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太陽助好眠 不一定吃安眠藥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失眠者不一定都要吃安眠藥,只要在「對的時間」曬太陽,也能幫助夜間入眠。衛福部食藥署13日公布國人2013年安眠藥用量,高達3億2700萬顆。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林嘉謨指出,安眠藥並非治療失眠唯一的方法,部分生理時鐘失調者,只要在早上或傍晚走出戶外曬太陽,就能改善失眠症狀。

「國人每年吃下的安眠藥疊起來,堪比一條中山高的長度。」食藥署管制藥品組長蔡文瑛表示,自2010年以來,國人每年使用安眠藥都超過3億顆,去年雖有減少,但仍高達3億2700萬顆,其中以佐沛眠、舒樂安定、溴西泮等藥物最多。

儘管安眠藥屬管制藥品,需有醫師處方箋才能取得,但用藥過量的問題仍時有所聞;蔡文瑛分析,部分民眾未照藥袋上標示的時間與劑量使用,甚至分給親朋好友「享用」,往往「時候未到」,又再度求診、領藥,或有重複看診情形,這些都會增加不必要的藥品消耗。

「失眠原因繁多,是否需服藥、停藥或使用劑量,都應與醫師討論決定。」三總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毛衛中指出,伴隨焦慮、暴躁或憂鬱等情緒症狀的失眠,應至精神科求診,單憑安眠藥治療失眠症狀不能治本,療效也無法持久。

「出現失眠情形未必得吃藥。」毛衛中解釋,常人就算偶爾睡眠品質不佳,2、3天後身體就能自動調整,也有些人天生不需要長時間睡眠,只要不影響隔天精神,通常毋須治療。臨床上一般建議,1週內若出現3次下列情況,如:躺在床上逾半小時仍睡不著、比預定時間早清醒,或半夜醒來後難再入眠,才需就診。

毛衛中也強調,考生等白天大腦大量運作者,夜裡易做夢,是正常現象,不需要吃安眠藥。

過早或過晚就寢,都可能導致失眠;林嘉謨分析,光線透過視網膜進入大腦,可調節生理時鐘,例如過於早睡早起者,可在傍晚「照光」,而過於晚睡晚起者,則可在早晨照光,都能「導正」生理時鐘,且不一定要到醫院接受照光機治療,日光能量就已足夠。

林嘉謨也說,在戶外運動或吃飯時,勿配戴太陽眼鏡,只要40分鐘,就有改善失眠症狀的效果。

鄭醫師補充:

重點在於有幾個醫師會幫失眠的患者做源整的評估與檢查,找出失眠的病因,不用安眠藥物,正本清源?答案是極少數。大部分的醫師的慣性就是開藥。

這裡提到的生理時鐘的失調,必須經完整的評估,即便有失調,是當的照光時間也必須了解,否則照錯時間,睡眠的時程未必能有效率的復歸正常。何況這種天氣曬四十分鐘?先別談曬黑的問題,可能先曬昏。

針對生理時鐘失調引發的睡眠障礙,居家型的照光儀器或者是睡眠相位調整劑也是直接的治療改善方式。目前也有配戴型的照光儀器引進,但購置費用較高,只要經有經驗的專業醫師評估後,建議當事人透過適當時間的配戴,仍然有效。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晚上八點在誠品信義店有一場關於憂鬱的演講,這場演講跟過去不太一樣,比較以生活化的角度來切入,有興趣的人歡迎到場參與。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幹細胞療法助中風復原大有可為

(中央社倫敦9日綜合外電報導)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所做的先驅研究指出,將幹細胞注入腦部,可能有助促進中風復原。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科學家認為,幹細胞能促使腦部受損區域長出新血管。他們發現,儘管罹患嚴重中風,多數病患到了試驗末期都能行走且自我照顧。

這項做法能否廣泛實施,須進行較大型研究。

初期試驗主要在檢視此方式是否安全,研究人員從5名近來罹患中風病人的骨髓中取出幹細胞,隔離出能刺激新血管生長的CD34+幹細胞。

研究人員接著透過主動脈,將這些幹細胞直接注入腦部受損區域。

他們監測病患6個月,觀察病人獨立過日常生活的能力。

其中4人罹患嚴重中風,造成語言能力喪失及半邊肢體明顯癱瘓。這類中風通常死亡率和身障比率都很高。

不過研究人員發現,6個月觀察期要結束時,4名患者中3人能夠行走且獨立照顧自己。而且透過若干協助,5名病患都能移動身軀及參與日常生活。(譯者:中央社蔡佳伶)1030809

 

鄭醫師補充:

儘管這是小規模的研究,但研究成果讓人對幹細胞療法充滿期待。

目前國內尚無法透過這類手術來做治療,臨床只有核准上市的口服幹細胞因子可以協助改善,就臨床觀察來說,有些中風患者治療反應也不錯。

參考文獻:

Tissue-Specific Progenitor and Stem Cells: Intra-Arterial Immunoselected CD34+ Stem Cell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 Soma Banerjee,
  • Paul Bentley,
  • Mohammad Hamady,
  • Stephen Marley,
  • John Davis,
  • Abdul Shlebak,
  • Joanna Nicholls,
  • Deborah A. Williamson,
  • Steen L. Jensen,
  • Myrtle Gordon,
  • Nagy Habib,
  • Jeremy Chataway

Stem Cells Trans Med first published on August 8, 2014; doi:10.5966/sctm.2013-0178 

http://stemcellstm.alphamedpress.org/content/early/2014/08/07/sctm.2013-0178.short?rss=1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孩童學音樂 可提升語言、閱讀能力

【台灣醒報記者張芮瑜綜合報導】「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這已不再是音樂班招生的宣傳標語,而是已經過研究證實。美國一項研究顯示,除了過去「提升專注力」的普遍認知外,學唱歌或彈奏樂器可以提升語言與閱讀能力,這對出身弱勢的孩童尤其明顯。

據《BBC》報導,由美國西北大學妮娜克勞斯博士領軍的研究團隊,以芝加哥與洛杉磯貧困地區的孩童作為研究對象,將孩童分為有無進行音樂課程2組對照。

【貧困地區生作研究】 在一年的音樂課程結束後發現,與那些從未接受音樂教育的孩童相比,9-10歲有受音樂教育的孩童的閱讀能力穩定進步,而受過專業音樂訓練的孩童,在處理聲音和語言上表現也很優異。目前這份研究已於美國心理學會上發表。

先前的研究往往強調,學習音樂可以改善神經功能,進而提升專注力和記憶力。 但克勞斯發現,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音樂對較富裕孩童的影響。因此在近期的這項研究中,克勞斯轉而研究貧困地區的孩童,她發現,孩子若參與每周5小時以上的常規音樂課程,可以防止閱讀能力的下降。

這群來自貧困階級的小學生,每天都參加學校樂隊或合唱團課後練習,研究人員記錄下他們的腦波,以評估他們對聲音和語言的反應。

【改變神經抵銷落差】 經過兩年的音樂訓練,結果顯示,和沒有接受音樂訓練的組員相比,有接受音樂訓練的組員能夠在有噪音為背景的情況下,更快更準確的區分不同的聲音。克勞斯說,這顯示音樂對頭腦有正面的影響,更可以幫助學習,但這並非一蹴可幾,需長期培養。

她表示,在貧困地區成長的孩童腦部構造較不同,影響他們學習的能力。雖然比較富裕的學生,與低收入背景學生相比,在校成績表現比較好,但研究發現,音樂訓練可以改變弱勢孩子的神經系統,出現重塑大腦的情形,自動強化神經系統的對聲音的反應,進而抵銷學習上落差。

 

鄭醫師補充:

對於偏鄉或者經濟狀況不佳的孩童來說,可以考慮透過規律的音樂訓練,提升學習能力進而達到強化競爭力。

過去看到新聞報導,我記得在南投有小學提供小提琴課,讓偏鄉小孩接觸音樂課的報導,是非常激勵人心的例子: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Article.aspx?id=53161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bbc.com/news/health-2870301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醫生親身實證 7天年輕20歲

看起來年輕10歲,一般人努力點勉強裝得到,但要年輕20歲,就算靠非凡的毅力也不一定能辦成。

醫學博士、乳腺癌的專科醫師南雲吉則在他每一本書上,都有before(前)/ after(後)的照片,37歲時的他看起來老氣沈悶,現在年近60歲的他看起來卻像30幾歲。經過自己實證的健康新觀念寫成書後,在日本引起轟動,也是日本電視節目的常客。

南雲在30幾歲時,身高173公分的他,因為熬夜、抽菸、暴飲暴食,體重高達77公斤,腰部囤積了厚厚的脂肪,只要稍微操勞,就會心律不整。由於父親、祖父都是因為心臟病病倒,他想再怎麼努力工作,也會因為心臟病發而早逝,無法享受餘生。讀了許多文獻,也親身試了許多方法後,終於成功瘦身,腹部平坦,甚至皮膚愈來愈好,血管年齡也回到26歲、骨骼年齡28歲、腦年齡38歲,連自己都感到驕傲。以下是南雲博士接受《康健雜誌》獨家專訪,分享他多年來實踐的獨門年輕術。

南雲流重返年輕術1:肚子餓到咕嚕叫才吃

南雲解釋,如果沒有進食,胃會分泌飢餓素(ghrelin),這種荷爾蒙能刺激大腦,分泌生長荷爾蒙,而生長荷爾蒙會分解內臟脂肪供身體的能量,當內臟脂肪所剩無幾時,就會開始分解積存在皮膚下的皮下脂肪,使皮膚達到回春的效果。

另外,被稱為長壽基因的去乙醯化酶(sirtuin)也是在空腹時,肚子餓得咕嚕叫,會被發動。去乙醯化酶增多,會掃除血液中壞的膽固醇(LDL),也會讓皮膚光滑,皺紋減少。

餓得咕嚕叫,最明顯的效果,就是瘦身。

為《Dr.南雲七日瘦身術》寫序的長庚醫院腦脊髓醫神經外科臨床教授張承能,一邊寫序,一邊力行書中原則,不到半個月,就瘦了八公斤。

不過,南雲更進一步,每天只吃一餐。一開始是因為有時早餐沒胃口,吃了午餐後,下午手術常昏昏欲睡,久而久之只吃晚餐,竟發現身體狀況更好。

很多人懷疑,一天吃一餐會不會傷胃?南雲解釋,非但不會,反而讓胃更好。一天一餐使得空腹的時間愈久,身體愈能修復消化道黏膜。例如,胃潰瘍的患者醫生要他們禁食一週只打點滴,通常就會痊癒。

 

鄭醫師補充:

有些保健理論建議每隔一段時間應該禁食一下,禁食的方式各有不同,然而,身體會因為短暫時間的禁食,產生一些因應措施,反而幫助身體回春。這裡提到的方式,一天只吃一餐,而且是晚餐。

建議大家不妨利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試試。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部講西班牙語的阿根廷電影,表面上是在講一個結婚多年,事業有成的男性,發生婚外情後的連鎖反應。然而明眼人一看便知,核心人物卻是那個常和男主角在公園椅子上聊天的盲人老作家。

這部電影除了探討人性外,一直在闡述一個概念:平行時空。

平行時空在這部電影的定義裡面,講的是一個人若是做不同的選擇,在另一個時空中,有另外一個自己在過不一樣的生活。它的意義在於人可以選擇自己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這是人最大的自由。

若有去看這部電影,當片尾的字幕打出來,片尾曲在播放時,建議不要急著離場,因為片尾的這段影片就是在闡述劇中的紅男綠女,若是做不一樣的選擇,將會過不一樣的生活。

這部電影表面上講人生的遺憾,事實上是強調人生以及生活是可以選擇的。

電影仍在上映,有興趣的人不妨撥空看看。 

 

https://tw.movies.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532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維生素D不足易患失智症

(法新社華盛頓7日電) 「神經醫學」(Neurology)期刊的研究報告今天指出,維生素D攝取量過低的年長者,更容易罹患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

人類獲取維生素D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透過陽光,食用富含脂肪的魚類,如鮭魚、鮪魚、鯖魚,和牛奶、雞蛋、起司,或是從補充食品來取得。

國際專家發現,體內維生素D含量嚴重不足的人比起含量足夠的人,發生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的機率高出1倍以上。

參與實驗對象為1658名大於65歲的老年人,他們都是身體健康而且能夠自行走路,研究的追蹤時間長達6年,最後有171人發生失智症,102人罹患阿茲海默症。

維生素D含量稍微不足的人,罹患各類型失智症的機率增加53%,而維生素D含量嚴重不足者則增加到125%。

阿茲海默症型的失智症也有類似的數據,維生素D含量稍嫌不足者罹患的機率是69%,嚴重不足者則是122%。

艾克斯特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ExeterMedical School)的呂艾林(David Llewellyn)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說:「我們希望找到低維生素D含量和罹患失智症風險之間的關聯,但結果令我們很驚訝,事實上我們找到的關聯性,比原先預期的還要多出1倍。」(譯者:中央社實習編譯吳舒婷)

 

鄭醫師補充:

1.維生素D很重要,不只和骨質、心血管疾病、憂鬱症相關,甚至和失智症的罹患率也有明顯相關。

2.失智症預防,可以由提高體內微生素D的相關作法,例如曬太陽、食物或者營養補充品來加強。

3.懷疑罹患失智症,維生素D濃度的檢測最好可以加入評估。

 

參考文獻:

Thomas J. Littlejohns, William E. Henley, Iain A. Lang, Cedric Annweiler, Olivier Beauchet, Paulo H.m. Chaves, Linda Fried, Bryan R. Kestenbaum, Lewis H. Kuller, Kenneth M. Langa, Oscar L. Lopez, Katarina Kos, Maya Soni, and David J. Llewellyn. Vitamin D and the risk of dementia and Alzheimer disease. Neurology, August 2014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00755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瘋了! 婦女服用藥物副作用:每日高潮5次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藥物治療可能會導致某些副作用,包括頭痛、起疹,甚至是痙攣。然而,土耳其一名女子服用治療帕金森氏症(Parkinson)的藥物後,竟出現異於常人的「副作用」:每日自發性「性高潮」五次,且性慾異常亢奮。

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土耳其一名42歲婦人患有會導致神經退化的「帕金森氏症」,因此醫生開立治療該症的藥物Rasagiline讓婦女服用,未料在服用七天後,每天竟會自動性高潮五次,一次時間5至20秒。

藥物Rasagiline可以增加多巴胺濃度,緩解帕金森氏症的四肢顫抖、肌肉僵硬、運動緩慢等的症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頭暈、便秘、口乾等。醫生表示,婦女的「自動高潮」副作用是全國首例,報告將會刊登在《帕金森氏症暨相關失常》(Parkinsonism and Related Disorders)期刊中。

 

鄭醫師補充:

巴金森症的致病原因之一就是多巴胺不足,因此在藥物控制上,常用多巴胺增強劑來改善症狀。多巴胺與愉悅、動機、動作控制、獎賞(毒品濫用與此有關)、以及性慾等狀況有關。這類藥物在神經科使用比較多。

看到這則新聞,想要透過這類藥物來體驗性高潮的人,建議還是保守為妙。原因是多巴胺太多,一般先出現的症狀是幻覺,而非性高潮。這是許多巴金森症患者在臨床上經常可見的藥物副作用。

此文章不是叫大家不要看精神科或者增加精神科的看診恐懼。任何科的藥物治療,就如同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一般,如能先掌握可能出現的潛在不良反應,必然有利於醫病溝通,在最低的藥物種類及劑量下,達到治療最佳化,創造醫病雙贏!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2717794/Woman-suffers-FIVE-spontaneous-orgasms-day-taking-Parkinsons-drug.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喜歡看電影,思考人生的人,建議您不妨挑個時間去看這部近日正在放映的波蘭電影:人生多美好。

這部電影是真人真事改編,主要在描述腦性麻痺患者從小被判定為無法溝通的植物人,如何藉由專業人員的協助,恢復自己的溝通能力的感人故事。

底下我把網路上提供的連結與資料提供給大家參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_FVadRjuiU 

腦性麻痺的患者,除了肢體控制的困難外,容易合併出現構音困難以及智能問題。有興趣的人可以連結參閱:

http://disable.yam.org.tw/life/529 

我推薦這部電影的關鍵點是電影一再出現的一句話:Everything is fine.

不要被這部電影的片名給騙了!這部電影大部分的氛圍是很沉重的,但總在最沉重的時候,會出現主角父親提醒他的這句話:Everything is fine.

為什麼?我認為導演不是為了對比才安排這種效果。

導演透過畫面讓主角的父親成為他一輩子愛、守護的象徵。在最艱困的時候,主角仍覺得父親就是永遠存在的愛,照顧他,一切沒事,老爹在你身旁。

誰是你一輩子不變的愛,會永遠守護你?

那個人是你自己,很多人找不到是因為忘了。

如何找回自己?從善待自己,和自己平和相處開始。

祝福大家!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兒童每天打電玩1小時竟有助於社交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科技進步的發展,使得現在的孩子們身處在螢幕的時代裡,長期接觸電腦、電視、電玩、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的時間,遠遠大過於從事戶外活動,如此一來的累積,就容易使身體失去動能。

不過你知道嗎?雖然長期使用對身體的害處多,但根據一項英國牛津研究報告指出,每天讓孩子玩電動,只要不超過1小時,其實是有助於他們的社交能力,也比較不會有過動及情緒的問題發生。

適度的打電玩 有助於社交、調適能力

該研究報告主要針對5000名10~15的兒童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若是每天花1小時玩電玩的人,比起一般完全不玩的人,更擅長社交,調適能力也比較好,所以也少有情緒問題,更比較沒有過動的情形發生。但若是增加到3小時的話,對他們來說只有害處沒有益處,目前刊登於《小兒科期刊》。

 

鄭醫師補充: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過與不及都有問題。玩電玩,當然可以增加反應,與同儕也能有類似的話題,因此在同儕之間的社交互動也能有所助益。

然而,我們要問,到底這項研究提到的玩一小時的電玩和社交能力之間的關聯,到底誰是因,誰是果?或者這是必然存在的共同現象,值得我們思考一下。

只玩一小時,代表小孩衝動控制還不錯,許多為人家長者,就怕小孩玩得沒完沒了。過去研究建議一天大約讓孩童玩40分鐘的電玩比較沒有後遺症。

 

小孩若是著迷,越玩越多,甚至影響學業以及人際關係,都是警訊,建議及早就醫做評估,幫助當事人走出電玩泥藻。

 

參考文獻:

Electronic Gaming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 Andrew K. Przybylski

Pediatrics peds.2013-4021;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August 4, 2014, doi:10.1542/peds.2013-4021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early/2014/07/29/peds.2013-4021.abstract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是「警告」孩子?教養恐會繞遠路

 

◎小孩「粗心大意」,只是被父母催眠了

小孩子拿杯子裝水時、把牛奶倒進空杯時,我總是忍不住要提醒他:「不要打翻了!」大人老覺得「不提醒孩子,他很容易把東西打翻」,真的是這樣嗎?我千叮嚀萬囑咐,不斷耳提面命的結果,孩子仍然把水打翻了。

這是為什麼呢?一般人都會想像自己聽到的話,我們不妨實驗一下:

「請不要想像檸檬。就是黃黃的、酸酸的,含在口中就忍不住分泌大量唾液的檸檬。絕對不可以想像喔!」

明白了吧?即使叮嚀你「不要想像檸檬」,你的腦中還是不由自主地浮現檸檬的影像、口中自然地分泌唾液。如果我什麼都沒說,想必你連檸檬的「檸」字也不會想到。

同樣道理,爸媽說的「不要打翻」,反而會勾起小孩「打翻東西的想像」。原本只是想提醒孩子,卻事與願違地讓他聯想到「可能會打翻」。孩子腦海中,會浮現打翻牛奶弄得桌子髒兮兮的情境,媽媽看了爆跳如雷、勃然大怒的神情。



你看吧!人們常說「心想事成」。你告訴孩子的話,他們都會依照預言實現想像。孩子本來都沒想過「打翻飲料」、「可能會打翻」這些事,經爸媽提醒後,反而會很在意。這些提醒其實形成了負面暗示。「可能會打翻」的心情,引導想像走向事實。我一再耳提面命的叮嚀,完全徒勞無功。其他類似的狀況如下。

「不可以大聲吵鬧」

「不要跑!」

「不要靠近!」

你的眼前是否浮現孩子吵鬧、暴衝奔跑、靠近危險場所的畫面?什麼樣的一句話可以逆轉這種狀況呢?假設你現在排好杯子,倒好飲料打算端起來喝。由於表面張力,看到幾乎要溢出杯緣的飲料,你不禁喃喃自語:

「啊~好幸福!」杯裡的飲料只要稍微傾斜,就會灑出來。這時候如果有人在旁提醒,你會希望他怎麼說呢?是不是像下面這種狀況呢?

◎「警告」太難理解,直接鼓勵教養效果更好

當你把斟滿飲料的杯子小心翼翼拿到嘴邊,有人在一旁柔聲提醒「輕輕地」,你會有什麼樣的心情?是不是認為對方「真體貼」?是不是會因為輕聲細語的提醒,小心地端起杯子?

 

鄭醫師補充:

這裡提到的是一種心理慣性。當我們說不要想一隻粉紅色的大象,結果我們想到什麼?答案是粉紅色的大象。

這就是吸引力法則,或者是我們經常不離口的心想事成的原理。

叫小孩不要《跑》,結果小孩得到的是跑的圖像,跑更兇。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孕婦喝酒害兒 影響日後腦部發展

 

孕婦喝酒,小心「胎兒酒精症候群」,影響孩子日後腦部反應。國際上一項統計顯示,每十三名孕婦,就有一位承認自己在懷孕期間飲酒。很多人認為只要孕婦不酗酒即可,但學者指出,多少酒精才符合適量標準,並無定論,孕婦不攝取酒精比較安全。

洛杉磯兒童醫院醫師帕洛帝·卡特蘭博士團隊對照三十一名「胎兒酒精症候群」患童與三十名正常孩童的腦部功能磁振造影圖像,發現患童的腦部反應與發展較差,恐影響學習力。

很多婦女或許知道懷孕時不該攝取酒精,但美國疾管中心統計發現,每十三名孕婦就有一位承認喝酒。

對成年人,長期飲酒過量,則易引發失智。有些含酒精飲料酒味淡,容易讓人忘記自己在攝取酒精,國際研究報告指出,嗜飲者,腦中的海馬迴體積往往變小,尤其是愛喝葡萄酒者;因此嗜酒者得失智症的風險增加;此外愛喝烈酒者,血中半胱胺酸升高,增加罹患心臟病、腦中風及失智症的機率。長期豪飲也可引發酒精性神經炎或酒精性神經肌肉炎,全身無力。豪飲也會引發胃出血。很多看似不像酒的飲料其實含有酒精成分,但有些民眾卻忽略了,例如有些含酒量不低,甚至比啤酒的酒精含量還高,使很多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喝酒習慣而不自知,一直到醫師發現肝硬化或神經病變,才知道已染上了不易戒斷的酒癮。

  

鄭醫師補充:

孕婦最好別飲酒,除非不管寶寶日後腦部發育。

長期飲酒過量影響得全身的健康,腦部方面,記憶力下降、失智症以及中風風險都會增加。

喝酒量多的人建議平常多補充維生素B1和魚油,根據研究可以減少一些傷害,減緩退化。關鍵還是不要過量或者喝酒太頻繁。

參考文獻:

P. Gautam, S.C. Nuñez, K.L. Narr, S.N. Mattson, P.A. May, C.M. Adnams, E.P. Riley, K.L. Jones, E.C. Kan, and E.R. Sowell.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for Visuo-Spatial Attention are Altered by Prenatal Alcohol Exposure: A Longitudinal FMRI Study. Cereb. Cortex, August 4, 2014 DOI: 10.1093/cercor/bhu162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研究:有機蔬果抗氧化成分多40%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走進超市蔬果區,只要是貼上有機認證標章的農產品,價格就會硬是比一般蔬果貴上許多,但對於注重養生的民眾,還是會不惜多花些鈔票,但多吃有機蔬果真的會比較健康嗎?根據國外的新研究指出,有機蔬果的抗氧化物質,比起一般灑農藥或肥料栽培的蔬果,多上百分之四十左右!

灑農藥與肥料 會減少蔬果製造抗氧化成分 

此研究來自《英國營養學期刊》所發表,根據研究人員分析三百餘份的資料進行比對所得出。

研究指出,因一般的蔬果,會灑上農藥來抵禦害蟲,施加肥料,讓其快速茁壯,
但這些方式都會減少植物本身製造養分的能力,而有機農產品,因不施加任何人為的栽培方式,使植物本身必須製造更多的抗氧化劑,來抵禦外來的危害。此外,研究人員表示,肥料中的氮成分,也會進而減少植物中抗氧化劑的製造。

研究也特別指出,經由一般方法所種植的蔬果,比起有機農作物,有四倍的風險有殘留農藥,且有兩倍的風險含有重金屬鎘。

  

鄭醫師補充:

蔬果的農藥殘留,是造成小孩神經發展的不利因素,根據研究,孕婦或者其小孩體內的農藥殘留量比一般健康孕婦以及小孩罹患過動症的風險明顯增加。

因此,家中小孩若是比較坐不住,專注力缺乏或者脾氣不好,想要藉由多食蔬果來幫助改善,務必慎選來源。

參考文獻:

Br J Nutr. 2014 Jun 26:1-18. [Epub ahead of print]

Higher antioxidant and lower cadmium concentrations and lower incidence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organically grown crop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4968103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起床時間影響你的人格特質

不管你是喜歡早睡早起的晨起人,還是熬夜到天明的夜貓族,睡眠習慣都會影響你的個性與生活品質,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University of Barcelona)最新公布的研究,指出這兩種人的差異。

喜歡早睡早起的人對於疲勞、沮喪與困難較能抵抗,遇到困境時較能調適,不會轉變為焦慮或消沉的情緒,對於生活滿意度較高,藥物濫用的機會也較小;另一方面,習慣半夜活動的人往往較鋪張,個性喜怒無常、衝動、喜歡新奇的事物與探索未知的世界,但他們更容易失眠,也受過動症所苦,容易有成癮行為,並具有反社會傾向,甚至較容易有自殺的傾向。

這項研究調查西班牙兩間大學共 700 位心理學系的學生,年齡從 18~32 歲,女性略多於男性。有兩種原因說明這樣的差異,其中一個是基因,在決定晝夜節律上扮演關鍵角色,能調解生理時鐘決定睡眠時間。

另一種可能的原因是「社會時差」(social jet lag),因為人們從小接受社會的主要運作是介於早上 9 點到下午 5 點,但這些夜貓子沒有辦法應付,必須開發另一種行為模式,以適應這種時間,在過程中,很可能就會往抑鬱及焦慮的症狀發展,而女性又比男性更容易罹患。

雖然研究結果指出夜貓子情緒上較容易受影響,但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的巴羅尼博士(Argelinda Baroni)表示,這些晚睡的人大多是有創造力的,他們比早睡的人較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追求新知等。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結果可以提供給醫護人員,讓不同晝夜模式的病人接受不同的治療。

  

鄭醫師補充:

以自然角度來說,人最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然而電燈的發明挑戰了這項設計,這項有趣的研究提醒我們,順應自然可能對身心較為有益。

晚起的人想要調時差,並不困難,醫療上可以直接提供協助,療程也不必太久便能見效。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cbsnews.com/news/night-owls-and-early-birds-have-different-personality-traits/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高齡婦產子 身心較健康

【台灣醒報記者張芮瑜綜合報導】年齡將不再成為夫妻被急著逼迫「做人」的藉口?雖然醫學上普遍認為產婦隨年齡增長,胎兒發育不健全的機會增加,但英國最新研究發現,40歲以上高齡產婦的孩子,擁有較佳的身心狀態。專家表示,年長的母親會為孩子提供較健全的生活環境。

隨著晚婚成為趨勢,生育年齡隨之延後,年約三十五歲生產第一胎即被定義為高齡產婦。醫學研究顯示,年紀越愈大,患上妊娠高血壓或妊娠糖尿病機會,比年輕產婦高,也較易出現心臟病或腎臟病、糖尿病等內科併發症,因此年長女性常被警告,太晚當媽媽將會對孩子和自己的身體產生危害。

「雖然很多醫學理論強調,高齡產婦和她們嬰兒的身體健康堪慮。但在後續的養育上,高齡產婦就不一定成為問題。」參與研究的賈桂林‧伯恩斯教授表示,「可能是因為年長的母親會為孩子們準備更好的學前和就學資源,也提供了溫暖的家庭環境。」

【年長母親做足準備】 據英國《電訊報》報導,英國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最新研究顯示,40歲以上女性所生的孩子,比起20多歲女性所生的孩子,擁有較佳的身體和心理狀態。比起年輕產婦的孩子,年長產婦的孩子受意外傷害的比例少了22%,孩子3歲前向醫院報到的次數減少1/3,在3至4歲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年長女性的孩子表現較佳。而且隨著產婦年齡增長,親子間的衝突次數也會降低。

研究團隊解釋,年長母親比起年輕母親通常經濟能力較好,生活較穩定,也有較豐富的健康知識,因此養育出來的孩子較健康。

而隨著產婦年齡的增加,意外傷害和社交情緒問題的減少,則可以推論:擁有較多生命經驗的女性,能夠給予孩子較多的支持和寬廣的容忍,減少教養上的壓力。

【走向高齡促成研究】 1975年英國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齡為26.4歲,但自該年起,年齡便不斷的攀升,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的職場最新數據顯示,現已達到30歲,是歷史上的高峰,也是全球之最。伯恩斯表示,英國產婦的年齡增加,是該團隊的最主要的研究動機。

撫養孩子的花費漸增、不穩定的婚姻關係、結婚率下降,也都被歸咎於近年高齡產婦的上升的原因。最近一份ONS的報告發現,愈來愈多的女性選擇先建立自己的事業,而延後生育年齡。英國懷孕諮詢服務中心(BPAS)表示,自1991年起40歲以後才生育的女性已增加3倍。

  

鄭醫師補充:

一般來說,若是事業有成,經濟狀況穩定再來育兒,婦女懷孕的年紀往往超過35歲。超過35歲才懷孕對人類的生兒育女設計來說並不理想,至少在生理方面是如此。最好的生育年齡在25歲達到高峰。

但這篇報導提到的育兒品質也是事實。隨著年紀漸長,女性的閱歷以及自我了解能隨之提高,在加上外在沒有破人的工作與經濟壓力,那麼對於照顧小孩,和小孩互動這件事來說,的確會有比較高的品質和結果。

如何權衡?自己決定了。

參考原文報導:

http://www.telegraph.co.uk/health/healthnews/11006335/Children-of-older-mothers-healthier-and-more-mentally-stable.html

 

文章標籤

鄭醫師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