境的偏好降低。此外,再次暴露的跑步者的大腦含有更高水平的血紅蛋白衍生肽,其中一些涉及大腦中的細胞信號傳導。與此同時,來自肌動蛋白的肽在再次暴露的久坐小鼠的腦中減少。肌動蛋白參與學習和記憶,並與吸毒有關。研究人員表示,這些與肽變化相關的研究結果將有助於確定藥物依賴和復發的生物標誌物。

這項實驗,可以透過量化大腦中的生態濃度改變,更詳細的解釋為何運動可以改善成癮者的吸毒或者毒品需求的強度。

參考文獻:

 

  1. Sarah E. Dowd, Martina L. Mustroph, Elena V. Romanova, Bruce R. Southey, Heinrich Pinardo, Justin S. Rhodes, Jonathan V. Sweedler. Exploring Exercise- and Context-Induced Peptide Changes in Mice by Quantitative Mass SpectrometryACS Omega, 2018; 3 (10): 13817 DOI: 10.1021/acsomega.8b01713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女性失智率是男性2.7倍!1天1顆蛋降22%風險

新聞中心張承宇

2018年11月15日 上午11:00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人生70才開始,退休在家含飴弄孫是不少人的心願,而為了要達成這樣的願望,除了要有健康的身體,更要好好保養大腦,以免失智後什麼都不記得,還要依賴家人照顧。尤其是女性閉經後受荷爾蒙影響,罹患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機率是男性的2.7倍以上,更要及早積極預防失智!美國知名的抗失智專家建議,從飲食、作息、運動、睡眠多管齊下,幫助失智症遠離我們的生活! 

美國神經學專家建議從飲食、睡眠、運動多種角度預防失智


美國神經學家Dale Bredesen博士在參與日本節目時表示,大腦發炎等原因導致β-澱粉樣蛋白在腦中積蓄、破壞腦部神經細胞,使腦部萎縮、功能降低,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病因。而女性在閉經後雌激素會驟減,甚至會降到比男性還低的程度,大腦失去雌激素的保護,就更加容易失智。 

據統計,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約是男性的2.7倍以上。而Dale Bredesen也建議,改善飲食、作息、運動、睡眠四大習慣,其實都可能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食物 
Dale Bredesen建議多吃青花菜、鮭魚、香菇,幫助大腦排出β-澱粉樣蛋白等毒素。美國芝加哥若許大學(Rush University)曾針對阿茲海默症設計出一套「MIND飲食法」,其中所列出建議積極攝取的食物,就包含了魚類、青花菜;日本東北大學社會醫學講座公眾衛生學領域講師、醫學博士遠又靖丈所進行的研究,也指出香菇、魚類及黃綠色蔬菜,可能具備預防失智的效果。 

另外Dale Bredesen也建議吃起司、泡菜等發酵食品,調整腸道菌叢,藉此讓營養素更容易傳遞給腦部,幫助改善腦部功能。再來則是不飽和脂肪酸,例如橄欖油、酪梨等,具備活化腦部功能的效果,能幫助提高腦部功能。 

另外也建議一天吃1顆雞蛋,芬蘭的最新研究指出,雞蛋富含膽鹼(Choline),是體內和記憶力息息相關的物質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 ACh)的原料,每天吃1顆雞蛋的人,和不吃雞蛋的人相比,大約可降低22%失智風險。 

飲食習慣 
Dale Bredesen認為,晚餐和隔天早餐間隔超過12小時,能讓腦部處於飢餓狀態,幫助清除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 

日本抗老權威、醫學博士白澤卓二也指出,用餐間隔12小時以上,可以讓肝臟的肝糖(glycogen)驟減,讓人體處於「酮症」的狀態,被研究認為有助於預防失智症。 

睡眠 
建議一天睡滿7~8小時,如果低於這個時數,容易讓腦部受損,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日本一般社團法人失智症預防協會資料也指出,充足睡眠以及良好的睡眠品質,有助於β-澱粉樣蛋白排出體外。 

運動 
Dale Bredesen指出,肌肉量增加可以幫助體內睪固酮分泌,睪固酮具備維持腦部負責掌管記憶的神經元健康的效果,因此可能有助改善認知功能。 

鄭醫師補充:

蛋黃中的膽鹼,是身體合成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 ACh)的重要原料,乙醯膽鹼是腦神經用於記憶傳遞的神經傳導物質,經常補充富含膽鹼的食物,可提高認知功能,減緩認知功能衰退,可以相關研究請參閱:

 

 

Coreyann Poly, Joseph M Massaro, Sudha Seshadri, Philip A Wolf, Eunyoung Cho, Elizabeth Krall, Paul F Jacques, Rhoda Au
Am J Clin Nutr. 2011 Dec; 94(6): 1584–1591. Published online 2011 Nov 9. doi: 10.3945/ajcn.110.008938

 

PMCID: 
PMC325255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252552/

至於吃蛋降低失智症風險的芬蘭研究是2017年發表,請參考:

Maija PT Ylilauri, Sari Voutilainen, Eija Lönnroos, Jaakko Mursu, Heli EK Virtanen, Timo T Koskinen, Jukka T Salonen, Tomi-Pekka Tuomainen, Jyrki K Virtanen; Association of dietary cholesterol and egg intakes with the risk of incident dementia or Alzheimer disease: the Kuopio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Volume 105, Issue 2, 1 February 2017, Pages 476–484, https://doi.org/10.3945/ajcn.116.14675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身後只攝取蛋白質?當心增肌不成肌肉反流失

民視新聞網

2018年11月15日 下午6:10

運動後為了不讓消耗掉的熱量再回到身上,許多民眾都不敢吃東西,或是只喝一杯乳清蛋白飲品,認為這樣就會長肌肉不長脂肪。

其實,這樣不全然是正確!

首先,要請你先評估自己的運動量,如果是重訓及心跳率130~140之間持續30分鐘以上的中高強度運動,是可以額外補充食物的;強度較低者,如快走、短程慢跑1~5公里等,建議將正餐分為兩小餐,在運動前後補充;如果比照那些中高強度運動的人,你當然會越運動越胖!

不管是想要減重還是要增肌,都不會建議運動後忍著不吃東西,這樣會使得運動後感到疲勞、出現肌肉痠痛

不要誤以為是自己太認真運動了,其實只要在運動後半小內補充醣類加上蛋白質,就可以有效減緩這樣的疲勞感,還可以幫助增肌;因為碳水化合物可恢復維持體力的肝醣、避免肌肉流失,還能刺激胰島素分泌來啟動肌肉合成,至於蛋白質則能修補因運動受到破壞的肌肉組織,所以運動後的補充能夠幫助增肌,也能讓剛開始想要運動的人更容易堅持下去喔!不過千萬記得,補充時間離運動時間太久就會轉成脂肪儲存囉

對於想要增肌的人,必須要提醒你,增肌有一個很基本的條件,就是整天要有足夠的熱量攝取,如果基本身體所需的熱量都不足的話,為增肌用所補充的蛋白質都會被拿來當做熱量消耗掉!

也有研究顯示,三餐平均攝取蛋白質,增肌效果是最好喔!建議可以找營養師算出你專屬的需要量並且三餐平均分配。

運動後吃什麼好?

依照台灣人的生活作息,建議可以將一餐拆為兩餐吃,醣類與蛋白質比例為3~4:1,運動前1~2小時先補充好消化、吸收的醣類食物,能提供運動時所需的能量,提高運動表現,如饅頭、吐司、香蕉、蘇打餅乾、穀物棒等;

運動後則可以選擇地瓜+鮮奶、御飯糰+無糖豆漿、馬鈴薯+茶葉蛋、饅頭夾蛋+無糖豆漿、燕麥片+鮮奶、香蕉+茶碗蒸、包子+低糖豆漿、乳清蛋白飲品+穀物麥片、果汁+烤雞三明治

 

營養師歐乃嘉也提醒,運動中過程中不要忘記補充水分,如果是在戶外或流汗很多的運動,建議適度補充運動飲料,另外像是沙拉這種高纖低醣等低GI食物可以挪到其他餐吃,而非運動後。
另外,想要增加肌肉,最好是有氧和重量訓練間隔進行,如一、三、五跑步,二、四做重訓效果會更好喔!

鄭醫師補充:

這是為什麼,有規律重訓的人,無法採用生酮飲食的重要關鍵。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愛荷華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每週舉重不到一小時可以將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降低40%至70%。研究人員發現,在舉重室內花費超過一個小時並沒有產生任何附加的好處。換句話說重訓時間不必太久即能達到保健功效。

“人們可能認為他們需要花很多時間來舉重,但只需要兩套不到5分鐘的台式壓力機就可以有效,”運動學副教授DC(Duck-chul)Lee說。

這項研究主要是觀察阻力運動和心血管疾病的關聯 - 發現重量訓練的好處與跑步,步行或其他有氧運動無關。換句話說,您不必依靠有氧運動建議的指導,以降低您的風險; 單靠體重訓練就足夠了。該研究發表在運動和運動的醫學和科學期刊

Lee和他的同事透過縱向研究分析了健美操中心中近13,000名成年人的數據。他們測量了三種健康結果:沒有導致死亡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等,以及導致死亡的所有心血管事件和任何類型的死亡。李說阻力運動(重訓)減少了這三種疾病的相關風險。

“結果令人鼓舞,但人們會舉重是他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嗎?他們會這樣做並堅持下去嗎?這是百萬美元的問題,”李說。

阻力訓練的障礙

研究人員認識到,與有氧運動不同,阻力運動並不像我們日常生活中那樣容易。李說,人們可以通過步行或騎自行車去辦公室或採取措施更多地移動,但很少有與提升有關的自然活動。雖然人們可能在家裡有跑步機或固定式自行車,但他們可能無法使用各種重量機器。

出於這些原因,李說健身房會員資格可能是有益的。它不僅為阻力運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而且在之前的一項研究中,Lee發現健身俱樂部會員的運動更多。雖然這項最新研究專門研究了自由重量和重量機器的使用,但李說人們仍將受益於其他阻力運動或任何肌肉強化活動。

“提升任何增加肌肉抵抗力的重量是關鍵,”李說。“如果我在院子裡挖掘,或帶著沉重的購物袋或舉啞鈴,我的肌肉就不知道區別了。”

力量訓練的其他好處

大多數關於力量訓練的研究都集中在老年人的骨骼健康,身體功能和生活質量上。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方面,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跑步或其他有氧運動。李說,舉重對你的心臟有好處,還有其他好處。

Lee和他的同事使用相同的數據集研究了阻力運動與糖尿病以及高膽固醇血症或高膽固醇之間的關係。這兩項研究發表於Mayo Clinic Proceedings,發現阻力運動降低了兩者的風險。

每週不到一小時的阻力運動(與無阻力運動相比)與發生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降低29%相關,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的風險。高膽固醇血症的風險降低了32%。兩項研究的結果與有氧運動無關。

“肌肉是燃燒卡路里的能量工廠。建立肌肉有助於你的關節和骨骼的活動,但也有代謝的好處。我認為這不會很受歡迎,”李說。“如果你鍛煉肌肉,你有更多的肌肉,即使你不是做有氧運動,你也可以燃燒更多的能量。這也有助於預防肥胖,並為各種健康結果提供長期益處。”

 鄭醫師補充:

重訓不見得一定要上健身房,在家只要有瑜珈墊以及可以改變重量的啞鈴,就可以做不少重量訓練的動作,包含核心肌群的鍛鍊。大多數人只知道有氧運動可以幫助身體健康,殊不知阻力訓練(無氧運動)幫助肌肉量增加,可以幫助身體的基礎代謝提升,維持體溫,不管是維持身材或者是長壽保健,降低死亡率等等,效果絕不亞於有氧運動。

參考文獻:

 

  1. Yanghui Liu, Duck-chul Lee, Yehua Li, Weicheng Zhu, Riquan Zhang, Xuemei Sui, Carl J. Lavie, Steven N. Blair. Associations of Resistance Exercis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18; 1 DOI: 10.1249/MSS.000000000000182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躺下就入睡=健康睡眠,專家:「恐怕暗示你在還債」

2018年11月13日 下午2:25

每日健康/外電編譯 林宏軒

你入睡需要多長時間?你是否跳到床上就很快入眠,或者在你躺在床上,睡覺之前卻還是想東想西?如果你屬於第一類並且在眨眼間就睡著了,竟然不代表睡眠品質好喔。

 根據外媒《indiatimes》報導,你可能會認為,只要閉上眼睛就睡著了,這表明你有一個完美的睡眠時間,這會使你成為一個健全的睡眠者,但事實並非如此。事實上,這可能是嚴重睡眠剝奪的跡象。 

還債型睡眠不是好睡眠

是的,睡覺不應該立即發生!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睡覺不是躺下就能得到的東西,身體的自然過程需要至少20分鐘才能讓你入睡前放鬆。有一種化學物質腺苷,它負責入睡。因此,在您工作太多或長時間保持清醒的日子裡,腺苷會大量產生,導致您暫停時會感到困倦,或者只是到床上休息一會兒。如果由於繁忙的日程安排和錯誤的管理程序,腺苷水平不斷升高並最終成為一種模式,這就會導致專家們稱之為「睡眠債務」。當你終於找到睡覺的時間,債務讓你快速入睡,但其實身體並沒有復原!

 不好的睡眠影響記憶

另外一個原因是為什麼快速入睡並不是一個好主意。我們的記憶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當我們睡覺時,我們的記憶也會休息,因此,即使你快速睡覺,也很難記住任何事情。這也讓你覺得自己入睡得更快,因為你不記得在存儲長期記憶的大腦部分未註冊的任何清醒活動。如果睡眠質量差,這也可能導致入睡太快。

鄭醫師補充:

睡眠剝奪導致腺苷受體增加,之前已有相關研究證實,因此,沾床就立馬睡著,不見得就是良好的睡眠品質指標,反而要當心的是當事人是否有睡眠剝奪的問題:

Sleep Deprivation Increases A1 Adenosine Receptor Binding in the Human Brain: 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udy

David ElmenhorstPhilipp T. MeyerOliver H. WinzAndreas MatuschJohannesErmertHeinz H. CoenenRadhika BasheerHelmut L. HaasKarl ZillesAndreasBauer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喝「這碗湯」 大腸癌風險降22%

三立新聞網

2018年11月13日 下午5:30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罹患大腸癌的人數不斷攀升,對民眾的健康威脅與日俱增,不過荷蘭一項研究發現,想要預防大腸癌可以從飲食下手,只要常喝昆布熬製的高湯,就可以有效降低22%的患病風險。

綜合外媒報導,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研究5300多人的飲食習慣,發現時常攝取昆布、海藻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沒吃的人降低22%。經過研究後發現,原來是昆布、海藻中含有「穀胺酸」,這是一種具有預防大腸癌效果的成份。

因此想透過飲食預防大腸癌的民眾,其實可以試著喝柴魚昆布高湯,同樣能有效攝取「穀胺酸」。只不過日本營養專家望月理恵子提醒,烹煮的水溫太低容易有腥味產生,要是沸騰又無法讓昆布裡的精華釋放,所以建議一開始先從小火慢慢加熱,等到水溫達60°C時依序放入昆布、柴魚片,用中火熬煮30分鐘至1小時,這樣就能煮出營養健康的柴魚昆布高湯。(編輯:鄭餘蓉)

鄭醫師補充:

谷氨酸又稱麩胺酸(英語:Glutamic acid)是α-胺基戊二酸是組成生物體內各種蛋白質的20種胺基酸之一。所有肉類,家禽,魚類,蛋類,乳製品和海帶都是谷氨酸的極佳來源。一些富含蛋白質的植物性食物也可作為來源。

這篇2015年發表的研究提供一項簡單的防癌飲食,腸道的健康、免疫系統的支持與腸漏的修復,運動表現提升、甚至是嗜糖(澱粉或甜食)或者是發炎性的腸道疾患等等,都需要可藉由谷氨酸來協助改善。


參考文獻:

 

Viana Veloso, G. G., Franco, O. H., Ruiter, R. , de Keyser, C. E., Hofman, A. , Stricker, B. C. and Kiefte‐de Jong, J. C. (2016), Baseline dietary glutamic acid intake and th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The Rotterdam study. Cancer, 122: 899-907. doi:10.1002/cncr.2986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cncr.2986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肥胖增癌症風險 肇因殺手細胞堵塞

2018年11月13日 下午6:27

【台灣醒報記者宋秉謙綜合報導】科學家找到肥胖與癌症的相關性,是因脂肪堵塞了負責殺癌細胞的自然殺手細胞。肥胖有害身體健康人皆知,但與罹癌風險的相關性缺乏數據佐證,據科學家研究,近期發現肥胖使脂肪堆疊,進而堵塞住能「殺癌細胞」的自然殺手細胞。該團隊學者林奇指出,公眾對肥胖所帶來的壞處警覺性仍不足,盼能透過此次研究喚起防癌意識。

根據《新醫學研究》報導,全球肥胖成年人口高達19億人,幾乎超過3分之1的成年人數,肥胖使這些人易罹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然而,經過本次研究後,科學家視肥胖為更嚴重的問題,幾乎過半得癌症原因都來自肥胖。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免疫學團隊日前透過小鼠實驗,分析肥胖小鼠體內的自然殺手細胞活躍程度,發現脂肪堵塞會影響這些「有益」細胞的分子機制,他們轉推到人體免疫學中得出結論,殺手細胞雖然還能辨識癌細胞,但會因堵塞而降低活性、無力殺掉初期的癌細胞。

「過去我們只知道肥胖提高了13種癌症的罹患風險,但我們無法解釋這兩者的關聯性,直到這次的實驗成果出爐。」英國癌症研究學者卡琳指出,這項研究已打開免疫學對癌症細胞機制的大門。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研究團隊進一步研究出自然殺手細胞的新陳代謝能力,並希望未來能透過科技醫學,刺激「乏力」的自然殺手細胞重新活躍,試圖「逆轉」治療方式為預防,利用自然殺手細胞來防癌。

學者林奇指出,儘管公眾對於肥胖的害處聊若指掌,但從肥胖人數上不降反升能看出,警覺意識仍不足,他希望這個研究成果能讓民眾更重視自身健康,雖然未來醫學研發出「預防」癌症的機率不低,但保持身體健康仍是最正確的觀念。

鄭醫師補充:

當我們談到代謝症候群,一般都會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中鋒的風險連想在一起,殊不知肥胖也時癌症的危險因子,而這篇研究的結論提醒大家,抑制或者抗癌必須倚賴的自然殺手細胞,脂肪能夠阻塞並降低活性,導致癌症罹患風險提高。因此,體重控制在防癌上,非常重要,要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防禦力,先從減脂開始。

參考文獻: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in obesity limits antitumor responses

Nature Immunology (2018)

https://doi.org/10.1038/s41590-018-0251-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18-0251-7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愛荷華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的最新數據,唱歌可能會為帕金森氏症病患者提供改善呼吸和吞嚥控制的益處。

這項先驅研究的結果顯示情緒和運動症狀的改善,以及壓力的生理指標降低。運動學助理教授ElizabethStegemöller告誡這是初步數據,但是說唱歌參與者的改善與服用藥物的益處類似。她在2018年神經科學學會會議上介紹了這項研究。

“我們看到他們離開唱歌組時每週都會有所改善。這幾乎就像他們的步伐一樣。我們知道他們感覺更好,情緒也更高了,”Stegemöller說道。“一些正在改善的症狀,例如手指敲擊和步態,這些都是藥物治療不見得能改善的,但隨著唱歌他們正在改善。”

Stegemöller,Elizabeth“Birdie”Shirtcliff,人類發展家庭研究副教授; 和運動機能學研究生安德魯扎曼測量了一個治療性的歌唱團體的17名參與者的心率,血壓和皮質醇水平。參與者還報告了悲傷,焦慮,快樂和憤怒的感覺。收集數據是在一小時的歌唱治療之前和之後。

這是首批研究歌唱如何影響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心率,血壓和皮質醇的研究之一。所有三個級別都有所降低,但Stegemöller說,根據初步數據,這些措施沒有達到統計學意義。課後的快樂或憤怒沒有顯著差異。然而,參與者不那麼焦慮和悲傷。

唱歌為什麼有效?

結果令人鼓舞,但研究人員仍然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需要解決:導致這些行為變化的機制是什麼?他們現在正在分析血液樣本以測量催產素(一種與人連結的激素)的水平,發炎的變化(疾病進展的指標)和神經可塑性(大腦補償傷害或疾病的能力)來確定這些因素可以解釋唱歌的好處。

“皮質醇下降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唱歌的參與者感到積極,並且在與該組中的其他人一起演唱時的壓力較小。這表明我們可以看看連結激素,即催產素,”襯衫克里夫說。“我們還關注心率和心率的變化,這可以告訴我們唱歌後個人的平靜和生理放鬆程度。”

該研究建立在該團隊之前的研究結果之上,即唱歌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改善帕金森氏症病患者的呼吸控制和吞嚥肌肉。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預計將在未來20年會翻倍。ISU的研究人員表示,治療性唱歌有可能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一種可獲得且價格合理的治療選擇,以改善運動症狀,壓力和生活質量。

在2017年的錄影中,Stegemöller領導了帕金森病患者的歌唱團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Nmm3uvYo_c

參考原文報導:

https://www.news.iastate.edu/news/2018/11/08/parkinsonsstress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世界每年消費大約5000億杯咖啡。

作為Krembil研究所的一部分,Krembil腦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早上喝咖啡可能會有更多的好處,但不是能量和注意力的提升。喝咖啡可以保護你免受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的影響。

“咖啡消費似乎與患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的風險降低有關,”Krembil腦研究所聯合主任Donald Weaver博士說。“但我們想研究為什麼會這樣 - 涉及哪些化合物以及它們如何影響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衰退。”

Weaver博士邀請了藥物化學研究員Ross Mancini博士和生物學家Yanfei Wang來幫忙。該團隊選擇調查三種不同類型的咖啡 - 輕度烘焙,重度烘焙和不含咖啡因的深度烘焙。

“含咖啡因和脫咖啡因的深色烤肉在我們最初的實驗測試中都具有相同的效力,”曼奇尼博士說。“所以我們很早就觀察到它的保護作用不能歸因於咖啡因。”

曼奇尼博士隨後確定了一組稱為苯基茚烷(Phenylindanes)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是咖啡豆烘焙過程中出現的。苯基茚烷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是本研究中唯一一種預防 - 或更確切地說,抑制 - 澱粉樣蛋白和tau兩種蛋白質片段的化合物,這兩種蛋白質片段的堆積在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中是常見的。“所以苯基茚滿是一種雙重抑製劑。非常有趣,我們沒想到。” 韋弗博士說。

由於烘焙導致更高量的苯基茚,深度烘焙咖啡似乎比輕度烘焙咖啡更具保護性。

“這是第一次有人研究苯基茚烷與阿茲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的蛋白質相互作用,”曼奇尼博士說。“下一步將是研究這些化合物的有益程度,以及它們是否具有進入血液或穿過血腦屏障的能力。”

Weaver博士說,它是天然化合物與合成化合物的事實也是一個主要優勢。

“大自然母親是一個比我們更好的化學家,大自然能夠製造這些化合物。如果你有一個複雜的化合物,它在作物中生長更好,收穫作物,研磨出來並提取它,而不是嘗試去製造它。“

但是,他承認,在將其轉化為潛在的治療選擇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這項研究的作用是採取流行病學證據並嘗試對其進行改進,並證明咖啡中確實含有有助於抵禦認知衰退的成分。這很有意思,但我們是否建議咖啡是一種治療方法?絕對不是。”

鄭醫師補充:

先談一下咖啡為什麼會有濃厚的苦味呢?一般會誤以為是咖啡因造成的,其實不然 。二○○七年八月,美國化學學會在波士頓舉辦的「加熱生成的 好味道與壞味道」年度研討會議上,德國與美國化學家共同發表一篇論文,揭露咖啡淺焙至中度烘焙的苦味元凶是綠原酸內酯(chlorogenic acid lactone),而重度焙焙的苦味元兇則是苯基茚烷(Phenylindanes)。過去大家以為咖啡因是造成咖啡飲料苦味的原因,然研究發現咖啡因只佔咖啡苦味的15%而已。綠原酸內酯與苯基茚烷(Phenylindanes)到底差異何在?兩者皆是咖啡生豆的綠原酸在烘焙過程的降解產物,只是兩者生成的的火候不同。綠原酸內只是在二爆之前的淺焙至中度 烘焙過程生成的,如果繼續烘焙下去,挺進二爆後,綠原酸內酯會在降解成焦苦 味更重的苯基茚烷(Phenylindanes),這是深焙的濃縮咖啡致苦物。綠原酸本身並不苦嘴,相反的, 他反而是能幫助人體抗氧化的重要物質,這可以解釋輕到中度烘焙的精品咖啡為何比較順口好喝。深度烘焙過程的降解物綠原酸內酯與苯基林丹苦味就很重了,現今有些研究人員致力於如何在生豆中先去掉苦味的母體綠原酸,讓咖啡喝起來更順口,也能讓那些因為害怕苦味而不敢進咖啡的人能夠享受喝咖啡,然而,一旦成功了,表示咖啡中人體最需求的抗氧化物就喝不到了,個人比較不建議。

此外這項研究還無法證實苯基茚烷(Phenylindanes)可以通過BBB(血腦屏障),故目前無法證實抑制 - 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兩種蛋白質片段的化合物就是苯基茚烷。輕到中度烘焙的咖啡即使含苯基茚烷較低,但綠原酸含量較高,咖啡中最核心的抗氧化物質,對於保健其實有更多的功效。如果未來的研究能證實苯基茚烷可以通過BBB且能抑制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兩種蛋白質,那麼代表即使喝深度烘焙的咖啡仍有其保護大腦的效果。但目前的研究仍無法證實,建議大家喝咖啡還是先挑輕到中度烘焙的精品咖啡,畢竟綠原酸的保健功效已有非常多的研究背書。

喝咖啡是一種生活型態,建議大家透過適量,挑選好的咖啡來做為健康生活型態的一環。

參考文獻:

 

  1. Ross S. Mancini, Yanfei Wang, Donald F. Weaver. Phenylindanes in Brewed Coffee Inhibit Amyloid-Beta and Tau Aggregation.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2018; 12 DOI: 10.3389/fnins.2018.0073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科學家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的一項新研究,遺傳學可以發現有特定基因一些人易患阿茲海默病和高血脂(如膽固醇,這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共同特徵)。

該研究分析了來自150多萬人的全基因組數據,使其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阿茲海默氏症遺傳學研究之一。作者希望這些研究結果能夠改善早期診斷,並為阿茲海默病提供新的預防策略,現存處理策略影響了美國570萬人並且無法治愈。

越來越多的臨床和流行病學證據表明心臟病與阿茲海默病之間存在聯繫,但這兩種疾病之間的生物學關係仍存在爭議。許多被診斷患有阿茲海默病的患者也表現出心血管疾病的跡象,並且死後研究顯示,許多阿茲海默病患者的大腦顯示出血管疾病的跡象,一些科學家推測這可能會導致癡呆症的發作。這些觀察結果導致了通過治療心血管症狀來預防阿茲海默氏症的希望,但最初的遺傳學研究以及阿茲海默病中以使他汀類(statins)藥物的心血管藥物的臨床試驗失敗使人們對這種可能性產生了懷疑。

這項於2018年11月9日在Acta Neuropathologica上發表的新研究表明,阿茲海默氏症和心血管疾病確實在某些個體中具有共同的遺傳學,這引發了一個新的問題,即這種共有的生物學是否可以成為減緩或預防這兩種疾病的目標。

“這些結果意味著無論是什麼導致了什麼,心血管和阿茲海默病的病理學共同發生,因為它們是遺傳相關的。也就是說,如果攜帶這些少數基因變異,你可能不僅患有心臟病而且還有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 UCSF神經退行性研究員Rahul Desikan,兼具醫學博士,醫學博士,臨床醫學家 - 科學家等身分,他的實驗室以開發阿茲海默氏症的所謂多基因危險評分而聞名,該評分以基因型的表現預測個體可能開始出現癡呆症症狀的年齡。

為了識別賦予心血管疾病和阿茲海默病風險的遺傳變異,研究人員使用Desikan實驗室與奧斯陸大學的醫學博士Ole Andreassen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Anders Dale博士合作開發的統計技術。 這使他們能夠結合多種大規模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 - 一種遺傳研究,在各種疾病狀態之間建立統計聯繫,並在遺傳密碼中了解同樣的基因變異可能會導致那些疾病。

最終Desikan的團隊能夠分析這些遺傳標記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綜合影響 - 基於對超過一百萬人的五項GWAS研究 - 以及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 - 基於對近30,000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三項GWAS研究超過50,000個年齡匹配的對照。

“我們的方法通過結合和利用這些大規模的GWAS研究來發現原本不可見的發現,”Desikan說。“我們基本上是藉用統計加權。”

這項分析使研究人員能夠識別基因組中的90個位點,其中特定的DNA變異增加了患者患阿茲海默病和血脂濃度升高的綜合機率,包括HDL和LDL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見危險因素。 。

研究人員證實,這90個地區中有6個地區對阿茲海默氏症具有非常強的“全基因組顯著”效應,並且血脂濃度升高,其中包括一些以前從未與癡呆症風險相關的基因。這些包括11號染色體上CELF1 / MTCH2 / SPI1區域內的幾個位點,這些位點以前與免疫系統生物學有關。

相比之下,雖然被診斷患有阿茲海默氏症的患者也經常表現出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如腹部脂肪不健康,2型糖尿病,胸痛或其他冠狀動脈疾病症狀,但作者發現阿爾茨海默病和這些風險因素之間沒有明顯的重疊遺傳因素。。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阿茲海默氏症和心血管疾病都可能受到影響身體正確處理脂質能力的遺傳缺陷的影響,”研究第一作者,Desikan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Iris Broce-Diaz博士說。“但他們也認為阿茲海默氏症與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之間的聯繫不太可能是由於常見的遺傳因素,儘管它們可能與飲食或其他生活方式因素有關。”

“這很令人興奮,因為我們知道血液中膽固醇和其他脂類的含量可通過飲食或藥物的變化進行高度改變,”Broce補充說。“這提高了我們可能能夠幫助延遲甚至預防這些患者阿茲海默病的發病率的可能性,儘管在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之前我們需要更多的數據。”

Desikan的研究小組隨後檢查了目前有阿茲海默病家族史的健康個體是否更有可能攜帶這些新發現的遺傳變異體,這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方法,用於研究早期阿爾茲海默氏症的風險因素,稱為“阿茲海默氏症代謝”。利用名為UK Biobank的大型英國研究隊列,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的病變異更有可能出現在50,000名患有一個或多個父母被診斷患有阿茲海默病的個體的基因組中,而不是近330,000個沒有家族史的個體。

“這些具有阿茲海默氏症家族史的健康成年人中,一部分心血管風險基因本身似乎強烈影響了阿茲海默氏症的最終罹患風險,這一點非常值得注意,”Desikan說。“這正是我們應該研究的人群,看看通過生活方式或藥物治療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是否可以延緩或預防生命後期癡呆症的發作。”

研究人員與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阿茲海默氏症專家,新研究的共同作者Celeste M. Karch博士合作,進一步證實了他們的研究結果。Karch的團隊表明,與對照大腦相比,新研究中與阿茲茨海默氏症/心血管風險關係最密切的新基因在阿茲海默病患者的大腦中表達不同。

“這項研究強調我們應該從整體上考慮阿茲海默病,”Karch說。“關於阿茲海默病風險的發病基因如何推動整個身體的變化,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

“這也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因為我們已經對這些心血管特徵以及如何針對它們有了很多了解,”她補充道。

Desikan和Broce-Diaz現在將這些研究結果整合到實驗室先前開發的多基因風險評分中,這將使臨床醫生能夠根據患者的基因組計算心血管疾病和阿茲海默氏症的綜合風險。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工作將有助於推出一種精確的醫學方法來測試是否通過飲食或使用史他汀類藥物等既定藥物控制新發現的危險因素的個體的血脂水平,可能會延遲或預防阿茲海默病的發病。

“這才是真正的目標,”Broce-Diaz說。“如果我們能夠確定心血管和大腦健康與遺傳相關的個體子集,我們認為降低血脂水平有可能有助於降低他們晚年患癡呆症的風險。這些治療方法在臨床試驗中無效之前,但這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法來選擇誰最有可能根據他們的遺傳基因受益。“

鄭醫師補充:

最近這幾年,基因與疾病的關聯的相關研究必定會越來多,然而,這是否能幫助我們如何預防因為這些特定基因導致的相關疾病?如果基因檢測能夠清楚到致病關鍵的基因變異點何在?特過某些特定的藥物、營養或者是飲食來直接做基因調控或者躲開致病地雷,那麼這樣的基因檢測才有意義。

營養醫學一直告訴我們,對大腦有益的,對心臟必然有益,反之亦然。導致大腦功能衰退,除了基因本身,這幾年的研究發現粒線體功能不彰以及身體慢性發炎的傷害,也是不容忽視了環節。因此,在失智與心臟病預防醫學部分,除了了解是否有高風險的基因外,如何改善粒線體功能以及降低發炎,恐怕才是首要工作。之前關於降血脂去預防失智症的研究,並不成功,顯然那不是重點,甚至搞錯方向。也有些研究人員發現,心血管疾病的關鍵,發炎才是主因,即使有高血脂但沒有發炎,也難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Iris J. Broce, Chin Hong Tan, Chun Chieh Fan, Iris Jansen, Jeanne E. Savage, Aree Witoelar, Natalie Wen, Christopher P. Hess, William P. Dillon, Christine M. Glastonbury, Maria Glymour, Jennifer S. Yokoyama, Fanny M. Elahi, Gil D. Rabinovici, Bruce L. Miller, Elizabeth C. Mormino, Reisa A. Sperling, David A. Bennett, Linda K. McEvoy, James B. Brewer, Howard H. Feldman, Bradley T. Hyman, Margaret Pericak-Vance, Jonathan L. Haines, Lindsay A. Farrer, Richard Mayeux, Gerard D. Schellenberg, Kristine Yaffe, Leo P. Sugrue, Anders M. Dale, Danielle Posthuma, Ole A. Andreassen, Celeste M. Karch, Rahul S. Desikan. Dissecting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Alzheimer’s disease. Acta Neuropathologica, 2018; DOI: 10.1007/s00401-018-1928-6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